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678-06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三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仪礼(六/)
冯氏(翼翁/)士礼考正
   佚
 吉安府志冯翼翁字子羽永新人登第授汉阳县丞
 历官抚州守刘岳申志其墓以其父鲁山先生暨弟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678-0684b.png
 奖翁谓为三冯
何氏(休/)冠仪约制
  一篇
   存
王氏(堪/)冠礼仪
  一篇
   存
 杜佑曰晋惠帝时人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678-0684c.png
杨氏(简/)冠记 昏记
  各一篇
   佚
钱氏(时/)冠昏礼
   佚
陈氏(普/)士冠礼说
  一篇
   存(载石/堂集)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678-0684d.png
陈氏(选/)冠仪
  一卷
   未见
 范路曰陈选字士贤临海人天顺庚辰进士广东左
 布政使
郑氏(若曾/)士冠礼解
  一卷
   未见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678-0685a.png
罗氏(愿/)昏问
  一篇
   存
阴氏(秉衡/)昏礼节要
   未见
 李铠曰秉衡字振平内江人隐居著述乡人呼之曰
 阴孟子
王氏(承裕/)昏礼用中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678-0685b.png
   未见
 李因笃曰王承裕字天宇三原人端毅公恕少子中
 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卒谥康僖
王氏(廷相/)昏礼图
  一卷
   存
毛氏(奇龄/)昏礼辨正
  一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678-0685c.png
   存
 奇龄自述曰幼时观邻人娶妇妇至不谒庙不拜舅
 姑牵妇入于房合卺而就枕席焉归而疑之曰此非
 野合乎若然则娶与奔何择焉以问塾师塾师曰孺
 子焉知礼礼不云乎不成妇者不庙见夫不先成妇
 而谓可以见舅姑入祖庙未之前闻予曰妇必寝而
 后成乎塾师不能答会先仲氏从郡归争举似之仲
 氏愀然曰斯礼之不明于今五百年矣礼无不谒庙
卷一百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678-0685d.png
 者娶则告迎入则谒至曲礼曰斋戒以告鬼神此告
 迎也左传曰夫人姜氏入此谒至也是故楚公子围
 娶于郑有曰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辞以告
 迎而郑公子忽娶于陈归不谒至则陈针子讥之曰
 先配而后祖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何以能育则是
 妇至之夕必入而告谒谓之谒庙亦谓之朝庙苟不
 告迎是谓蒙先君蒙者欺也不谒至是谓诬祖诬者
 诈而不实也欺与诈即已为夫妇而同于不为故曰
卷一百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678-0686a.png
 是不为夫妇则是不谒祖者不成妇而反曰不成妇
 则不谒祖是明与其书而倒读之也且妇非荐寝而
 后成也女之称妇在纳采时已定之而纳徵则竟成
 其名故纳采辞曰吾子有惠贶室某室者妇人之称
 而纳徵则曰徵者成也至是而夫妇可以成也是以
 公羊传曰女在家称女在涂称妇则在家时虽成妇
 然名而不称及出门而即称之故往娶称逆妇既至
 称妇入春秋书法明明可稽未闻曰娶后三日而后
卷一百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678-0686b.png
 妇身以成也且夫庙见者非谒见之见成妇者非夫
 妇之妇也礼以为妇至之夕舅姑在堂则舅姑为主
 人迎而拜之谓之拜舅姑而然后帅以谒庙则此时
 之拜宾主之拜也犹之婿之拜亲迎虽舅婿交拜而
 仍不谓之婿见是以次日质明则上堂而行妇见之
 礼谓之成妇昏礼所云成妇礼者是也脱或不幸而
 舅姑已亡则迎妇谒庙以长者为主而上堂之见质
 明无有必待祭而后行之而祭必以时一时三月则
卷一百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678-0686c.png
