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a 页 WYG0679-03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七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春秋(十/)
陈氏(岳/)春秋折衷论
  唐志三十卷
   佚
 岳自述曰圣人之道以春秋而显圣人之文以春秋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b 页 WYG0679-0398b.png
 而高圣人之文以春秋而微圣人之旨以春秋而奥
 入室之徒既无演释故后之学者多失其实是致三
 家之传并行于后俱立学官焉噫绝笔之后历战国
 之艰梗经暴秦之焚荡大汉初兴未暇崇儒术至武
 帝方设制策延天下英隽有董仲舒应谶记而通春
 秋仲舒所业惟公羊传仲舒既殁则有刘向父子向
 受业谷梁歆业左氏左氏之道假歆而振自斯学
 愈茂欲存左氏而废公谷则西汉鸿儒向焉欲存公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a 页 WYG0679-0399a.png
 谷而废左氏则丘明与圣人同代是以皆各专一传
 夫经者本根也传者枝叶也本根正则枝叶固正矣
 本根非则枝叶曷附焉矧公羊谷梁第直释经义而
 已无他蔓延苟经义是则传文亦从而是矣经义非
 则传文亦从而非矣左氏释经义之外复广记当时
 之事备文当时之辞与二传不类或谓丘明授经于
 仲尼岂其然欤苟亲受之经则当横经请问研䆒深
 微閒不容发矣安得时有谬误致二传往往出其表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b 页 WYG0679-0399b.png
 邪盖业左氏者以二传为證以斯为證谓与圣人同
 时接其闻见可也谓其亲受之经则非矣闻不如见
 见不如受丘明得非见欤公羊谷梁得非闻欤故左
 氏多长公谷多短然同异之理十之六七也郑玄何
 休贾逵服虔范宁杜元凯皆深于春秋者也而不簸
 糠荡秕芟稂抒莠掇其精实附于麟经第各酿其短
 互斗其长是非千种惑乱微旨其弊由各执一家之
 学学左氏者则訾公谷学公谷者则诋左氏乃有膏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a 页 WYG0679-0399c.png
 盲废疾墨守之辨设焉谓之膏肓废疾者则莫不弥
 留矣亡一可砭以药石者也谓之墨守则莫不坚劲
 矣亡一可攻以利者也
    按此当是岳序而其文未全
 司空图曰岳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博精致足
 以下视两汉迂儒矣
 崇文总目唐陈岳撰以三家异同三百馀条参求其
 长以通春秋之义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b 页 WYG0679-0399d.png
 王定保曰陈岳吉州庐陵人少以词赋贡于春官晚从
 钟传为同舍所谮退居南郭以坟典自娱著春秋折
 衷论三十卷光化中执政议以蒲帛徵传复辟为从
 事
 晁公武曰其书以左传为上公羊为中谷梁为下比
 其异同而折衷之岳唐末十上春官晚乃从钟传辟
 为江西从事
 吴莱后序曰自西汉学者专门之习胜老儒经生世
卷一百七十八 第 4a 页 WYG0679-0400a.png
 守训诂不敢少变继而旧说日以磨灭新传之后出
 者独传于今春秋一经始立公羊氏学又立谷梁氏
 学东汉左氏学又盛行古传后出者日胜后儒注古
 传而世亦取后出者为宗公羊氏有胡母生严彭祖
 颜安乐而后何休独有名谷梁氏有江公尹更始而
 后范宁独有名左氏前有刘子骏贾逵服虔后有杜
 预故预亦独有名呜呼岂预必能为左氏忠臣哉休
 固陈蕃客也自谓妙得公羊本意故今有公羊墨守
卷一百七十八 第 4b 页 WYG0679-0400b.png
 十四卷谷梁废疾三卷左氏膏肓十卷北海郑康成
 独反之学者多笃信康成今犹见宁所集谷梁解又
 服虔自有左氏释痾一卷不见也虽然公谷左氏三
 家之说后出者皆传于今殊不知胡母生江公刘子
 骏诸人复云何也藉令诸人所说不废至今并传孰
 能有以大公至正之道一正之哉不然犹治乱丝益棼
 之也讹日以讹舛日以舛不以圣人之经观经而徵
 诸传不以贤者之传解传而又徵诸何氏范氏杜氏
卷一百七十八 第 5a 页 WYG0679-0400c.png
 独何欤幸今三家之说尚未泯则唐陈岳之折衷此
 也庶有得乎盖昔汉儒尝以春秋断狱予谓非徒经
 法可以断狱而狱法亦可以断经何者两造之辞具
 备则偏听之惑无自而至矣扬子云曰众言淆乱折
 诸圣读春秋者曾不明汉晋诸儒之遗论又何贵乎
 学者之知经也哉
    按陈氏折衷吴立夫集有序则元时尚存今
    不复可得矣惟山堂章氏群书考索续集载
卷一百七十八 第 5b 页 WYG0679-0400d.png
    有二十七条兹具录于后隐元年春王正月
    左氏谓周平王公羊谓周文王谷梁谓周平
