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a 页 WYG0679-04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七十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春秋(十二/)
宋真宗皇帝春秋要言
  三卷(中兴书目五卷/)
   佚
 长编上作春秋要言三卷召辅臣至龙图阁示之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b 页 WYG0679-0416b.png
 玉海天禧元年二月幸龙图阁出春秋要言三卷示
 辅臣二年以赐皇太子三年十月赐辅臣御制前后
 序
 职官分纪天章阁天禧四年初建五年二月工毕奉
 真宗御集安阁中有春秋要言五卷
杨氏(均/)鲁史分门属类赋
  三卷
   佚
卷一百七十九 第 2a 页 WYG0679-0416c.png
 玉海乾德四年四月国子丞杨均上鲁史分门属类
 赋三卷诏褒之
 晁公武曰皇朝杨均撰以左氏事类分十门各为律
 赋一篇乾德四年上之
    按是书宋艺文志作崔升撰杨均注
胡氏(旦/)春秋演圣通论
  十卷
   佚
卷一百七十九 第 2b 页 WYG0679-0416d.png
 崇文总目皇朝秘书监胡旦撰多摭杜氏之失有裨
 经旨
 黄渊曰胡旦编年先经后传柳仲涂欲赠一剑意尊
 经也
许氏(洞/)春秋释幽
  五卷
   佚
 宋史许洞字洞天吴县人太子洗马仲容之子精左
卷一百七十九 第 3a 页 WYG0679-0417a.png
 氏传咸平三年进士释褐雄武军推官景德二年除
 均州参军大中祥符四年召试中书改乌江主簿
叶氏(清臣/)春秋纂类
  宋志十卷
   佚
 中兴书目天禧中叶清臣取左氏传随事类编为二
 十六门凡十卷名春秋纂类
胡氏(瑗/)春秋口义
卷一百七十九 第 3b 页 WYG0679-0417b.png
  宋志五卷
   佚
 陈振孙曰胡翼之撰至宣公十二年而止戴岷隐在
 湖学尝续之不传
石氏(介/)春秋说
   未见
王氏(沿/)春秋集传
  宋志十五卷
卷一百七十九 第 4a 页 WYG0679-0417c.png
   佚
 崇文总目沿患学者自私其家学而是非多异失圣
 人之意乃集三传之说删为一书又见秘书目有先
 儒春秋之学颇多因启求之得董仲舒等十馀家沿
 自以先儒犹为未尽者复以己意笺之
 晁公武曰沿字圣源大名人好春秋所至以春秋断
 事是书集三传解经之文仁宗朝尝奏御诏直昭文
 馆后官至天章阁待制
卷一百七十九 第 4b 页 WYG0679-0417d.png
 长编景祐元年正月河北漕臣转运使刑部员外郎
 王沿诣阙奏事上所著春秋集传十五卷复上书以
 春秋论时事命直昭文馆
贾氏(昌朝/)春秋要论
  十卷
   佚
 玉海景祐元年十二月崇政殿说书贾昌朝撰春秋
 要论十卷诏令舍人院试二年五月诏直集贤院
卷一百七十九 第 5a 页 WYG0679-0418a.png
春秋节解
  八十卷
   佚
 玉海景祐二年正月御延义阁命贾昌朝讲春秋庆
 历四年三月问辅臣三传异同之说贾昌朝曰左氏
 多记事公榖专解经皆以尊王室明赏罚然考之有
 得失皇祐五年十月上春秋节解八十卷
李氏(尧俞/)春秋集议略论
卷一百七十九 第 5b 页 WYG0679-0418b.png
  宋志二卷
   佚
 玉海庆历中大理丞李尧俞辨三传诸家得失及采
 陈岳折衷总其类例五百馀目而成一百九十五论
 表进称春秋集议略论三十卷今分上下二卷
孙氏(复/)春秋尊王发微
  宋志十二卷(中兴目有总论三卷今佚/)
   存
卷一百七十九 第 6a 页 WYG0679-0418c.png
 欧阳修曰先生治春秋不惑传注不为曲说以乱经
 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
 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义为多
 晁公武曰皇朝孙明复撰史臣言明复治春秋不取
 传注其言简而义详著诸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
 而推见治乱之迹故得经之意为多常秩则讥之曰
 明复为春秋犹商鞅之法弃灰于道者有刑步过六
 尺者有诛谓其失于刻也胡安国亦以秩言为然
卷一百七十九 第 6b 页 WYG0679-0418d.png
 王得臣曰泰山孙明复治春秋著尊王发微大得圣
 人之微旨学者多宗之以为凡经所书皆变古乱常
 则书之故曰春秋无褒盖与谷梁子所谓常事不书
 之义同
 王辟之曰明复尊王发微十五篇为春秋学者未之
 有过者也
 叶梦得曰孙明复春秋专废传从经然不尽达经例
 又不深于礼学故其言多自抵牾有甚害于经者虽
卷一百七十九 第 7a 页 WYG0679-0419a.png
 槩以礼论当时之过而不能尽礼之制尤为肤浅
 魏安行后序曰六经皆先圣笔削而志在于春秋者
 赏善罚恶尊天子而已矣奈何传注愈多而圣人之
