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677-01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十七/)
石氏(介/)周易解(宋志作口义/建本作解义)
  宋志十卷(绍兴书目卷同题曰/易义通考作五卷)
   佚
 晁公武曰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天圣八年登进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677-0191b.png
 士第迁直集贤院作庆历圣德诗专斥夏竦其后守
 道死竦因诬以北走契丹请剖棺验视云 又曰景
 迂云易古文十二篇先儒谓费直专以彖象文言参
 解易爻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直始孔颖达
 云王辅嗣又分爻之象辞各附当爻则费氏初变古
 制时犹若今乾卦彖象系卦之末欤古经始变于费
 氏卒大乱于王弼惜哉今学者曾不之知也石守道
 亦曰孔子作彖象于六爻之前小象系逐爻之下惟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677-0192a.png
 乾悉属之于后者让也呜呼他人尚何责哉家本不
 见此文岂介后觉其误改之欤
 陈振孙曰所解止六十四卦解亦无大发明晁景迂
 言守道云云今观此解义言王弼注易欲人易见使
 相附近他卦皆然惟乾卦不同者欲存旧本而已更
 无他说不知景迂何以云尔也按宋咸补注首章颇
 有此意晁殆误记耳
 黄震曰先生奇士也折节师事泰山孙先生拜起必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677-0192b.png
 扶侍躬耕徂徕山下葬不葬者七十丧高风笃行有
 益世教为多惟其志存忧国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指
 切当世自谓我言不用虽获祸死不悔致夏竦辈深
 憾之几不免身后剖棺之祸悲夫
 董真卿曰徂徕传孙明复学周易口义十卷建本作
 解义说本王弼旨
欧阳氏(修/)易童子问
  宋志三卷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677-0192c.png
   存
 东都事略修字永叔吉州庐陵人举进士试国子监
 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嘉祐五年为枢密副使明年
 拜参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
 子太师谥文忠修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
 多古人所末见有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
 施德操曰欧阳公论易谓文言大系皆非孔子所作
 乃当时易师为之韩魏公心知其非然未尝与辨但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677-0192d.png
 对欧阳公终身不言易
 陈振孙曰欧阳永叔撰设为问答其上下卷专言系
 辞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
 程迥曰陆希声深病卦辞之不类辄欲去取欧阳公
 童子问王景山儒志亦疑于易文圣人之言固难知
 也谓不类非也
 朱子曰欧阳作易童子问正王弼之失数十事然因
 图书之疑并系辞不信此是欧公无见处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677-0193a.png
 公之孙谦益曰初公作易或问三篇第二篇论卦爻
 彖象其后删去别作一篇论系辞集所载是也元论
 卦爻彖象一篇诸本皆不载恐遂弃遗今编入外集
 王应麟曰欧阳公以河图洛书为怪妄东坡云著于
 易见于论语不可诬也南丰云以非所习见则果于
 以为不然是以天地万物之变为可尽于耳目之所
 及亦可谓过矣苏曾皆欧阳公门人而议论不苟同
 如此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677-0193b.png
 胡一桂曰易之不可无十翼审矣欧阳公乃致疑于
 其书童子问中直以系辞与文言为非夫子作是何
 其无见于易一至此耶
张氏(巨/)易解
  续通考十卷
   佚
 欧阳修序曰易之为书无所不备故其为说者亦无
 所不有盖滞者执于象数以为用通者流于变化而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677-0193c.png
 无穷语精微者务极于幽深喜誇诞者不胜其广大
 苟非其正则失而皆入于贼若其推天地之理以明
 人事之始终而不失其正则王氏超然远出于前人
 惜乎不幸短命而不得卒其业也张子之学其勤至
 矣而其说亦详焉其为自序尤多所发明昔汉儒白
 首一经虽孔子亦晚而学易今子年方壮所得已多
 而学且不止其有不至者乎
 王圻曰巨武进人从胡瑗游嘉祐中举明经荐为国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677-0193d.png
 子监直讲王安石新法行巨乃引去时论高之
 毗陵志张巨字微之擢嘉祐二年第与蒋之奇胡宗
 愈丁骘为四友学易于欧阳公易解十卷公为之序
赵氏(承庆/)周易注
  二十卷
   佚
 杨杰撰碑略曰天水郡公承庆字祐之秦悼王之孙
