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680-014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三十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群经一
汉石渠五经杂议(唐志题/刘向撰)
汉志十八篇(唐志/七卷)
佚
范宁曰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是非纷错准
经义考卷二百三十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群经一
汉石渠五经杂议(唐志题/刘向撰)
汉志十八篇(唐志/七卷)
佚
范宁曰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是非纷错准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680-0142d.png
裁靡定故有父子异同之论石渠分争之说
刘协曰石渠论艺白虎通讲聚述圣言通经论家之
正体也
吕祖谦曰宣帝论五经亦长专门之风其用经术差
胜武帝
按徐天麟西汉会要汇载杂议群儒姓名萧
望之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欧阳地馀林尊周
堪孔霸张山拊张生薛广德戴德戴圣闻人
刘协曰石渠论艺白虎通讲聚述圣言通经论家之
正体也
吕祖谦曰宣帝论五经亦长专门之风其用经术差
胜武帝
按徐天麟西汉会要汇载杂议群儒姓名萧
望之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欧阳地馀林尊周
堪孔霸张山拊张生薛广德戴德戴圣闻人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680-0143a.png
通汉刘向凡十有五人考假仓以小夏侯学
为谒者论石渠而徐氏失载又大戴未闻其
议石渠意误读孟卿传也
刘氏(向/)五经通义
隋志八卷(七录九卷/唐志同)
佚
王应麟序曰刘向辨章旧闻则有五经通义通义者
汉五经课试之学也维汉以文立治以经选士鸿生
为谒者论石渠而徐氏失载又大戴未闻其
议石渠意误读孟卿传也
刘氏(向/)五经通义
隋志八卷(七录九卷/唐志同)
佚
王应麟序曰刘向辨章旧闻则有五经通义通义者
汉五经课试之学也维汉以文立治以经选士鸿生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680-0143b.png
传业支蕃叶滋阐绎道真探索圣蕴决科射策则有
通义之目以孟子明事则有博文之名赵岐题辞觕
述大槩谨稽合史传而为之说曰圣人作经载道学
者因经明道学博而不详说无以发群献之眇旨说
详而不反约无以折众言之殽乱故必溯正学之源
而后能通乎圣人之海粤自木铎声寝经与道榛塞
孟子辟邪距诐羽翼孔道七篇垂训法严义精知性
知天易之奥也以意逆志诗之纲也言称尧舜书之
通义之目以孟子明事则有博文之名赵岐题辞觕
述大槩谨稽合史传而为之说曰圣人作经载道学
者因经明道学博而不详说无以发群献之眇旨说
详而不反约无以折众言之殽乱故必溯正学之源
而后能通乎圣人之海粤自木铎声寝经与道榛塞
孟子辟邪距诐羽翼孔道七篇垂训法严义精知性
知天易之奥也以意逆志诗之纲也言称尧舜书之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680-0143c.png
要也井田爵禄之制可以知礼王霸义利之辨可以
知春秋儒者称之曰通五经噫若孟氏斯谓之通矣
美哉汉之尊经乎儒五十三家莫非贤传也而孟子
首置博士九流百八十九家莫非贤传也而通义得
述孟子斯文之统纪以一多士之趋向以纯非徒缀
训故诵佔毕而已若稽前载建元五年春五经始立
博士元朔五祀通一艺者试之孝元好儒通一经者
复之博士十四昉于建武选受四经俶于建初科有
知春秋儒者称之曰通五经噫若孟氏斯谓之通矣
美哉汉之尊经乎儒五十三家莫非贤传也而孟子
首置博士九流百八十九家莫非贤传也而通义得
述孟子斯文之统纪以一多士之趋向以纯非徒缀
训故诵佔毕而已若稽前载建元五年春五经始立
博士元朔五祀通一艺者试之孝元好儒通一经者
复之博士十四昉于建武选受四经俶于建初科有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680-0143d.png
甲乙试有家法或试经于太常或试诵说于博士永
元十四年司空徐防建言开五十难解释多者为上
第演文明者为高说所谓博文明事虽轶不传然建
武中太子诸王欲为通义而聘郑众建初四年会诸
儒白虎观命史臣著通义曹褒传庆氏礼亦篹通义
十二篇观其名可求其略矣还观有汉之盛钜儒石
师开门授徒著录至万六千人经数家家数说章句
多者百馀万言历祀绵邈湮没居多尝即诗礼训注
元十四年司空徐防建言开五十难解释多者为上
第演文明者为高说所谓博文明事虽轶不传然建
武中太子诸王欲为通义而聘郑众建初四年会诸
儒白虎观命史臣著通义曹褒传庆氏礼亦篹通义
十二篇观其名可求其略矣还观有汉之盛钜儒石
师开门授徒著录至万六千人经数家家数说章句
多者百馀万言历祀绵邈湮没居多尝即诗礼训注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680-0144a.png
考之小弁述亲亲之言王制述贡助彻之法爵德齿
释于大宰经界释于小司徒圭田市廛关讥释于载
师廛人司关助有公田国中什一及函矢之说又详
列于考工记珠贯丝组上下洽通盖传得其宗无越
邹孟求观圣道必自兹始否则缋以华藻汨以纬候
荄兹诡辨稽古曼辞燕说郢书吾道莠矣焉得而通
诸虽然经学至于通而止汉儒之说何其纷纷也五
经通义刘向辑之五经通论沛献著之程曾通难洼
释于大宰经界释于小司徒圭田市廛关讥释于载
师廛人司关助有公田国中什一及函矢之说又详
列于考工记珠贯丝组上下洽通盖传得其宗无越
邹孟求观圣道必自兹始否则缋以华藻汨以纬候
荄兹诡辨稽古曼辞燕说郢书吾道莠矣焉得而通
诸虽然经学至于通而止汉儒之说何其纷纷也五
经通义刘向辑之五经通论沛献著之程曾通难洼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680-0144b.png
丹易通专已党同辙殊牖异君子已不能无憾况课
试之学以明经为利禄之涂则通义乃诸儒之筌蹄
也其不传于今有以夫吁师异道人异论汉儒之说
犹得以考同异折是非也暨唐贞观十二年会萃章
句为正义百七十卷由是举天下宗一说而无深造
自得之功若明经又变为帖诵而口义墨义兴焉君
子又惜通义之不传于今也
按五经通义唐志尚存观王伯厚拟序宋季
试之学以明经为利禄之涂则通义乃诸儒之筌蹄
也其不传于今有以夫吁师异道人异论汉儒之说
犹得以考同异折是非也暨唐贞观十二年会萃章
句为正义百七十卷由是举天下宗一说而无深造
自得之功若明经又变为帖诵而口义墨义兴焉君
子又惜通义之不传于今也
