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
卷二百 第 1a 页 WYG0679-06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春秋(三十三/)
胡氏(广/)等春秋集传大全
  三十七卷
   存
 吴任臣曰永乐中敕修春秋大全纂修官四十二人
卷二百 第 1b 页 WYG0679-0627d.png
 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政大夫胡广奉政
 大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杨荣奉直大夫
 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金幼孜翰林院修撰
 承务郎萧时中陈循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周述陈全
 林志翰林院编修承事郎李贞陈景著翰林院检讨
 从仕郎余学夔刘永清黄寿生陈用陈璲翰林院五
 经博士迪功郎王进翰林院典籍修职佐郎黄约仲
 翰林院庶吉士涂顺奉议大夫礼部郎中王羽奉议
卷二百 第 2a 页 WYG0679-0628a.png
 大夫兵部郎中童谟奉训大夫礼部员外郎吴福奉
 直大夫北京刑部员外郎吴嘉静承直郎礼部主事
 黄裳承德郎刑部主事段民章敞杨勉周忱吾绅承
 直郎刑部主事洪顺沈升文林郎广东道监察御史
 陈道潜承事郎大理寺评事王选文林郎太常寺博
 士黄福修职郎太医院御医赵友同迪功佐郎北京
 国子监博士王复原泉州府儒学教授曾振常州府
 儒学教授廖思敬蕲州儒学学正傅舟济阳县儒学
卷二百 第 2b 页 WYG0679-0628b.png
 教谕杜观善化县儒学教谕颜敬守常州府儒学训
 导彭子斐镇江府儒学训导留季安其发凡云纪年
 依汪氏纂疏地名依李氏会通经文以胡氏为据例
 依林氏其实全袭纂疏成书虽奉敕纂修而实未纂
 修也朝廷可罔月给可糜赐予可要天下后世讵可
 欺乎
金氏(幼孜/)春秋直指
  三十卷
卷二百 第 3a 页 WYG0679-0628c.png
   佚
春秋要旨
  三卷
   佚
 黄虞稷曰幼孜为翰林侍讲侍仁宗于东宫令纂十
 二公事为要旨以进
胡氏(直/)春秋提纲
   佚
卷二百 第 3b 页 WYG0679-0628d.png
 黄虞稷曰直字敬方吉水人由贡入太学中永乐元
 年甲申乡试六馆多师之称西涧先生
李氏(萱/)春秋启蒙
   佚
 高层云曰萱字存爱华亭人永乐间乡进士钱学士
 溥师事之
陈氏(嵩/)春秋名例
   佚
卷二百 第 4a 页 WYG0679-0629a.png
 黄虞稷曰嵩字伯高宁海人年十五县辟为吏嵩上
 书县令请为生员永乐中以国子监生纂修文渊阁
郭氏(恕/)春秋宗传
   佚
 广平府志郭恕字安仁鸡泽人永乐甲午举人历官
 山西布政使参议
冯氏(厚/)春秋卑论
   佚
卷二百 第 4b 页 WYG0679-0629b.png
 黄虞稷曰厚字良载慈溪人举明经官淮府长史与
 李伯玙同编文翰类选大成学者称坦庵先生
马氏(骈/)春秋探微
  十四卷
   存
    按是书抄本无序其首卷书名曰扬州府学
    生员马骈未详时代
李氏(奈/)春秋管窥
卷二百 第 5a 页 WYG0679-0629c.png
   佚
春秋王霸总论
   佚
 黄虞稷曰蒙阴人宣德丁未进士陜西右参议
刘氏(祥/)春秋口义
   佚
 黄虞稷曰清江人宣德己酉举人翰林院检讨
刘氏(实/)春秋集录
卷二百 第 5b 页 WYG0679-0629d.png
  十五卷
   存
 实自序曰古者帝王治天下其道皆本诸天故惇典
 庸礼命德讨罪不过奉若天道而已非有所为也霸
