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五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a 页 WYG0680-03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六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毖纬(三/)
尚书纬
  隋志三卷(七录六卷/)
   佚
尚书璇玑钤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b 页 WYG0680-0397b.png
  郑玄注
   佚
 孙㲄曰璇玑钤当是载历象之秘奥而术已无传矣
尚书考灵曜
  郑玄注
   佚
 李善曰书纬有考灵曜灵曜谓天也
 孙㲄曰谈天莫详于纬书考灵曜所由名也汉儒穷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a 页 WYG0680-0398a.png
 纬故谈天为至精
    按考灵曜文大都推步之说其言曰天从上
    临下八万里天以圆覆地以方载天如弹丸
    围圜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度二千九
    百三十二里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
    十八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
    亿万里何谓九野中央钧天其星角亢东方
    皞天其星房心东北变天其星斗箕北方玄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b 页 WYG0680-0398b.png
    天其星须女西北幽天其星奎娄西方成天
    其星胃昴西南朱天其星参狼南方赤天其
    星舆鬼柳东南阳天其星张翼轸二十八宿
    之外各有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
    表春则星辰西游夏则星辰北游秋则星辰
    东游冬则星辰南游地有四游冬至地游北
    而西三万里夏至地游南而东三万里春秋
    二分其中矣地恒动不止譬如人在巨舟中
卷二百六十五 第 3a 页 WYG0680-0398c.png
    闭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七戎六蛮九夷
    八狄据形而言之谓之四海言皆近海海之
    言昏晦无所睹也日道出于列宿之外万有
    馀里正月假上八万里假下一十万四千里
    日有九光光照四极临四十万六千里日万
    世不失九道谋仲春仲秋日出于卯入于酉
    仲夏日出于寅入于戌仲冬日出于辰入于
    申日旁白者为虹日旁青赤者为霓在璿玑
卷二百六十五 第 3b 页 WYG0680-0398d.png
    玉衡以齐七攻玉仪之制昏明主时璿玑未
    中而星中是急急则日过其度不及其宿璿
    玑中而星未中是舒舒则日不及其度夜月
    过其宿璿玑中而星中是周周则风雨时草
    木蕃盛而百榖熟万事康也主春者鸟星昏
    中可以种稷主夏者心星昏中可以种黍主
    秋者虚星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星昏中
    则入山可以具器械王者南面而坐视四星
卷二百六十五 第 4a 页 WYG0680-0399a.png
    之中而知民之缓急急则不赋力役敬授民
    时鸟星为春候火星为夏期阳气相助虚星
    为秋候昴星为冬期阴气相佐德乃弗邪子
    助母收母合子符心火星天王也其前星太
    子后星庶子也岁星木精荧惑火精镇星土
    精太白金精辰星水精也岁星得度五榖孳
    荧惑顺行甘雨时镇星得度地无灾太白出
    入当五榖成熟人民昌春政不失五榖孳初
卷二百六十五 第 4b 页 WYG0680-0399b.png
    夏不失甘雨时季夏不失地无灾秋政不失
    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丧五政不失百榖稚
    熟(注晚熟曰稚诗/曰稙稚菽麦)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先
    日出而作是谓寅宾出日秋冬民欲早息故
    令民候日入而息是谓寅饯纳日春迎其来
    秋送其去无不顺矣考其言无悖于理隋燔
    纬书若此与括地象虽置不燔可也
    又孔氏礼记疏邢氏尔雅疏俱引郑注考灵
卷二百六十五 第 5a 页 WYG0680-0399c.png
    曜云天者纯阳清明无形圣人则之制璿玑
    玉衡以度其象又云地盖厚三万里春分之
    时地正当中自此地渐渐而下至夏至之时
    地下游万五千里地之上畔与天中平夏至
    之后地渐渐而上至秋分地正当天之中央
    自此地渐渐而上至冬至上游万五千里地
    之下畔与天中平自冬至后地渐渐而下又
    云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
卷二百六十五 第 5b 页 WYG0680-0399d.png
