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 第 1a 页 WYG0678-03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诗(八/)
周氏(紫芝/)毛诗讲义
佚
紫芝自序曰孔子之言六艺多矣而尤详于诗当时
问答之辞见于论语一书者可考而知也故兴于诗
经义考卷一百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诗(八/)
周氏(紫芝/)毛诗讲义
佚
紫芝自序曰孔子之言六艺多矣而尤详于诗当时
问答之辞见于论语一书者可考而知也故兴于诗
卷一百五 第 1b 页 WYG0678-0370d.png
立于礼成于乐既以是告其门人不学诗无以言又
以是而告其子其言之之详至于再至于三而不已
者岂非诗之为经也诵其辞者可以兴可以群可以
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又多识乎禽兽草木
之名故学者必以是始焉然而登孔子之门者其徒
三千以言诗见取于圣人者商赐二人商列于文学
之科赐之达可以从政孔子姑许之以可以言诗尔
其他盖未有所闻焉则诗之说又何难明若此以谓
以是而告其子其言之之详至于再至于三而不已
者岂非诗之为经也诵其辞者可以兴可以群可以
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又多识乎禽兽草木
之名故学者必以是始焉然而登孔子之门者其徒
三千以言诗见取于圣人者商赐二人商列于文学
之科赐之达可以从政孔子姑许之以可以言诗尔
其他盖未有所闻焉则诗之说又何难明若此以谓
卷一百五 第 2a 页 WYG0678-0371a.png
学必始于诗则自幼学之时固已习之矣奈何后之
学者虽专门之学终身玩其辞而白首不能窥其奥
何哉孔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诗之作虽
出于国史贱隶与夫闺门妇女之口类皆托于鸟兽
草木以吟咏其性情观其辞致高远所以感人心而
格天意者委曲而尽情优游而不迫以先王之泽犹
在礼义之风未泯是以言皆合于圣人之旨非是则
删而去之矣此后之学者所以明其说之为难也呜
学者虽专门之学终身玩其辞而白首不能窥其奥
何哉孔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诗之作虽
出于国史贱隶与夫闺门妇女之口类皆托于鸟兽
草木以吟咏其性情观其辞致高远所以感人心而
格天意者委曲而尽情优游而不迫以先王之泽犹
在礼义之风未泯是以言皆合于圣人之旨非是则
删而去之矣此后之学者所以明其说之为难也呜
卷一百五 第 2b 页 WYG0678-0371b.png
呼学诗者可谓难矣自孔子而下深于诗者盖可以
一二数也孔子圣人明乎诗之道也子夏子贡则学
乎孔子而明乎诗之义者也孟子则与孔子同道明
乎诗之志者也汉鲁申公楚元王交以诗为倡而知
诗之学者也何以知其然哉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盖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思于
无邪则诚之至也非诚之至则亦何能正得失动天
地感鬼神如影响之捷故曰惟孔子能知诗之道也
一二数也孔子圣人明乎诗之道也子夏子贡则学
乎孔子而明乎诗之义者也孟子则与孔子同道明
乎诗之志者也汉鲁申公楚元王交以诗为倡而知
