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685-06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鉴卷二十      宋 范祖禹 撰
              吕祖谦 注
   文宗
太和二年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去/声)建置天子在其掌
握威权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三月帝亲策制举人贤
良方正刘蕡对策极言其祸其略曰陛下宜先忧者宫
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内将乱又曰陛下将杜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685-0608b.png
篡弑之渐则居正位而近正人远刀锯之贱亲骨鲠之
直辅相得以专其任庶职得以守其官奈何以亵近五
六人总天下大政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览
复生于今又曰忠贤无腹心之寄阍寺擅废立之权陷
先君不得正其终致陛下不得正其始又曰陛下何不
塞阴邪之路屏亵狎之臣(屏音/饼)制侵凌迫胁之心复门
户扫除之役戒其所宜戒忧其所宜忧既不能治其前
当治于后既不能正其始当正其终又曰臣非不知言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685-0609a.png
发而祸应计行而身戮(行下/孟切)盖痛社稷之危哀生人之
困岂忍姑息时忌窃陛下一命之宠哉贤良方正裴休
李合等二十二人皆中第(中竹/仲切)考官冯宿等见蕡策皆
叹服而畏宦官不敢取诏下物论嚣然称屈谏官御史
欲论奏执政抑之奈何李合上疏自以所对远不及蕡
乞回所授以旌蕡直不报蕡由是不得仕于朝终于柳
州司户
 臣祖禹曰宦官胁制天子自宰相以下莫敢指言刘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685-0609b.png
 蕡布衣无一命之宠斗升之禄而怀忠发愤极言其
 祸可谓直矣公卿大臣岂不愧哉夫天之生斯人苟
 有聪明正直之资必将有用于时其智必有所发其
 才必有所施不使之汨没死而后已也圣人顺天理
 而感人心(易咸卦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敛天下之贤者而聚之
 于朝(前刘向传贤人在位则/引其类而聚之于朝)使之施其所有以为国
 之有则贤无不得其所贤得其所则民得其所民得
 其所则物得其所矣若蕡之直用之于谏争之职(争/去)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685-0609c.png
 (声/)糺正之任(糺与/纠同)举而寘之高位则蕡之所有皆在
 朝廷矣唐则不然抑遏之废斥之使天下之口莫不
 称其屈名塞天地(选班固宾戏声/盈塞于天渊)而身老岩冗卒不
 为世用岂不违天理逆人心乎
七年宰相李德裕言昔玄宗以临淄王定内难(淄音/缁)
是疑忌宗室不令出閤天下疑者皆以为幽闭骨肉亏
伤人伦向使天宝之末建中之初宗室散处方州虽未
能安定王室尚可各全其生所以悉为安禄山朱泚所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685-0609d.png
鱼肉者由聚于一宫故也陛下诚因册太子制书听宗
室年高属疏者出閤且除诸州上佐使携其男女出外
婚嫁此则百年弊法一旦因陛下去之海内孰不欣悦
帝曰兹事朕久知其不可方今诸王岂无贤才无所施
耳八月庚寅册太子因下制诸王自今以次出閤授𦂳
望州刺史上佐竟以议所除官不决而罢
 臣祖禹曰昔三代之王分封同姓布于天下夏商天
 命虽改而把宋之祀与周并传(把夏之后宋/殷之后也)其子孙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685-0610a.png
 历千百岁不可得而灭绝也后世人主疑其骨肉宁
 为他人侮之唯恐同姓取之禁锢家室甚于缧囚(缧/系)
 (也/)其国未亡而剪落枝叶以蹙其本(王室喻本根同/姓喻枝叶蹙颠)
 (仆也史诸侯年表第同姓而为王者九国推恩分子/弟国邑强本干为前诸侯王表周封国八百同姓五)
 (十有馀亲亲贤贤深国/根本为不可拔者也)故自魏晋以后一姓有天下
 远者百馀年近者数十年而苗裔湮灭祀奠无主由
 其疑忌骨肉故也有唐之后五代之际已无闻焉者
 其祖宗之所致与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685-0610b.png
九年十一月帝与李训郑注谋诛中官训及王璠郭行
馀李孝本罗立言诛中官不克训出奔仇士良等知帝
预谋怨愤出不逊语帝惭惧不复言士良等遣禁兵露
刃出閤门逢人即杀死者千六百馀人横尸流血狼籍
涂地擒王涯贾餗舒元舆等系两军或斩李训首送京
师左神策出兵三百人以李训首引王涯王璠罗立言
郭行馀右军出兵三百人拥贾餗舒元舆李孝本献于
庙社徇于两市命百官临视斩于独柳之下枭其首于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685-0610c.png
兴安门外(枭许/骄切)亲属无问亲疏皆死孩稚无遗时数日
之间杀生除拜皆决于两中尉帝不预知凤翔监军斩
郑注献其首枭之灭其族仇士良等各进阶迁官自是
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
