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一
卷七十一 第 1a 页 WYG0678-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七十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七十/)
周子(敦颐/)太极图说
  宋志一卷
   存
 朱震曰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
卷七十一 第 1b 页 WYG0678-0001b.png
 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
 范谔昌谔昌传刘牧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
 程颢程颐
 张栻序曰二程先生道学之传发于濂溪周子而太
 极图乃濂溪自得之妙盖以手授二程先生者或曰
 濂溪传太极图于穆修修之学出于陈抟岂其然乎
 此非诸子所得而知也其言约其义微自孟氏以来
 未之有也通书之说大抵皆发明此意故其首章曰
卷七十一 第 2a 页 WYG0678-0002a.png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
 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夫曰圣人之本诚之源者
 盖深明万化之一源也以见圣人之精蕴此即易之
 所谓密中庸之所谓无声无臭者也至于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则是本体之流行发见者故曰诚斯立焉
 其篇云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四时运行万物终始混
 兮辟兮其无穷兮道学之传实在乎此愚不敏辄举
 大端与朋友共议焉虽然太极岂可以图传也先生
卷七十一 第 2b 页 WYG0678-0002b.png
 之意特假图以立义使学者默会其指归要当得之
 言意之表可也不然而谓可以方所求之哉 又后
 序曰或曰太极图周先生所授二程先生者也今二
 程先生之所讲论答问之见于遗书者大略可睹独
 未可此图何邪以为未可遽示则圣人之微辞见于
 中庸易系者先生固多所发明矣而何独秘于此邪
 栻应之曰二程先生虽不及此图然其说固多本之
 矣试详考之当自可见学者诚能从事于敬真积力
卷七十一 第 3a 页 WYG0678-0002c.png
 久则夫动静之机将深有感于隐微之间而是图之
 妙可以嘿得于胸中不然纵使辨说之详犹为无益
 也嗟乎先生诚通诚复之论其至矣乎圣人与天地
 同用通而复复而通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已发言
 之又就人身上推寻至于见得大本达道处同是此
 理此理就人身上推寻若不于未发已发处看即何
 缘知之盖就天地之本源与人物上推来不得不异
 此所以于动而生阳难为以喜怒哀乐已发言之在
卷七十一 第 3b 页 WYG0678-0002d.png
 天地只是理也今欲作两节看窃恐差了复卦见天
 地之心先儒以为静见天地之心伊川先生以为动
 乃见此恐便是动而生阳之理然于复卦发出此一
 段示人又于初爻以颜子不远复为之此只要示人
 无间断之意人与天理一也就此理上皆收摄来与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
 其吉凶皆其度内尔
 陆九韶曰太极图说与通书不类疑非周子所为
卷七十一 第 4a 页 WYG0678-0003a.png
 朱子曰太极图者濂溪先生之所作也先生家世道
 州营道县濂溪之上尝作太极图通书易通数十篇
 庐山之麓有溪焉先生居之因寓以濂溪之号先生
 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此图之蕴
    按无极而太极之义朱陆二子往来辨论亦
    至详矣兹不具载
 度正跋曰正始读晦庵先生所释太极图说莫得其
 义然时时览而思之不敢废其后十有馀年读之既
卷七十一 第 4b 页 WYG0678-0003b.png
 久然后始知所谓上之一圈者太极本然之妙也及
 其动静既分阴阳既形而其所谓上之一圈者常在
 乎其中盖本然之妙未始相离也至于阴阳变合而
 生五行水火木金土各具一圈者所谓分而言之一
 物一太极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复会于
 一圈者所谓合而言之五行一太极也然其指五行
