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五
卷六十五 第 1a 页 WYG0677-07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六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六十四/)
蔡氏(鼎/)易蔡
  六卷
   存
 曹学佺曰无能诠释皆有依据不为苟见
卷六十五 第 1b 页 WYG0677-0730b.png
 陈子龙序曰无能先生学本经济识探象爻其易蔡
 一书五十万言闳深精确皆昔贤所未发先生壮时
 曾居高阳帷幄弃𥜗南归留心著述戊寅见国患日
 深杖策叩阍于时枘凿竟为所抑激论一书旁观咋
 舌先生曰我非时人所能用亦非时人所能杀所以
 为此者将以明天下未尝无人也先生之学在天人
 性命之际经济文章直绪馀耳读震艮渐归妺诸解
 可以知其养读蹇解损益诸解可以知其识而骨性
卷六十五 第 2a 页 WYG0677-0731a.png
 坚凝天姿笃挚壮不求仕贫不问资澹泊宁静若将
 终身则先生之得于易深也
 鼎发凡曰卦彖爻传分羲文周孔以次为书卦画下
 重注二五移夫子大象于彖前六十四卦每两卦合
 解后各加以反对并为训释系传采附卦内注疏传
 诸家间采入惟本义全录己意附诸家之后于荀九
 家后更为广象传后附揲蓍事仪并录春秋以来诸
 占筮凡五十万言
卷六十五 第 2b 页 WYG0677-0731b.png
 陆元辅曰鼎字无能闽人
汪氏(于沚/)周易剩义
  十二卷
   未见
 黄虞稷曰崇祯中婺源诸生
易氏(道暹/)易传
   佚
 三楚文献录易道暹字曦侯黄冈人家居教授崇祯
卷六十五 第 3a 页 WYG0677-0731c.png
 乙亥贼从西陵来入永宁乡被縳不屈遂见杀著有
 易传未行于世
唐氏(元竑/)易通
  二卷
   存
 元竑自序曰易通何为而作也我观象玩辞而辞与
 象不能尽通也非辞与象之故传义之故也本义盖
 因乎程传程传之言曰予所传者辞也于观象略矣
卷六十五 第 3b 页 WYG0677-0731d.png
 然既立象以尽意观象以求而不得然后读爻彖之
 辞以證之读彖爻之辞又不得然后读孔子之辞并
 读传注之辞以参考之始知象如是彖爻之辞不如
 是者有之象与彖爻之辞如是孔子不如是者有矣
 四圣人之意之言如是传注不如是者有矣然而象
 如是彖爻之辞不如是文周意别有在也象与彖爻
 之辞如是孔子不如是孔子意别有在也四圣人之
 意之言如是传义不如是未必程朱之意别有在也
卷六十五 第 4a 页 WYG0677-0732a.png
 直求四圣人之意而未得耳求之未得者玩辞不观
 象也彼焦氏之易林杨氏之太玄其人不必圣人也
 乃悉屏先圣之辞而别为之辞者得诸象也夫先圣
 之辞尚可悉屏而别为之而我乃唯其言而莫违不
 已卑哉故我非敢与传注为异也不欲异四圣人也
 钟嵚立曰元竑字远生乌程人
赵氏(凤翔/)易学指掌
  四卷
卷六十五 第 4b 页 WYG0677-0732b.png
   未见
 鹿化麟曰羽伯就蓍言蓍考证古昔参以己见可谓
 明悉
 陆元辅曰易学指掌四卷崇祯中雄县赵凤翔羽伯
 所辑依古本以上下经居前而次以孔子十传一图
 说二传义三筮法四占法鹿化麟仁卿为之序
邹氏(期相/)周易笔旨
   未见
卷六十五 第 5a 页 WYG0677-0732c.png
 严绳孙曰期相字公寅无锡人崇祯中以贤良徵授
 广西州通判转卫经历
乔氏(中和/)焦氏易林补(一名大易通变/)
  四卷
   存
 曹溶曰中和内邱人崇祯中官太原府通判
顾氏(□/)经正堂易阐
  四卷
卷六十五 第 5b 页 WYG0677-0732d.png
   存
 张云章曰字泰民吴人以太极说易崇祯丙子七月
 自序
庞氏(承颖/)文兹堂易解
  六卷
   存
 沈进曰承颖字念潜吴江人
舒氏(士谔/)易经去疑
卷六十五 第 6a 页 WYG0677-0733a.png
  十二卷
   存
 李延是曰士谔字士一
程氏(观生/)易内三图注
  三卷
   佚
 俞汝言曰歙人程观生仲孚崇祯中江浙未乱弃诸
 生以青乌之术自晦每出游担书两大簏皆先儒易
卷六十五 第 6b 页 WYG0677-0733b.png
 说所注易内三图三卷秘不示人尝强之登讲席说
 山火贲一卦多出新义没后其遗书不可得见矣
严氏(福孙/)考正古易
  十三篇
   存
