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八
卷七十八 第 1a 页 WYG0678-00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七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书(七/)
梁武帝尚书大义
  隋志二十卷
   佚
刘氏(叔嗣/)尚书注
卷七十八 第 1b 页 WYG0678-0084b.png
  七录二十一卷
   佚
尚书新集序
  七录一卷
   佚
尚书亡篇序
  隋志一卷
   佚
卷七十八 第 2a 页 WYG0678-0084c.png
 隋志梁五经博士刘叔嗣注
 册府元龟刘叔嗣为五经博士注尚书亡篇序又注
 尚书二十一卷
孔氏(子袪/)尚书义
  二十卷
   佚
集注尚书
  三十卷
卷七十八 第 2b 页 WYG0678-0084d.png
   佚
任氏(孝恭/)古文尚书大义
  唐志二十卷
   佚
 南史任孝恭字孝恭临淮人武帝召入西省初为奉
 朝请进直寿光省为司文侍郎俄兼中书通事舍人
 侯景获之使作檄求还私第检讨景许之因走入东
 府城陷景剉斩之
卷七十八 第 3a 页 WYG0678-0085a.png
蔡氏(大宝/)尚书义疏
  隋志三十卷
   佚
 隋志大宝萧察司徒
 孔颖达曰古文近至隋初始流河朔其为正义者蔡
 大宝巢猗费甝顾彪刘焯刘炫
巢氏(猗/)尚书义
  隋志三卷(新旧唐志作/义疏十卷)
卷七十八 第 3b 页 WYG0678-0085b.png
   佚
尚书百释
  隋志三卷
   佚
 隋志梁国子助教巢猗撰
费氏(甝/)尚书义疏
  隋志十卷
   佚
卷七十八 第 4a 页 WYG0678-0085c.png
 陆德明曰梁国子助教江夏费甝作尚书义疏行于
 世
 李延寿曰齐时诸生略不见孔传注解武平末刘光
 伯刘士元始得费甝义疏乃留意焉
张氏(讥/)尚书义
  十五卷
   佚
尚书广疏
卷七十八 第 4b 页 WYG0678-0085d.png
  崇文总目十八卷
   佚
刘氏(焯/)尚书义疏
  唐志二十卷
   佚
 北史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少与河间刘炫结盟
 为友同受诗于同郡刘轨思受左传于广平郭懋常问
 礼于阜城熊安生开皇中举秀才射策同修国史直
卷七十八 第 5a 页 WYG0678-0086a.png
 门下省俄除员外将军于秘书省考定群言假还复
 入京为飞章所谤除名于是优游乡里专以著述教
 授为务贾马王郑所传章句多所是非炀帝即位迁
 太学博士
 儒林传信都刘士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南
 北博极古今后生钻仰所制诸经义疏缙绅咸师宗
 之
刘氏(炫/)尚书述义
卷七十八 第 5b 页 WYG0678-0086b.png
  隋志二十卷
   佚
尚书百篇义
  通志一卷
   佚
尚书孔传目
  通志一卷
   佚
卷七十八 第 6a 页 WYG0678-0086c.png
尚书略义
  通志三卷
   佚
 北史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隋开皇中奉敕同修
 国史俄直门下省兼于内史省考定群言虽遍直三
 省竟不得官为县司责其赋役炫自陈于内史内史
 送诣吏部尚书韦世康问其所能炫自为状曰周礼
 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
卷七十八 第 6b 页 WYG0678-0086d.png
 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周易仪礼榖
 梁用功差少子史文集嘉言故事咸诵于心天文律
 历穷覈微妙吏部竟不详试在朝知名之士十馀人
 保明炫所陈不谬于是除殿内将军炀帝即位纳言
 杨达举炫博学有文章射策高第除太学博士
 册府元龟刘炫为太学博士以品卑去任归于河间时盗
 贼蜂起榖食踊贵教授不行因冻馁而死其后门人
 谥曰宣德先生
卷七十八 第 7a 页 WYG0678-0087a.png
    按刘光伯尚书百篇义孔传目略义三书绍
    兴四库续到阙书目俱有之又隋志载刘先
