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a 页 WYG0680-00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三十二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孟子(二/)
扬氏雄等四注孟子
  宋志十四卷
   佚
 中兴艺文志题扬雄韩愈李翱熙时子四家注旨意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b 页 WYG0680-0069b.png
 浅近盖依托者
王氏(充/)刺孟
  一卷
   存
 后汉书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师事扶风班彪好
 博览而不守章句通众流百家之言仕郡为功曹不
 合去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同郡谢夷吾上书
 荐其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徵病不行永元中卒
卷二百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680-0069c.png
 邵博曰大贤若孟子其可议乎后汉王充乃有刺孟
 近代何涉有删孟刺孟出论衡韩退之赞其闭门?
 思论衡以修矣则退之于孟子醇乎醇之论亦或不
 然也
    按刺孟计六篇
赵氏(岐/)孟子注
  隋志十四卷
   存
卷二百三十二 第 2b 页 WYG0680-0069d.png
 岐题辞曰孟子题辞者所以题号孟子之书本末指
 义文辞之表也孟姓也子者男子之通称也此书孟
 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其篇目则各自有名孟
 子邹人也名轲字则未闻也邹本春秋邾子之国至
 孟子时改曰邹矣国近鲁后为所并又言邾为楚所
 并非鲁也今邹县是也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
 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
 衰微分适他国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
卷二百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680-0070a.png
 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
 尤长于诗书周衰之末战国纵横用兵争强以相侵
 夺当世取士务先权谋以为上贤先王大道陵迟隳
 废异端并起若杨朱墨翟放荡之言以干时惑众者
 非一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正涂
 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于是则慕仲尼
 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
 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卷二百三十二 第 3b 页 WYG0680-0070b.png
 孟子亦自和遭苍姬之讫录值炎刘之未奋进不得
 佐兴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馀风耻没世
 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以贻后人仲尼有云我欲托
 之空言不如载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于是退而论
 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
 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
 六百八十五字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
 祸福粲然靡所不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
卷二百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680-0070c.png
 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
 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风人之托物
 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
 大才者也孔子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乃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
 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七十子之畴
 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
 之喉衿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卷二百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680-0070d.png
 孔子答以俎豆梁惠王问利国孟子对以仁义宋桓
 魋欲害孔子孔子称天生德于予鲁臧仓毁鬲孟子
 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
 者众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正其文不
 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仿而
 托之者也孟子既殁之后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
 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其书号为诸子故篇
 籍得不泯绝汉兴除秦虐禁开延道德孝文皇帝欲
卷二百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680-0071a.png