 陆元辅曰处士无锡严福孙祺先著其言曰易之为
 书主明阴阳之象有交易变易之义故名易古文易
 从日从月盖阴阳之象莫著于日月也其卦伏羲所
卷六十五 第 7a 页 WYG0677-0733c.png
 画历夏为连山商为归藏至周则为周易其辞则以
 文王系卦之彖周公系爻之象及孔子系卦之象各
 上下二篇为经以孔子所作彖上下传象上下传系辞
 上下传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凡十篇名十翼者为
 传古本三经十翼卷帙各分学者溯流穷源当求之
 古易庶几乃尽先圣作者之意又曰乾天坤地震雷
 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经八卦之象也象辞凡上
 下二篇夫子系卦之辞盖于文周彖象之外别取乎
卷六十五 第 7b 页 WYG0677-0733d.png
 卦上下二象合卦名义以明君子用易之方自成为
 孔子之易其体非传而经不在十翼之例愚按自汉
 以来但以文王彖辞周公爻辞为经二篇以孔子彖
 传上下大小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及文言说卦序
 卦杂卦传为十翼祺先独以孔子大象辞亦自为经
 不列十翼之数与诸儒异也
周易通义
  九卷
卷六十五 第 8a 页 WYG0677-0734a.png
   存
 福孙自序曰圣人之心欲尽天下万世之人各顺其
 性命之理而惧其从入之无门也于是始作之易而
 教之以穷理之一法其初也则有羲皇卦爻之画而
 阴阳之象以昭其既也则有文周彖象之辞而吉凶
 之情以著其究也则有夫子之大象而君子体易之
 用以备又有夫子之十翼而前圣作易之旨以明方
 其分而为六十四卦散而为三百八十四爻皆形而
卷六十五 第 8b 页 WYG0677-0734b.png
 下之器也然因辞以得其象因象以得其意则莫非
 形而上之道也是故以言者尚其辞而理即存乎辞
 矣以动者尚其变而理即存乎变矣以制器者尚其
 象而理即存乎象矣以卜筮者尚其占而理即存乎
 占矣以动之贞夫一而有以挈乎易简之要以生生
 之不易而有以彻乎继善之初仁义中正动静一源
 圣人所为尽性以立人极也穷神知化广大不测圣
 人所为至命以参天地也圣人之道所以下学而上
卷六十五 第 9a 页 WYG0677-0734c.png
 达行之终身而不尽通之万世而无弊者未有加于
 易者也福孙不敏幸生理学之名邦窃闻长者之绪
 论始知大学之先格物中庸之先明善无非大易穷
 理尽性之旨非独可严异物似是而非之辨兼可是
 正先儒择而不精之失自愧学谢博文功亏居敬于
 性命之原末由少窥万一惟是穷理为初学入德之
 始事未之逮也窃有志焉是敢不辞固陋考正经翼
 之源流折衷群言之得失辞必本诸象而黜其浮象
卷六十五 第 9b 页 WYG0677-0734d.png
 必归诸画而并其杂不敢泥象而生穿凿不敢徇臆
 而滋附会不敢过略以疏于义类不敢过详以障其
 光明义有两可不厌俱存疑有未析宁从阙略积十
 馀岁始克成编取便玩辞例从今本名曰通义分为
 九卷别撰图说以附其后虽其间象数之赜时参一
 得之愚诂训之馀或异耑家之旧然微言必宗乎雒
 闽正脉一禀于东林藉明理之筌蹄为言性之砥柱
 庶几质诸先觉可弗畔于大义传诸来学期勿误于
卷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0677-0735a.png
 指南云尔
易象图说
  五卷
   存
 福孙自述曰象数之学自辅嗣伊川廓清之后至今
 日复纷然不可致诘矣愚玩三圣之辞于诸家附会
 之说一切屏去不敢搀入正解以失易简之理惟是
 启蒙所载衍策画卦之源流实为易学之要领有不
卷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0677-0735b.png
 容以不详者因据蠡测僭为论次举其五事撰成五
 卷图书之数已错见大衍先后说中不复标出卦变
 非作易本旨故亦置之观象之馀或有一得尚拟续
 书其后 又曰易言太极书言执中有中非象无极
 非空削伪存真析异归同周邵朱陆敢折其衷述太
 极篇第一天地数定龙马图呈圣人则之大衍以成
 地数从天蓍德圆神验诸历法厥算有程述大衍篇
 第二先天象立二气乘除以象从仪名正数符横列
卷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0677-0735c.png