    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于天之中冬至而下
    夏至而上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
    自立春地与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极地虽
    西极升降正中从此渐渐而东至春季复正
    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极地则升降
    极下至夏季复正立秋之后东游秋分东游之
    极地则升降正中至秋季复正立冬之后南游
    冬至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上至冬季复正又
卷二百六十五 第 6a 页 WYG0680-0400a.png
    云夏日道上与四表平下去东井十二度为
    三万里又云日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秋
    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立春星辰西游日则
    东游立夏星辰北游日则南游春分星辰西
    游之极日东游之极日与星辰相去三万里
    夏至则星辰北游之极日南游之极日与星
    辰相去三万里又云夏至日与表平冬至时
    日下至于地八万里上至于天十一万三千
卷二百六十五 第 6b 页 WYG0680-0400b.png
    五百里其言天体特详
尚书帝命验(或作命令验/)
  郑玄宋均注
   佚
    按天有五号尊而君之则曰皇天元气广大
    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监下则
    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天宗日
    月北辰地宗岱河海也日月为阴阳宗北辰
卷二百六十五 第 7a 页 WYG0680-0400c.png
    为星宗河为水宗海为泽宗岱为山宗秦失
    金镜鱼目入珠桀失玉镜用其噬虎此皆帝
    命验之文也
尚书帝验期(验或作命/)
   佚
尚书刑德仿
   佚
    按书名刑德仿者其辞有云涿鹿者竿人头
卷二百六十五 第 7b 页 WYG0680-0400d.png
    也黔者马黔竿人面也膑者脱去人之膑也
    宫者女子淫乱执置宫中不得出也割者丈夫
    淫割其势也劓象七攻膑象七精墨象斗华
    盖法家为之
尚书钩命决
   佚
尚书运期授
   佚
卷二百六十五 第 8a 页 WYG0680-0401a.png
 詹景凤曰运期授谓文王以受命之年为元年注云
 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季秋为受命之月至明
 年乃改元如此则何可以为文王彼盖因书序惟十
 有三年武王伐殷之语而附会之也
尚书洛罪级
   佚
尚书中候
  宋均注又隋志郑玄注五卷(七录八卷/)
卷二百六十五 第 8b 页 WYG0680-0401b.png
   佚
 书纬曰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
 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
 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春秋命历序曰尧坛于河受龙图作握河纪
 皇甫谧曰尧与群臣沈璧于河为握河纪今尚书中
 候是也
 萧子显曰候书章句无铨序
卷二百六十五 第 9a 页 WYG0680-0401c.png
 孔颖达曰郑玄注中候依运斗枢以伏羲女娲神农
 为三皇又云五帝帝鸿金天高阳高辛唐虞氏(六人/为五)
 (帝/) 又曰中候握河纪说尧考河命说舜
 陈振孙曰按后汉书纬候之学注纬七纬也候尚书
 中候也
 孙瑴曰中候书佚而诸书所引篇目猥多有握河纪
 考河命摘洛戒洛予命运衡篇义明篇敕省图准纤
 哲稷起篇
卷二百六十五 第 9b 页 WYG0680-0401d.png
    按中候专言符命当是新莽时所出之书
中候考河命 题期 立象
   佚
 宋均曰尧得图书舜禅后演以为考河命题期立象
 三篇
    按御览引其文云若稽古帝舜曰重华钦翼
    皇象舜曰朕惟不艾蓂荚孚著
中候摘洛戒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0680-0402a.png
   佚
    按摘洛戒文见于载纪者有云若稽古周公
    旦钦惟皇天顺践阼即摄七年鸾凤见蓂荚
    生龙衔甲又云周公践阼理政与天合志万
    序咸得疑是王莽居摄时所献书
中候握河纪
   佚
 王应麟曰礼记正义引中候握河纪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0680-0402b.png
中候契握
   佚
    按孔氏礼疏引中候契握文云玄鸟翔水遗
    卵娀简狄吞之生契
中候敕省图
   佚
    按孔氏礼疏引郑康成注中候敕省图文以
    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0680-0402c.png
