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0677-06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六十二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六十一/)
方氏(鲲/)易荡
  二卷
   存
 鲲自序曰余弱龄读易困章句二十馀年始受衍图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0677-0692b.png
 之法盖衍先后九图也其法参伍错综至变至神九
 图既彰易道思著不必钩深索隐也戊寅秋授经江
 上衍图毕思易卦之作羲皇以荡为序岂非欲尽卦
 之材乎观其序而八卦之性情六十四卦之发挥思
 过半矣于是因之作易荡卦义
 李延是曰鲲字梦明桐城人侍御大镇之弟侍郎孔
 炤之从父也
鲍氏(观白/)易说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0677-0692c.png
  二卷
   存(附载山单堂集/)
 郝敬序曰余宰永嘉时吴兴鲍观白士龙氏为郡博
 士治易尝从先辈讲良知善谈名理余就而问易手
 书所言于册见示卑之无甚高论忽以为老生常谈
 耳乾坤而后遂阙如罢官归来下帷覃思取鲍子言
 复之旁薄道理导窾批却豁然四解深恨当年未竟
 其蕴也余晚岁学易三益之友如鲍子真空谷之足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0677-0692d.png
 音也录其遗草以当兰金
张氏(伯枢/)易象大旨
  三卷
   存
 徐盛全曰伯枢山阴人
吴氏(桂森/)象像述
  五卷
   存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0677-0693a.png
 桂森自述曰象像述者述启新先生钱子之易也先
 生有象像三书曰管见曰像抄曰续抄其大旨以乾
 坤两画为人仪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物为人象
 而谓之像者以全象备于人则人必成其为象斯成
 其为人也惟知像象为人而乃知一卦一爻皆人身
 中物爻象之辞皆言人身上事故易至深也而实至
 显至颐也而实至近三书之外又画人象图以析其
 义斯义也启钥开关无异以司南指来学之路也然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0677-0693b.png
 则先生之书详矣又何必述乎盖森于庚戌受业于
 癸丑设皋比延先生于东林得睹像抄随读随听而
 见先生之言不尽于书也又于丁巳负笈龟山得读
 续抄朝夕从游而见先生之意不尽于言也于是间
 有所述以呈先生先生为面订之惜未及半而先生
 逝矣夫先生之书犹不足尽先生而况述之者又安
 能彷佛先生乎然而宁述焉者使有好易者见之知
 像象之旨其意不在于言而言不在于书若此天启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0677-0693c.png
 乙丑十一月
 严绳孙曰桂森字叔美无锡人从顾端文高忠宪诸
 公讲学以序贡应廷试归遂绝意仕进学易于毗陵
 钱启新先生日夜探索几忘寝食天启中逆珰毁东
 林书院及珰败叔美亟谋兴复建丽泽堂又购小斋
 曰来复讲易于其中学者称为素衣先生
郑氏(维岳/)易经意言
  六卷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0677-0693d.png
   存
 高兆曰维岳晋江人意言六卷万历壬寅自序戊申
 刋于建阳
吴氏(继仕/)周易象变述旨
  二卷
易辞述旨
  二卷
易占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0677-0694a.png
  一卷
易数
  三卷
   俱未见
 休宁名族志吴继仕字公信以贡授耀州判官
华氏(时亨/)周易笺注
   未见
 钱谦益曰无锡华时亨字仲通学于高忠宪忠宪之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0677-0694b.png
 被急徵也仲通先期刺知之忠宪整衣冠依彭咸之
 遗则仲通相之也奄党诘责漏泄甚厉人咸指目仲
 通监司素重仲通得不问忠宪既没仲通袖衣大带
 自命东林弟子门人日益进甲乙以后著书不辍有
 春秋法鉴录又笺注易书三礼
唐氏(大章/)易经合疏
   未见
 黄虞稷曰仙游人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0677-0694c.png
黄氏(浑/)周易如是编
  二卷
   未见
 建昌新城县志黄浑字会泉万历中贡生永安教谕
陆氏(基仁/)易元
   未见
 平湖县志陆基仁字元卿太学生著易元尚书传诗
