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677-06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五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五十四/)
方氏(逢时/)周易外传
  一卷
   未见
 陆元辅曰方逢时字行之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677-0610b.png
 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张氏(鹗翼/)易说辨讹
   未见
 陆元辅曰张鹗翼字习之上海人嘉靖辛丑进士累
 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陈氏(士元/)易象钩解
  四卷
易象汇解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677-0611a.png
  二卷
   俱存
 士元自序曰孔子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
 其有忧患乎今观泰否剥复损益夬姤之相次也阴
 阳消长治乱存亡之机微矣先儒传注论义理不论
 祸福虑人以卜筮浅易也发明彖爻非不显著而取
 象之由则略而不论夫文周系辞观象以阐吉凶占
 者玩辞稽象以定趋避朱晦庵张南轩善谈易者皆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677-0611b.png
 谓互体五行纳甲飞伏之数俱不可废岂不豁然于
 蓍变而歉然于传经哉盖文周彖爻虽非后世纬数
 琐碎拘拘互体五行纳甲飞伏也而道则无不冒焉
 传注者惟以虚玄之旨例之有遗论矣往予为汇解
 三卷括其大凡而旧所谬承尚阙质问者兹则述之
 简篇题曰钩解云钩曲也转取也本无所见物而旁
 通者也若夫阴阳消息治乱存亡之几其何能解哉
 陆元辅曰士元字心叔应城人嘉靖甲辰进士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677-0611c.png
沈氏(束/)周易通解 易图
   俱未见
 姓谱束字宗约会稽人嘉靖甲辰进士历给事中疏
 劾严嵩下诏狱十五年释为民隆庆改元起复职擢
 通政咸辞不出
吴氏(文光/)周易会通
   未见
 陆元辅曰吴文光字有明婺源人嘉靖丙午举人除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677-0611d.png
 应山知县拂衣归里讲学学者称为一源先生
陈氏(嘉谟/)周易就正略义
  五卷
   未见
 黄虞稷曰嘉谟庐陵人嘉靖丁未进士
王氏(樵/)周易私录
   未见
 陆元辅曰王樵字明逸号方麓金坛人嘉靖丁未进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677-0612a.png
 士累官刑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卒谥恭简
李氏(先芳/)周易折衷录
  五卷
   未见
 陆元辅曰先芳字伯承濮州人嘉靖丁未进士
梅氏(继勋/)周易管窥
  四卷
   未见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677-0612b.png
 李延是曰宣城人嘉靖己酉举人汉阳知县迁黄州
 府通判
张氏(四知/)易经辩疑
   未见
 汝宁府志张四知字子畏信阳州人嘉靖庚戌进士
 历官四川按察司佥事
鲁氏(邦彦/)图书就正录
  一卷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677-0612c.png
   存
 王道行序曰睢阳鲁朝选登第授行人以终养归十
 馀年事亲之外殚思六籍读易有得爰著是编大传
 言太极濂溪先生以无极赞之参以五行真为不类
 象山非之不害其为象山然则朝选今日之所论辨
 初何嫌于异同哉至谓太极不可见图两仪以见太
 极深得古人之意且衍为四象八卦无不吻合他如
 论图书之理驳先儒五行经纬之说为非是以八卦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677-0612d.png
 轮转明逆顺之序谓易道主变不主生与夫性善之
 说皆平正精确足以羽翼大易无疑也嘉靖丙寅二
 月
 曹溶曰鲁邦彦字朝选睢州人嘉靖庚戌进士
李氏(贽/)九正易因
  四卷
   存