中候运衡篇
   佚
    按熊安生引中候运衡文云年耆既艾注云
    七十曰艾亦见孔氏礼记疏
中候准纤哲
   佚
    按孔氏礼疏引其文云仲父年艾谁将逮政
中候洛予命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0680-0402d.png
   佚
    按洛予命文汤东观于洛沈璧而黑龟与之
    书黄鱼双跃云寡人慎机孔氏礼疏引之
中候稷起
   佚
    按稷起文云苍耀稷生感迹当亦美新之书
中候我应篇
   佚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0680-0403a.png
    按诗檀公疏引之
中候仪明篇
   佚
    按萧氏南齐书符瑞志引之
诗纬
  隋志十八卷(七录十卷/)
   佚
 张衡曰凡谶皆云黄帝伐蚩尤而诗谶独以为蚩尤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0680-0403b.png
 败然后尧受命
 隋书魏博士宋均注
诗纬图
  一卷
   佚
诗含神雾
   佚
    按含神雾之辞曰齐地处孟春之位海岱之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0680-0403c.png
    间土地污泥流之所归利之所聚律中太簇
    音中宫角陈地处季春之位土地平夷无有
    山谷律中姑洗音中宫徵曹地处季夏之位
    土地劲急音中徵其声清以激秦地处仲秋
    之位男懦女弱高膫白色秀身音中啇其言
    舌举而仰声清而扬唐地处孟冬之位得常
    山大岳之风音中羽其地硗确而收其民俭
    而好畜魏地处季冬之位土地平夷弼鄘卫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0680-0403d.png
    王郑此五国者千里之城处州之中名曰地
    轴以四序分配列国时阙仲春孟夏仲夏孟
    秋季秋仲冬国亡豳桧亦一隅之论也
诗汜历枢
   佚
 孙㲄曰凡历生于律律生于声声生于诗则诗之为
 历根枢固矣作历者三统四分皆知取诸易取诸春
 秋而了不及诗岂知诗之有四始五际亦如易之有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0680-0404a.png
 九问春秋之有十端而泰否升沈皇王箓运动必关
 焉则其谓之汜历枢非爽也
    按翼奉之言曰臣学齐诗闻五际之要其说
    本于汎历枢
诗推度灾
   佚
    按乙巳占引推度灾云弼结蝓之宿(宋均注/谓营室)
    (星/)鄘天汉之宿(注天/津也)卫天宿斗衡王天宿箕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0680-0404b.png
    斗郑天宿斗衡魏天宿牵牛唐天宿奎娄秦
    天宿白虎气生玄武陈天宿大角桧国天宿
    招摇曹天宿张弧其所载国次星野与淮南
    子诸书不同
礼纬
  隋志郑玄注三卷
   佚
 毛奇龄曰王制正义引礼纬文云三年一祫五年一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0680-0404c.png
 禘群儒因之争论不休皆此二语启之
礼记默房
  隋志宋均注二卷(七录郑玄注三卷/)
   佚
礼含文嘉
  宋均注又郑玄注三卷
   存
 孔颖达曰礼含文嘉云殷爵三等殷正尚白白者兼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0680-0404d.png
 正中故三等夏尚黑亦从三等按孝经夏制而云公
 侯伯子男是不为三等也含文嘉之文不可用
 宋两朝艺文志旧有谶纬七经杂解今纬书存者独
 易而含文嘉乃后人著为占候兵家之说与诸家所
 引礼纬乖异不合故以易纬附经移含文嘉于五行
 詹景凤曰含文嘉稽察灾祥于经旨或不相涉
    按大戴礼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
    塞耳所以弇聪也注引含文嘉文云悬絖垂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0680-0405a.png
    旒为闲奸声弇乱色又虞舜以天德嗣尧注
    引含文嘉文云质以天德文以地德殷受天
    而王周据地而王也又汉书王莽传云宗臣
    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谨以
    六艺通义经文所见周官礼记宜于今者为
    九命之锡颜师古注云礼含文嘉云九锡者
    车马衣服乐悬朱户纳陛武贲鈇钺弓矢秬
    鬯也何休注公羊春秋于王使荣叔来锡桓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0680-0405b.png
    公命传引含文嘉文云礼有九锡一曰车马
    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
    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鈇钺九曰秬鬯皆所
    以劝善扶不能徐彦疏附以礼纬注云诸侯
    有德当益其地不过百里后有功加以九锡