胁天子下视宰相凌暴朝士如草芥焉
 臣祖禹曰文宗愤宦官之弑逆欲除其偪(偪与驱/同迫也)
 择贤相而任之朝廷既清纲纪既正赏罚之柄出于
 人主执其元恶付之有司(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正典刑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685-0610d.png
 而已矣(诗大雅尚/有典刑)乃有训注为诡谲之计欲用甲兵
 于陛墄之间不以有罪无罪皆夷灭之召外寇以攻
 内寇是以一败涂地(史高祖纪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社稷几亡(几/仅)
 (也平/声)非徒无益而愈重祸(孟公孙丑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盖自古不
 用君子而用小人以去小人未有不害及国家者也
 (唐本赞文宗仁而少断承父兄之弊宦官挠权制之/不得其术故终困以此甘露之事祸及忠良不胜冤)
 (愤饮恨而已王崇曰李训欲先诛宦官及复河湟意/果而谋浅文宗以为然太和元年十一月帝御紫宸)
 (殿韩约奏甘露降含元殿顾中尉仇士良等验之训/因欲闲上官人使无逃者会风动庑幕见执兵者士)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685-0611a.png
 (良等惊因曰急矣既扶辇入东閤捕训党千馀斩之/宦竖等知事达天子相与怨愤帝惧独不语士良等)
 (愤怒屡欲废帝乃于半夜置帝于一小殿历阶/数帝过失帝俛首自是郁郁不乐至弃天下云)
开成元年帝自李训之败意忽忽不乐两军毬鞠之会
什减六七设宴享声伎盈庭末尝解颜闲居或徘徊眺
望或独语叹息十月帝于延英谓宰相曰朕每与卿等
论天下事则不免愁对曰为理者不可以速成帝曰朕
每读书耻为凡主他日复谓宰相曰我与卿等论天下
事有势未得行者退但饮醇酒求醉耳对曰此皆臣等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685-0611b.png
之罪也
 臣祖禹曰文宗欲除宦官之偪以清宫闱正纪纲有
 其志而无其材闇于知人是以取败虽恭俭宽厚勤
 于庶政(唐本赞仁宗恭俭文雅出于天性及即位/锐意于治每延英对宰相率漏下十一刻)
 其时君较之身无过行(行去声孝/身无择行)而主威益削国命
 益微愤懑忧郁至于没世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
 (孟离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其文宗之谓乎
四年十月帝疾少间坐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赐之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685-0611c.png
酒因问曰朕可方前代何主墀对曰尧舜之主也帝曰
朕岂敢比德尧舜所以问卿者何如周赧汉献耳墀惊
曰彼亡国之主岂可比至德帝曰赧献受制于彊诸侯
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
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
 臣祖禹曰易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
 主也(易系辞言出乎身而加乎民行发乎近而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
 (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文宗欲立非常之功为高世之主(武纪/诏盖)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685-0611d.png
 (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发而不中(孟公孙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中去声)危辱
 如此自取之也岂不可哀哉
五年正月帝崩武宗即位九月以李德裕为门下侍郎
同平章事德裕言于帝曰致理之要在于辨群臣之邪
正夫宰相不能人人忠良或为欺罔主心始疑于是旁
询小臣以察执政如德宗末年所听任者唯裴延龄辈
宰相署敕而已此政事所以日乱也陛下诚能慎择贤
才以为宰相有奸罔者立黜去之常令政事皆出中书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685-0612a.png
推心委托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臣祖禹曰古之王者唯以一相总天下之务(荀王霸/篇论一)
 (相而任使之使臣下百职莫不宿/道向化而务是夫人主之职也)是以治出于一(唐/礼)
 (乐志三代/出于一)政无多门(左传晋/政多门)苟非其才则取之而已
 矣不以小臣间之谗慝疑之所以重责任也德宗之
 时宰相失职故其政谬乱德裕欲先正其本而后图
 所以为治其能致会昌之功伐盖以此欤
右文宗在位十五年崩年三十三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685-0612b.png
   武宗
