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677-03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三十七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三十六/)
陈氏(友文/)大易集传精义
  六十四卷(纲领/三卷)
   存
 胡一桂曰隆山大易集传精义六十四卷无系辞以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677-0399b.png
 后读易纲领上中下三卷通十门纲领正大可观集
 解详赡时及象数学斋史绳祖序云学者不可曰易
 论理不论数数非易所先善易者必当因羲图之象
 数而明周经之彖象方能得其门而入也诚哉是言
 董真卿曰友文号隆山所集王辅嗣孔颖达周濂溪
 司马涷水邵康节程明道程伊川张横渠苏东坡游
 广平杨龟山郭兼山郭白云朱汉上朱文公张南轩
 杨诚斋冯缙云又两家失姓名但称先正先儒别之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677-0400a.png
 宝祐甲寅自序
董氏(楷/)周易传义附录
  十四卷
   存
 楷自序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因河图而画卦命爻
 因卦爻而取象系辞更三圣人而卦爻象辞始备其
 要依卜筮以为教使天下后世之人得以决嫌疑
 定犹豫不迷于吉凶悔吝之途而已至夫子彖传与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677-0400b.png
 大小传之辞则推明其所以为卦爻象辞之理而大
 传之书又自夫卦爻象辞以推极乎阴阳变化性命
 道德之蕴奥而河图大衍之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相生之序蓍策分揲挂扐之法无不备具其所以承
 三圣开来学功至大也及秦焚灭典籍此书以卜筮
 得不亡而千馀年间诸儒无有能明其义者于是借
 异端空妙之说而欲阐夫极深研几之旨以术数拘
 泥之学而欲究夫开物成务之方其去易也不其远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677-0400c.png
 而程子奋乎千载之下始以随时变易从道而发明
 阴阳变易之妙因象以明理由理以贯事该体用合
 显微使夫学是书者立言制行处已治人守常应变
 莫不有度迨乎朱子本义辞益简严深探古圣因卜
 筮教人之本意而不堕于诸儒术数之末流释彖传
 则第明其为卦象卦变卦体卦德而不费于辞说释
 大传则又精密微妙明白简易有先儒所未及者故
 楷窃尝妄论以为三圣之易惟夫子能明之而夫子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677-0400d.png
 十翼之外其有功于易道者则唯程子朱子之书而
 已其他不失于支离破碎则失于诞谩怪僻皆非卓
 然有见于斯道者也抑楷尝读程子朱子文集语录
 其间有成书所未备者辄随所得附于各章之下岁
 月既久集录益多因目曰周易程朱氏说以与同志
 共之极知难乎免于僭踰之罪然学者苟能因是书
 以求四圣之心则于学易未必无小补云咸淳丙辰
  又序曰楷既纂集此书或曰程子言理而不及卜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677-0401a.png
 筮朱子则推本古圣人因卜筮教人之意二者固不
 同矣子比而同之何耶楷闻之北溪陈氏曰易之起
 原于象数自象数之既形则理又具于象数之中而
 不可以本末二其观也易之作本于卜筮自占筮之
 既立则理又寓于占筮之内而不可以精粗二其用
 也此正程子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者若偏于象
 占而不该夫理义则孔子之意泯一于理义而不及
 夫象占则羲文周公之心亦几乎息矣朱文公本义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677-0401b.png
 之书作所以必表伏羲图象冠诸篇端以明作易根
 源之所自来一出于天之自然而非人为智巧之私
 又复古经传次序推原四圣所以成书之本意递相
 解释而惟占法之明随人取决而无偏辞之滞而天
 下义理为之磨刮精明依然涵萃于其中本末精粗
 兼该具举近以补程传之所不足而上以承四圣之
 心所谓开物成务之大用至是益又周备而易道之
 盛于此无馀蕴矣又曰凡文公之说皆所以发明程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677-0401c.png
 子之说或足其所未尽或补其所未圆或白其所未
 莹或贯其所未一其实不离乎程说之中必如是而
 后谓有功于程子未可以优劣校之此楷区区纂集
 之意也夫朱子之书固以补程子之所未及而程子
 之名言盖有朱子不能加毫末于其间者谓二书为
 不同可乎读者详之
 又凡例曰程子易传依王弼次序而朱子则用古易
 次序以彖传大小象文言各自为卷今不敢离析程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677-0401d.png
 传又不敢尽失朱夫子之意于是仿节斋蔡氏例以
 彖传大小象文言各下经文一字使不与正经紊乱
 而程传及朱子本义又下一字程子朱子附录又下
 一字则其序秩然矣
 浙江通志董楷字正翁宝祐进士
 张云章曰楷字正叔台州临海人从潜室陈器之游
