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677-02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十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十九/)
程氏(颐/)易传
  通考十卷(宋志传九卷/系辞解一卷)
   存
 东都事略颐字正叔以经术为诸儒倡哲宗即位司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677-0215b.png
 马光吕公著上其行事于朝授汝州团练推官西京
 国子监教授颐力辞又以为秘书郎召至京师除崇
 政殿说书罢职监西京国子监父丧服除寻以直秘
 阁判西京国子监主管崇福宫绍圣中党论兴颐坐
 贬官涪州安置元符末放还崇宁初复判西京国子
 监屏居伊阙山数年卒年七十五学者尊之称为伊
 川先生有易传六卷诸经解说未成编者附于集
 程子自序曰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677-0215c.png
 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
 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
 至矣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
 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后盖无传矣予生千载之后
 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
 也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
 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长之
 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677-0215d.png
 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
 变而玩其占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
 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
 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
 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
 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矣
 尹焞曰先生平生用意惟在易传求先生之学观此
 足矣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677-0216a.png
 杨时跋曰伊川先生著易传方草具未及成书而先
 生得疾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绎卒故
 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政和之初予友谢显道
 得其书于京师示予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
 毗陵乃始校定去其重复踰年而始完先生道学足
 为世师而于易尤尽心焉其微辞妙旨盖有书不能
 传者恨得其书晚不及亲受旨训其谬误有疑而未
 达者姑存之以俟知者不敢辄加损也然学者得其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677-0216b.png
 书得其意忘言可尔
 晁公武曰朱震言颐之学出于周惇颐惇颐得之穆
 修亦本于陈抟与邵雍之学本同然考正叔之解不
 及象数颇与胡翼之相类景迂云胡武平周茂叔同
 师润州鹤林寺僧寿涯其后武平传其学于家茂叔
 则授二程与震之言不同
 陈造曰程氏之学与苏氏角立通儒硕士不可偏废
 多所发明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677-0216c.png
 吕祖谦跋曰伊川先生遗言见于世者独易传为成
 书传摹浸舛失其本真学者病之某旧所藏本出尹
 和靖先生家标注皆和靖亲笔近复得新安朱元晦
 所订雠校精甚遂合尹氏朱氏书与一二同志手自
 参定其同异两存之以待知者既又从小学家是正
 其文字虽未敢谓无遗憾视诸本亦或庶几焉会稽
 周汝能尧夫鄮山楼锷景山方职教东阳乃取刋诸
 学宫 又曰程氏易传理到语精平易的当立言无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677-0216d.png
 毫发遗憾
 冯当可曰王辅嗣蔽于虚无而易于人事疏伊川专
 于治乱而易与天道远 又曰近有伊川然后易与
 世故通而王氏之说为可废然伊川往往舍画求易
 故时有不合又不会通一卦之体以观其全每求之
 爻辞离散之间故其误十犹五六
 陈振孙曰伊川止解六十四卦不解大传而以序卦
 分置诸卦之首唐李鼎祚集解亦然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677-0217a.png
