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 第 1a 页 WYG0678-05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二十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周礼(一/)
周官经
  汉志六篇
   存(阙一/篇)
 三礼正义周礼仪礼并周公所记所谓礼经三百威
卷一百二十 第 1b 页 WYG0678-0518b.png
 仪三千礼经则周礼也威仪则仪礼也
 史克曰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
 马融曰孝武开献书之路周官出于山岩屋壁
 郑康成曰礼器经礼三百谓周礼也周礼六篇其官
 有三百六十 又曰周公居摄而作六职谓之周礼
 荀悦曰刘歆以周官十六篇为周礼王莽时歆奏以
 为经置博士
 韦昭曰礼经三百周礼三百六十官也三百举成数
卷一百二十 第 2a 页 WYG0678-0518c.png
 也
 徐勉曰周官一书实为群经源本
 隋志汉时有李氏得周官周官盖周公所制官政之
 法上于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
 得遂取考工记以补其阙合成六篇奏之至王莽时
 刘歆始置博士以行于世河间缑氏杜子春受业于
 歆因以教授
 陆德明曰王莽时刘歆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
卷一百二十 第 2b 页 WYG0678-0518d.png
 周礼
 贾公彦曰周礼后出者以始皇特恶之故也秦自孝
 公已下用商君之法其政酷烈与周官相反故始皇
 禁挟书特疾恶欲灭绝之搜求焚烧之独悉是以隐
 藏百年孝武帝始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既出于
 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孝成
 皇帝达才通人刘向子歆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
 录略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时众儒并出
卷一百二十 第 3a 页 WYG0678-0519a.png
 共排以为非是惟歆独识知其周公致太平之迹具
 在于斯 又曰按书传周公一年救乱二年伐商三
 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
 年致政成王所制之礼即今周礼也以设位言之谓
 之周官以制作言之谓之周礼
 孔颖达曰周礼见于经籍其名异者七处孝经说云
 经礼三百一也礼器云经礼三百二也中庸云礼仪
 三百三也春秋说云礼经三百四也礼说云有正经
卷一百二十 第 3b 页 WYG0678-0519b.png
 三百五也周官外题谓为周礼六也汉书艺文志云
 周官经六篇七也七者皆云三百故知俱是周官周
 官三百六十举其大数而云三百也
 宋理宗曰周礼为书大纲小纪粲然靡所不载玉帛
 牲器之用车旗冕服之制豆笾罍爵之陈钟鼓匏管
 之奏品节度数必加详焉至于象纬之考察眚灾之
 抑损亦莫不𨽻之司存而不敢慢圣人于此岂徒从
 事于文物典章之饰于外者已乎要必有为之本者
卷一百二十 第 4a 页 WYG0678-0519c.png
 矣
 李觏曰昔刘子骏郑康成皆以周礼为周公致太平
 之迹而林硕谓末世之书何休云六国阴谋窃观六
 典之文其用心至悉非古聪明睿知谁能及此其曰
 周公致太平者信矣 又曰周官六属其职三百六
 十而员数则多如六乡七万五千家尔自比长以上
 卿大夫士万八千馀人此大可怪
 王开祖曰吾读周礼终始其间名为礼经而背于周
卷一百二十 第 4b 页 WYG0678-0519d.png
 公之志为不少矣其诸信然乎哉罗羽刺介此微事
 也然犹张官设职奚圣人班班与奔者不禁示天下
 无礼也复雠而义示天下无君也无礼无君大乱之
 道率天下而为乱者果周公之心乎削于六国焚于
 秦出诸季世其存者寡矣圣人不作孰从而取正哉
 张子曰周礼是的当之书然其间必有末世增入者
 如盟诅之类必非周公之意
 徐积曰周礼不可全非要须考其所言合乎圣人而
卷一百二十 第 5a 页 WYG0678-0520a.png
 不悖者取之其不合者勿强为之说斯可矣
 苏辙曰世言周公之所以治周者莫详于周礼然秦
 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非周公完书也凡周礼
 之诡异远于人情者皆不足信
 范祖禹曰天地有四时百官有六职天下万事尽备
 于此如网之在纲裘之挈领虽百世不可易也人君
 如欲稽古以正名苟舍周礼未见其可
 程伯子曰周礼不全是周公之礼法亦有后世随时
卷一百二十 第 5b 页 WYG0678-0520b.png
 添入者亦有汉儒撰入者
 范浚曰周公作六典谓之周礼至于六官之属琐细
 悉备疑其不尽为古书也周公驱猛兽谓虫蛇恶物
 为民物害者蝈氏云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则
 死蛙黾不过鸣聒人初不为民物害也乃毒死之似
 非君子所以爱物者又牡菊焚灰大类狡狯戏术岂
 所以为经乎司关云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
 人说者谓不出于关从私道出避税者则没其财而
卷一百二十 第 6a 页 WYG0678-0520c.png
 挞其人此决非周公法也文王治岐关市讥而不征
 周公相成王去文王未远纵不能不征使凡货之出
