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二
卷七十二 第 1a 页 WYG0678-002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七十二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书(一/)
三皇五帝之书
   佚(虞书存/) (伪三坟书存/)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郑康成曰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
卷七十二 第 1b 页 WYG0678-0023d.png
 贾逵曰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
 孝经纬曰三皇无文有文字之后仰录三皇时事
 刘熙曰三坟坟分也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治其体
 有三也五典典镇也制法所以镇定上下其等有五
 也今皆亡惟尧典存
 葛洪曰隐士以三坟为金玉五典为琴筝
 刘协曰皇世三坟帝代五典
 李先曰三皇五帝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
卷七十二 第 2a 页 WYG0678-0024a.png
 刘知几曰春秋传载楚左史能读三坟五典周礼曰外
 史掌三皇五帝之书由斯而言则坟典文义三五典
 策春秋之时犹大行于世
 程子曰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使诚有所谓
 羲农之书乃后世称述当时之事失其义理如许行
 所谓神农之言及阴阳医方称黄帝之说尔此圣人
 所以去之也或疑阴符之类是甚非也此出战国权
 变之术窃窥机要以为变诈之用岂上古至淳之道
卷七十二 第 2b 页 WYG0678-0024b.png
 耶
 叶梦得曰古三坟书为古文奇险不可识了不知其
 何语其妄可知也
 杨时曰三坟世传以为古三皇书非也其辞简而质
 远而无统其有意于仿古之为乎孔子曰神无方易
 无体又曰生生之谓易则易之为易其义深矣殆不
 可以形数名也是书太古河图代姓纪曰博厚而浊
 谓之太易太易之数三是以形数名易也其言殆与
卷七十二 第 3a 页 WYG0678-0024c.png
 孔子异乎吾是以知其非古书也
 晁公武曰古三坟书张天觉言得之于比阳民家坟
 皆古文而传乃𨽻书所谓三坟者山气形也七略隋
 志皆无之世以为天觉伪撰
 郑樵曰三皇太古书亦谓之三坟一曰山坟二曰气
 坟三曰形坟天皇伏羲氏本山坟而作易曰连山人
 皇神农氏本气坟而作易曰归藏地皇黄帝氏本形
 坟而作易曰坤乾虽不画卦而其名皆曰卦爻大象
卷七十二 第 3b 页 WYG0678-0024d.png
 连山之大象有八曰君臣民物阴阳兵象而统以山
 归藏之大象有八曰归藏生动长育止杀而统以气
 坤乾之大象有八曰天地日月山川云气而统以形
 皆八而八之为六十四其书汉魏不传至元丰中始
 出于唐州比阳之民家世疑伪书然其文古其辞质
 而野其错综有经纬恐非后人之能为也如纬书犹
 见取于前世况此乎且归藏至晋始出连山至唐始
 出然则始出于近代亦不为异事也
卷七十二 第 4a 页 WYG0678-0025a.png
 中兴书目三坟之目见于孔序汉志不载元丰七年
 毛渐奉使京西得之其书以山气形为别山坟谓之
 连山气坟归藏形坟坤乾与先儒言三易异其中有
 姓纪一篇皇策一篇政典一篇合为三卷皆伪托也
 陈振孙曰元丰中毛渐正仲奉使京西得之唐州民
 舍其辞诡诞不经盖伪书也三坟之名惟见于左氏
 右尹子革之言盖自孔子定书断自唐虞以下前乎
 唐虞无徵不信不复采取于时固已影响不存去之
卷七十二 第 4b 页 WYG0678-0025b.png
 二千载而其书忽出何可信也况皇谓之坟帝谓之
 典皆古史也不当如毛所录其伪明甚人之好奇有
 如此其僻者
 朱子曰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公所录必非
 伪妄若果全备孔子亦不应悉删去之或其简编脱
 落不可通晓或是孔子所见止是唐虞以下不可知
 耳
 罗璧曰典有五而逸其三坟有三而不存其一
卷七十二 第 5a 页 WYG0678-0025c.png
 王应麟曰前贤谓皋夔稷契有何书可读理实未然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春秋传所谓三坟五典
 是也黄帝颛顼之道在丹书武王所以端冕东面而
 受于师尚父也少皞氏之纪官夫子所以见郯子而
 学也孰谓无书可读哉 又曰吕氏春秋序意曰尝
 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
 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不韦十二纪成于秦八年岁
 在涒滩上古之书犹存前圣传道之渊源犹可考也