    王折衷曰春秋所以重一统者四海九州同
    风共贯正王道之大范也乃以月次正正次
    王王次春春次年年次元斯五者编年纪事
    之纲领也故书王以统之在乎尊天子卑诸
    侯正升黜垂劝惩作一王法为万代规俾其
    礼乐征伐不专于诸侯也故用隐之元统平
卷一百七十八 第 6a 页 WYG0679-0401a.png
    之春存平之正得不书平王欤苟曰周书始
    命之王则二年复书何王必不然也平王明
    矣斯公羊之短左氏谷梁得其实矣隐元年
    不书即位左氏谓居摄也公羊谓成公立桓之
    意谷梁谓隐避非正也折衷曰夫逊者君臣
    之大节也苟不失其正则圣人必重之春秋
    必韪之谷梁谓非正岂微旨欤隐之逊非徒
    为桓盖成先君归仲子之意春秋实尼父之
卷一百七十八 第 6b 页 WYG0679-0401b.png
    日月也日月之垂昭昭然非逊国之贤君曷
    以居其首哉居斯之首与居诸史之首则正
    创业之主斯之首则圣人特笔之以冠十二
    公矣如定易非乾象无以冠之七十传非夷
    齐无以冠之三千子非颜闵无以冠之又春
    秋正桓母之丧不正隐母之丧柦母书夫人
    薨隐母书君氏卒斯皆正隐让之明言而圣
    人崇谦逊之风戒僭乱之俗成王化之本也
卷一百七十八 第 7a 页 WYG0679-0401c.png
    左氏公羊得其实谷梁之说短矣桓元年书
    王左氏通谓之鲁用周历故书王苟不失班
    历则不书公羊无传谷梁谓桓弑立以为无
    王之道故不书折衷曰春秋岁首必书王者
    圣人大一统也书王必次春书正必次王谓
    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王禀于
    春正禀于王以载行事以立纲纪纲纪立而
    后条贯举条贯举而后褒贬作褒贬作而后
卷一百七十八 第 7b 页 WYG0679-0401d.png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定是以凡书王皆
    用周之班历或不失班历则不书以明上尊
    天子下卑诸侯以正王道也苟不班历而不
    书王则并正去之虽是月有事第书其事而
    无其正何者王既不书正将奚附苟班历而
    书王则并正在焉虽是无事亦书空正月以
    纪之何者王既书之正宜在焉自始至末无
    毫釐之差谷梁谓桓篡立以为无王之道故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a 页 WYG0679-0402a.png
    不书王去圣人之旨远矣斯谷梁之短公羊
    无辞左氏得其实桓八年正月己卯蒸五月
    丁丑蒸左氏曰春即夏之仲月非过时而书
    公羊曰讥亟也谷梁曰蒸冬事而春兴之志
    不敬也折衷曰凡郊祀各有其时苟得其时
    则国之常礼国之常礼则不书之于册也夫
    所书者或志其过时或刺其失礼皆非徒然
    故启蛰则郊之时也龙见则雩之时也始杀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b 页 WYG0679-0402b.png
    则尝之时也闭蛰则蒸之时也周以建子为
    岁首夏以建寅为岁首夫启蛰者则夏之春
    周之夏也龙见者则夏之夏周之秋也始杀
    者则夏之秋周之冬也闭蛰者则夏之冬周
    之春也春秋用周正以建子为岁首书正月
    蒸则夏闭蛰而蒸得其时矣既得其时则是
    周之常礼其何以书之书之者为五月复蒸
    也五月复蒸一则失其时二则失其礼正月
卷一百七十八 第 9a 页 WYG0679-0402c.png
    蒸正也五月蒸不正也书其正以讥其不正
    左氏谓非过时而书得其旨公羊谓讥亟近
    之谷梁谓冬事春兴远矣庄元年不书即位
    左氏曰文姜出故也公羊曰继弑君不言即
    位谷梁曰先君不以其道终故不言即位折
    衷曰春秋十二公惟隐庄闵僖不书即位盖
    圣人因旧史之文无他旨隐以逊桓居摄庄
    以父弑母出僖闵国危身出复入不备礼即
卷一百七十八 第 9b 页 WYG0679-0402d.png
    位故不书公谷谓弑君不言即位则威继隐
    之弑君即位何也又稽定公先君薨于乾溪
    六月癸卯丧至(句/)其月戊辰即位春秋以是
    书之盖备礼则书明矣左氏得其旨元年秋
    筑王姬之馆于外左氏曰得礼之变公羊曰
    非礼谷梁与左氏同折衷曰圣人修述惟重
    其礼法得其宜则书以是之非其宜则书以
    刺之有循常而书者有变文而书者循常而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0a 页 WYG0679-0403a.png
    书如战伐灾异之类是也变文而书如君氏
    卒大去其国之类是也循常而书者史册之
    旧文也变文而书者圣人之新意斯筑于外
    是书庄公变礼得其宜圣人变文示其法也
    盖天子之女下嫁于诸侯则同于诸侯之礼
