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九
卷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677-07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六十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六十八/)
刘氏(瓛/)周易乾坤义
  隋志一卷
   佚
周易四德例
卷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677-0773b.png
  七录一卷
   佚
 南史刘瓛字子圭沛郡相人荐为秘书郎不见用齐
 高帝践阼召瓛入华林园谈语问以政道答曰政在
 孝经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之是也帝咨嗟曰儒
 者之言可宝万世永明初除步兵校尉不拜天监元
 年谥曰贞简先生
 萧子显曰刘瓛承马郑之后一时学徒以为师范
卷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677-0773c.png
李氏(玉之/)周易乾坤义
  七录一卷
   佚
 阮孝绪曰齐临沂令李玉之撰
许氏(辩/)乾坤气法
  隋志一卷
   佚
(法通/)周易乾坤义
卷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677-0773d.png
  七录一卷
   佚
亡名氏周易乾坤三象
  七录一卷
   佚
乾坤二卦集传
  二卷
   未见
卷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677-0774a.png
    右见澹生堂书目
史氏(通/)乾坤别解
  三卷
   佚
钱氏(贵/)乾坤纂遗
   未见
刘氏(迁/)乾坤微言
  一卷
卷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677-0774b.png
   存
 曹溶曰刘迁字无始历城人自号钟阳子
王氏(逄/)乾坤指说
  一卷
   佚
范氏(仲淹/)四德说
  一篇
   存
卷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677-0774c.png
朱子(熹/)元亨利贞说
  一篇
   存
管氏(志遒/)周易六龙解
  一卷
   存
 曾乾亨序曰管登之先生起家楚臬从浔阳上书乞
 归候命匡庐之麓日玩周易注六龙解夫龙德者大
卷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677-0774d.png
 人之学也潜见惕跃飞亢大人所乘之遇也乃中古
 而降龙德之大人不少概见何哉盖尝观于阴阳之
 际而知天德之难也龙本纯阳有纤毫阴翳之未尽
 即难语龙德乾元统天自一至九纯阳用事用而无
 用朕兆莫测先天浑沦孰睹其首此乾体也自阴柔
 现而乾体析乾体析而群阴始杂于阳就中阴气消
 化未融其末立见群龙安得无首哉夫天以无首
 为则有首则非天则矣天则不见龙德隐而世变
卷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677-0775a.png
 日下矣阴既盛而阳刚漓即龙德多迍数圣人之出
 正值惕跃之会于两乾合体之间兢兢若此故曰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其亦深瞩阴阳之微机乎使
 其在今日忧患更复何似然圣人固已逆睹矣彼
 其以龙德而于三四之际所操修垂戒者抑何肫
 至也先生负超世之识精诣悟彻中皆释孔子传
 文而未尝创为臆说世之诵其言者可以知其人
 矣
卷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677-0775b.png
 志道自序曰余幼以应举之例习易长而稍有所闻
 辛未登籍乙卯归田日兢兢以修慝远名是务笔劄
 罕有存者而天台耿先生贻书以阐道相迪于是辑
 经删史之念起会余捧分臬辰沅之檄以不能将母
 陈情再辞次蠡口邮亭以待命于时身心阒寂忽动
 训易之思先草六龙解次乃会通乾坤彖象文言次
 及六子又次及屯蒙以后反对诸卦而余所陈疏与
 被参之报并至遂返棹遄归至蛊之上九而停笔自
卷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677-0775c.png
 惟蠡管之见未必深契圣心权命之曰易测将以馀
 力脱稿就有道而正焉而先慈之恸作矣伤哉天乎
 易之辞演自羑里易之传兆于匡围古圣兴易尚有
 忧患余何人斯而能逃此酷罚哉门人张浩请以易
 测公诸人余曰书未成也则请先出六龙解余曰可
 哉是乾象中之一义也夫圣人之用尽于六龙矣其
 体则在乾乾字渊乎渊乎余第测其影响云尔其中
 解群龙无首之义实发端于耿先生万历癸巳
卷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677-0775d.png
 甘士价曰东溟周易六龙解因人事发天道旁引曲
 證中窾入神无一言泥易亦无一言非易
六龙剖疑
  一卷
   存
 志道自序曰志道以万历壬辰待命蠡口草周易六
 龙解比归缄质先师耿恭简公公为题其简端最赏
 惕见二解而推敲释氏神龙之说是时公在沈疴中
卷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677-0776a.png
 盖疑余之以神龙首释氏而未暇察其正为群龙无
 首之义发也越七䙫今少司马许敬庵先生有六龙
 解之评其持论平正切实大类恭简公而推敲更密
 因复拈玩有不安于心者即随其所列条款从中剖
 厥疑义以复敬庵亦欲与海内贤豪共商之名之曰
 六龙剖疑云万历壬寅
王氏(辂/)师卦解
  一卷
