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五
卷九十五 第 1a 页 WYG0678-02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九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书(二十四/)
杨氏(简/)书五诰解
  一册
   未见
    按文渊阁书目有之不载慈湖之名
卷九十五 第 1b 页 WYG0678-0261b.png
范氏(浚/)汤誓仲虺之诰论
  一篇
   存
伊训论
  一篇
   存
太甲三篇论
  一篇
卷九十五 第 2a 页 WYG0678-0262a.png
   存
咸有一德论
  一篇
   存
张氏(九成/)咸有一德论
  一篇
   未见
    按横浦之论当是为秦相建一德格天阁有
卷九十五 第 2b 页 WYG0678-0262b.png
    激而作
颜氏(复/)范氏(祖禹/)说命讲义
  三卷
   佚
 祖禹同崇政殿说书颜复进劄子曰臣等近进讲尚
 书说命窃以为君治天下国家钦天稽古修身务学
 任贤立政至德要道备在此书诚能法之可为尧舜
 昔太宗皇帝尝曰尚书王言治世之道说命最备特
卷九十五 第 3a 页 WYG0678-0262c.png
 诏孙奭讲此三篇望陛下详览深思必有启迪圣学
 之益臣等虽罄竭謏闻讲解于前谨辄记录所言缮
 写成册以备寻绎或赐顾问庶几少助聪明之万一
 其说命讲义三册谨具上进
范氏(浚/)说命三篇论
  一篇
   存
金氏(履祥/)西伯戡黎辨
卷九十五 第 3b 页 WYG0678-0262d.png
  一篇
   存
欧阳氏(修/)泰誓论
  二篇
   存
王氏(十朋/)泰誓论
  一篇
   存
卷九十五 第 4a 页 WYG0678-0263a.png
程子(颐/)改正武成
  一卷
   存
胡氏(洵直/)考正武成
  一卷
   存
 洵直自序曰按武成之书自伏生口传失其次序王
 氏新义尝加考正说书者愈疑且以式者在车所行
卷九十五 第 4b 页 WYG0678-0263b.png
 之礼也式商容闾岂当在归至于丰之后洵直以乐
 记考之孔子告宾牟贾以大武迟久之意首言久立
 于缀以待诸侯之至则庶邦冢君受伐商之命于周
 乃其时也故其克商也有未及下车而为之者有下
 车而为之者有济河而西然后为之者至其终也左
 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
 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
 知所以臣耕籍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以此五者为天
卷九十五 第 5a 页 WYG0678-0263c.png
 下之教其先后有伦如此则武成之次序可槩见矣
 是以验之以孔子之言而次第之庶有所本云
 刘昌诗曰洵直字次鱼清江前辈登科仕至别乘
 江西通志胡洵直字次鱼新喻人绍兴己丑进士累
 官湖南提刑司干官
朱子(熹/)考正武成次序月日谱
  一卷
   存
卷九十五 第 5b 页 WYG0678-0263d.png
牟氏(楷/)定武成错简
  一卷
   佚
 台州府志牟楷字仲裴黄岩人刻意诚正之学以侍
 母疾不仕教授生徒学者称之曰静正先生
张氏(日炳/)武成考
  一卷
   未见
卷九十五 第 6a 页 WYG0678-0264a.png
归氏(有光/)考定武成
  一卷
   存
 有光自述曰余所考定只移厥四月以下一段文势
 既顺亦无阙文矣汪玉卿尝疑甲子失序盖先儒以
 汉志推此年置闰在二月故四月有丁未庚戌本无
 可疑也
许氏(商/)五行传记
卷九十五 第 6b 页 WYG0678-0264b.png
  汉志一篇
   佚
 汉书长安许商长伯善为算著五行论历四至九卿
 号其门人沛唐林子高为德行平陵吴章伟君为言
 语重泉王吉少音为政事齐炔钦幼卿为文学王莽
 时林吉为九卿自表上师冢大夫博士郎吏为许氏
 学者各从门人会车数百两儒者荣之
 晋书孝武时夏侯始昌通五经善推五行传以传族
卷九十五 第 7a 页 WYG0678-0264c.png
 子夏侯胜下及许商皆以教所贤弟子其传与刘向
 同
刘氏(向/)洪范五行传记
  汉志十一卷(隋唐志有/)
   阙
 汉书向字子政本名更生为散骑宗正给事中成帝
 即位以故九卿召拜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
 大夫上方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
卷九十五 第 7b 页 WYG0678-0264d.png
 向见尚书洪范箕子为武王陈五行阴阳休咎之应