按五经通义唐志尚存观王伯厚拟序宋季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680-0144c.png
已无传矣今就群书所引者次于后冬至阳
动于下推阴而上之故大寒于上夏至阴动
于下推阳而上之故大热于上日在牵牛则
寒在东井则暑牵牛外宿远人故寒东井内
宿近人故温也冬至所以寝兵鼓商旅不行
君不听政事何冬至阳气萌生阴阳交精始成
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
下静而不扰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后不
动于下推阴而上之故大寒于上夏至阴动
于下推阳而上之故大热于上日在牵牛则
寒在东井则暑牵牛外宿远人故寒东井内
宿近人故温也冬至所以寝兵鼓商旅不行
君不听政事何冬至阳气萌生阴阳交精始成
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
下静而不扰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后不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680-0144d.png
省方以此助之始夏寝兵鼓不设政事何所
以助阴气之养也震与霆皆霹雳也月中有
免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
阴系乎阳也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其佐曰
五帝王者所以祭天地何王者父事天母事
地故以子道事之祭日以丁与辛何丁者反
覆自丁宁辛者当自尅辛也王者所以因郊
祭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山川何以为皆有功
以助阴气之养也震与霆皆霹雳也月中有
免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
阴系乎阳也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其佐曰
五帝王者所以祭天地何王者父事天母事
地故以子道事之祭日以丁与辛何丁者反
覆自丁宁辛者当自尅辛也王者所以因郊
祭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山川何以为皆有功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680-0145a.png
于民故祭之也皆天地之明神从官也缘天
地之意亦欲及之故岁一祭焉礼日出于南
门外礼月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
门外礼风伯雨师于东门外各即其位也其
祭之奈何曰祭日者县祭月者毁祭风雨者
槱祭星者布祭山川者沈各象其貌也王社
藉田中为千亩报功也文家右社稷左宗庙
质家左社稷右宗庙泰山一曰岱宗言王者
地之意亦欲及之故岁一祭焉礼日出于南
门外礼月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
门外礼风伯雨师于东门外各即其位也其
祭之奈何曰祭日者县祭月者毁祭风雨者
槱祭星者布祭山川者沈各象其貌也王社
藉田中为千亩报功也文家右社稷左宗庙
质家左社稷右宗庙泰山一曰岱宗言王者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680-0145b.png
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东方万物
始交岱宗处之长也言为群岳之长王者诸
侯所以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何三年一闰天
道小备故三年一祫祫皆取未迁庙主合食
太祖庙中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岁一禘
禘者缔也取已迁庙主合食太祖庙中王者
受命而起所以立灵台何以为在于野中也国
之南附近辟雍依頖宫也灵台制度奈何师
始交岱宗处之长也言为群岳之长王者诸
侯所以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何三年一闰天
道小备故三年一祫祫皆取未迁庙主合食
太祖庙中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岁一禘
禘者缔也取已迁庙主合食太祖庙中王者
受命而起所以立灵台何以为在于野中也国
之南附近辟雍依頖宫也灵台制度奈何师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680-0145c.png
说云积土崇增其高九仞上平无屋高九仞
者极阳之数上平无屋望气显著天子立辟
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教导天下之人
使为士君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
处也义取四方来观者平均尔诸侯不得观
四方故阙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頖宫頖
之言半也頖宫水雍其半盖东西门以南通
水北无水也三王教化之宫皆名为学曰学
者极阳之数上平无屋望气显著天子立辟
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教导天下之人
使为士君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
处也义取四方来观者平均尔诸侯不得观
四方故阙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頖宫頖
之言半也頖宫水雍其半盖东西门以南通
水北无水也三王教化之宫皆名为学曰学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680-0145d.png
校者校之言教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兼
用之乡为庠里为序家为塾诸侯会天子则
以方明为主觐礼云方明木也其形四方六面
上玄下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方明者上下
四方神明之象也号者所以表功德号令天
下也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谥之善
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所以为劝善戒恶也