 说纂元礼记导窾诸书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0677-0694d.png
喻氏(有功/)周易悬镜
  七卷
   存
 甘士价曰高安喻混初嗜性命之奥究象数之微教
 授湖湘游于闽粤燕蓟吴越足迹半天下蒐罗易奥
 逾四十年得诸异人讲授为多晚与新都胡圭方契
 论演周易悬镜七卷首明太极河图洛书之秘次陈
 意言象数之微又次阐先后天策轨之妙又次载历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0677-0695a.png
 代帝王经世甲子之序而末纂左国繇象占验并郭
 氏洞林附之学者得此用易如鉴照然谓之悬镜不
 诬也
 刘宇序曰是数相传为宋邵康节先生作余按康节
 之学具在皇极经世一书而经世实用则周天之数
 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分部而倍之以极乎二万八千
 二百一十兆九百九十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亿以尽
 乎万物之数大而天地小而动植飞走莫不有数存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0677-0695b.png
 焉初无有云轨与策者是轨策之数非康节作也载
 观祝泌经世钤其传康节之学乃云以字翻切视何
 声音配为天地卦以卦中动静起元会运世得数若
 干以属何甲乙数因之以定万物之生灭洪纤曲折
 推测惟艰一差百谬千里毫釐是故非一宿所能辨
 也然世称康节应对如响亦何神速如是意者必操
 易简之术一览了然若轨策者其遗法与不然何经
 世以千百十零配元会运世而轨策与之同法若出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0677-0695c.png
 一人之手邪喻君混初数学渊源于康节采摘百家
 汇而成帙曰周易悬镜问序于余余惟康节皇极经世
 书读者如入暗室茫无所睹得是说而照之可辨毛发
 然则此镜之悬也不独可照今人之吉凶悔吝亦可
 照古人之微词奥义是则可传也
 缪泳曰喻有功字若无又字混初高安人
冯氏(存贞/)大明中天易
   未见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0677-0695d.png
 缪泳曰存贞嘉兴人未详其名李少卿日华序其书
徐氏(㶿/)易旁通
  一卷
   未见
孙氏(缵宗/)易说
   未见
 陆元辅曰缵宗字克承婺源人诸生精研易理著有
 易说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0677-0696a.png
潘氏(士龙/)演易图说
  一卷
   存
 蒋义淳曰凤侪先生隆冬盛暑手不释易虽疾病之
 际亦未尝离也盖寝处其中五六十年矣自谓所画
 八卦图与前圣合辙人能尽心于此则易之理未尝
 晦也淳接而读之所谓理数合一不外是矣
洪氏(守美/)易说醒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0677-0696b.png
  四卷
   存
 曾化龙序曰诸经显而易幽商瞿子木而后代有醒
 其义者京房以卜筮醒之程朱以义理醒之古猷洪
 生在中研精岁月汇诸家语录而𨗳择之标其名曰
 易醒此非学一先生知见所能料量也昔伊川生平
 得力在易传尝曰吾四十以前讲诵五十以前研究
 六十以前䌷绎六十以后著书传之成犹未敢轻以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0677-0696c.png
 示门人洪生起韶年而刳心此道渊然开愚而符圣
 可以表章训诂而为历世儒者之功臣已
张氏(汝谦/)读易记
   未见
 郑元庆曰张汝谦字大若例贡生承父天德之志为
 之
余氏(叔纯/)周易读
  五卷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0677-0696d.png
   存
 徐刚振曰余叔纯字与文别字铭缶遂安人周易读
 五卷前有图说易名易用方相国逢年序之近仁和
 张氏振渊辑说统颇采用其说
吴氏(从周/)易经明训
   未见
 陆元辅曰从周字文卿婺源人以贡司教桐城转国
 子监正升杭州通判以讲学明道为务学者称平沙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0677-0697a.png
 先生
陆氏(起龙/)周易易简编
  四卷
   存
 起龙自序略曰余小子获授经于职方成玉周夫子
 得睹苏长公紫溪两先生易解开发蒙稚既而广搜
 博采汉唐宋以来注疏暨家藏未刻本笔之成帙犹
 病其颐而杂乃始溯流穷源归根易简融会诸名公
卷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0677-0697b.png
 精易理参以管窥汇而成编示家子弟承先训也
 钱金甫曰陆起龙字云从上海人文裕公深之曾孙
吴氏(曰慎/)周易本义翼
   未见