 感物悽怆于是入庙而修妇见之礼谓之庙见曾子
 问所云三月而庙见成妇之义者诚以入庙见妇不
 幸之事故同一成妇而妇见称礼庙见称义以为妇
 见则枣栗腵脩成子妇之仪庙见则仅扱地奠菜而
 特豚盥馈不能再举但以意行之而仪节未备故不
 曰礼而曰义亦曰义在所杀耳然且夫妇之称成于
 纳徵而子妇之称必俟庙见始成之重子妇而轻夫
 妇假未庙见而妇死则虽为夫妇三月而不移于祖
卷一百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678-0686d.png
 不附于皇姑归葬于女氏之党曰未成妇也则是久
 荐枕席仍未成妇而必成之于扱地一奠之后晋江
 应元所云贵其成妇不贵其成妻者盖妇妻之辨其
 为重妇而轻妻成在妇而不在妻断断如此自世不
 读书不识三礼不深辨夫子春秋祇以宋学为指归
 而宋人著书一往多误伊川程氏有三日庙见之语
 而朱元晦作家语即承其误而著为礼文曰三日庙
 见主人以妇见于祠堂且曰入门而不见舅姑三日
卷一百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678-0687a.png
 而始庙见者以不成妇也夫以曾子所问夫子所言
 三月而庙见成妇之义明明正文而乃曰三日庙见
 不成妇不庙见以三月为三日以庙见为见庙以子
 妇而为夫妇以死舅姑为生舅姑以不庙见不成妇
 为不成妇不庙见以至五百年来自宋元至于今自
 流沙至于日出彼我梦梦同入酒国举生伦大事男
 女百年一大嘉会而草草野合涉于无赖至请召宾
 客往来简帖不曰三日庙见则曰儿媳某日行庙见
卷一百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678-0687b.png
 礼抑又以凶丧不吉之辞公然行之嗟乎先王先圣
 安在耶予时闻其言始而惊既而悟又既而愤然不
 平以为礼数衰息安得日发仲氏言而一一正之乃
 骤丁鼎革流离道路者越数十年每就人质难而不
 得要领暨归休而仲氏逝矣予尝考宋学推其所误
 大抵北宋宗周礼而王氏误之南宋宗仪礼而朱氏
 又误之荆公以周礼为周公之书而文公亦即以仪
 礼为周公所著夫周公著书亦复何据独不曰有夫
卷一百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678-0687c.png
 子之春秋在乎晋韩宣子聘于鲁观易象春秋曰周
 礼尽在鲁矣夫春秋何与于周礼而善观礼者即于
 春秋而得之诚以先王无礼书其所言礼每散见之
 六籍之间而春秋所书较于周礼为尤切故予传春
 秋直以礼事文义立为四例而以礼为首以为春秋
 是非固有周一代典礼所取正也乃不通者目之为
 春秋之礼夫先配后祖春秋之礼也而知礼者讥之
 则不祖者春秋之礼祖即非春秋之礼而周之礼也
卷一百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678-0687d.png
 丁丑妇至戊寅朝庙春秋之礼也夫子特贬而正之
 则越日朝庙者春秋之礼至日即朝庙者此非春秋
 之礼而周之礼也夫礼记者夫子之后之书也周礼
 仪礼虽或为周时所著然并非春秋以前夫子经见
 之书也况仪礼阙落举无全礼以仪礼无天子诸侯
 之礼而谓天子诸侯必无礼定非通人以士昏礼无
 行媒朝庙之文而谓昏礼无媒妁昏礼不朝庙是为
 妄士惜予本无学而仲氏又逝全礼不明将以俟后
卷一百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678-0688a.png
 之有学者因先录昏礼一节记其所闻于仲氏之所
 言者以就正有道名曰辨正嗟乎世岂无知礼者耶
刘氏(敞/)士相见义
  一卷
   存
 东都事略刘敞字原父袁州临江人举进士甲科官
 至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朱子曰刘原父却会效古人为文其集中有数篇论
卷一百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678-0688b.png
 全似礼记
陈氏(师道/)士相见礼
  一卷
   未见
    按聚乐堂艺文目有之
舒氏(芬/)士相见礼仪
  一卷
   存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678-0688c.png
 芬自序曰故事谒阙里者拜先师孔子毕乃拜启圣
 公已则遍观宗庙之美始造衍圣公宅惟升堂再拜
 而已芬言当行士相见礼盖公圣人之胄所居所养
 必异于人而此礼又为孔壁淹中所出也若夫贽则
 可依时俗用帕二方亦古人将币遗意不拘于羔雁
 雉腒之饰矣因录一二策将以告夫来谒阙里者
郑氏(樵/)乡饮礼
  宋志三卷(又图/三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678-0688d.png
   佚
高氏(闶/)乡饮酒仪
   佚