 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
 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迄今诸经通义得引孟子以
 明事谓之博文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
 至其言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
 志为得之矣斯言殆欲使后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
 不但施于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
 又多乖异不同孟子以来五百馀载传之者亦已众
 多余生西京世寻丕祚有自来矣少蒙义方训涉典
卷二百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680-0071b.png
 文知命之际婴戚于天遘屯离蹇诡姓遁身经营八
 纮之内十有馀年心𠞰形瘵何勤如焉尝息肩弛儋
 于济岱之间或有温故知新雅德君子矜我劬瘁眷
 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予困吝之中精神遐漂
 靡所济集聊欲系志于翰墨得以乱思遗老也惟六
 籍之学先觉之士释而辨之者既已详矣儒家惟有
 孟子闳远微妙蕴奥难见宜在条理之科于是乃述
 己所闻證以经传为之章句具载本文章别其旨分
卷二百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680-0071c.png
 为上下凡十四卷究而言之不敢以当达者施于新
 学可以寤疑辨惑愚亦未能审于是非后之明者见
 其违阙倘改而正诸不亦宜乎
 后汉书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初名嘉生于御史
 台因字台卿后避难故自改名字示不忘本土也少
 明经有才艺娶扶风马融兄女永兴二年辟司空掾
 举理剧为皮氏长中常侍唐衡兄玹为京兆虎牙都
 尉岐数为贬议玹深毒恨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
卷二百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680-0071d.png
 惧祸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
 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
 中后诸唐死灭因赦乃出拜并州刺史遭党锢十馀
 岁中平元年徵拜议郎举燉煌太守后迁太仆终太
 常年九十馀卒
 张镒曰题辞即序也赵注尚异故不谓之序而谓之
 题辞也
 马总曰蜀郡赵台卿作章句章句曰指事
卷二百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680-0072a.png
 晁公武曰台卿后汉人为章指析为十四篇其序云
 轲战国时以儒术干诸侯不用退与公孙丑万章之
 徒难疑答问著书七篇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秦
 焚书以其书号诸子故得不泯绝又为外书四篇其
 书不能洪深似非孟子本真也按韩愈以此书为弟
 子所会集与岐之言不同今考其书载孟子所见诸
 侯皆称谥如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定公滕文公
 鲁平公是也夫死然后有谥轲无恙时所见诸侯不
卷二百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680-0072b.png
 应皆前死且惠王元年至平公之卒凡七十七年轲
 始见惠王目之曰叟必已老矣决不见平公之卒也
 后人追为之明矣则岐之言非也苟子载孟子三见
 齐王而不言弟子问之曰我先攻其邪心扬子载孟
 子曰夫有意而不至者有矣未有无意而至者也今
 书皆无之则知散轶也多矣岐谓秦焚书得不泯绝
 亦非也或曰岂见于外书耶若尔则岐又不当谓其
 不能洪深也
卷二百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680-0072c.png
 陆九渊曰古注惟赵岐解孟子文义多略
 黄澈曰孟子七篇论君与民者居半欲得君盖以安
 民也
 王应麟曰黄霸之受尚书赵岐之注孟子皆在患难
 颠沛中 又曰滕定公文公赵氏注云古纪世本滕
 国有考公麇元公弘即定公文公也世本今无传此
 可备参考 又曰曹交赵氏注云曹君之弟按左传
 哀公八年宋灭曹至孟子时曹亡久矣曹交盖以国
卷二百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680-0072d.png
 为氏者 又曰赵氏孟子章指引论语曰力行近仁
 误以中庸为论语
 何异孙曰六经论语孟子前后凡经几手训解宋诸
 儒不过集众说以求一是之归如说易便骂王弼讲
 周礼便责郑𢆯贾公彦解尚书便驳孔安国伤乎已
 甚毕竟汉儒亦有多少好处赵岐在夹柱中三年注
 一部孟子也合亮他勤苦
 郑公晓曰孟子至汉后始盛传于世注有赵岐陆善
卷二百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680-0073a.png
 经自善经以降训说虽小有异同而共宗赵氏七篇
 各有上下赵所分也
 陈士元曰赵氏谓孟子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今七篇
 二百六十章赵谓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今实有
 三万五千四百一十字较赵说多七百二十五字详
 考赵注孟子文与今本不差赵盖误算也
    按宋郑耕老说亦与赵氏同
程氏(曾/)孟子章句
卷二百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680-0073b.png
   佚
 后汉书程曾字秀升豫章南昌人著书百馀篇皆五
 经通难又作孟子章句建初三年举孝廉迁海西令
高氏(诱/)正孟子章句
   佚
郑氏(𢆯/)孟子注
  隋志七卷
   佚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680-0073c.png
刘氏(熙/)孟子注
  隋志七卷
   佚
    按刘熙注孟子李善文选注凡三引之
綦毋氏(邃/)孟子注
  七录九卷(唐志七卷/)
   佚
    按李善注文选引綦母邃孟子注秋阳以暴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680-0073d.png
    之释曰周之秋于夏为盛阳也驱蛇龙而放
    之菹释曰泽生草言菹