 贽自序曰易因一书予既老复游白门而作也三年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677-0613a.png
 就此封置筴笥上济北读易于通州马侍御经纶之
 精舍昼夜参详更两年而易因之旧者存不能一二
 改者且至七八矣侍御曰乐必九奏而后备丹必九
 转而后成易必九正而后定宜仍旧名易因而加九
 正二字予喜而受之遂定其名曰九正易因也
 闽书李载贽晋江人嘉靖壬子举人
徐氏(师曾/)今文周易演义
  十二卷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677-0613b.png
   存
 师曾自序曰余用古文周易作演义以俟好古君子
 复取今文录之以为是编盖经传之乱久矣汉魏而
 下千有馀年未闻有正之者至宋始定于吕氏然惟
 朱子崇信之而一齐众楚卒不能广其传呜呼何其
 难也方今朝廷之颁布有司之贡举学官之藏闾童
 之习率用今文而余欲以古文变之势必不能此是
 编之所为录也本义之书其文简略其旨微奥骤而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677-0613c.png
 观之猝未见有不合者而不知毫釐之差谬以千里
 不可不择也余为是书搜括百家咨访众说而折衷
 于朱子前后十年始获脱藁然中多未定未敢传诸
 人也间出以质会稽士人遂刻诸杭迩来谒告家居
 药物之馀重加修改友人董朝献请刻以传余方悔
 初本未定而误行也遂不辞而卑之隆庆戊辰七月
 人物考徐师曾字伯鲁吴江人其学自易旁及诸经
 以至洪范皇极阴阳历律医卜篆籀诸家皆能通其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677-0613d.png
 说中嘉靖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历礼
 科左给事中
姜氏(宝/)周易传义补疑
  十二卷
   存
 宝自序曰秦火六经易以卜筮故获存于太卜之官
 而汉儒说易鲜有得其要领者惟宋程朱二氏说为
 是程传专主理而不尽及占朱子本义谓此为卜筮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677-0614a.png
 之书其说则专主占愚于是心有疑焉家居十有五
 年日手是书居乎是动乎是观且玩乎是日求所以
 寡过而未能又日求所以贯通其说而未有得也乃
 专主传义十八九旁及诸家十一二于程朱二先生
 之说间有疑者未详者由臆见为臆说其或有一得
 之愚一隙之明悉录之久而成帙携以入留曹侍御
 潘君维岳郡守古君之贤并有志学易者谓可以传
 相与校正而刻之新安郡斋夫孔子能羽翼三圣人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677-0614b.png
 之经程朱二先生又能羽翼孔子之经使予之说而
 可羽翼乎程朱二先生之传义二君虽许我乎必以
 俟诸后来者
 人物考姜宝字廷善丹阳人嘉靖癸丑进士历南京
 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程氏(廷策/)读易琐言
   未见
 人物考程廷策字汝扬歙县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辰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677-0614c.png
 州知府
江氏(一麟/)易说
   未见
 陆元辅曰江一麟婺源人嘉靖癸丑进士
顾氏(曾唯/)周易详蕴
  十三卷
   存
 陆元辅曰顾曾唯字一贯号鲁斋吴江人嘉靖癸丑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677-0614d.png
 进士
孙氏(应鳌/)淮海易谈
  四卷
   存
 应鳌自序曰易以著天地万物之理天地万物之理
 妙于人心古之圣人生而明诸心矣欲人人皆明诸
 心于是作易自经之意晦于是诸儒为之传愚自学
 易尝求诸儒之说于传求诸圣人之说于经未窥测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677-0615a.png
 也已乃因传以求经因经以求心噫嘻天地得易以
 清以宁万物得易以生以成吾人得易上下四方往
 古来今罔不毕臻心之理若是至精至纯至大至一
 也得其心斯得其理矣继自今请终身是易也夫隆
 庆二年戊辰中秋日
 陆元辅曰应鳌如皋人嘉靖癸丑进士仕至南京工
 部尚书万历初谥文恭
李氏(贵/)读易劄记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677-0615b.png
  二卷
   未见