 之合也总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盖土行四气举是
 四者以该之两仪生四象之义也其下之一圈为乾
卷七十一 第 5a 页 WYG0678-0003c.png
 男坤女者所谓男女一太极也又其下之一圈为万
 物化生者所谓万物一太极也以见太极之妙流行
 于天地之閒者无乎不在而无物不然也然太极本
 然之妙初无方所之可名无声臭之可议学者之求
 之其将何以求之哉亦求之此心而已矣学者诚能
 自识其心反而求之日用之间则将有可得而言者
 夫寂然不动喜怒哀乐之未发者此心之体而太极
 本然之妙于是乎在也感而遂通喜怒哀乐之既发
卷七十一 第 5b 页 WYG0678-0003d.png
 者此心之用而太极本然之妙于是而流行也然已
 发者可见而未发者不可见已发者可闻而未发者
 不可闻学者于此深体而默识之因其可见以推其
 不可见因其可闻以推其不可闻庶乎融会贯通太
 极本然之妙可求而心极亦庶乎可立矣或者不知
 致察乎此而于所谓无极云者真以为无而以为周
 子立言之病失之远矣先生尝语正曰万物生于五
 行五行生于阴阳阴阳生于太极其理至此而极正当时
卷七十一 第 6a 页 WYG0678-0004a.png
 闻之心中释然若有以见夫理之所以然名之所以
 立者先生又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何也此程子所
 谓海上无人之境而人忽生乎其间者此天地人物
 之始礼家所谓感生之道也又曰生天生地成鬼
 成帝即太极动静生阴阳之义盖先生晚年表里洞
 然事理俱融凡诸子百家一言一行之合于道者亦
 无不察况圣门之要旨哉遂宁传耆伯成未第时尝
 从周子游而接其议论先生闻之尝令正访其子孙
卷七十一 第 6b 页 WYG0678-0004b.png
 而求其遗文焉在吾乡时傅尝有书谢其所寄姤说
 其后在永州又有书谢其所寄改订同人说但傅之
 书槁无恙而周子之易说则不可复见耳闻之先生
 今之通书本名易通则六十四卦疑皆有其说今考
 其书独有乾损益家人暌复无妄蒙艮等说而亦无
 所谓姤说同人说者则其书之散逸亦多矣可不惜哉
 夫太极者所以发明此心之妙用也通书者又所以
 发明太极之妙用也然其言辞之高深义理之微密
卷七十一 第 7a 页 WYG0678-0004c.png
 有非后学可以骤而窥者今先生既已反复论辩䆒
 极其说章通句解无复可疑者其所以望于后之学
 者至矣辄不自量并以其闻之先生者附之于此学
 者其亦熟复而深味之哉
 陈淳曰昔夫子之道其精微在易濂溪周子出始发
 明孔子易道之蕴
 叶绍翁曰慈湖杨氏不信元公无极之说以为道始
 于太极而已
卷七十一 第 7b 页 WYG0678-0004d.png
 游九言曰易有太溪濂溪夫子加无极何也人肖天
 地试即吾心验之方其寂然无思万善未发是无极
 也虽云未发而此心昭然灵源不昧是太极也欲知
 太极先识吾心澄神端虑察而见焉始知夫子发明
 造化之蕴启悟万世而羲易奥旨益著或谓妄加无
 极或以训诂文义名之失夫子之旨远矣
 刘因曰太极图朱子发谓周子得于穆伯长而胡仁
 仲因之陆子静亦因之其实穆死于明道元年周子
卷七十一 第 8a 页 WYG0678-0005a.png
 时年十四尔或又谓周子与胡宿邵吉同事润州一
 浮屠传其昜书此又浅薄不根之说也
 袁桷曰太极图的确自陈希夷传上下二空圈乃成
 人成仙之说
 何瑭曰周子之太极图其说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
 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自今观之则天阳之动者
 也果何时动极而静乎地阴之静者也果何时静极
 而动乎天不能生地水不能生火无愚知皆知之乃谓
卷七十一 第 8b 页 WYG0678-0005b.png
 阴阳相生不亦误乎盖天地水火虽浑然不可离实
 灿然而不可乱先儒但见其不相离而未察其不可
 乱也故立论浑而无别窃以为阴之与阳谓之相依
 则可谓之相生则不可
 杨时乔曰潘清逸志墓言先生作太极图易说或谓
 别有易说考之太极图即此图易说即无极而太极
 一篇有此图即有此说所以明易理观首言太极末
 言易其至矣盖天地间易理即此图说发明殆尽此
卷七十一 第 9a 页 WYG0678-0005c.png
 外安得再有说乎
 钱一本曰周子太极图说于孔子易有太极之旨微
 差一线
 詹景凤曰今之易图皆邵氏所传也邵氏则传自希
 𡰥周氏太极图亦传自希𡰥仙家遂谓彼道为我宗
 祖不知传同而见各殊而学术分矣
    按元公之学文公谓其妙具于太极一图于
    是学者推演其说云此阐千圣不传之秘然
卷七十一 第 9b 页 WYG0678-0005d.png
    陈图南无极图曾刋石华山业先元公而抉
    其秘矣南渡偏安文公特未之见尔南轩张
    氏谓太极图乃濂溪自得之妙盖以手授二
