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677-064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五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五千七/)
朱氏(载堉/)先天图正误
  一卷
   未见
朱氏(谋㙔/)易象通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677-0645d.png
  八卷
   存
 李维桢序曰昔者孔子晚而学易而为之十翼其指
 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由周迄汉治易者率先明
 象迨晋王弼尚名理而宋邢恕辈因之至欲弃卦画
 不用程氏传专言理义邵氏说尽主象数矣然而识
 者多有遗议李鼎祚谓郑康成参天象王辅嗣释人
 事冯当可谓王与人事疏程与天道远天人宁可偏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677-0646a.png
 废耶陈莹中举邵说似刘器之刘不其然朱子亦以
 必见意象方可说理而与刘君房滕珙言本义有模
 印之戒其定论如此人情画狗马难而鬼魅易是以
 为象数之学者卒不胜而自举子业出易象益置不
 讲矣友人朱郁仪读易而叹曰说易者莫如孔子孔
 子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此象之始也书契兴而结
 绳远后圣广为之象以开物象有数故曰极其数遂
 定天下之象象有辞故曰彖者言乎其象圣人设卦
卷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677-0646b.png
 观象系辞焉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
 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易之为
 书安往而非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所以尽意
 象之不明意言何有乃为易象通八卷近取身远取
 物揆人事以合天道使读者占者犁然各当于心而
 始信夫圣人吉凶与民同患之理彼训诂支离与索
 之窈冥昏默者皆非孔子指也易无方而象有方象
 有定体而无定用阳一君而二民为君子阴二君而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677-0646c.png
 一民为小人三画之象八卦小成之体也二与四三
 与五同功而异位重爻之象六位之体也因而重之
 不可胜象矣八卦之象既已为天地风雷山水火泽
 矣而说卦更广之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
 宜因而广之象不可胜用矣郁仪之名象曰通有以
 也见乃谓之象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存乎变
 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则通通则久要之范围于孔子
 孔子之指不明天下始遗象而言易遗象而言易则
卷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677-0646d.png
 徇象而言易者阶之过也有徇象而后有遗象不遗
 象而后象通兴焉通也者惩于徇与遗之弊者也不
 曰得心而忘象乎惟通而后能得惟得而后能忘惟
 忘而通之能事毕矣亦孔子之指也
 曹学佺序曰古注易不下数百家罕有以系辞说易
 者说易而不本之系辞如挈衣而不得其领者也系
 辞不云乎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
 爻之词也易卦爻皆序也卦爻词皆象也乐斯玩玩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677-0647a.png
 斯无穷矣豫章友人郁仪氏作周易象通一书其道
 主变其说顺乎本文而不为穿凿大要本之系辞者
 也
陈氏(第/)伏羲图赞
  二卷
   存
 焦竑序曰易始庖牺有画而无文世所传先天图是
 已迨夏殷周三易递兴要不出图之范则顾夏殷以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677-0647b.png
 象数为宗无言说可寻周易则文王周孔推明图之
 旨趣详哉其言之也乃昩者至沿流忘源日远于图
