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
卷七十 第 1a 页 WYG0677-07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七十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六十九/)
王氏(景/)大衍玄基
   佚
 后汉书王景字仲通乐浪邯人庐江太守少学易
 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以六经所载皆有
卷七十 第 1b 页 WYG0677-0788d.png
 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
 参记众家数术文书家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
 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云
颜氏周易大衍通统(颜或作顾/)
  七录一卷
   佚
唐孝明皇帝周易大衍论
  唐志三卷
卷七十 第 2a 页 WYG0677-0789a.png
   佚
顾氏(蒙/)大衍图
  三卷
   佚
 王定保曰顾蒙宛陵人萍梗江浙间后避地至广州
 困于旅食书千字文授聋俗以换斗筲之资未几遘
 疾而终蒙颇穷易象蓍大衍图三卷
释氏(行/)大衍论
卷七十 第 2b 页 WYG0677-0789b.png
  唐志二十卷(旧史本/传三卷)
   佚
大衍玄图
  唐志一卷
   佚
义决
  唐志一卷
   佚
卷七十 第 3a 页 WYG0677-0789c.png
 新唐书历志汉历数起黄钟之龠其法一本于律其
 后刘歆又以春秋易象推合至唐一行始专用大衍
 之策则历数本于易矣
 郭雍曰大衍之数京房以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为
 五十马融以太极两仪日月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
 四气为五十荀爽以八卦六爻加乾坤用九用六为
 五十皆妄相傅会非学者所宜言至郑康成姚信董
 遇皆取天地之数以减五六义虽近之而郑氏谓五
卷七十 第 3b 页 WYG0677-0789d.png
 行减五为五十姚董为六画减六为四十九五六当
 减则减又何必傅会五行六画此儒者之蔽也韩氏
 取王弼之言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夫何赖焉
 顾欢云立此五十数以数神又何立焉夫数本于自
 然数之所始圣人能知而明之耳安能以私意加毫
 末于是也故大衍之数五十是为自然之数皆不可
 穷其义穷之愈切其失愈远惟毋意毋必斯得之矣
 后世谓一行王朴之术皆出于大衍易数与历不可
卷七十 第 4a 页 WYG0677-0790a.png
 同论也
 又曰大衍之数自唐以奇为扐以扐为卦以正策数
 为馀数殆今五百年矣虽名之不正义亦难通而其
 数尚未失也至一行之学直取三多三少之象以画
 奇耦不复问其数此与掷钱代蓍无以异四十九蓍
 于是直可废也百世之下康节先生出而后明言策
 数横渠先生出而后明正奇扐伊川先生出而后其
 法大备学者于是复知圣人生蓍立法之意斯道不
卷七十 第 4b 页 WYG0677-0790b.png
 可得而绝矣
李氏(觉/)大衍义
  通志一卷
   佚
 姓谱觉字仲明青州人太平兴国初举九经为秘书
 丞校定五经正义
 长编端拱元年五月车驾幸国子监诏觉讲周易之
 泰卦赐帛百疋
卷七十 第 5a 页 WYG0677-0790c.png
孔氏(旼/)大衍说
  一篇
   未见
 王安石作墓志曰旼字宁极嘉祐三年除守秘书省
 校书郎四年召以为国子监直讲辞乃除守光禄寺
 丞致仕卒赠太常丞先生博学尤喜易未尝著书独
 大衍一篇传于世
耿氏(格/)大衍天心照
卷七十 第 5b 页 WYG0677-0790d.png
  宋志一卷
   佚
吴氏(适/)大衍图
  一卷
   佚
 玉海绍兴十七年四月左迪功郎吴适进大衍图令
 秘省详之
胡氏(铨/)大衍论
卷七十 第 6a 页 WYG0677-0791a.png
