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677-01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十三/)
魏氏(徵/)周易义
六卷
佚
旧唐书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李密召典书记窦
经义考卷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十三/)
魏氏(徵/)周易义
六卷
佚
旧唐书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李密召典书记窦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677-0139b.png
建德署为起居舍人隐太子引直洗马太宗引为詹
事主簿及践祚拜諌议大夫迁秘书监代王圭为侍
中加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特进知门下事拜太子
太师薨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按是书新旧唐志均不载盖即史證口诀义
惟因荆南田镐藏书目误云魏郑公撰而绍
兴中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亦载之昭
德晁氏郡斋读书志已紏其谬矣今仍著于
事主簿及践祚拜諌议大夫迁秘书监代王圭为侍
中加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特进知门下事拜太子
太师薨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按是书新旧唐志均不载盖即史證口诀义
惟因荆南田镐藏书目误云魏郑公撰而绍
兴中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亦载之昭
德晁氏郡斋读书志已紏其谬矣今仍著于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677-0140a.png
录虑洽闻者擿其阙漏也
孔氏(颖达/)等周易正义
旧唐志十四卷(中兴书目同新/唐志作十六卷)
存
新唐书传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太宗平洛授
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
事中除国子司业岁馀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加散
骑常侍爵为子久之拜祭酒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
孔氏(颖达/)等周易正义
旧唐志十四卷(中兴书目同新/唐志作十六卷)
存
新唐书传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太宗平洛授
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
事中除国子司业岁馀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加散
骑常侍爵为子久之拜祭酒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677-0140b.png
太常卿谥曰宪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
谈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馀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
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
嘉运较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
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
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
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志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
谈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馀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
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
嘉运较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
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
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
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志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677-0140c.png
太学博士马嘉运太学助教赵乾叶王谈于志宁等
奉诏撰四门博士苏德融赵弘智覆审
崇文总目唐太尉长孙无忌与诸儒刋定宋朝端拱
初国子祭酒孔维等奉诏是正其言主申王学云
颖达序曰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有以仰观俯
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若
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