 意愈不明平阳孙明复先生奥学远识屏置百家自
 得褒贬之意立为训传名曰尊王发微其辞简其义
 明惜流传既久讹舛益多安行假守涤阳公馀获与
 同僚参挍釐正谬误凡一百一十九释文二百一十
 四命工镂板以授学官若先生操履学问则有范文
卷一百七十九 第 7b 页 WYG0679-0419b.png
 正公荐章欧阳文忠公墓志铭载之详矣此不复叙
 朱子曰近时言春秋皆计较利害大义却不曾见如
 唐之陆淳本朝孙明复之徒虽未能深于圣经然观
 其推言治道凛凛然可畏终得圣人意思
 长编殿中丞国子监直讲孙复治春秋不惑传注其
 言简易得经之本义既被疾枢密使韩琦言于上选
 书吏给纸札命其门人祖无择即复家录之得书十
 五卷藏秘阁
卷一百七十九 第 8a 页 WYG0679-0419c.png
 陈振孙曰复居太山之阳以春秋教授不惑传注不
 为曲说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
 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为多石介而下皆师
 事之欧阳文忠公为作墓志
 吕中曰春秋之学前乎此举凡例而已自孙泰山治
 春秋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推见王道
 之治乱而天下始知有春秋之义
 王应麟曰尊王发微十二篇大约本于陆淳而增新
卷一百七十九 第 8b 页 WYG0679-0419d.png
 意
 黄震曰先生力贫养亲读书泰山之阳鲁之名士石
 介以下皆师事之丞相李迪妻以弟之女给事中孔
 道辅闻其风就见之范公富公荐之天子为直讲行
 无隐而不彰积力久效固应尔张贵妃幼随其父尧
 封常执事先生左右既贵数遣使致礼先生闭门拒
 之所谓求福不回非与
 黄泽曰孙泰山谓春秋有贬而无褒若据此解经则
卷一百七十九 第 9a 页 WYG0679-0420a.png
 不胜舛谬
 查滢曰尊王发微其书于君臣内外之际论辨凛凛
 无少宽假宋人自欧阳永叔而下多盛称之独苏子
 由不取至胡文定春秋传引常秩之言谓孙氏之于
 春秋动辄有罪比之啇鞅之刑及弃灰家氏铉翁亦
 以为法家之言然考胡氏春秋传自伊川传外多取
 资于二孙其持论不应龃龉如是以今观其发明之
 义例原本三传折衷于啖赵陆诸家而断以古先哲
卷一百七十九 第 9b 页 WYG0679-0420b.png
 王正经常法似非同时说春秋所及
三传辨失解
   佚
 程端学曰平阳孙氏复有尊王发微总论又有三传
 辨失解
陈氏(师道/)春秋索隐
  三卷
   佚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0a 页 WYG0679-0420c.png
 吴曾曰馆中有陈师道春秋索隐三卷士大夫以为
 陈无已所作非也师道建安人仕至殿中侍御史吕
 南公所谓深于春秋盖与泰山孙复齐能而师道仕
 望专高故不倚经以名者也
丁氏(副/)春秋演圣统例
  宋志二十卷
   佚
 晁公武曰皇朝丁副撰田伟书目副作嗣未知孰误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0b 页 WYG0679-0420d.png
 其序云经有例法一家所至较然重轻杜预释例专
 主左氏而未该唐陆淳纂例虽举经而未备纤悉絓
 罗而咸在者其惟此书乎
春秋三传异同字
  宋志一卷
   佚
 郑樵曰丁副春秋三传同异字可见于杜预释例陆
 淳纂例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1a 页 WYG0679-0421a.png
黄氏(君俞/)春秋关言
  通志十二卷
   佚
 赵希弁曰国子监直讲黄君俞盖仁庙时闽人所谓
 六经关言二传节摘六经续注三史训彝六代史记
 惜不得而见之矣
周氏(希孟/)春秋总例(通志作希圣/)
  通志十二卷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1b 页 WYG0679-0421b.png
   佚
龙氏(昌期/)春秋正论
  通志三卷
   佚
春秋复道论
  通志十二卷
   佚
张氏(公裕/)春秋注解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2a 页 WYG0679-0421c.png
   佚
周氏(尧卿/)春秋说
  三十卷
   佚
 曾巩曰尧卿之学春秋谓由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
 以书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
 致耶
刘氏(羲叟/)春秋辨惑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2b 页 WYG0679-0421d.png
   佚
春秋灾异
   佚
    按仲更尝从李挺之受历其于春秋有辨惑
    灾异二书今俱无存晁以道题诗云志苦言