 者则假此以行其私虽不能谓无功于时然皆有所
 为而为而非本诸天者也盖至是时天理民彝或几
 乎熄矣孔子假鲁史而笔削之以寓王法以抑霸功
 以存中国之体复先王之治如斯焉耳故曰春秋天
卷二百 第 6a 页 WYG0679-0630a.png
 子之事也迹其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自日用彝伦之
 外大而天地四时微而昆虫草木靡所不及噫非圣
 人其孰能修之故君子谓是书为百王之法度万世
 之准绳有志者诚不可以不学也自有是经以来释
 之者众其间诸说亦云备矣但未有会而一之者胡
 氏之宏纲大领非不正也惜乎其为有宋高宗告而
 非为学者设则其于圣经笔削之旨岂能一一而尽
 之哉实不自揆辄取诸儒之说会辑成篇因名之曰
卷二百 第 6b 页 WYG0679-0630b.png
 集录以便初学而非敢谓有所发明也
 陆元辅曰实安福人宣德庚戌进士改庶吉士历南
 雄知府
饶氏(秉鉴/)春秋会传
  十五卷(提要/一卷)
   存
 秉鉴自序曰春秋说者不一然得其事实之详莫若
 左氏得其笔削之旨莫若胡氏左氏事之案也所纪
卷二百 第 7a 页 WYG0679-0630c.png
 多出旧史虽序事或泛然本末详略夫岂无所据哉
 胡氏经之断也所论多主公谷虽立例不一然论据
 于理亦岂无所见哉是以我太宗文皇帝命集儒臣
 纂修春秋大全必以胡氏为主而引用诸儒传注必
 以左氏为先盖有由矣第左氏或先经以起事或后
 经以终义而泛切之有不同胡氏或引其事而断其
 义或断其义而不书其事而详略之有不一矧二传
 各为一书似不相合故学者未易得其旨也予读是
卷二百 第 7b 页 WYG0679-0630d.png
 经有年乃忘其固陋窃取二传合而编之于其词泛
 而易重者则依庐陵李氏会通以少裁之词略而未
 备者则取公羊谷梁传义以少补之然后案与断相
 合事与理俱明而一经之旨不待他求而得于此矣
 因目之曰春秋会传虽曰沿经引注非有所补益然
 初学之者得少便于讲习不亦浅之为助者与
 何乔新志墓曰先生讳秉鉴字宪章世家广昌麟角
 里初从监察御史聂宗尹受春秋又从教谕罗浚受
卷二百 第 8a 页 WYG0679-0631a.png
 尚书正统甲子领江西乡荐两试礼部俱名在乙榜
 景泰三年除肇庆府同知迁知廉州府归建雯峰书
 院与修撰罗应魁讲学其间著有春秋提要春秋会
 传传于世
叶氏(萱/)春秋义
   佚
 陆元辅曰叶萱字廷懋华亭人景泰甲戌进士历官
 布政使
卷二百 第 8b 页 WYG0679-0631b.png
郭氏(登/)春秋左传直解
  十二卷
   未见
 (阙/)  曰登字元登武定侯英诸孙土木之难以都
 督佥事守大同也先部拥上皇至城下登陴谢却之
 景泰间进封定襄伯上皇复辟谪戍甘肃成化初复
 爵卒赠侯谥忠武
 陆元辅曰定襄以名将解左传远与杜武库争衡
卷二百 第 9a 页 WYG0679-0631c.png
黄氏(仲昭/)读春秋
  一篇
   存
袁氏(颢/)春秋传
  三十卷
   未见
包氏(瑜/)春秋左传
  四十卷
卷二百 第 9b 页 WYG0679-0631d.png
   未见
 黄虞稷曰字希贤青田人成化中浮梁教谕
王氏(鏊/)春秋词命
  三卷
   存
 鏊自序曰予读左传爱其文而尤爱其词命当春秋
 时诸侯大夫朝聘宴飨征伐盟会类以微言相感触
 其词命往来亦皆婉而切简而庄巽而直虽或发于
卷二百 第 10a 页 WYG0679-0632a.png
 感愤然犹壮而不激屈而不挠词穷矣然且文焉遁
 而饰伪而恭诬而近正于戏何其善于词也其犹有
 先王之遗风乎予生謇呐甚思所以变其气质而无
 由因汇萃其词而日讽焉庶有益乎孔子曰不学诗
 无以言读此编者亦可以有言矣
 (阙/)  曰鏊字济之吴县人成化十一年进士及第
 自编修历官吏部右侍郎正德元年入内阁进户部