谥之言列陈列其行身虽死名常存故谓谥
用之乡为庠里为序家为塾诸侯会天子则
以方明为主觐礼云方明木也其形四方六面
上玄下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方明者上下
四方神明之象也号者所以表功德号令天
下也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谥之善
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所以为劝善戒恶也
谥之言列陈列其行身虽死名常存故谓谥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680-0146a.png
也问曰天子有天下大号诸侯宁有国大号
乎答曰天子居无上之位下无所屈故立大
号以劝勉子孙诸侯有爵禄之赏削绌之义
鈇钺之诛故无所有国之号也颛顼者颛犹
专顼犹愉幼少而王以致太平尝自愉俭嗛
约自小之意故两字为谥帝尧帝舜先号后
谥也帝者德盛与天同号谥虽美终不过天
也故如其次道之妇人以随从为义夫贵于
乎答曰天子居无上之位下无所屈故立大
号以劝勉子孙诸侯有爵禄之赏削绌之义
鈇钺之诛故无所有国之号也颛顼者颛犹
专顼犹愉幼少而王以致太平尝自愉俭嗛
约自小之意故两字为谥帝尧帝舜先号后
谥也帝者德盛与天同号谥虽美终不过天
也故如其次道之妇人以随从为义夫贵于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680-0146b.png
朝妇贵于室故得蒙夫之谥妇人无爵故无
谥崩薨从何王始乎曰从周何以言之曰尚
书曰放勋乃殂落舜曰陟方乃死武王以前
未称崩薨也至成王太平乃制崩薨之义尚
书曰翌日乙丑成王崩是也凡奔丧近者先
闻先还远者后闻后还诸侯未葬嗣子闻天
子崩不奔丧王者制礼缘人心而为之断闵
孝子之思不忍去棺柩故不使奔也王冕夏
谥崩薨从何王始乎曰从周何以言之曰尚
书曰放勋乃殂落舜曰陟方乃死武王以前
未称崩薨也至成王太平乃制崩薨之义尚
书曰翌日乙丑成王崩是也凡奔丧近者先
闻先还远者后闻后还诸侯未葬嗣子闻天
子崩不奔丧王者制礼缘人心而为之断闵
孝子之思不忍去棺柩故不使奔也王冕夏
卷二百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680-0146c.png
曰收以入宗庙长尺六寸广八寸前起冕长
六寸广八寸员冠前缁布在上五采组十二
旒夏殷之冕如周制矣夏冕黑白赤组旒殷
冕黑黄青组旒皮弁冠前后玉饰玉有五德
温润而泽有似乎知锐而不害有似乎仁抑
而不挠有似乎义有瑕乎内必见于外有似
乎信垂之如队有似乎礼乐者所以象德表
功因事之宜受命而王者有六乐焉以太一
六寸广八寸员冠前缁布在上五采组十二
旒夏殷之冕如周制矣夏冕黑白赤组旒殷
冕黑黄青组旒皮弁冠前后玉饰玉有五德
温润而泽有似乎知锐而不害有似乎仁抑
而不挠有似乎义有瑕乎内必见于外有似
乎信垂之如队有似乎礼乐者所以象德表
功因事之宜受命而王者有六乐焉以太一
卷二百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680-0146d.png
乐天以咸池乐地以肆夏乐人以大夏乐四
时以大濩乐五行神明以大武乐六律各象
其性而为之制以乐其先祖黄帝乐所以为
咸池者何咸皆也池施也黄帝时道皆施于
民也王者之乐有先后者各尚其德也以文
得之先文乐持羽旄而舞以武得之先武乐
持朱干玉戚而舞八音者金石丝竹匏土革
木也金为钟石为磬丝为弦竹为管匏为笙
时以大濩乐五行神明以大武乐六律各象
其性而为之制以乐其先祖黄帝乐所以为
咸池者何咸皆也池施也黄帝时道皆施于
民也王者之乐有先后者各尚其德也以文
得之先文乐持羽旄而舞以武得之先武乐
持朱干玉戚而舞八音者金石丝竹匏土革
木也金为钟石为磬丝为弦竹为管匏为笙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680-0147a.png
土为埙革为鼓木为柷敔箫编竹为之长尺
有五寸歌之言欢也以厚志意故发声而歌
长言郑国有溱洧之水男女聚会讴歌相感
今郑诗二十一篇说妇人者十九故郑声淫
也舞四夷之乐明德泽广被四表也东夷之
乐曰侏离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禁北
夷之乐曰昧东夷之乐持矛舞助时生也南
夷之乐持羽舞助时养也西夷之乐持钺舞
有五寸歌之言欢也以厚志意故发声而歌
长言郑国有溱洧之水男女聚会讴歌相感
今郑诗二十一篇说妇人者十九故郑声淫
也舞四夷之乐明德泽广被四表也东夷之
乐曰侏离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禁北
夷之乐曰昧东夷之乐持矛舞助时生也南
夷之乐持羽舞助时养也西夷之乐持钺舞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680-0147b.png
助时杀也北夷之乐持干舞助时藏也闻宫
声无不温雅而和之闻徵声无不善养而好
施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所以禁奢侈涤邪志
通中和也馀见正义者不具录
五经要义(唐志题/刘向撰)
隋志五卷
佚
按艺文类聚引要义文云周礼钟磬皆编悬
声无不温雅而和之闻徵声无不善养而好
施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所以禁奢侈涤邪志
通中和也馀见正义者不具录
五经要义(唐志题/刘向撰)
隋志五卷
佚
按艺文类聚引要义文云周礼钟磬皆编悬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680-0147c.png
之二八十六而在一簴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
之肆初学记引要义文云天子藉田千亩以供
上帝之粢盛当孟春启蛰既郊之后身率公
卿大夫而亲耕焉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
立坛于田所祠之其制度如社之坛又云王
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总天
地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旁制万国者
也又云古者著裘于内而以缯衣覆之乃加
之肆初学记引要义文云天子藉田千亩以供
上帝之粢盛当孟春启蛰既郊之后身率公
卿大夫而亲耕焉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
立坛于田所祠之其制度如社之坛又云王
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总天