 得朱子再传之学者也中文天祥榜进士官至吏部
 郎中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677-0402a.png
    按程子传依王氏本朱子本义依吕氏本本
    不可合而为一克斋董氏乃强合之倪正甫
    曰易以理寓象数因象数以明理汉儒多明
    象数而于理或泥而不通自王弼以玄理注
    易儒者于谈理日胜乃复尽略象数二者皆
    得易之一偏至本朝言理则程伊川为最兼
    象数则朱子为详集二书为一庶几理与象
    数兼得之则董氏未合之前倪氏已有此论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677-0402b.png
    矣
徐氏(端方/)易发挥
   佚
 南昌府志端方字矩叔丰城人自号絜矩病叟
程氏(新恩/)易图
   佚
 黄震序曰易出于河图故学易者往往为之图然于
 易未必皆有补邵子画先天图自震至乾阳长而三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677-0402c.png
 自巽至坤阴长而三圆其外以象天之动乾始于西
 北坤极于东南方其内以象地之静于以推测伏羲
 画卦之本体与说卦八卦相错之说合其学始见尊
 信于天下然亦未有能整圆转方棱角为图以应甲
 子节气变而合文王后天之用者宣城程君自右庠
 擢第将归别余于官宅留示其兄玉塘君爻象承乘
 之图以乾位乎正南以坤位乎正北而包六子其内
 自坤而东转一阳为复二阳为临至三阳为泰则位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677-0402d.png
 正东大壮之四阳夬之五阳又自东而南极于乾焉
 而西转一阴为姤二阴为遁至三阴为否则位正西
 观之四阴剥之五阴又自西而北极于坤焉坤再为
 复生生无穷伏羲先天之体遂有合于文王后天之
 用易道隐赜虽非余晚学之所能知然使玉塘君非
 真有精深之力超特之见亦安能变通先天之妙如
 此哉抑闻邵子以图数言易虽二程与之同时亦未
 尝过而问继此兼明其说者惟一朱子朱子尝采先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677-0403a.png
 天图八卦为一节不论月气先后今玉塘君变先天
 而顺月气其分其合果何居邪异日朱子又谓震一
 阳离兑二阳乾三阳为图之左属阳以巽一阴坎艮
 二阴坤三阴为图之右属阴夫既以三而分属左右
 自三而各重之即为十有二矣又谓先天图一日有
 一日道理一月有一月道理且以自坤而震象月之
 初生乾以象月之望坤以象月之晦夫自日而月可
 配之弦望晦朔则自月而年亦可配之十二月气矣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677-0403b.png
 玉塘君得无以朱子之学善学邵子不泥其论月气
 之论则亦不泥其方圆之图耶先圣作易以前民用
 邵子先天本之华山陈氏亦以气数占来使民知吉
 凶避就之所在玉塘君之图之辞曰以之经世尚奚
 难哉其用心探讨思济斯世为如何然邵子本以经
 言常以世言变常变相生推演以至元会而世者三
 十年一小变云耳玉塘君将移其说以治世岂无自
 得之妙乎面质未能姑远贻其说以谂之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677-0403c.png
陈氏(沂/)读易记
   佚
 闽书沂字伯澡号贯斋仙游人光祖之子笃志文公
 之学受业陈淳之门
    按北溪集中载与伯澡书三卷答问二十篇
    又为作贯斋记称其天姿粹澹用功恳切盖
    其高弟也
黄氏(以翼/)易说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677-0403d.png
   佚
 闽书黄以翼字宗台泉州人受业陈北溪蔡白石析
 理精诣暮年记问益富所著有周易礼说
饶氏(鲁/)易说
   佚
 董真卿曰鲁字仲元号双峰饶州馀干人学于勉斋
 黄氏
 江西通志鲁字伯舆累荐不起及卒门人私谥曰文元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677-0404a.png
徐氏(几/)易辑
   佚
 董真卿曰几字子与号进斋建安人宣教郎崇政殿
 说书通判建宁府学于节斋蔡氏易辑解环中意
毛氏(友诚/)玩易手抄
   佚
 湖广通志毛友诚字伯明平江人移居巴陵谢弃科
 举阖户读书龚安国高其行谊延领泮宫李蟠教岳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677-0404b.png
 阳尤加礼敬既殁岳阳泮宫祠之
章氏(元崇/)周易释传
   佚
 姓谱章元崇字德昂歙人两冠乡书授于潜簿终奉
 议郎人号环溪先生
杨氏(明复/)周易会粹
   未见
 谢铎曰周易会粹临海杨明复著今亡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677-0404c.png
 浙江通志杨明复字复翁临海人博通经籍学者称
 曰浦城先生著周易会粹尚书畅旨诗学发微冠昏
 丧祭图
胡氏(维宁/)易筌蹄
   佚
 江西通志胡维宁字季怀庐陵人
方氏(汝一/)易论
  二卷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677-0404d.png
   佚
 闽书方汝一字清卿莆田人著易论十二篇
王氏(镃/)易象宝鉴
   佚