 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改武英殿致仕嘉靖初
卷二百 第 10b 页 WYG0679-0632b.png
 卒谥文恪
宋氏(佳/)春秋肤说
   未见
 黄虞稷曰佳字子美奉化人成化癸卯举人徽府长
 史
罗氏(昕/)春秋摭要
   未见
 广东通志罗昕字公旦番禺人成化乙酉举乡荐弘
卷二百 第 11a 页 WYG0679-0632c.png
 治间累迁贵州按察佥事
杨氏(循吉/)春秋经解摘录
  一卷
   佚
 (阙/)  曰循吉字君谦吴县人成化甲辰进士除礼
 部主事善病年三十有二致仕八十九自为圹志而
 卒
吴氏(廷举/)春秋繁露节解
卷二百 第 11b 页 WYG0679-0632d.png
  四卷
   未见
 广西通志吴廷举字献臣梧州人成化丁未进士累
 官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清惠
邵氏(宝/)左觿
  一卷
   存
 宝自序曰予昔读左传盖志于求经故于其辞不求
卷二百 第 12a 页 WYG0679-0633a.png
 甚解非不欲解也思之不得故遂已之尝叹杜子美
 所谓读书难字过者之不诬壬午夏仲暑雨连月斋
 居无事乃属塾师高子明取而读焉予隐几听之遇
 难解处则稽之疏义而参诸他书纵横推度往往有
 得得辄呼笔记之于简是秋读毕叙录成帙凡若干
 条疏陋之见不知与丘明之意果有得与否也名之
 曰左觿俾里塾藏之觿解结之具也
桑氏(悦/)春秋集传
卷二百 第 12b 页 WYG0679-0633b.png
   未见
 悦序略曰传春秋者不一家近世多宗胡氏发明圣
 人褒贬之旨不为不多但病其议论翻覆文致成章
 又当宋高宗南渡之时欲输忠荩于章句之间故于
 复雠处言之微有过当有非万世之通论悦不自揣
 量因取胡传删之择取诸家之平顺者补其阙略间
 有一得之愚亦附见其中名曰春秋集传薄宦代耕
 奔走南北凡十易寒暑始克成编传总若干言为之
卷二百 第 13a 页 WYG0679-0633c.png
 序以俟后之君子弘治四年三月
刘氏(绩/)春秋左传类解
  二十卷
   存
 曹溶曰刘氏左传类解莆田洪珠为之序晋藩刻之
 于宝贤堂
毕氏(济川/)春秋会同
   佚
卷二百 第 13b 页 WYG0679-0633d.png
 广信府志济川贵溪人弘治壬戌进士官翰林编修
席氏(书/)元山春秋论
  一卷
   未见
 姓谱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庚戌进士由郯城知县
 累迁兵部右侍郎以议大礼升礼部尚书加少保武
 英殿大学士卒赠太傅谥文襄
胡氏(世宁/)春秋志疑
卷二百 第 14a 页 WYG0679-0634a.png
  十八卷
   未见
童氏(品/)春秋经传辨疑
  一卷
   未见
蔡氏(芳/)春秋训义
  十一卷
   未见
卷二百 第 14b 页 WYG0679-0634b.png
 黄虞稷曰芳字茂之浙江平阳人弘治戊午举人历
 官福建盐运司副使折衷诸传而为是书
许氏(诰/)春秋意见
  一卷
   未见
金氏(贤/)春秋纪愚
  十卷
   存
卷二百 第 15a 页 WYG0679-0634c.png
 顾璘曰金子潜心春秋几二十年凡先儒传注无不
 考證而讨论者故比事甚广析义甚精其发凡指意
 或执经以阐义或反传以补编或稽实以明疑或裁
 道以正谬陈之则皦然易见举之则坦然可行杜氏
 所谓优柔厌饫怡然理顺者也其子大车所叙新义
 数十尤发前传之所未发
 贤自序曰昔壶遂问于司马迁曰孔子何为而作春
 秋哉迁曰周道废孔子知时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
卷二百 第 15b 页 WYG0679-0634d.png