    进退有节行步有度赐以车马以代其步其
    言成文章行成法则赐以衣服以表其德其
    长于教诲内乐至仁赐以乐则以化其民其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0680-0405c.png
    居处修理房内不泄赐以朱户以明其别其
    动作有礼赐以纳陛以安其体其勇猛竞疾
    执义坚彊赐以虎贲以备非常其内怀至仁
    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其亢阳威武
    志在宿卫赐以鈇钺使得专杀其孝慈父母
    赐以秬鬯使之祭祀此宋均注也此文较汉
    书注特详又刘昭注续汉书祭祀志引含文
    嘉文曰礼天子灵台所以观天人之际阴阳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0680-0405d.png
    之会也揆星度之验徵六气之瑞应神明之
    变化睹日气之所验为万物获福于无方之
    原招太极之清泉以兴稼穑之根仓廪实知
    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天子得灵台之则五车
    三柱明制可行不失其常水泉川流无滞寒
    暴暑之灾陆泽山陵禾尽丰穰故左置辟雍
    右立灵台其释灵台义亦该备予先后见有
    二本文各不同一本画云气星煇之象而附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0680-0406a.png
    以占辞一本分天镜地镜人镜为三门门各
    一卷凡六十篇后题绍兴辛巳十一月观察
    使张师禹授而前诸书所引之文两本皆无
    之知非原书矣
礼斗威仪
  宋均注
   佚
 孙㲄曰礼本于天殽于太一斗中者孝弟之精也故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0680-0406b.png
 威仪系以斗神明其说而达之天
    按礼斗威仪文见于群书者檃括附于后宫
    主君商主臣角主父徵主子羽主夫少宫主
    妇少商主攻是法北斗而为七政审候五色
    也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平则日五色无主月
    黄而多辉镇黄而多晕甘露降祥风至嘉榖
    并生蒙水出于山江海不扬洪波龟被文而
    见凤集于林苑君乘木而王其政平则日黄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0680-0406c.png
    中而青晕海(注不/扬波)山车垂句山车者自然之
    车也草木丰茂松长生下有人蔘上有紫气
    福草生庙中东海输以苍鸟君乘火而王其
    政平则日黄中而赤晕祥风至地生朱草梧
    桐楸梓长生南海输以文狐駮马君乘金而
    王其政平则日黄中而白晕月圆而多耀太
    白扬光轩辕之精散为甘露镇星黄时则祥
    风至嘉雨时兰桂长生黄银见紫玉韫于深
卷二百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0680-0406d.png
    山麒麟在郊君乘水而王其政平则日黄中
    而黑晕辰扬光景云见醴泉出河溓(注不/灾溢)
    脱长生北海输白鹿帝者得其英华王者得
    其根荄霸者得其附枝故帝道不行不能王
    王道不行不能霸霸道不行不能守其身
礼稽命徵
   佚
 孙瑴曰运有兴衰教有因革皆稽之乎礼礼也者命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0680-0407a.png
 之元也故惟礼文质可以徵命
    按春秋襄公十有六年盟于溴梁公羊传曰
    君若赘旒然何氏注引玉藻云天子旂十有
    二旒诸侯九卿大夫七士五徐氏疏云今礼
    记玉藻无此文惟礼说稽命徵及含文嘉皆
    云天子旂九仞十二旒曳地诸侯七仞九旒
    齐轸卿大夫五仞七旒齐较士三仞五旒齐
    首而言玉藻误也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0680-0407b.png
    按公羊传疏引春秋纬云含天子以珠诸侯
    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而后汉志刘氏注所
    引稍异云天子饭以珠含以玉诸侯饭以珠
    含以珠卿大夫士饭以珠含以贝称是礼稽
    命徵文
    又按礼记疏引稽命徵文云天命以黑故夏
    有𢆯圭天命以赤故周有赤雀衔书天命以
    白故殷有白狼衔钩又云唐虞五庙亲庙四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0680-0407c.png
    始祖庙一夏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
    六
礼稽命曜
   佚
    右见太平御览
礼元命包
   佚
    按杜氏通典引之文曰天子五庙二昭二穆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0680-0407d.png
    以始祖而五
礼瑞命记
   佚