 曹溶曰贵丰城人嘉靖癸丑进士
邓氏(元锡/)易经绎
  五卷
   存
 高佑釲曰邓元锡字汝极江西新城人嘉靖乙卯举
 人以南昌守范涞南国子祭酒赵用贤荐遂以翰林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677-0615c.png
 院待诏徵自号潜谷万历戊寅绎易于廪山既卒学
 者私谥为文统先生
颜氏(鲸/)易学义林
  十卷
   存
 鲸自述曰易之为书包含万理义更四圣象数具陈
 已无馀蕴后儒纷纷之说非无所见终堕偏枯惟伊
 川传辞博义该神理两得说莫辨于此矣朱子复本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677-0615d.png
 占法作本义窃谓易不专为卜筮之书易有君子之
 道四焉以卜筮者尚其占特四中之一耳今故悉遵
 程传解易之法间采本义列位传后
 张云章曰鲸字应雷慈溪人嘉靖丙辰进士其自序
 谓悉遵程传而兼采本义其意似不满于朱子以易
 有君子之道四而朱子谓只是卜筮之书也书中杂
 引故实本之诚斋易说而出自鲸笔者多芜秽
刘氏(稳/)易义折衷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0677-0616a.png
   佚
 湖广总志刘稳字朝重酃县人嘉靖丙辰进士南京
 太仆少卿
陈氏(锡/)易原
  一卷
   存
 台州府志陈锡字元之临海人嘉靖丙辰进士官礼
 部主事忤严嵩罢官归而杜门著书作易原辨阴阳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0677-0616b.png
 象数之指證以古今事变识者谓远过诚斋杨氏
王氏(之士/)大易图象参
   未见
 李因笃曰王之士字欲立蓝田人嘉靖戊午举人万
 历中赵用贤及御史汪以道荐之士与新城邓元锡
 安福刘元卿为海内三逸同授国子监博士除目至
 卒已四月矣
吴氏(福/)易说
卷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0677-0616c.png
  十卷
   未见
 长兴县志吴福字常甫嘉靖戊午举人授星子知县
 迁沔阳知州
王氏(世懋/)易解
  一卷
   存
 陈子龙曰世懋字敬美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南京太
卷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0677-0616d.png
 常寺少卿
    按王氏易解凡九条载集中
蔡氏(国熙/)易解
   未见
 广平府志蔡国熙字春台永年人嘉靖己未进士历
 官山西提学副使
李氏(文缵/)易解
   未见
卷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0677-0617a.png
 闽书李文缵泉州南安人嘉靖辛酉举人除知易州
 升常德府同知转岷府长史
孙氏(振宗/)易学说约
   未见
 闽书孙振宗晋江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行人
徐氏(元气/)周易详解
  十卷
   存
卷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0677-0617b.png
 吴同春曰方伯徐公易详解卑不抗之使高浅不凿
 之使深近不推之使远明不抑之使晦斯读易者之
 标准也
 曹溶曰易经详解十卷南京通政使徐元气撰弟元
 太辑一刻之成都再刻之(阙/)南复刻于滇有汝南吴
 同春金溪聂良把沔阳陈文烛长水沈懋孝顺阳李
 蓘汝南张九一为之序闽东游朴吴江杜伟为之后
 序
卷五十五 第 15a 页 WYG0677-0617c.png
 陆元辅曰元气号陵阳宣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历官
 南京通政使
万氏(廷言/)易说
  四卷
   存
 廷言自序曰廷言少读程先生易传颇通其辞山中
 三十年端居深玩时亦或通其意惧其忘也因铨次
 而识焉以备观省终吾身而已矣盖困而不学民斯
卷五十五 第 15b 页 WYG0677-0617d.png
 为下倘亦附于困知之后也可万历庚寅长至日
 陆元辅曰廷言字以忠别字思默南昌人嘉靖壬戌
 进士官云南提学佥事降同知
 张云章曰万公为罗文恭弟子其书语涉禅玄说者
 比之杨敬仲已易有邓公元锡杨公起元管公志道
 与其门人李杜及自序
易原
  四卷
卷五十五 第 16a 页 WYG0677-0618a.png
   存
许氏(孚远/)周易述
   未见