 于关者征之足矣何至如叔末世设为避税法没其
 货挞其人劫天下之商必使从关出哉此必汉世聚
 敛之臣如桑弘羊辈欲兴𣙜利故附益是说于周礼
 托周公以要说其君耳不然亦何异贱文夫登垄断
 而罔市利乎
 郑樵曰周礼一书或谓文王治岐之制或谓成周理
卷一百二十 第 6b 页 WYG0678-0520d.png
 财之书或谓战国阴谋之书或谓汉儒附会之说或
 谓末世渎乱不验之书纷纭之说无所折衷予谓非
 圣人之智不及此五等之爵九畿之服九州十二壤
 闽蛮夷貊祭天祀地朝觐会同之事皆非文王时政
 所得及也以是书而加文王非爱文王者也虽其书
 固详于理财然其规画也似巧而惠下也甚厚其经
 入也若丰而奉上也甚约谓为理财之书又非深知
 周礼者也使战国有如是之法则战国为三代矣使
卷一百二十 第 7a 页 WYG0678-0521a.png
 汉儒有如是之学岂仅为汉儒乎惟见其所传不一
 故武帝视为末世渎乱不验之书而不知好也至后
 世孙处又独为之说曰周礼之作周公居摄六年之
 后书成归丰而实未尝行也盖周公之为周礼亦犹
 唐之显庆开元礼也唐人预为之以待他日之用其
 实未尝行也惟其未经行故仅述大略俟其临事而
 损益之故建都之制不与召诰洛诰合封国之制不
 与武成孟子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畿之制不
卷一百二十 第 7b 页 WYG0678-0521b.png
 与禹贡合凡此皆预为之未经行也是书之作于周
 公与他经不类礼记就于汉儒则王制所说朝聘为
 文襄时事月令所说官名为战国间事曾未若周礼
 之纯乎周典也惜乎自成帝时虽著之七略终汉迄
 唐寥寥千百载间竟不置学官博士文中子居家未
 尝废周礼太宗读周礼谓真圣作其深知周礼者欤
 若夫后世用周礼王莽败于前荆公败于后此非周
 礼不可行而不善用周礼者之过也 又曰汉曰周
卷一百二十 第 8a 页 WYG0678-0521c.png
 官江左曰周官礼唐曰周礼推本而言则周官是
 胡宏曰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司空掌邦土居四
 民世传周礼阙冬官未尝阙也乃冬官事属之地官
 程大昌曰五官各有羡数天官六十三地官七十八
 春官七十夏官六十九秋官六十六盖断简失次取
 羡数凡百工之事归之冬官其数乃周
 晁公武曰秦火后周礼比他经最后出论者不一独
 刘歆称为周公致太平之迹郑氏则曰周公复辟后
卷一百二十 第 8b 页 WYG0678-0521d.png
 以此授成王使居洛邑治天下林孝存谓之渎乱不
 验之书何休亦云六国阴谋之说昔北宫锜问孟子
 周室班爵禄之法孟子谓诸侯恶其害己皆去其籍
 则自孟子时已无周礼矣况经秦火乎汉儒非之良
 有以也
 陈亮曰周礼一书先生之遗制具在后有圣人不能
 加毫末于此矣
 郑锷曰以洛诰考之周公营洛乃是欲成王自服于
卷一百二十 第 9a 页 WYG0678-0522a.png
 土中乱为四方新辟及作六典之职以授之使往治
 于洛邑其言曰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乃汝其悉自
 教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盖为成王齐整建官之法
 使王往新邑自教率之各效其职也成王灭淮夷而
 归在丰堇正治官治以新书从事然只在丰而不往
 洛邑故周礼虽成终不尽用故经之授田等事今皆
 难信正由成王不宅洛故有其法制之文终不见行
 之实也若如此论则经之首篇惟王建国辨方正位
卷一百二十 第 9b 页 WYG0678-0522b.png
 之说始有其归其他疑非周公全书可以意晓也
 孙之宏曰周官在汉最晚出孔氏既无明言孟轲之
 徒或未之见疑信犹未决也不幸刘歆用之而大坏
 王安石用之而益坏儒生学士真以为无用于后世
 矣夫去古辽远虽使先生之制烂然在日固难尽弃
 今之法而求复其初也然究观其书以道制欲以义
 防利以德胜威以礼措刑尊鬼神敬卜筮亲宾客保
 小民蔼然唐虞三代极盛之时非春秋战国以后所
卷一百二十 第 10a 页 WYG0678-0522c.png
 能髣髴也学者欲知先王经制之备舍此书将焉取
 之
 王炎曰周官六典周公经治之法也秦人举竹简以
 畀炎火汉兴诸儒掇拾于煨烬藏于岩穴之间其书
 已亡而幸存汉既除挟书之律六典始出武帝不以
 为善作十论七难以排之藏于秘府不立于学官东
 都诸儒知有周礼而其说不同以为战国阴谋之书
 何休也以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者郑康成也六官所
卷一百二十 第 10b 页 WYG0678-0522d.png
 掌纲正而目举井井有条而诋之以为战国阴谋休
 谬矣
 郑耕老曰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
 陈傅良曰周礼设官分职大抵朝廷之事治官掌之
 邦畿之事教官掌之邦国之事司马掌之今自朝廷
 以上纤悉皆归于大宰自国中以及近郊远郊小都
 大都皆属教官而职方土方掸人凡邦国之事皆属
 司马此其大略也其有截然一定不可易者若司寇
卷一百二十 第 11a 页 WYG0678-0523a.png
 之属凡朝廷之狱大小司寇士师掌之六乡之狱乡
 士掌之六遂之狱遂士掌之甸稍县都之狱县士掌
 之邦国之狱方士掌之四方之狱讶士掌之谓其皆
 刑狱之事故虽自乡遂之外甸稍县都郡国四方一
 皆联络而尽属之司寇其他又有不然者知大史内
 史掌六典八法八则八柄之贰宜属天官乃属春官
 大小行人司仪掌客宜属春官乃属秋官宰夫掌臣
 民之复逆矣则太仆小臣御仆之掌复逆宜属天官
卷一百二十 第 11b 页 WYG0678-0523b.png
 乃属夏官宰夫掌治朝之位矣则司士正朝仪之位
 宜属天官乃属夏官地官掌邦畿之事凡造都邑建