卷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677-0776b.png
   未见
 三楚文献录王辂字以明公安人国子监生除凤翔
 府通判归隐平乐村竹林蔡复一抚黔过而问学辂
 著师卦解一卷报之皆折冲至理
柯氏(述/)否泰一十八卦论
   佚
 闽书柯述字仲常泉州南安人嘉祐四年登第元祐
 元符中两知福州历福建提刑湖南转运使终朝议
卷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677-0776c.png
 大夫直龙图阁述粹于易著否泰一十八卦以明君
 子小人之分
传氏(耆/)同人卦说
  一篇
   佚
 度正曰濂溪先生摄邵州事以改定同人说寄傅伯
 成伯成复书云蒙寄同人说改易数字皆人意所不
 能到宜乎使人宗师仰慕之不暇也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677-0776d.png
 曹学佺曰耆遂宁人字伯成年十四荐于乡知平羌
 县
文氏(天祥/)贲卦义
  一篇
   存
    按贲卦义一篇先生兼崇政殿说书时于熙
    明殿进讲义也又有诗定之方中讲义一篇
    今集中不载
卷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677-0777a.png
王氏(逢/)复书
  七卷
   佚
蔡氏(沆/)复卦大要
  一篇
   存
 徐梦发志墓曰先生讳沆字复之号复斋居士西山
 先生次子也西山怜外表兄虞英无子与之为嗣更
卷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677-0777b.png
 名知方从母命归宗入则受教家庭出则从文公学
 承父春秋之属作春秋之论及王纲霸统等书行于
 世以敬为入德之门户义为一身之主宰发明敬义
 以示人以复为学者迁善改过之几与人讲明复卦
 尝言人当以不远复为法以频复而厉为戒尤有功
 于世教云
真氏(德秀/)复卦说
  一卷
卷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677-0777c.png
   存
 魏了翁作碑曰真公德秀建宁浦城人字景元后更
 希元绍定六年以徽猷阁待制知泉州进显谟阁知
 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端平元年权户部尚书除翰
 林院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二年参知政事感风疾以
 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致仕诏以文忠易
 名
王氏(家屏/)七日来复解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677-0777d.png
  一篇
   存
 俞汝言曰公字对南大同山阴人隆庆戊辰进士累
 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谥文端
王氏(乔桂/)七日来复解
  一篇
   存
 顾湄曰石首人隆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除福建道
卷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677-0778a.png
 御史历四川布政司参议
李氏(沂/)复见天心解
  一篇
   存
 朱一是曰嘉鱼人字太清万历丙戌进士改庶吉士
 除吏科给事中建言为民
陈氏(希亮/)家人噬嗑二卦图
  二篇
卷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677-0778b.png
   佚
范氏(祖禹/)家人卦解义
  一篇
   存
 祖禹进劄子曰臣近以权住经筵久不进讲陛下今
 月一日已御迩英又先降圣旨过端午未住讲读此
 见陛下好学之至也而臣自五日以后北郊奉祀未
 获入侍伏睹中宫初建将行嘉礼实为正始之基恭
卷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677-0778c.png
 惟本朝祖宗家法自三代以还盖未之有由汉以下
 皆不及也今陛下纳后以承天地以奉祖宗内尽孝
 养外美风化将以为万世法愚窃为陛下重之谨按
 周易家人之卦乃圣人所以定天下之端本臣辄不
 自揆敢撰集所闻先圣先贤之言为解义一篇谨录
 上进以代奉事伏望圣慈少赐省览
(阙/)(德亮/)家人经传衍义
   佚
卷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677-0778d.png
 程钜夫后序曰家人之卦辞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齐景公问政于
 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呜呼使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岂有乱与亡哉夫
 惟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故治天下之道备于家人
 一卦非已备也所以为治道之备者始于此也呜呼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
 妇独非圣人之治乎予于是深有感于此书矣有问
卷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677-0779a.png
 治天下之道于德亮者请执衍义以往抑以风自火
 出之家推之风以动化言火以家宅言盖曰化天下
 必自一家始也炉鞲之说固善若曰火自风出乃可
 德亮谓为何如