诗之学者也何以知其然哉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盖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思于
无邪则诚之至也非诚之至则亦何能正得失动天
地感鬼神如影响之捷故曰惟孔子能知诗之道也
卷一百五 第 3a 页 WYG0678-0371c.png
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为绚兮而子夏言礼后于
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子贡言有其质者不可以
无学二者非深于诗之义何以知礼与质相为先后
质与学相为终始故曰惟子夏子贡能知诗之义也
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观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之诗则知诗人之
意在悯旱魃之虐而已果黎民之无遗也哉非略其
辞以求其志则未有不以辞害志者故曰惟孟子能
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子贡言有其质者不可以
无学二者非深于诗之义何以知礼与质相为先后
质与学相为终始故曰惟子夏子贡能知诗之义也
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观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之诗则知诗人之
意在悯旱魃之虐而已果黎民之无遗也哉非略其
辞以求其志则未有不以辞害志者故曰惟孟子能
卷一百五 第 3b 页 WYG0678-0371d.png
知诗之志也是数者其所知固自有浅深要皆有得
于诗焉亡秦之馀六籍煨烬学者不见全经久矣汉
兴惟鲁申公楚元王交始为之训其后郑氏为之笺
孔氏为之疏而诗之学寖兴焉然而是数子者不过
离章析句辨其名物以名家而已故曰若鲁申公楚
元王交则知诗之学者也汉自武帝崇尚儒术始变
高祖马上之风宰臣多用儒生元成以来长于诗者
首推匡衡萧望之之徒则以诗饰其儒雅者也其去
于诗焉亡秦之馀六籍煨烬学者不见全经久矣汉
兴惟鲁申公楚元王交始为之训其后郑氏为之笺
孔氏为之疏而诗之学寖兴焉然而是数子者不过
离章析句辨其名物以名家而已故曰若鲁申公楚
元王交则知诗之学者也汉自武帝崇尚儒术始变
高祖马上之风宰臣多用儒生元成以来长于诗者
首推匡衡萧望之之徒则以诗饰其儒雅者也其去
卷一百五 第 4a 页 WYG0678-0372a.png
孔子之学盖远矣荀卿号为知信六经尊孔氏者观
其著书辄时取诗人之辞以證其说卒致失其本旨
者甚多比古人之学最为疏缪李斯学荀卿用以相
秦至一世而遂亡其国盖以经术而断国论要在观
经之审学之不善其祸一至于此可不(今上/御名)哉诸君
子有意于学诗愿以孔子孟子子夏子贡为之师以
求诗人之大体而更以荀卿为戒焉则庶乎其有得
也
其著书辄时取诗人之辞以證其说卒致失其本旨
者甚多比古人之学最为疏缪李斯学荀卿用以相
秦至一世而遂亡其国盖以经术而断国论要在观
经之审学之不善其祸一至于此可不(今上/御名)哉诸君
子有意于学诗愿以孔子孟子子夏子贡为之师以
求诗人之大体而更以荀卿为戒焉则庶乎其有得
也
卷一百五 第 4b 页 WYG0678-0372b.png
陆氏(佃/)诗物性门类
通考八卷
存
陈振孙曰不著姓氏多取说文今考之盖陆农师所