 陆元辅曰许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嘉靖壬戌进士累
 官兵部左侍郎赠南京兵部尚书
钟氏(继元/)四易
   未见
 高佑釲曰继元字仁卿桐乡人嘉靖壬戌进士仕至
卷五十五 第 16b 页 WYG0677-0618b.png
 广东按察佥事四易者一曰易窍二曰易准三曰易
 考四曰易占
滕氏(伯轮/)羲经要旨
   未见
 李延是曰瓯宁人嘉靖壬戌进士累官右副都御史
 巡抚浙江卒赠兵部侍郎
薛氏(东海/)易经解酲
   佚
卷五十五 第 17a 页 WYG0677-0618c.png
 汾州府志薛东海字元泉永宁州人嘉靖壬戌进士
 滑县知县
张氏(大雅/)易卦纬论
   未见
 平湖县志大雅字心宇嘉靖甲子举人官海门知县
杨氏(时乔/)周易古今文全书
  二十一卷
   存
卷五十五 第 17b 页 WYG0677-0618d.png
 时乔自序曰书记于史臣诗采于史氏春秋记于国
 史礼记鲁论为孔门弟子传录皆非圣人手著圣人
 手著者惟易也自费氏分传附经而古易亡王弼作
 传而象数亦亡易道微极矣宋周子明易有太极作
 易通授二程叔子著易传邵子得图方外著观物内
 外篇朱子著本义启蒙四圣五儒合而功重全易矣
 乃程明辞朱明蓍于象尚略元吴草庐明象混互体
 理未莹独变占无言者先人尝著略曰以正观自太
卷五十五 第 18a 页 WYG0677-0619a.png
 极而仪而象而卦重而四而五而六画是为羲易六
 十四卦先乎天而为言也正而反也变也以反观自
 六画而五而四而卦而象而仪主乎太极是为周易
 六十四卦后乎天而为言也反而变也通也合之正
 反变通一画也先后一天也不可岐而二之二之非
 易也先人第言画理未暇阐义乔不肖自隆庆庚午
 屡假山中取自汉至今儒论著考据阐之乃以经传
 十翼古篆书之复古文汉儒所分经传楷书之从今
卷五十五 第 18b 页 WYG0677-0619b.png
 文朱子启蒙注释补备复蓍法各著论例于前自汉
 至今诸儒言各存之著传易考又附龟卜考合名周
 易全书述卦系第一卦理第二卦数第三卦占第四
 卦象第五卦变第六卦辞第七卦赞第八以上统于
 全卦者也述卦体第九卦位第十卦主第十一卦德
 第十二以上分于各卦者也述卦名第十三卦字第
 十四卦韵第十五以上见于全体各爻者也述卦序
 第十六卦义第十七卦图第十八卦说第十九卦学
卷五十五 第 19a 页 WYG0677-0619c.png
 第二十此二十篇尽全易之旨凡二经四传十翼首
 复古文又从今文各考订注释之又举所以注释述
 凡例冠于前乔于此三十馀年稿凡数十易尚未敢
 以自信妄谓可信于群圣诸贤之心哉
 张云章曰上饶端洁杨公号止庵嘉靖乙丑进士万
 历朝官通政时留都建罗汝芳祠公抗疏论其异学
 诏毁之后迁至吏部侍郎铨法清平卒于官家无寸
 丝著此书论例二卷古文二卷今文九卷易学启蒙
卷五十五 第 19b 页 WYG0677-0619d.png
 五卷传易考二卷附龟卜考一卷卷首各冠以序文
 及论例书中采辑诸家而自所发明处特多间有繁
 复不害正义公学宗程朱深辟当时心学之传故作
 传易考分别宗传衍传正传辅传异传别传而系以
 古今易家之书具列其源流支派学者潜玩于此不
 惑于异说则公之功也
    按杨公周易全书引据诸家姓氏讹舛甚多
    如以阴弘道为洪道世东乡助为唐东卿晁
卷五十五 第 20a 页 WYG0677-0620a.png
    公武为武子正以公用力之勤摭采之博不
    应纰谬如是殆校勘者不得其人也非敢形
    前人之短虑误后学故识于此
伊氏(在庭/)周易笔记
   未见
 陆元辅曰伊在庭号继山吴县人嘉靖乙丑进士官
 南京兵部员外郎
来氏(知德/)周易集注
卷五十五 第 20b 页 WYG0677-0620b.png
  十六卷
   存
 知德自序曰乾坤者万物之男女也男女者一物之
 乾坤也故上经首乾坤下经首男女乾坤男女相为
 对待气行乎其间有进有退有往有来有常有变有
 吉有凶不可为典要此易所由名也盈天地间莫非
 男女则盈天地间莫非易矣伏羲象男女之形以画
 卦文王系卦下之辞又序六十四卦其中有错有综
卷五十五 第 21a 页 WYG0677-0620c.png
 以明阴阳变化之理错者交错对待之名阳左而阴
 右阴左而阳右也综者高低织综之名阳上而阴下
 阴上而阳下也虽六十四卦上乾坤坎离大过颐小
 过中孚八卦相错其馀五十六卦皆相综而为二十
 八卦并相错八卦共三十六卦如屯蒙之类虽屯综
 乎离蒙综乎坎本是二卦然一上一下皆二阳四阴
 之卦乃一卦也故孔子杂卦曰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
 而著是也故上经止十八卦下经止十八卦周公立
卷五十五 第 21b 页 WYG0677-0620d.png
 爻辞虽曰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亦以阴阳之气皆极