    按德亮不知其姓氏疑是赵采所撰明文渊
    阁书目有家人衍义二册未审即是书否也
朱子(熹/)损益象说
  一卷
卷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677-0779b.png
   存
 黄干跋曰损益之义大矣圣人独有取于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何哉正心修身者学问之大端而齐家治
 国平天下之本也古之学者无一念不在身心之中
 后之学者无一念不在身心之外此贤愚所由分而
 圣人之所为深戒也晦庵先生二象以授学徒江君
 孚先所警于后学者至矣孚先以示其同学黄干三
 复敬玩刻之临川县学以勉同志庶亦知所以自警
卷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677-0779c.png
 哉嘉定己巳暮春
(契嵩/)巽说
  一篇
   存(载镡津集/)
 陈舜俞曰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藤州镡津人得法
 于洞山庆历间居钱塘皇祐间去居越观察李公谨
 奏赐紫方袍乃抱书游京师赐号明教大师
汉易中孚义
卷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677-0779d.png
   佚
    按公羊春秋陨霜不杀草传何休注引易中
    孚记文曰阴假阳威之应也是汉有其书矣
胡氏(鼎金/)三陈九卦说
  一卷
   未见
 俞汝言曰胡鼎金字贵刚究心易学作三陈九卦说
 见朱升周易旁注
卷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677-0780a.png
王氏(安石/)九卦论
  一篇
   存
包氏(希鲁/)易九卦衍义
  一卷
   佚
 江西通志希鲁字鲁伯进贤人从学吴澄其教人先
 德行后文艺及卒门人私谥曰忠文
卷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677-0780b.png
张氏(希文/)十三卦考
  一卷
   佚
 傅若金状曰大书字质夫瑞之新昌人初为吏以荐
 授百丈尹不赴所居积书圜四壁若巢然人因号书
 巢先生
范氏(述曾/)易文言注
   佚
卷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677-0780c.png
 册府元龟范述曾为大中大夫注易文言
沈氏(束/)文言说内外
   未见
沈氏(进/)文言会粹
  二卷
   存
 缪泳序曰文言孔子十翼之一也故章必冠以子曰
 而梁武独谓为文王所作岂其然与世之言古易者
卷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677-0780d.png
 分十翼以复孔氏之旧于文言传仅录乾坤二篇不
 知散入于系辞者尚多也吾友沈山子研精易学取
 系辞诸卦类乎文言者悉附于乾坤之后又以论语
 戴记诸书文义相近者增益之题曰文言会粹盖说
 经者不嫌于同异以之入于古易其谁曰不宜
谢氏(万/)周易系辞注
  隋志二卷
   佚
卷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677-0781a.png
 晋书万字万石简文帝作相召为抚军从事中郎再
 迁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
    按双湖胡氏易启蒙翼传所载传注有谢平
    系辞注二卷疑即万书字偶讹也
韩氏(康伯/)系辞注
  隋志三卷
   存
 晋书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简文帝居藩引为谈
卷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677-0781b.png
 客自司徒左西属转抚军掾中书散骑常侍豫章太
 守入为侍中转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军改太常
 李心传曰后汉书杨易传云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
 之魏志许定奏事亦云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河
 出图洛出书圣人效之皆与韩康伯本不同
 李清臣曰韩康伯颇号知易至于圣人之精义又往
 往溺入于名理趋向大与佛老相类
 程子曰读易者如王辅嗣韩康伯只以老庄解之是
卷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677-0781c.png
 何道理
 税与权曰易经羲文周孔之手可谓最古而篇第不
 明盖汉魏以来诸儒之罪而王韩尤其著者魏志谓
 郑康成始合彖象于经厥初犹如今乾坤附之于后
 至王弼则自坤以下各爻联缀之标题乃以上经乾
 传至下经丰传为六卷不知于义何居及韩伯又以
 上下系为七八卷说序杂为第九卷略例为第十卷
 使羲文周公上下二篇之经不成二篇而孔子十翼
卷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677-0781d.png
 不成十翼汉魏迄今几千馀年列于学官无一人能
 辨其非者惑世诬民抑何盛哉
 王应麟曰系辞正义云韩氏亲受业于王弼承弼之
 旨故引弼云以證成其义愚考弼终于魏正始十年
 韩康伯东晋简文帝引为谈客二人不同时相去甚
 远谓之亲受业误矣
 俞琰曰汉去古未远诸儒训解多类象数盖亦有所
 本至魏王弼以老庄之虚无倡于前晋韩康伯又和
卷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677-0782a.png
 于后圣人之本旨遂晦沿袭至于唐诸儒皆宗之太
 宗诏名儒定九经正义于易则取王传而孔颖达辈
