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677-008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八/)
郑氏(玄/)周易注
  隋志九卷(七录十二卷旧唐志同/释文序录新唐书十卷)
   佚(王应麟录/成一卷)
 后汉书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师事京兆第五元
卷九 第 1b 页 WYG0677-0081d.png
 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
 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
 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公车再徵不至徵
 为大司农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
 尚书大传又著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
 临孝存周礼难凡百馀万言
 淳于俊曰郑玄合彖象于经欲使学者寻省易了
 陆澄曰王弼注易玄学之所宗今若弘儒郑注不可
卷九 第 2a 页 WYG0677-0082a.png
 废
 王俭曰易体微远实贯群籍施孟异闻周韩殊旨岂
 可专㨿小王便为该备依旧存郑意谓可安
 萧子显曰康成生炎汉之季训义优洽一世
 李延寿曰郑玄并为众经注解大行于河北魏末大
 儒徐遵明门下讲郑氏所注周易遵明以传卢景裕
 及清河崔瑾景裕传权会郭茂权会早入邺都郭茂
 恒在门下教授其后能言易者多出郭茂之门
卷九 第 2b 页 WYG0677-0082b.png
 隋书郑康成王弼二注梁陈列于国学齐代惟传郑
 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寖微今殆绝矣
 崇文总目今惟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合四篇其馀皆
 逸
 朱震曰郑氏传马融之学多论互体
 吴仁杰曰郑康成易省去六爻之卦又省去用九用
 六覆卦之画移上下体于卦画之下又移卦名于两
 体之下又移初九至用九爻位之文加之爻辞之上
卷九 第 3a 页 WYG0677-0082c.png
 又合彖传象传于经于彖传加彖曰二字于象传加
 象曰二字
 冯椅曰郑氏易隋志九卷唐志十卷不知何缘增一
 卷崇文总目止有一卷惟文言说序杂合四篇馀皆
 逸旨趣渊确去圣人未远也中兴书目亡
 王应麟曰康成注易九卷多论互体江左与王辅嗣
 学并立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齐陆澄贻王俭书
 云易自商瞿之后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
卷九 第 3b 页 WYG0677-0082d.png
 年后乃有王弼之说王济云弼所误者多何必能顿
 废前儒河北诸儒专主郑氏隋兴学者慕弼之学遂
 为中原之师唐因之今郑注不传此景迁晁氏所慨
 叹也李鼎祚云郑多参天象王全释人事易道岂偏
 滞于天人者哉合彖象于经盖自康成始其说间见
 于鼎祚集解及释文易诗三礼春秋义疏后汉书文
 选注乃于读易之暇辑为一卷庶使先儒象数之学
 犹有考焉 又曰郑康成诗笺多改字其注易亦然
卷九 第 4a 页 WYG0677-0083a.png
 如包蒙谓包当作彪文也泰包荒谓荒读为康虚也
 大畜豮豕之牙谓牙读为互大过枯杨生稊谓枯音
 姑山榆也晋锡马蕃庶读为蕃遮谓蕃遮禽也解百
 果草木皆甲柝作甲宅皆读如解解谓坼呼皮曰甲
 根曰宅困劓刖当为萃一握为笑握读为夫三
 为屋之屋系辞道济天下之道当作导言天下之至
 赜赜当为动说卦为乾卦乾当为干其说多凿
    按郑氏之易与王辅嗣本不同者甚多如为
卷九 第 4b 页 WYG0677-0083b.png
    其嫌于无阳也嫌作谦君子以经纶作论君
    子几作机包蒙包作彪需读为秀需于沙作
    沚致寇作戎患至掇也掇作惙终朝三褫之
    褫作拖王三锡命锡作赐乘其墉作庸明辨
    晰也晰作遰裒多益寡裒作捊舍车而徒车
    作舆贲如皤如皤作蹯频复作颦复枯杨生
    梯作荑不鼓缶而歌作击缶则大耋之嗟下
    无凶字离王公也离作丽浚恒作浚恒或承
卷九 第 5a 页 WYG0677-0083c.png
    之羞或作咸羸其角羸作累不详也详作祥
    失得勿恤作矢得勿恤文王以之作似之夷
    于左股夷作睇其牛掣作觢先张之弧后说
    之弧弧作壶宜待也作宜待时也惩忿窒欲窒
    作懫壮于頄作頯其行次且作趀且姤作遘
    后以施命诰四方作诘四方升作升劓刖作
