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677-03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三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三十四/)
林氏(子云/)易说
  十卷
   佚
 闽书林子云字质夫福宁人宝庆二年进士除融州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677-0376b.png
 教授著易说十卷
罗氏(大经/)易解
  十卷
   佚
 黄虞稷曰大经字景纶吉水人宝庆六年进士
林氏(希逸/)易讲义
   未见
 姓谱希逸字肃翁福清人绍定间进士淳祐中迁秘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677-0376c.png
 书省正字景定间官司农少卿终中书舍人有鬳斋
 易义春秋传考工记解
 闽书希逸中端平二年进士
陈氏(冲飞/)易原
  十卷
   佚
 兴化府志陈冲飞绍定中特奏名
卓氏(得庆/)易解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677-0376d.png
   佚
 黄渊曰卓乐山以易解属余序篇端来七日而以兵
 死
 姓谱卓得庆字善夫号乐山登绍定五年甲科教授
 道州历官秘书著作郎出知漳州召还授兵部郎中
 景炎二年除右文殿修撰户部尚书是年元兵逼城
 被执并二子规权杀之
谢氏(升贤/)易通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677-0377a.png
   佚
 闽书谢升贤字景芳兴化军人端平二年进士官至
 兴宁令所著有太极说易通四书解大意皆推本朱
 文公之言
萧氏(山/)读易管见
   佚
 闽书萧山一名石沙县人端平二年特奏名仕长溪
 丞著有诗传论语说读易管见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677-0377b.png
尤氏(彬/)读易
  四卷
   佚
 兴化府志尤彬端平中特奏名
吴氏(如愚/)准斋易说
  宋志一卷
   佚
 赵希弁曰右武林吴准斋如愚所著也一则明象一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677-0377c.png
 则明爻乔文惠公行简尝荐之曰成忠郎吴如愚随
 身右列寻即隐居虽在都城而杜门不出臣欲识之
 而不可得其人行醇而介气直而温讲道穷经剩有
 著述欲乞特与换授从事郎并与秘书校勘有旨从
 之而如愚不受
 馆阁续录吴如愚字子发临安府人嘉熙二年五月
 以成忠郎特换授从事郎差充秘书校勘辞免特转
 秉义郎与祠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677-0377d.png
方氏(濯/)易注解义
   佚
 兴化府志方濯嘉熙二年进士广州观察推官
钱氏(时/)周易释传
  二十卷
   未见
 馆阁续录钱时字子是严州人嘉熙二年五月以布
 衣特补迪功郎差充秘阁校勘仍下本州取所著周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677-0378a.png
 易释传尚书演义学诗管见论语古文孝经大学中
 庸四书管见两汉笔记国史宏纲缮写缴进十一月
 添差浙东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
 胡一桂曰融堂周易释传二十卷其说谓伏羲文王
 周公之经既孔子为之传后学何容置喙敬于传下
 略释本旨而曰周易释传焉其书文辞虽明而意义
 亦浅略不及象数释物理间有可采者嘉熙二年乔
 丞相行简荐进其书称其山居读书理学淹贯时尝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677-0378b.png
 从故宝谟阁学士杨简游盖其所深许与以秘阁校
 勘严州人
    按宋史本传时所著尚有春秋大旨冠昏记
张氏(志道/)易传
  三十卷
   佚
 镇江府志张志道字潜夫金坛人嘉熙间上书言事
 景定初特恩免解赵葵辟置幕府宋亡不仕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677-0378c.png
王氏(应麟/)古易考
   未见
 馆阁续录王应麟字伯厚贯开封寄居庆元府辛丑
 进士丙辰宏词景定五年五月以太常博士除秘书
 郎十二月为著作佐郎
 袁桷曰王先生应麟兄弟中博学宏词科为翰林学
 士礼部尚书所著书有春秋考逸诗考古易考
 浙江通志王应麟淳祐元年进士为扬州教授宝祐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677-0378d.png
 四年中博学宏词科迁太学录转给事中归召为翰
 林学士辞
辑周易郑注
  一卷
   存
 应麟自序曰郑康成学费氏易为注九卷多论互体
 以互体求易左氏以来有之凡卦爻二至四三至五
 两体交互各成一卦是谓一卦含四卦系辞谓之中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677-0379a.png
 爻所谓八卦相荡六爻相杂唯其时物杂物撰德是也惟
 乾坤无互体盖纯乎阳纯乎阴也馀六子之卦皆有
 互体坎之六画其互体含艮震而艮震之互体亦含