 恽日初曰徽仲于易有据卦理印合心得者有本心
 得发挥卦理者语不必仍旧而證据各见从来义不
 必创获而会归要期当可简而切该而旨四通而一
 致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0677-0697c.png
 高世泰曰徽仲吴先生壶隐金阊其于易也饮食寤
 寐于其中本义翼之外又有揲之以四解冥搜旁通
 无不入妙
梅氏(士昌/)周易麟解
  十二卷
   未见
 士昌自序曰昔孔子学易而曰假我数年可以无大
 过且欲天下万世皆无大过遂作春秋以纪二百四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0677-0697d.png
 十年吉凶悔吝得失忧虞之事令读者省焉故知春
 秋者鲁之史易之明證凡理象辞占与人事得失是
 非左右符契者也余因是辑周易麟解一十二卷以昭
 明夫例例则易某卦某彖某象某爻某辞春秋某国某
 人某事以之纲列目陈事理比属观者易见然非余私
 例也明夷之彖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
 以之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爰循孔子故例扩
 而详之使世人知周易为万世寡过之书春秋为万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0677-0698a.png
 世易占之通例苟从此明忧患与故知几洗心其于
 道也殆庶几焉
 徐盛全曰宣城诸生梅士昌撰周易麟解十二卷以
 春秋事实释卦爻象占天启甲子自为之序
徐氏(奇/)周易卦义
  二卷
   存
 陆元辅曰奇字而法会稽人其书陆公梦龙为之序
卷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0677-0698b.png
洪氏(化昭/)日北居周易独坐谈
  五卷
   存
 化昭自述曰日北居谈易每一卦六爻合成一片不
 知者以为迂而非迂也发挥文王周公心事不知者
 以为凿而非凿也谓之独坐谈聊以自娱不可以语
 人也
马氏(元调/)易说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0677-0698c.png
  六卷
   未见
 黄虞稷曰嘉定人
沈氏(瑞钟/)周易广筌
  二卷
   存
 缪泳曰瑞钟字德培平湖人
林氏(有桂/)易经观理说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0677-0698d.png
  四卷
   存
 有桂自序曰易之为书学者难言之非难于象之赜
 陈也非难于爻之参错也难于理之深广而变易即
 不离象爻实不囿象爻非通变达道者无以会其旨
 而窥其奥也今之读易者大槩觕涉象爻而阴阳之
 体撰鲜能探索甚至习解支离凭臆立旨毕生谈易
 于理茫然程子所云得于辞不达其意者也予深有
卷六十二 第 15a 页 WYG0677-0699a.png
 慨于世习之非乃索传义之精微参以诸儒之说命
 为周易观理集说噫舍理而求易犹观水而昧其源
 象爻虽明安所用之记曰易以道阴阳盖言道其理
 也若象占是泥指为卜筮之书则于世教无关矣崇
 祯戊寅二月
 徐盛全曰有桂字似皋福州人为邵武教官
陈氏(履祥/)孔易彀
  一卷
卷六十二 第 15b 页 WYG0677-0699b.png
   存
 履祥自序曰易之作也本于河图用于蓍卦于今舍
 图数而言易不得执图数而言易不得徇蓍策而言
 易外蓍策而言易俱不得我惟得之孔子孔子曰圣
 人立象以尽意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夫意
 其尽于中乎中者河图五十之数也在天地则为水
 火木金之土东西南北之中在人则为心肝脾肺之肾
 精神魂魄之意学易者由象得意即意致中契之于
卷六十二 第 16a 页 WYG0677-0699c.png
 图位蓍卦之内而通之乎图数蓍策之外游于羿之
 彀中而不中哉故窃取孔圣彖象大传而为之彀其
 羲文之易不复作注脚者孔子之外无加矣不能有
 加于孔易之外亦不容有缺于孔易之内因命之曰
 孔易彀云
王氏(立极/)易经解惑 学易随笔
   未见
许氏(顺义/)易经三注粹抄
卷六十二 第 16b 页 WYG0677-0699d.png
  四卷
   存
 徐盛全曰和斋许氏顺义字时制晋江人
张氏(嘉猷/)易经要旨
   未见
毕氏(午明/)周易家训
  三卷
   存
卷六十二 第 17a 页 WYG0677-0700a.png
    按毕氏失其名午明其字也杭州人
王氏(祚昌/)周易敝书
  五卷
   存
 祚昌自序曰予幼多病罔预他事先子授之易钝弗
 解也万历甲寅先子弃世把遗经不忍读久之不忍
 不读乃书易作小册纳袖中随时便记自甲寅至癸
 亥小册应风灰败矣题曰敝书其友曰敝而新之易
卷六十二 第 17b 页 WYG0677-0700b.png
 道也因更楮而稍为之辞
 张云章曰祚昌字玄翼瑞安人
樊氏(直卿/)易林
   未见