卷七十二 第 5b 页 WYG0678-0025d.png
  又曰汉初去圣未远帝王遗书犹有存者贾谊书
 修政语引黄帝曰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
 止颛顼曰至道不可过也至义不可易也功莫美于
 去恶而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故非吾善善而
 已也善缘善也非恶恶而已也恶缘恶也吾日慎一
 日帝喾曰缘巧者之事而学为巧行仁者之操而与
 为仁也故节仁之器以修其财而身专其美矣德莫
 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故政莫大于信治
卷七十二 第 6a 页 WYG0678-0026a.png
 莫大于仁吾慎此而已矣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
 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故一民
 或饥曰此吾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
 有罪曰此我陷之也帝舜曰吾尽吾敬而以事吾上
 故见谓忠焉吾尽吾敬以接吾敌故见谓信焉吾尽
 吾敬以使吾下故见谓仁焉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
 以敬也此帝王大训之存于汉者若高帝能除挟书
 之律萧相国能收秦博士官之书则倚相所读者必
卷七十二 第 6b 页 WYG0678-0026b.png
 不坠矣 又曰三皇之书伏羲有易神农有本草黄
 帝有素问
 黄震曰孔安国作书序明言孔子去三坟而断自唐
 虞二典为书今信安毛渐正仲乃称元丰七年奉使
 京西得古三坟书于唐州比阳道民间为伪固不待
 辨而知特其所以为伪有不容不辨者夫三坟虽不
 可复知槩以今之二典则载事之书后世所谓史册
 之类也今其书乃以山坟为第一而指为天皇伏羲
卷七十二 第 7a 页 WYG0678-0026c.png
 氏连山之易以气坟次之而指为人皇神农氏归藏
 之易以形坟又次之而指为地皇轩辕氏坤乾之易
 愚按伏羲画八卦历文王孔子而成今之易三才之
 道备焉此外无馀蕴周礼六典晚出于王莽刘歆始
 有连山归藏周易三者之名意谓夏商之世各自有
 易于义无稽而好异者喜言之自谓博古已成空谈
 况于窃取其名为三坟之书然乎否耶山坟言君臣
 民物阴阳兵象气坟言归藏生动长育止杀形坟言
卷七十二 第 7b 页 WYG0678-0026d.png
 天地日月山川云气一字各释为一事实皆无理山
 坟缀以姓纪之篇气坟缀以皇策之篇形坟缀以政
 典之篇亦皆无理毛渐乃以胤征尝引政典指为證
 据不知政典夏氏国法非三坟书也
 马端临曰按夫子所定之书其亡于秦火而汉世所
 不复见者盖杳不知其为何语矣况三坟已见削于
 夫子而谓其书忽出于元丰间其为缪妄可知夹漈
 好奇而尊信之过矣况又详孔安国书序所言则坟
卷七十二 第 8a 页 WYG0678-0027a.png
 典书也盖百篇之类也八索易也盖彖象文言之类
 也今所谓三坟者曰山坟气坟形坟而以为连山归
 藏坤乾之所由作而又各有所谓大象六十四卦则
 亦是易书而与百篇之义不类矣岂得与五典并称
 乎
 金履祥曰周官外史固有三皇五帝之书未闻坟典
 之名也左氏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未知何书
 也或当时别有异书倚相读之以为博耳书序以尧
卷七十二 第 8b 页 WYG0678-0027b.png
 舜有二典遂引三坟五典以配三皇五帝之数證定
 书之原反滋纷纷近世有三坟书云得于青城山其
 书始出于张天觉家有山坟气坟形坟之名古易既
 有六十四卦安得又有三坟龟山尝辨其非今婺有
 版本盖书序说启其伪也
 吴莱曰三坟书近出伪书也文鄙而义陋其言伏羲
 本山坟而作连山神农本气坟而作归藏黄帝本形
 坟而作坤乾与周官太卜所掌三易异焉又周官外
卷七十二 第 9a 页 WYG0678-0027c.png
 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太
 史公所谓缙绅先生难言之者也孔安国书序始以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坟者大也言大道也
 苟言大道孔子不删孔子删之此其文诚不雅驯矣
 且三坟自三坟三易自三易亦无缘合而为一也外
 有纪姓者叙上古帝王之世襄阳罗泌颇加采用以
 著路史莆田郑樵谓东汉诸儒尚喜谶三坟书虽近
 出庸不愈于谶乎乃引柴霖之传而上寘诸古易经
卷七十二 第 9b 页 WYG0678-0027d.png
 之列以为非后世所可及终不能掩其伪也
 吴师道曰外史掌三皇之书不言三坟也左史倚相
 能读三坟不云三皇也孔氏以三坟五典合之三皇
 五帝书序之文先儒颇疑之遂以是为一定不可易
 之论可也 又曰古三坟书宋元丰中毛渐得之唐
 州比阳民家绍兴中沈斐刻于婺学近岁火板不存
 予从张子长假其书读之所谓三坟以山气形为别