    程先生者山阳度正作元公年表书庆历六
    年知虔州兴国县程公珦假倅南安因与先
    生为友令二子师之时明道年十五伊川年
    十四尔其后先生作太极图独手授之他莫
    得而闻焉考是年元公以转运使王逵荐移
卷七十一 第 10a 页 WYG0678-0006a.png
    知郴州自是而后二程子未闻与元公觌面
    然则从何地手授乎伊川撰明道行状云先
    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
    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
    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
    经而后得之绎其文若似乎未受业于元公
    者不然何以求道未知其要复出入于老释
    也邪潘兴嗣志元公墓亦不及二程子从游
卷七十一 第 10b 页 WYG0678-0006b.png
    事明道之卒其弟子友朋若范淳夫朱公掞
    邢和叔游定夫叙其行事皆不言其以元公
    为师惟刘斯立谓从周茂叔问学斯犹孔子
    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问官于郯子云然
    盖与受业有问矣吕与叔东见录则有昔受
    学于周茂叔之语然弟子称师无直呼其字
    者而遗书凡及元公必直呼其字至以穷禅
    客目元公尤非弟子义所当出且元公初名
卷七十一 第 11a 页 WYG0678-0006c.png
    惇实后避英宗藩邸嫌名改惇颐夫既以学
    传伊川矣不应下同其名而伊川亦不引避
    昔朱子表程正思墓称其名下字同周程亟
    请其父而更焉孰谓二程子而智反出正思
    下哉此皆事之可疑者也
    又按二程子遗书毕生不道太极图一语而
    近代编濂溪集者附录伊川无极而太极辨
    一篇文末有陆象山字可为绝倒
卷七十一 第 11b 页 WYG0678-0006d.png
晁氏(说之/)周昜太极传外传因说
  通考八卷
   佚
 说之自序其后曰仆年二十有四偶脱去科举事业
 决意为五经之学不专为一家章句也是时王氏之
 说列于学官者既尊而又日有新说至自金陵学者
 耻其得之后也从而士子又务为新异之说寒士
 非有党者莫能向迩以一言也仆恨焉岂无古人之
卷七十一 第 12a 页 WYG0678-0007a.png
 师乎果于易得孟喜京房郑康成虞翻关子明之徒
 使小王之说不得一日容也虽然因是数家异乎王
 氏则有之其于圣人制作之本意又不知果合否逮
 绍圣戊寅邂逅洛阳杨老朝散贤宝语及昜而异之
 良非仆平生所尝闻之之言也恳从杨老有求乃得
 康节先生自为昜图二虽輹轮俱存而杨行年将七
 十中风语音清浊不端无由诘问二三年少在旁虽
 以其哂笑仆独敬杨之老而尊其图谓必可入也杨
卷七十一 第 12b 页 WYG0678-0007b.png
 且指乾坤坎离四卦为仆言曰得是四卦则见伏羲
 之易矣而文王昜在其中也越明日如迷人识归路
 有感于二图所指循环无方体也杨老曰吾昏病而
 忘之已久今日因子之言即如初授此图时也自是入
 洛与先生之子伯温游得先生之遗编残稿宝而藏
 之服勤不知昼夜二十年间辄作昜传四种名曰商
 瞿传视其有师也无何靖康元年丙午冬金兵南下
 至南京所为商瞿传者与平生衣冠五世图书悉以
卷七十一 第 13a 页 WYG0678-0007c.png
 灰烬既而避难高邮从亲朋之请追作昜传数帙未
 有条理建炎二年戊申正月真州巨寇遽至而高邮
 之传又复灰烬是时老病之区存于灰烬之外者幸
 也乃避地海陵病能饮食而于昜则曰不能可乎益
 为亲朋以追作起是年四月十八日辛未迄七月一
 日癸未凡用七十有二日稿草具或忘其旧或得厥
 新凡六卷名之曰太极传又有外传一卷因说一卷
 备为易一家之书后有好古识变之君子恐未必以
卷七十一 第 13b 页 WYG0678-0007d.png
 仆言为妄作也呜呼吾道其亦艰哉其亦艰哉
 陈振孙曰其学本康节自言学京氏昜绍圣间遇洛
 阳杨贤宝得康节二易图又从其子伯温得其遗编
 始作易传名曰商瞿传兵火后失之晚年复为此书
牛氏(思纯/)太极宝局
  宋志一卷
   佚
    按思纯师德之子见赵元辅所编象数钩深
卷七十一 第 14a 页 WYG0678-0008a.png
    图其述古今易学传授邵雍传之司马光光
    传之牛师德师德传子思纯
彭氏(与/)太极歌
  一册
   佚
朱子(熹/)太极说
  一篇
   存
卷七十一 第 14b 页 WYG0678-0008b.png
盛氏(璲/)太极图解
  一卷
   佚
 南昌府志盛温如名璲以字行丰城人淳熙中领乡
 荐授奉节郎
蔡氏(渊/)太极图解
  二卷
   阙
卷七十一 第 15a 页 WYG0678-0008c.png