 而不知甚者取圜图而矩之析之为八为六十四棼
 棼纭纭而古人浑然天成之妙不可复睹矣孔子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夫易
 一太极也太极亦环中也而两仪四象八卦靡不备
 焉其摹为羲图奚啻指掌周子太极图适得此意但
 变两仪为阴阳四象为五行为稍异耳而于八卦顾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677-0647c.png
 略而不言何与岂其引而不发以待人之自寤与周
 子之图本为易设观易通可见而语焉不详至令学
 著谓周自为图与庖牺绝不相涉亦已谬矣陈子季
 立尚友古今潜心道妙恍然如见羲皇于千载而悯
 支离者之病道也乃创为此图不必奇之耦之离且
 析之而万千五百二十之策相逼而成以为固然则
 前此未有以为臆见又何其惬于人心而不可更置
 之若是也观图赞答问反复数千言靡非抉剔真诠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677-0647d.png
 解剥众说大率规方以为圜融异而归一拂有以取
 无至于拂有取无而洗心之学至矣窃谓易自太极
 而两而四而八也圣人之吉凶与民同患不得已也
 此自无而之有所谓数往者顺也至于通志决疑壹
 寄诸蓍龟而圣心无事焉无思无为澹然独与神明
 居则理穷性尽而命以至此自有而之无逆也故曰
 易逆数也嗟乎卦寓于蓍而卦非蓍故得卦者忘蓍
 数托于图而数非图故得图者忘数非知道者孰识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677-0648a.png
 之周子之图得之希夷先生张忠定论公事阴阳源
 流髣髴亦自可见季立特起数千载之后不繇见闻
 独契羲易殆天启其衷以明圣人之绝学与周子之
 图未知孰为先后昔子瞻读子由解老谓不意晚年
 见此奇特余于此编亦云
 第自序曰余少读易主朱义又主程传后又颇考马
 郑荀王及唐宋诸儒之说大都程传为近盖程本之
 孔子者也乾坤有文言系传又有鸣鹤在阴一十八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677-0648b.png
 解详哉名理之谭大矣引伸触类卦爻可例知也余
 独疑易书之作本于庖羲氏乃其图析六十四卦而
 画之岂惟奇耦易讹即楮笔之具若后世犹病其繁
 且难也况泰古乎且阴阳流行无有间断乃断析著
 此不足以明三极之妙矣于是以朱笔为阳黑笔为
 阴两画即成两仪四画即成四象八画即成八卦十
 六画之即成十六卦三十二画之即成三十二卦六
 十四画之即成六十四卦傥于六十四之上各加阴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677-0648c.png
 阳则为一百二十八卦而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之位
 皆不易也傥再重之即成二百五十六卦三重之即
 成五百一十二卦而其位亦皆不易余始深叹其妙
 且不敢极其数也惟以六十四卦者绘为三尺之图
 县之座右久之坐卧行立常若图之在目也者又久
 之若见阴阳消长之数天地鬼神之机也噫自汉以
 来传易者不可胜数其言图实鲜兹谬为之赞或有
 因余言而绎夫图庖羲氏之易庶几复明于世矣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677-0648d.png
 张云章曰第字季立连江人初为学官弟子俞大猷
 召致幕下劝以武功自见言之谭襄毅官游击将军
 寻弃去著书自喜焦状元竑见之深叹服焉是书焦
 为之序第亦有先后自序其为图不用奇耦以黑白
 为阴阳而两仪四象八卦皆规方而为圆盖其学从
 禅门證入率由心得与诸儒异
邓氏(伯羔/)古易诠
  二十九卷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677-0649a.png
今易诠
  二十四卷
   俱存
 史孟麟序曰吾友邓孺孝少治博士家言心不怿而
 攻词赋继又少其技而归之六经六经中尤喜易自
 汉暨明自注疏传义而外靡所不窥当于心辄书人
 所未发辄附以己意其说百家理在则不画一而求
 言善则不因人而废竭力于兹者盖积有日月矣先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677-0649b.png
 是辑今人言为今述若干卷藏于家兹乃裒古今人
 言及己所论著合为一帙命曰易诠孺孝曰诠具也
 择言也言具古今择鉴美忒盖窃附乎述以传经孺
 孝之旨深矣哉
 伯羔自序曰按说文诠择言也古今说易何啻数百
 家何啻数万言言人人殊所贵择善而执合异而同
 矣予少为诸生攻尚书迨今五十当学易之年铨次