地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旁制万国者
也又云古者著裘于内而以缯衣覆之乃加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680-0147d.png
以朝服会之时袒其朝服见裘里覆衣谓之
裼裼之言露可见之辞所以示美呈好而为
饰加以朝服谓之袭袒谓之裼大裘不覆反
本取其质也又云诸侯黼裘以誓田杂羔狐
为黼文也又云天子之笏谓之珽挺然而无
屈也韠者舜所制也太古之时未有布帛人
食禽兽肉而衣其皮知蔽前未知蔽后至舜
冕服既备故复制之示不忘古韠名有三朝
裼裼之言露可见之辞所以示美呈好而为
饰加以朝服谓之袭袒谓之裼大裘不覆反
本取其质也又云诸侯黼裘以誓田杂羔狐
为黼文也又云天子之笏谓之珽挺然而无
屈也韠者舜所制也太古之时未有布帛人
食禽兽肉而衣其皮知蔽前未知蔽后至舜
冕服既备故复制之示不忘古韠名有三朝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680-0148a.png
廷则谓韎韠宗庙谓之韠韐韨者大带之饰
非韠也天子朱韠诸侯赤韠赤盛色也又云
将行者有祖道一曰祀行言祭道路之神以
祈也又云木主之状四方穿中央以达四方
天子长尺二寸诸侯长尺皆刻谥于其背又
云磬立秋之乐也杜氏通典引要义文云冠
嘉礼也冠首服也首服既加而后人道备故
君子重之以为礼之始矣太平御览引要义
非韠也天子朱韠诸侯赤韠赤盛色也又云
将行者有祖道一曰祀行言祭道路之神以
祈也又云木主之状四方穿中央以达四方
天子长尺二寸诸侯长尺皆刻谥于其背又
云磬立秋之乐也杜氏通典引要义文云冠
嘉礼也冠首服也首服既加而后人道备故
君子重之以为礼之始矣太平御览引要义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680-0148b.png
文云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后妃
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授其环以
进退之有娠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
进之著于左手于左者阳也以当就男故著
左手右手阴也既御而复故此女史之职也
沛献王刘(辅/)五经通论
佚
后汉书沛王辅好经书善说京氏易考经论语传及
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授其环以
进退之有娠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
进之著于左手于左者阳也以当就男故著
左手右手阴也既御而复故此女史之职也
沛献王刘(辅/)五经通论
佚
后汉书沛王辅好经书善说京氏易考经论语传及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680-0148c.png
图谶作五经论时号曰沛王通论
金楼子刘辅性矜严有盛名沈深好经书善说京氏
易论集经传及图谶文作五经通论世号之曰沛王
通明帝甚敬重之赏赐恩宠加异
熊方曰沛献王辅光武子建武十五年四月封右冯
翊公十年十月进为中山王二十年六月徙为沛王
班氏(固/)等白虎通德论(一作议奏/一作通义)
隋志六卷(宋志/十卷)
金楼子刘辅性矜严有盛名沈深好经书善说京氏
易论集经传及图谶文作五经通论世号之曰沛王
通明帝甚敬重之赏赐恩宠加异
熊方曰沛献王辅光武子建武十五年四月封右冯
翊公十年十月进为中山王二十年六月徙为沛王
班氏(固/)等白虎通德论(一作议奏/一作通义)
隋志六卷(宋志/十卷)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680-0148d.png
存
后汉书杨终传终言宣帝博徵群儒论定五经于石
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
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
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博挍书
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终
又上书自讼即日贳出乃得与于白虎观焉
儒林传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
后汉书杨终传终言宣帝博徵群儒论定五经于石
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
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
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博挍书
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终
又上书自讼即日贳出乃得与于白虎观焉
儒林传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680-0149a.png
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
义
孝明八王传陈敬王羡博涉经书有威严与诸儒讲
论于白虎殿
丁鸿传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
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
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
临决
义
孝明八王传陈敬王羡博涉经书有威严与诸儒讲
论于白虎殿
丁鸿传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
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
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
临决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680-0149b.png
班固传迁玄武司马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
通德论令固撰其事
蔡邕曰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
经释义其事优大
