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一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680-03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六十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逸经(中/)

  逸篇
南陔 白华 华黍
 序曰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680-0357b.png
 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又曰南
 陔废则孝友缺矣白华废则廉耻缺矣华黍废则蓄
 积缺矣
 郑康成曰此三篇者乡饮酒燕礼用焉曰笙入立于
 县中奏南陔白华华黍是也孔子论诗雅颂各得其
 所时俱在耳遭战国及秦之世而亡之其义则与众
 篇之义合编故存
 陆德明曰三篇盖武王之诗周公制礼用为乐章吹
卷二百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680-0358a.png
 笙以播其曲孔子删定在三百一十一篇内遭战国
 及秦而亡子夏序诗篇义合编故诗虽亡而义犹在
 也
 李樗曰诸篇皆以秦火之后而亡其辞其辞既亡则
 其义不可得而知
 黄櫄曰辞虽亡而义不可亡则三篇亦可想而见也
 南陔孝子相戒以养则见其风俗之美而孝子皆相
 率以养其父母也白华孝子之洁白则见君子之爱
卷二百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680-0358b.png
 其亲而思全其身惟恐有所玷污也华黍时和岁丰
 宜黍稷则见王者之治中和之极致也即其义可以
 悟其意即其意可以知其辞矣
 吕祖谦曰董氏以为笙入者有声而无诗其说不为
 无理然国语叔孙穆子聘晋伶箫咏歌鹿鸣之三鹿
 鸣三篇既可与箫相和而歌则南陔以下岂不可与
 笙相和而歌乎
 严粲曰董氏谓笙入者有声而无诗非失亡之乃本
卷二百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680-0358c.png
 亡也此说非也乐以人声为主人声即所歌之诗也
 若本无其辞则无由有其义矣
 叶适曰南陔孝子相戒以养白华孝子之洁白指言
 孝子当有其人与其事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由庚
 万物得由其道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由仪万物之
 生各得其宜三篇各以得字言之是其实顺生长之
 理实无夭阏之患实遂土地之性皆知其所以致之
 之由非泛然以意言之也其辞虽亡而系诗者既已
卷二百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680-0358d.png
 明著之不可得而没也
 朱载堉曰谨按毛诗小序曰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白华孝子之洁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由庚
 万物得由其道也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由仪万
 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先儒谓孔子
 论诗雅颂各得其所时俱在耳遭战国及秦之世而
 亡之此说是也或谓笙诗元起有声无辞愚见论之
 殆不然也今夫画角之类其为器也五音六律未能
卷二百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680-0359a.png
 备具也而其三弄之曲尚且有辞焉何况笙乃五音
 六律备具之器而六诗既有声矣安得无辞乎既无
 辞矣安得谓之诗乎又安得复有南陔等名与夫孝
 子相戒以养等义乎以此观之则彼有声无辞之说
 滞阂不通矣小序以为其辞亡者是也先儒以为元
 起无辞非也
 郝敬曰仪礼乡射奏驺虞狸首驺虞有辞也亦云奏
 周礼有九夏国语称金奏肆夏樊遏渠按肆夏即时
卷二百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680-0359b.png
 迈樊遏为韶夏即执竞渠为纳夏即思文皆有辞而
 皆云金奏则奏亦辞也金奏九夏有辞笙奏南陔白
 华独无辞乎又周礼籥章以籥吹豳诗即七月也籥
 吹七月犹笙吹南陔白华华黍也豳有辞而南陔以
 下独无辞乎又明堂位祭统升歌清庙下管象象即
 维清也谓管奏维清于堂下管有辞而笙独无辞乎
由庚 崇丘 由仪
 序曰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
卷二百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680-0359c.png
 也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又曰由庚废则阴阳失其道理矣崇丘废则万物不
 遂矣由仪废则万物失其道理矣
 郑康成曰此三篇者乡饮酒燕礼亦用焉曰乃閒歌
 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
 仪亦遭世乱而亡之
 黄櫄曰得由其道如敛藏顺其时之类得极其高大
 如斧斤以时入山林之类得其宜如各遂其生长之
卷二百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680-0359d.png
 类
    右诗序
狸首
 周官乐师凡射诸侯以狸首为节
 仪礼大射仪乐正命太师曰奏狸首间若一太师不
 兴许诺乐正反位奏狸首以射三耦
 乐记左射狸首右射驺虞
 射义狸首者乐会时也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
卷二百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680-0360a.png
 刘敞曰射义诸侯以狸首为节郑氏以射义所引曾
 孙侯氏为狸首之诗非也驺虞采蘋采蘩皆在二南