 以当时所尚故虽其说未尽善亦必为之曲护 又
 曰隋经籍志云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惟失说
 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今韩康伯注本以说卦三
 篇分出序卦杂卦则序卦杂卦之名盖始于康伯也
 王袆曰韩康伯注系辞说卦等篇其说本于王弼疏
 略而无据
卷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677-0782b.png
    按陆氏释文序录注系辞者十人谢万韩伯
    袁悦之桓玄卞伯玉荀柔之徐爰顾欢明僧
    绍刘瓛今之存者惟韩氏而已
桓氏(玄/)系辞注
  隋志二卷
   佚
 陆德明曰字敬道谯国龙亢人伪楚皇帝
 王应麟曰何以守位曰人所谓后非众罔与守邦也
卷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677-0782c.png
 释文云桓玄明僧绍作仁今本乃从桓玄误矣本义
 作人云吕氏从古
袁氏(悦之/)系辞注
   佚
荀氏(柔之/)周易系辞注
  隋志二卷
   佚
卞氏(伯玉/)周易系辞注
卷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677-0782d.png
  七录二卷
   佚
 阮孝绪曰宋东阳太守卞伯玉撰
 陆德明曰济阴人宋东阳太守黄门郎
徐氏(爰/)周易集注系辞
  七录二卷
   佚
顾氏(欢/)注二系
卷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677-0783a.png
   佚
刘氏(瓛/)周易系辞义疏
   佚
明氏(僧绍/)系辞注
   佚
 陆德明曰僧绍字承烈平原人徵国子博士
    按释文引明氏系辞注何以守位曰人人作
    仁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作君子之道
卷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677-0783b.png
沈氏(驎士/)周易两系训注
   佚
梁武帝周易系辞义疏
  隋志一卷
   佚
萧氏(子政/)周易系辞义疏
  隋志三卷(唐志二卷/)
   佚
卷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677-0783c.png
宋氏(褰/)周易系辞注
  隋志二卷
   佚
 册府元龟宋褰为大中大夫注周易系辞二卷
杜氏(弼/)系辞义疏
   佚
 北史杜弼字辅元中山曲阳人孝昌初除太学博士
 调侍御史累迁大行台郎中赐爵定阳县男后除胶
卷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677-0783d.png
 州刺史耽好玄理注庄子惠施篇并易上下系辞曰
 新注义苑并行于世
荀氏(谚/)系辞注
  唐志二卷
   佚
胡氏(瑗/)系辞解
  二卷
   存
卷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677-0784a.png
司马氏(光/)系辞说
  宋志二卷
   未见
邹氏(浩/)系辞纂义
  宋志二卷
   未见
 浩自序曰未有天地固有者易也岂待圣人作之而
 后为易乎圣人取易于不可见闻之中而见之于卦
卷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677-0784b.png
 爻彖象之内使天下后世由此入易焉犹鱼兔之筌
 蹄也犹江海之舟楫也犹诸夏之道路也犹堂奥之
 门户也伏羲作易之初八卦而已三画而已文王益
 之而为六十四重之以六爻然后天下之能事毕矣
 然而未有辞也周公又即卦爻为辞以系焉而孔子
 名之谓之系辞先儒谓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辞误
 矣杨子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又
 曰重易六爻不亦渊乎以此推之文王但益卦重爻
卷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677-0784c.png
 未尝系辞而系辞者皆周公也孔子曰八卦成列象
 在其中矣伏羲也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
 变在其中矣文王也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周
 公也三圣一心孔子之心三圣之心也乐天知命又
 忧之大也故又为彖象以释卦爻之辞又为文言以
 兼释其彖象又因卦爻彖象而无所不释以自见其
 意后之君子视其可以传卦爻之下者既以别而传
 之矣视其不可以传卦爻之下者则类而传之于其
卷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677-0784d.png
 后耳取孔子之名周公者名焉亦谓之系辞其为系
 辞虽同其所以为系辞则异矣兹异也祗其所以为
 同欤是故立象以尽意伏羲之事也设卦以尽情伪
 文王之事也系辞焉而尽其言周公之事也变而通
 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则孔子与焉至孔子而
 所以尽利所以尽神于是乎尽矣孔子尝曰智者观
 其彖辞则思过半矣观彖而已未及象也而思已过
 半况并系辞观之乎虽然不能自师其诚心不足以
卷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677-0785a.png
 观系辞不能观系辞不足以观易易乎易乎舍系辞
 而易者岂无其人乎吾未之见也
蒋氏(之奇/)系辞解
  宋志二卷