刘知几曰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
曰白虎通
通鉴曰白虎观议五经名儒丁鸿楼望成封桓郁班
固贾逵及广平王羡皆与焉
通德论令固撰其事
蔡邕曰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
经释义其事优大
刘知几曰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
曰白虎通
通鉴曰白虎观议五经名儒丁鸿楼望成封桓郁班
固贾逵及广平王羡皆与焉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680-0149c.png
中兴书目白虎通十卷凡四十篇今本自爵号至嫁
娶凡四十三篇
吕祖谦曰讲白虎观议论发于杨终以人才好恶定
诸儒是非亦未为得
陈振孙曰章帝诏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五官中郎将
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作白虎
议奏盖用宣帝石渠故事石渠议奏今不传矣班固
传称撰集凡四十四门
娶凡四十三篇
吕祖谦曰讲白虎观议论发于杨终以人才好恶定
诸儒是非亦未为得
陈振孙曰章帝诏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五官中郎将
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作白虎
议奏盖用宣帝石渠故事石渠议奏今不传矣班固
传称撰集凡四十四门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680-0149d.png
曹氏(袖/)五经通义
十二篇
佚
按刘向曹袖俱撰五经通义群书所引大都
皆向之说惟太平御览一条窃有可疑文云
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尚德下功故歌在
堂舞在庭何言歌在堂也燕礼曰升歌鹿鸣
以是知之何言舞在庭也援神契曰合忻之
十二篇
佚
按刘向曹袖俱撰五经通义群书所引大都
皆向之说惟太平御览一条窃有可疑文云
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尚德下功故歌在
堂舞在庭何言歌在堂也燕礼曰升歌鹿鸣
以是知之何言舞在庭也援神契曰合忻之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680-0150a.png
乐舞于堂四夷之乐陈于户以是明之度刘
向时援神契未行于世至褒撰礼多杂以五
经谶记之文然则此盖褒十二篇中语也
许氏(慎/)五经异义
隋志十卷
佚
后汉书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少博学经籍马融
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
向时援神契未行于世至褒撰礼多杂以五
经谶记之文然则此盖褒十二篇中语也
许氏(慎/)五经异义
隋志十卷
佚
后汉书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少博学经籍马融
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680-0150b.png
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
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
新唐志郑玄驳
按许氏异义唐以后无传仅散见于初学记
通典御览诸书所引至于郑康成驳议三礼
正义而外仅存数条一曰妾母之子为君子
得尊其母为夫人按春秋公羊说妾子立为
君母得称夫人故上堂称妾屈于嫡下堂称
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
新唐志郑玄驳
按许氏异义唐以后无传仅散见于初学记
通典御览诸书所引至于郑康成驳议三礼
正义而外仅存数条一曰妾母之子为君子
得尊其母为夫人按春秋公羊说妾子立为
君母得称夫人故上堂称妾屈于嫡下堂称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680-0150c.png
夫人尊行国家则士庶起为人君母亦不得
称夫人父母者子之天也子不得爵命父母
至于妾子为君爵其母者以妾本接事尊者
有所因也榖梁说鲁僖公立妾母成风为夫
人入宗庙是子而爵母也以妾为妻非礼也
故春秋左氏说成风得立为夫人母以子贵
谨按尚书舜为天子瞽瞍为士明起于匹庶
者子不得爵父母也至于鲁僖公本妾子尊
称夫人父母者子之天也子不得爵命父母
至于妾子为君爵其母者以妾本接事尊者
有所因也榖梁说鲁僖公立妾母成风为夫
人入宗庙是子而爵母也以妾为妻非礼也
故春秋左氏说成风得立为夫人母以子贵
谨按尚书舜为天子瞽瞍为士明起于匹庶
者子不得爵父母也至于鲁僖公本妾子尊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680-0150d.png
母成风为小君经无讥文公羊左氏义是也
郑氏驳曰礼丧服父为长子三年以将传重
故也众子则为之周明无二嫡也女君卒贵
妾继室摄其事尔不得复立夫人鲁僖公妾
母为夫人者乃缘庄夫人哀姜有杀子般闵
公之罪应贬故也近汉吕氏杀戚夫人及庶
子赵王不仁废不得配食文帝更尊其母薄
后非其比耶妾子立者得尊其母礼未之有
郑氏驳曰礼丧服父为长子三年以将传重
故也众子则为之周明无二嫡也女君卒贵
妾继室摄其事尔不得复立夫人鲁僖公妾
母为夫人者乃缘庄夫人哀姜有杀子般闵
公之罪应贬故也近汉吕氏杀戚夫人及庶
子赵王不仁废不得配食文帝更尊其母薄
后非其比耶妾子立者得尊其母礼未之有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680-0151a.png
也一曰奔大丧左氏说诸侯蕃卫之臣不得
弃其封守诸侯千里之内奔千里之外不奔
四方不可室空故遣大夫也郑氏驳云礼天
子于诸侯无服诸侯为天子斩缞三年是尊
卑异者也春秋文四年夫人成风薨王使荣
叔来唅且赗又王使毛伯来会葬传曰礼也
至叔孙得臣如京师葬襄王则使无言焉天
子于鲁既唅赗又会葬为得礼是则鲁于天
弃其封守诸侯千里之内奔千里之外不奔
四方不可室空故遣大夫也郑氏驳云礼天
子于诸侯无服诸侯为天子斩缞三年是尊
卑异者也春秋文四年夫人成风薨王使荣
叔来唅且赗又王使毛伯来会葬传曰礼也
至叔孙得臣如京师葬襄王则使无言焉天
子于鲁既唅赗又会葬为得礼是则鲁于天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680-0151b.png
子一大夫会葬而已为不得礼可知矣按昭
三十年晋侯去疾卒秋葬晋顷公传曰郑游