 朱子跋曰易之为书更三圣而制作不同若包羲氏
 之象文王之辞皆依卜筮以为教而其法则异至于
 孔子之赞则又一以义理为教而不专于卜筮也是
 岂其故相反哉俗之淳漓既异故其所以为教为法
 不得不异而道则未尝不同也然自秦汉以来考象
 辞者泥于术数而不得其弘通简易之法论义理者
 沦于空寂而不适乎仁义中正之归求其因时立教
 以承三圣不同于法同于道者则惟伊川先生程氏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677-0217b.png
 之书而已
 陈淳曰自秦以来易幸全于遗烬道则晦而不章卑
 者泥于穷象数而穿凿附会为灾异之流高者溺于
 谈性命而支离放荡为虚无之归程子盖深病焉于
 是作传以明之一扫诸儒之陋见而传即日用事物
 之著发明人心天理之实学者于是始知易为人事
 切近之书
 魏了翁曰程易明白正大切于治身切于用世未易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677-0217c.png
 轻议故无智愚皆知好之
 马端临曰伊川之易精于义理而略于卜筮象数此
 固先儒之说然愚尝以为易之象数卜筮岂出于义
 理之外盖有此理则有此象有此数而卜筮之说其
 所谓趋吉避凶惠迪从逆云者又未尝不一出于义
 理平时本诸践履则观象玩辞此义理也一旦谋及
 卜筮则观变玩占亦此义理也初不必岐而二之然
 言出圣贤之口则单辞片语皆有妙理假借旁通悉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677-0217d.png
 为至教往往多借易以明理初不拘于说易也自夫
 子而然矣何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为乾九二而言也而乾之九二岂有学问
 宽仁之义乎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
 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
 焉为咸九四而言也而咸之九四岂有岁时代谢之
 义乎盖其初因讲易遂借易以言理言理虽精而于
 易此卦此爻之旨则远矣如程子因君子豹变而发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677-0218a.png
 为自暴自弃之论因君子得舆而发为匪风下泉之
 论亦是意也晦庵所谓不看本文自成一书者是已
 董真卿曰程传正文只据王弼本亦只有六十四卦
 系序传有及爻卦者掇入传中故无系辞以后至东
 莱吕氏始集周子二程子张子诸家经说语录及程
 子门人共十四家之说为精义以补之
 朱升曰京房吹律其为数也徒烦于推衍王弼亡象
 其为理也遂荒于高虚程子发明易之理而加一倍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677-0218b.png
 法之言则知数者莫程子若也
 王袆曰邵子之易本于数程子之易本于理为得先
 天后天之秘而理数二者未始相离也
 何乔新曰自汉以来考象占者泥于术数而不得其
 弘通简易之法谈义理者沦于空寂而不适乎仁义
 中正之归迨程子作易传易之义理始大明朱子作
 本义易之象占始益著盖程子之易发挥孔子之十
 翼者也朱子之易则推三圣教人卜筮之旨者也后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677-0218c.png
 世有功于易道非程子而何哉
 李瓒曰伊川之易有用之学也自是程氏之易与孔
 子十翼同功非特解经而已或者例以注疏观之非
 真知程子者矣
 杨时乔曰程传说理精到而于卜筮未合 又曰程
 伯子论易理叔子著易传惟举所闻于周子太极之
 说与自家体贴发明无遗理
 郝敬曰程正叔易传大抵因王辅嗣之旧廓而充之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677-0218d.png
 于象数阔略徒执君子小人治乱生解其于三极之
 道殊觉偏枯
龚氏(原/)易传
  宋志十卷
   未见
续解易义
  宋志十七卷
   未见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677-0219a.png
 东都事略龚原字深文处州遂昌人举进士绍圣初
 为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改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
 徽宗朝为兵部侍郎原力学以经术尊敬王安石始
 终不易也有易传春秋解论语孟子解各十卷
 邹浩序曰易之旨不明于世久矣神宗皇帝以道莅
 天下于是造士以经表通经者讲于太学以训迪四
 方时陆公佃诗孙公谔书叶公涛周礼周公常礼记
 而先生专以易授诸公咸推先焉先生盖王文公门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677-0219b.png
 人之高弟也三圣之所秘文公既已发之于前文公
 之所略先生又复申之于后始而详说之终以反说
 约故自熙宁以来凡学易者靡不以先生为宗师因
 以取上科跻显位为从官为执政被明天子所眷遇
 而功名动一时者踵相蹑而起至于今不绝也先生
 之于斯文岂曰小补之哉某获从先生游二十馀年
 矣始见之广陵乃先生废黜之后也听其言而观其
 貌未尝戚然犹在太学也中见之京师乃先生复用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677-0219c.png
 之初也听其言而观其貌未尝欣然犹在广陵也晚