 翁酉序曰道学之失传也久矣人心之昏晦也甚矣
 如太极图之说世之疑者何其多乎或以继善成性
 不当分阴阳或以太极阴阳不当分道器或以仁义
 中正不当分体用有谓一物不可言各具一太极者
 有谓体用一原不可言体立而后用行者有谓仁为
 体统不可偏指为阳动者有谓仁义中正之分不当
 反其类者诸说纷纷不一殊不知皆取于易之大意
 而学者不深考也至文公朱先生屡为之辨明尚见
卷七十一 第 15b 页 WYG0678-0008d.png
 劾于林栗之章而陈贾伪学禁之请亦由是而阶也
 则夫道之不明不行也奸邪之说阻之也然是理微
 妙而难明人心昏迷而妄作先师节斋先生乃能深
 䆒精妙著书两卷酉因侍立得而读之见其言约而
 道大文质而义精意淡而味远且比次整齐条理详密
 真有得于圣贤之心者孔子谓易有太极于变易之
 中而有不易之妙周子云无极而太极于体之间而
 有至中之理用之精本无极也无极之真即太极也
卷七十一 第 16a 页 WYG0678-0009a.png
 世之言一物各具一太极者固非所以尽其本而谓
 太极之上别为无极者是有二本也学者不观太极
 无以知气之所由始不观无极无以知理之所由充
 非先生穷深探微得其旨趣之大则周朱之言何由
 取信于人哉况时之人察理未精讲论未明徒务新
 奇泥于名数而不思无极者乃至极之得名不知太
 极者即不可加之至理老师宿儒纷纷附和以误天
 下后世者多矣未见若先生此书之明且尽者也然
卷七十一 第 16b 页 WYG0678-0009b.png
 则圣贤之心法得周朱而传授周朱之太极得先生
 而益显其光绍前绪揭示后学也厥功盖不细矣酉
 不敏不足以表暴先生著述之盛而使学者有日就
 月将之功是亦不失作书之本意也
太极通旨
   佚
戴氏(亨/)太极图说
  一卷
卷七十一 第 17a 页 WYG0678-0009c.png
   佚
 谢铎曰太极图说临海戴亨著今(原阙/)字子元师事
 木居先生邱渐其教人以毋自欺为第一义
余氏(童/)太极图说
  八卷
   佚
王氏(万/)太极图说
  一卷
卷七十一 第 17b 页 WYG0678-0009d.png
   佚
朱氏(中/)太极演说
  一卷
   佚
 应廷育曰中义乌人从徐侨游䆒心理学著太极演
 说经世补遗
谢氏(升贤/)太极说
  一卷
卷七十一 第 18a 页 WYG0678-0010a.png
   佚
田氏(君右/)太极说
  一卷
   佚
孙氏(羲/)太极图说
  一卷
   佚
 南昌府志孙羲字伯隆丰城人
卷七十一 第 18b 页 WYG0678-0010b.png
程氏(若庸/)太极图说
  一卷
   佚
 徽州府志程若庸字达原休宁人淳祐中为安定临
 汝两书院山长咸淳戊辰登进士第主武夷书院学
 者徽庵生先生
徐氏(霖/)太极图说
  一卷
卷七十一 第 19a 页 WYG0678-0010c.png
   佚
 姓谱霖字景说西安人淳祐初试礼部第一授沅州
 教授后知汀州
饶氏(鲁/)太极三图
  一卷
   未见
何氏(基/)太极图发挥
  一卷
卷七十一 第 19b 页 WYG0678-0010d.png
   未见
王氏(柏/)太极衍义
  一卷
   未见
程氏(时登/)太极图说
   佚
王氏(幼孙/)太极图说
  一卷
卷七十一 第 20a 页 WYG0678-0011a.png
   佚
刘氏(黻/)太极说
  一篇
   存(载蒙川集/)
 郑滁孙曰公字升伯乐清人在太学率同舍伏阙论
 丁大全安置南安军其后由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
 除学官使馆职擢御史迁谏省历集英殿修撰中书
 舍人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二王泛海陈宜中迎黻
卷七十一 第 20b 页 WYG0678-0011b.png
 共政事及罗浮以疾薨弟子称曰蒙川先生
胡氏(希是/)太极图说
  一卷
   未见
 姓谱希是仲云之子元革命家居著述所著有洪范
 考订大学稽疑太极图说
李氏(道纯/)太极图解
  一卷
卷七十一 第 21a 页 WYG0678-0011c.png
   存
 朱一士曰羽士也道藏有之
郝氏(经/)太极传
  一卷
   存
太极演
  二十卷
   佚
卷七十一 第 21b 页 WYG0678-0011d.png
 经自序曰天下之理一隐一显而已矣故其间有开
 阖之几总萃之体变动之用布散之迹焉其始也皆
 自夫隐而出也其终也皆自夫显而返也于是天下
 之理无滞无弊道之大用全体旁行而不流确乎其
 不可拔而不昜而易行乎其间妙万物而为神翕然
 而藏天地万物无不隐辟焉而生天地万物无不显
 一翕一辟一生一藏一隐一显所以为道所以为易
 所以为神天地万物至今而不穷至今而冥冥也至
卷七十一 第 22a 页 WYG0678-0012a.png
