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679-04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八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春秋(十八/)
胡氏(安国/)春秋传
  宋志三十卷
   存
 安国自序曰古者列国各有史官掌记时事春秋鲁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679-0473b.png
 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也而孟氏
 发明宗旨目为天子之事者周道衰微乾纲解纽乱
 臣贼子接迹当世人欲肆而天理灭矣仲尼天理之
 所在不以为己任而谁可五典弗惇已所当叙五礼
 弗庸已所当秩五服弗章已所当命五刑弗用已所
 当讨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
 如予何圣人以天自处斯文之兴丧在已而由人乎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679-0474a.png
 哉故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
 也空言独能载其理行事然后见其用是故假鲁史
 以寓王法拨乱世反之正叙先后之伦而典自此可
 惇秩上下之分而礼自此可庸有德者必褒而善自
 此可劝有罪者必贬而恶自此可惩其志存乎经世
 其功配乎抑洪水膺戎狄放龙蛇驱虎豹其大要则
 皆天子之事也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
 惟春秋乎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
卷一百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679-0474b.png
 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谓无其
 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
 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是故春秋见诸行事非空言比
 也公好恶则发乎诗之情酌古今则贯乎书之事兴
 常典则体乎礼之经本忠恕则导乎乐之和著权制
 则尽乎易之变百王之法度万世之准绳皆在此书
 故君子以谓五经之有春秋犹法律之有断例也学
 是经者信穷理之要矣不学是经而处大事决大疑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679-0474c.png
 能不惑者鲜矣自先圣门人以文学名科如游夏尚
 不能赞一辞盖立义之精如此去圣既远欲因遗经
 窥测圣人之用岂易能乎然世有先后人心之所同
 然一尔苟得其所同然者虽越宇宙若见圣人亲炙
 之也而春秋之权度在我矣近世推隆王氏新说按
 为国是独于春秋贡举不以取士庠序不以设官经
 筵不以进读断国论者无所折衷天下不知所适人
 欲日长天理日消其效使夷狄乱华莫之遏也噫至
卷一百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679-0474d.png
 此极矣仲尼亲手笔削拨乱反正之书亦可以行矣
 天纵圣学崇信是经乃于斯时奉承诏旨辄不自揆
 谨述所闻为之说以献虽微辞奥义或未贯通然尊
 君父讨乱贼辟邪说正人心用夏变夷大法略具庶
 几圣王经世之志小有补云
 张九成曰近世春秋之学伊川开其端刘质夫广其
 意至胡文定而其说大明
 晁公武曰皇朝胡安国被旨撰安国师程颐其传春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679-0475a.png
 秋事按左氏义取公谷之精者采孟子庄周董仲舒
 王通邵尧夫程明道张横渠程正叔之说以润色之
 朱子曰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阖精神
  又曰春秋是鲁史合作时王之月 又曰夫子周
 之臣子不改周正朔
 中兴国史志安国书与孙觉合者十六七
 陈振孙曰绍兴中经筵所进大纲本孟子而微旨多
 以程氏之说为据近世学春秋者皆宗之通旨者所
卷一百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679-0475b.png
 与其徒问答及其他议论条例凡二百馀章其子宁
 辑为一书
 黄仲炎曰孔子虽因颜渊之问有取于夏时不应修
 春秋而遽有所改定也胡安国氏谓春秋以夏时冠
 月而朱熹氏非之当矣孔子之于春秋述旧礼者也
 如恶诸侯之强而尊天子疾大夫之偪而存诸侯愤
 吴楚之横而贵中国此皆臣子所得为者孔子不敢
 辞焉若夫更革当代之王制如所谓夏时冠周月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679-0475c.png
 用天子之赏罚决非孔子意也夫孔子修春秋方将