    而天子使单伯送王姬于齐以鲁为主公与
    齐襄有不同天之雠又公方在谅闇不宜行
    吉礼于庙以齐之强以王之尊大义难距乃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0b 页 WYG0679-0403b.png
    筑馆于外上不失尊周之仪中不失敬齐之
    体下不失居丧之节左氏谷梁得其旨公羊
    之误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左氏曰追
    命桓公褒称其德公羊曰追命加贬也谷梁
    曰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非正也折衷曰褒有
    德赏有功绌不服责不臣斯四者圣人笔削
    之旨也苟有德可褒有功可赏生赐之不及
    则死锡之何爽苟无德可褒无功可赏虽生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1a 页 WYG0679-0403c.png
    而锡之亦非矧其死乎吁春秋十二公惟桓
    之罪大桓始以篡弑不义而立终以帷簿不
    修而薨古人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桓既不
    能正其初又不能护其末其畏何如哉天王
    之锡曷为而来锡春秋经书天王之命生而
    赐之惟文成二公死而锡之惟桓公而已苟
    曰加贬则不宜备礼而书为使荣叔来锡桓
    公命则于文无所贬稽其旨诸侯强王室弱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1b 页 WYG0679-0403d.png
    虽生赐死锡皆非有赏功褒德之实第务其
    姑息而已圣人多存内讳内弑君犹不书讵
    肯笔削锡命欤左氏第曰褒德未尽其旨谷
    梁谓无来锡命近之公羊曰加贬未得其实
    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左氏曰与微者狩
    失礼可知也公羊曰称人讳与雠狩榖梁曰
    人齐侯者卑公也卑公不复雠而刺释怨也
    折衷曰凡战伐盟会苟君臣不敌则必耻之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2a 页 WYG0679-0404a.png
    矧其狩乎狩者非大于战伐盟会也战伐盟
    会者不得已而为之狩者在我而已苟公自
    狩于境内则为人事也越境与齐狩则非人
    事也既非人事则必齐侯召公同狩公不肯
    自与齐之微者狩也苟自与微者狩则必为
    鲁讳当书及齐人狩于禚不曰公矣如文二
    年书及晋处父盟也噫人齐侯者盖刺公也
    刺其非王事而与不同天之雠狩斯榖梁近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2b 页 WYG0679-0404b.png
    之左氏公羊俱误九年八月壬申及齐师战
    于乾时我师败绩杜曰不称公战公败讳之公曰
    内不言败此其言败何伐败也谓自誇大以取败
    也谷曰不言及者主名内之卑者也折衷曰
    败绩义在桓十年来战论中明矣第评书及
    而已凡公自伐曰公伐某国如庄九年公伐
    齐纳子纠遣大夫伐则曰某伐某国如隐二
    年无骇帅师入极与国伐公不与谋则曰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3a 页 WYG0679-0404c.png
    会某师伐某国如桓十六年公会宋师伐
    郑公与谋则曰公及某师伐某国如宣四年
    公及齐侯平莒及剡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或败绩第曰及如僖二十二年及邾人战于
    升陉或使微者不列于春秋亦第曰及桓十
    七年及齐师战于奚斯书及者是败绩讳之
    明矣杜得其旨十三年冬公会齐侯盟左氏
    不以日为例公羊曰桓盟不日信之也谷梁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3b 页 WYG0679-0404d.png
    曰不日信桓也折衷曰谷梁以桓盟不书日
    谓齐桓公信著于诸侯桓盟皆不日䆒其微
    旨殊不然春秋书内事或系日或系月或系
    时内事系日如书卒葬嫁娶大灾异内事系
    月如书蒸尝雩望是也内事系时如书蒐狩
    土功是也外事第从赴告而已盟会外事也
    不赴以日则不日斯桓之盟不日者不赴以
    日也苟曰桓盟不日桓方伯之际亦有书日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4a 页 WYG0679-0405a.png
    者桓既卒之后复有不书日者方伯之际书
    日则庄二十二年防之盟二十三年扈之盟