 今而昭昭也是以圣人作易推其隐者而为赜为密
 为幽为深为几为微穷原筑底而无上反而为显于
 是为太极推其显者而为图为画为卦为爻为象为
 数为辞为说亦穷原筑底而无上复反而为隐而止
 于太极故易之为书本末一隐显太极则其开阖之
 几也总萃之体也变动之用也布散之迹也故道易
 神之蕴奥皆具于太极而伏羲发之伏羲之图文王
 之卦周公之爻孔子之象皆自太极推出而孔子独
卷七十一 第 22b 页 WYG0678-0012b.png
 为言之故易有太极而太极易之本也学昜者必先
 求其本本得而易道可求矣摄网者必提其纲衣裘
 者必挈其领入室者必由其户也由孔子而来言易
 者众矣开卷而便及乾坤直造羲文莫不恍惚茫漠
 以为高深幽远至简至易者而以为至烦至难夫易
 成于四圣人之手莫不先后相因伏羲演河图文王
 演伏羲周公演文王孔子演三圣后世之言易也则
 在夫孔子之后矣故当由孔子之易以求三圣之易
卷七十一 第 23a 页 WYG0678-0012c.png
 自流徂源由末及本也孔子之易其彖象文言说卦
 序卦杂卦皆所以承三圣扩而充之也其系辞上下
 探索羲文之前包举万世之业其扶示道本挈举易
 纽转斡神机推出两仪四象造起天地万物则在夫
 易有太极之一言固当即此以为学也知孔子之易
 则知三圣之易矣尝闻之师读易者当先读系辞其
 次说卦序卦杂卦其次读乾坤二卦既精且熟然后
 读屯蒙诸卦此学易之序也盖意言象数之本皆在
卷七十一 第 23b 页 WYG0678-0012d.png
 于是矣故取太极一章以为学易之标准类系辞文
 言说卦彖象之名义探诸太极之前而演其隐徵诸
 太极之后而演其显问津洙泗以及河洛遍参诸儒
 庶几数年之后可以学易观道易神之髣髴不失吾
 身之极焉故取道易神等二十三条为一类合为一
 图以示其序而各为之说谓为昜道蕴极演诸太极
 之前者也其次取太极等六条为一类合为一图以
 示其序而各谓之说谓为易有太极所以演太极也
卷七十一 第 24a 页 WYG0678-0013a.png
 其次取易书诗春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名义(阙/)
 皇极等凡二十四条为一类合为一图以示其序而
 各为之说谓为人道建极合隐显而立极成易也其
 次分易为四为伏羲易文王易周公易孔子易合为
 四圣易图以示其序而各为之说为之图演太极之
 后所以成昜者也其次为孔门言昜诸儒拟易传注
 疏释等类以为易之支流馀裔见太极为易之用(阙/)
  而无极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尔矣凡十类六十
卷七十一 第 24b 页 WYG0678-0013b.png
 篇总谓之太极演云
刘氏(因/)太极图后记
  一篇
   存
齐氏(德胜/)太极辨
   佚
 盛如梓曰衢州徐经畈以科第道学负重名初立朝
 便有气槩归柯山创书院讲太极立说颇异番士齐
卷七十一 第 25a 页 WYG0678-0013c.png
 德胜著太极辨不远数百里访而投之
程氏(存/)太极图说
  一卷
   佚
 休宁名族志存陈栎弟子
刘氏(霖/)太极图解
  一卷
   佚
卷七十一 第 25b 页 WYG0678-0013d.png
 江西通志刘霖字(阙/)安福人从虞集学至正丙申
 举于乡不仕
吕氏(洙/)太极图说
  一卷
   佚
 应廷育曰吕洙字宗鲁永康人与弟溥从许谦游著
 太极图说大学辨疑
朱氏(本/)太极图解
卷七十一 第 26a 页 WYG0678-0014a.png
   佚
 南昌府志本字致真富州人至正间用荐授福州路
 儒学提举
陈氏(樵/)太极图解
  一卷
   佚
张氏(字初/)太极图释
  一篇
卷七十一 第 26b 页 WYG0678-0014b.png
   存
    载岘泉集道藏亦有之
朱氏(谧/)太极图解
  一卷
   未见
周氏(是修/)广演太极图
  一卷
   佚
卷七十一 第 27a 页 WYG0678-0014c.png
 钱谦益曰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初为霍丘训𨗳
 高庙擢周府奉祠正升纪善改衡府靖难师渡江
 入应天府学自经死
曹氏(端/)太极图说述解
  一卷
   存
 端自序略曰太极者象数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称形
 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是生两仪则太极固太极
卷七十一 第 27b 页 WYG0678-0014d.png
 两仪生四象则两仪为太极四象生八卦则四象为
 太极推而至于六十四卦生之者皆太极焉盖孔子
 而后论太极者皆以气言老子道生一而后乃生二