 乃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
 记推迹行事连传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
 月凡十一篇号曰洪范五行传论奏之 又曰景武
 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
 之后刘向治榖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范与仲舒
 错 又曰刘向洪范论发明大传著天人之应
 王嘉曰向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
卷九十五 第 8a 页 WYG0678-0265a.png
 植青藜杖扣阁而进见向闇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
 杖端烟然因以见向说开辟以前向因受五行洪范
 之文恐辞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
 沈约曰伏生创纪大传五行之体始详刘向广演洪
 范休咎之文益备
 高允曰汉光禄大夫刘向见汉祚将危权归外戚屡
 陈妖𤯝而不见纳遂因洪范春秋灾异报应者而为
 其传
卷九十五 第 8b 页 WYG0678-0265b.png
 欧阳修曰箕子陈洪范条其事为九类别其说为九
 章考其说不相附属向为五行传乃取五事皇极庶
 徵附于五行以为八事皆属五行与则至于八政五
 纪三德稽疑福极之类又不能附至俾洪范之书失
 其伦理所谓旁引曲取而迁就其说也然自汉以来
 未有非之者
 吕祖谦曰刘向灾异五行学博而未纯其原出于伏
 生大传
卷九十五 第 9a 页 WYG0678-0265c.png
 叶适曰刘向为王氏考灾异著五行传归于切劘当
 世而汉儒之言阴阳者其学亦各有所主然洪范之
 说由此隳裂使经世之成法降为灾异阴阳之书矣
 又曰洪范初不为灾异而作庶徵所指明有效验而
 学者乃以五行五事联附为一春秋以来凡有变兆
 离析剥解门类而户分之以是为格王正事则委巷
 小夫巫瞽之事夫岂不然而谓笃学好古自名如仲
 舒向歆者亦当尔与
卷九十五 第 9b 页 WYG0678-0265d.png
 赵枢生曰自大小夏侯明五行之后刘向遂著为洪
 范五行传论其书不可见而见于班固汉书五行志
 者皆其遗法也
 朱朝瑛曰刘向父子五行传附会穿凿固不足信雨
 旸燠寒风之分应于貌言视听思洪范则有明文岂
 可槩置不讲而谓一切事应俱属谬妄哉若以雨合
 于貌旸合于言燠寒风合于视听思虽复起朱子而
 质之将亦有所不能区别也箕子之言不若是之固
卷九十五 第 10a 页 WYG0678-0266a.png
 也
    按许商刘向皆有五行传记后汉郎顗传引
    洪范记辞曰月行中道移节应期德厚受福
    重华留之当属刘氏书也
王氏(名未/详)洪范谠义(一作皇极谠义今从中说问易篇/)
  九篇
   佚
 孙通曰安康献公之述曰皇极谠义九篇其言三才
卷九十五 第 10b 页 WYG0678-0266b.png
 之去就深矣
亡名氏洪范占
  隋志二卷
   佚
洪范日月变
  隋志一卷
   佚
洪范五行星历
卷九十五 第 11a 页 WYG0678-0266c.png
  七录四卷
   佚
穆氏(元休/)洪范外传
  新唐志十卷
   佚
 封演曰开元中有唐频上启典一百三十卷穆元休
 上洪范外传十卷
 王应麟曰元休穆宁之父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
卷九十五 第 11b 页 WYG0678-0266d.png
 献之赐帛授偃师丞
崔氏(良佐/)尚书演范
  新唐志卷亡
   佚
 权德舆曰博陵崔君元翰考某以明经历卫州汲县
 尉虢州湖城县主簿亲没遂不复仕探古先微言著
 尚书演范周易忘象及三国春秋门人易其名曰贞
 文孝父
卷九十五 第 12a 页 WYG0678-0267a.png
    按权文公为元翰文集序不书其父讳考新
    唐书宰相世系博陵崔氏第三房祁阳令抗
    子济州刺史潜潜子凤阁舍人承搆承搆子
    湖城簿良佐良佐子比部郎中元翰
宋仁宗皇帝洪范政凿
  十二卷
   佚
 王应麟曰康定元年十一月御撰洪范政凿十二卷
卷九十五 第 12b 页 WYG0678-0267b.png
 (一云二/十四卷)政凿书以皇极为本上与王洙论五行五事
 之證采五行六沴及前代庶应成此书上自为序
洛书五事图
  一卷
   佚
 范祖禹曰仁宗最深洪范之学每有变异恐惧修省
 必求其端
胡氏(瑗/)洪范口义(通考作洪范解/)
卷九十五 第 13a 页 WYG0678-0267c.png
  宋志一卷
   未见
 晁公武曰胡翼之洪范解皆其门人所录无铨次首
 尾