倾而五行乱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
奉诏撰四门博士苏德融赵弘智覆审
崇文总目唐太尉长孙无忌与诸儒刋定宋朝端拱
初国子祭酒孔维等奉诏是正其言主申王学云
颖达序曰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有以仰观俯
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若
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
倾而五行乱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677-0140d.png
其性行必恊阴阳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故能弥纶
宇宙酬酢神明宗社所以无穷风声所以不朽非夫
道极玄妙孰能与于此乎斯乃乾坤之大造生灵之
所益也若夫龙出于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则
十翼彰其用业资九圣时历三古及秦亡金镜未坠
斯文汉理珠囊重兴儒雅其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
京田东都则有荀刘马郑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绝伦
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
宇宙酬酢神明宗社所以无穷风声所以不朽非夫
道极玄妙孰能与于此乎斯乃乾坤之大造生灵之
所益也若夫龙出于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则
十翼彰其用业资九圣时历三古及秦亡金镜未坠
斯文汉理珠囊重兴儒雅其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
京田东都则有荀刘马郑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绝伦
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677-0141a.png
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江南义疏十有馀家皆辞
尚虚玄义多浮诞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
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若论住内住外之空就
能就所之说斯乃义涉于释氏非为教于孔门也既
背其本又违于注至若复卦云七日来复并解云七
日当为七月谓阳气从五月建午而消至十一月建
子始复所历七辰故云七月今按辅嗣注云阳气始
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则是阳气剥尽之后凡经七
尚虚玄义多浮诞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
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若论住内住外之空就
能就所之说斯乃义涉于释氏非为教于孔门也既
背其本又违于注至若复卦云七日来复并解云七
日当为七月谓阳气从五月建午而消至十一月建
子始复所历七辰故云七月今按辅嗣注云阳气始
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则是阳气剥尽之后凡经七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677-0141b.png
日始复但阳气虽建午始消至建戌之月阳气犹在
何得称七月来复故郑康成引易纬之说建戌之月
以阳气既尽建亥之月纯阳用事至建子之月阳气
始生隔此纯阴一卦卦主六日七分举其成数言之
而云七日来复仲尼之纬分明辅嗣之注若此康成
之说遗迹可寻辅嗣注之于前诸儒背之于后考其
义理其可通乎又蛊卦云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辅嗣
注云甲者创制之令又若汉世之时甲令乙令也辅
何得称七月来复故郑康成引易纬之说建戌之月
以阳气既尽建亥之月纯阳用事至建子之月阳气
始生隔此纯阴一卦卦主六日七分举其成数言之
而云七日来复仲尼之纬分明辅嗣之注若此康成
之说遗迹可寻辅嗣注之于前诸儒背之于后考其
义理其可通乎又蛊卦云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辅嗣
注云甲者创制之令又若汉世之时甲令乙令也辅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677-0141c.png
嗣又云令洽乃诛故后之三日又巽卦云先庚三日
后庚三日辅嗣注云申命令谓之庚辅嗣又云甲庚
皆申命之谓也诸儒同于郑氏之说以为甲者宣令
之日先之三日而用辛也欲取改新之义后之三日
而用丁也取其丁宁之义王氏注意本不如此而又
不顾其注妄作异端今既奉敕删定考察其事必以
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
实欲使信而有徵其文简其理约寡而制众变而能
后庚三日辅嗣注云申命令谓之庚辅嗣又云甲庚
皆申命之谓也诸儒同于郑氏之说以为甲者宣令
之日先之三日而用辛也欲取改新之义后之三日
而用丁也取其丁宁之义王氏注意本不如此而又
不顾其注妄作异端今既奉敕删定考察其事必以
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
实欲使信而有徵其文简其理约寡而制众变而能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677-0141d.png
通仍恐鄙才短见意未周尽谨与朝散大夫行大学
博士臣马嘉运守大学助教臣赵乾叶等对共参议
详其可否至十六年又奉敕与前修疏人及给事郎
守四门博士上骑都尉臣苏德融等对敕使赵弘智
覆更详审为之正义凡十有四卷庶望上裨圣道下
益将来故序其大略附之卷首尔
欧阳修曰于志宁撰孔颖达碑质于唐书列传字有