    右见王充论衡蔡邕明堂论其诠凤云雄曰
    凤雌曰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乐纬
  隋志宋均注三卷
   佚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0680-0408a.png
 孙㲄曰纬以配经也乐无经矣复有纬乎曲礼之乐
 记周官之大司乐附礼而见则乐之纬亦礼纬也
乐动声仪
  宋衷注
   佚
    按动声仪文有云风雨动鱼龙仁义动君子
    其名书之义乎乐记疏引其文云宫为君君
    者当宽大容众故声宏以舒其和情以柔动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0680-0408b.png
    脾也商为臣臣者当以发明君之号令其声
    散以明其和温以断动肺也角为民民者当
    约俭不奢僭差故其声防以约其和清以静
    动肝也徵为事事者君子之功既当急就之
    其事当久流亡故其声贬以疾其和平以切
    动心也羽为物物者不有委聚故其声散以
    虚其和断以散动肾也若宫唱而商和是谓
    善太平之乐角从宫是谓哀衰国之乐羽从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0680-0408c.png
    宫往而不反是谓悲亡国之乐音相生者和
    其言声仪之动亦详矣
乐稽耀嘉
   佚
 孙㲄曰是书不耑述乐事但于天地人物各挹其光
 大而美淑者以为礼立标故其称如是
    按耀白虎通德论作熠
    又按孔氏疏礼记引稽耀嘉文云夏以十三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0680-0408d.png
    月为正息卦受泰殷以十二月为正息卦受
    临周以十一月为正息卦受复又艺文类聚
    引其文云武王承命兴师诛于商万国咸喜
    军渡孟津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乃大安家
    给人足酌酒郁摇(喜/猊)又云殷之德阳德也故
    以子为姓周之德阴德也故以姬为姓又云
    社土地之主地阔不可以尽祭故封土为社
    以报功稷五榖之长榖众不可以遍祭故祀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0680-0409a.png
    稷为神以主之也
乐叶图徵
   佚
 孙㲄曰乐不叶则不可以徵不可以徵则不可以图
 也此论其谐而传者以成篇
    按续汉书律历志刘氏注引乐叶图徵文曰
    天元以甲子朔旦冬至日月起于牵牛之初
    右行二十八宿以考王者终始或尽一其历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0680-0409b.png
    数或不能尽一以四千五百六十为纪甲寅
    穷宋均曰纪即元也四千五百六十者五行
    相代一终之大数也王者即位或遇其统或
    不尽其数故一元以四千五百六十为甲寅
    之终也又礼仪志引乐叶图徵文云夫圣人
    之作乐不可以自娱也所以观得失之效者
    也故圣人不取备于一人必从八能之士故
    撞钟者当知钟击鼓者当知鼓吹管者当知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5a 页 WYG0680-0409c.png
    管吹竽者当知竽击磬者当知磬鼓琴者当
    知琴故八士曰或调阴阳或调律历或调五
    音故撞钟者以知法度鼓琴者以知四海击
    磬者以知民事钟音调则君道得君道得则
    黄钟蕤宾之律应君道不得则钟音不调钟
    音不调则黄钟蕤宾之律不应鼓音调则臣
    道得臣道得则太簇之律应管音调则律历
    正律历正则夷则之律应磬音调则民道得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5b 页 WYG0680-0409d.png
    民道得则林钟之律应竽音调则法度得法
    度得则无射之律应琴音调则四海合岁气
    百川一合德鬼神之道行祭祀之道得如此
    则姑洗之律应五乐皆得则应钟之律应天
    地以和气至则和气应和气不至则天地和
    气不应钟音调臣下以法贺主鼓音调主以
    法贺臣磬音调主以德施于百姓琴音调主
    以德及四海八能之士常以日冬至成天文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6a 页 WYG0680-0410a.png
    日夏至成地理作阴乐以成天文作阳乐以
    成地理又五行志引叶图徵文曰五凤皆五
    色为瑞者一为孽者四一曰鹔鹴鸠喙圆目
    身义戴信婴礼膺仁负智至则旱疫之感也
    二月发明乌喙大颈大翼大胫身仁戴智婴
    义膺信负礼至则丧之感也三曰焦明长喙
    疏翼圆尾身义戴信婴仁膺智负礼至则水
    之感也四曰幽昌锐目小头大身细足胫若
卷二百六十五 第 26b 页 WYG0680-0410b.png
    鳞叶身智戴信负礼膺仁至则旱之感也考
    乐纬别有五鸟图后一条疑即五鸟图文
乐五鸟图
  七录一卷
   佚
 
 
 经义考卷二百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