 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达王事而已
 矣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也迁之言盖本诸此夫平
 王东迁周室虽微而遗法尚存是以礼乐征伐犹或
 有自天子出者及齐桓王霸天下宗齐而礼乐征伐
 自诸侯出矣溴梁之会群臣主盟而礼乐征伐自大
 夫出矣阳货作乱季斯见囚而礼乐征伐自陪臣出
 矣此春秋之大势夫子之深忧而经不容以不作矣
 若夫诛乱臣讨贼子严内外崇仁义黜诈力尊君卑
卷二百 第 16a 页 WYG0679-0635a.png
 臣贵王贱霸程子所谓大义数十炳如日星者此类
 是也至若有功者或不录有罪者或见原如齐桓违
 王志而会世子反或许之郑文承王命而背首止乃
 致讥焉晋厉弑于臣而书国蔡眧弑于臣而书杀晋
 昭徵会欲示威也而或取其功吴师从蔡欲谋楚也
 而或进其爵桓公无王定公无正权衡独裁于圣心
 是非不徇乎众见程子所谓微辞奥义时措从宜者
 此类是也夫其炳如日星者众人可得而知矣其时
卷二百 第 16b 页 WYG0679-0635b.png
 措从宜者非深于道者孰能识之哉夫春秋感麟而
 作曷托始于隐公元年耶盖以隐摄之初正雅亡之
 时也雅亡则王法弛矣故作春秋以寓王法使为善
 者于焉而取则为恶者于焉而知惧诚经世之大典
 百王之大法也故曰拨乱世而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正谓
 此耳或曰仲尼之意发于传左氏详于事公谷深于
 理而又发挥于诸儒大备于文定春秋有传矣纪愚
卷二百 第 17a 页 WYG0679-0635c.png
 何为而作也曰今夫山草木生之而樵者不能以尽
 采今夫水鱼鳖生焉而渔者不能以尽取圣言渊微
 义理弘博是以传者虽多而各有所得探之益深推
 之益广譬之饮河者各充其腹而源不竭此纪愚之
 所以作也其有未尽者别为或问于后愚也固陋浅
 薄安敢拟于诸传亦以识其所得而已矣
 黄虞稷曰金贤字士希江宁人弘治壬戌进士官给
 事中以忤刘瑾出为大名知府徙延平请老归尝曰
卷二百 第 17b 页 WYG0679-0635d.png
 圣人精蕴尽于易而妙用见诸行事则在春秋学者
 不通春秋终不达圣人之用遂取三传及诸家之说
 研究异同发所未发成纪愚十卷
徐氏(泰/)春秋鄙见
   佚
 俞汝言曰丰崖徐氏海盐人弘治甲子举人光泽知
 县
湛氏(若水/)春秋正传
卷二百 第 18a 页 WYG0679-0636a.png
  二十七卷
   存
 若水自序曰春秋者圣人之心也圣人之心存乎义
 圣心之义存乎事春秋之事存乎传经识其大者也
 传识其小者也夫经窃取乎得失之义则孔子之事
 也夫传明载乎得失之迹则左氏之事也夫春秋者
 鲁史之文也谓圣人某字褒某字贬非圣人之心也
 知春秋者莫如孟子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
卷二百 第 18b 页 WYG0679-0636b.png
 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夫其文则史经之
 谓也其事则齐桓晋文传之谓也合文与事而义存
 乎其中矣窃取之谓也义取于圣人之心事详乎鲁
 史之文后世之言春秋者谓字字而笔之字字而削
 之若然乌在其为鲁史之文哉惟观经以知圣人之
 取义观传以知圣人所以取义之指夫然后圣人之
 心可得也惜也鲁史之文世远而久湮左氏之传事
 实而未纯其馀多相沿袭于义例之文而不知义例
卷二百 第 19a 页 WYG0679-0636c.png
 非圣人立公谷之厉阶也是故治春秋者不必泥之
 于经而考之于事不必凿之于文而求之于心事得
 而后圣人之心春秋之义可得矣予生千载之下痛
 斯经之无传诸儒又从而纷纷各以己见臆说而汨