 河图图归洛书太卜三易序传不虚述先天篇第三
 至哉文易实本羲传八卦相错是成后天往来顺逆
 变化神焉爰合图书五行用全述后天篇第四天地
 同符方圆等观乃正厥位南北永奠序卦反易中爻
 杂撰咸出是图稽古弗畔述先天方图第五
倪氏(晋卿/)周易大全纂附
  十二卷
   存
卷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0677-0735d.png
 陆元辅曰晋卿字伯昭钱唐人
张氏(振渊/)周易说统
  二十五卷
   存
 陆元辅曰振渊字彦陵仁和人
顾氏(懋樊/)桂林点易丹
  十六卷
   存
卷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0677-0736a.png
 张云章曰钱唐顾懋樊霖调撰易丹不专主帖括而
 设特以圣经比之道家炉火亦异于吾所闻矣
徐氏(世漙/)易系
   未见
 黎遂球序略曰易系者予友新建徐子所作徐子少
 习易即力究其所以然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系辞辞
 也吾将为之系变系象系占易为诸圣之书何名周
 其曰周非云代也言乎变备全易也吾因并明其所
卷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0677-0736b.png
 以为连山为归藏夫易自上古至西汉刘歆所奏凡十
 有三家二百九十四篇别有道阴阳兵阴阳天文历
 谱五行蓍龟杂占数术神仙诸家其为篇目不可卒
 究多本于易其间相附而称又往往赝杂不伦至今
 日寖失其原干禄之家以专经取美仕至问之图数
 象变十有九废然若讳之而市上卖卜布算钻龟者
 流反偶有一端可證又失其全徐子忧之是以于河
 雒数策极象爻位虚连以及风雨寒温方州部家元
卷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0677-0736c.png
 会运世之说易林易通之书皆为之反覆分积必得
 其合以为焦氏杨氏京氏与邵周二子皆得系辞之
 一言于以成家其他管郭诸杂术书不能出焉
 可以穷其源流予尝观象焉布蓍玩辞焉因以思周
 公之文必无假借之词退而为爻物当名之说尝观
 图焉因以知阴阳赢乏退而推之杂物小伎无不得
 准尝效动焉因以信穷通得失有为天运为人力退
 而杂古史记所载条其事以系于卦爻之下有所发
卷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0677-0736d.png
 明而徐子曰夫三易之所名五家所兴皆于是可会
 矣予惊喜跃然务终予学有以知徐子之学为不可
 不立而传也于是为之序徐子别有易解明三圣之
 说皆学易者之所当知
 徐盛全曰世溥字巨源南昌人
钱氏(澄之/)田间易学
  四卷
   存
卷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0677-0737a.png
 澄之自序曰我家自融堂先生以来家世学易先君
 子讳尔卓里人称敬修先生讲易垂三十年临殁之
 岁口授意指命不孝为之诠次名曰见易及南渡时
 予罹党祸变姓名逃吴市遇漳浦黄先生舟召使前
 慰勉之馀教令学易不数月吴下大乱家室丧亡窜
 身入闽留三年每念先生教思读易而见易旧解已
 失惟记诵章句默寻经义时有所获久之成帙名曰
 火传盖以薪尽火传即此犹是先君子之遗教也既
卷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0677-0737b.png
 归里诸书散尽而见易一编独存因取火传證之雷
 同者居多乃尽删后说微有异则存之又博考诸书
 凡昔所矜为创获而业为前人所已道者皆为削去
 一归诸前人宁为述者可也
 陆元辅曰澄之字饮光桐城人初名秉镫字幼光甲
 申后更今名及字
王氏(寅/)周易自得编
  十一卷
卷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0677-0737c.png
   存
 寅自序曰水之不可无源也夫人而知之也两界分
 流百𣲖泻而入于海归墟于尾闾始合万水而总汇
 于一源使但究其山下之出则河发昆崙江发岷山
 南北钜源已自岐而为两安见所为同归而一贯哉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孔子曰冒天下之道冒则靡有