 社稷设封疆既悉掌之矣而掌固司险掌疆候人又
 见于夏官天官掌财用之事自大府至掌皮既悉领
 之矣而泉府廪人仓人又见于地官自膳夫至腊人
 不过充君之庖者悉领于天官至外朝百官之廪禄
 府史胥徒之稍食番上宿卫之廪给乃见于地官自
 内司服至屦人凡王宫服饰之用悉领于天官而司
卷一百二十 第 12a 页 WYG0678-0523c.png
 服司常典瑞巾车之属乃见于春官此其分职有不
 可晓者自汉以来凡礼事皆属太常兵事皆属将军
 光禄勋中尉刑事皆属廷尉其分量职守较然不紊
 然临事之际反不免遗阙先王设官如此当时不见
 文移回复职事侵紊之患何也六官之设虽各有司
 存然错综互见事必相关春秋时叔孙豹卒杜泄将
 以辂葬季孙不从杜泄曰夫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
 赐之辂复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复赐之使
卷一百二十 第 12b 页 WYG0678-0523d.png
 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
 书服孟孙为司空书勋夫诸侯之国惟三卿耳一人
 受赐三卿皆与从周法也后世礼官专治礼刑官专
 治刑兵官专治兵财官专治财并不相关虽有遗失
 他官不得撙节而废旷多矣 又曰周礼三代之法
 存焉读者未易造次
 吕祖谦曰朝不混市野不踰国人不侵官后不敢以
 干天子之权诸侯不敢以僣天子之制公卿大夫不
卷一百二十 第 13a 页 WYG0678-0524a.png
 牟商贾之利九卿九牧相属而听命于三公彼皆民
 上也而尺寸法度不敢踰一毫分守不敢易所以习
 民于尊卑等差阶级之中消其逼上无等之心而寓
 其道德之意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以觊觎贱不
 亢贵卑不踰尊举一世之人皆安于法度分守之内
 志虑不易视听不二易直淳庞而从上之令父诏其
 子兄授其弟长率其属何往而非五礼六乐三物十
 二教哉方位国野设官分职何往而非以为民极哉
卷一百二十 第 13b 页 WYG0678-0524b.png
 尝读晋国语每叹绛之富商韦藩木健过朝之事以
 为富商之饶于财使之泽其车而华其服非不足也
 而必易车服于过朝之际不敢与士大夫混然无别
 焉民志之定而中道之存成王周公之遗化固隐然
 在此也
 朱子曰周礼一书广大精微周家法度在焉后世皆
 以周礼非圣人书其间细碎处虽可疑其大体直是
 非圣人做不得 又曰周礼乃周家盛时圣贤制作
卷一百二十 第 14a 页 WYG0678-0524c.png
 之书 又曰胡氏父子以周礼为王莽令刘歆撰此
 恐不然周礼是周公遗典也 又曰今人不信周官
 据熹言古人立法无所不有天下有是事他便立此
 一官且如女巫之职掌宫中巫祝之事凡宫中所祝
 皆在此人如此则便无后世巫蛊之事矣
 陈淳曰周礼周公经国规模在焉乃周公之大用流
 行处
 李叔宝曰仲长统以为周礼礼之经礼记礼之传礼
卷一百二十 第 14b 页 WYG0678-0524d.png
 记作于汉儒虽名为经其实传也盖礼记所记多春
 秋战国间事不纯唐虞夏商周之制曾未若周官之
 纯乎周礼也
 陈汲曰周礼一书周家法令政事所聚或政典或九
 州或司马教战之法或考工记后之作者纂其典章
 法度而成一代之书有周公之旧章有后来更续
 者信之者以为周公作不信者以为刘歆作皆非也
  又曰周礼虽以设官三百六十为额然职事员数
卷一百二十 第 15a 页 WYG0678-0525a.png
 不止此以天官考之凡卿大夫命士三百五十馀人
 地官除乡遂山虞林衡司关司门不可考者四百馀
 人春夏秋三官皆五百馀人凡六官中大略以春夏
 秋三官为准以小乘多皆以五百人为额凡三千人
 其间兼摄者必相半也何者盖先王之制因事而命
 官作史之人因官而分职以三公六卿论之如周礼
 所云二卿必公一人六卿各掌其职宜若不可兼而
 成王时周公以公兼太宰召公以公兼宗伯苏忿生
卷一百二十 第 15b 页 WYG0678-0525b.png
 以公兼司寇故书洛诰云司徒司马司空也成王将
 崩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则是六卿
 中召公毕公毛公亦上兼三公矣由是推之先王之
 制其职则不可废其官未必一一有举其大略则土
 训诵训无他职事掌葛徵絺绤掌染草徵染草掌荼
 徵荼掌炭徵炭角人徵齿角羽人徵羽毛每官掌一
 事无事之日多矣军司马行司马舆司马戎仆戎右有
 军旅则用之甸祝田仆有田猎则用之有丧纪则用夏
卷一百二十 第 16a 页 WYG0678-0525c.png
 采丧祝有盟会则用诅祝建邦国则用土方氏来远方
 之民则用怀方氏先王岂能以禄食养无用之官待有
 事然后用之亦临事兼摄尔盟府命士也太公兼之所
 谓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是也作礼者以职不可废故各
 设其官职以待智者决择耳又六卿内治一官外兼一
 乡则周官每乡卿一人每官卿二人若是者皆非事实
 也齐威公令国子高子各率五乡晋景公命士会将中
 军且为太傅命韩厥将新军且为仆大夫晋悼公令戎
卷一百二十 第 16b 页 WYG0678-0525d.png
 御属校正司右属司士皆古人之制也或者以书谓唐
 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今予小子仰惟
 前代时若训迪厥官则周之建官不能远过夏商与其
 有兼摄相半亦千五百人矣曰有朝廷官有田野官所
 谓建官惟百夏商官倍者指在朝者也若总千里之内
 安能胜其事哉今考六官中大率在朝廷者什之二三
 耳其他则分散甸稍县都之内与尚书无甚戾或者又谓
 乡遂设官最冗六乡之民不过七万五千家今设官至