吉吊且送葬魏献子使士景伯诘之其对辞
有灵王之丧我先君简公在楚我先大夫印
段实往敝邑之少卿也王吏不讨恤所无也
岂非左氏诸侯奔天子之丧及会葬之明文
耶孔氏礼疏亦引之其文稍异大鸿胪眭先
说诸侯踰年即位乃奔天子丧春秋之义未
三十年晋侯去疾卒秋葬晋顷公传曰郑游
吉吊且送葬魏献子使士景伯诘之其对辞
有灵王之丧我先君简公在楚我先大夫印
段实往敝邑之少卿也王吏不讨恤所无也
岂非左氏诸侯奔天子之丧及会葬之明文
耶孔氏礼疏亦引之其文稍异大鸿胪眭先
说诸侯踰年即位乃奔天子丧春秋之义未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680-0151c.png
踰年君死不成以人君礼言王者未加其礼
故诸侯亦不得供其礼于王者相报也许氏
又按礼不得以私废公卑废尊如礼得奔丧
今以私废奔天子之丧非也又人臣之义不
得挍计天子未加礼于我亦执之不加礼也
眭生之说非也郑玄按孝经资于事父以事
君言能为人子乃能为人臣也服问嗣子不
为天子服此则嫌欲速不一于父也丧服四
故诸侯亦不得供其礼于王者相报也许氏
又按礼不得以私废公卑废尊如礼得奔丧
今以私废奔天子之丧非也又人臣之义不
得挍计天子未加礼于我亦执之不加礼也
眭生之说非也郑玄按孝经资于事父以事
君言能为人子乃能为人臣也服问嗣子不
为天子服此则嫌欲速不一于父也丧服四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680-0151d.png
制曰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此
言在父则为父在君则为君也春秋庄三十
二年子般卒时父未葬也子者系于父之称
也言卒不言崩未成君也未成君犹系于父
则当从门内之治恩掩义礼者在于所处此
何以私废公何以卑废尊一曰未踰年之君
立庙不春秋公羊说云未踰年君有子则书
葬立庙无子则不书葬恩无所录也左氏说
言在父则为父在君则为君也春秋庄三十
二年子般卒时父未葬也子者系于父之称
也言卒不言崩未成君也未成君犹系于父
则当从门内之治恩掩义礼者在于所处此
何以私废公何以卑废尊一曰未踰年之君
立庙不春秋公羊说云未踰年君有子则书
葬立庙无子则不书葬恩无所录也左氏说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680-0152a.png
云臣之奉君悉心尽恩不得录君父有子则
为立庙无子则废也或议曰许君按礼云臣
不殇君子不殇父君无子而不为立庙是背
义弃礼罪之大者也郑氏驳云未踰年君者
鲁子般子恶是也皆不称公书卒弗谥不成
于君也庙者当序于昭穆不成于君则何庙
之立凡无庙者为坛祭之近汉诸幼少之帝
尚皆不庙祭而于陵云一曰诸侯未踰年出
为立庙无子则废也或议曰许君按礼云臣
不殇君子不殇父君无子而不为立庙是背
义弃礼罪之大者也郑氏驳云未踰年君者
鲁子般子恶是也皆不称公书卒弗谥不成
于君也庙者当序于昭穆不成于君则何庙
之立凡无庙者为坛祭之近汉诸幼少之帝
尚皆不庙祭而于陵云一曰诸侯未踰年出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680-0152b.png
朝会与不出会何称春秋公羊说云诸侯未
踰年不出境在国中称子以王事出亦称子
非王事而出会同安父位不称子郑伯伐许
未踰年以本爵讥不子也左氏说诸侯未踰年
在国内称子以王事出则称爵诎于王事不
敢伸其私恩郑伯伐许是也春秋不得以家
事辞王事诸侯蕃卫之臣虽未踰年以王事
称爵是也郑氏驳云昔武王卒父业既除丧
踰年不出境在国中称子以王事出亦称子
非王事而出会同安父位不称子郑伯伐许
未踰年以本爵讥不子也左氏说诸侯未踰年
在国内称子以王事出则称爵诎于王事不
敢伸其私恩郑伯伐许是也春秋不得以家
事辞王事诸侯蕃卫之臣虽未踰年以王事
称爵是也郑氏驳云昔武王卒父业既除丧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680-0152c.png
出至孟津之上犹称太子者是为孝也今未
除丧而出称爵是与武王义反矣春秋僖九
年春三月丁丑宋公禦说卒夏公会宰周公
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宋子
即未踰年君也出与天子大夫会是非王事
而称子耶未踰年之君系父不公羊说云未
踰年之君皆系于父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
齐于次时父未葬虽未踰年称子成为君不
除丧而出称爵是与武王义反矣春秋僖九
年春三月丁丑宋公禦说卒夏公会宰周公
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宋子
即未踰年君也出与天子大夫会是非王事
而称子耶未踰年之君系父不公羊说云未
踰年之君皆系于父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
齐于次时父未葬虽未踰年称子成为君不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680-0152d.png
系于父齐公子商人杀其君舍父已葬按礼
制君丧未葬已葬仪各有差嗣君号称亦宜
有差左氏说是也一曰诸侯有妾母丧得出
朝会不春秋公羊说妾子为诸侯不敢以妾
母之丧废事天子大国出朝会礼也鲁宣公
如齐有妾母之丧经书善之左氏说云妾子
为君当尊其母有三年之丧而出朝会非礼
也故讥鲁宣公按礼妾母无服贵妾子不立
制君丧未葬已葬仪各有差嗣君号称亦宜
有差左氏说是也一曰诸侯有妾母丧得出
朝会不春秋公羊说妾子为诸侯不敢以妾
母之丧废事天子大国出朝会礼也鲁宣公
如齐有妾母之丧经书善之左氏说云妾子
为君当尊其母有三年之丧而出朝会非礼
也故讥鲁宣公按礼妾母无服贵妾子不立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680-0153a.png
而他妾子立者也不敢以卑废尊事者礼也
即妾子为君义如左氏郑氏驳云丧服缌麻
庶子为后为其母此义自天子下至庶人同
不得三年鲁襄公所以得尊其妾母敬嬴为
夫人者以夫人姜氏大归齐不反故也因是
言妾子立母卒得为之三年于礼为通乎其
服之閒出朝会无王事与郑伯伐许何异一
曰大戴记礼器云灶者老妇之祭许君按月
即妾子为君义如左氏郑氏驳云丧服缌麻
庶子为后为其母此义自天子下至庶人同
不得三年鲁襄公所以得尊其妾母敬嬴为
夫人者以夫人姜氏大归齐不反故也因是
言妾子立母卒得为之三年于礼为通乎其
服之閒出朝会无王事与郑伯伐许何异一
曰大戴记礼器云灶者老妇之祭许君按月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680-0153b.png
令孟夏之月其祀灶五祀之神王者所祭非
老妇也郑氏驳云王为群姓立七祀一曰司
命主督察三命也二曰中霤主宫室居处也
三曰门四曰户主出入五曰国行主道路六
曰大厉主杀也七曰灶主饮食也灶神祝融
是老妇考郑氏于何休汉议亦有驳而今罕
得传录此可以类推矣又按异义左氏说山