   佚
 东都事略之奇字颖叔宜兴人游欧阳修之门后摭
 浮语弹修考验无实遂为清议所非官至枢密院使
 崇宁初以观文殿学士知杭州
卷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677-0785b.png
韩氏(元吉/)系辞传
   佚
 江西通志韩元吉字无咎开卦人维之子仕至吏部
 尚书龙图阁学士封颖川公尝师尹焞友朱子又得
 吕祖谦为女婿为诸儒所重徙居上饶前有涧水故
 号南涧
刘氏(槩/)易系辞解
  宋志十卷
卷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677-0785c.png
   佚
 董真卿曰槩字仲平东明人
 胡一桂曰刘槩系辞解有论以括其大意
邓氏(传之/)系辞说
  一卷
   佚
 周必大曰永丰邓传之字师孟游永嘉叶适正则之
 门其于六经尤好读易有系辞说一卷
卷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677-0785d.png
吕氏(祖谦/)周易系辞精义
  宋志二卷
   存
黄氏(干/)系辞传解
  一卷
   存
    凡二篇又一篇安庆郡学讲义
柴氏(中行/)易系集传
卷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677-0786a.png
   佚
 馆阁续录柴中行字与之饶州馀千人绍熙元年进
 士及第以宗正少卿十一年正月兼国史院编修官
 七月为秘书监十二年六月除秘阁修撰知赣州
 宋史中行所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童蒙说
 张世南曰南溪柴先生中行吾乡前辈也以国学
 上舍登绍熙庚戌甲科事宁考为秘书监初任临
 川推官秋大比漕司前期取脚色必欲书委不是伪
卷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677-0786b.png
 学五字先生得文移即具申云自幼习易读伊川之
 书以取科第如以为伪不愿考有谗之者内台欲加
 论列何公澹在谏省曰其人所守不变可罪之乎
 董真卿曰恕斋集解系辞以后
王氏(之佐/)系辞解
   佚
 黄震后序曰易示吉凶所以吉所以凶则有理存焉
 自晋人以老易并言遂矫诬圣经以證虚无之学至
卷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677-0786c.png
 我伊川始言理以究其精微晦庵始言吉凶以复其
 本义继此言易者纷纷匪赘则凿否则沦于虚无者
 有以临川邹氏解六十四卦其有王氏继之解系辞
 始明白守正不袭用二先生之说而理自然相符其
 学识之正何如哉然其意犹未显于世虽其后人出
 以见示犹自谦逊谓不过平说尔余尝考二氏与陆
 象山同以明经荐于乡名声实相上下象山以解经
 为非至今名声振天下二氏帖帖正理下帷解经没
卷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677-0786d.png
 世而名不称出奇者争传守正者无闻天下事每如
 此既录其副因三太息书元本而还之
柴氏(元祜/)易系辞说
   佚
 姓谱元祜字益之通五经尤长于易四方从学者众
 汤汉李伯玉饶鲁皆出其门学者称为强恕先生著
 春秋尚书论语解易系辞中庸大学说
舒氏(浒/)系辞说
卷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677-0787a.png
  三卷
   佚
何氏(基/)系辞发挥
  二卷
   未见
亡名氏系辞要旨
  宋志一卷(胡氏翼传三卷/)
   佚
卷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677-0787b.png
太学直讲系辞
  十二卷
   佚
 胡一桂曰三舍时学舍讲义也
刘氏(因/)易系辞说
   佚
 苏天爵作墓表曰先生讳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尝
 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至元十
卷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677-0787c.png
 有九年徵拜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辞归二十八
 年复遣使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来徵以疾固辞不
 起先生于文不为空言皆有补于世教其小学四书
 语录皆门生所录惟易系辞说乃先生病中笔之亲
 授其徒者也延祜中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
 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齐氏(履谦/)系辞旨略
  二卷
卷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677-0787d.png
   未见
倪氏(复/)易系辞解
   未见
陈氏(仁锡/)系辞十篇书
  十卷
   未见
张氏(习孔/)系辞字训
  一卷
卷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677-0788a.png
   存
李氏(焘/)易大传杂说
  宋志一卷
   未见
 
 
 
 
卷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677-0788b.png
 
 
 
 
 
 
 
 经义考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