 庄子师之曰道在太极之先列子浑论之微周子启
 千载不传之秘则孰知太极之理而非气也哉
 陆元辅曰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戊子举人署霍
 州学正学者称月川先生
张氏(元祯/)太极图说要
卷七十一 第 28a 页 WYG0678-0015a.png
  一卷
   未见
戴氏(琥/)太极图说
  一卷
   未见
叶氏(应/)太极图说
  一卷
   佚
卷七十一 第 28b 页 WYG0678-0015b.png
蔡氏(清/)太极图解
  一卷
   存
 易时自序曰道之在于世也犹行地之水乎源出于
 一而其流必分至其流之委也必合而后有所止然
 则是水也虽其流之远而不可量极其所谓源者固
 未尝变也今学道者委弃不循而必源之得势固无
 有以委之去源之远也疑源之不在于是而以为有
卷七十一 第 29a 页 WYG0678-0015c.png
 二水焉亦不察之过也载道莫备于经易者五经之
 源也羲文周孔之相承源所从来至一而无二也由
 汉逮宋为易之言者无虑百家殊途异派其分多矣
 最后乃有濂溪周氏伊川程氏考亭朱氏之学合异
 为同统殊归一卒极于羲文周孔之旨醇如也士之
 有志于易而欲明羲文周孔之言者不尽心于朱子
 之学其何所循沿以上溯乎朱子之于易䆒图书之
 微旨会易传之奥义以统承乎画卦生爻之初所谓
卷七十一 第 29b 页 WYG0678-0015d.png
 委之合而止者固在是矣嗟乎今之治昜者何其众
 也于朱子之学莫能专而精也将何以论于画卦生
 爻之初而明羲文周孔之言哉肆我蔡虚斋先生天
 挺其资神授之识卓然有追前开后之志沉涵浸渍
 于义理之中而分析解剥乎文字之际穷其平生之
 力而无须臾之暇尽心于朱子之学者我朝一人而
 已盖朱子之尽心于孔子无所不该而于易为大故
 虚斋之尽心于朱子亦无所不䆒而于易为深此图
卷七十一 第 30a 页 WYG0678-0016a.png
 之解推衍图书探索卦畴入于精微而极乎广大孜
 孜然惟委之循沿而不止源之既得矣时中少而知
 学即游先生之门士之在门者以百数先生独加器
 待以为可语以斯言忘其颛愚黾勉朝夕虽于精蕴
 未能庶几隐词显义闻之于进见而绎之于退私者
 盖亦有年天丧斯文梁木其坏时中独抱遗编不敢
 弃颓而无所启发遂终为颛愚之人大负先生往日
 之所待每一临文展卷未尝不愧悚陨越如不能生
卷七十一 第 30b 页 WYG0678-0016b.png
 顾今日就荒落恐终已矣惟先生之学著而为书者
 既已家挟而人颂之此编乃其著述之大者士或以
 无所资于时文莫肯尽心故时中刻而传之以与同
 志者共且僭述其槩以告之使知斯道之委盖在于
 此嗟乎学者果有志于羲文周孔之言以得其源者
 其可忽焉而不尽心哉
左氏(辅/)太极后图说
  一篇
卷七十一 第 31a 页 WYG0678-0016c.png
   存
    右载廖道南楚纪
杨氏(廉/)太极图纂要
  一卷
   未见
 廉自序曰周子太极之说出于易大传孔子之言其
 为图正所以明易尔故其说之终篇曰大哉易也斯
 其至矣至于通书虽所以明太极图即所以明易观
卷七十一 第 31b 页 WYG0678-0016d.png
 其本号易通可见矣要知易之两仪四象八卦乃有
 画之太极图之阴阳五行男女万物乃无画之易斯
 图也斯理也实四方上下古往今来众理之会本朝
 薛文清公谓细心体玩三四十年庶得其旨有志于
 学者须辨此则于图所见无全牛矣
周氏(山/)太极图解
  一卷
   佚
卷七十一 第 32a 页 WYG0678-0017a.png
 绍兴府志周山字静之嵊人成化庚子举人知保德
 州
王氏(承裕/)太极动静图说
  一卷
   未见
 陜西通志王承裕字天宇三原人端毅公恕第七子
 弘治癸丑进士历兵刑吏三科给事中升太仆少卿
 转南京太常寺卿后至南京户部尚书谥康僖
卷七十一 第 32b 页 WYG0678-0017b.png
许氏(诰/)太极图论
  一卷
   存
 何景明序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俯仰远近参验而
 稽合其言广大弗贰故曰易与天地准函谷子发明
 太极之义撰图著论其思精其辨晰其指一盖玩易
 有得而作者也罔有缪悠背经之说其所究深矣或
 曰太极图说儒先之论定矣学者尊尚之函谷子乃
卷七十一 第 33a 页 WYG0678-0017c.png
 置异同其间何也予曰圣人之道贵相发不贵袭贵
 相明不贵同苟徒袭其说同其旨而靡有发明其道
 终莫违也苟发明矣虽异同其间无害其为尊尚也
 诰自序曰圣人者克全天德天无言假圣人而言是
 圣人之言天之言也然则欲观天道者舍圣人之言
 将何所本乎圣人之言谓之经经者犹布帛之有经
 也经之外虽千万世之久千万人之多其言皆纬也
 然则欲观圣人之道者舍经而事纬可乎故夫六经
卷七十一 第 33b 页 WYG0678-0017d.png