  一篇
   存(载澹庵集/)
张氏(行成/)周易述衍
  十八卷
   存
 丁易东曰张文饶述衍以序卦乾变坤坤变屯屯变
 蒙以至离变咸未济复变为乾之类必老少阴阳之
 策各九十六又以杂卦乾变坤坤变比比变师以至
卷七十 第 6b 页 WYG0677-0791b.png
 归妹变未济未济变夬夬复变乾亦老少阴阳之策
 各九十六其数同
蔡氏(元定/)大衍详说
   未见
 宋史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韩侂胄专政设
 伪学之禁言官疏诋朱熹并及元定谪道州卒
 侂胄既诛赠迪功郎谥文节熹疏释四书及为
 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
卷七十 第 7a 页 WYG0677-0791c.png
 书则属元定起稿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
 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学者尊之曰西山
 先生
 刘爚志墓曰先生乾道间见文公于崇安遂师事焉
 凡文公叙次伊洛诸儒遗言先生之言为多年四十
 不就科举淳熙戊申大常少卿尤袤秘书少监杨万
 思以律历荐于朝先生以疾辞乙未筑室西山将老
 焉时伪党论兴先生谪道州二年得疾以殁后九年
卷七十 第 7b 页 WYG0677-0791d.png
 侂胄诛又三年赠迪功郎
 真德秀曰聘君师事朱文公而文公顾曰季通吾老
 友也凡性与天道之妙他弟子不得闻者必以语季
 通焉异端奥传微词邃旨必先令寻讨而后亲衷折
 之故尝辑其问答之辞曰翁季录者盖引以自匹也
 罗大经曰濂溪明道伊川横渠之讲道盛矣因数明
 理复有一邵康节出焉晦庵南轩东莱象山之讲道
 盛矣因数明理复有一蔡西山出焉然孔孟教人言
卷七十 第 8a 页 WYG0677-0792a.png
 理不言数也
 赵汝梅曰蔡季通筮法初挂一不用止用四十八蓍
 于四十八中别取一蓍挂于指间三变凡三挂馀一
 益二馀二益一为少馀三益四馀四益三为多为九
 为六者各八为七为八者各二十四按此法以四十
 八策揲之则有四八而无五九矣
 李士英曰季通从晦翁游最久精识博问同辈不能
 及义理大原固已心通意解尤长于天文地理乐律
卷七十 第 8b 页 WYG0677-0792b.png
 历数之说凡古书盘错肯綮学者读之不能以句季
 通爬疏剖析细入秋毫莫不畅达晦庵论易推本河
 图洛书邵氏皇极经世书先天图往往多与季通往
 复而有发焉
罗氏(泌/)归愚子大衍说
  一卷
   存(载路史/)
史氏(弥大/)衍极图说
卷七十 第 9a 页 WYG0677-0792c.png
   佚
章氏(如愚/)大衍说
  一篇
   存
杨氏(忠辅/)大衍本原
   佚
 赵汝梅曰杨氏筮法揲四之馀有一有二有三而无
 四有四则为一揲矣岂得谓之馀乎四九四八四七
卷七十 第 9b 页 WYG0677-0792d.png
 四六者谓之策四三四四四五四六者谓之奇老阳
 之数九四其九为三十六策于四十九蓍之中去其
 三十六策则馀十三挂一不用则馀十二以四揲之
 得三是谓老阳之策四三也归奇于扐者归此奇也
 左手馀一馀二馀三或无馀皆未成揲必以右手之
 蓍随其奇耦归之足成一揲两揲之数然后置之于
 扐所谓归者本是左手之蓍今归之也故馀一则归
 以三馀三则归以一皆成一揲之奇数馀二则归以
卷七十 第 10a 页 WYG0677-0793a.png
 六无馀则归以八皆成两揲之耦数奇一也耦二也
 三变皆奇三也是谓四三老阳之奇也三变皆耦六
 也是谓四六老阴之奇也三变而一奇二耦五也是
 谓四五少阳之奇也三变而一耦二奇四也是谓四
 四少阴之奇也为九为六者各八为七为八者各二
 十四为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按其法新奇有四揲
 四之馀无四一也古法去挂扐以所馀为策数今乃
 先去策数反以挂扐为归奇二也揲左所馀即为归
卷七十 第 10b 页 WYG0677-0793b.png
 奇今以三变六揲所馀除挂一而归之三也扐指间
 也今以为正策之旁四也其他如四三四四四五四
 六之为奇又以一揲为奇两揲为耦皆圣人所未言
 且谓此法合于二篇之策不知二篇之策非揲蓍策
 数易经诸数随用而殊岂可牵他数以强合彼以九