不同传云字仲达碑云字冲远可以正传之谬
博士臣马嘉运守大学助教臣赵乾叶等对共参议
详其可否至十六年又奉敕与前修疏人及给事郎
守四门博士上骑都尉臣苏德融等对敕使赵弘智
覆更详审为之正义凡十有四卷庶望上裨圣道下
益将来故序其大略附之卷首尔
欧阳修曰于志宁撰孔颖达碑质于唐书列传字有
不同传云字仲达碑云字冲远可以正传之谬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677-0142a.png
张唐英曰颖达周易正义发明三圣之旨通贯万化
之蕴其亦深于易乎
陈振孙曰序云十四卷馆阁书目亦云今本止十三
卷按五经正义本唐贞观中颖达与颜师古等受诏
撰五经义赞后改正义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永徽
二年中书门下于志宁等考订增损书始布下其实
非一手一足之力世但称孔疏耳其说专释一家注
文为正
之蕴其亦深于易乎
陈振孙曰序云十四卷馆阁书目亦云今本止十三
卷按五经正义本唐贞观中颖达与颜师古等受诏
撰五经义赞后改正义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永徽
二年中书门下于志宁等考订增损书始布下其实
非一手一足之力世但称孔疏耳其说专释一家注
文为正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677-0142b.png
程珌曰自王弼以后江南义疏祖尚虚无至唐孔颖
达辨析音义颇为当时所宗然至于圣贤用心斯道
大统固未之深及也
黄震曰陆德明颜师古孔颖达训诂之学用意良苦
如汉马郑之流矣
胡一桂曰易正义大槩因王弼韩康伯注为之解释
敷演于义理象数之学未能卓然有所见也
王袆曰孔颖达撰定诸经之疏号曰正义自是以来
达辨析音义颇为当时所宗然至于圣贤用心斯道
大统固未之深及也
黄震曰陆德明颜师古孔颖达训诂之学用意良苦
如汉马郑之流矣
胡一桂曰易正义大槩因王弼韩康伯注为之解释
敷演于义理象数之学未能卓然有所见也
王袆曰孔颖达撰定诸经之疏号曰正义自是以来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677-0142c.png
著为定论凡不本于正义者谓之异端诚学者之宗
师百世之所取信也
按叶氏菉竹堂书目有长孙无忌周易要义
五册凡十八卷无钖秦对岩前辈今有其书
大略与正义相同考正义即系无忌刋定非
别一书也
周易玄谈
六卷
师百世之所取信也
按叶氏菉竹堂书目有长孙无忌周易要义
五册凡十八卷无钖秦对岩前辈今有其书
大略与正义相同考正义即系无忌刋定非
别一书也
周易玄谈
六卷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677-0142d.png
佚
董真卿曰颖达与颜师古等同撰周易正义又撰玄
谈六卷
按绍兴书目有之
陆氏(德明/)周易文句义疏
唐志二十四卷(本传二/十卷)
佚
周易大义(唐志作文/外大义)
董真卿曰颖达与颜师古等同撰周易正义又撰玄
谈六卷
按绍兴书目有之
陆氏(德明/)周易文句义疏
唐志二十四卷(本传二/十卷)
佚
周易大义(唐志作文/外大义)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677-0143a.png
隋志二卷
佚
旧唐书陆德明苏州吴人太宗徵为秦府文学馆学
士贞观初拜国子博士封英县男
新唐书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隋大业初为太学博
士世称左氏有徐文远礼有褚徽诗有鲁达易有陆
德明皆一时冠
周易释文
佚
旧唐书陆德明苏州吴人太宗徵为秦府文学馆学
士贞观初拜国子博士封英县男
新唐书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隋大业初为太学博
士世称左氏有徐文远礼有褚徽诗有鲁达易有陆
德明皆一时冠
周易释文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677-0143b.png
唐志一卷
存
陈振孙曰多援汉魏以前诸家说盖唐初诸书皆在
也卦首注某宫某世用京房说
王氏(玄度/)周易注
旧唐志十卷
佚
册府元龟王玄度为校书郎贞观十六年十月上其
存
陈振孙曰多援汉魏以前诸家说盖唐初诸书皆在
也卦首注某宫某世用京房说
王氏(玄度/)周易注
旧唐志十卷
佚
册府元龟王玄度为校书郎贞观十六年十月上其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677-0143c.png
所注尚书毛诗周易并义次三卷与旧解尤别者一
百九十馀条付学官详其可否诸儒皆因习先师讥
其穿凿玄度随方应答竟不肯屈太宗欲广见闻并
纳之秘府
任氏(希古/)周易注
唐志十卷
佚
计敏夫曰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人举孝廉虞世南器
百九十馀条付学官详其可否诸儒皆因习先师讥
其穿凿玄度随方应答竟不肯屈太宗欲广见闻并
纳之秘府
任氏(希古/)周易注
唐志十卷
佚
计敏夫曰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人举孝廉虞世南器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677-0143d.png
其人为弘文阁学士终太子舍人
薛氏(仁贵/)周易新注本义
唐志十四卷
佚
旧唐书仁贵绛州龙门人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
都督赠左骁卫将军
欧阳棐曰苗仁客撰薛仁贵碑云薛礼字仁贵河东
汾阳人
薛氏(仁贵/)周易新注本义
唐志十四卷
佚
旧唐书仁贵绛州龙门人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
都督赠左骁卫将军
欧阳棐曰苗仁客撰薛仁贵碑云薛礼字仁贵河东
汾阳人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677-0144a.png
李氏(淳风/)周易玄义
通志三卷
佚
周易薪冥轨
通志一卷
未见
旧唐书李淳风岐州雍人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
阴阳之学贞观初直太史局除太常博士寻转太史
通志三卷
佚
周易薪冥轨
通志一卷