卷一百二十 第 17a 页 WYG0678-0526a.png
 万八千九百三十人为大夫者百八十人六遂之民亦
 不过七万五千家而设官乃三千九百九十八人为大
 夫者四十人乡遂共十五万家大小官吏至二万三千
 人如因民之入以赋官禄则十五万家之人所入能几
 何而足以养二万三千官吏也殊不知乡遂之官吏皆
 土居人其大官如卿则朝廷兼之以下大夫命士之属
 分散在他处且如乡遂人数势不可得兼者则各置焉
 陈振孙曰此书多古文奇字名物度数可考不诬其为
卷一百二十 第 17b 页 WYG0678-0526b.png
 先秦古书似无可疑
 叶适曰谓周礼之书一用而反至于乱者古者天子
 自治止一国又有圣人为之臣久于官而不去其为
 地狭而民寡治之者众行之以诚故米盐靡密无不
 尽今也包夷貊之外以为域事虽毫发一自上出法
 严令具不得摇手无圣贤为之臣不久于其官而又
 有苟简诈伪之心乃欲靡密无不尽以求合周礼此
 人情不安而至于乱也
卷一百二十 第 18a 页 WYG0678-0526c.png
 魏了翁曰周礼左氏并为秦汉间所附会之书周礼
 亦有圣贤礼法然附会极多 又曰周礼与左传两
 部字字谨严首尾如一更无疏漏处疑秦汉初人所
 作因圣贤遗言足成之
 刘炎曰或问周礼果圣人之全书乎曰司门讥财物
 之犯禁者举而没之司关凡货之不出于关者举其
 货罚其人周公于民之意虑不若是之察也
 王与之曰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
卷一百二十 第 18b 页 WYG0678-0526d.png
 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此论
 周公作周礼本旨也书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
 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
 治官此论周公授周礼于成王也左传齐仲孙归曰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未
 已将自毙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
 所以本也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晋侯使韩宣子来
 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
卷一百二十 第 19a 页 WYG0678-0527a.png
 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此见周礼
 至鲁犹存孟子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
 其籍此见周礼至战国已亡盖待汉以后诸儒而始
 明也
 王应麟曰周礼汉河间献王得之李氏失冬官一篇
 补以考工记刘歆校理始得著录汉志所谓周官经
 六篇者也
卷一百二十 第 19b 页 WYG0678-0527b.png
 叶时曰六经无全书固秦人之罪而周礼不全不可
 独咎秦人也战国暴君污吏恶其害己而去其籍其
 酷己先秦火矣周礼六官阙一河间献王求考工记
 以足其书曾是考工记而可补礼经乎况秋官有典
 瑞玉人不必补也夏官有量人匠人不必补也天官
 有染人钟氏㡛氏虽阙何害乎地官有鼓人鲍人韗
 人虽亡何损乎虽无车人而巾车之职尚存虽无弓
 人而司弓矢之职犹在匠人沟洫之制己见于遂人
卷一百二十 第 20a 页 WYG0678-0527c.png
 鼓人射侯之制己见于射人攻皮之工五既补以三
 而又阙其一不知韦氏裘氏岂非天官司裘掌皮之
 职乎以考工记补礼书之亡献王之见然尔
 黄震曰孔子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此四书正经
 也礼记虽汉儒所集而孔门之中庸大学在焉乐记
 等篇亦多格言若周礼未知何如夹漈郑氏尝谓周
 礼一书详周之制度而不及道化严于职守而阔略
 人主之身后来求其说而不得或谓文王治岐之制
卷一百二十 第 20b 页 WYG0678-0527d.png
 或谓成周理财之书或谓战国阴谋之书或谓汉
 儒附会之说或谓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林孝存作十
 论七难以排之至孙处又独为之说曰周礼之作周
 公居摄之后书成归丰而实未尝行惟其未行故建
 都之制不与召诰洛诰合封国之制不与武成孟子
 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畿之制不与禹贡合凡
 此皆预为之而未尝行也愚恐亦意度之言按周礼
 实汉成帝时刘歆始列之于七略王莽时刘歆始奏
卷一百二十 第 21a 页 WYG0678-0528a.png
 置博士乃始用于王莽而败再用于王安石又大败
 夹漈以为用周礼者之过非周礼之过是固然矣然
 未有用而效恐亦未可再以天下轻试哉 又曰成
 周之建官备于尚书周官一篇各率其属听之六卿
 而为君之要在六卿得人而止其详则自孟子时己
 不得闻矣必如今周礼所载六乡六遂之地能几何
 而可养官司胥徒二三万东西胥会朝夕读法民且
 奔走不暇而何所措手足此书出于王莽用于安石
卷一百二十 第 21b 页 WYG0678-0528b.png
 皆乱天下恐不可以其名列于经而尽信其书必古
 书也亦不过周官一篇注疏耳大训何在而名经耶
 虽然归之世变不同而谓周礼不可行于后世此则
 善为周礼解者也
 马端临曰周礼一书先儒信者半疑者半其所以疑
 之者特不过病其官冗事多琐碎而烦扰耳然愚尝
 论之经制至周而详文物至周而备有一事必有一