 武信军节度使追封循国公谥康简生平博览坟典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677-0194a.png
 尝注易二十卷极天人性命之理天子览而嘉叹赐
 以金币国朝以来宗室著述自公始也
鲍氏(极/)周易重注
  宋志十卷
   佚
 朱震曰鲍极论卦变之义曰遁阴长之卦邪道并兴
 圣人易一爻而成无妄欲以正道止其邪也
 胡一桂曰周易重注十卷治平中建昌军司户鲍极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677-0194b.png
 撰右司谏郑獬表进秘阁校理钱藻序宣和中秘书
 少监孙近重行改定取赞附经之末以全一家之书
孙氏(载/)易释解
  五卷(姑苏志作/五十卷)
   佚
 龚明之曰孙载字积中昆山人举治平二年进士及
 第大观中迁朝议大夫著易释解五卷
叶氏(昌龄/)周易图义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677-0194c.png
  宋志二卷
   未见
 中兴书目二卷治平中叶昌龄撰以刘牧钩𨼆图之
 失遂著此书凡四十五门
 胡一桂曰昌龄钱唐人治平中职方员外郎
    按郑氏艺文略有叶子长易义二卷当即昌
    龄之字
王氏(晰/)周易衍注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677-0194d.png
  四卷
周易纲旨
  二十篇
   俱佚
 胡一桂曰晰为兵部郎中集贤校理周易衍注四卷
 周易纲旨二十篇名卦在第二谓伏羲作八卦则八
 卦之名伏羲所制也因而重之则六十四卦盖亦然
 也或假其象或举其义或以一言而定或以二字而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677-0195a.png
 成随义象名之也蔡攸上其书曰晰著易衍注又撮
 纲要成此书其论名易之义信能不惑于多岐者末
 有脱误一篇大率稽述郭京范谔昌之说间出己意
 断以去取
石氏(牧之/)易解
   佚
 绍兴府志石牧之字圣咨新昌人庆历二年进士试
 校书郎移天台令时王安石知鄞陈襄知仙居号江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677-0195b.png
 东三贤后知温州
    按赵清献公集有温守石牧之以诗见寄次
    韵之作
李氏(畋/)易义
   佚
 晁公武曰畋蜀人张咏客也与范镇友善熙宁中致
 仕归编该闻录
 宋史张咏传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677-0195c.png
 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
 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四川总志李畋字渭父华阳人淳化中登第知荣州
 尝著孔子弟子传赞六十卷
罗氏(适/)易解
   佚
 台州府志罗适字正之宁海人治平中进士提点两
 浙刑狱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677-0195d.png
王氏(存/)易解
   佚
 宋史新编王存字正仲丹阳人登进士第累迁尚书
 左右丞进资政殿学士吏部尚书
    按王氏易解宋志不载见尤氏遂初堂书目
朱氏(长文/)易意
   佚
 张景修志墓曰乐圃先生朱伯原讳长文擢嘉祐四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677-0196a.png
 年进士第为苏州教授历五考召为太学博士改宣
 德郎除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文字伤足不果
 仕安贫乐道因旧圃葺台榭池沼竹石花木有幽人
 之趣太守章伯望表所居曰乐圃坊乡人尊之称乐
 圃先生
 子发曰先人自少年登科即婴足疾绝意仕进以著
 书立言为事受春秋于孙明复得发微深旨作通志
 二十卷书有赞诗有说易有意礼有中庸解乐有琴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677-0196b.png
 台志自成一家书
庄氏(绰/)揲蓍新谱
  一卷
   佚
 薛季宣序曰圣人之道行于古圣人之法具于经学
 者不务穷经泥夫师说故圣经法则晦以不明士当
 以经为据依断然不惑于习略去众多之论以尽其
 心夫然后圣典森然无不得也易六经之原委也揲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677-0196c.png
 蓍之法详系辞可按以考也自脱于秦火师法纷纶
 而经闇不通举世罔知攸定士服先儒为用久且不
 疑旅出一途而蓍法𨼆矣揲蓍新谱毅然易大传之
 从始谓一三为奇二四为偶得奇偶之正无偏陂之
 失契于经旨有足多者其引徵以张辕揲蓍之法可
 以为审矣而师春氏说又略与符同其法用蓍四十
 九茎总箸把之以意中分扐一小指间四揲之第一
 指揲馀一二足满五馀三四足满九第二第三指揲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677-0196d.png
 馀一二足满四馀三四足满八四五为少八九为多
 三多老阴交分三少老阳重分两少一多少阴拆分
 两多一少少阳单分是法最为近古然而馀二足五
 馀三足九与张氏说皆不与易通走尝闻巫山𨼆者
 袁道洁先生言特与庄氏会第以四八为多为未尽
 走甚疑而参考之惟策数几庄氏何则乾之策三十
 有六坤之策二十有四庄氏荚悔亏二袁氏则二差