 姓谱镃池州人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著春秋门例通
 解易象宝鉴
薛氏(舜俞/)易抄
   佚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677-0405a.png
 闽书舜俞字钦甫泉州同安人教授南剑州三府交
 荐差江西漕司干官罢起江东常平干官改知金华
 县罢归有易抄诗书指
詹氏(天锡/)大易内解
   佚
 俞琰曰詹氏内解其说虽繁尽有可观
李氏(杞/)谦斋周易详解
  二十卷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677-0405b.png
   未见
 董鼎曰杞字子材眉山人
    按杞或以为朱子门人考朱子实记著录姓
    氏录甲寅问答者其字良仲平江人盖别是
    一人非解易之谦斋也
陈氏(廷言/)易义指归
  四卷
   未见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677-0405c.png
 黄虞稷曰廷言字君从宁海人
王氏(恺/)易心
  三卷
   未见(叶氏菉竹/堂目有之)
 黄虞稷曰台州宁海人
李氏(彖/)易统论
   佚
 江西通志李彖字材叔南城人居蓝田山于诸经无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677-0405d.png
 所不说
孙氏(义伯/)复古蓍法
   佚
 姓谱义伯丰城人
冀氏(珍/)周易阐微诗
  宋志六卷
   佚
张氏(杲/)周易罔象成名图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677-0406a.png
  宋志一卷
   佚
李氏(赞/)周易说
  宋志九卷
   佚
郑氏(子厚/)大易观象
  宋志三十二卷
   佚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677-0406b.png
 宋史张野补注
朱氏(承祖/)易摭卦总论
  宋志十卷
   佚
刘氏(禹偁/)易解
  宋志十卷
   佚
汤氏(羲/)周易讲义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677-0406c.png
  宋志三卷
   佚
邹氏(巽/)易解
  宋志六卷
   佚
安氏(泳/)周易解义
  宋志二卷
   佚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677-0406d.png
陆氏(太易/)周易口诀
  宋志七卷
   佚
赵氏(仲锐/)易义
  宋志五卷
   佚
刘氏(赞/)易统
   佚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677-0407a.png
 括苍汇记刘赞遂昌人特奏名
林氏(起鳌/)易述古言
  宋志二卷
   佚
刘氏(半千/)羲易正元
  宋志一卷
   佚
江氏(泳/)易解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677-0407b.png
   佚
 楼钥志墓曰君讳泳字元适世居衢之开化再应乡
 举不利遂不仕所居西庄堂室轩馆下至器用悉有
 铭榜家塾曰时善易中庸皆有解
田氏(君右/)周易管见
   佚
 括苍汇记缙云人
潘氏(植/)易说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677-0407c.png
   佚
 丁易东曰安正潘氏植字子醇
    按闽书韦布传侯官有潘植字立之与弟柄
    从朱文公游当别是一人
刘氏(泽/)易说
   佚
 丁易东曰易斋刘氏泽字志行
冯氏(大受/)易说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677-0407d.png
   佚
 丁易东曰东越冯大受
储氏(泳/)易说
   佚
 丁易东曰云间储氏名泳
    按泳号华谷尝注老子又有祛疑说
吴氏(绮/)易说
   佚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677-0408a.png
 熊良辅曰绮字忠亩
陈氏(义宏/)易解
   佚
方氏(泳之/)易口义
  一卷
   佚
谭氏(大经/)易说
   佚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677-0408b.png
翁氏(泳/)周易思斋口义
   佚
 董真卿曰泳字永叔
 闽书翁泳建阳人从蔡节斋游注释河洛讲义学者
 称思斋先生
汤氏(焕/)周易讲义
  (阙/) 三卷
   佚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677-0408c.png
徐氏(君平/)易说
   佚
    按徐氏易说李氏学易记引之
郑氏(廷芬/)易索隐
   佚
 闽书郑廷芬字国华兴化故县人官太学博士提举
 漳州路常平迁成都路转运使
郭氏(长孺/)易解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677-0408d.png
  十卷
   佚
 曹学佺曰长孺不知何许人侨居成都见隐逸志
 
 
 
 
 经义考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