 官毋足怪者有如阉阍卜祝各设命官衣膳泉货俱
卷一百二十 第 22a 页 WYG0678-0528c.png
 有司属自汉以来其规模之琐碎经制之烦密亦复
 如此特官名不袭六典之旧耳固未见其为行周礼
 而亦未见其异于周礼也独与百姓交涉之事则后
 世惟以简易阔略为便而以周礼之法行之必至于
 厉民而阶乱王莽之王田市易介甫之青苗均输是
 也后之儒者见其效验如此于是疑其为歆莽之伪
 书而不可行或以为无关睢麟趾之意则不能行愚
 俱以为未然盖周礼者三代之法也三代之时则非
卷一百二十 第 22b 页 WYG0678-0528d.png
 直周公之圣可行虽一凡夫亦能行之三代而后则
 非直王莽之矫诈介甫之执愎不可行而虽贤哲亦
 不能行其故何也盖三代之时寰宇悉以封建天子
 所治不过千里公侯则自百里以至五十里而卿大
 夫又各有世食禄邑分土而治家传世守民之服食
 日用悉仰给于公上而上之人所以治其民者不啻
 如祖父之于其子孙家主之于其臧获田土则少而
 授老而收于是乎有乡遂之官又从而视其田业之
卷一百二十 第 23a 页 WYG0678-0529a.png
 肥瘠食指之众寡而为之斟酌区画俾之均平货财
 则盈而敛乏而散于是乎有泉府之官又从而补其
 不足助其不给或赊或贷而俾之足用所以养之者
 如此司徒之任则自乡大夫州长以至闾胥比长自
 遂大夫县正以至里宰邻长岁终正岁四时孟月皆
 徵召其民考其德艺纠其过恶而加以劝惩司马之
 任则军有将师有帅卒有长四时仲月则有振旅治
 兵茇舍大阅之法以旗致民行其禁令而加以诛赏
卷一百二十 第 23b 页 WYG0678-0529b.png
 所以教之者如此上下盖察察焉几无宁日矣然其
 事虽似烦扰而不见其为法之弊者盖以私土子人
 痛痒常相关脉络常相属虽其时所谓诸侯卿大夫
 者未必皆贤然既世守其地世抚其民则自不容不
 视为一体既视为一体则奸敝无由生而良法可以
 世守矣自封建变而为郡县为人君者宰制六合穹
 然于其上而所以治其民者则诿之百官有司郡守
 县令为守令者率三岁而终更虽有龚黄之慈良王
卷一百二十 第 24a 页 WYG0678-0529c.png
 赵之明敏其始至也茫然如入异境积日累月方能
 谙其土俗而施于政令往往期月之后其善政方可
 纪才再期而已及瓜矣其有疲愞贪鄙之人则视其
 官如逆旅传舍视其民如飞鸿土梗发政施令不过
 受成于吏手既受成于吏手而欲以周官之法行之
 则事繁而政必扰政扰而民必病教养之恩意未孚
 而追呼之苛娆已极矣是以后之言善政者必曰事
 简夫以周礼一书观之成周之制未尝简也自土不
卷一百二十 第 24b 页 WYG0678-0529d.png
 分胙官不世守为吏者不过年除岁迁多为便文自
 营之计于是国家之法制率以简易为便慎无扰狱
 市之说治道去太甚之说遂为经国庇民之远猷所
 以临乎其民者未尝有以养之也苟使之自无失其
 养斯可矣未尝有以教之也苟使之自无失其教斯
 可矣盖壤土既广则志虑有所不能周长吏数易则
 设施有所不及竟于是法立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处
 以简靖犹或庶几稍涉繁夥则不胜其渎乱矣昔子
卷一百二十 第 25a 页 WYG0678-0530a.png
 产听郑国之政其所施为者曰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此具周官之法也然一年而舆
 人谤之曰孰杀子产吾其与之三年而诵之曰子产
 而死谁其嗣之按郑国土地褊小其在后世则一郡
 耳夫以子产之贤智而当一郡守之任其精神必足
 以周知情伪其念虑必足以洞究得失决不至后世
 承流宣化者之以苟且从事也而周制在当时亦未
 至尽隳但未能悉复先王之旧耳然稍欲更张则亦
卷一百二十 第 25b 页 WYG0678-0530b.png
 未能遽当于人心必俟历以岁月然后昔之谤讟者
 转而为讴歌耳况贤不及子产所涖不止一郡且生
 乎千载之后先生之制久废而其遗书仅存乃不察
 时宜不恤人言而必欲行之乎王介甫是也介甫所
 行变常平而为青苗诿曰此周官泉府之法也当时
 诸贤极力争之苏长公之言曰青苗虽云不许抑配
 然其间愿请之户必皆孤贫不济之人家若自有赢馀
 何至与官交易此等鞭挞已急则继之逃亡逃亡之馀
卷一百二十 第 26a 页 WYG0678-0530c.png
 则均之邻保苏少公之言曰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
 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及其纳钱
 虽富民不免违限受责如此则鞭笞必用而州县多事
 矣是皆言官与民赊贷之非便也盖常平者粜籴之
 法也青苗者赊贷之法也粜籴之法以钱与粟两相
 交易似未尝有以利民而以官法行之则反为简便
 赊贷之法损钱以予民而以时计息取之似实有以
 济民而以官法行之则反为繁扰然粜籴之说始于
卷一百二十 第 26b 页 WYG0678-0530d.png
 魏文侯常平之法始于汉宣帝三代之时未尝有此
 而赊贷之法则周官泉府明言之岂周公经制顾不
 为其简易者而欲为其烦扰者邪谓周礼为不可信
 之书则左氏传言郑饥子皮以子展之命饩国人粟
 户一钟宋饥司城子罕请于平公出公粟以贷使大
 夫皆贷司城氏贷而不书为大夫之无者贷宋无饥
 人齐陈氏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则春秋之时官
 之于民固有赊贷之事虽当时未尝取二分之息如
卷一百二十 第 27a 页 WYG0678-0531a.png
 青苗之为然熙宁诸贤所言非病其取息之多也盖
 以为贫者愿贷贷予之而不能偿则亏官富者不愿
 贷抑配予之而并责保任贫者代偿所逋则损民两
 无所益固不若常平之交手相付听从民便之为简
 易两得之然左氏所述郑宋齐之事谓之善政以为