 以律当世之僭其可自为僭哉 又曰说元年曰体
 元所谓体元者春秋以一为元示大始而欲正本也
 王者即位必体元以立极使如其说则春秋果黜周
 而王鲁矣
 黄震曰文定说春秋以春为夏正之春建寅而非建
 子可也以月为周之月则时与月异又存疑而未决
 也故晦庵先生以为若如胡氏学则月与时事常差
卷一百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679-0475d.png
 两月恐圣人作经不若是之纷更也
 黄渊曰胡文定潜心三十年而传始成然夏时冠周
 月之论至今可疑
 宋鉴绍兴四年夏四月新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胡
 安国乞以本官奉祠诏安国经筵旧臣以疾辞郡重
 悯劳之可从其请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春秋传
 俟书成进入以称朕崇儒重道之意
 玉海绍兴五年四月诏徽猷阁待制胡安国经筵旧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679-0476a.png
 臣令以所著春秋传纂述成书进入十年三月书成
 上之诏奖谕除宝文直学士赐银币传凡三十卷十
 万馀言载孟氏而下七家发明纲领之辞于首传外
 复有总贯条例与證据史传及学徒问答二百馀章
 子宁集录名曰通旨一卷
 熊朋来曰孔子所谓行夏之时见于答颜渊问为邦
 者然也至于因鲁史作春秋乃当时诸侯奉时王正
 朔以为国史所书之月为周正所书之时亦周正经
卷一百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679-0476b.png
 传日月自可互證而儒者犹欲执夏时之说以弃之
 譬如孔子言车岂必止言殷辂哉
 陈栎曰月数于周而改春随正而易證以春秋左传
 孟子后汉书陈宠传极为明著成十年六月丙午晋
 侯使甸人献麦六月乃夏四月也僖五年十二月丙
 子朔晋灭虢先是卜偃言克虢之期其九月十月之
 交乎丙子朔必是时也偃以夏正言而春秋以周正
 书可见十二月丙子为夏十月也僖五年春王正月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679-0476c.png
 辛亥朔日南至王正月冬至岂非夏十一月乎经有
 只书时者僖十年冬大雨雪盖以酉戌为冬也使夏
 时之冬而大雪何足以为异而记之襄二十八年春
 无冰盖以子丑月为春也使夏时之春而无冰何足
 以为异而记之春秋祥瑞不录灾异乃载惟夏时八
 九月而大雪不当严寒而严寒夏时十一月十二月
 而无冰当严寒而不严寒故异而书之耳春蒐夏苗
 秋狝冬狩四时田猎定名也桓四年春正月公狩于
卷一百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679-0476d.png
 郎杜氏注曰冬猎曰狩周之春夏之冬也鲁虽按夏
 时之冬而于子月行冬田之狩夫子即书曰春狩于
 郎此所谓春非周之春而何哀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亦然定十三年夏大蒐于比蒲鲁虽按夏时之春于
 卯辰之月行春田之蒐夫子只书曰夏蒐于比蒲此
 所谓夏非周之夏而何以次年又书五月蒐于比蒲
 亦然也陈宠传尤明白曰天以为正周以为春注曰
 今十一月也地以为正殷以为春注云今十二月也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679-0477a.png
 人以为正夏以为春注云今正月也孟子七八月之
 间旱等不待多言而明是三代之正子丑寅三阳月
 皆可以春言也胡氏春秋传不敢谓王正月为非子
 月而于春王正月之春字谓以夏时冠周月皆考之
 不审安有隔两月而以夏时冠周月之理
 盛如梓曰春王正月胡文定谓以夏时冠月以周正
 纪事晦庵以为不如此然宗之者众
 黄泽曰诸家说春秋于经不合则屈传以伸经于传
卷一百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679-0477b.png
 不合亦屈经以伸传屈经伸传者杜预辈是也屈传
 伸经者胡文定诸公是也如谓夫子用夏时冠周月
 其为圣经之害者莫此为甚 又曰春秋遵用周正
 理明义正无可疑者胡文定公始有夏时冠周月之
 说蔡氏虽自谓晦庵门人而其书传乃直主不改月
 之说亦引商秦为證是不改月之说开端于文定
 遂成于蔡氏按胡氏云以夏时冠月垂法后世以周
 正纪事示无其位不敢自专据此所谓以夏时冠周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679-0477c.png
 月最害大义于圣经之累不小据所引商秦不改月
 为證是周亦未尝改月据夏时冠周月是孔子始改
 时又云仲尼无其位而改正朔则是正月亦皆孔子
 所改其舛误益甚盖由所见实未明而欲含糊两端
 故虽主周正而又疑于时之不可改既主夏时而亦
 疑于建子之非春是以徒费心思而进退无据其误
 在于兼取用夏从周是欲两可而不知理实不通古
 人注释纵谬却不至此晦庵先生曰某亲见文定家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679-0477d.png
 说文定春秋说夫子以夏时冠周月以周正纪事谓