 于六天地间穷上及下循环无端者不过此六而已
 此立六爻之意也孔子见男女有象即有数有数即
 有理其中之理神妙莫测立言不一而足故所系之
 辞多于前圣孔子没后儒不知文王周公立象皆藏
 于序卦错综之中止以序卦为上下经之次序乃将
 说卦执图求迹自王弼扫象而后注易诸儒皆以象
 失其传不言其象止言其理本朝纂修易经性理大
卷五十五 第 22a 页 WYG0677-0621a.png
 全虽会诸儒众注成书然不过以理言之而已均不
 知其象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杂卦不知后儒卦
 变之非于此四者既不知则易不得其门而入不得
 其门而入则其注疏之所言者乃门外之粗浅非门
 内之奥妙是自孔子没而易已亡至今日矣四圣之
 易如长夜者二千馀年不甚可长叹也哉夫易者象
 也象也者像也此孔子之言也曰像者乃事理之彷
 佛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实事也非真有实理
卷五十五 第 22b 页 WYG0677-0621b.png
 也若以事论金岂可为车玉岂可为铉若以理论虎
 尾岂可履左腹岂可入易与诸经不同者无此事无
 此理惟有此象而已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之理咸
 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
 已何以弥纶故不知其象易不注可也又如以某卦
 自某卦变者此虞翻之说也后儒从而信之如讼卦
 刚来而得中乃以为自遁卦来不知乃综卦也需讼
 相综乃坎之阳爻来于内而得中也孔子赞其为天
卷五十五 第 23a 页 WYG0677-0621c.png
 下之至变正在于此盖乾所属综乎坤坎所属综乎
 离艮所属综乎巽震所属综乎兑乃伏羲之八卦一
 顺一逆自然之对待也非文王之安排也惟需讼相
 综故杂卦曰需不进也讼不亲也若遁则综大壮故
 杂卦曰大壮则止遁则退也见于孔子杂卦传昭昭
 如此而乃曰讼自遁来失之千里矣德去孔子二千
 馀年且赋性愚劣又居僻地无人传授因父母病侍
 养未仕乃取易读于釜山草堂六年不能窥其毫发
卷五十五 第 23b 页 WYG0677-0621d.png
 遂远客万县深山之中沈潜反复忘寝忘食数年而
 悟伏羲文王周公之象又数年而悟文王序卦孔子
 杂卦又数年而悟卦变之非始于隆庆四年庚午终
 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二十九年而始成书正所谓
 困而知之也既悟之后始知易非前圣安排穿凿乃
 造化自然之妙一阴一阳内之外之横之纵之顺之
 逆之莫非易也始知至精者易也至变者易也至神
 者易也始知系辞所谓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错综
卷五十五 第 24a 页 WYG0677-0622a.png
 其数非中爻不备二与四同功三与五同功数语及
 作说卦序卦杂卦于十翼之末孔子教后之学易者
 亦明白亲切但人自不察惟笃信诸儒之志而不留
 心详审孔子十翼之言宜乎长夜至今日也注既成
 乃僭于伏羲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以见圣人作
 易之原又画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画八卦所属相
 错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又画
 八卦四正四隅相综文王序卦杂综图又发明八卦
卷五十五 第 24b 页 WYG0677-0622b.png
 方正及上下经篇义并各字义又发明六十四卦启
 蒙又考定系辞上下传又补定说卦传以广八卦之
 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发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训释
 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后加一圈方训释本卦本爻正
 意象数言于前义理言于后其百家注易诸儒虽不
 知其象不知序卦杂卦及卦变之非止言其理若于
 言理之中间有不悖于经者虽一字半句亦必采而
 集之名曰周易集注庶读易者开卷豁然可以少窥
卷五十五 第 25a 页 WYG0677-0622c.png
 四圣宗庙百官于万一矣
 郭子章序曰易之为书洁静精微古今称知易者在
 汉则扬子云在宋则邵尧夫扬之言曰宓牺氏绵络
 天地经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