未见
旧唐书李淳风岐州雍人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
阴阳之学贞观初直太史局除太常博士寻转太史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677-0144b.png
丞迁太史令
按是书一斋书目有之
袁氏(天纲/)易镜玄要
通志一卷
佚
旧唐书袁天纲益州成都人隋大业中为资官令武
德初蜀道使詹俊赤牒受火井令
阴氏(弘道/)周易新论传疏(弘或/作洪)
按是书一斋书目有之
袁氏(天纲/)易镜玄要
通志一卷
佚
旧唐书袁天纲益州成都人隋大业中为资官令武
德初蜀道使詹俊赤牒受火井令
阴氏(弘道/)周易新论传疏(弘或/作洪)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677-0144c.png
唐志十卷
佚
新唐书志颢子临涣令
崇文总目洪道世其父颢之业杂采子夏孟喜等十
八家之说参订其长合七十二篇于易有助云
按绍兴阙书目有之
王氏(勃/)周易发挥
唐志五卷
佚
新唐书志颢子临涣令
崇文总目洪道世其父颢之业杂采子夏孟喜等十
八家之说参订其长合七十二篇于易有助云
按绍兴阙书目有之
王氏(勃/)周易发挥
唐志五卷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677-0144d.png
佚
杨烱曰君所著周易穷于晋卦
旧唐书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年未及冠应幽素举
及第上元二年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勃好
著书撰周易发挥五卷亡后并多遗失
新唐书勃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
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崔氏(憬/)周易探玄
杨烱曰君所著周易穷于晋卦
旧唐书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年未及冠应幽素举
及第上元二年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勃好
著书撰周易发挥五卷亡后并多遗失
新唐书勃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
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崔氏(憬/)周易探玄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677-0145a.png
佚
李鼎祚曰崔氏探玄病诸先达(谓大/衍说)及乎自料未免
小疵
按崔憬时代莫考李鼎祚集解引用最多称
为新义中援孔疏其为唐人无疑矣
赵氏(蕤/)注关子明易传
一卷
存
李鼎祚曰崔氏探玄病诸先达(谓大/衍说)及乎自料未免
小疵
按崔憬时代莫考李鼎祚集解引用最多称
为新义中援孔疏其为唐人无疑矣
赵氏(蕤/)注关子明易传
一卷
存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677-0145b.png
蕤自序曰蕤非圣人五十安能知天命然从事于易
虽乱离中未尝释卷盖天命深微莫研其极而子明
之传蕤粗通之然恨此书亡篇过半今所得者无能
诠次但随文义解注庶学者触类而长当自知之尔
孙光宪曰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
俱有𨼆操不应辟召
祝穆曰蕤笃学不仕与李白善尝著书号长短经
曹学佺曰蕤梓州人李白尝师事之所谓赵徵君也
虽乱离中未尝释卷盖天命深微莫研其极而子明
之传蕤粗通之然恨此书亡篇过半今所得者无能
诠次但随文义解注庶学者触类而长当自知之尔
孙光宪曰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
俱有𨼆操不应辟召
祝穆曰蕤笃学不仕与李白善尝著书号长短经
曹学佺曰蕤梓州人李白尝师事之所谓赵徵君也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677-0145c.png
张氏(弧/)周易王道小疏
宋志五卷(绍兴书/目十卷)
佚
按世所传卜子夏易晁景迂谓是张弧伪作
而弧自有王道小疏惜其书不传无从辨其
辞旨之异同也弧未详何时人所著素履子
三卷题曰唐将仕郎试大理寺评事考子夏
易传开元中即诏儒官详定而资州李氏集
宋志五卷(绍兴书/目十卷)
佚
按世所传卜子夏易晁景迂谓是张弧伪作
而弧自有王道小疏惜其书不传无从辨其
辞旨之异同也弧未详何时人所著素履子
三卷题曰唐将仕郎试大理寺评事考子夏
易传开元中即诏儒官详定而资州李氏集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677-0145d.png
解屡引之意其为唐初人乎
王氏(隐/)周易要削
宋志三卷
佚
胡一桂曰自题丘园子王𨼆自序云总康成辅嗣辈
所说曰要削者言撮其要也称天宝庚寅知为唐人
李氏(鼎祚/)周易集解(新唐书作/集注周易)
新唐志十七卷(中兴书目/通考十卷)
王氏(隐/)周易要削
宋志三卷
佚
胡一桂曰自题丘园子王𨼆自序云总康成辅嗣辈
所说曰要削者言撮其要也称天宝庚寅知为唐人
李氏(鼎祚/)周易集解(新唐书作/集注周易)
新唐志十七卷(中兴书目/通考十卷)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677-0146a.png
存
中兴书目集解十卷唐著作郎李鼎祚集子夏孟喜
京房马融荀爽郑康成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
宝王肃王辅嗣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
才翟玄韩康伯刘瓛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崔觐孔
颖达等凡三十馀家附以九家易乾凿度凡十七篇
其所取苟虞之说为多
中兴艺文志李鼎祚易宗郑康成排王弼
中兴书目集解十卷唐著作郎李鼎祚集子夏孟喜
京房马融荀爽郑康成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