 坎离之六画其互体含兑巽而兑巽之互体亦含离
 三阳卦之体互自相含三阴卦之体亦互自相含也
 王弼尚名理讥互体然注睽六二曰始虽受困终获
 刚助睽自初至五成困此用互体也弼注比六四之
 类或用康成之说钟会著论力排互体而荀顗难之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677-0379b.png
 江左郑学与王学并立荀崧谓康成书根源(阙/) 颜
 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齐陆澄遗王俭书云易自商
 瞿之后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年后乃有
 王弼之说王济云弼所误者多何必能顿废先儒若
 今弘儒郑注不可废河北诸儒专主郑氏隋兴学者
 慕弼之学遂为中原之师此景迂晁氏所慨叹也易
 有圣人之道四焉义理之学以其辞耳变象占其可
 阙乎李鼎祚云郑多参天象王全释人事易道岂偏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677-0379c.png
 滞于天人哉今郑注不传其说间见于鼎祚集解及
 释文诗三礼春秋义疏后汉书文选注因缀而录之
 先儒象数之学于此犹有考云然康成笺诗多改字
 注易亦然如包蒙为彪豮豕之牙为互包荒读为康
 锡马蕃庶读为蕃遮皆甲宅之皆读为解一握为笑
 之握读为屋其说近乎凿学者盍谨择焉厌常喜新
 其不为荄兹者几希
冯氏(去非/)易象通义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677-0379d.png
   佚
 宋史冯去非字可迁南康都昌人淳祐元年进士干
 办淮东转运司宝祐四年召为宗学谕罢归
 胡一桂曰去非厚斋子周易二篇通故图说又有易
 象通义其文专解上下经大象
欧阳氏(守道/)易故
   佚
 宋史欧阳守道字公权一字迂父吉州人淳祐元年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677-0380a.png
 进士官著作郎
蔡氏(模/)易传集解
   佚
 翁合志墓曰先生讳模字仲觉九峰先生冢子淳祐
 四年以丞相范钟荐谢方叔亦乞表异之诏补迪功
 郎添差本府教授尝辑文公所著书为续近思录及
 易传集解大学衍说论孟集疏河洛探赜等书行世
 学者称曰觉轩先生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677-0380b.png
戴氏(仔/)易传
   佚
 姓谱仔字守镛永嘉人常以孝廉荐年四十即弃去场
 屋肆力于学诗书易周礼四书皆有传述
戴氏(侗/)周易家说
   未见
 姓谱侗字仲达永嘉人仔弟登淳祐第由国子簿守
 台州德祐初秘书郎迁军器少监辞疾不起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677-0380c.png
方氏(逢辰/)易外传
  五卷
   未见
 逢辰自序曰以文王周公之辞證伏羲之画以孔子
 之传求文王周公之心非愚己说也或曰子以乾之
 彖象传各附经下不僭乎曰古易经传各为一书至
 汉以上下经及十翼为十二篇则已合经传为一矣
 后汉郑氏惧学者未能一贯遂以彖象传附各卦经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677-0380d.png
 后魏王氏又以彖象传各附经下独乾则郑氏之旧
 耳乾圣人之事全体大用规模宏扩非切已实下工
 夫则羲文周孔之心实未易窥之予暗室屋漏自谓
 进德功夫正欲以文王周孔之辞求伏羲之画以孔
 子之传求文王周公之心不得不引传各附经下以
 便省察以自求切已实践之益非为人为之也
 董真卿曰蛟峰易外传五卷其书以上下经各分一
 二作四卷乾坤彖辞附入彖传又附入文言传说彖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677-0381a.png
 处继以大象传爻辞附入小象传又附入文言于小
 象之下凡传低一字馀六十四卦仿此外有周易辨
 伪辨诸本互有不同易数图易象图各附论说共为
 一卷
 浙江通志方逢辰字君锡淳安人淳祐十年举进士
 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兼侍读除吏礼尚书
 俱不拜宋亡元世祖诏御史中丞崔彧起之辞不赴
 卒于家学者称为蛟峰先生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677-0381b.png
胡氏(仲云/)周易见一
   佚
 江西通志胡仲云字从甫高安人淳祐十年登进士
 第历官枢密院编修摄尚书右司以忤贾似道出为
 浙东提举兼权绍兴安抚九江太守将避地南海至
 庐陵卒所著有六经蠡测周易见一四书管窥等书
 总百馀卷
林氏(光世/)水村易镜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677-0381c.png
  一卷
   存
 光世自序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
 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此数语者实先圣夫子教人入易之序也古之
 君子天地日月星辰阴阳造化鸟兽草木无所不知