 见之西垣又见之东省又见之中台先生之所以出
 入进退数数然矣恬不以为欣戚亦无异于前日也
 顷闻其殁初无甚苦一旦正坐若隐几然而逝矣庄
 子曰死生无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然则先生之
 于易非徒言之躬行之矣是以言天下之至赜而不
 可恶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使人拟议以成其变
 化亦易而已后之学者果忘言而忘象虽捐书可也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677-0219d.png
 若犹笃志于韦编则先生之说方且与易皆行而不
 朽亦何待于序乎姑以夫可以容声者塞其子见属
 之意云
 杨时曰龚深父说易元无所见一生用功都无是处
 陈振孙曰原字深之嘉祐八年进士初以经学为王
 安石引用元符后入党籍
 董真卿曰龚侍郎易续解义十七卷晁氏志作二十
 卷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677-0220a.png
 胡一桂曰一十五卷后乃杂义有释卦释彖释象辨
 重卦辨上下位辨上下系等说学者多师之
 浙江通志原少从王安石游笃志明经以经学为邑
 人倡是时周程尚隐于濂洛永嘉先辈之学以经鸣
 者渊源皆出于原
邵氏(伯温/)周易辨惑
  宋志一卷
   未见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677-0220b.png
 宋史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以
 荐授大名府助教提点成都府刑狱除利路转运副
 使提举太平观绍兴四年卒赵鼎表墓曰以学行起
 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三语尽伯温出
 处云
陈氏(瓘/)了翁易说
  宋志一卷
   存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677-0220c.png
 子正同跋曰先公晚年益绝世念致一性命之理尝
 著易说以遗诸孤正同谨以家藏刋于毗陵官舍庶
 几流传不没先志绍兴十二年十月
 晁公武曰陈瓘字莹中南延平人建中靖国初为右
 司谏移书责曾布及言蔡京及卞之奸章疏十上除
 名编𨽻合浦以死靖康中赠谏议大夫瓘自号了翁
 易数言天下治忽多验
 杨时曰了翁说易多以一字贯众义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677-0220d.png
 陈振孙曰了翁晚年所著止解六十四卦辞旨深晦
 冯椅曰尝从其孙大应见了翁有易全解不止一卷
 也多本卦变与朱子发之说相类
 胡一桂曰了翁子正同绍兴十二年知常州刋于官
 舍刋本止题云了翁易说初不分卷
李氏(贲/)易义
  通志二卷
   佚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677-0221a.png
    按杨仲良长编纪事本末崇宁二年编管党
    人子弟李贲单州又元祐党籍馀官中有贲
    又中书省开具元符臣僚章疏分正上正中
    正下邪上尤甚邪上邪中邪下七等贲名在
    邪上尤甚中其后追复元祐党人贲名在馀
    官二等
李氏(平/)西河图传
  宋志一卷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677-0221b.png
   未见
 胡一桂曰政和中撰
    按崇宁中籍党人又诏中书省开具元符臣
    僚章疏姓名列邪中一百五十人李平与焉
晁氏(说之/)录古周易
  宋志八卷(通考作/十二卷)
   存
 晁氏世谱说之字以道一字伯以元丰五年进士累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677-0221c.png
 官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卒累赠至光禄大夫平生
 慕司马公为人自号景迂生
 说之自序曰周易卦爻一彖二象三文言四系辞五
 说卦六序卦七杂卦八案晋太康初发汲县旧冢得
 古简编科斗文字散乱不可训知独周易最为明了
 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
 杜预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远国而汉艺
 文志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颜师古曰上下经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677-0221d.png
 及十翼故十二篇是则彖象文言系辞始附卦爻而
 传于汉欤先儒谓费直等专以彖象文言参解易爻
 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氏始其初费不列学
 官惟行民间至汉末陈元方郑康成之徒皆学费氏
 古十篇之易遂亡孔颖达又谓辅嗣之意象本释经
 宜相附近分爻之象辞各附当爻则费氏初变乱古
 制时犹若今乾卦彖象系辞之末欤古经始变于费
 氏而卒大乱于王弼惜哉奈何后之儒生尤而效之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677-0222a.png
 杜氏分左氏传于经宋衷范望辈散太玄赞与测于
 八十一首之下是其明比也揆观其初乃如古文尚