    生尚书义三卷不详其名度非光伯即士元
    所著也
王氏(孝籍/)尚书注
   佚
 北史王孝籍平原人开皇中召入秘书助修国史后
 归乡里以教授为业终于家注尚书及诗遭乱零落
卷七十八 第 7b 页 WYG0678-0087b.png
顾氏(彪/)尚书疏
  隋志二十卷
   佚
尚书文外义
  隋志一卷
   佚
今文尚书音
  隋志一卷
卷七十八 第 8a 页 WYG0678-0087c.png
   佚
古文尚书音义
  唐志五卷
   佚
尚书大传音
  隋志二卷
   佚
 北史顾彪字仲文馀杭人明尚书春秋炀帝时为秘
卷七十八 第 8b 页 WYG0678-0087d.png
 书学士撰古文尚书义疏二十卷行于世
 册府元龟彪撰古文尚书义疏二十卷今文尚书音
 一卷大传音一卷尚书文外义一卷
 郑樵曰古文尚书音唐世与宋朝并无今出于漳州
 之吴氏
虞氏(失名/)尚书释问
  隋志一卷
   佚
卷七十八 第 9a 页 WYG0678-0088a.png
王氏(失名/)尚书传问
  七录二卷
   佚
亡名氏尚书闰义
  隋志一卷
   佚
尚书义疏
  隋志七卷
卷七十八 第 9b 页 WYG0678-0088b.png
   佚
尚书逸篇
  隋志二卷
   佚
 孙奭曰隋经籍志尚书逸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
 目似孔氏壁中书之残缺者故附尚书之末
唐孝明皇帝今文尚书
  新唐志十三卷
卷七十八 第 10a 页 WYG0678-0088c.png
   存
 新唐志开元十四年玄宗以洪范无偏无颇声不协
 诏改为无偏无陂天宝三载又诏集贤学士卫包改
 古文从今文
 册府元龟唐天宝三载诏曰朕钦惟载籍讨论坟典
 以为先王令范莫越于唐虞上古遗书实称于训诰
 虽百篇奥义前代或亡而六体奇文旧规犹在但以
 古先所制有异于当今传写浸讹有疑于后学永言
卷七十八 第 10b 页 WYG0678-0088d.png
 刋革必在从宜尚书应是古体文字并依今字缮写
 施行其旧本仍藏之书府唐大诏令敕曰典谟既作
 虽曰不刋文字或讹岂必相袭朕听政之暇乙夜观
 书匪徒阅于微言实欲畅于精理每读尚书洪范至
 无偏无颇遵王之义三复兹句常有所疑据其下文
 并皆协韵唯颇一字实则不伦又周易泰卦中无平
 不陂释文云陂字亦有颇音陂之与颇训诰无别为
 陂则亦会意为颇则声不成文应由煨烬之馀编简
卷七十八 第 11a 页 WYG0678-0089a.png
 坠缺传授之际差舛相沿原始要终须有刋革朕虽
 先觉兼访诸儒佥以为然终非独断其尚书洪范无
 偏无颇字宜改为陂庶使先儒之义去彼膏盲后学
 之徒正其鱼鲁仍宣示国学主者施行
    按文苑英华亦载此敕云是孙逖代草
 郑樵曰易诗书春秋皆有古文自汉以来尽易以今
 文惟孔安国得屋壁之书依古文而𨽻之安国授都
 尉朝朝授胶东庸生谓之尚书古文之学郑康成为
卷七十八 第 11b 页 WYG0678-0089b.png
 之注亦不废古文使天下后学于此一书而得古意
 不幸遭明皇更以今文其不合开元文字者谓之野
 书所用今文违于古义多矣
 马端临曰按汉儒林传言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
 以今文读之唐艺文志有今文尚书十三卷注言玄
 宗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然则汉之所谓
 古文者科斗书今文者𨽻书也唐之所谓古文者𨽻
 书今文者世所通用之俗字也
卷七十八 第 12a 页 WYG0678-0089c.png
 顾炎武曰周礼肆师治其礼仪以佐宗伯注故书仪
 为义郑司农云义读为仪古者书仪但为义洪适𨽻
 释云周礼注仪义二字古皆音莪以今考之汉孔耽
 神祠碑竭凯风以惆憀惟蓼仪以怆悢平都相蒋君
 碑感慕诗人蓼蓼者仪并以仪为莪也卫尉卿衡方
 碑感卫人之凯风悼蓼义之劬劳司𨽻校尉鲁峻碑
 悲蓼义之不报痛昊天之靡嘉并以义为莪也吴才
 老韵补仪牛何反周礼注仪作义古皆音俄诗汎彼
卷七十八 第 12b 页 WYG0678-0089d.png
 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惟我仪之死矢靡他又
 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又菁菁者莪在彼