 漏矣伏羲画卦越千百岁至于周文自得其为文而
 卦辞以系周自得其为周而爻辞以立孔自得其为
卷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0677-0737d.png
 孔而十翼以明会而统之则三圣人论说不同要不
 离乎伏羲画卦之旨迨自汉以来诸儒笺疏各有一
 得宋人因之周氏则有太极图说程氏则有传朱氏
 则有本义其于圣人序卦分经之意尚有阙然未讲
 者以至爻象取用形体数目槩未确求总缘离数言
 理悬而不实遂使易之为书但有人事初无天道邵
 氏皇极经世能言天道然而其学不传书辞微隐多
 有未备如云三百八十四爻真天文上经言天道下
卷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0677-0738a.png
 经言人事以至运世所历若何兴亡若何治乱合于
 所值卦爻各有攸当全未剖析终成疑义寅自弱冠
 以来砥志研易逾壮及强尚惘然不知所从逮遍涉
 百家外学诸书颇知曲术卮言蔑弗原本周易日夜
 以思因将六十四卦配合列辰干支音律咸有定位
 然后运以位起义以类殊测为大小数说大数以稽
 兴亡之候中数以察治乱之几小数以观得失之变
 有一卦之位则有一卦之数有一卦之数则有一卦
卷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0677-0738b.png
 之运有一卦之运则有一卦之理分而审之则卦有
 互而爻有变合而体之则天有经而人有纪大都总
 四象之成数以三十为天道之自然上经三十卦天
 地日月明阴阳之正气下经三十四卦去震艮巽兑
 之四偏便与天道相符咸恒既未济统人事之大全盖
 乾坤坎离为先天之四正世皆在上咸恒既未属后
 天之四正世皆在三上为天之天三为人之天故截
 然有天人之判也归于正矣又归于中六爻之位乾
卷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0677-0738c.png
 在五而坎则同之坤在二而离则同之五为上体之
 中坎得乾之中画而正位于多功之地二为下体之
 中离得坤之中画而正位于多誉之地后天方正坎
 代坤于北离代乾于南中正所以立人极也先天离
 火生东为仁坎水生西为义至后天则各从其旺而
 已矣故曰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坎离居上经之终以
 救大过之偏圣人所以明天道之纯也既未济居下
 经之终以救小过之偏圣人所以明天道之合也易
卷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0677-0738d.png
 之为书救天下以寡过而其用则总在于坎离孔子
 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独立不惧遁世无
 闷狂者之气槩也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狷
 者之规模也两过皆坎象颐中孚有离象变大过之
 三四则上下皆坎变小过之初则上下皆离刚变为
 柔洪范之所谓柔克也柔变为刚洪范之所谓刚克
 也故曰狂狷可以至于中行雷山风泽四渎之分流
 水火坎离百谷之咸纳至两济而天一之源逢矣水
卷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0677-0739a.png
 火既正日月环生天位乎上地位乎下斯圣人之能
 事毕矣不讳鄙陋意至辄书岁久成帙以类相次分
 为内外两篇内篇以晰斯经之旨外篇博述旁稽亦
 所以广斯经之趣颜曰自得殆将有左右逢源之乐
 也夫
周易自得编图说
  一卷
   存
卷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0677-0739b.png
 寅自序曰有书不可无图他书类然而易尤甚盖易
 主于玩非他书一读恍然再读了然之比本义所载
 数图发明周易原始之槩略而未尽今为广述前古
 备探经义并参术数诸书凡有合于卦中所言之事
 援引确当悉为登汇共计百有馀图约略推揣而为
 之说自知鄙陋恐未必得圣人衍赞此经至意然由
 粗以及精由显以及微或不可以尽废也学者溺于
 近习锢于所闻至谓圣人不言天文又谓纳甲非圣