 所载皆至诚无妄天下实有之道彼好高喜诞之士
 妄以有无为言复分理气之论穿凿琐碎背戾圣经
 传习既久牢不可破欲以明道而道愈不可明盖皆
 不本于经而徒以私意测之也呜呼人情贵耳而贱
 目矧一家之说既行百家之废已久虽有辨析精微
 之士灼见斯道之蕴言一出口必将群嗤而共斥之
 矣尚何所言乎虽然心者道之所在也吾道之不明
 吾心之不安也吾求吾心之安安计他人之言乎故
卷七十一 第 34a 页 WYG0678-0018a.png
 吾之言一本于经而背经者不与存焉千古一道天
 下一心安知四海之中百世之下不有同吾心而是
 吾言者乎为图一幅为论十章浅陋可鄙谬戾孔多
 尚冀同吾心者指而正之吾之幸也正德乙亥八月
王氏(廷相/)太极辨
  一篇
   存
 何景明曰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历官
卷七十一 第 34b 页 WYG0678-0018b.png
 兵部尚书提督团营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太保
何氏(维柏/)太极图解
  一卷
   未见
沈氏(宾国/)太极图衍
  一卷
   未见
 两浙名贤录宾国字用之义乌人
卷七十一 第 35a 页 WYG0678-0018c.png
谈氏(缙/)太极图说
  一卷
   未见
 严绳孙曰缙字朝章无钖人自号荷桥子隐居不仕
俞氏(昆/)太极图辨
  一卷
   未见
 广信永丰县志俞昆字佑英与吴康斋胡敬斋娄一
卷七十一 第 35b 页 WYG0678-0018d.png
 斋为友讲性命之学学者称为裕斋先生时号湖东
 四斋
庞氏(嵩/)太极解
  一卷
   未见
郑氏(守道/)太极图说
   未见
舒氏(芬/)太极绎义
卷七十一 第 36a 页 WYG0678-0019a.png
  二卷
   存
 崔桐论曰舒子之为太极图绎义也疏为八图其一
 河图数著原也其二伏羲则图画卦起下文也其三
 伏羲成卦成卦不著画直分阴阳见与图合也其四
 别拟伏羲则图画卦若异朱子者按朱子云虚五与
 十者太极也奇数二十偶数二十者两仪也以一二
 三四为五六七八九者四象也折四方之合以为乾
卷七十一 第 36b 页 WYG0678-0019b.png
 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者八卦也舒子
 云中五者太极也次十者分两仪也次一二三四者
 生数分四象也次六七八九者成数分八卦也九数
 三奇老阳为乾焉六数三隅老阴为坤焉七数一奇
 两偶少阳为震兑艮生焉(以后天三男生于/乾之老阳亦合)八数一
 偶两奇少阴为巽离兑生焉(以后天三女生于/坤之老阴亦合)参之
 生蓍倚数揲蓍求爻皆合也其五图濂溪则图(河/图)
 作图(太极/图)以河图侧而观之太极阴阳五行无馀欠
卷七十一 第 37a 页 WYG0678-0019c.png
 也其后后天八卦论上寄王之辨图其左劵也其七
 天太极图寓河图之数阴阳互根太极全体本然之
 妙昭然矣其八人太极图五性之位五行之德立人
 之德见太极之全体焉可以与天地参矣至于属论
 曰男女既生以形相禅则命由此出兼气质而言也
 实有补于朱子男女太极之说曰人之生者曰理曰
 气曰质曰数夫理性善之性也曰气曰质性相近之
 性也曰数禀于有生之初之天命也实有以阐性命
卷七十一 第 37b 页 WYG0678-0019d.png
 之大全其曰秋冬非肃杀乃百物之所胎者以理而
 论混辟而非有异于邵子也其曰土之寄王惟夏秋
 之交冬春之交者本阴阳至理而言而不苟同于秦
 汉以来之诸儒也其推五行有性有德蔡氏之羽翼
 也其论潮汐与月相应正蒙所未及也火烈金刚水
 缓木柔性之所以相近火散金遒木上水下习之所
 以相远也厥有禀受厚薄不齐命之所以一定而无
 移者付之天穷理尽性述事继志道之所以责于成
卷七十一 第 38a 页 WYG0678-0020a.png
 已而不迨也至于五行在天有气有质五行之序有
 生有成是皆穷深极微之论前质未发之蕴抑亦可
 见天理之在人心前乎百千万年之前后乎百千万
 年之后茧丝牛毛丛见百千道理未始不相值有如
 是也呜呼我心之所同然者理也义也然则舒子所
 以自信于无穷者不在兹乎后之学者要知其所以
 异又知其所以同斯可以论太极绎义矣
唐氏(枢/)太极枝词
卷七十一 第 38b 页 WYG0678-0020b.png
  一卷
   存
程氏(霆/)太极图说
   未见
 徽州府志程霆字仲复婺源人嘉靖丙戌进士官户
 部郎中
陆氏(垹/)太极存疑
  一篇
卷七十一 第 39a 页 WYG0678-0020c.png
   存
 垹自序曰太极之辨自朱陆后若不可置喙客有以
 为问者予疏答之然非敢求异也姑存所疑为论尚
 请正于君子
 徐文贞公志墓曰巡抚河南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陆