作埤雅藁也
祝穆曰陆农师受经于王介甫而不以新法为是
杨氏(时/)诗辨疑
宋志一卷
通考八卷
存
陈振孙曰不著姓氏多取说文今考之盖陆农师所
作埤雅藁也
祝穆曰陆农师受经于王介甫而不以新法为是
杨氏(时/)诗辨疑
宋志一卷
卷一百五 第 5a 页 WYG0678-0372c.png
存
蔡氏(卞/)毛诗名物解
宋志二十卷
存
陈振孙曰蔡卞元度撰卞王介甫婿故多用字说其
目自释天至释杂凡十类大略似尔雅而琐碎穿凿
于经无补也
陆元辅曰蔡元度名物解目录一卷释天一卷释百
蔡氏(卞/)毛诗名物解
宋志二十卷
存
陈振孙曰蔡卞元度撰卞王介甫婿故多用字说其
目自释天至释杂凡十类大略似尔雅而琐碎穿凿
于经无补也
陆元辅曰蔡元度名物解目录一卷释天一卷释百
卷一百五 第 5b 页 WYG0678-0372d.png
谷一卷释草一卷释木一卷释鸟三卷释兽二卷释
虫二卷释鱼一卷释马一卷杂释一卷杂解一卷
董氏(逌/)广川诗故
宋志四十卷
佚
中兴艺文志董逌撰逌谓班固言鲁诗最近今徒于
他书时得之齐诗所存不全或疑后人托为然章句
间有自立处此不可易者韩诗虽亡阙外传及章句
虫二卷释鱼一卷释马一卷杂释一卷杂解一卷
董氏(逌/)广川诗故
宋志四十卷
佚
中兴艺文志董逌撰逌谓班固言鲁诗最近今徒于
他书时得之齐诗所存不全或疑后人托为然章句
间有自立处此不可易者韩诗虽亡阙外传及章句
卷一百五 第 6a 页 WYG0678-0373a.png
犹存毛诗训故为备以最后出故独传乃据毛氏以
考正于三家且论诗序决非子夏所作建炎中逌载
是书而南其志公学博不可以人废也
陈振孙曰逌说兼取三家不专毛郑谓齐诗尚存可
据按逌藏书志有齐诗六卷今馆阁无之逌自言隋
唐亦已亡久矣不知今所传何所从来或疑后世依
托为之然则安得便以为齐诗尚存也然其所援引
诸家文义与毛氏异者亦足以广见闻续微绝云
考正于三家且论诗序决非子夏所作建炎中逌载
是书而南其志公学博不可以人废也
陈振孙曰逌说兼取三家不专毛郑谓齐诗尚存可
据按逌藏书志有齐诗六卷今馆阁无之逌自言隋
唐亦已亡久矣不知今所传何所从来或疑后世依
托为之然则安得便以为齐诗尚存也然其所援引
诸家文义与毛氏异者亦足以广见闻续微绝云
卷一百五 第 6b 页 WYG0678-0373b.png
朱子曰董彦远诗解其论关雎之义自谓暗与程先
生合但其文晦涩难晓
王氏(居正/)毛诗辨学
二十卷
佚
廖氏(刚/)诗经讲义
二卷
存(载高峰集/)
生合但其文晦涩难晓
王氏(居正/)毛诗辨学
二十卷
佚
廖氏(刚/)诗经讲义
二卷
存(载高峰集/)
卷一百五 第 7a 页 WYG0678-0373c.png
宋史廖刚字用中顺昌人少从陈瓘杨时学崇宁五
年进士绍兴七年拜御史中丞寻改工部尚书以徽
猷阁直学士提举明道宫致仕
曹氏(粹中/)放斋诗说
宋志三十卷
未见
王应麟曰曹氏诗说谓齐诗先采蘋而后草虫 又
曰四月秀葽诸儒不详其名说文引刘向说以为苦
年进士绍兴七年拜御史中丞寻改工部尚书以徽
猷阁直学士提举明道宫致仕
曹氏(粹中/)放斋诗说
宋志三十卷
未见
王应麟曰曹氏诗说谓齐诗先采蘋而后草虫 又
曰四月秀葽诸儒不详其名说文引刘向说以为苦
卷一百五 第 7b 页 WYG0678-0373d.png
葽曹氏以尔雅本草證之知其为远志 又曰旱麓
毛氏云旱山名也曹氏按地理志汉中南郑县有旱
山沱水所出东北入汉
罗氏(从彦/)诗解
佚
闽书从彦字仲素延平人绍兴二年以特科授博罗
主簿学者称豫章先生
邱氏(税/)诗解义
毛氏云旱山名也曹氏按地理志汉中南郑县有旱
山沱水所出东北入汉
罗氏(从彦/)诗解
佚
闽书从彦字仲素延平人绍兴二年以特科授博罗