卷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0677-0739c.png
 人所重不知庖牺仰观画卦原自天文而起孔子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邵子曰周易三百八十四爻真
 天文也言天道而不言天文何以为天道乎卦辞曰
 先甲后甲爻辞曰先庚后庚又曰已日乃孚已日乃革之纳甲
 之用文王周公不之讳今顾以为术家之说而讳之
 耶且商祚六百馀年王者之号皆必以干名命之其
 用岂不重欤后世知有人事而不知有天道皆缘不
 知读易之故今设为读易之法不读程朱之易而读
卷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0677-0739d.png
 文王周公孔子之易未读文王周公孔子之易而读
 伏羲之易未读伏羲之易而读天地自然之易夫伏
 羲之易无字句而但有其画画者象也数也因其象
 其数以求其意而后文王周公孔子之言出矣至于
 天地自然之易则将并其画而无之实兼意言象数
 而备之今日读易时之天地无以异于作易时之天
 地而谓作易之心与读易之心庸有二乎天地自然
 之易散落而为诸子百家之易诸子百家非易也而
卷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0677-0740a.png
 易道寓焉故孔子曰冒天下之道书分内外两编图
 则合之以明一以贯之之义学者玩其图以详其说
 则意义渐融而卦爻之辞始有不难于读者矣
 毛奇龄曰寅字甲庵萧山人钱塘生员入 本朝高
 隐不出常流寓淮安著易春秋自得编
黄氏(宗羲/)易学象数论
  六卷
   存
卷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0677-0740b.png
 汪瑞龄序曰易之有象数易之所以成易也大传曰
 易者象也又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以之弥纶天地揆
 叙万类舍象何由见易乎本象以出数亦因数以定
 象故曰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象数于易水之源木
 之本也然自汉以降异说纷纷焦京之徒以世应飞
 伏诸说附入太乙洞极潜虚洪范内篇则窃易而改
 之壬遁之徒或用易卦或不用易卦要皆自谓有得
 于象数之精微以附于彰往察来之列究之于易何
卷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0677-0740c.png
 与焉易自有象数而特非焦京辈所云也姚江梨洲
 夫子通天地人以为学凡天官地理以及九流术数
 无不精究慨象数之失其正而为异说所淹汨也作
 论辨之论其倚附于易似是而非者析其离合为内
 编三卷论其显背于易而自拟为易者决其底蕴为
 外篇三卷瑞龄获受是书而卒业焉因请于夫子而
 刻之
黄氏(宗炎/)周易象辞
卷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0677-0740d.png
  十九卷
   存
周易寻门馀论
  二卷
   存
 宗炎自序曰宗炎七八岁时随先忠端公于京邸授
 周易本义句读逾年未能省大义先公蒙难愚方童
 稚凡我先公理学之渊源自得之精蕴实未尝窥其
卷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0677-0741a.png
 毫末也迨乎稍长我兄太冲先生命读王注程传时
 随行逐队以图进取不过为博士弟子之学无所得
 于心也间从蕺山夫子与闻绪论予蒙蔽甚深虽夫子
 谆谆训诲未能有所启发每与执友陆文虎共阅郝
 仲舆先生九经解其融会贯通一洗前人训诂之习
 然而可指摘之处颇多遂有白首穷经之约及文虎
 捐馆丽泽零落而予更遭风波震荡患难剔剥始觉
 前日之非立身与物老而冲决其困而不学之故乎
卷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0677-0741b.png
 拟以五十之年息绝世事屏斥诗文专功毕力以补
 少壮之失家贫苦饥糊口四方枵腹覃思往往头眩
 僵仆或有亿中顿忘困苦而姜子苍崖每出奇思更
 相问难者亦十馀年矣因而随笔杂述未能鳞次姑
 命之曰寻门馀论见得门而入之难也若夫书之传
 与不传知我罪我悉听来哲论定可矣