 之圣人窃取之心之义遂隐而不可见于是取诸家
 之说而釐正焉去其穿凿而反诸浑沦芟其繁芜以
 不汨其本根不泥夫经之旧文而一證诸传之实事
 圣人窃取之心似若洞然复明如披云雾而睹青天
卷二百 第 19b 页 WYG0679-0636d.png
 也名曰春秋正传夫正传云者正诸传之谬而归之
 正也
 高简序曰春秋正传之作其有忧乎昔者仲尼慨道
 不行于天下而文武之法废是故援鲁史而直书使
 后之睹之者得考其善恶是非以为永鉴其为心固
 浑乎其天而皎乎其日月也乃义例兴而诸传出焉
 春秋之学殆若法家者流锻鍊刻深而莫知所纪极
 也间有明焉者则又通诸此而彼或窒焉至于所谓
卷二百 第 20a 页 WYG0679-0637a.png
 进退予夺之类以为尽由孔子害义尤甚故眉山苏
 氏不得其说而强归诸鲁其亦觉乎此矣甘泉先生
 忧圣人之心之弗明也乃即其书法而表章之一本
 诸孟子正诸传之误兼采其长以其洒然平易之心
 而契之故圣人取义之志跃如于前而不可掩诸儒
 非不有其心也而义例拘焉或有非圣人之义者矣
 简得先生所述而读之始觉吾心豁然开朗绝无瑕
 翳爰与同门江都沈汝渊氏参详雠挍而卞莱者亦
卷二百 第 20b 页 WYG0679-0637b.png
 先生门人遂捐赀刻之以传
刘氏(节/)春秋列传
  五卷
   存
 丘九仞序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人臣之贤否
 得失详矣然事以附年年以附国未及夫人为之传
 也至子长史记则稍为之传矣未之能详也自是古
 史诸书亦踵为之大率子长之绪馀耳独郑樵氏通
卷二百 第 21a 页 WYG0679-0637c.png
 志始为加详然亦未尽也况繁芜冗秽纪载无伦或
 主鲁史以例列国或杂寓言以淆真实甚者齐宋大
 国阔略无徵柳下百里之贤特以附见其缪陋可见
 矣今观梅国刘公之为是书本之左氏参之国语兼
 采夫先秦两汉诸书互相考订该括不遗凡其善可
 师其恶可鉴与夫一言一行之微苟可以风天下示
 来世者莫不昭然可指其事核其文蔚千载之下使
 人企迹先民若将物色髣髴而歆畏存焉其著述之
卷二百 第 21b 页 WYG0679-0637d.png
 功真足以补史氏所未及矣
 潘榛序曰列传之体创自太史氏然春秋大夫自管
 晏伍胥而外无与焉他亡论矣如柳下惠臧文仲子
 产子文百里狐赵诸人岂即减于管晏者而槩不为
 传得无疏乎或曰左氏传之己详然左氏编年为例
 杜元凯以为必原始要终优游餍饫然后为得则亦
 安能使学之者尽如彼其癖也余弱冠受左氏逮强
 仕犹未得其要领守庐之暇得刘君所为春秋列传
卷二百 第 22a 页 WYG0679-0638a.png
 读而心好之顾是书岁久讹乱于是更为缮写梓既
 成进诸生而语之曰古者称谓或以名或以字或以
 爵或以封邑读者不悉心考之茫然莫解读此传而
 诸人履历可不爽也又诸人事错见于传左氏每一
 事辄附以君子之评褒贬未归于一读此传则生平
 毕备以定褒贬可无失也又诸国散乱无统兴亡之
 故漫焉难考读此传则国之兴以若而人废以若而
 人其间政治得失风俗好尚可统观也诸生唯唯遂
卷二百 第 22b 页 WYG0679-0638b.png
 书之简端
魏氏(挍/)春秋经世书
  二卷
   存
 挍自序曰春秋鲁之策书也其法受之周公自伯禽
 抚封于鲁迄于顷公而鲁亡者国史旧文也断自隐
 公为始绝笔于获麟此则孔子所修后世尊而为经
 者也孔子所为修春秋者明王不兴三纲五常大坠
卷二百 第 23a 页 WYG0679-0638c.png
 于地是故拨乱世而反之正垂百王其名曰史其实
 固夫子之政经也
张氏(邦奇/)春秋说
  一卷
   存
 
 
 
卷二百 第 23b 页 WYG0679-0638d.png
 
 
 
 
 
 
 
 经义考卷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