宝王肃王辅嗣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
才翟玄韩康伯刘瓛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崔觐孔
颖达等凡三十馀家附以九家易乾凿度凡十七篇
其所取苟虞之说为多
中兴艺文志李鼎祚易宗郑康成排王弼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677-0146b.png
鼎祚自序曰原夫权舆三教钤键九流实开国承家
修身之正术也自卜啇入室亲授微言传注百家绵
历千古虽竞有穿凿犹未测渊深惟王郑相沿颇行
于代郑则多参天象王乃全释人事且易之为道岂
偏滞于天人者哉致使后学之徒纷然淆乱各修局
见莫辨源流天象远而难寻人事近而易习则折杨
皇华嗑然而笑方以类聚其在兹乎臣少慕玄风游
心坟籍历观炎汉迄今巨唐采群贤之遗言议三圣
修身之正术也自卜啇入室亲授微言传注百家绵
历千古虽竞有穿凿犹未测渊深惟王郑相沿颇行
于代郑则多参天象王乃全释人事且易之为道岂
偏滞于天人者哉致使后学之徒纷然淆乱各修局
见莫辨源流天象远而难寻人事近而易习则折杨
皇华嗑然而笑方以类聚其在兹乎臣少慕玄风游
心坟籍历观炎汉迄今巨唐采群贤之遗言议三圣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677-0146c.png
之幽赜集虞翻荀爽三十馀家刋辅嗣之野文补康
成之逸象各列名义共契玄宗先儒有所未详然后
辄加添削每至章句佥列发挥俾童蒙之流一览而
悟达观之士得意亡言当仁既不让于师论道岂惭
于前哲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
尽别撰索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其王氏
略例得失相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仍附经末式广
未闻凡成一十卷以贻同好冀将来君子无所疑焉
成之逸象各列名义共契玄宗先儒有所未详然后
辄加添削每至章句佥列发挥俾童蒙之流一览而
悟达观之士得意亡言当仁既不让于师论道岂惭
于前哲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
尽别撰索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其王氏
略例得失相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仍附经末式广
未闻凡成一十卷以贻同好冀将来君子无所疑焉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677-0146d.png
计用章后序曰易之为书无所不通大焉天地之变
细之鳞介之动数宜象索惟神之测圣师殁七十弟
子丧后出之师各专其习故同异派焉晋魏之际传
者尤众独王氏为异摘去拘滞特论人事盖得圣人
所以为易之意是以历代贵之列诸学官学者诵焉
诸儒章句遂废不著非好古博雅人间鲜有传者庆
𠪾壬午相府策贤良六题一出此书素未尝见贤良
多下者是冬予放商北归复官汉东至淮安太守平
细之鳞介之动数宜象索惟神之测圣师殁七十弟
子丧后出之师各专其习故同异派焉晋魏之际传
者尤众独王氏为异摘去拘滞特论人事盖得圣人
所以为易之意是以历代贵之列诸学官学者诵焉
诸儒章句遂废不著非好古博雅人间鲜有传者庆
𠪾壬午相府策贤良六题一出此书素未尝见贤良
多下者是冬予放商北归复官汉东至淮安太守平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677-0147a.png
阳公馆焉公先德学士蜀之儒宗名为博古因间以
请遂出先学士所藏李氏易本俾予与其子彦孚习
焉其书会数十章句取其合者著之其解卦异者家
世变正时来旁通互采颇为烦悉若何范之为春秋
者其所取荀慈明虞仲翔为多而斥王氏李氏之志
也彦孚既授卒业且欲中都官文与先学士之意因
缄别本属所亲眉阳孙景初募工刋刻以广传布噫
此书意例虽异其精者连环错综者有理證似非一
请遂出先学士所藏李氏易本俾予与其子彦孚习
焉其书会数十章句取其合者著之其解卦异者家
世变正时来旁通互采颇为烦悉若何范之为春秋
者其所取荀慈明虞仲翔为多而斥王氏李氏之志
也彦孚既授卒业且欲中都官文与先学士之意因
缄别本属所亲眉阳孙景初募工刋刻以广传布噫
此书意例虽异其精者连环错综者有理證似非一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677-0147b.png
人之学所能举意仲尼之后师师相承以及翻爽岂
易之道天地人鬼神万化巨细无不贯后之学者不
能兼明直顺所闻言之邪古之能事亡逸者多矣后
或有惜之者况此书圣贤之遗旨所存乎他日有沉
深志古得之怡然以自广斯亦平阳氏之世德也庆
𠪾甲申七月
晁公武曰鼎祚集解皆避唐讳又取序卦各冠杂卦
之首其序云刋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盖宗郑
易之道天地人鬼神万化巨细无不贯后之学者不
能兼明直顺所闻言之邪古之能事亡逸者多矣后
或有惜之者况此书圣贤之遗旨所存乎他日有沉
深志古得之怡然以自广斯亦平阳氏之世德也庆
𠪾甲申七月
晁公武曰鼎祚集解皆避唐讳又取序卦各冠杂卦
之首其序云刋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盖宗郑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677-0147c.png
学者也隋书经籍志所录易类六十九部今所有五
部而巳关朗不载于目乾凿度自是纬书焦赣易林
又属卜筮子夏书或云张弧伪为然则隋志所录舍
王弼书皆未得见也独鼎祚所集诸家之说时可见
其大旨唐录称鼎祚书十七卷今所有止十卷盖亦
失其七惜哉
李焘曰鼎祚自序止云十卷无亡失也
陈振孙曰隋唐以前易家诸书逸不传者赖此书犹
部而巳关朗不载于目乾凿度自是纬书焦赣易林
又属卜筮子夏书或云张弧伪为然则隋志所录舍
王弼书皆未得见也独鼎祚所集诸家之说时可见
其大旨唐录称鼎祚书十七卷今所有止十卷盖亦
失其七惜哉
李焘曰鼎祚自序止云十卷无亡失也
陈振孙曰隋唐以前易家诸书逸不传者赖此书犹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677-0147d.png