 六之变皆八七八之变皆二十四谓为阴阳均等然
 以古圣才智岂不能是特一本之自然不欲以私意
 损益之耳
卷七十 第 11a 页 WYG0677-0793c.png
 丁易东曰揲蓍之法共有六家惟河南杨氏为当
丁氏(易东/)大衍索隐
  三卷
   存
 易东自序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五十先儒
 于此每失之凿独朱子以五乘十之说近之至于四
 十有九率不过归之虚一而已未有得夫五十数与
 四十九之全者予窃病焉比游浙右有谓邵子先天
卷七十 第 11b 页 WYG0677-0793d.png
 两仪四象八卦合四十九所虚之一是谓太极其说
 虽异先儒要无牵合傅会之病予始以为大衍之说
 不过此耳徐而思之则于易中天地五十五数尚有
 未合固已疑之未几复得河南杨氏大衍本原谓四
 十九与五十皆天地之数各再自乘而以中数自乘
 除之者始知四十九真为四十九五十真为五十非
 强合之也噫杨氏之说似矣然其为数必再自乘又
 以中数除而后得虽无牵强颇非简易未必圣人作
卷七十 第 12a 页 WYG0677-0794a.png
 易初意尝以管见求之亦既得其说之一二矣而犹
 以为未也思之思之而又思之一旦豁然若有遭于
 神明之通者然后知五十四十九皆天地之数合而
 衍之其耦其奇自然而成至简至易而四象之奇之策三
 百八十四爻以至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之数胥此焉
 出也呜呼何其数之神如此妙如此契合如此而古
 人曾未及之耶抑尝有知之者而其说不传耶是未
 可知也或曰若子之说则圣人作易之初意果在是
卷七十 第 12b 页 WYG0677-0794b.png
 而他说可废耶曰易道无穷识见有限圣人作易取
 此四十九五十之数以神蓍卦之用而天地人物之
 理无所能逃岂予之浅见遽可以尽圣人之本心乎
 且予方其得以五衍之之说也固未知以数乘除之
 说也方其得以数乘除之说也又未知有合而衍之
 之说也安知后之学者其说有不出于予之上者乎
 若但以先儒之说病予则咎虽有所不辞理亦当仁
 不逊云
卷七十 第 13a 页 WYG0677-0794c.png
 王弘撰曰丁氏萃五十七家说为稽衍又自为原衍
 翼衍黄瑞节称其出于朱蔡之外为更备亦所谓通
 透一路者也
郑氏(滁孙/)述衍
  一卷
   存
卢氏(失名/)挍正耶律文献公大衍揲蓍说
  一卷
卷七十 第 13b 页 WYG0677-0794d.png
   佚
 许衡曰卢君挍定耶律公蓍说曲折难深辞意隐晦
 及探其所以去取之由则有甚可疑者如旧说一爻
 变究以四齐之而不合乾坤六子之率及自为说乃
 以八齐之一法而两其数其为不同已甚可怪况四
 齐八齐之后尤不能见静变往来之实虽能苟合其
 率而不知实不相似也且初揲必令多少之数均是
 分二之后不挂一而挂二也既违大传又悖先儒其
卷七十 第 14a 页 WYG0677-0795a.png
 不敢以为然也审矣为演八卦静变往来之数为乾
 而静者八千为坤而静者二万一千九百五十二为
 震为坎为艮而静者皆一万五千六百八十为巽为
 离为兑而静者皆一万一千二百诸卦之数大率静
 者最多而一爻二爻变者次之三爻俱变为最蔡氏
 曰一奇一耦对对待者阴阳之体阳三阴一一饶一
 乏者阴阳之用故四时春夏秋生物而冬不生物天
 地东西南可见人之瞻视亦面与左右可见而背不
卷七十 第 14b 页 WYG0677-0795b.png
 可见也不然则以四十九蓍虚一分二挂一揲四则
 为奇者二为偶者二而老阳得八老阴得八少阳得
 二十四少阴得二十四不亦善乎圣人之智岂不及
 此而其取此不取彼者诚以阴阳之体数常均用数
 则阳三而阴一也观此则卢君之得失可见戊申八
 月庚辰识于家塾用验他日学之进否云
陈氏(失名/)大衍易数
  一卷
卷七十 第 15a 页 WYG0677-0795c.png
   未见
 吴莱后序曰凡天下之物必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
 后有数数始于一有一而后有二一者奇二者耦而
 后有阴阳老少之变七八九六之策策三变而成爻
 爻六变而成位此圣人所以观变而立卦考象数而
 建卜筮者也易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自
 其大衍之五十者总之则又合于太极之一是皆天