    闵元年落姑之盟僖九年葵丘之盟是也既
    卒之后不书日则僖二十八年温之盟二十
    九年翟泉之盟文二年垂龙之盟宣七年黑
    壤之盟成十八年虚朾之盟是也聊举大者
    以明之则知盟会不以日为义例定矣斯左
    氏得其实公谷皆误又曰春秋凡书内事卒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4b 页 WYG0679-0405b.png
    葬嫁娶灾异则系日蒸尝雩望则系月蒐狩
    田则系时外事从赴告不告日则不书日桓
    之盟不日不赴以日也公谷谓齐桓信著诸
    侯桓盟皆不日若然则庄二十二年防之盟
    僖九年葵丘之盟皆方伯之际何又书日既
    卒后僖二十八年温之盟宣七年黑壤之盟
    何又不书日也聊举大者以观之则知盟会
    不以日为例左得之也二十五年春陈侯使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5a 页 WYG0679-0405c.png
    女叔来聘左曰始结陈好嘉之故不名公曰
    字者敬老谷曰不名者天子之命大夫也折
    衷曰凡升绌之体惟在爵氏名字而已朝聘
    之使苟循常礼无升绌名氏如卫侯使宁俞
    来聘苟有可嘉字以贵之如齐仲孙来虽天
    子之使苟可嘉亦嘉之可绌亦无所避如天
    王使南季来聘故字之宰咺归赗故贬名之
    左谓结陈好嘉之得其旨二十五年秋大水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5b 页 WYG0679-0405d.png
    鼓用牲于社于门左曰非常礼也公曰于社
    礼也于门非礼也谷曰既戒鼓以骇众用牲
    可以已矣折衷曰凡书灾异多矣大则日月
    之食小则水旱之灾夫正阳之月阴气未作
    不宜侵阳苟月掩日则臣掩君之象是以伐
    鼓用币正阳既过则一阴生为灾轻也故日
    食不伐鼓用币矣得礼之正也如水旱之灾
    则国之常不系于君臣逆顺故但书记其为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6a 页 WYG0679-0406a.png
    灾而已斯伐鼓用币者讥其非常也左得其
    旨闵元年齐仲孙来左氏曰齐仲孙湫来省
    难公羊曰庆父也系之齐外之也谷梁曰不
    曰庆父疏之也折衷曰春秋弑君之贼多矣
    圣人莫不书其名而惩之未有隐其名而外之
    者也庆父前年弑子般而出于齐犹书曰公子
    庆父如齐后年弑闵公而奔莒亦书曰公子庆
    父出奔莒出既显书入岂外之必不然也又凡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6b 页 WYG0679-0406b.png
    公出则书如归必书至大夫出则书如归则不
    书斯言圣人之体例也如公子友如陈公子遂
    如齐公孙敖如晋是也第书去而不书来庆父
    安得独书来公谷不原其理但曰齐无仲孙鲁
    有仲孙故曰庆父外大夫氏氏族岂有定邪岂
    尽著于春秋邪如齐曰宾媚人秦曰西乞术可
    谓齐无宾媚人谓秦无西乞术邪因其事则显
    因其事不显者众矣二传不知齐仲孙之氏族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7a 页 WYG0679-0406c.png
    而谓之鲁庆父穿凿矣丘明通见旧史而曰
    仲孙湫来省难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又
    曰犹秉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当是
    时庆父弑二君国几亡为非仲孙湫语之于
    齐桓齐桓取鲁如左右手故曰齐桓存三亡
    国以属诸侯则鲁与邢卫也是以贵湫而书
    其字斯左氏得其实僖八年公会王人齐侯
    宋公卫侯盟于洮郑伯乞盟左氏曰乞盟者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7b 页 WYG0679-0406d.png
    郑新服未与会故别言乞盟也(阙/)谷梁曰其
    君之子者国人不子也折衷曰公羊嫌与弑
    君同故称先君公子吁申生死重耳夷吾奔
    既而献公卒乃立奚齐是献公之素志奚齐
    立则其君也里克杀之是弑其君也何谓嫌
    与弑君同欤苟不奚齐为君则来年曷以书
    里克弑其君卓卓与奚齐得无同乎是非有
    嫌明矣谷梁谓国人不子而称其君之子益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8a 页 WYG0679-0407a.png
    误矣稽其旨凡先君未葬其嗣子不称君不
    称爵既葬而君之爵之故齐之弑先君未葬
    也故称其君之子卓子之弑献公已葬故称