见其一二而所取于荀虞者尤多九家者汉淮南王
所聘明易者九人荀爽尝为之集解陆氏释文所载
说卦易象本于九家易
朱睦㮮序曰唐艺文志称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
据鼎祚自序云十卷而首尾俱全初无亡失不知唐
史何所据而云十七卷也崇文总目及邯郸图书志
亦称七篇逸盖承唐史之误耳鼎祚解经多避唐讳
又取序卦冠于各卦之首所引有子夏孟喜焦赣京
所聘明易者九人荀爽尝为之集解陆氏释文所载
说卦易象本于九家易
朱睦㮮序曰唐艺文志称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
据鼎祚自序云十卷而首尾俱全初无亡失不知唐
史何所据而云十七卷也崇文总目及邯郸图书志
亦称七篇逸盖承唐史之误耳鼎祚解经多避唐讳
又取序卦冠于各卦之首所引有子夏孟喜焦赣京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677-0148a.png
房马融荀爽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
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
韩康伯刘瓛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崔觐伏曼容孔
颖达凡三十二家又引九家易乾凿度诸说义有未
详鼎祚乃加增削予尝综其义例盖宗郑学者也自
商瞿之后注易者百家而郑氏玄王氏弼为最显郑
之学主象数王之学主名理汉晋以来二氏学并立
至刘宋初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时陆澄王济辈
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
韩康伯刘瓛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崔觐伏曼容孔
颖达凡三十二家又引九家易乾凿度诸说义有未
详鼎祚乃加增削予尝综其义例盖宗郑学者也自
商瞿之后注易者百家而郑氏玄王氏弼为最显郑
之学主象数王之学主名理汉晋以来二氏学并立
至刘宋初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时陆澄王济辈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677-0148b.png
皆以为不可自是汾阳诸儒多主于郑江左及青齐
多主于王唐兴孔颖达受诏撰定五经正义于易独
取王傅而郑学遂废先代专门之业亦复不傅可胜
叹哉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世之言理义之学者以
其辞耳象变与占其可阙乎昔吴季札之鲁观乐见
易象喜曰周礼尽在鲁矣是故象者易之源也象成
而有辞辞著而后有变变见而后有占若乃颛尚文
辞不复推原大傅天人之道岐而为二可乎康成去
多主于王唐兴孔颖达受诏撰定五经正义于易独
取王傅而郑学遂废先代专门之业亦复不傅可胜
叹哉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世之言理义之学者以
其辞耳象变与占其可阙乎昔吴季札之鲁观乐见
易象喜曰周礼尽在鲁矣是故象者易之源也象成
而有辞辞著而后有变变见而后有占若乃颛尚文
辞不复推原大傅天人之道岐而为二可乎康成去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677-0148c.png
古未远其所纂述必有所本鼎祚恐其失坠以广其
说均之为有裨于易者也是编刻自宋季人间希有
存者顷岁予得之李中麓氏复用校梓以傅欲使圣
人之道不致偏滞而自汉迄唐三十家之言亦不至
埃灭弗闻也鼎祚资州人仕唐为秘阁学士以经术
称于时及阅唐列传与蜀志俱不见其人岂遗之耶
抑别有所载耶因附论著于此以俟博雅者考焉
潘恭定公序曰此唐李氏鼎祚所辑易解刻之者我
说均之为有裨于易者也是编刻自宋季人间希有
存者顷岁予得之李中麓氏复用校梓以傅欲使圣
人之道不致偏滞而自汉迄唐三十家之言亦不至
埃灭弗闻也鼎祚资州人仕唐为秘阁学士以经术
称于时及阅唐列传与蜀志俱不见其人岂遗之耶
抑别有所载耶因附论著于此以俟博雅者考焉
潘恭定公序曰此唐李氏鼎祚所辑易解刻之者我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677-0148d.png
明宗室西亭氏也六经之道大矣而易之为原自古
庖牺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重之为六十四周文王
作卦辞公旦作爻辞孔子系之以十翼所以阐阴阳
之秘发天地之房者斯其至哉语有之乾坤毁则无
以见易言易与天地相始终也自卜商以后传注百
家惟王郑为众所宗颇行于代李氏谓郑则多参天
象王乃全释人事易之为道岂偏滞于天人哉于是
采摭遗言历汉迄唐集虞翻荀爽三十馀家刋辅嗣
庖牺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重之为六十四周文王
作卦辞公旦作爻辞孔子系之以十翼所以阐阴阳
之秘发天地之房者斯其至哉语有之乾坤毁则无
以见易言易与天地相始终也自卜商以后传注百
家惟王郑为众所宗颇行于代李氏谓郑则多参天
象王乃全释人事易之为道岂偏滞于天人哉于是
采摭遗言历汉迄唐集虞翻荀爽三十馀家刋辅嗣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677-0149a.png
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其用意勤矣夫二气运行彰
往察来莫赜于天道而八象备之消息盈虚其数不
可略也贞悔相因杂物撰德莫辨于人事而六位穷
之乘承失得其理不可遗也故曰易也者天人之间
者也孰或合之而孰或离之李之宗郑斥王过矣迨
及有宋儒道彰明若正叔程氏之易传晦庵朱子之
本义皆渊源王学而二书沛然大行于时近世因之
立于学官凡师之所以教弟子所肄习者独宗朱子
往察来莫赜于天道而八象备之消息盈虚其数不
可略也贞悔相因杂物撰德莫辨于人事而六位穷
之乘承失得其理不可遗也故曰易也者天人之间
者也孰或合之而孰或离之李之宗郑斥王过矣迨
及有宋儒道彰明若正叔程氏之易传晦庵朱子之
本义皆渊源王学而二书沛然大行于时近世因之