 成帙为上下经若干卷为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677-0649c.png
 杂卦诸传若干卷一遵东莱古易其外诠则以广未
 尽之旨也嗟乎醯鸡游瓮中蚍蜉撼大树并取讥往
 哲不佞为此学也者徒憎口耳
 陆元辅曰邓伯羔字孺孝常州布衣
傅氏(文兆/)羲经十一翼
  五卷
   存
 文兆自序曰图书者数之祖也牺画者象之祖也并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677-0649d.png
 出于太古之世而诸儒独详言之噫夏商之礼至夫
 子且无徵矣周室班爵禄至孟子且不得闻其详矣
 况上世之图书乎吾于诸儒之详言图书而益知其
 无考也言其所可考者故作太古易冠于首图以蓍
 筮书以龟卜若存若亡至牺画以立象则详具于说
 卦篇中是说卦其源也出于太古之后也二篇其流
 也兴于中古之后也而世儒溯其流不穷其源徒溯
 其流故虚而无据卒亡其源故辞多不解奈何以所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677-0650a.png
 自有者而并忘之也作上古第一易以观象为主辞
 者因象而系也变者因象而通也占者因象而断也
 但说卦之象文王二篇十用其三四其间多有不合
 者于是世儒疑之疑则因置之而不讲并其所可通
 者而亦莫之考也作观象篇第二其次莫若玩辞盖
 象也者有形貌无文字故象不可见以辞而见或远
 取物近取身皆所以像其象也匪辞则乌知其象之
 所在故曰君子观象亦于其辞观之而已矣作玩辞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677-0650b.png
 篇第三其次莫若观变盖一卦能涵万象一卦止言
 一象果尔则得此遗彼各卦均此阴阳诸卦均此爻
 位果尔则执此泥彼故须通变随时通变因时化裁
 有不穷之妙焉故可以象事亦可以知来不然纵卦
 辞爻辞终为有尽即之卦本卦终属有限作观变篇
 第四其次莫若玩占盖占者占其吉凶而已吉凶因
 乎事之得失事之得失因乎象之当否故事之得也
 非他也贞而已事之失也非他也不贞而已事之得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677-0650c.png
 而失失而得也又非他也悔与不悔而已故总而一
 之以贞悔而世儒以辞占之遇吉则吉遇凶则凶吉
 凶将何所凭乎作玩占篇第五夫易孔子十翼言之
 详矣兹复又有十一翼者何曰非于十翼之外别有
 增加也亦不过就十翼中阐明之而已矣虽然此亦
 学易之筌蹄耳至于得心忘象得意忘言又有在于
 善悟者
 陆元辅曰金溪傅文兆撰曰太初易古周易玩辞篇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677-0650d.png
 观变篇观象篇推明古易次第有上下二篇十翼十
 篇阐发三圣易学力主文王作爻辞之说绝与周公
 无涉而辨汉儒费直为乱易
 黄虞稷曰文兆金溪人以孔子传易为十翼而已又
 翼孔子故谓之十一翼
林氏(兆恩/)易外别传
  一卷
   存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677-0651a.png
 浦大冶序曰易外别传者乃三教先生龙江林夫子
 之所传传之而未尝得其传者也而其徒复婴子林
 翁者先生入室弟子也倡教于吴乃以先生平生所
 谈易旨散于论著裒集成之衍为图说图凡六十说
 本指归诚继往开来之学也盖尝闻之吾身之天地
 则具吾身之河图洛书人惟能得吾身之河图则便
 能与太虚同其体太虚之体寂然不动太极本无极
 也非命与而性在其中矣人惟能得吾身之洛书则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677-0651b.png
 便能与天地同其用天地之用感而遂通无极而太
 极也非性与而命在其中矣然则吾儒性命之学归
 根于易学易之道当自艮背始夫艮者止也艮其背
 者止其所也艮其背而吾心止乎其所矣止其所止
 自能忘乎其身也故曰不获其身不获其身而吾心
 之神明寂照元神自复矣元神自复而真空之体见
 性全乎天矣谓非真儒之能事欤先生阐易之精义
 入神穷神知化正惟追宗四圣而默成参赞之至道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677-0651c.png
 位育之全功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复婴子闻之默然
 微笑拱而立曰旨哉言乎子为我识之简端万历丁
 已
 闽书林兆恩字懋勋莆田人补诸生弃去游湖湘者
 十年归而讲学谓圣人之道所以不明者二氏蠹之
 也二氏之学觕者吾儒所不屑精者不出吾范围则
 莫若先之以三纲本之以四业使世无游民民无废