 书司马迁班固序传扬雄法言序篇云尔今民间法
 言列序篇于其篇首与学官书不同槩可见也唐李
 鼎祚又取序卦冠之卦首则又效小王之过也今悉
 还其初庶几学者不执彖以徇卦不执象以徇爻云
 昔韩宣子适鲁见易象是古人以卦爻统名之曰象
 也故曰易者象也其意深矣岂若后之人卦必以象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677-0222b.png
 明象必以辞显纷纷多岐哉呜呼学者曾未之知也
 刘牧云小象独乾不系乎爻辞尊君也石守道亦曰
 孔子作彖象于六爻之前小象系逐爻之下惟乾悉
 属之于后者让也呜呼他人尚何责哉若夫文字之
 传始有齐楚之异音卒有科斗籀篆𨽻书之四变因
 而讹谬者多矣刘向曾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
 经至蜀李撰又尝注古文易则今之所传者皆非古
 文也安得睹夫刘李之书乎其幸而诸儒之传今有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677-0222c.png
 所稽考者具列其异同舛讹于字下亦庶几乎同复
 乎古也或曰子能古文何不以古文写之曰有改于
 华而无变于实者予不为也如古者竹简重大以经
 为二篇今又何必以二篇成帙哉谨录而藏诸以俟
 博古君子
 晁公武曰从父詹事公讳说之撰以诸家易及许氏
 说文等九十五书考正其文字且依汉田何本分易
 经上下并十翼通为十二篇以矫费氏王弼之失谓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677-0222d.png
 刘向尝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至蜀人李撰
 又尝注古文易遂名曰古易
 程迥曰晁说之作古易彖象别异于卦爻欲学者不
 执彖以论卦不执象以论爻
 李焘曰晁氏专主北学凡故训多取许叔重说文解
 字陆德明章义僧一行李鼎祚陆希声及本朝王昭
 素胡翼之黄聱隅辈论亦时采掇吕公书文字句读
 初无增损景迂则辑诸家异同或断以已意有增有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677-0223a.png
 损篇第则放费长公未解辅嗣未注以前旧本并十
 二篇为八篇吕晁各有师承初不祖述而其指归则
 往往暗合
 陈振孙曰卷首列名二十馀家文字异同则散见于
 诸卦
 董真卿曰济北晁以道东坡尝以著述科荐之其易
 学本康节
易规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677-0223b.png
  一卷
   存
 说之自序曰某山县无事辄以所闻读易自娱若著
 书则不敢而又未能忘言于斯世也作易规十有一
 篇
京氏易式
   佚
 说之自序曰元祐戊辰仲冬在兖州初学京氏易乃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677-0223c.png
 据其传为式以便其私何敢示人其后江淮间有好
 事者颇傅去今三十年矣既校正其传而前日之式
 亦不得不修定也惟是其已出者殆未容改过奈何
 益知昔人自期死而后传其所著之书其用意深矣
 嗟夫按式以求传因传以明易可不敬诸
 晁子健曰先大父平生著易书曰易商瞿大传曰易
 商瞿小传曰商瞿易传曰商瞿外传曰京氏易式曰
 易规曰易玄星纪谱靖康后悉为灰烬建炎二年乔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677-0223d.png
 寓海陵作周易太极传外传因说是年渡江寓金陵
 疾亟终于舟中建炎三年七月也子健访求遗文编
 成一十二卷又得京氏易式并周易太极传外传因
 脱稿缮写藏于家
 朱子曰晁氏吕氏大同小异互有得失先儒虽言费
 氏以彖象文言参解易爻然初不言其分传以附经
 也至谓郑康成始合彖象于经则魏志之言甚明而
 诗疏亦云汉初为传训者皆与经别行三传之文不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677-0224a.png
 与经连故石经书公羊传皆无经文而艺文志所载
 毛诗故训传亦与经别及马融为周礼注乃云欲省
 学者两读故具载本文而说经为注焉郑相去不远
 盖仿其意而为之尔故吕氏于此义为得之而晁氏
 不能无失至晁谓初乱古制时犹若今之乾卦彖象
 并系卦末而卒大乱于王弼则其说原于孔疏而吕
 氏不取也盖孔疏之言曰夫子所作彖辞元在六爻
 经辞之后以自卑退不敢干乱先圣经世之辞及至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677-0224b.png
 辅嗣之意以为象者本释经文宜相附近其义易了
 故分爻之象辞各附其当爻下言之此其以为夫子
 所作元在经辞之后为夫子所自定虽未免于有失
 而谓辅嗣分爻之象以附当爻则为得之故晁氏舍
 其半而取其半也其实今所定复为十二篇者古经
 之旧也王弼注本之乾卦盖存郑氏所附之例也坤
 以下六十三卦又弼之所自分也吕氏于跋语虽言
 康成辅嗣合传于经然于音训乃独归之郑氏而不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677-0224c.png
 及王弼则未知其何以为二家之别而于王本经传
 次第两体之不同亦不知所以为说矣岂非阙哉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677-0224d.png
 
 
 
 
 
 
 
 经义考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