立于学官凡师之所以教弟子所肄习者独宗朱子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677-0149b.png
是故童幼而颛一艺白首而或未能言盖安于所习
毁所不见卒以自蔽此学者之通患也儒先有言隋
唐以前易家诸书逸不复传赖李氏此书犹见其一
二然则是编何可废哉西亭氏者负陈思之轶才慕
河间之大雅词翰踔绝跻古作者之涂迩年好易潜
心韦编遂以所得宋本募善工刻之以广传布讵不
谓知本者耶今夫昆崙之水其发源也溔瀁无垠演
而为河流汇而为沧海至于海而水之观尽矣羲文
毁所不见卒以自蔽此学者之通患也儒先有言隋
唐以前易家诸书逸不复传赖李氏此书犹见其一
二然则是编何可废哉西亭氏者负陈思之轶才慕
河间之大雅词翰踔绝跻古作者之涂迩年好易潜
心韦编遂以所得宋本募善工刻之以广传布讵不
谓知本者耶今夫昆崙之水其发源也溔瀁无垠演
而为河流汇而为沧海至于海而水之观尽矣羲文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677-0149c.png
周孔之易辟则昆崙之源也李氏之集解辟则河之
众流也程朱之传义辟则海之会归也是故由集解
而溯四圣之微言则其端倪可测矣由集解而徵程
朱之著述则其脉络益明矣传云先王之祭川先河
而后海或原或委之谓务本然则是编之刻其先河
之义也夫刻既完授余读之且属余序余遂诠次其
略俾后之览者有所考焉
按资州有李鼎祚读书台见袁桷清容居士
众流也程朱之传义辟则海之会归也是故由集解
而溯四圣之微言则其端倪可测矣由集解而徵程
朱之著述则其脉络益明矣传云先王之祭川先河
而后海或原或委之谓务本然则是编之刻其先河
之义也夫刻既完授余读之且属余序余遂诠次其
略俾后之览者有所考焉
按资州有李鼎祚读书台见袁桷清容居士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677-0149d.png
集易集解所采中兴书目止列三十家此外
尚有伏曼容姚规朱仰之及彭城蔡景君说
易髓
宋志三卷
佚
郭氏(京/)易举正
宋志三卷
存
尚有伏曼容姚规朱仰之及彭城蔡景君说
易髓
宋志三卷
佚
郭氏(京/)易举正
宋志三卷
存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677-0150a.png
崇文总目唐苏州司户参军郭京撰京世授五经得
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易经比世所行或颇差駮故举
正其讹而著于篇
中兴书目京自序言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定本比
校今所习者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
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
二字颠倒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总一百三十
五处二百七十三字
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易经比世所行或颇差駮故举
正其讹而著于篇
中兴书目京自序言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定本比
校今所习者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
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
二字颠倒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总一百三十
五处二百七十三字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677-0150b.png
晁公武曰京自称家藏王韩手札周易本及石经校
正一百三十五处二百七十三字盖以繇彖相正有
阙漏处可推而知托云得韩王手札及石经耳如涣
之繇利涉大川下有利贞字而彖辞无之则增入渐
之繇女归吉下无也字而彖辞有之则削去他如此
类
洪迈曰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
定传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举人等
正一百三十五处二百七十三字盖以繇彖相正有
阙漏处可推而知托云得韩王手札及石经耳如涣
之繇利涉大川下有利贞字而彖辞无之则增入渐
之繇女归吉下无也字而彖辞有之则削去他如此
类
洪迈曰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
定传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举人等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677-0150c.png
本举正其讹凡一百三节今略取其明白者二十处
载于此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阴始凝也驯
致其道致坚冰也今本于象文霜字下误增坚冰二
字屯六三象曰即鹿无虞何以从禽也今本脱何字
师六五田有禽利执之无咎元本之字行书向下引
脚稍类言字转写相仍故误作言观注义亦全不作
言字释也比九五象曰失前禽舍逆取顺也今本误
倒其句贲亨不利有攸往今本不字误作小字刚柔
载于此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阴始凝也驯
致其道致坚冰也今本于象文霜字下误增坚冰二
字屯六三象曰即鹿无虞何以从禽也今本脱何字
师六五田有禽利执之无咎元本之字行书向下引
脚稍类言字转写相仍故误作言观注义亦全不作
言字释也比九五象曰失前禽舍逆取顺也今本误
倒其句贲亨不利有攸往今本不字误作小字刚柔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677-0150d.png
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注云刚柔交错而成
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脱刚柔交错一句坎卦习坎上