 美谈未尝见其有熙丰之敝何也盖郑宋齐列国也
 其所任者罕氏乐氏陈氏则皆有世食禄邑与之分
 土而治者也介甫所宰者天下也其所任者六七少
卷一百二十 第 27b 页 WYG0678-0531b.png
 年使者四十馀辈与夫州县小吏则皆干进徇时之
 徒也然非郑宋齐之大夫尽贤而介甫之党尽不肖
 也盖累世之私土子人者与民情常亲亲则利病可
 以周知故法虽繁而亦足以利民暂焉之承流宣化
 者与民情常疏疏则情伪不能洞究故法虽简而犹
 惧其病民也以青苗赊贷一事观之则知周礼所载
 凡法制之琐碎烦密者可行之于封建之时而不可
 行之于郡县之后必知时识变者而后可以语通经
卷一百二十 第 28a 页 WYG0678-0531c.png
 学古之说也
 罗璧曰礼记古今议其杂周礼则刘歆列上之时包
 周孟子张林硕已不信为周公书近代司马温公胡
 致堂胡五峰苏颍滨晁说之洪容斋直谓作于刘歆
 盖歆佐王莽书与莽苛碎之政相表里且汉儒林传
 叙诸经皆有传授礼独无之或者见其详密谓圣人
 一事有一制意其果周公之遗不知孔子于礼多从
 周使周公礼书如此精详当不切切于杞宋求夏商
卷一百二十 第 28b 页 WYG0678-0531d.png
 遗礼与夫逆为继周损益之辞又自卫反鲁删诗定
 书系易作春秋独不能措一辞于周礼即孟子时周
 室犹存班爵之制已云不闻其详而谓秦火之后乃
 周礼灿然完备如此耶兼其中言建国之制与书洛
 诰召诰异言封国之制与书武成及孟子异设官之
 制与书周官六典异周之制作大抵出周公岂有言
 之与行自相矛盾乎
 王若虚曰东莱云周礼者古帝王之旧典礼经也始
卷一百二十 第 29a 页 WYG0678-0532a.png
 于上古而成于周故曰周礼予谓此书迂阔烦渎不
 可施之于世谓之周礼己自不可信又可谓古帝王
 之典乎
 陈友仁曰周官六典周公经制之书画井田立封建
 大而军国调度礼乐刑赏微而服御饮食医卜工艺
 毫介纤悉靡不备载六官之属各从其长其要则统
 于天官大纲小目截然有纪万世有国者之龟鉴也
 黄溍曰三代法制见于经者惟周官一书大纲小纪
卷一百二十 第 29b 页 WYG0678-0532b.png
 详略相因其言人事悉矣
 何异孙曰先儒疑周礼非周公全书大纲是周公作
 书未全备而公殁故尚阙冬官一篇今考尚书周官
 其三公三孤与周礼不合此知六典官制未及施行
 中间必有末世添入者繁冗琐屑处多汉儒增益如
 盟诅之类府史胥徒之属丛杂可疑
 汪克宽曰周礼一书果为周公作乎汉武尝谓周礼
 为渎乱不验之书何休又云六国阴谋之书欧阳文
卷一百二十 第 30a 页 WYG0678-0532c.png
 忠谓周礼可疑者二苏颍滨谓周礼不可信者三是
 皆论以为非周公之遗制也然则周礼果非周公所
 作乎朱子盖尝以周家法度广大精密言之尝以周
 公建太平之基本称之又尝以周公从广大心中流
 出称之张横渠谓周公治周莫详于周礼贾公彦序
 周礼废兴又谓郑玄遍览群经知周礼者乃周公致
 太平之迹是则又明为周公所作也考之西汉志于
 周官未之见东汉儒林传乃谓周官经六篇本孔安
卷一百二十 第 30b 页 WYG0678-0532d.png
 国所献隋经籍志乃云汉时有李氏得周官上于河
 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以考
 工记补成六篇奏之孝武时盖有其书特未与五经
 例置博士耳至西汉刘歆始置博士遂盛行于世后
 世因有周礼作于刘歆之说是则周礼作于周公而非
 他人之制明矣然冬官何为而缺也经罹秦焰散佚
 之馀与汉儒编录附丽之误而始谓之缺也何以知
 其然愚因考补散逸得之夫五官所掌曰治曰礼曰
卷一百二十 第 31a 页 WYG0678-0533a.png
 教曰政曰刑而冬官则掌邦土或坐而论道谓之三
 公或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
 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
 功此冬官之大较也见考工记所载者其属二十有
 九皆工之事而士与商农之职俱缺焉考之春官之
 中如世妇内宗外宗皆宫中之职本属天官而乃入
 之春官夏官之中如司士诸子皆掌士之职本属冬
卷一百二十 第 31b 页 WYG0678-0533b.png
 官而乃入之夏官地官之中如司士质人廛人贾师司
 号司稽胥师肆长泉府此皆主于商土均草人稻人场
 人司稼等职此皆主于农皆本属冬官因其职与大司
 徒掌土地人民者相类乃以入之地官若是者谓非编
 录附丽之误不可也况小宰记六官六属各六十考之
 天官自太宰以下六十二地官大司徒以下七十九春
 官大宗伯以下七十一夏官大司马以下六十九秋官
 大司寇以下六十五何以冬官独缺而为数不及五官
卷一百二十 第 32a 页 WYG0678-0533c.png
 皆盈而馀数过之无是理也他如仪礼有啬夫之官国
 语有司商之官皆不载诸周礼此亦冬官之脱简也要
 之见载于考工记者固为冬官之属然司空掌邦土居
 四民时地利职不止此当自大司空小司空而下摭夏
 官之中掌士者地官之中掌商农者与夫啬夫司商之
 数并今考工记所载之工总属冬官则不惟合于周官
 司空之所职与小宰六官六属之目而且周官制作之
 盛灿然溢著于篇使人得以观其会通而为太平典礼
卷一百二十 第 32b 页 WYG0678-0533d.png
 之全书也克宽因并录卷末以俟博古君子正焉
 朱升曰周公六典本以命官而非以记礼其间所载
 之礼乃职掌之所及者尔
 薛瑄曰周礼后世用其制者犹不可易可见为圣人
 之书
 何乔新曰周礼规模极其广大节目极其周详非
 圣人不能作也其名官莫不有义治非天事谓之
 天官者治以道为本也教非地事谓之地官者教以
卷一百二十 第 33a 页 WYG0678-0534a.png
 化为本也礼以仁为本故礼曰春官政以礼为本故
 政曰夏官刑以义为主故刑曰秋官事以智为主故
 事曰冬官名曰宰以制变为义名曰夫以帅人为义