 伦群而趋圣人之教则其民莫不士农工商其道莫
卷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677-0651d.png
 不仁义尝作书拟诣阙上之不果著书积万言从学
 者称为三教先生
王氏(宇/)周易占林
  四卷
   存
 张云章曰宇字永启泉州人仿焦延寿著占林广六
 十四卦为四千九十六卦随卦纪所用之辞自云观
 象玩占若指诸掌此书宜入占筮门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677-0652a.png
彭氏(好古/)易钥
  五卷
   存
 好古自序曰夫易者性命之书也以性命言易易之
 正也而庄言性命则人惑余之言易因卦体卦象卦
 德卦才摅之为辞一卦一义一句一义一字一义各
 求其当名曰正义与朱子本义列而为二以待人之
 自求而其要不失性命之正顾性命可易言耶统论
卷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677-0652b.png
 其纲取坎填离尽之矣离之填一而坎之取百或取
 之内或取之外或取之己或取之人或取之顺或取
 之逆或取之捷或取之徐未可一言述也言取则人
 思不言其所以取则人茫昧而难入譬之户然范金
 冶铁饬疏簧其扃固矣而非钥以导之则不开夫
 易者四圣之扃也四圣扃其户以俟后人后之人更
 无造其户而入之者则以钥之亡耳余著易正义并
 著易钥启四圣枕中之钥于千百载之下其谁曰然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677-0652c.png
 而余非无据也易不在画不在彖不在爻而在人心
 人心有真钥悟则钥在不悟则钥亡余以心为易亦
 以心为钥即去四圣千百载而遥犹面受也余受之
 余启之然未敢出以授人将藏之名山聊备他日著
 述之阙尔
方氏(时化/)易疑
  一卷
易引
卷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677-0652d.png
  九卷
周易颂
  二卷
学易述谈
  四卷
   俱存
 张云章曰时化字伯雨歙县人官叙州府同知以野
 狐禅乱经可谓无忌惮矣指要云是其高祖以来家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677-0653a.png
 藏而时化为之绎易疑以下诸书皆其所自著
樊氏(炜/)周易外传
   佚
 郭正域志墓曰公讳炜字仲光别字崙川黄冈人以
 明经除汉阳儒学训导精于易著周易外传数十卷
 以授孙子藩藩明其说以费孟焦京之旨而微有异
 同以为易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易与天地准故能
 弥纶天地之道辅嗣以后程朱苏杨之属泥人蔽天
卷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677-0653b.png
 故其象不明象不明故其变难周变难周故其辞无
 据辞无据故不可得占也其法以卦爻象周天周天
 三百六十乾策二百一十有六坤策百四十有四凡
 三百六十当期之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当闰
 之日闰岁之日馀二十四赤黄道相去之数盈缩迟
 疾之差易之所积也先天六十四卦之序有位能按
 图而述之后天六十四卦之序无位不能测其分至
 启闭故难述耳后天八卦独于兑言正秋乾兑两卦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677-0653c.png
 先后天皆相次阴阳之始终刚柔之分际也今正立
 兑当秋分则乾坤居戌末坎离居辰中是以魁步奎
 娄而履始杓携龙角而发春四正既齐推移靡忒然
 后乾坤屯随临无妄革七卦之元亨利贞蛊升二卦
 之元亨可得而言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之蕴
 可得而测先甲后甲先庚后庚已日乃革之旨十年
 三年八月七日三日之数左腹左股右肱之方可得
 而辨大都以日星为纪以月为量并六十四卦以为
卷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677-0653d.png
 天数去四卦以为日数去八卦以为月数而损益盈
 虚变化在其中矣非通周髀算经灵宪天体不能善
 解其义
方氏(学渐/)易蠡
  十卷
   未见
 史孟麟表墓曰桐城方先生讳学渐字达卿本庵其
 别字学者以其学宗性善谥曰明善先生以子大镇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677-0654a.png