脱坎字姤九四包失鱼注云有其鱼故失之也今本
误作无鱼蹇九三往蹇来正今本作来反困初六象
曰入于幽谷不明也今本谷字下多幽字鼎彖圣人
亨以享上帝以养圣贤注云圣人用之上以享上帝
而下以养圣贤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字故注文亦
误增大亨二字震彖曰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
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脱刚柔交错一句坎卦习坎上
脱坎字姤九四包失鱼注云有其鱼故失之也今本
误作无鱼蹇九三往蹇来正今本作来反困初六象
曰入于幽谷不明也今本谷字下多幽字鼎彖圣人
亨以享上帝以养圣贤注云圣人用之上以享上帝
而下以养圣贤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字故注文亦
误增大亨二字震彖曰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677-0151a.png
稷以为祭主也今本脱不丧匕鬯一句渐象曰君子
以居贤德善风俗注曰贤德以止巽则居风俗以止
巽乃善今本正文脱风字丰九四象遇其夷主吉志
行也今文脱志字中孚彖豚鱼吉信及也今本及字
下多豚鱼二字小过彖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今本
脱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六五象曰密云不雨巳
止也注阳巳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巳上故注亦误
作阳巳上故止也既济彖曰既济亨小小者亨也今
以居贤德善风俗注曰贤德以止巽则居风俗以止
巽乃善今本正文脱风字丰九四象遇其夷主吉志
行也今文脱志字中孚彖豚鱼吉信及也今本及字
下多豚鱼二字小过彖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今本
脱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六五象曰密云不雨巳
止也注阳巳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巳上故注亦误
作阳巳上故止也既济彖曰既济亨小小者亨也今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677-0151b.png
本脱一小字系辞二多誉四多惧注云惧近也今本
误以近也字为正文而注中又脱惧字杂卦蒙稚而
著今本稚误作杂字予顷于福州道藏中见此书而
传之及在后省见晁公武所进易解多引用之世罕
有其书也
李焘曰京此书使经传不相混乱残阙复为真全颇
有益于学者然能研诸侯之虑衍侯之字成言乎艮
当作诚若此等京盖未知岂王韩旧本固不免讹舛
误以近也字为正文而注中又脱惧字杂卦蒙稚而
著今本稚误作杂字予顷于福州道藏中见此书而
传之及在后省见晁公武所进易解多引用之世罕
有其书也
李焘曰京此书使经传不相混乱残阙复为真全颇
有益于学者然能研诸侯之虑衍侯之字成言乎艮
当作诚若此等京盖未知岂王韩旧本固不免讹舛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677-0151c.png
耶京开元后人故所为书不得著录本末亦未详要
可惜云
赵汝梅曰郭京作举正自以为得王弼韩康伯手写
注定传授真本于今易有所损益凡一百三条坤初
六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京本无坚冰二字按此
乃举爻辞以通文义谓言履霜而遽及冰者霜为阴
凝之极故言始凝以明坚冰之渐傥云坚冰但云始
凝则始字无因而发或者京因魏许芝之对而云尔
可惜云
赵汝梅曰郭京作举正自以为得王弼韩康伯手写
注定传授真本于今易有所损益凡一百三条坤初
六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京本无坚冰二字按此
乃举爻辞以通文义谓言履霜而遽及冰者霜为阴
凝之极故言始凝以明坚冰之渐傥云坚冰但云始
凝则始字无因而发或者京因魏许芝之对而云尔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677-0151d.png
卜史一时之言可据以改经耶比九五象曰舍逆取
顺失前禽也京本失前禽在舍逆取顺之上意彼以
释辞在上爻辞在下乃倒颠之案小象类此颇多恒
九四曰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解初六曰
无咎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旅九三曰丧其僮仆
象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凡是与此正同此圣人互
文明理之妙庸可臆改夫易全书也后人犹挟王韩
之名以更古文他经何望焉
顺失前禽也京本失前禽在舍逆取顺之上意彼以
释辞在上爻辞在下乃倒颠之案小象类此颇多恒
九四曰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解初六曰
无咎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旅九三曰丧其僮仆
象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凡是与此正同此圣人互
文明理之妙庸可臆改夫易全书也后人犹挟王韩
之名以更古文他经何望焉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677-0152a.png
王应麟曰旅初六斯其所取灾王辅嗣注云为斯贱
之役郭京谓斯合作厮愚按后汉左雄传职斯禄薄
注云斯贱也不必改厮字
黄宗炎曰郭氏易举正文其义较长于今本
之役郭京谓斯合作厮愚按后汉左雄传职斯禄薄
注云斯贱也不必改厮字
黄宗炎曰郭氏易举正文其义较长于今本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677-0152b.png
经义考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