    危凛雪霜何人敢唤作刘郎休论瑞应誇图
    牒羞死当年顾野王
欧阳氏(修/)春秋论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3a 页 WYG0679-0422a.png
  三篇
   存
春秋或问
  二篇
   存
 黄震曰欧阳公论春秋谓学者不信经而信传不信
 孔子而信三子隐公非摄赵盾非弑许世子止非不
 尝药乱之者三子也起隐公止获麟皆因旧史而修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3b 页 WYG0679-0422b.png
 之义不在此也卓哉之见读春秋者可以三隅反矣
宋氏(堂/)春秋新意
   佚
 玉海成都宋堂著春秋新意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
 槩上其所著书十月以为四门助教
 长编堂双流人
杨氏(绘/)春秋辨要
  十卷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4a 页 WYG0679-0422c.png
   佚
 玉海嘉祐三年杨绘献书意诗旨春秋辨要十卷闰
 十二月命为集贤挍理
宋氏(敏修/)春秋列国类纂
   佚
 玉海皇祐五年宋敏修上所著列国类纂四月召试
 学士院
黎氏(錞/)春秋经解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4b 页 WYG0679-0422d.png
  通考十二卷
   佚
 晁公武曰皇朝黎錞希声撰錞蜀人欧阳公之客名
 其书为经解者言以经解经也其后又为统论附焉
鲁氏(有开/)春秋指微
  宋志十卷
   佚
朱氏(寀/)春秋指归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5a 页 WYG0679-0423a.png
   佚
 范仲淹进状曰臣伏见故秘书丞集贤挍理朱寀幼
 有俊才服膺儒术研精道训务究本源越自经庠擢
 升文馆力学方起美志未伸不幸天丧深可嗟悼寀
 春秋之学为士林所称有唐陆淳始传此义学者以
 为春秋之道久隐而近乃出焉寀苦心探赜多所发
 挥其所著春秋指归若干卷谨缮写上进乞下两制
 详定如实可收采则乞宣付崇文院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5b 页 WYG0679-0423b.png
王氏(晢/)春秋通义
  宋志十二卷
   佚
春秋异义
  十二卷
   佚
春秋明例檃括图
  通考一卷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6a 页 WYG0679-0423c.png
   佚
皇纲论
  宋志五卷
   存
 玉海至和中太常博士王晢撰春秋通义十二卷据
 三传注疏及啖赵之学其说通者附经文之下阙者
 用己意释之又异义十二卷皇纲论五卷二十三篇
 陈振孙曰太常博士王晢撰春秋皇纲论明例檃括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6b 页 WYG0679-0423d.png
 图共六卷至和间入馆阁目
江氏(休复/)春秋世论
  三十卷
   佚
 隆平集江休复字邻几雍邱人天圣二年进士除集
 贤挍理修居注积官刑部郎中著春秋世论三十卷
    按休复著春秋世论故韩维赠诗云翼孔著
    高议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7a 页 WYG0679-0424a.png
齐氏(贤良/)春秋旨要
   佚
    按齐氏春秋旨要杜谔采之程端学本义引
    之
朱氏(定/)春秋索隐图
  宋志五卷
   佚
 程端学曰授于师道先生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7b 页 WYG0679-0424b.png
孙氏(立节/)春秋三传例论
   佚
 赣州府志孙立节字介夫宁都人皇祐五年进士判
 桂州著春秋三传例论孙复见之叹曰吾力所未及
 者介夫尽发之矣
范氏(隐之/)春秋五传会义
   佚
 张方平荐状曰伏见太常寺奉礼郎范隐之所著春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8a 页 WYG0679-0424c.png
 秋五传会义经术深明旨趣醇正今去圣逾远异端
 多门常人好奇鲜根于道隐之论述独探精粹且其
 履行高介不群志甚自强进未云止傥蒙乐育必成
 良材伏乞圣慈特命取所著书登之衡石之末特与
 召试备馆阁之缺
蔡氏(襄/)讲春秋左氏传疏
  一篇
   存
卷一百七十九 第 18b 页 WYG0679-0424d.png
 
 
 
 
 
 
 
 经义考卷一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