    倪㐳其形渥作剭列其夤作𦟘遇其配主配
    作妃丰其蔀作菩丰其沛作韦日中见沫作
卷九 第 5b 页 WYG0677-0083d.png
    眛天际翔也翔作祥丽泽兑作离泽所乐而
    玩者玩作玩故君子之道鲜矣鲜作鲜藏诸
    用藏作臧议之而后动作仪之有功而不德
    作不置冶容作野容又以尚贤也作有以暴
    客作客杂物撰德撰作算为广颡作黄
    为科上槁作稿为黔喙之属作黯喙蛊则饬
    也饬作节当日河北诸儒专主郑学今则王
    伯厚所集一卷外见于陆氏释文者仅此尔
卷九 第 6a 页 WYG0677-0084a.png
荀氏(爽/)周易注
  隋志十一卷(新旧唐书/志十卷)
   佚
 后汉书爽字慈明一名谞颍川颍阴人延熹五年拜
 郎中献帝即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
 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
 秋条例又作公羊问及他所论叙凡百馀篇
 张璠曰爽起自布衣九十五日而至三公
卷九 第 6b 页 WYG0677-0084b.png
 荀悦曰臣悦叔父故司徒爽著易传据爻象承应阴
 阳变化之义以十篇之文解说经意由是兖豫之言
 易者咸传荀氏学
 虞翻曰汉初以来海内英才其读易者解之率少至
 孝灵之际颍川荀谞号为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
 又南郡太守马融有俊才其所解释复不及谞
 邹湛曰易箕子之明夷荀爽训箕为荄诂子为滋漫
 衍无经不可致诘
卷九 第 7a 页 WYG0677-0084c.png
 程迥曰荀爽于说卦添物象以足卦爻所载查元章
 谓不须添添亦不尽
九家易解
  隋志十卷(释文序录新旧/唐书志作集解)
   佚
 陆德明曰荀爽九家集注十卷不知何人所集称荀
 爽者以为主故也其序有荀爽景房马融郑玄宋衷
 虞翻陆绩姚信翟子元注内又有张氏朱氏并不详
卷九 第 7b 页 WYG0677-0084d.png
 何人其说卦传本乾后更有四为龙为直为衣为言
 坤后有八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黄为裳为帛为浆
 震后有三为玉为鹄为鼓巽后有二为扬为鹳坎后
 有八为宫为律为可为楝为丛棘为狐为蒺藜为桎
 梏离后有一为牝牛艮后有三为鼻为虎为狐兑后
 有二为常为辅颊注云常西方神也
 朱震曰秦汉之时易亡说卦孝宣时河内女子发老
 屋得说卦至后汉荀爽集解又得八卦逸象三十有
卷九 第 8a 页 WYG0677-0085a.png
 一
 李心传曰九家易说卦坤有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
 裳为黄为帛为浆字牝阴阳也迷先迷之意方地之
 形囊所容物裳下服黄地之色帛桑土所生浆未详
 其义
 吴仁杰曰易爻三百八十六诸儒但知三百八十四
 爻耳独苟爽论八纯卦之爻通用九用六而为五十
 他未有以为言者按说卦所论二篇之策此三百八
卷九 第 8b 页 WYG0677-0085b.png
 十四爻之策也乾坤之策则用六用九两爻之策也
 注疏既通乾坤之策为两篇之策朱氏又破荀爽之
 说谓用九用六皆在八卦爻数之内若尔则乾坤之
 策未免于重出而用九用六两爻亦几于赘而可削
 矣夫有是爻则必有是策今三百八十六爻具在而独
 置两爻不论圣人之意岂若是乎
 王应麟曰荀爽易其说见于李鼎祚集解若乾升于
 坤曰云行坤降于乾曰雨施乾起坎而终于离坤起
卷九 第 9a 页 WYG0677-0085c.png
 离而终于坎离坎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故曰大
 明终始皆诸儒所未发
 董真卿曰荀爽有周易章句十卷又集九家集解十
 卷
 郝敬曰九家者流附会穿凿迂僻无当
    按荀氏易注见于释文所引其文不同于今
    者阴疑于阳疑作凝为其嫌于无阳也嫌作
    嗛财成天地之道作裁成裒多益寡裒作桴
卷九 第 9b 页 WYG0677-0085d.png
    朋盍簪作宗贲如皤如皤作波蔑贞凶蔑作
    灭其欲逐逐作悠悠大耋之嗟作差下戚嗟
    若亦尔出涕沱若沱作池咸其拇作母解而
    拇同咸其腓作肥有疾惫也惫作备文王以
    之作似之家人嗃嗃作确确其牛掣作觭以
    正邦也为汉讳作国已事遄往遄作颛愓号
    愓作钖包有鱼包作胞聚以正也聚作取君
    子以除戎器除作虑劓刖作臲□井谷射鲋
卷九 第 10a 页 WYG0677-0086a.png
    射作耶井收勿幕收作甃震来虩虩作愬愬
    震遂泥作队列其夤作肾厉薰心薰作动妇
    孕不育孕作乘归妹以须作孺月几望作既
    望中孚同虽旬作均匪夷所思夷作弟妇丧
    其茀作绂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恶作