 如公即位依旧是十一月只是孔子改正作春正月
 某便不敢信恁地时二百四十二年夫子只證得个
 行夏之时四个字据今周礼有正月有正岁则周实
 是元改作春正月夫子所谓行夏之时只是为他不
 顺欲改从建寅如孟子说七八月之间旱这断然是
 五六月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这分明是九
 月十月晦庵之说明白如此而不能救学者之惑可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679-0478a.png
 胜叹哉 又曰春王正月此不过周之时周之正月
 而据文定则春字是夫子特笔故曰以夏时冠周月
 又谓孔子有圣德无其位而改正朔如此则正月亦
 是夫子所改蔡九峰则谓周未尝改月引史记冬十
 月为證如此则时或是夫子所移易以此说夫子岂
 不误哉泽之愚见只是依据三传及汉儒之说定以
 夫子春秋是奉王者正朔以建子为正此是尊王第
 一义决无改易其答颜子行夏之时乃是为万世通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679-0478b.png
 行之法非遂以之作春秋也
 蒋悌生曰近世明经取士专用胡氏传盖取其议论
 正大若曰一一合乎笔削之初意则未敢必其然也
 梁寅曰信公谷之过求褒贬之详未免蹈先儒之谬
 此胡康侯之失也
 刘永之曰胡康侯之学术正矣其论议辨而严矣其
 失则承乎前儒而甚之者也朱子尝曰有程子之易
 可自为一书谓其言理之精而非经之本旨也若胡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679-0478c.png
 氏之春秋自为一书焉可也
 何乔新曰宋之论春秋而有成书者无如胡文定公
 文定之传精白而博赡忼慨而精切然所失者信公
 谷太过求褒贬太详多非本旨
 彭时曰先生平生著述皆有关名教而发明春秋之
 功为尤大盖春秋孔子之亲笔圣人经世之志在焉
 非若他经可以训诂通自左公谷以来传注之行无
 虑百家文舛辞烦卒无定说圣人之宏纲大旨往往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679-0478d.png
 郁而不明致使王安石诋以为断烂朝报直废弃之
 不列于学官庸非圣经以众说晦而安石无独见之
 明故耶先生自壮年即服膺是经心领神悟独得圣
 人之精微当宋南渡时执经进讲深见奖重及承诏
 作传乃参考百家一折衷之以至理推阐微辞发明
 奥义其于抉三纲叙九法抑邪说正人心与夫尊王
 内夏之意尤惓惓焉自是春秋之大义复明矣于戏
 周东迁而春秋作宋南渡而传义明先圣后贤千古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679-0479a.png
 一心岂斯文之兴固自有其时与向使安石幸而生
 先生之后得闻其说将崇信是经之不暇而何诋弃
 之耶惟其不幸出于先生之前不能超众说以有见
 是以得罪于圣人取讥于后世也然则先生之于是
 经诚可谓继往圣于既绝开来学于无穷其卫道息
 邪之功于是为大矣
 胡居仁曰胡氏春秋传多穿凿文定既学于谢显道
 不应不取程子传而自作传虽有祖程子者又不当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679-0479b.png
 不表程子而以为巳说也
 李蓘曰宋儒病汉儒好言灾异而胡康侯传春秋往
 往引用其说如文公十四年有星孛入于北斗昭公十
 七年有星孛于大辰康侯之传何尝不全用董仲舒
 刘向之说耶然又不明言也
 卓尔康曰胡文定当南渡时发愤著书志固有在中
 间词旨激扬或有所过而昭大义明大法炳如日星
 不可磨灭也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679-0479c.png
 罗喻义曰胡氏误认天子之事为春秋赏人黜人作
 许大举措及问所黜则滕杞而已此岂天子事耶
 尤侗曰胡传专以复雠为义割经义以从已说此宋
 之春秋非鲁之春秋也
 俞汝言曰胡氏之传借经以抒已志非仲尼之本旨
 何其伟曰春秋晋荀吴帅师伐陆浑之戎书以大之
 也胡氏乃曰举其名氏非褒辞也犹廑廑以戒穷兵
 于远者夫胡氏当建炎间以春秋入侍此何时也而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679-0479d.png
 犹廑廑焉以戒穷兵于远者金人之起海角也远者
 也宋未尝穷兵也胡为而徽钦北胡为而康王南寻
 则奔明州走温州胡氏以春秋进而辄戒穷兵其君
 复诩诩曰安国所讲春秋吾率二十四日读一遍嗟
 夫惟熟于胡氏之春秋而戒穷兵戒穷兵而厌兵厌
 兵而后和议决矣吾不知所谓因事而进规者其义
 安在
 毛奇龄曰胡氏传解经之中畔经尤甚胡氏传出而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679-0480a.png
 孔子之道熄矣 又曰三正纪云正朔三而改此三
 代以前皆改正也且改正必改月改月必改时亦无
 可拟议者而胡氏曰前乎周者以丑为正其书始即
 位曰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则知月不易也后乎周
 者以亥为正其书始建国曰元年冬十月则知时不
 易也不知商亦改月左传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