 高世泰曰黄冈樊长卿以贡入北雍谒选知德阳县
 所著有易林诗林礼林乐林凡五十五卷又有中庸
 绎中庸举正又取大戴记曾子十篇为孝经传
王氏(艮/)易赘
卷六十二 第 18a 页 WYG0677-0700c.png
  一卷
   存
 艮自序曰有言非得已也不得已而为之言必因前
 人之缺略讹谬而后发其所證以补正之也无其说
 之谓缺有其说而未尽之谓略有其源而淆之之谓
 讹无其源而横决其流之谓谬有缺有略补之可也
 有讹有谬正之可也无缺略讹谬而必欲以言见于
 世是谵也谵者病之所致病于人为失其常君子处
卷六十二 第 18b 页 WYG0677-0700d.png
 常而不失何病而为谵语哉易为万理之所自出儒
 者固无不读之也亦无不自为得之也然而未易言
 也易之大无不包则宜其有缺之者易之精无可喻
 则宜其有略之者大故易淆精故难辨而为讹为谬
 者不可以计汉儒乱其数宋儒凿其理即其有合于
 易而不失厥旨者要非全易矣其为缺为略为讹为
 谬可胜言哉吾早岁读易见爻之义而疑焉见卦之
 名而疑焉以质于人闻其告我之说而益大疑焉于
卷六十二 第 19a 页 WYG0677-0701a.png
 是悉屏其文独取象以观之以我之疑而质之象象
 不我告则闷然退退而益不自得也则闷益深闷极
 而几忽启焉急取而證之无不合也质之卦名而合
 质之爻义而合质之十翼而合质之千百世之上千
 百世之下而无不合此庶几为全易乎以视夫不得
 其源因前人之言而务凿以乱之者又焉得无一言
 以明注之哉然而缺略不少也讹与谬则断断无之
 矣由我说而读世儒之所谓周易者则见文周之注羲
卷六十二 第 19b 页 WYG0677-0701b.png
 孔之兼注三圣也而孔有孔之易周有周之易文有
 文之易羲有羲之易我亦有我之易千百世上下之
 人无不各有易易固未尝一日或变一日或失也何
 有不得已而强为之言哉我赘矣
 陆元辅曰歙人王艮字无闷著易赘其友始安吴怀
 鄱阳史白序之
刘氏(应元/)学易宗孔
  二卷
卷六十二 第 20a 页 WYG0677-0701c.png
  存
    按刘氏楚人筠乔其字锡山顾端文公闻其
    善易贻书友人询之刘遂浮江以达梁溪访
    端文于泾西草庐相与论易连昼夜端文为
    之倾倒其书上经论一十八条下经六条予
    所见者特下经耳其言曰先儒谓易以扶阳
    抑阴为义故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后儒
    极赞此言有功于易愚窃笑以为不然夫阴
卷六十二 第 20b 页 WYG0677-0701d.png
    阳非二物也乃天地之一气升而为阳降而
    为阴循环无端往来不穷孰能违天地而扶
    之始升抑之使降哉夫道贵得中而中为天
    下之定理阳以光明正大常循序而进于中
    阴以闇昧偏小常躐等而过于中是故圣人
    作易立奇偶象阴阳为君臣为父子为夫妇
    教天下后世知阴之从阳即臣之从君子之
    从父妇之从夫兢兢业业不敢一毫过差以
卷六十二 第 21a 页 WYG0677-0702a.png
    先于阳立天地之大义也易三百八十四爻
    凡阳动则示劝阴动则示戒劝则劝其勇往
    担当为阴之主戒则戒其安常守分为阳之
    用何尝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即试观易
    中取义以大为阳以小为阴以阳为君子以
    阴为小人如言大过小过大畜小畜大往小
    往大亨小亨大事小事大贞小贞大吉小吉
    无不合大小而并言之未见有扶阳抑阴之
卷六十二 第 21b 页 WYG0677-0702b.png
    意三代以下不明处小人之道往往执扶阳
    抑阴之说以为高论而欲力去小人力去不
    得而遭其反噬则亡身败国不可救药悔无
    及矣此扶阳抑阴之说不但有悖于易且有
    害于易虽先儒明言愚不敢信存之俟有道
    正焉论亦明快非随声附和者
毛氏(澄/)读易便解
  四卷
卷六十二 第 22a 页 WYG0677-0702c.png
   存
 陆元辅曰常熟毛澄字冽甫著读易便解四卷其子
 凤苞刋行之凤苞后更名晋
周氏(晏/)易徵
   未见
 李延是曰晏字叔夜溧阳人受易于金沙王肯堂
樊氏(志张/)四易
   未见
卷六十二 第 22b 页 WYG0677-0702d.png
 高世泰曰樊志张字两同黄冈人所传易凡四种易
 象易数易适易占其弟维城合而刻之
李氏(呈英/)昭代易宗
   未见
 高世泰曰李呈英字开美江夏诸生著有易解易数
 又合焦京邵氏之学定为昭代易宗
吴氏(伯先/)易经详解
   佚
卷六十二 第 23a 页 WYG0677-0703a.png
容氏(若春/)今易图学心法释义
  十卷
   存
 朱一是曰万历中怀宁容若春育夫撰其言称善易
 者无如焦赣京房管辂及宋邵雍先生而不主王弼
 谈理
 
 
卷六十二 第 23b 页 WYG0677-0703b.png
 
 
 
 
 
 
 
 经义考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