 陆嘉淑曰晦木寻门馀论直欲与洛闽大儒质辨于
 千载之上其释离之三曰人至日昃任达之士托情
卷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0677-0741c.png
 物外则自以为有观化之乐故鼓缶而歌若其不然
 忧生嗟老戚戚寡欢不彼则此人间惟此二种皆凶
 道也君子不然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正使一息尚存
 此志不容少怠卫武公九十犹戎岂敢蹈此等之辙
 斯言也真有功后学之言也晦木名书之意以乾坤
 为易之门恐不得其门而入故探索以寻之
图书辨惑
  一卷
卷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0677-0741d.png
   存
 宗炎自序曰易有图学非古也注疏犹是晋唐所定
 之书绝无言及于此者有宋图学三派出自陈图南
 以为养生驭气之术托诸大易假借其乾坤水火之
 名自申其说如参同契悟真篇之类与易之为道截
 然无所关合儒者得之始得推墨附儒卒之因假即
 真奉螟蛉为高曾甘自居其祖祢据朱子发经筵进
 表宋易之陈氏亦犹叹之易学授受俱鼻祖于田子
卷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0677-0742a.png
 装田氏之学传自圣门历历可考图学以来出自图
 南则道家者流杂之大易遂使天下靡然称为易老
 儒者极其崇奉并讳其所谓老专以易归之亦可畏
 也上古何尝有图但文字未备画为奇耦示文字之
 造端尔陈氏不识古文古字误以为图也文周孔子
 文字大备始得畅其所言著之竹木而义理昭然可
 观皆所以阐发古文古字之幽隐破除其艰涩以就
 夫坦夷读十翼正所以明显彖爻辞象明显彖爻辞
卷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0677-0742b.png
 象正所以追测卦画之古文古字也创为三图而欲
 掩包牺已露之面目使天下后世重求之于晦冥蒙
 昩之途何殊郤饔飧而以茹毛饮血为至味毁庐舍
 而以上巢下穴为适要也秦燔诗书易独以卜筮得
 免若有图亦宜不禁胡为偏逸而孤行方外秦汉之
 时虽有黄老之学亦只在民间岂有与世间隔不通
 于学士大夫之理乎此皆据其偏辞无能强申者也
 非惑与可不辨与作图学辨惑
卷六十五 第 25a 页 WYG0677-0742c.png
 陆元辅曰宗炎字晦木馀姚人忠端公尊素之次子
顾氏(炎武/)易音
  二卷
   存
 徐盛全曰炎武昆山人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
 先生
葛氏(承杰/)周易要言
   未见
卷六十五 第 25b 页 WYG0677-0742d.png
 黄岩新志葛承杰字鼎生崇祯间县学生中岁弃去
 以诗酒自放著周易要言礼记别解四书新义
陈氏(梁/)易说
  五卷
   存
 缪泳曰陈梁字则梁海盐人所为易说有笺易三篇
 温易二篇易屑二篇易论二卷易颂一卷
 徐盛全曰则梁厌薄时文留心稽古又精书法其易
卷六十五 第 26a 页 WYG0677-0743a.png
 说数种以阐其祖东涯所未备晚遁迹于酒预为茧
 室覆之以屋比于亡国之社自题其柱曰此佛自来
 耽米汁至今孤冢有梅花亦好奇之士也
董氏(说/)易发
  八卷
   存
 徐盛全曰说字若雨乌程人晚为沙门
    按易发八卷乌程董说若雨撰首出震图说
卷六十五 第 26b 页 WYG0677-0743b.png
    次天易图次地易图次人易图次出震图次
    出震西北乾变图次出震西南坤变图次周
    易浑元符次黄鹂河洛徵次河洛證物篇次
    洛书发徵二篇次河图顺运图次洛书逆运
    图次河图一六释次洛书有五无十释次八
    卦生灭图次八卦离明用九图次八卦用六
    诚明图次八卦游魂为变图次洛书具河图
    体数次河图具洛书用数次易有太极说次
卷六十五 第 27a 页 WYG0677-0743c.png
    地易屯蒙时位略次地易八卦原始次天易
    八卦律吕徵次地易八卦律吕徵次天易八
    卦三际略次地易八卦时位略次八卦原始
    反终六图次地易内外二体时位略次用九
    重卦八图次刚柔始终解次徵曜书次徵曜
    图次降宿纪次十二宫定度次尧典中星八