 以伏羲连山神农归藏轩辕坤乾易合其目坟各有
卷七十二 第 10a 页 WYG0678-0028a.png
 传又有姓纪皇策政典之篇后序称天复中青城山
 裂石中所得不云何人亦可疑矣按三坟汉艺文志
 已无传隋史载刘炫撰书百数卷题曰连山易子长
 谓此书卷题不同亦非炫所撰者天复乃唐末号去
 之二千年一旦复出裂石所得尤涉怪诞按晁公武
 云张商英伪撰盖得其实矣既明其伪固不足深辨
 略举一二以见撰者之谬大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儒不知先天之义故
卷七十二 第 10b 页 WYG0678-0028b.png
 多误解今其言曰混沌为太始其数一一为太极天
 地之父母天高明而清地博厚而浊谓之太易为天地
 之变太易之数二二为两仪阴阳之形谓之太初为
 天地之交太初之数四四为易四象变而成万物谓
 之太素为三才之始太素之数三三为易天地孕而
 生男女谓之三才三才者天地之备也其言颠倒错
 戾漫无纪统而自比于易可乎夏书政典云云先儒
 皆以为指羲和林氏独谓上文邦有常刑干先王之
卷七十二 第 11a 页 WYG0678-0028c.png
 诛文意已足此乃戒吏士之辞故金先生表注因之
 其说正矣岂区区摹拟傅会者所能知哉且诸儒皆
 不信其书而毛渐沈斐独信之亦好奇之过尔
 吾丘衍曰三坟书此伪本大不可信言辞俗缪字法
 非古尚书无也字此书有之
 盛熙明曰三坟乃伪书必字合从入戈此从心加一
 笔走之合从辵此随俗作之字引脚其谬甚多
 方孝孺曰书之名真而实伪者多矣何从而信之哉
卷七十二 第 11b 页 WYG0678-0028d.png
 亦在慎辨之尔辨之法有三味其辞以望其世之先
 后正其名以求其事之是非质诸道以索其旨之浅
 深而真伪无所匿矣吾尝执是以观天下之书盖十
 不失一焉若世传三坟书者则又凡鄙而易见者也
 孔安国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其言大道
 今此书以山坟为伏羲之书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
 谓之连山易而姓纪皇策之篇附焉以气坟为神农
 之书言归藏生动长育止杀谓之归藏易以形坟为
卷七十二 第 12a 页 WYG0678-0029a.png
 黄帝之书言其目而传以申之考其辞则不类正其
 名则不合质诸道则浅陋而无稽其姓纪篇曰太始
 者元胎之萌太极者天地之父母太易者天地之变
 太初者天地之交太素者三才之始天地孕而生男
 女谓之三才颇剽庄列之馀言而造为异说此其道
 之浅陋无稽者也其论物则曰木为金所尅服阳臣
 十干此后世历生之常谈伏羲之时曾有之乎论民
 曰四民之物以货为本伏羲之时曷有四民之名乎
卷七十二 第 12b 页 WYG0678-0029b.png
 谓封拜之辞曰策策始于汉而谓伏羲氏有策辞可
 乎祭天地于圜丘大夫之妻曰命妇周礼始有之而
 谓天地圜丘恩及命妇为黄帝之事可乎相人之术
 起于衰世而谓圣人以形辨贵贱正贤否为神农氏
 之书可乎此其名之不合者也其辞皆后世俚野之
 谈而其尤谬者曰山月升腾川月专浮山云叠峰川
 云散彩山气笼烟川气浮光云气流霞皆唐人为诗
 之语其政典篇往往窃取书易而损益之如曰惟天
卷七十二 第 13a 页 WYG0678-0029c.png
 生民惟君奉天民惟邦本食惟民天出言惟辞制器
 惟象动作惟变卜筮惟占先时者杀不及时者杀皆
 是也或者未之察顾谓书所谓政典正本诸此而定
 为上古之书其亦异哉然世之伪书众矣如内经称
 黄帝汲冢书称周皆出于战国秦汉之人故其书虽
 伪而其文近古有可取者此书则又伪于近代者也
 其后有序不著其姓名自谓天复中隐于青城之西
 因风雨石裂中有石匣得此书于匣中其文绝与此
卷七十二 第 13b 页 WYG0678-0029d.png
 书类天复唐昭宗时也岂即青城隐者所伪耶虽然
 圣人之经犹日月然其道犹天地然使孔子时有三
 坟书孔子固不得而删存其名而亡其书孔子犹尝
 言之今孔子之系易但云伏羲氏画八卦神农氏为
 耒耜黄帝垂衣裳未尝言三皇有所谓三坟书也孔
 子不言安国何据而言之耶然则安国之言亦妄矣
 彼伪为书者因其言而复僭袭周礼三易连山归藏
 之名以为伏羲神农之书周易不可袭则以归藏先
卷七十二 第 14a 页 WYG0678-0030a.png
 坤后乾名黄帝者故曰坤乾其亦妄之妄者耶以区
 区俚野之文而欲托于三代唐虞之上是犹瞽夫悬
 破镜于空中而欲自比于日月也其亦惑之甚耶于
 乎世之拟经者亦可以知愧矣
 胡应麟曰仲尼赞易序书删诗而三坟不经见则春
 秋倚相所尝读已属可疑况刘炫所上毛渐所传浅
 陋弗根恶睹所谓三坟者乎
    按外史所掌三皇五帝之书若许行为神农
卷七十二 第 14b 页 WYG0678-0030b.png
    之言列子称黄帝之书皆是岂必三坟五典
    哉以三坟五典实三皇五帝之书本于伪孔
    安国书序也观杜氏注左传坟典丘索第云
    皆古书名未尝定为三皇五帝之书足以證
    其非矣至于三坟伪书人知其谬以郑渔仲
    之博洽独信之不疑毋乃过与
 
 经义考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