 则狸首者亦必其俦矣疑原壤所歌狸首之斑然执
 女手之卷然即是其章首或曰狸首鹊巢也篆文狸
 似鹊首似巢鹊巢之诗御之将之成之此亦时会之
 道
 林光朝曰狸首风也
 六经奥论曰驺虞狸首采蘩采蘋古之乐节也日用
卷二百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680-0360b.png
 之间不可阙也今狸首亡逸诗自逸非夫子逸之也
 熊朋来曰狸首之诗古人以为射节在驺虞之下采
 蘋采蘩之上想见孔子删诗之时其诗已逸不然则
 此诗未必见删于圣人也首章必有狸首二字故以
 名其诗小戴射义所记大戴投壶篇所记必第二第
 三章也不幸逸于诗家幸而略传于礼家小戴得其
 一而大戴尤详
   今考定狸首
卷二百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680-0360c.png
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
强饮强食诒女曾孙诸侯百福
    右考工记文(大戴礼作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女强食而)
    (食曾孙侯氏百福故白虎通作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 天下失业亢而射尔)
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
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
    右射义文
质参既设执旌既载干侯既抗中获既置弓既平张四
卷二百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680-0360d.png
侯且良决拾有常既顺乃让
乃揖乃让乃隮其堂乃节其行既志乃张射夫命射射
者之声御车之旌既获卒莫
    右大戴记投壶文
   狸首四章一章七句三章八句
    按刘仲原父七经小传以原壤所称狸首之
    斑然执女手之卷然谓是此诗章首然诸侯
    射时大夫庶士咸在不应歌女手卷然之句
卷二百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680-0361a.png
    近于滑稽矣窃恐不类若考工记大戴礼祭
    侯之辞与曾孙诗连类并书其为狸首诗无
    疑今析为四章诗虽亡其大略犹在特阙章
    首语耳然亢而射女女盖指狸首而言则亦
    不为阙如也浚仪王氏谓狸首新宫先孔子
    而亡恐非笃论
    又按武进邹肇敏作诗传阐谓瓠叶之诗云
    有兔斯首即系狸首此穿凿无据不足信也
卷二百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680-0361b.png
采荠
 周官乐师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
 郑康成曰肆夏采荠皆逸诗
 吕叔玉曰肆夏时迈也
 熊朋来曰大戴礼行以采茨趋以肆夏又曰步中采
 茨趋中肆夏惟玉藻及周礼皆误作趋以采荠行以
 肆夏孔疏不能引大戴改正后儒反以周礼玉藻为
 据不知其文误当改也采茨乃堂上之歌诗宜接武
卷二百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680-0361c.png
 而行肆夏乃堂下之金奏宜布武而趋如今之注疏
 于理舛矣学者当依大戴礼改正趋行二字
新宫
 仪礼燕礼记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大射仪乃管新宫三终
 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五年春叔孙婼聘于宋宋公
 享昭子赋新宫昭子赋车辖
 后汉书永平二年冬十月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
卷二百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680-0361d.png
 令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升歌鹿鸣
 下管新宫八佾具备万舞于庭
 郑康成曰新宫小雅逸篇也
 王应麟曰新宫或谓斯干也
 六经奥论曰燕礼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商份曰管与
 笙类也皆有声而已故新宫诗亦亡昭二十五年宋
 公享昭子赋新宫谓之赋则有辞矣后汉明帝亦取
 焉必见其辞故得以播歌咏盖未有诗而无辞者周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680-0362a.png
 礼祈年吹豳雅于管籥之类必得有辞
 熊朋来曰新宫仪礼注云小雅逸篇或曰即小雅中
 斯干之诗也叔孙昭子聘宋宋元公享之赋新宫昭
 子赋车辖则新宫必有诗下管所吹非有谱无辞者
 矣
 钱澄之曰左传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叔孙昭
 子如宋聘且逆之宋公享昭子赋新宫意宋公所赋
 必是斯干之末章咏乃生女子事正为婚姻发耳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680-0362b.png
王夏 肆夏 昭夏 纳夏 章夏 齐夏 族夏
祴夏 骜夏
 郑康成曰夏大也乐之大歌有九王出入奏王夏尸
 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四方宾来奏纳夏臣有
 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
 奏陔夏公出入奏骜夏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
 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是以颂不能
 具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680-0362c.png
 韦昭曰肆夏一名樊昭夏一名遏纳夏一名渠
 林光朝曰九德九夏雅颂之流也