 而为乾矣以知庄氏之说有未当何哉系辞之云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677-0197a.png
 盖十八变而成卦夫爻一三少变六爻而数通矣不
 必皆大变也先儒自陈图南邵尧夫辈爻之再变已
 用四十有八庄氏则尽用四十九故从先儒则合于
 策而四十九之用失矣从庄氏则合于用而二篇之
 筴赢矣惟刘禹锡辨易九六论揲以三指其法与师
 春同既用无四十八之伪而筴复与二篇叶是则庄
 氏之奇偶师春之变卦既可信皆可从作易之道其
 不外是矣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677-0197b.png
 赵汝梅曰庄氏新谱三揲皆用四十九数挂一不在
 奇偶数中为九为六者各八为七为八者各二十四
 按古法次揲用初揲挂扐馀蓍三揲用次揲馀蓍今
 三揲皆用四十九又挂一不用是与古戾矣
    按陈傅良作薛季宣行状称其校雠是书且
    为之序今存浪语集中绰尝著鸡肋编者也
陈氏(皋/)易论
  通志十卷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677-0197c.png
   佚
    按陈皋字希古见文同梓州处士张公墓志
    当是蜀人
勾氏(微/)周易广疏(绍兴书目/作句徽)
  通志三十六卷
   佚
 董真卿曰陈皋勾微郑氏通志不载何代
    按凌氏万姓统谱以微为南北朝人观其论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677-0197d.png
    周易义云唐卫元嵩作元包以坤卦为首乾
    卦后之疑是宋初人
薛氏(温其/)易义
   佚
    按薛氏易说散见周易义海其释蛊二云危
    行言孙信而后谏非梁公之徒孰能与此又
    释涣彖云二以身入险四则辅君任事上下
    同济厥事乃济李晟入险陆贽辅后二爻之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677-0198a.png
    象又释既济彖云衰乱之起必自逸乐开元
    之盛继以天宝初吉终乱之验也皆引唐事
    以为之證当属宋初人
金氏(君卿/)易义
   佚
 洪迈曰君卿策高科历郡守部使者积代至度支郎
 中
 江西通志金君卿字正叔浮梁人登庆历二年进士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677-0198b.png
 历官秘书丞太常博士知临州权江西提刑入为度
 支郎中尝著易说
    按曾氏元丰类稿有卫尉寺丞金君墓志文
    曰皇祐二年祀明堂推恩群臣秘书丞金君
    得以其父为大理评事五年郊金君为太常
    博士又得以其父为卫尉寺丞惟卫尉府君
    有四子曰君卿博士也兄弟皆举进士
冀氏(震/)周易义略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677-0198c.png
  宋志十卷
   佚
陈氏(良献/)周易发𨼆
  宋志二十卷
   佚
 胡一桂曰周易发𨼆二十卷嘉祐中良献自序云第
 一卷首序乾坤至十二卷有疑义者辄著于篇所以
 尊卦德也自第十二卷至末明天地之数阴阳五行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677-0198d.png
 之变所以终其要也
常氏(豫/)易源
  宋志一卷
   佚
 胡一桂曰豫字伯起为太常博士易源一卷范阳卢
 泾序之云易之缊数世莫得传刘既窥其端常乃善
 继其绪总斯大旨著乎六篇命曰易源刘谓牧也
张氏(简/)周易义略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677-0199a.png
  通志九卷
   佚
易问难
  二十卷
   佚
王氏(锜/)周易口诀
  通志六卷
   佚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677-0199b.png
何氏(维翰/)易义
   佚
 四川总志何维翰字叔良成都人韩魏公安抚剑南
 荐授四门助教
刘氏(纬/)易义
   佚
 四川总志刘纬遂宁人
陈氏(文佐/)易义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677-0199c.png
   佚
 四川总志陈文佐普州人
袁氏(建/)易义
   佚
卢氏(穆/)易义
   佚
白氏(勋/)易义
   佚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677-0199d.png
薄氏(洙/)易义
   佚
汪氏(沿/)易义
   佚
于氏(弇/)易义
   佚
    按王锜袁建卢穆白勋薄洙汪沿于弇俱义
    海所引时代爵里莫考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677-0200a.png
邓氏(至/)易义
   佚
 四川总志邓至双流人通六经翰林学士绾之父尚
 书左丞洵仁知枢密院事洵武之祖
彭氏(宗茂/)易解
   佚
 长沙府志彭宗茂字尚英湘阴人𨼆居好学作易解
 始于屯蒙终于乾坤吴猎吴旂序之漕使邓汝谠置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677-0200b.png
 之学宫
 
 
 
 
 
 
 经义考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