陆氏(善经/)孟子注
  唐志七卷
   佚
 崇文总目善经唐人以轲书初为七篇因删去赵岐
 章指与其注之繁重者复为七篇
    按孟子为长者折枝赵注云折枝按摩折手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680-0074a.png
    节解罢枝也陆云折草树枝朱子集注从之
    有私龙断焉龙断义赵注未详陆云有冈陇
    断而高者集注亦从之性犹湍水也赵注云
    湍水圜也谓湍水湍萦水也陆云湍波流也
    集注兼从之馀若配义与道陆言以道义配
    之则能充塞为之诡遇陆言诡计以要禽也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陆言君子所过人者在
    于政化存其身者在于神明盎于背陆言如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680-0074b.png
    负之于背子莫执中陆言子等无执中有达
    财者陆言达财周恤之一本作才以有善才
    就开其性理也变其彀率至能者从之陆云
    彀率法也跃如心愿中也能者从之当勤求
    也被袗衣陆言衣之美者近圣人之居若此
    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陆本
    作然而无乎尔则亦有乎尔注云邹鲁相邻
    故云近圣人之居无乎尔有乎尔疑之也孟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0680-0074c.png
    子意自以当之以况绝笔于获麟也是书旧
    唐书经籍志失载今已无存见孙宣公音义
张氏(镒/)孟子音义
  唐志七卷(宋志三卷/)
   佚
 旧唐书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邱之子也大历
 五年除濠州刺史为政清静州事大理乃招经术之
 士讲训生徒撰三礼图九卷五经微旨十四卷孟子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0680-0074d.png
 音义三卷寻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卢杞
 忌镒名重道直无以陷之以方用兵因荐镒以中书
 侍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李楚琳作乱镒出凤翔三
 十里为候骑所得楚琳杀之赠太子太傅
 姑苏志镒字季权一字公度
    按张氏音义云睊睊胥谗侧目视貌言睊睊
    然怒目相嫉而相谗也徒杠成杠方桥也可
    通徒人行过者杯棬屈木为之其趋一也趋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0680-0075a.png
    读趣言其趣而正道无异也朱子集注从之
    邹与鲁閧閧斗声从门下者朱子从而节之
    馀若善为说辞说音税捆屦捆作祵子哙燕
    易王子訑訑盖言辞不正欺罔于人自誇大
    之貌与诸家诠释差别旧唐书经籍志亦失
    载仅见孙氏音义
丁氏(公著/)孟子手音
  宋志一卷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0680-0075b.png
   佚
    按丁氏手音今亦无传其见于孙氏音义者
    愿比死者一洒之音洗谓洗雪其耻也独乐
    乐上音岳下音洛从兽无厌厌平声反其旄
    倪旄老也倪谓繄倪小儿也乃属其耆老属
    会聚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曾音憎则也乃也
    悻悻然见于其面悻悻作婞婞恨也直也舍
    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舍音赦止也劳之来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0680-0075c.png
    之劳来皆去声门人治任将归治任谓担任
    之具蔂土笼也梩土舆也先儒说五霸不同
    有以夏霸昆吾商霸大彭豕韦周霸齐桓晋
    文为五霸者訑訑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
    两马之力与古人驾车以两马轨谓限之辙
    迹也孟子意言城门限迹切深以日久远为
    车所轹多故也岂是一时两马驾车而过之
    使然以上皆为朱子集注所取其文异者是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0680-0075d.png
    罔民也罔作司止或尼之尼作㞐相与辅相
    之相作押音甲辅也义与夹同使民肸肸然
    肸肸作肸肸师死而遂倍之倍作背蝇蜹姑
    嘬之蜹作䗜云䗜未详所出或以䗜与䖻同
    谓蜉䖻也音由一说䗜姑即蝼姑也抟而跃
    之抟音团一匹雏匹作疋音节疋雏小雏也
    是以言餂之按字书及诸书并无此餂字郭
    璞方言注云音忝谓挑取物也其字从金今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0680-0076a.png
    此字从食盖传写误也又有音异者污音蛙
    不平貌恔音皎憭也许行行音衡弤朕弤音
    彫义与弴同掊克在位掊薄侯切深也聚敛
    也貉稽曰貉貊鹤二音既是人姓当音鹤又
    有义异者龙断龙与隆声相近隆高也盖古
    人之言耳如胥须之类也媒妁之言谓媒氏
    酌二姓之可否故谓之媒妁晋之乘楚之梼
    杌云晋名春秋为乘者取其善恶无不载楚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0680-0076b.png
    谓春秋为梼杌者在纪恶而兴善也播种而
    耰之耰壅苗根也有梏亡之矣谓悔吝利害
    也利害之乱其性犹桎梏之刑其身故喻之
    变其彀率率循也谓彀张其弩又当循其射
    道令必中于表跃如犹言卓尔虎贲先儒言
    如猛虎之奔
刘氏(轲/)翼孟
  三卷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0680-0076c.png
   佚
 (缺名/) 曰刘御史轲上京师白乐天以书介绍于所
 知若庾补阙杜拾遗元员外牛侍御萧正字杨主簿
 兄弟谓其开卷慕孟轲为人所著翼孟三卷于圣人
 之旨作者之风往往而得惜乎所著书散佚无存也
 
 
 
卷二百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0680-0076d.png
 
 
 
 
 
 
 
 经义考卷二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