主簿学者称豫章先生
邱氏(税/)诗解义
卷一百五 第 8a 页 WYG0678-0374a.png
佚
江西通志邱税字为高南丰人入太学建炎初伏阙
上书乞徙都金陵以图恢复所著有诗解义
陈氏(鹏飞/)诗解
通考二十卷
未见
陈振孙曰不解商鲁二颂以为商颂当阙而鲁颂可
废
江西通志邱税字为高南丰人入太学建炎初伏阙
上书乞徙都金陵以图恢复所著有诗解义
陈氏(鹏飞/)诗解
通考二十卷
未见
陈振孙曰不解商鲁二颂以为商颂当阙而鲁颂可
废
卷一百五 第 8b 页 WYG0678-0374b.png
王应麟曰陈少南不取鲁颂然则思无邪一言亦在
所去乎
朱子曰陈少南于经旨既疏略不通点检处极多不
足据
李氏(樗/)毛诗详解
宋志三十六卷
存
陈振孙曰博取诸家之说训释名物文意末用已意
所去乎
朱子曰陈少南于经旨既疏略不通点检处极多不
足据
李氏(樗/)毛诗详解
宋志三十六卷
存
陈振孙曰博取诸家之说训释名物文意末用已意
卷一百五 第 9a 页 WYG0678-0374c.png
为论以断之樗闽之名儒于林少颖为外兄林李出
也
闽书樗字若林闽县人受业于吕本中后领乡贡有
毛诗注解学者称迂斋先生
吴氏(棫/)毛诗叶韵补音
宋志十卷
存
棫自序略曰诗音旧有九家唐陆德明以已见定为
也
闽书樗字若林闽县人受业于吕本中后领乡贡有
毛诗注解学者称迂斋先生
吴氏(棫/)毛诗叶韵补音
宋志十卷
存
棫自序略曰诗音旧有九家唐陆德明以已见定为
卷一百五 第 9b 页 WYG0678-0374d.png
一家之学释文是也所补之音皆陆氏未叶者已叶
者悉从陆氏其用韵己见集韵诸书者皆不载虽见
韵书而训义不同或诸书当作此读而注释未收者
载之凡字有一义即以一条为證或二义三义即以
二三条为證若谬误若未尽皆俟后之君子正而成
之庶斯道之不坠也
徐蒇序曰吴才老棫与蒇为同里有连其祖后家同
安才老登宣和六年进士第尝召试馆职不就除太
者悉从陆氏其用韵己见集韵诸书者皆不载虽见
韵书而训义不同或诸书当作此读而注释未收者
载之凡字有一义即以一条为證或二义三义即以
二三条为證若谬误若未尽皆俟后之君子正而成
之庶斯道之不坠也
徐蒇序曰吴才老棫与蒇为同里有连其祖后家同
安才老登宣和六年进士第尝召试馆职不就除太
卷一百五 第 10a 页 WYG0678-0375a.png
常丞忤时宰斥通判泉州绍兴戊辰岁蒇寓莆阳才
老所从造官识之长髯丰颊危冠大带进止閒暇中
和温厚之气睟然见于色仁义道德之旨蔼然形于
言蒇退而叹曰古所谓君子儒者非斯人耶才老从
容为蒇言擢第后数年不求官筑室三间中设夫子
像古书陈前谢外事凝神静虑以味古训是身侃侃
然常若游洙泗间而揖逊乎圣贤之前后也则其貌
之可敬爱固有所自哉佐泉著能名刚直而有谋明
老所从造官识之长髯丰颊危冠大带进止閒暇中
和温厚之气睟然见于色仁义道德之旨蔼然形于
言蒇退而叹曰古所谓君子儒者非斯人耶才老从
容为蒇言擢第后数年不求官筑室三间中设夫子
像古书陈前谢外事凝神静虑以味古训是身侃侃
然常若游洙泗间而揖逊乎圣贤之前后也则其貌
之可敬爱固有所自哉佐泉著能名刚直而有谋明
卷一百五 第 10b 页 WYG0678-0375b.png
恕而能断悍卒谋乱一郡汹汹大恐才老命戮数人
立定盖出于谈笑也其评论古人贤否优劣如与之
并时率能察其缊奥平生多著书若书裨传诗补音
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词释音韵补皆渊源精确而
歉然不敢自矜曰裨曰补曰续云者其谦可见矣自
补音之书成然后三百篇始得为诗从而考古铭箴
诵歌谣谚之类莫不字顺音叶而腐儒之言曰补音
所据多出于诗后殆后人因诗以为韵不当以是韵