 朱子曰绍兴初行乡饮酒礼其仪乃是高抑崇撰如
 何不看仪礼只将礼记乡饮酒义做这文字是贻笑
 千古者也
王氏(炎/)乡饮酒仪
  一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678-0689a.png
   未见
王氏(时会/)乡饮酒礼辨疑
  一卷
   佚
史氏(定之/)乡饮酒仪
  宋志一卷
   佚
郑氏(起/)乡饮酒书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678-0689b.png
   佚
何氏(栋如/)乡饮图考
  一卷
   未见
许氏(孚远/)乡饮酒礼会通
  未见
朱氏(载堉/)乡饮酒乐谱
  六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678-0689c.png
   存
 缪泳曰郑世子
冯氏(应京/)乡饮图说
  一卷
   未见
骆氏(问礼/)乡饮序次图说
  一卷
   未见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678-0689d.png
张氏(敔/)饮射辑略
  一卷
   未见
闻人氏(诠/)饮射图解
  一卷
   存
 诠序曰夫射何为者也夫射圣人所以别贤愚序长
 幼以明礼乐者也是故以进德者尚其艺以尽伦者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678-0690a.png
 尚其节以致中者尚其敬以章顺者尚其和是故艺
 之德圣而智节之道孙以通和敬之施恭以安君子
 行此四者以治其身则德日进而家可齐立不偏而
 行不疑矣以之教人则同德相劝而进不孤同亲相
 让而伦不紊立不独立而人易亲行不独行而人易
 从是故男子生而悬弧焉剡蓬以射天地四方示有
 事也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罔不由射以观德行故天
 子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之射也必先行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678-0690b.png
 乡饮酒之礼是故燕也者合学合射以考艺而进退
 之以明嫌疑以明正道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饮也者
 明贵贱辨隆杀象天象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
 合诸乡射而孝弟之行立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是故
 燕必以大射饮必以乡射大射以明君臣之义乡射
 以明长幼之序皆所不废也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
 王道之易易也则夫乡饮乡射夫亦学士之所必不
 可忽君子进德尽伦之首事也是故其艺章而德进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678-0690c.png
 矣其节著而伦尽矣饰之以礼乐则所以养德而俾
 之周旋中礼者斯其至矣嘉靖十有五年春正月
朱子(熹/)乡射疑误
  一篇
   存
王氏(廷相/)乡射礼图注
  一卷
   存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678-0690d.png
 廷相自序曰乡射礼者古大夫士之射礼也盖射于
 乡以询众庶而察其志与容将论贤而不遗也夫人
 容止揖让而贤不肖以判行同能偶之际而好恶趋
 舍群以之分故曰射以观德由兹选士其义广矣是
 故圣王务之其为礼也委曲周尽动合法象观其宾
 主之情礼乐之节器制之数区位之宜登降之容献
 酬之饰盖洽于人情达于伦义者矣君子一游于是
 则和盛从容之心油然以兴鄙陋陵躐之气如蜕斯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678-0691a.png
 释仁爱可以推之庭塾忠敬可以推之君长恂笃可
 以推之州闾慈惠可以推之民庶有非勉尔也不言
 而会通者矣仲尼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岂不信然哉旧有关中本独取三射而略献酬学士
 之慕古者恒以全体病之然时异势殊亦难尽然矣
 余乃取仪礼本篇类次其事为四十五节省而不行
 者四节举射者三十三节通举者四十一节复取诸
 家疏解及旧图注附之仍会以今仪以便习事嗟乎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678-0691b.png