林之地九夫为度九度而当一井薮泽之地
老妇也郑氏驳云王为群姓立七祀一曰司
命主督察三命也二曰中霤主宫室居处也
三曰门四曰户主出入五曰国行主道路六
曰大厉主杀也七曰灶主饮食也灶神祝融
是老妇考郑氏于何休汉议亦有驳而今罕
得传录此可以类推矣又按异义左氏说山
林之地九夫为度九度而当一井薮泽之地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680-0153c.png
九夫为鸠八鸠当一井京陵之地九夫为辨
七辨而当一井淳卤之地九夫为表六表而
当一井疆潦之地九夫为数五数而当一井
偃潴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原防之
地九夫为町三町而当一井隰皋之地九夫
为牧二牧而当一井衍沃之地九夫为井赋
法积四十五除山川坑岸三十六井定出赋
者九井则千里之畿地方百万井除山川坑
七辨而当一井淳卤之地九夫为表六表而
当一井疆潦之地九夫为数五数而当一井
偃潴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原防之
地九夫为町三町而当一井隰皋之地九夫
为牧二牧而当一井衍沃之地九夫为井赋
法积四十五除山川坑岸三十六井定出赋
者九井则千里之畿地方百万井除山川坑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680-0153d.png
岸三十六万井定出赋者六十四万井长毂
万乘其诠井地义亦与后郑周官注不同
张氏(遐/)五经通义
佚
郑氏(玄/)六艺论
隋志一卷
佚
孔颖达曰方叔机注
万乘其诠井地义亦与后郑周官注不同
张氏(遐/)五经通义
佚
郑氏(玄/)六艺论
隋志一卷
佚
孔颖达曰方叔机注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680-0154a.png
徐彦曰郑君先作六艺论然后注书
史承节撰碑略曰公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
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
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摄齐
问道抠衣请益去山东而入关右因卢植而见马融
考论图纬精通礼乐及党事起遂杜门不出隐修经
业于是针左氏之膏肓起榖梁之废疾发何休之墨
守陈元李育挍论古今刘瑰范升宪章文义何进延
史承节撰碑略曰公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
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
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摄齐
问道抠衣请益去山东而入关右因卢植而见马融
考论图纬精通礼乐及党事起遂杜门不出隐修经
业于是针左氏之膏肓起榖梁之废疾发何休之墨
守陈元李育挍论古今刘瑰范升宪章文义何进延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680-0154b.png
于几杖经宿而逃袁隗表为侍中缘丧不赴孔融之
相北海屣履造门陶谦之牧徐州师友折节比商山
之四皓乡曰郑公类东海之于君门称通德汉公车
徵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迎送公乃以病
自乞还家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公为赵相道断不
至会黄巾贼数万见公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时大
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邀公大会宾客乃延升上
座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仪容温伟客多豪
相北海屣履造门陶谦之牧徐州师友折节比商山
之四皓乡曰郑公类东海之于君门称通德汉公车
徵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迎送公乃以病
自乞还家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公为赵相道断不
至会黄巾贼数万见公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时大
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邀公大会宾客乃延升上
座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仪容温伟客多豪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680-0154c.png
俊并有才说见公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说异端百
家互起公依方辨答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叹
服门人相与撰公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
八篇公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周官礼记孝经尚
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
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
凡百馀万言经传洽熟称为纯儒齐鲁间宗之公后
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已既寤
家互起公依方辨答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叹
服门人相与撰公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
八篇公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周官礼记孝经尚
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
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
凡百馀万言经传洽熟称为纯儒齐鲁间宗之公后