立定盖出于谈笑也其评论古人贤否优劣如与之
并时率能察其缊奥平生多著书若书裨传诗补音
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词释音韵补皆渊源精确而
歉然不敢自矜曰裨曰补曰续云者其谦可见矣自
补音之书成然后三百篇始得为诗从而考古铭箴
诵歌谣谚之类莫不字顺音叶而腐儒之言曰补音
所据多出于诗后殆后人因诗以为韵不当以是韵
卷一百五 第 11a 页 WYG0678-0375c.png
诗也殆不知音韵之正本诸字之诗声有不可易者
如霾为亡皆切而当为陵之切者由其以狸为声浼
为每罪切而当为美辨切者由其以免得声有为云
九切而贿痏洧鲔皆以有得声则当为羽轨切矣皮
为蒲麋切而波坡颇跛皆以皮得声则当为蒲禾切
矣又如服之为房六切其见于诗者凡十有六皆当
为蒲北切而无与房六叶者友之为云九切其见于
诗者凡有十一皆当作羽轨切而无与云九叶者以
如霾为亡皆切而当为陵之切者由其以狸为声浼
为每罪切而当为美辨切者由其以免得声有为云
九切而贿痏洧鲔皆以有得声则当为羽轨切矣皮
为蒲麋切而波坡颇跛皆以皮得声则当为蒲禾切
矣又如服之为房六切其见于诗者凡十有六皆当
为蒲北切而无与房六叶者友之为云九切其见于
诗者凡有十一皆当作羽轨切而无与云九叶者以
卷一百五 第 11b 页 WYG0678-0375d.png
是类推之虽毋以他书为證可也腐儒尚安用譊譊
为补音引證初甚博才老惧其繁重不能行远于是
稍削去独于最古者中古者近古者各存三二条其
间或略远而举近非有所不知也才老以壬申岁出
闽别时谓蒇曰吾书后复增损行遽不暇出独藏旧
书又三年而才老死久矣访诸其家不获仅得论语
续解于延陵胡颖氏云乾道四年四月
朱子曰吴才老补音甚详然亦有推不去者如外禦
为补音引證初甚博才老惧其繁重不能行远于是
稍削去独于最古者中古者近古者各存三二条其
间或略远而举近非有所不知也才老以壬申岁出
闽别时谓蒇曰吾书后复增损行遽不暇出独藏旧
书又三年而才老死久矣访诸其家不获仅得论语
续解于延陵胡颖氏云乾道四年四月
朱子曰吴才老补音甚详然亦有推不去者如外禦
卷一百五 第 12a 页 WYG0678-0376a.png
其侮叶烝也无戎才老无寻处却云务字古人读做
蒙不知戎汝也汝戎二字古人通用是协音汝也如
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亦是叶音
汝也下民有严叶不敢迨遑才老欲音严为庄云避
汉讳却无道理某后读楚天问见一严字乃押从庄
字乃知是叶韵严读作昂也天问才老岂不读往往
无甚意义只恁地打过去也
杨简曰诗补音考究精博然亦有过差
蒙不知戎汝也汝戎二字古人通用是协音汝也如
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亦是叶音
汝也下民有严叶不敢迨遑才老欲音严为庄云避
汉讳却无道理某后读楚天问见一严字乃押从庄
字乃知是叶韵严读作昂也天问才老岂不读往往
无甚意义只恁地打过去也
杨简曰诗补音考究精博然亦有过差
卷一百五 第 12b 页 WYG0678-0376b.png
陈振孙曰吴棫撰其说以为诗韵无不叶者如来之
为釐庆之为羌马之为姥之类诗音旧有九家唐陆
德明始定为释文燕燕以南韵心沈重读南作尼心
切德明则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扬之水以沃韵乐
徐邈读沃郁缚切德明亦所不载颜氏糺缪正俗以
傅毅郊祀赋穰有而成切张衡东京赋激有吉跃切
今之所作大略仿此其援据精博信而有證朱晦翁
著楚辞亦用棫例皆叶其韵棫又有韵补一书不专