 以正人则曰正以长人则曰伯司者伺察之谓氏者
 世守之称尊其智故称大夫卑其任故称人大纲小
 纪莫不具载非圣人心胸广大孰能与于斯彼不知
 而妄议者乌足以论圣人之制作哉奈何煨烬于秦
 火而圣人之经不全附会于汉儒而圣经之旨益晦
卷一百二十 第 33b 页 WYG0678-0534b.png
 是故天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内史司士之类是
 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天官者如甸师世妇之类是
 也地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大司乐诸子之类是
 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地官者如闾师柞氏之类是
 也春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封人大小行人之类
 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春官者如御史大小胥之
 类是也夏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衔枚氏司𨽻之
 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夏官者如职方氏弁师
卷一百二十 第 34a 页 WYG0678-0534c.png
 之类是也至如掌察之类吾知其非秋官之文县师
 廛人之类吾知其为冬官之文缘文寻意以考之
 参诸经籍以證之何疑之有冬官未尝亡也杂于五
 官之中耳汉儒考古不深遂以考工记补之岂知乡
 师载师之属则杂于司徒兽人䱷人之属则杂于大
 宰土方形方之属则杂于司马雍氏萍氏之属则杂于
 司寇郑贾诸儒承讹踵谬莫觉其非至临川俞廷椿始作
 复古编永嘉王次点又作周官补遗草庐吴氏又从
卷一百二十 第 34b 页 WYG0678-0534d.png
 而考订之由是周礼六官始得为全书矣 又曰周
 礼一书其兵农以井田其取民以什一其教民以乡
 遂其养士以学校其建官以三百六十其治天下以
 封建其威民以肉刑大本既立然后其品节条目日
 夜讲求而增益之其上则六典八法八则九柄九贡
 九赋九式之序其次则祭祀朝聘冠婚丧纪师田行
 役之详下至于车旗圭璧之器梓匠轮舆之度与夫
 画缋刮摩搏埴之法又其细则及于登鱼取龙㯮鳖
卷一百二十 第 35a 页 WYG0678-0535a.png
 之微莫不备具如天焉有象者在如地焉有形者载
 非聪明睿智孰能及此哉奈何一毁于战国之诸侯
 再毁于秦坑之烈焰汉兴百馀年河间献王始上其
 书于秘府又百年刘歆始列其书于录略惟其晚出
 故当世儒者共疑之或谓文王治岐之书或谓成周
 理财之书或谓为战国之阴谋或以为汉儒之附会
 窃谓五等之爵九畿之服祭天祀地之礼朝觐会同
 之事皆非文王时所得为也虽其书固详于财然其
卷一百二十 第 35b 页 WYG0678-0535b.png
 规画也似巧而惠下也甚厚其经入也似丰而奉上
 也甚约谓理财之书又非深知周礼者也使战国有
 如是之法则为三代矣使汉儒有如是之学尚为汉
 儒哉不幸书未成而公亡其间制度有未施用故封
 国之制不合于武成建都之制不合于召诰设官之
 制不合于周官九畿之制不合于禹贡凡此皆预为
 之而未经行也欧阳氏疑其设官太多非惟一官可
 以兼众职而有其事则设无其事则废者亦多也岂
卷一百二十 第 36a 页 WYG0678-0535c.png
 常置其官而多废廪禄乎苏氏疑王畿千里无地以
 容之盖王畿四方相距千里凡远郊近郊甸地稍地
 大都小都截然整齐如画棋局亦其设法则然耳而
 其地则包山林陵麓在其中安能如一图哉胡氏疑
 冢宰论道之官不当统宫壸财用之事殊不知财用
 统于冢宰则用度有节而无泛用滥赐之弊宫壸统
 于冢宰则身修家齐而无女宠嬖倖之习是乃格心
 之要务也又岂可轻议其非哉昔卢植言周礼与春秋
卷一百二十 第 36b 页 WYG0678-0535d.png
 相表里盖周礼为尊王作而春秋亦为尊王作也故
 周官记三百六十属之分职而冠之以惟王之一辞
 春秋载二百四十年之行事而首之以书王之特笔兹
 非三书之相为表里乎然则诋以为非圣人之书者
 谬矣 又曰周礼一书周公致太平之法也非周公
 之法乃文武之法也非惟文武之法乃尧舜禹汤之
 法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距今数千载其致治之大
 本大法于今可见者书与周礼而已书载其道治天
卷一百二十 第 37a 页 WYG0678-0536a.png
 下之本也周礼载其法治天下之具也有志于唐虞
 三代之盛者舍二书何以哉秦火之馀书轶其半然
 诸儒无异论周礼固多错简诸儒论说何其纷然也
 独程朱二大儒洞识圣人之精微以为非圣人不能
 作然亦论其大旨而已微辞奥义未及论著残章断
 简未及考正君子惜之夫冬官未尝亡也何必以千
 金购之以考工记补之至临川俞氏寿翁始悟冬官
 散见于五官之中作复古编以正汉儒之非永嘉王
卷一百二十 第 37b 页 WYG0678-0536b.png
 氏次点亦作周礼订注以羽翼俞氏之说其后临川
 吴氏清源丘氏各有考注乔新自幼读是书沉潜有
 年以为四家之说备矣惜其得于此者或失于彼乃
 重加考订每篇首依郑本列其目存旧以参考也次
 则取四家所论定其属正讹以存古也黜考工记别
 为卷不敢淆圣经也参考诸说附以臆见作集注以
 俟后之君子择焉有天下国家者以书之所载立其
 本以周礼所载措诸用孰谓唐虞三代之盛治不可
卷一百二十 第 38a 页 WYG0678-0536c.png
 复哉世谓周礼不可行者以刘歆王安石用之而败
 也呜呼是非圣经之过也彼不识圣心而徒泥其文