    亚可与祐神矣祐作侑六爻之义易以贡作
    功为矫輮作挠为亟心作极心丰多故亲(句/)
    寡旅也别为句
卷九 第 10b 页 WYG0677-0086b.png
刘氏(表/)周易章句
  隋志五卷(新旧唐书同中经簿录易注/十卷七录九卷目录一卷)
   佚
 后汉书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为
 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关西兖豫学士归者千
 数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闿宋忠等撰立五经
 章句谓之后定谢承后汉书表受学于同郡王畅
 汉末英雄记州略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
卷九 第 11a 页 WYG0677-0086c.png
 士使綦母闿宋忠等撰定五经章句
宋氏(衷/)周易注(或作/忠)
  七录十卷(新旧唐书志同/释文序录九卷)
   佚
 隋志梁有汉荆州五业从事宋忠注周易十卷亡
 虞翻曰北海郑玄南阳宋忠虽各立注忠小差玄而
 皆未得其门难以问世
 陆德明曰衷字仲子南阳章陵人
卷九 第 11b 页 WYG0677-0086d.png
李氏(撰/)古文易
   佚
 蜀志李撰字钦仲梓潼涪人父仁字德贤与同县尹
 默俱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等学撰具传其学又从
 默讲论五经延熙元年为庶子迁仆射转中散大夫
 右中郎将著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传太玄指
 归皆依准贾马异于郑玄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
 述而意归多同
卷九 第 12a 页 WYG0677-0087a.png
张氏(满/)周易林
  唐志七卷
   佚
    按张满未详何代人唐志列于许峻之前姑
    附于此
魏氏(伯阳/)周易参同契
  唐志二卷(崇文总目一卷/通考三卷)
   存
卷九 第 12b 页 WYG0677-0087b.png
 陆德明曰虞翻注参同契云易字从日下月
 三洞珠囊魏伯阳撰参同契其说以周易爻象论作
 丹之事而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
 其旨
 中兴书目参同契明金丹之诀篇题盖仿纬书之目
 词韵皆古奥雅难通首言乾坤坎离四卦橐籥之外
 其次言屯蒙六十卦以见一日用功之蚤晚又次言
 纳甲六卦以见一月用功之进退又次言十二辟卦
卷九 第 13a 页 WYG0677-0087c.png
 以分纳甲六卦而两之盖内以详理月节外以兼统
 岁功此书大要在坎离二字
 彭晓序曰魏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
 慱赡文词通诸纬候得古人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
 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复作补塞遗脱一篇所述多以
 寓言借事隐显异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
 注之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
 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其
卷九 第 13b 页 WYG0677-0087d.png
 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指汞铅列以乾
 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终合以夫妻拘其交
 媾譬诸男女显以滋生析以阴阳导之反复示之晦
 朔通以降腾配以卦爻形于变化随之斗柄取以周
 星分以晨昏昭诸刻漏莫不托易象而论之故名周
 易参同契云
 晁公武曰汉魏伯阳撰按神仙传伯阳会稽上虞人
 通贯诗律文辞赡博修真养志约周易作此书凡九
卷九 第 14a 页 WYG0677-0088a.png
 十篇徐氏笺注桓帝时以授同郡淳于叔通因行于
 世彭晓为之解隋书不载按唐陆德明解易字云虞
 翻注参同契言字从日下月今此书有日月为易之
 文其为古书明矣
 郑东卿曰伯阳之参同契意在锻鍊而入于术于圣
 人之道为异端
 朱子曰参同契本不为明易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