 辰梓慎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
 月是明言夏殷周之尽改月也陈宠曰十二月地以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679-0480b.png
 为正殷以为春是商亦改时也汉律历志引书序及
 古伊训篇文云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朔伊尹祀于
 先王诞资有牧方明而班固随解之曰言虽有成汤
 太丁外丙之服以冬至越茀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
 帝盖是年值月朔冬至故云则是十二月者乃夏之
 十一月正冬至郊祀之时故因祀方明奉先王以配
 上帝并非新君即位改元之始月也若夫春秋之改
 时月可指数者庄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夫秋当有麦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679-0480c.png
 苗乎桓八年冬十月雨雪此八月雪也若十月则小
 雪矣而何书也隐九年三月震电此正月雷也若三
 月则启蛰久矣而何足怪也桓十四年春正月无冰
 成元年春二月无冰此非春也冬也若果春则冰泮
 矣又若僖五年传春王正月日南至天下无寅月而
 冬至者昭二十年传二月日南至夫二月春将分矣
 而日始南至无是理也乃胡氏不知何据逞其武断
 谓以夏时冠周月致有明数百年尽为所惑夫子月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679-0480d.png
 称正冬月称春经传显然而云春秋用夏时不可解
 也至隐公不书即位胡氏自造一例曰上不禀命于
 天子内不承国于先君大夫扳已立而即立之则不
 书即位隐之不书是仲尼削之也则春秋二百四十
 馀年凡列国立君或争或篡或出或入何尝一禀命
 天子至不承先君则桓不承隐宣不承文定不承昭
 而三君偏得书即位何也据曰隐之不书仲尼削之
 则桓之得书将必仲尼褒之矣夫乱贼其可褒乎乃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679-0481a.png
 自知难通于桓即位传则曰美恶不嫌同辞于宣即
 位传则曰一美一恶不嫌相同夫美恶可同是善恶
 混也乱莫大于善恶混乃以夫子作春秋而使善恶
 混则或褒或贬何所分别吾不意胡氏之学一开卷
 间即辞穷理屈如此
春秋通例
  宋志一卷
   存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679-0481b.png
胡氏(宁/)春秋通旨
  宋志一卷
   未见
 吴莱后序曰自宋季德安之溃有赵先生者北至燕
 燕赵之间学徒从者殆百人尝手出一二经传及春
 秋胡氏传故今胡氏之说特盛行胡氏正传三十卷
 传外又有总贯条例證据史传之文二百馀章子宁
 集之名曰春秋通旨辅传而行当胡氏传春秋时光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679-0481c.png
 尧南渡父雠未报国步日蹙将相大臣去战主和寖
 忘东京宫阙西京陵寝而不有者是故特假春秋之
 说进之经筵且见内夏外夷若是之严主辱臣死若
 是之酷冀一悟主听则长淮不至于自画江左不可
 以偏安此固非后世学春秋之通论也然而胡氏传
 文大槩本诸程氏程氏门人李参所集程说颇相出
 入胡氏盖多取之欲观正传又必先求之通旨故曰
 史文如画笔经文如化工若一以例观则化工与画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679-0481d.png
 笔何异惟其随事而变化则史外传心之要典圣人
 时中之大权也世之读春秋者自能知之固不可以
 昔者歆向之学而异论矣赵先生者讳复字仁甫国
 初南伐攻德安溃之仁甫遭掳遇姚文献公军中文
 献与言信奇士仁甫方以国破家残不欲北且蕲死
 会夜月出即逃乃亟被鞍跃马号积尸间见其解发
 脱屦仰天呼泣盖欲求至水裔而未溺也文献晓以
 徒死无益乃还然后尽出程朱性理等书及诸经传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679-0482a.png
 故今文献与许文正公遂为当代儒宗仁甫为有以
 发之也先正有云世之去圣日远故学者惟传经最
 难仁甫当天下扰攘之际乃能尽发先儒传疏而传
 之不亦难乎上在潜邸尝召见曰我欲取宋卿可导
 之乎对曰宋父母国也未有引他人之兵以伐父母
 者故仁甫虽在燕久常有江汉之思诚若是则吾仁
 甫亦无愧乎胡传之学矣
 陆元辅曰胡宁字和仲崇安人安国季子用荫补官
卷一百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679-0482b.png
 召试馆职除敇令所删定官迁太常寺丞祠部郎出
 为夔州路安抚司参议官除知澧州不赴奉祠归安
 国之传春秋也编纂检讨多出宁手又著春秋通旨
 以羽翼之世称茅堂先生
 
 
 
 经义考卷一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