 不必读繇辞爻辞眼前皆自然之易也世道衰微易象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677-0381d.png
 几废孔圣惧焉于是作大象小象又作系辞明明以
 人间耳目所易接者立十二象令天下后世皆知此
 象自仰观俯察而得也曰鸟兽曰身曰物则次之大
 象小象者释易也系辞者又释大象小象也十二象
 者又释系辞也后世诸儒释易凡天地变化阴阳消
 长君子小人进退之道言之详矣不可复加矣独仰
 观俯察之学则置而不言臣拘拘尘世磨蚁醯鸡何
 能透彻家有藏书万卷少年父师律举子业不许读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677-0382a.png
 晚始窥先大父删定臣霆手校灵宪图时秦师垣为
 同年屡诋和戎之非挂冠归莆怆然语郑夹漈曰吾
 向在汴送季父主客郎中臣冲之使北也至孟津夜
 见天床星动未几国事忍言今约子夜观星问何年
 当太平臣读灵宪图虽知天然未知星与易合岁在
 丙午朝贤喧易九之戒天子恐惧修省星之逆者皆
 轨道臣时居海上自幸此身不死可以观星可以读
 易从事心目不顾寒暑忽一夕观天有所感纵观天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677-0382b.png
 泽火雷风水山地八宫之星皆自然六十四卦也遂
 顿悟圣人画卦初意臣何修得此于天隐而不言咈
 天也敢先以系辞自离至夬十三卦凡十二象笔之
 书愿与通天地人之君子演而伸之亦以补诸儒之
 所未言焉
 馆阁续录林光世字逢圣兴化军莆田县人淳祐十
 一年以易学召赴阙充秘书省检校文字十二年教
 授常州文学职事仍旧宝祐二年补迪功郎添差江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677-0382c.png
 西提举司干办公事
 闽书林光世景定二年赐进士出身初淮东漕臣黄
 汉章上其所著易镜由布衣召为史馆检阅迁校勘
 改京秩自将作丞知潮州开庆元年召为都官郎中
 后入为司农少卿兼史馆
阳氏(枋/)存斋易说
   佚
 四川总志阳枋铜梁人淳祐中进士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677-0382d.png
阳氏(岊/)字溪易说
   佚
    按二阳易说其学本于朱子门人㬊氏黄晋
    卿所谓大阳先生枋小阳先生岊也其后裔
    又有玉井易说而杨用修志全蜀艺文曹能
    始记蜀中著作均未之及何与
时氏(少章/)周易大义
   佚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677-0383a.png
周易卦赞
   佚
 吴师道曰少章字天彝澜之季子著撰最多其所性
 丛稿起嘉定甲戌止淳祐壬子惟用编年不复铨序
 凡三十六卷至若易诗书论孟大义六十馀卷春秋
 四志日记二十馀册皆无所考则今之所得又特其
 细者而已时子年馀五十始登一第用荐者擢史馆
 检阅未上而罢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677-0383b.png
 金华志少章博极群书谈经多出新意登宝祐癸丑
 进士调丽水县主簿改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
 又改南康军教授兼白鹿书院山长用荐擢史馆检
 阅改授保宁军节度掌书记
季氏(可/)大易体卦
  五十卷
   佚
 宋登科录可字与可小名斯可贯龙泉县寄居飞溪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677-0383c.png
 括苍汇记季可字处仁龙泉人宝祐丙辰进士累官
 兵部尚书行枢密院都承旨
周氏(方/)学易说
  一卷
   未见
 宋登科录方字义翁小名介小字方俶
 曹溶曰周方建昌南城人宝祐四年文信公榜登第
 其书昆山叶氏菉竹堂目有之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677-0383d.png
黄氏(震/)读易日抄
  一卷
   存
 震自序曰易圣人之书也所以明斯道之变易无往
 不在也王弼间以老庄虚无之说参之误矣我朝理
 学大明伊川程先生始作易传以明圣人之道谓易
 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长之理进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677-0384a.png
 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而象与占
 在其中故其为传专主于辞发理精明如揭日月矣
 时则有若康节邵先生才奇学博探赜造化又别求
 易于辞之外谓今之易后天之易也而有先天之易
 焉用以推占事物无不可以前知自是二说并兴言
 理学者宗伊川言数学者宗康节同名为易而莫能
 相一至晦庵朱先生作易本义作易启蒙乃兼二说
 穷极古始谓易本为卜筮而作谓康节先天图得作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677-0384b.png
 易之原谓伊川言理甚备于象数犹有阙学之未至
 于此者遂亦翕然向往之揣摩图象日演日高以先
 天为先以后天为次而易经之上晚添祖父矣愚按
 易诚为卜筮而作也考之经传无有不合者也爻者
 诚为卦之占吉凶悔吝者诚为占之辞考之本文亦
 无有不合者也且其义精辞覈多足以发伊川之所