 其行持进退之候其言纳甲之法则今所谓京房占
卷九 第 14b 页 WYG0677-0088b.png
 法见于火珠林者是其遗法所云甲乙丙丁庚辛者
 乃以月之昏旦出没言之非以分六卦之方也此虽
 非为明易而设然易中无所不有苟其言自成一家
 可推而通则亦无害于易 又曰参同契文章极好
 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其用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
 所能解
 范成大曰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似
 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世人不考丹
卷九 第 15a 页 WYG0677-0088c.png
 事每作阴阳决之殊失其旨
 黄震曰参同契者汉世上虞人魏伯阳所造其说出
 于神仙传不足凭为之注释者五代末彭晓则此书
 必出于五代之前也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此方士
 炼丹之书谓与诸丹经理通而义合也然必冒周易为
 为称者炼丹取子午时为火候是坎离因用乾坤坎
 离四正卦于橐籥之外其次言屯蒙六十卦以见一
 日用功之早晚又次言纳甲六卦以见一月用功之
卷九 第 15b 页 WYG0677-0088d.png
 进退又次言十二辟卦以分纳甲六卦而两之要皆
 附会周易以张大粉饰之其实炼丹无符于易易本
 无预于炼丹而今世言火候者因以三百八十四爻
 为一周天以一爻值一日而爻多日少终不相合其
 妄可知近日蔡季通学慱而不免于杂尝留意此书
 而晦庵与之游因为校正其书颇行然求其义则终
 无之呜呼炼丹之说盛于唐而唐世人主若士大夫
 凡惑之者无不速其死此书又可尚乎道书魏伯阳
卷九 第 16a 页 WYG0677-0089a.png
 传言伯阳将三弟子一白犬入山作金丹及成与犬
 犬死伯阳自服自死弟子继服又死二弟子不服而
 出山为伯阳求棺敛至则伯阳已活矣其鄙如此且
 或有之人主奈何以一死试丹而伯阳之再活者今
 安在寿几何耶
 刘辰翁曰古书惟参同契似先秦文
 俞琰曰参同契文委时去害与鬼为邻委鬼魏字也郑
 焕改鬼为仙误矣百世一下遨游人间百一之下为
卷九 第 16b 页 WYG0677-0089b.png
 白人乃其旁之立人合之则伯字也汤遭阨际水早
 隔并汤遭早而无水易字也阨之厄际为阝合之则
 阳字也此自解魏伯阳三字也
 胡一桂曰参同契三篇补塞遗脱一篇大概借易以
 明火候炼丹修养之法孟蜀彭晓为之分九十一章
 解义朱文公又隐名而为之注雠定考辨正文复为
 上中下三篇
 薛瑄曰参同契假易论长生之术若指诸掌然终是
卷九 第 17a 页 WYG0677-0089c.png
 方技之书
 陆深曰魏伯阳作参同契本之纬书文字结搆颇为
 古质时作韵语多所根据过于文人华靡之作
 罗钦顺曰参同契有彭晓陈显微储华谷阴真人俞
 琰陈致虚六家注皆能得其微旨
    按参同契本道家之言不当列于经义然朱
    子尝为之注且谓无害于易故附载之是书
    诸家注解颇众则槩略而不记也
卷九 第 17b 页 WYG0677-0089d.png
亡名氏古五子传
  汉志十八篇
   以下俱佚
 汉律历志日有六甲辰有五子
 刘向别录所校雠中古五子书除复重定著十八篇
 分六十四卦著之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
 汉书艺文志注自甲子至壬子说易阴阳
古杂传
卷九 第 18a 页 WYG0677-0090a.png
  汉志八十篇
神输
  汉志五篇
 刘向曰神输者王道失则灾害生得则四海输之祥
 瑞
 梁元帝曰易则神输道训
杂灾异
  汉志三十五篇
卷九 第 18b 页 WYG0677-0090b.png
周易
  汉志蓍龟家三十八卷
蓍书
  汉志蓍龟家二十八卷
周易明堂
  汉志蓍龟家二十六卷
周易随曲射匿
  汉志蓍龟家五十卷
卷九 第 19a 页 WYG0677-0090c.png
 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朔自赞曰臣尝
 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
大筮衍易
  汉志蓍龟家二十八卷
大次杂易
  汉志三十卷
易卦八具
  汉志蓍龟家卷未详
卷九 第 19b 页 WYG0677-0090d.png
鼠序卜黄
  汉志蓍龟家二十五卷
周易版词
  通考一卷
 陈振孙曰不知名氏当是汉魏以前人所为其间官
 名皆东京制也
 
 经义考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