 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又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又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又慎尔出
 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又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
 尔止不愆于仪穆天子传黄泽谣黄之陁其马喷沙
 皇人威仪管子第子职相切相磋各长其仪刘向说
 苑食则有节饮则有仪往则有文来则有嘉扬雄太
卷七十八 第 13a 页 WYG0678-0090a.png
 玄经阳气汜施不偏不颇物与争讼各遵其仪韩敕
 孔庙礼器碑上合紫台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礼
 仪仪皆作俄音自中山王文木赋载重雪而梢劲风
 将等于二仪始与枝雌知斯为韵
    按顾氏所诠最为详确义既通仪又音俄正
    与颇同韵明皇不晓事谓从颇则声不成文
    遂改为陂徒见嗤于学者矣窃谓经文一字
    之改虽无大害然亦当复古本为是
卷七十八 第 13b 页 WYG0678-0090b.png
    又按王氏困学记闻谓泰誓古文本作大誓
    故孔氏注云大会以誓众皋陶谟天明畏自
    我民明畏今大作泰畏作威皆卫包所改乃
    知匪特洪范之取颇为陂也
文宗皇帝尚书君臣事迹图
   佚
 玉海文宗每对宰臣深言经学太和二年五月帝纂
 集尚书中君臣事迹命工图写于太液亭朝夕观览
卷七十八 第 14a 页 WYG0678-0090c.png
孔氏(颖达/)等尚书正义
  唐志二十卷
   存
 新唐书国子祭酒孔颖达太学博士王德韶四门助
 教李子云等奉诏撰四门博士朱长才苏德融太学
 助教隋德素四门助教王士雄赵弘智覆审太尉扬
 州都督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
 张行成吏部尚书侍中高季辅吏部尚书褚遂良中
卷七十八 第 14b 页 WYG0678-0090d.png
 书令柳奭弘文馆学士谷那律刘伯庄太学博士贾
 公彦范义頵齐威太常博士柳士宣孔志约四门博
 士赵君赞右内率府长史弘文馆直学士薛伯珍国
 子助教史士弘太学助教郑祖玄周玄达四门助教
 李玄植王真儒与王德韶隋德素等刋定
 中兴书目尚书正义二十卷永徽四年长孙无忌等
 承诏刋定
 孔颖达序曰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策
卷七十八 第 15a 页 WYG0678-0091a.png
 古之王者事总万机发号出令义非一揆或设教以
 驭下或展礼以事上或宣威以肃震曜或敷和而散
 风雨得之则百度惟贞失之则千里斯谬枢机之发
 荣辱之主丝纶之动不可不慎所以辞不苟出君举
 必书欲其昭法诫慎言行也其泉原所渐基于出震
 之君黼藻斯彰郁乎如云之后勋华揖让而典谟起
 汤武革命而誓诰兴先君宣父生于周末有至德而
 无至位修圣道以显圣人芟烦乱而剪浮辞举宏纲
卷七十八 第 15b 页 WYG0678-0091b.png
 而撮机要上断唐虞下终秦鲁时经五代书总百篇
 采翡翠之羽毛拔犀象之牙角罄荆山之石所得者
 连城穷汉水之滨所求者照乘巍巍荡荡无得而称
 郁郁纷纷于斯为盛斯乃前言往行足以垂法将来
 者也暨乎七雄已战五精未聚儒雅与深阱同埋经
 典共积薪俱燎汉氏大济区宇广求遗逸采古文于
 金石得今书于齐鲁其文则欧阳夏侯二家之所说
 蔡邕碑石刻之古文则两汉亦所不行安国注之实
卷七十八 第 16a 页 WYG0678-0091c.png
 遭巫蛊遂寝而不用历及魏晋方始稍兴故马郑诸
 儒莫睹其学所注经传时或异同晋世皇甫谧独得
 其书载于帝纪其后传授乃可详焉但古文经虽然
 早出晚始得行其辞富而备其义弘而雅故复而不
 厌久而愈亮江左学者咸悉祖焉近至隋初始流河
 朔其为正义者蔡大宝巢猗费甝顾彪刘焯刘炫等
 其诸公旨趣多或因循帖释注文义皆浅略惟刘焯
 刘炫最为详雅然焯乃织综经文穿凿孔穴诡其新
卷七十八 第 16b 页 WYG0678-0091d.png
 见异彼前儒非险而更为险无义而更生义窃以古
 人言诰惟在达情虽复时或取象不必辞皆有意若
 其言必托数经悉对文斯乃鼓怒浪于平流震惊飙