 然后发天地之藏定万物之基邵之言曰太极既分
 两仪立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
 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错而后万物
 生焉夫二子之言非意之也天地间惟阴阳两端独
卷五十五 第 25b 页 WYG0677-0622d.png
 阳不生独阴不成其气不得不错天道下济地道上
 行其气不得不综自然之运也伏羲氏仰观象于天
 俯观法于地而作圆图圆图者一左一右之形也虽
 未名错而错义已备文王继伏羲分上经为十八分
 下经为十八而作序卦序卦者一上一下之说也虽
 未名综而综义已备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铁擿三折
 穷年兀兀至于五十始悟伏羲圆图为错悟文王序
 卦为综故曰错综其数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呜呼
卷五十五 第 26a 页 WYG0677-0623a.png
 尽矣顾象极于错而未知所以错象极于综而未知
 所以综即孔子未明言也王弼扫象范宁比之桀纣
 伊川专治文义不论象数自云止说得七分朱子直
 云象失其传理会不得如子云绵络经错之语尧夫
 阳交阴交之训似上契羲文下阐孔氏又且訾为覆
 瓿讥为玩世上下二千年易象悠悠真如长夜余友
 来矣鲜起自梁山生子云之乡学尧夫之学一举孝
 廉绝意轩冕晚入求溪万山中研心图象积三十年
卷五十五 第 26b 页 WYG0677-0623b.png
 而易注始成其言曰错者阴阳相对阳错其阴阴错
 其阳如伏羲圆图乾错坤坎错离八卦相错是也综
 即今织布帛之综一上一下如屯蒙之类本是一卦
 在下为屯在上为蒙载之文王序卦是也定天下之
 象如乾坤相错则乾马坤牛之象名震艮相综则震
 雷艮山之象名是也虽然此犹得之圆图序卦中也
 其论八卦相错为乾坤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有四
 正错有四隅错论综有四正综有四隅综有以正综
卷五十五 第 27a 页 WYG0677-0623c.png
 隅有以隅综正论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画之象有大
 象之象有中爻之象有错卦之象有综卦之象有爻
 变之象有占中之象论变如乾初变即为姤兑初变
 即为困离初变即为旅震初变即为豫之类皆抒千
 古所未发上而玄黄雨云下而龙马龟羊巨而国家
 平陂细而臀肤天劓微而复道履道显而鸣谦鸣豫
 一一从错综来其言似扬之绵络经错而无太玄之
 艰深其旨似邵之阴交阳交而绝皇极之枝蔓使王
卷五十五 第 27b 页 WYG0677-0623d.png
 弼程朱诸子见之象不必扫理自能会予谓矣鲜易
 注继往开来亘百代而一见者也其自谓孔子没而
 易已亡若至今日始明岂虚语哉嗟嗟子云见嘲刘
 歆而桓谭侯芭谓其必传尧夫见嫉于秦玠郑夬而
 司马君实以兄事于洛中余不佞结交矣鲜今且白
 头所为求溪桓侯司马非余而谁后世有来矣鲜当
 谓知言矣
 戴诰曰先生远客万之求溪探赜索隐三十年而后
卷五十五 第 28a 页 WYG0677-0624a.png
 悟易之象又悟文王序卦又悟孔子杂卦又悟卦变
 之非洁静精微之奥旨粲然大明于世羽翼四圣之
 功伟矣
 张云章曰知德字矣鲜梁山人领乡荐不第入万县
 溪山中治易三十年而成书其说专取系辞中错综
 其数论易象而以杂卦治之如乾坤坎离大过颐小
 过中孚无反对之卦所谓错也馀五十六卦皆综列
 图及说于前自序以为文王周公立象皆藏于序卦
卷五十五 第 28b 页 WYG0677-0624b.png
 错综之中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杂卦则易不得
 其门而入自孔子没而四圣之易如长夜者二千馀
 年又谓易非真有实事也非真有实理也惟有此象
 而已吁斯言也何其自信之过而蔑视诸先耶杂卦
 反对上下经皆十八卦先儒言之者多矣非来氏所
 创获也易固圣人设卦观象之书要之有理而后有
 象谓易非有实事可也谓非有实理可乎且其说以
 卦变为非以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以至于六十四
卷五十五 第 29a 页 WYG0677-0624c.png
 卦为十直死数未免有意与先儒违异矣
读易寤言
   存
    按瞿塘日录载之
 
 
 
 
卷五十五 第 29b 页 WYG0677-0624d.png
 
 
 
 
 
 
 
 经义考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