 公垹字秀卿别字篑斋其先颍人元末徙嘉兴中嘉
 靖丙戌进士
 钱德震曰其言太极仪象卦爻之会不可训理
卷七十一 第 39b 页 WYG0678-0020d.png
周氏(原诚/)太极图辨
   佚
 徽州府志歙县人字彦明
孔氏(学周/)太极辨疑
  八卷
   未见
 叶春及序曰昔者圣人画卦立象则已图造化矣昜
 有太极数言阐发卦象意旨濂溪缘是复图太极直
卷七十一 第 40a 页 WYG0678-0021a.png
 指造化而又加以无极之文盖造化卦画其致一也
 自象山紫阳互相讥驳垂四百年而孔宪卿为辨疑
 隆庆辛未示余闽中余为之序传曰天地设位而易
 行乎其中矣天地之始一易耳气坱然太虚混沦推
 荡舒而燠谓之阳翕而惨谓之阴变易交错生阴生
 阳谓之易易无极矣而有所极是生两仪四象
 八卦之本谓之太极流行不穷谓之道无方无在合
 一不测谓之神若此类夫子具言之生天生地姤而
卷七十一 第 40b 页 WYG0678-0021b.png
 复行其中一易耳列子曰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
 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易加于一之上何其累哉夫
 子时已有此故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易在阴
 阳之中盖救之也善乎谢汝慎先生之言曰易无极
 而有太极阴阳变易眇无定极而有太极为之本体
 又曰于阴阳之变易见其有太极于变易之无极见
 其为太极太极即易也有味其言之哉无极虽见老
 庄列书而易本无极借以为文无伤也周图原本易
卷七十一 第 41a 页 WYG0678-0021c.png
 传其说自合图说易通出一人其说自合河图洛书
 圣人作易则之周图既本易传其说自合宪卿皆类
 成书能贯通矣书烦八卷览者自得之
刘氏(模/)太极解
  一卷
   未见
 南海县志刘模字叔宪嘉靖辛卯举人梓潼知县
彭氏(良臣/)太极答问
卷七十一 第 41b 页 WYG0678-0021d.png
  一卷
   未见
 衡州府志彭良臣字时卿嘉靖壬子举人归善知县
沈氏(亨/)太极图解
   佚
陆氏(山/)太极解
  一卷
   未见
卷七十一 第 42a 页 WYG0678-0022a.png
 平湖县志山字子周太学生除临清州判官升阜平
 知县调夏津入为光禄署正
黄氏(宗炎/)太极图说办
  一卷
   存
 宗炎自序曰太极图者创于河上公传自陈图南名
 为无极图乃方士修炼之述也与老庄之长生久视
 又有旁门岐路也老庄以虚无为宗无事为用方士
卷七十一 第 42b 页 WYG0678-0022b.png
 以逆成丹多所造作去致虚静笃远矣周茂叔得之
 更为太极图则穷其本而反于老庄可谓拾瓦砾而
 悟精蕴但缀说于图合二途为一门其病生矣又惧
 老氏非孔孟之正道不可以传来学借大易以伸其
 意混二术而总冒以儒有病更甚矣盖夫子之言太
 极专以明易也茂叔之言太极则空中之造化也两
 者本不同道朱元晦又从而分析辨解之则更杂以
 释矣茂叔强三为一元晦混四为一虽极其推崇而
卷七十一 第 43a 页 WYG0678-0022c.png
 并失茂叔之故我矣其病可复瘳耶茂叔得图于方
 士得偈于释心证于老元晦得图于葛长庚得偈于
 道谦而欲会通之于儒曰包羲文王未尝言太极而
 孔子言之孔子未尝言无极而周子言之先圣后圣
 同条共贯此过于标榜也夫子之言太极不过赞昜
 有至极之理非别有太极而欲上乎羲文也茂叔之
 无极而太极不过推墨附儒在元晦无乃推假即真
 戴僭窃为君父乎吾不知千圣何故吝此而不传其
卷七十一 第 43b 页 WYG0678-0022d.png
 秘耶夫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愚二十年学易稍窥十
 翼籓篱确知易老之不可混称确知老之不同于释
 灼见儒释老之不可冒昧影响然后敢明言此图之
 非异而且有老与仙与释之淆乱不揣固陋一一而
 是正之如此吾知见者必将怒目裂眦以定予非圣
 之罪然而莫之避者何也圣人之大道非一人所可
 私亦非阿党所能据千秋万世必有明之者矣时贤
 之罪予也何伤作太极图说辩
卷七十一 第 44a 页 WYG0678-0023a.png
詹氏(景凤/)太极图说
  二卷
   存
 陆元辅曰景凤字东图徽州人
王氏(嗣槐/)太极图说论
  十六卷
   存
 徐釚曰为太极图说者从前不过一二卷而止桂山
卷七十一 第 44b 页 WYG0678-0023b.png
 下笔不休成书一十六卷凡七十九篇三十馀万言
 秦延君尧典而后仅见此书
 
 
 
 
 
 经义考卷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