为釐庆之为羌马之为姥之类诗音旧有九家唐陆
德明始定为释文燕燕以南韵心沈重读南作尼心
切德明则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扬之水以沃韵乐
徐邈读沃郁缚切德明亦所不载颜氏糺缪正俗以
傅毅郊祀赋穰有而成切张衡东京赋激有吉跃切
今之所作大略仿此其援据精博信而有證朱晦翁
著楚辞亦用棫例皆叶其韵棫又有韵补一书不专
卷一百五 第 13a 页 WYG0678-0376c.png
为诗作也要之古人韵缓之说最为确论不必一一
改字
魏了翁曰诗易叶韵自吴才老始断然言之
陈凤梧序曰盈天地间物凡有物必有声乃自然之
理也仰观于天若雷霆之号令风雨之吹嘘俯察于
地若江河之冲激鸟兽之嗥鸣无不有声亦无不有
韵况人灵于万物参乎三才其言之出自中五声而
文字又声之精者故上古圣人制为律吕以谐五声
改字
魏了翁曰诗易叶韵自吴才老始断然言之
陈凤梧序曰盈天地间物凡有物必有声乃自然之
理也仰观于天若雷霆之号令风雨之吹嘘俯察于
地若江河之冲激鸟兽之嗥鸣无不有声亦无不有
韵况人灵于万物参乎三才其言之出自中五声而
文字又声之精者故上古圣人制为律吕以谐五声
卷一百五 第 13b 页 WYG0678-0376d.png
使咸协音韵可以被之管弦用之家乡邦国其极至
于动天地感鬼神而致雍熙泰和之盛良有以也诗
三百篇之有韵固不待言矣若夫易之爻象彖系书
之明良赓歌仪礼之祀醮嘏辞春秋左传之繇辞歌
谚句语短长率皆协韵虽或出于旁通假借而实合
乎音律之自然下及国语史汉诸书老庄荀扬韩欧
诸子其叙述之词间出韵语亦皆吻合世变既远经
生学子役于词赋声偶虽读其书而不知其韵识者
于动天地感鬼神而致雍熙泰和之盛良有以也诗
三百篇之有韵固不待言矣若夫易之爻象彖系书
之明良赓歌仪礼之祀醮嘏辞春秋左传之繇辞歌
谚句语短长率皆协韵虽或出于旁通假借而实合
乎音律之自然下及国语史汉诸书老庄荀扬韩欧
诸子其叙述之词间出韵语亦皆吻合世变既远经
生学子役于词赋声偶虽读其书而不知其韵识者
卷一百五 第 14a 页 WYG0678-0377a.png
病之宋儒吴才老博学好古乃采辑古经传子史协
韵分为四声各释其音义汇成一书名曰韵补其援
引该博考据精当诚有功于文字之学晦庵先生作
诗集传悉本其韵以协三百篇之旨其见信于大儒
盖不苟也嘉兴郡旧有刻板岁久漫漶毁而未完而
习举业者复视之为长物是以无传焉予读书中秘
时见同馆胡世臣购得一本尝假而录之仅得其音
而不及悉其义久而亡失后宧游中外往往求诸缙
韵分为四声各释其音义汇成一书名曰韵补其援
引该博考据精当诚有功于文字之学晦庵先生作
诗集传悉本其韵以协三百篇之旨其见信于大儒
盖不苟也嘉兴郡旧有刻板岁久漫漶毁而未完而
习举业者复视之为长物是以无传焉予读书中秘
时见同馆胡世臣购得一本尝假而录之仅得其音
而不及悉其义久而亡失后宧游中外往往求诸缙
卷一百五 第 14b 页 WYG0678-0377b.png
绅间未得也正德己卯予以服阕北上道经三衢会
提学宪副今光禄刘公德夫论及书籍德夫曰方伯
何公道亨藏有善本欲刻之以传比至钱塘首访何
公遂假其书阅之不啻如获拱璧公因嘱予序之既
而公以入觐未及梓顷擢大中丞巡抚河南保釐之
暇乃成厥志焉伻来以书速序予既辞不获乃述韵
补之源流暨重刻之颠末以引诸篇端使四方学者
知是书之不易得不可以忽焉而不之究心也公名
提学宪副今光禄刘公德夫论及书籍德夫曰方伯
何公道亨藏有善本欲刻之以传比至钱塘首访何
公遂假其书阅之不啻如获拱璧公因嘱予序之既
而公以入觐未及梓顷擢大中丞巡抚河南保釐之
暇乃成厥志焉伻来以书速序予既辞不获乃述韵