    其君卓斯左氏得其实文二年经书自十
    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左氏曰五榖犹有收
    公羊曰记异谷梁曰历时而言之文不忧雨
    也折衷曰圣人之文苟异于常则必有旨常
    文者史册之旧文也异于常者笔削之微旨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8b 页 WYG0679-0407b.png
    也斯文异于常矣凡旱之为灾多系于夏如
    竟夏不雨则为灾矣故书旱之常文曰夏大
    旱是竟夏不雨书为灾也有旨之文则弗然
    如僖三年书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
    是旱不竟夏书不为灾也不曰不为灾异第
    书六月雨则不为灾可知矣斯书自十二月
    不雨至于秋七月历四时而言之又夏在其
    中则为灾可知矣故不复曰大旱苟亦曰夏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9a 页 WYG0679-0407c.png
    大旱则嫌联春冬之不雨苟备书𠩵四时不
    雨而更曰大旱则嫌文之繁斯圣人之旨书
    旱明矣如书螽蝝有蜮有蜚不曰为灾而灾
    可知也三家俱失其实宣十五年宋人及楚
    平左氏曰宋人及楚平公羊曰宋人及楚人
    平谷梁曰宋人及楚平俱贬也折衷曰春秋
    襄公与楚争伯故相攻伐至斯方已宋楚皆
    大国非有内外也非有升降也虽曰楚非中
卷一百七十八 第 19b 页 WYG0679-0407d.png
    国自入春秋久矣凡书盟会战伐皆与中国
    等公羊意谓曷以人宋而不人楚苟人之则
    宜俱人之苟国之则宜俱国之稽其体例凡
    盟会战伐君在不称君而称人则贬也大夫
    在不称大夫而称人亦贬也苟非战伐盟会
    第书其国则一称君一称臣是为升绌一曰
    大夫一曰人亦为升绌苟非此例则以国敌
    国人不为升绌矧宋楚之平亦何所绌欤圣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0a 页 WYG0679-0408a.png
    人以其不系升绌苟曰宋人及楚人平则为
    文之繁故简而书之斯左氏谷梁得其旨公
    羊之误成元年作丘甲左氏曰讥重敛公羊
    曰讥始使也谷梁曰使四人皆作甲折衷曰
    谷梁谓士农工商为一丘今丘作甲是使四
    人皆作甲以为非正奚见之浅欤公羊谓四
    丘为甸甸出甲士三人今乃使一丘之地出
    甲士斯近之亦未尽其旨噫苟如是二说则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0b 页 WYG0679-0408b.png
    必书曰丘出甲必不曰作丘甲也究其旨谓
    之丘甲者丘则赋之本名加之以甲则赋之
    总号非独为出甲矣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
    邑四邑为丘丘出戎马一疋牛三头斯丘则鲁
    赋之本名也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车一
    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
    二人此甸所赋今使丘出之故曰丘甲左氏
    谓讥重敛得其旨八年晋侯使韩穿来言汶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1a 页 WYG0679-0408c.png
    阳之田归之于齐左氏曰使来语鲁使还齐
    也公羊曰胁我使归之也谷梁曰缓词也不
    使晋制命于我也折衷曰汶阳者本鲁之田
    而齐取之成二年鞍之战齐师败绩齐使国
    佐赂晋纪甗玉磬与地以和之晋使齐归我
    汶阳之田至斯齐晋未有衅隙齐复求汶阳
    于晋晋复使我还齐苟曰胁我使归之则必
    书曰晋侯使韩穿来归汶阳之田于齐矣而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1b 页 WYG0679-0408d.png
    曰来言汶阳之田非胁之明矣穷其旨是和
    好之言使我徐徐自归于齐不使齐鲁复有
    怨隙然考其情不无临制听其言则宛且逊
    圣人为鲁故不书其情而书其言斯左氏谷
    梁得其实公羊之误十年夏四月五卜郊不
    从乃不郊杜曰卜常祀不郊皆非礼故书公
    羊曰不免牲故言乃不郊也谷梁曰五卜强
    也折衷曰春秋常祀不书郊常祀也书之或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2a 页 WYG0679-0409a.png
    以非时非礼不苟然也凡礼不卜常祀五卜
    郊非礼也公羊谓不免牲故曰乃不郊以其