 也唐太宗斟酌苏绰之制以为建官授田制军诘禁
 之法而贞观之治远迈两汉况以圣人之心行圣人
 之法天下岂有不蒙圣人之泽乎
 丘浚曰周礼出于汉六官亡其一世儒以考工记补
 冬官亡未始有异议者宋淳熙中俞廷椿始著复古
 编谓司空之篇实杂出于五官之属且因司空之复
卷一百二十 第 38b 页 WYG0678-0536d.png
 而六官之讹误亦遂可以类考嘉熙间王次点复作
 周官补遗元泰定中丘葵又参订二家之说以为成
 书由是以观则冬官本未尝亡所亡者冬官首章所
 谓惟王建国至以民为极二十字及乃立冬官司空
 至邦国二十字及大司空小司空之职二条尔
 王鏊曰周礼周公致太平之书规模大节详备有能
 举而行之则治效可立致而其间亦有可疑焉者冢
 宰掌邦治正百官其职也而宫禁妇寺之属皆在乃
卷一百二十 第 39a 页 WYG0678-0537a.png
 至兽人䱷人鳖人司裘染人屦人之类何琐屑而天
 府外府大小史内外史乃属之春官司徒掌邦教所
 谓教者师氏司谏司救五六员而已其他六乡六遂
 分掌郊里征敛财赋纪纲市城管钥门关而谓之教
 何哉职方氏形方氏原师之属岂得归之司马大小
 行人之职岂得归之秋官司空一篇已亡汉儒以考
 工记补之宋俞廷椿王次点独谓未尝亡也混于五
 官之中耳周官曰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则土
卷一百二十 第 39b 页 WYG0678-0537b.png
 地之图人民之数与夫土会土宜土均土圭之法不
 宜为司徒之职王制曰司空度地居民量地远近兴
 事任力则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与夫起土役令赋
 之事不宜为小司徒之职如五官之中凡掌邦居民
 之事分属之司空则五官各得其分而冬官亦完且
 合三百六十之数周官粲然无缺诚千古之一快也
 而予不敢从何哉曰乱经
 张诩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所谓郁郁乎文者也唐
卷一百二十 第 40a 页 WYG0678-0537c.png
 太宗深信矣而无其辅王通笃好矣而无其时刘歆
 有志矣而昩于所事宋神宗刻意矣而失其所任彼
 宇文之于苏绰似矣而其人品相去夐绝安能扩充
 以致周公广大之治无怪文武之政寂寥数千载而
 莫有继之者已
 陆深曰周礼一书文密意详固是圣人之制作
 王道曰文武周公圣人也其所讲画必简易明达决
 不至如周礼之繁冗琐屑以为治岐之制理财之书
卷一百二十 第 40b 页 WYG0678-0537d.png
 断断其不然矣然谓之阴谋则实迂谬不类乎阴谋
 谓之附会则实片段不类乎附会惟斥之以为末世
 黩乱不验之书庶为切中其病而周礼之不足信也
 的矣
 金瑶曰此书周公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其有关于治
 道甚大汉人乱以伪句遂使程朱二大儒不欲注而
 国家因以不列于学官乱句之为此书累甚矣
 李材曰周礼是周公致太平之书当与五经并传今
卷一百二十 第 41a 页 WYG0678-0538a.png
 周礼废而不讲是经之阙也
 郝敬曰周礼非阙也而世儒以为阙考工记非补也
 而世儒以为补非阙而使人疑其为阙非补而使人
 疑其为补是书所以奇也五官之文直而正考工之
 文曲而奇人疑其裁自两手而不知其同也是书所
 以愈奇也世儒谓汉儒补记谓周公作五官夫五官
 非圣人之作而记亦非汉儒所能补其诸六国处士
 之学其纵横之言乎 又曰六经有圣人治天下之
卷一百二十 第 41b 页 WYG0678-0538b.png
 道是书则后世治天下之法天下神器可以道御不
 可以计算约束而望其理也圣人贵道不贵法故孟
 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周礼之书徒法而已矣
 王应电曰世人疑周礼者率以行之者无效也夫后世
 篡夺者祖揖让战争者本放伐岂尧舜汤武之过哉王
 莽动法先圣以文其奸奚止于周礼安石徒得其糟
 粕以便其术中间良法美意皆罔然也以是而訾圣
 经不己异哉或以奔者不禁王及后世子不会等语
卷一百二十 第 42a 页 WYG0678-0538c.png
 非周公所作不知此皆注家解释之误耳故林孝
 存谓为黩乱不验之书何休以为六国阴谋之书今
 其书见存黩乱阴谋安在玩其文义有能作此者虽
 非周公即圣人矣
 陈仁锡曰以周官全经言之洵有可疑者墨罪五百
 劓罪五百刖罪五百宫罪五百太平之世残形刻肤
 赭衣菲屦交臂历指而塞路疑一也泉府之职官与
 民市吏不能皆才民不能皆愿吏横则欺民民猾则
卷一百二十 第 42b 页 WYG0678-0538d.png
 欺吏疑二也周家祭祀莫详于颂昊天之诗郊祀无
 分祭之文般之诗望祀四岳河海四望与山川无异
 祭之文既右烈祖亦右文母妣与祖无各祭之文其
 作乐亦未闻有用历代之奏以分祀之礼疑三也周
 西都则关中也东都今洛阳也以千八百国计之公
 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而海
 内之地方千里者九何以封疑四也
 朱朝瑛曰周礼一书非圣人不能作然其书残阙错
卷一百二十 第 43a 页 WYG0678-0539a.png
 乱必草创而未成者周公既没遂不复行东迁而后
 复多散佚战国纵横之士以意附益之
 谭吉璁曰易诗书皆有序书周官一篇即周礼之序
 矣
周官传
  汉志四篇
   佚
    按汉志儒家别有周政六篇周法九篇河间
卷一百二十 第 43b 页 WYG0678-0539b.png
    周制十八篇注云献王所述似与周官相表
    里惜乎其皆亡也
 
 
 
 
 
 经义考卷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