    卦说次尧典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图次律会
    次爻律徵次乾坤表次阖辟徵次卦律图次
卷六十五 第 27b 页 WYG0677-0743d.png
    左右律表次卦律总表次卦律旋宫纪次卦
    律天符纪次卦律纳音八图列次既济徵次
    周易卦裁徵次既济卦变图次既济归爻图
    次周易卦序释次周易卦序徵次周易得位
    表次周易爻位图次卦气起中孚解次屯蒙
    飞龙略次飞龙训次杏叶飞龙表次周易首
    尾徵次屯蒙飞龙六略例次屯蒙成物略例
    次卦律三际表次爻本次爻本图次贞悔略
卷六十五 第 28a 页 WYG0677-0744a.png
    次十二爻转物徵次卦体顺逆徵次周易十
    二爻通卦徵次周易上下交限图次周易贞
    位图次周易无限图次周易交限图次七十
    二卦定限图次七十二卦贞位图例次七十
    二卦上下交限图次七十二卦交限图例次
    卦限图次卦律图次卦命三成图例次卦律
    贞悔图次七十二卦经度图次七十二卦范
    围图次函卦徵次函卦图次卦变说次占变
卷六十五 第 28b 页 WYG0677-0744b.png
    说次论卦变次卦变图例次卦气略次卦气
    图次论本义次三易策卦图次京房易辨次
    演古不变易次古易纳甲正讹次日神占变
    例次古易占不变法次出震黄庭纳甲解次
    律吕纳甲符次出震黄庭左右律二图次成
    都易隐志次筮问次屯蒙既济未济乾颐贞
    悔四图次复姤泰否律吕二图次卦律左右
    契本位二图次复姤律吕左右契二图次屯
卷六十五 第 29a 页 WYG0677-0744c.png
    蒙朝夕贞悔二图次屯鼎蒙革显伏二图次
    卦律十二辰转式十二图次甲巳乙庚丙辛
    丁壬戊癸卦律左右契各二图次贵神转式
    左右契各十图次河图生克左契十图次五
    行生旺八图次日阴占略十二图次卦变左
    右契各七图次降宿十二图次七政治卦图
    次五德解次五德广训次河图五行生旺图
    次古二十四位图次世俗二十四方位之谬
卷六十五 第 29b 页 WYG0677-0744d.png
    次甲乙旺卯图次丙丁旺午图次庚辛旺酉
    图次壬癸旺子图次春三月戊巳旺辰图次
    夏三月戊巳旺未图次秋三月戊巳旺戌图
    次冬三月戊巳旺丑图次三刑发次三刑古
    义图次东字说次外字说次六书易象广次
    咸临图次观象图次三易经纶图次三易交
    卦徵次策卦三成略次既济策卦三成图例
    次既济成卦图次三成重卦图例次三成重
卷六十五 第 30a 页 WYG0677-0745a.png
    卦贞悔例次黄庭人位图次周易方位图次
    夬履图次出震夬履图
河图卦版
  一卷
   存
 说自序曰以钱代蓍筮法荒矣京房纳甲子午戾矣
 三成长夜卦策阙矣作河图版明体用矣
邱氏(维屏/)易剿说
卷六十五 第 30b 页 WYG0677-0745b.png
   佚
 魏禧曰邱维屏字䢴士宁都人学官弟子甲申后弃
 诸生服隐翠微山中所著易剿说垂成未竟
陈氏(弘绪/)周易备考
   未见
 朱在镐曰陈徵君弘绪字士业安仁人崇祯间以荐
 除知晋州中蜚语逮系州民诣阙讼冤释不问谪湖
 州府经历改知舒城县为御史论罢
卷六十五 第 31a 页 WYG0677-0745c.png
钱氏(士𠷓/)古文易
  二卷
   未见
 平湖县志钱士𠷓字稚拙国子监生
俞氏(汝言/)京房易图
  一卷
   存
 嘉兴县志俞汝言字右吉秀水学生乙酉后弃举子
卷六十五 第 31b 页 WYG0677-0745d.png
 业潜心著述有京房易图礼服沿革考汉官差次考
 宋元举要历先儒语要纪年谱崇祯大臣年表卿贰
 考明世家考寇变略广品级考谥法考晚又著春秋
 平义十二卷四传纠正一卷坐是两目失明犹令人
 诵诸书口授所见使笔记之遂病以卒
徐氏(继恩/)逸亭易论
  一卷
   存
卷六十五 第 32a 页 WYG0677-0746a.png
 缪泳曰继恩字世臣钱塘诸生甲申后晦迹为浮屠
 其易说八篇河图说一洛书说一先后天八卦图说
 二卦序说三策数说一共为一卷
 
 
 
 
 
卷六十五 第 32b 页 WYG0677-0746b.png
 
 
 
 
 
 
 
 经义考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