    僖三十一年襄七年书乃免牲不曰乃不郊
    故也噫乃免牲与不郊其文虽殊其旨无异
    书乃不郊则是乃免牲也圣人互文非有别
    也是以二书乃免牲三书乃不郊杜得之二
    传皆误襄二十九年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
    止宋华定卫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人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2b 页 WYG0679-0409b.png
    薛人小邾人城杞左氏曰晋平公杞出也乃
    治杞公羊曰善其城王者之后谷梁曰杞危
    而不能自守故诸大夫相帅以城之变之正
    也折衷曰夫伯主之于诸侯虽曰先姬姓而
    后异姓然于正救之道第同盟而共尊王室
    则异姓亦无碍矣苟不同盟而不尊王室则
    姬姓亦有嫌焉如城邢城楚邱城缘陵皆伯
    主帅诸侯而城矣齐桓公城缘陵得非迁杞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3a 页 WYG0679-0409c.png
    邪奚齐桓城杞而无词晋平城杞而异论故
    圣人以常文而书之无讥无刺非升非绌也
    公羊谷梁俱不足取左氏以杞无事而晋以
    外族之故帅诸侯而城之载郑子太叔与卫
    太叔仪之言曰不恤宗周之阙而夏肄是屏
    所谓广记当时之事然于经之传斯得其实
    矣昭二十五年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左氏曰秋书再雩旱甚也公羊曰又雩者非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3b 页 WYG0679-0409d.png
    雩也聚众以逐季氏也谷梁曰有继之词
    也折衷曰春秋不书常祭其或书之各有旨
    或为过时而书或非礼而书斯书雩数矣以
    多为过时斯书上辛之雩非为过时也非为
    非礼也是正雩之时也何者龙见而雩雩用
    夏夏之仲月斯书周之七月则夏之仲月也
    故曰正雩之时常祭不书正雩得非常祭欤
    曷以书之书之者为季辛又雩也亦犹书正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4a 页 WYG0679-0410a.png
    月蒸五月复蒸正月正也五月蒸不正也书
    其正以讥其不正斯上辛雩正也季辛又雩
    旱甚也书其正以明其旱甚复雩也左氏得
    其旨谷梁谓有继之词近之公羊谓聚众以
    逐季氏远矣定元年春王杜曰公之始年不
    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公曰定何以无正月公
    即位后也谷曰定无正始也昭无正终也折
    衷曰春秋诸公即位之岁有书即位者有不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4b 页 WYG0679-0410b.png
    书即位者然皆备五始以谨其始惟定公即
    位第书元年春王而不书正月三家以是之
    互苟曰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则隐无正终
    桓曷以书正始桓庄僖闵亦然奚皆书之考
    其旨昭公三十二年十二月薨于乾侯定公
    正月不即位者丧未归也至六月癸亥公之
    丧至是月戊辰公方书即位所以不书正月
    公即位六月也杜得其旨十年齐人来归郓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5a 页 WYG0679-0410c.png
    欢龟阴之田左氏曰孔子受盟请反汶阳之
    田公羊曰行乎季孙三月不违齐人来归之
    谷梁曰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
    下孔子曰笑君罪当死乃使杀之齐人为是
    归之折衷曰齐鲁甥舅之国代为婚姻时或
    侵或伐或平或隙靡有所定故上书春及齐
    平次书夏公会齐侯于夹谷终书齐人来归
    郓欢龟阴之田是二国平和之后会于夹谷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5b 页 WYG0679-0410d.png
    齐侯使莱人以兵劫公尼父以公退以大义
    沮之曰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齐人闻遽辟之乃盟曰齐师出境不以三百
    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尼父曰不反汶阳之田