 古今异宜礼难尽一礼者情也礼不同而情同古亦
 几矣感物撰德夫焉不足哉故曰存乎其人焉耳庾
 亮武昌乱臣也举古宾射时士叹其有洙泗之风刘
 昆陈留野儒也桑弧蒿矢以习射而县今率属就观
 况世会和平彷佛隆古之运有以礼乐自任者则风
 动物化夫岂不远哉
叶氏(良佩/)燕射古礼
  一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678-0691c.png
   未见
徐氏(樾/)燕射礼仪
  一卷
   未见
 黔记贵州提学道贵溪徐樾撰
 李延景曰樾中嘉靖壬辰进士
彭氏(良臣/)射礼纂
  一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678-0691d.png
   未见
陈氏(凤梧/)射礼集要
  一卷
   存
 缪泳曰陈凤梧撰冀北郭登庸为湖广提学副使刋
 行之
谢氏(少南/)射礼纂要
  一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678-0692a.png
   未见
杨氏(道宾/)射礼仪节
  一卷
   未见
 缪泳曰晋江杨侍郎官国子司业著有射礼仪节而
 江夏郭文毅加以考證成书
 刘贤序曰国学故有高皇帝钦定射仪出于草创之
 世百战之馀士无不争先命中者礼取其足以销雄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678-0692b.png
 心抑劲气而止以故节目疏阔其后泾野吕氏更定
 之承平之时道在润色意在会通其典故绸缪其文
 章是故制详而教备盖钦定之仪有射而后有仪义
 主忠质考定之仪有仪而又增饰之虽曰适中然以
 文胜矣此温陵杨荆岩先生射礼仪节之所由纂也
 夫礼苟繁而使人病于难行非所以为礼先生其穆
 然有从先进之思乎江夏郭君博物君子也既以
 此书教习多士而又为之考射法射器射职以至位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678-0692c.png
 次声诗绘图附说一准诸古以广先王造士之意用
 寿诸梓两先生之思挽世道于古初者实倪于此孔
 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读仪礼一编两
 先生之所以佐王道者岂其难哉
朱氏(缙/)射礼集解
  (阙/)
   存
 缙序曰乡射礼文具在周公仪礼郑玄有注以释其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678-0692d.png
 义矣今复何为而有是集解耶盖仪礼古文昌黎尝
 苦其难读郑注简切后学罔晰其精微况元圣之言
 至理攸寓穷之而愈无穷味之而益有味乎世儒著
 有射礼纂要直指节要等书撰次虽为详明而今之
 演习古射者多虑漫无依据艰于效慕此集解所以
 不容不作也是故祖述仪礼参考群籍要殊于同会
 万于一先之以序事使各有所执也次之以考物使
 各有所知也然后设位以立周旋之准陈器以备礼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678-0693a.png
 乐之文仪节终始次第具述无非咀味古人糟粕而
 演绎之耳讵敢妄作聪明以乱典章之旧哉复乃召
 集诸生讲解明悉分以执事未几按礼画图举而行
 之则见其雍雍然肃肃然容止有仪进退有度甚矣
 礼能变化人之气质何如是之速也不足以徵德行
 之立乎兼之礼器古朴音乐鉴雅时来观者络绎依
 稀矍相堵墙何者殆原古礼废坠日久骇见修举于
 学宜其人皆争先而快睹之亦不足为异也已矣事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678-0693b.png
 竣举人李生良能贡士张生师夔暨李生九叙刘生
 玉光偕通学诸生力请备记以风来学辞终弗获窃
 惟宣父言夏商之礼尚慨把宋之无徵晦庵撰楚辞
 之注尤多阙疑之未订顾愚管窥蠡测之见曷敢衒
 售以贻名家宗工之笑与虽然敦行古礼以正士习
 实典文教者之责任也义亦不得逊避乃敢忘其芜
 陋庸书以为序云时嘉靖戊戌秋八月
 李延是曰缙零陵举人署郏县儒学教谕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678-0693c.png
林氏(文奎/)射礼图注易览
  一卷
   未见
吴氏(霞/)射礼辑说
   未见
 闽书吴霞字汝华海澄人
姚氏(坤/)射礼直指
  一卷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678-0693d.png
   未见
刘氏(敞/)公食大夫义
  一卷
   存
方氏(回/)觐礼辨
  一篇
   存
 经义考卷一百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