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
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弗替引之
武宿夜
 祭统舞莫重于武宿夜
 郑康成曰武宿夜武曲名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680-0362d.png
 皇侃曰师说书传云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
 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因名焉
 熊安生曰武宿夜即大武之乐也
    右三礼
骊驹
 汉书儒林传王式字翁思诏除下为博士既至止舍
 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意高仰之博士江
 公世为鲁诗宗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680-0363a.png
 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
 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
 礼江翁曰何狗曲也式耻之
 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
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
    右大戴礼记
明明 崇禹 生开
 周书癸丑荐殷俘王士百人籥人造王矢琰秉黄钺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680-0363b.png
 执戈王奏庸大享一终王拜首稽首王定奏其大享
 三终甲寅谒戎殷于牧野王佩赤白旂籥人奏武王
 入进万献明明三终乙卯籥人奏崇禹生开三钟终
 王定
 孔晁曰大享献爵奏庸击钟明明崇禹生开皆诗篇
 名

 周书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680-0363c.png
 而五穷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
 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
 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师旷见太子东躅
 其足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师旷曰天寒足躅是以
 数也王子曰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曰国
 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王
 子王子歌峤云云
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680-0363d.png
 孔晁曰师旷作新曲美王子也王子述旧曲谏也
辔之柔矣
 周书师旷请归太子赐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
 对曰御吾未之学也王子曰汝不为夫诗云云以是
 御之
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麃取
与不疑
 左传国子赋辔之柔矣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680-0364a.png
 杜预曰义取宽政以安诸侯若柔辔之御刚马
    右周书
河水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楚子送诸秦公享之
 公子赋河水
 韦昭曰河当作沔
 杜预曰河水逸诗义取朝宗于海
茅鸱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680-0364b.png
 左传工诵茅鸱
 杜预曰刺不敬
祈招
 左传子革曰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
 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
 以获没于祗宫其诗云云
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
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680-0364c.png
    右春秋左氏传

 周语敬王十年刘文公与苌弘欲城成周为之告晋
 魏献子为政说苌弘而与之将合诸侯卫彪傒适周
 闻之见单穆公曰苌刘其不没乎周诗有之云云昔
 武王克殷而作此诗也以为饫歌名之曰支以遗后
 之人使永监焉今苌刘欲支天之所坏不亦难乎
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680-0364d.png
鸠飞
 晋语秦伯飨公子如飨国君之礼明日燕秦伯赋采
 叔公子赋黍苗秦伯赋鸠飞公子赋河水
 韦昭曰鸠飞小宛之首章也
    右国语
徵招 角招
 孟子曰齐景公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悦之乐盖
 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680-0365a.png
畜君何尤
 赵岐曰乐诗也
    右孟子
  遗句
雨无其极伤我稼穑(雨无正之首/)
 刘焘曰韩诗有雨无极篇序云雨无极正大夫刺幽
 王也
韎任朱离(鼓钟之三在以雅以南句下/)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680-0365b.png
    右韩诗齐诗
素以为绚兮
 朱子曰若以为硕人诗此一句最有理亦不应删去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右论语
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
不代匮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680-0365c.png
周道挺挺我心扃扃讲事不令集人来定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
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
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
礼义不愆何恤乎人言
淑慎尔止无载尔伪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680-0365d.png
    右左传
相彼盍旦尚犹患之
昔我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
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正卒劳百姓
    右礼记
鱼在在藻厥志在饵
    右大戴礼
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报其德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680-0366a.png
    右家语
舟张辟雍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凰喈喈
    右乐元语
敇尔瞽率尔众工奏尔悲诵肃肃雍雍无怠无凶
    右周官注
鸿鹄将将惟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
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
    右管子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680-0366b.png
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右庄子
乐矣君子直言是务
    右晏子春秋
良工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右列子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
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与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680-0366c.png
天地同常
必择其所堪必谨所堪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
易若底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鱼水不务陆将何及
    右墨子
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
涓涓源水不雍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
卷二百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680-0366d.png
重太息
    右荀子
    按荀子之引诗多矣如云墨以为朗(或作/明)
    狸其苍又云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
    为之则存不为之则亡又云凤凰秋秋其翼
    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又云长
    夜漫兮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其辞俱不
    类三百篇中语故置不录
卷二百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0680-0367a.png
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
惟则定国
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
    右吕氏春秋
四牡翼翼以征不服
    右汉书
雍雍鸣旭日始旦登得前利不念后患
    右盐铁论
卷二百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0680-0367b.png
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右后汉书
相彼𢆯鸟止于陵阪仁道在迩求之无远
    右徐轩中论
大夫士琴瑟御
    右白虎通德论
 
 经义考卷二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