    吾以供命者亦如之故齐人来归所侵之田
    噫齐强国也鲁弱国也以力争之不可也以
    势竞之不可也惟可以义服之以言折之圣
    人用是而齐沮其谋反其田斯左氏得其旨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6a 页 WYG0679-0411a.png
    公羊谷梁皆短十五年五月辛亥郊左氏曰
    书过也公羊曰三卜之后遇吉所以五月郊
    也谷梁曰讥不时也折衷曰凡郊祀卜牛礼
    也卜郊非礼也何者牛可改郊不可改也牛
    苟不吉则改之苟有伤则改之郊必其时也
    先亦非礼也过亦非礼也以不卜者不可改
    故也苟卜必书之何者刺其非礼也苟过时
    必书之何者亦刺其非礼也公羊谓三卜遇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6b 页 WYG0679-0411b.png
    吉所以五月郊设三卜胡不书之如成十年
    书五卜襄七年书三卜郊襄十一年书四卜
    郊而第书辛亥郊欤斯误矣稽其旨上书鼷
    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书五月辛亥郊书改卜
    牛正也书五月郊不正也是刺不时而非礼
    明矣左氏谷梁得其旨公羊之短哀十二年
    春用田赋杜曰兵赋之法因其田赋通出马
    一匹牛三头今欲别其田及家财各为一赋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7a 页 WYG0679-0411c.png
    故言田赋公曰军赋十井不过一乘今复用
    田赋过十一也谷与杜同折衷曰春秋常赋
    不书苟书之必讥其重敛也复书用田赋可
    知其害人矣谓作者不宜作谓用者不宜用
    皆圣人之微文也自作丘甲之后已破十一
    之税矣田赋军赋本通出马一匹牛三头今
    别为田明矣杜氏谷梁得其旨十四年西狩
    获麟左氏曰麟者仁兽圣王之瑞公羊曰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7b 页 WYG0679-0411d.png
    非中国之兽谷梁曰不外麟于中国也折衷
    曰春秋书灾异不书祥瑞斯麟者瑞也曷以
    书之者非为祥瑞而书以圣人感麟至而书
    也夫言祥瑞岂限中国四夷欤苟以非中国
    之物而为瑞则西域献吉光兽之类皆原为
    瑞必不然矣盖取其隐见不常天下有道则
    至为瑞明矣然公羊曰颜回死子曰天丧予
    子路死子曰天祝予西狩获麟为仲尼之应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8a 页 WYG0679-0412a.png
    颜回子路则圣人重爱之弟子也闻其死曰
    天丧予者皆痛惜之辞安可以获麟为比麟
    凤则王者之瑞既出无其应圣人乃感麟而
    起以修春秋麟出既非为己春秋修亦非为
    己盖惩恶劝善为百世之法如河不出图洛
    不出书吾已矣夫斯皆为周德之衰无明王
    之应非为己也孟轲谓仲尼之道高于尧舜
    何道穷之有左氏得其实公羊谷梁之短也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8b 页 WYG0679-0412b.png
    考岳书凡三十卷十不存一唐人说春秋者
    啖赵陆三家而外传者罕矣虽断圭零璧亦
    足宝也
尹氏(玉羽/)春秋音义赋
  宋志十卷
   佚
 宋志冉遂良注
春秋字源赋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9a 页 WYG0679-0412c.png
  宋志二卷
   佚
 宋志杨文举注
 王应麟曰咸平四年正月乙酉知河南府李至上之
 以书送秘阁
    按尹玉羽京兆长安人以孝行闻杜门隐居
    刘鄩辟为保大军节度推官仕后唐至光禄
    少卿晋高祖召之辞以老退归秦中春秋二
卷一百七十八 第 29b 页 WYG0679-0412d.png
    书之外又著自然经五卷武库集五十卷其
    行事散见于册府元龟
姜氏(虔嗣/)春秋纂例(宋志作三传纂要/)
  宋志二十卷
   佚
 崇文总目伪唐人姜虔嗣撰以春秋左氏公谷三家
 之传学者抄集之文
冯氏(继先/)春秋名号归一图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0a 页 WYG0679-0413a.png
  通考二卷
   存
 崇文总目伪蜀冯继先撰以春秋官谥名字裒附初
 名之左
 晁公武曰左氏所书人不但称其名或字或号或爵
 谥多互见学者苦之继先皆取以系之名下
 李焘曰昔丘明传春秋于列国君臣之名字不一其
 称多者或至四五学者病其纷错难记继先集其同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0b 页 WYG0679-0413b.png