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已既寤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680-0154d.png
知命当终有顷寝疾享年七十有四自郡守以下尝
受业者缞绖赴会者千馀人乃葬于高密县城西北
一十五里砺阜山之原呜呼哀哉承节以万岁通天
元年行至州见高密父老请为文因为之铭
吕祖谦曰康成贯通六经会合众说于经大有功
按郑氏六艺论云遂皇之后历六纪九十一
代至伏牺始作十二言之教孔氏疏引叔机
注云六纪者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
受业者缞绖赴会者千馀人乃葬于高密县城西北
一十五里砺阜山之原呜呼哀哉承节以万岁通天
元年行至州见高密父老请为文因为之铭
吕祖谦曰康成贯通六经会合众说于经大有功
按郑氏六艺论云遂皇之后历六纪九十一
代至伏牺始作十二言之教孔氏疏引叔机
注云六纪者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680-0155a.png
连通纪序命纪凡六纪也九十一代者九头
一五龙五摄提七十二合洛三连通六序命
四凡九十一代也叔机未详何时人
又按西汉学士大都专治一经兼经者自韩
婴申培后苍孟卿胶东庸生瑕丘江翁而外
盖寥寥也至东汉而兼者渐多郑康成出凡
易书诗周官仪礼礼记论语孝经无不为之
注释而又六艺七政有论毛诗有谱禘祫有
一五龙五摄提七十二合洛三连通六序命
四凡九十一代也叔机未详何时人
又按西汉学士大都专治一经兼经者自韩
婴申培后苍孟卿胶东庸生瑕丘江翁而外
盖寥寥也至东汉而兼者渐多郑康成出凡
易书诗周官仪礼礼记论语孝经无不为之
注释而又六艺七政有论毛诗有谱禘祫有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680-0155b.png
议许慎五经异议有驳临孝存周礼有难何
休之墨守膏肓废疾或发或针或起可谓集
诸儒之大成而大有功于经学者万岁通天
初州刺史史承节撰铭曰公之挺生大雅之
懿囊括坟典精通奥秘六艺殊科五经通义
小无不尽大无不备此天下之公言也惟其
意主博通故于三统九章大传中候以及易
书礼纬靡不有述然其笺传经自为经纬自
休之墨守膏肓废疾或发或针或起可谓集
诸儒之大成而大有功于经学者万岁通天
初州刺史史承节撰铭曰公之挺生大雅之
懿囊括坟典精通奥秘六艺殊科五经通义
小无不尽大无不备此天下之公言也惟其
意主博通故于三统九章大传中候以及易
书礼纬靡不有述然其笺传经自为经纬自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0680-0155c.png
为纬初不相杂第如七曜四游之晷度八能
九锡之弥文三雍九室之遗制经师所未详
者则取诸纬候以明之盖纬候亦有醇驳
之不同康成所取特其醇者耳灾祥神异
之说未尝滥及也或疑五帝之名近于怪然
此在汉时著之祀典者君子居是邦不非其
大夫矧朝廷之典礼乎乃宋儒极口诋之沿
及元明随声附和至有以此罪之竟黜其从
九锡之弥文三雍九室之遗制经师所未详
者则取诸纬候以明之盖纬候亦有醇驳
之不同康成所取特其醇者耳灾祥神异
之说未尝滥及也或疑五帝之名近于怪然
此在汉时著之祀典者君子居是邦不非其
大夫矧朝廷之典礼乎乃宋儒极口诋之沿
及元明随声附和至有以此罪之竟黜其从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0680-0155d.png
祀者其亦不仁甚矣不观九峰蔡氏之书传
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此洛书
甄曜度尚书考灵曜之文也黑道二去黄道
北赤道二去黄道南白道二去黄道西青道
二去黄道东此河图帝览嬉之文也而蔡氏
引之于蔡氏乎何伤不观新安文公之注楚
辞乎昆崙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互相牵
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此河图括地象之文
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此洛书
甄曜度尚书考灵曜之文也黑道二去黄道
北赤道二去黄道南白道二去黄道西青道
二去黄道东此河图帝览嬉之文也而蔡氏
引之于蔡氏乎何伤不观新安文公之注楚
辞乎昆崙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互相牵
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此河图括地象之文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0680-0156a.png
也三足乌者阳精也此春秋元命包之文也
而文公引之于文公乎何损乃一偏之论在
汉儒则有罪在宋儒则无诛斯后学之心窃
有未平矣
郑记
隋志六卷
佚
隋书郑玄弟子撰
而文公引之于文公乎何损乃一偏之论在
汉儒则有罪在宋儒则无诛斯后学之心窃
有未平矣
郑记
隋志六卷
佚
隋书郑玄弟子撰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0680-0156b.png
刘知几曰郑之弟子分授门徒各述师言更不问答
编录其语谓之郑记
郑氏(小同/)郑志
隋志十一卷(唐志/九卷)
佚
后汉书玄所好群书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门
人相与撰玄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
隋书郑志魏侍中郑小同撰
编录其语谓之郑记
郑氏(小同/)郑志
隋志十一卷(唐志/九卷)
佚
后汉书玄所好群书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门
人相与撰玄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
隋书郑志魏侍中郑小同撰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0680-0156c.png
刘知几曰郑弟子追论师注及应答谓之郑志
按郑志载于正义及通典者大抵张逸赵商
冷刚田琼炅模问而康成答之又有焦乔王
权鲍遗陈铿崇精弟子互相问答之辞
按郑志载于正义及通典者大抵张逸赵商
冷刚田琼炅模问而康成答之又有焦乔王
权鲍遗陈铿崇精弟子互相问答之辞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0680-0156d.png
经义考卷二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