补之源流暨重刻之颠末以引诸篇端使四方学者
知是书之不易得不可以忽焉而不之究心也公名
卷一百五 第 15a 页 WYG0678-0377c.png
天衢楚之道州人与予同举弘治丙辰进士历官中
外风节才望推重同时而力学稽古汲汲不倦观于
斯刻足以见其志之所存矣
许宗鲁曰余少授诎于家庭诵而不协窃疑谓诎
者宫徵㞢所谐也管弦㞢所被也岂宜乖刺若是而
附载叶韵不知所本续检它知有所谓韵补者力
求罕值比习业翰馆见同馆㞢抄本然又简略过甚
字存其音引据全阙读㞢滋惑焉及按吴中乃从都
外风节才望推重同时而力学稽古汲汲不倦观于
斯刻足以见其志之所存矣
许宗鲁曰余少授诎于家庭诵而不协窃疑谓诎
者宫徵㞢所谐也管弦㞢所被也岂宜乖刺若是而
附载叶韵不知所本续检它知有所谓韵补者力
求罕值比习业翰馆见同馆㞢抄本然又简略过甚
字存其音引据全阙读㞢滋惑焉及按吴中乃从都
卷一百五 第 15b 页 WYG0678-0377d.png
冭仆所获嘉禾旧刻岁远褚蠹十仅存其九真二
韵又复错简不分乃重假杨仪部所藏□伍以校间
有补裨而书人脱缪失其本真复不可读乃又属校
于吴士皇甫生𡗕有反正而未完也及按宣城谋于
同年梅氏梅氏力赞之遂相与覆校于是稽诸载籍
殚神雠正犹未慊于余心鲁尝闻之韵者□㞢矩也
字者韵㞢原也矩败则物废原别则派乖夫字不□
作至理寄焉韵不苟叶至和宰焉苟事其和而弗基
韵又复错简不分乃重假杨仪部所藏□伍以校间
有补裨而书人脱缪失其本真复不可读乃又属校
于吴士皇甫生𡗕有反正而未完也及按宣城谋于
同年梅氏梅氏力赞之遂相与覆校于是稽诸载籍
殚神雠正犹未慊于余心鲁尝闻之韵者□㞢矩也
字者韵㞢原也矩败则物废原别则派乖夫字不□
作至理寄焉韵不苟叶至和宰焉苟事其和而弗基
卷一百五 第 16a 页 WYG0678-0378a.png
诸理弗和也基诸理而弗探其文弗理也今兹㞢韵
以复古也乃顾载以俗文俾理和所基昧不可讲将
和其听先蒙其视焉此何用耶于是颇原六书本文
以正俗体㞢害义者而韵补稍可观矣然传录易伪
学士观复乃锓于木工凡再月乃卒厥书既出以授
于人人乃于是好者恶者□者非者纷若讼而袭
藏瓿覆见各不同许子曰嗟兮物有定质人鲜至情
苟溺所偏燕石且宝蒙于乃心莹莹荆璧楚庭不售
以复古也乃顾载以俗文俾理和所基昧不可讲将
和其听先蒙其视焉此何用耶于是颇原六书本文
以正俗体㞢害义者而韵补稍可观矣然传录易伪
学士观复乃锓于木工凡再月乃卒厥书既出以授
于人人乃于是好者恶者□者非者纷若讼而袭
藏瓿覆见各不同许子曰嗟兮物有定质人鲜至情
苟溺所偏燕石且宝蒙于乃心莹莹荆璧楚庭不售
卷一百五 第 16b 页 WYG0678-0378b.png
而和氏悲焉迨其□也赵人获之秦欲绐取蔺相如
至于欲与首俱碎璧岂有二轻重在人遇弃有峕𡗕
何怪哉凡今人诵□读书一取正于朱子曰是则是
非则非无非趋向大贤以为准的吴氏韵补文公固
用以韵诗骚矣而去取犹异焉又何故耶余读吴氏
书固非凿空臆为者音本诸母转声以相叶唇齿喉
舌准旧弗更而援引指證朗然大备使古人韵语铿
锵击戛播于律吕□或忤违吴氏之功夫多哉
至于欲与首俱碎璧岂有二轻重在人遇弃有峕𡗕
何怪哉凡今人诵□读书一取正于朱子曰是则是
非则非无非趋向大贤以为准的吴氏韵补文公固
用以韵诗骚矣而去取犹异焉又何故耶余读吴氏
书固非凿空臆为者音本诸母转声以相叶唇齿喉
舌准旧弗更而援引指證朗然大备使古人韵语铿
锵击戛播于律吕□或忤违吴氏之功夫多哉
卷一百五 第 17a 页 WYG0678-0378c.png
卷一百五 第 17b 页 WYG0678-0378d.png
经义考卷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