 贵累赠大理寺少卿
张氏(元蒙/)读易纂
  五卷
   未见
 黄虞稷曰元蒙字叔正万历壬午自序
程氏(元初/)周易韵叶
  二卷
   未见
卷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677-0654b.png
 缪泳曰新安程元初字全之精韵学撰周易韵叶二
 卷又作季周书万历癸卯自序
杨氏(士显/)周易存言
  八卷
   未见
 黄虞稷曰士显字用晦奉先人万历二十八年自序
王氏(铸/)易解
   佚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677-0654c.png
 闽书铸万历中晋江诸生也所解有论语易诗三书
 皆六七易稿乃定
程氏(嗣光/)易经发微
  六卷
   未见
章氏(潢/)周易象义
  十卷
   存
卷五十八 第 19b 页 WYG0677-0654d.png
 潢自序曰孔子生生之语易奚自而生哉阴阳是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象若不足以尽
 之矣然易也道也神也一也不可得而见也惟神明
 于衷者真见形上形下道气浑融则知象即阴阳不
 测生生不穷之易矣何为象一奇与一耦也一者奇
 也阳之象也一者耦也阴之象也天垂象见吉凶圣
 人象之象此者也是故盈天地间莫非阴阳之翕辟
 莫非阴阳之变化伏羲俯仰远近通神明类物情见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677-0655a.png
 阴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以象阳画一以象阴奇耦
 各三画名之曰乾坤乾阳物坤阴物象其物宜此其
 槩也乾坤各三索而成六子名之曰坎艮震巽离兑
 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是也又于八卦错综而重
 之为六十四卦焉然周易则有反对次第其对者八
 如乾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其馀屯蒙
 既未济则皆相反而成也合之为三十六析之上下
 经各取十八卦易之书备是矣孰非天地阴阳自然
卷五十八 第 20b 页 WYG0677-0655b.png
 之象乎故因象异名名以象而定因名异义义以象
 而显也盖易虽无文辞而六十四卦卦象各殊三百
 八十四爻爻象各别郁郁乎天下之至文矣文王总
 一卦而系之彖周公分六爻而系之辞孔子彖传所
 以释彖辞也象传所以释爻辞也系辞文言说卦诸
 篇所以统论卦爻之旨也可见伏羲六十四卦之画
 画以象也文周孔子之辞辞以象也象虽至隐至赜
 至杂至动其变化不齐而元亨利贞吉凶悔吝厉无
卷五十八 第 21a 页 WYG0677-0655c.png
 咎占亦不一要亦因其象之变而异其占耳故曰易
 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又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
 明吉凶信乎三百八十四爻莫非一奇一耦之变化
 而耦又奇之变也圣人惧其义有难明间又取诸物
 以象之其所为类物情象物宜亦皆卦画原有此象
 非圣人故为此以发其义也是故文王于各卦举牝
 马牝牛豚鱼飞鸟之类以见其例周公于各爻举六
 龙飞跃履霜坚冰之类以极其赜孔子又于文周辞
卷五十八 第 21b 页 WYG0677-0655d.png
 外设天行健地势坤之类以广其义且曰吉凶者失
 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虽辞之吉凶悔吝亦孰非象乎
 其设象系辞或不同孰非发明伏羲所画之卦辞乎
 然则由孔子之彖传象传以求文周由文周之卦辞
 爻辞以求伏羲而易象其庶几矣噫非求之羲文周
 孔也吾心固有未画之象无言之辞即所谓易与道
 与神之谓也以此洗心密藏得其所谓生生不测焉
卷五十八 第 22a 页 WYG0677-0656a.png
 则居观动变无一非变无往非占而天地之法象无
 一非教吾亦无往非法天之学矣
 张云章曰潢字本清南昌人尝主白鹿书院学者称
 斗津先生以荐授顺天府儒学训导其书亦主言象
 视熊南沙来瞿唐立说较近理
刘氏(子立/)易经新义
   未见
 李延是曰子立字以中高安人与邹东谷邓潜谷论
卷五十八 第 22b 页 WYG0677-0656b.png
 学里人称曰刘夫子以岁贡廷试卒于京
张氏(从徵/)易秕补注
   未见
 钱德震曰华亭诸生
 
 
 
 经义考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