 者为一百六十篇音同者附焉于左氏抑亦微有助
 云宋大夫庄堇秦右大夫詹据传未始有父字而继
 先辄增之所见异本若子韩晰者盖齐顷公孙世族
 谱与传同而继先独以为韩子晰与楚郑二公孙黑
 共篇盖误也
 陈振孙曰左传所载君臣名氏字谥互见错出故为
 此图以一之周一鲁二齐三晋四楚五郑六卫七秦
 八宋九陈十蔡十一曹十二吴十三邾十四杞十五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1a 页 WYG0679-0413c.png
 莒十六滕十七薛十八许十九杂小国二十
 岳珂曰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冯继先撰刋本多讹
 错尝合京杭建蜀本参挍有氏名略同实非一人而
 合为一者有名字若殊本非二人而析为二者有自
 某国适他国而前后互见者有称某公与某年而经
 传不合者或以传为经或以注为传或偏傍疑似而
 有亥豕之差或行数牵连而无甲乙之别若此类非
 一今皆订之经传刋其讹谬且为分行以见别书若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1b 页 WYG0679-0413d.png
 杂出于经传与注而止称经或传注散见于前后数
 年閒而止称某公某年盖据始见而书之廖本无年
 表归一图今既刋公谷并补二书以附经传之后
名字同异录
  宋志五卷
   存
蹇氏(遵品/)左氏传引帖新义(宋志作断义/)
  宋志十卷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2a 页 WYG0679-0414a.png
   佚
 崇文总目伪蜀进士蹇遵品撰拟唐礼部试进士帖
 经旧式敷经具对
李氏三传异同例
  唐志十三卷
   佚
 新唐书注开元中右威卫录事参军失名
亡名氏春秋加减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2b 页 WYG0679-0414b.png
  唐志一卷
   佚
 崇文总目唐元和时国子监承诏修定以此经字文
 多少不同故志其增损以防差駮
 中兴书目春秋加减一卷订正左氏句读字画讹舛
 陈振孙曰书称元和十三年国子监奉敕定不著人
 名挍定偏旁若五经文字之类此本作小䙌册才十
 馀板前有睿思殿书籍印末称臣雩校定盖承平时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3a 页 WYG0679-0414c.png
 禁中书也
春秋精义
  宋志三十卷
   佚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汇事于上分抄杜氏孔颖
 达言数家之说参以释文
演左氏传谥族图
  五卷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3b 页 WYG0679-0414d.png
   佚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以左氏学世谱增广之贯
 穿系序无遗略
春秋龟鉴
  宋志一卷
   佚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述春秋周及诸侯世次齐
 鲁大夫公子公孙初不详备其后传写又失其次序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4a 页 WYG0679-0415a.png
 今存以备计阅
春秋宗族名谥谱
   佚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略采春秋三传诸国公卿
 大夫姓名谥号
春秋指掌图
  二卷
   佚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4b 页 WYG0679-0415b.png
 国史志春秋指掌图二卷融据李瑾指掌为图不著
 姓
春秋十二国年历通考(作二十国年表/)
  宋志一卷
   佚
 国史不知撰人
 陈振孙曰不知何人作周而下次以鲁蔡曹卫滕晋
 郑齐秦楚宋杞陈吴邾莒薛小邾按馆阁书目有年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5a 页 WYG0679-0415c.png
 表二卷元丰中杨彦龄撰自周之外凡十三国又按
 董氏藏书志年表无撰人自周至吴越凡十国又有
 附庸诸国别为表凡征伐朝觐会同皆书今此表止
 记即位及卒皆非二家书也
春秋新义
  宋志十卷
   佚
春秋纂类义统
卷一百七十八 第 35b 页 WYG0679-0415d.png
  宋志十卷
   佚
春秋通义
  宋志十二卷
   佚
 
 
 经义考卷一百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