 未及易至晦庵信乎其复旧而明且备也然吉者必
 其合乎理凶悔吝者必其违乎理因理为训使各知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677-0384c.png
 所趋避自文王孔子已然不特伊川也伊川奋自千
 馀载之后易之以卜者今无其法以制器者今无其
 事以动者尚变今具存乎卦之爻遂于四者之中专
 主于辞以明理亦岂非时之宜而易之要也哉若康
 节所谓先天之说则易之书本无有也虽据其援易
 为證者凡二章亦未见其确然有合者也其一章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此
 先天之卦画于是尽改易中伏羲始作八卦之说与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677-0384d.png
 文王演易重为六十四卦之说而以六十四卦皆为
 伏羲先天之卦画其法自一画而二二而四四而八
 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然生两
 生四生八易有之矣生十六生三十二易此章有之
 否耶其一章援易言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
 水火不相射曰此先天之卦位也于是尽变易中离
 南坎北之说与凡震东方卦兑西方卦之说而以乾
 南坤北为伏羲先天之卦位其说以离为东以坎为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677-0385a.png
 西以兑巽为东南西南以震艮为东北西北然天地
 定位安知非指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言南方炎为
 火北方寒为水亦未见离与坎之果属东与西而可
 移离坎之位以位乾坤也易之此章果有此位置之
 意否耶且易之此二章果谁为之也谓出于孔子孔
 子无先天之说也谓出于伏羲伏羲未有易之书也
 何从而知此二章为先天者耶图方画于康节何以
 明其为伏羲者耶然闻先天为演数设也夫易于理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677-0385b.png
 与数固无所不包伊川康节皆本朝大儒晦庵集诸
 儒之大成其同其异岂后学所能知顾伊川与康节
 生同时居同洛相与二十年天下事无不言伊川独
 不与言易之数康节每欲以数学传伊川而伊川终
 不欲康节既没数学无传今所存之空图殆不能调
 弦者之琴谱晦庵虽为之训释他日晦庵答王子合
 书亦自有康节说伏羲八卦近于附会穿凿之疑则
 学者亦当两酌其说而审所当务矣伊川言理而理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677-0385c.png
 者人心之所同今读其传犁然即与妙合康节言数
 而数者康节之所独今得其图若何而可推验此宜
 审所当务者也明理者虽不知数自能避凶而从吉
 学数者傥不明理必至舍人而言天此宜审所当务
 者也伊川之言理本之文王孔子康节之言数得之
 李挺之穆伯长陈希夷此宜审所当务者也穷理而
 精则可修己治人有补当世言数而精不过寻流逐
 末流为技术此宜审所当务者也故学必如康节而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677-0385d.png
 后可创言先天之易学必如晦庵而后可兼释先天
 之图易虽古以卜筮而未尝闻以推步汉世纳甲飞
 伏卦气凡推步之术无一不倚易为说而易皆实无
 之康节大儒以易言数虽超出汉人之上然学者亦
 未易躐等若以易言理则日用常行无往非易此宜
 审所当务者也
 浙江通志黄震字东发慈溪人宝祐四年进士历官
 史馆检阅门人私谥曰文洁先生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677-0386a.png
杨氏(文焕/)五十家易解
  宋志四十二卷
   佚
 董真卿曰文焕字彬夫泰州人释褐状元
郑氏(起/)易注
   佚
 子思肖家传曰先君字叔起号菊山名与字之下字
 同以道自鸣白首六经不言私事自庚辰出闽游京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677-0386b.png
 师庚子主于潜学早年场屋不利即潜心穷理尽性
 之学至老造诣益深有太极无极说并注易六十四
 卦
吕氏(中/)易图
  一卷
   佚
 闽书中字时可晋江人为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
 丁大全忌其直徙知汀州演易为十图景定中复官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677-0386c.png
 秘书郎
舒氏(浒/)易释
  二十卷
   佚
 宁波府志舒浒字平叟奉化人景定元年入太学讲
 明正学寒暑勿懈
    按奉化二舒兄津字通叟弟浒字平叟著易
    释系辞释共二十有三卷王氏续通考指为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677-0386d.png
    通叟所作误也
齐氏(梦龙/)周易附说卦变图
   佚
 董真卿曰梦龙字觉翁号节初饶州德兴人与兄兴
 龙先后登宋宝祐景定年第
 
 
 经义考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