 于静树使教者烦而多惑学者劳而少功过犹不及
 良为此也炫嫌焯之烦杂就而删焉虽复微稍省要
 又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华虽为文笔之善
 乃非开奖之路义既无义文又非文欲使后生若为
 领袖此乃炫之所失未为得也今奉明敕考定是非
卷七十八 第 17a 页 WYG0678-0092a.png
 谨罄庸愚竭所闻见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
 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此亦非敢臆说
 必据旧闻谨与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臣王德韶前
 四门助教臣李子云等谨共铨叙至十六年又奉敕
 与前修疏人及通直郎行四门博士骁骑尉臣朱长
 才给事郎守四门博士上骑都尉臣苏德融登仕郎
 守太学助教云骑尉臣随德素儒林郎守四门助教
 云骑尉臣王士雄等对敕使赵弘智覆更详审为之
卷七十八 第 17b 页 WYG0678-0092b.png
 正义凡二十卷庶对扬于圣范冀有益于童稚略陈
 其事叙之云尔
 晁公武曰颖达因梁费甝疏广之唐儒学传称颖达
 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撰五经义训百馀篇
 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
 不能无谬冗马嘉运驳正其失永徽中于志宁张行
 成
高季辅就加增损始布天下艺文志云颖达与李
 子云王德韶等撰朱长才苏德庸随德素王士雄赵
卷七十八 第 18a 页 WYG0678-0092c.png
 弘智审覆长孙无忌李绩等二十四人刋定唐史志
 传记事多参差此为尤甚所记撰著人姓氏往往不
 同
陆氏(德明/)尚书释文
  宋志一卷
   存
 崇文总目皇朝太子中舍陈鄂奉诏刋定始开宝中
 诏以德明所释乃古文尚书与唐明皇所定今文駮
卷七十八 第 18b 页 WYG0678-0092d.png
 异令鄂删定其文改从𨽻书盖今文自晓者多故音
 切弥省
 晁公武曰古文尚书孔安国以𨽻古定自汉迄唐行
 于学官明皇改从今文由是古文遂绝陆德明独存
 其一二于释文
 王应麟曰唐陆德明释文用古文后周显德六年郭
 忠恕定古文尚书并释文刻板太祖命判国子监周
 惟简等重修开宝五年二月诏翰林学士李昉校定
卷七十八 第 19a 页 WYG0678-0093a.png
 上之诏名开宝新定尚书释文咸平二年十月孙奭
 请摹印古文尚书音义与新定释文并行从之天圣
 八年九月雕新定释文
王氏(玄度/)注尚书
  新唐志十三卷
   佚
王氏(元感/)尚书紏缪
  新唐志十卷
卷七十八 第 19b 页 WYG0678-0093b.png
   佚
 旧唐书王元感濮州鄄城人举明经补博城县丞天
 授中迁左卫率府录事兼直弘文馆转四门博士长
 安三年表上其所撰尚书纠谬十卷春秋振滞二十
 卷礼记绳愆三十卷并所注孝经史记稿草请官给
 纸笔写上秘阁诏令弘文崇贤两馆学士及成均博
 士详其可否学士祝钦明郭山恽李宪等皆专守先
 儒章句深讥元感掎摭旧义元感随方应答竟不之
卷七十八 第 20a 页 WYG0678-0093c.png
 屈凤阁舍人魏知古司封郎中徐坚左史刘知几右
 史张思敬雅好异闻每为元感申理其义连表荐之
 寻下诏曰王元感质性温敏博闻强记手不释卷老
 而弥笃掎前达之失究先圣之旨是谓儒宗不可多
 得可太子司议郎兼崇贤馆学士魏知古尝称其所
 撰书曰信可谓五经之指南也
成氏(伯玙/)尚书断章
  授经图十三卷
卷七十八 第 20b 页 WYG0678-0093d.png
   佚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姓氏案其书略序众篇大旨
冯氏(继先/)尚书广疏
  宋志十八卷
   佚
 崇文总目伪蜀冯继先撰以孔颖达正义为本小加
 已意
尚书小疏
卷七十八 第 21a 页 WYG0678-0094a.png
  宋志十三卷
   佚
 
 
 
 
 
 
卷七十八 第 21b 页 WYG0678-0094b.png
 
 
 
 
 
 
 
 经义考卷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