 地自然之运又岂待于人力之强为者哉何则一定
卷七十 第 15b 页 WYG0677-0795d.png
 者理也虽其体甚实所该无形未始有定者事也虽
 其迹本虚因应乃有理在是数亦不外乎是欲求其
 极则天地之开辟人物之消长尽具可以数茎之蓍
 参两而尽决之者吾圣人固未肯轻为之说也是何
 世之喋喋者然哉自秦灭六经易以卜筮故存汉儒
 林传孔子六经至菑川田何易道大兴魏郡太守京
 房则又受学外黄焦延寿不与何同汉初河南女子
 始献易说卦盖与老子同藏于风雨屋墙之间京房
卷七十 第 16a 页 WYG0677-0796a.png
 之说互相出入故世之稽吉凶刺休咎者徵焉是果
 吾圣人之遗意哉他则进退以几而为一卦之主者
 为世对待以世而为其主之相者为应世之所位而
 阴阳之所肆者为飞肇乎所配而阴阳终不脱其本
 者为伏起乎世应周乎内外终终始始而后动爻互
 体五行纳甲之变无不具者人自以为能探河洛图
 书之赜家自以为能发周孔爻象之蕴馀则或入于
 淫瞽方技之流与易大相远矣先正盖有见焉必以
卷七十 第 16b 页 WYG0677-0796b.png
 名理论易而或不以象数论易虽然是又可得而尽
 废者哉括苍陈生尝出大衍易数一卷间为予占考
 其法则曰圣人之立卦者八故天下之物苟囿于数
 者亦不过八吾则本其所值之数辄以八乘除之或
 以身之所处定其坐作动静之殊或以字之所画测
 其向背俯仰之异八而已矣自八而六十有四自六
 十有四而四千九十有六用此道也呜呼生之于易
 勤矣要之特京房之法耳生则又曰是固本之希夷
卷七十 第 17a 页 WYG0677-0796c.png
 氏者也岂彼生者希夷氏之遗裔欤先天四图吾圣
 人之学也生盍归而务求其要欤一中造化心上经
 纶尽在是矣
亡名氏大衍五行数
  一卷
   佚
    右见绍兴书目
易数大略
卷七十 第 17b 页 WYG0677-0796d.png
   佚
    按是书专说大衍赵氏筮宗屡引其文不著
    撰人姓氏于大衍之数五十释曰大衍者八
    卦之衍数也八卦经画二十四重之则四十
    八又每卦各八变其爻亦四十八是四十八
    者八卦之正数衍其正数是谓大衍衍羡也
    以四十八而羡其二则为五十之成数其用
    四十有九释曰五十除一者无一也挂一以
卷七十 第 18a 页 WYG0677-0797a.png
    象三释曰以左手取右握之一算(一策为/一算)
    于左手小指间后两揲不挂归奇于扐以象
    闰释曰左手所馀扐于左手第二指间右手
    所馀归之于左手第二指之扐间五岁再闰
    故再扐而后挂释曰一变之后即存挂一于
    格上后两揲不挂止以前挂足四营之数而
    谓之再扐八卦而小成释曰八卦之一为小
    成小成则内卦之为贞者立成卦则外卦之
卷七十 第 18b 页 WYG0677-0797b.png
    为悔者备其以衍为羡谓所羡之二赵氏讥
    其傅会又两馀当分扐不应并在第二指间
    其言是也至于论揲法有曰乾用九为老阳
    坤用六为老阴震坎艮用七为少阳巽离兑
    用八为少阴老阳其画为口所谓重也少阴
    其画为一所谓拆也少阳其画为一所谓单
    也老阴其画为乂所谓交也一爻变以变爻
    占二爻变以本卦二变爻占仍以上爻为主
卷七十 第 19a 页 WYG0677-0797c.png
    三爻变以本卦及之卦彖辞占四爻变以二
    卦二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五爻变以不
    变爻占六爻变乾占为九坤占用六馀卦占
    之卦彖辞其大略可见矣
程氏(云庄/)大衍说
  一卷
   存
 金俊明曰云庄先生阐大易象数之学于吴门艾庄
卷七十 第 19b 页 WYG0677-0797d.png
 何正矩立方师事之得其精蕴
 俞玚曰启祯间天都程先生阐明易学演蓍策以观
 变化一准夫子易传艾庄得其传述蓍法十章以明
 之其旨约而该其辞简而著使学者知所由以入门
 焉
苏氏(轼/)四营十八变解
  一篇
   存
卷七十 第 20a 页 WYG0677-0798a.png
 
 
 
 
 
 
 
 
卷七十 第 20b 页 WYG0677-0798b.png
 
 
 
 
 
 
 
 经义考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