徐氏(复/)洪范论
  一卷
   佚
张氏(景/)洪范解
卷九十五 第 13b 页 WYG0678-0267d.png
  通考一卷
   未见
 晁公武曰皇朝张景晦之编景当景祐三年为房州
 参军著论七篇
刘氏(羲叟/)洪范灾异论
   佚
 长编庆历五年六月以泽州进士刘羲叟为试大理
 评事羲叟精算术兼通大衍诸历尝注司马迁天官
卷九十五 第 14a 页 WYG0678-0268a.png
 书及著洪范灾异论欧阳修荐之召试学士院而有
 是命
苏氏(洵/)洪范图论
  宋志一卷
   未见
 洵自序曰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
 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
 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
卷九十五 第 14b 页 WYG0678-0268b.png
 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
 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瑕垢以见圣秘复列二图一
 以指其谬一以形吾意噫人吾知乎不吾知其谓吾
 求异夫先儒而以为新奇也 又后序曰吾论洪范
 以五福六极系皇极之建与不建而且不与二刘之
 增眊与阴或者犹以刘向夏侯胜之说为惑刘向之
 言皇极之建总为五福皇极之不建不能主五事下
 与五事齿而均获一极犹平王之诗降而为国风夏
卷九十五 第 15a 页 WYG0678-0268c.png
 侯胜之言曰天久阴不雨臣下将有谋上者已而果
 然以刘向之说则皇极之不建不可系以六极以夏
 侯胜之说眊与阴不可废是皆不然夫福极之于五
 事非若庶验也阴阳而推之律历而求之人事而揆
 之庶验之通于五事可指而言也且圣人之作可知
 也今指人而谓之曰尔为某事明日必有某福尔为
 某事明日必有某极是巫觋卜相之事也而圣人何
 由知之故吾以为皇极之建五事皆得而五福皆应
卷九十五 第 15b 页 WYG0678-0268d.png
 不曰应某事者必某福也皇极不建五事皆失而六
 极皆应不曰应某事者必某极也五事之间得与失
 参焉则亦不曰必某福必某极应也亦曰福与极参
 焉耳今刘以为皇极建而为五事主故加之五福及
 其不建也不加之以六极而以平王之诗为说其意
 以为不建则不能为五事主故不加之六极以为贬
 也今有人有九命之爵及有罪而日削其爵使至一
 命以贬之曰贬可也此犹平王之诗降而为国风曰
卷九十五 第 16a 页 WYG0678-0269a.png
 降可也若夫有罪人当具五刑而曰是人也罪大不
 当加之以五刑姑以墨辟论以重其责是得为重其
 责乎今欲重不建之罪不曰六极皆应而曰独弱之
 极应乃引平王之诗以为说平王之诗固不然也且
 彼圣人者岂以天下之福与极止于五与六而已哉
 盖亦举其大槩耳夫天地之间非人力所为而可以
 为验者多矣圣人取其尤大而可以有所兼者五而
 使其馀者可以遂见焉今也力分其一端以为二而
卷九十五 第 16b 页 WYG0678-0269b.png
 必曰阴为阴雨为雨且经之庶验有曰晹矣而岂独
 遗阴哉盖阴之极盛于雨而圣人举其极者言也吾
 观二刘之传金不从革与传常雨也乃言雷电雨雪
 皆在而独于此别雨与阴何也然则夏侯胜之言何
 以必应曰事固有幸而中者公孙臣以汉为土德而
 黄龙当见黄龙则见矣而汉乃火德也可以一黄龙
 而必谓汉为土德耶必不可也其所谓眊者蒙矣胡
 复多言哉
卷九十五 第 17a 页 WYG0678-0269c.png
 晁公武曰是书三论皆援经以系传斥末以归本二
 图一以指歆向之谬一以形其意或云非洵作
刘氏(彝/)洪范解
  宋志六卷
   佚
 蒋垣曰刘彝字执中福州怀安人从胡瑗学著洪范
 解周礼中义七经中义古礼经传续通解
廖氏(称/)洪范论
卷九十五 第 17b 页 WYG0678-0269d.png
  一篇
   存
 湖广总志称衡山人天禧中举进士著洪范论
 朱子曰廖氏论洪范大段辟河图洛书以此见知于
 欧阳公盖欧公有无祥瑞之论欧公只见五代有伪
 作祥瑞故并与古而不信如河图洛书之事论语自
 有此说而欧公不信祥瑞并不信此而云系辞亦不
 足信且如今世间有石头上出日月者人取为石屏
卷九十五 第 18a 页 WYG0678-0270a.png
 又有一等石上分明有如枯树者亦不足怪也河图
 洛书亦何足怪
孙氏(谔/)洪范会传
  通考一卷
   未见
 晁公武曰谔元祐中博士其说多本汉儒颇攻王氏
 之失
曾氏(巩/)洪范论
卷九十五 第 18b 页 WYG0678-0270b.png
  一卷
   存
 朱子曰洪范曾子固说得胜如他人
 
 
 
 
 经义考卷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