会昌三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諌卒其子稹秘不发
丧逼监军奏称从谏疾病请命稹为留后帝以泽潞事
谋于宰相宰相多以为回鹘(鹘与/纥同)馀烬未灭边鄙犹须
警备复讨泽潞国力不支请以刘稹权知军事谏官及
群臣上言者亦然李德裕独曰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
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累朝以来置之度
外泽潞近处腹心一军素称忠义顷时多用儒臣为帅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685-0612c.png
如李抱真成立此军德宗犹不许继袭使李缄护丧归
东都敬宗不恤军务宰相又无远略刘悟之死因循以
授从谏跋扈难制(扈音/同户)累上表迫胁朝廷今垂死之际
复以兵权擅付竖子朝廷若又因而授之则四方诸镇
谁不思效其所为天子威令不复行矣帝曰卿以何术
制之果可克否对曰稹所恃者河朔三镇但得魏镇不
与之同则稹无能为也若遣重臣往谕王元逵何弘敬
以河朔自艰难以来列圣许其传袭已成故事与泽潞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685-0612d.png
不同今朝廷将加兵泽潞不欲更出禁军至山东三州
𨽻昭义者委两镇攻之兼令遍谕将士以贼平之日厚
加官赏苟两镇听命不从旁沮挠官军则稹必成擒矣
帝喜曰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遂决意讨稹群臣言
者不复入矣上命德裕草诏赐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
博节度使何弘敬其略曰泽潞一镇与卿事体不同勿
为子孙之谋欲存辅车之势但能显立功效自然福及
后昆丁丑帝临朝称其语要切曰当如此直告之是也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685-0613a.png
又赐张仲武诏以回鹘馀烬未灭塞上多虞专委卿禦
侮元逵弘敬得诏悚息听命五月下诏讨稹以王元逵
为泽潞北面招讨使何弘敬为南面招讨使元逵受诏
之日出师屯赵州七月帝遣刑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李
回宣慰河北三镇令幽州乘秋早平回鹘魏镇早平泽
潞回至河朔何弘敬王元逵张仲武皆具櫜鞬(櫜音高/鞬音言)
(切/)郊迎立于道左不敢令人控马让制使先行自兵兴
以来未之有也回明辩有胆气三镇无不奉诏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685-0613b.png
 臣祖禹曰自天宝以后河朔世为唐患宪宗虽得魏
 博而穆宗复失之是以朝廷惟事姑息(记檀弓小人/之爱人也以)
 (姑/息)幸其不叛斯可矣岂得而使之也至于武宗不惟
 使三镇不敢助逆又因以为臂指之用(唐陆贽策邑/如身王畿如)
 (臂四方/如指)由德裕所以告之者能服其心也扬雄曰御
 得其道则天下徂诈咸作使御失其道则天下徂诈
 咸作敌(扬问道御得其道则天下徂诈咸作使御失/其道则天下徂诈咸作敌故有天下者审其)
 (御而/已矣)人主威制天下岂有不由一相者哉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685-0613c.png
仇士良以左卫上将军内侍监致仕其党送归私第士
良教以固权宠之术曰天子不可令閒常宜以奢靡娱
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
志慎勿使之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
则吾辈疏斥矣其党拜谢而去
 臣祖禹曰小人莫不养君之欲以济己之欲使其君
 动而不静为而不止则小人得以行其计矣岂独奢
 靡之娱悦耳目足荡君心哉又有甚焉者矣或殖货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685-0613d.png
 利(书仲虺之诰/不殖货利)或治宫室(书序好/治宫室)或开边境或察臣
 下随其君之所好皆所以窃权宠也人君乐得其欲
 而不知其为天下害是以政日乱而不自知惟能亲
 正直远邪佞则可以免斯患矣
八月帝从容言文宗好听外议谏官言事多不著名有
如匿名书李德裕曰臣顷在中书文宗犹不尔此乃李
训郑注教文宗以术御下遂成此风人主但当推诚任
人有欺罔者威以明刑孰敢哉帝善之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685-0614a.png
 臣祖禹曰易曰天下之动贞夫一(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廷者四方之极也(诗殷颂京邑翼翼/四方之极极中也)非至公无以绝
 天下之私非至正无以止天下之邪人君一不正其
 心则无以正万事苟以术御下是自行诈也何以禁
 臣下之欺乎是以术行而欺愈多智用而心愈劳
 盖以诈胜诈未有能相一者也礼曰王中心无为也
 以守至正(记礼运王中心无/为以守至正也)夫惟正不可得而欺则
 不容于诈矣岂不约而易守哉(扬君子简/而易守也)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685-0614b.png
四年八月邢洺磁三州降(下降/切)郭谊杀刘稹传首京师
潞州平初李德裕以贞元以来将帅出征屡败其弊有
三一者诏令下军前者日有三四宰相多不与闻二者
监军各以意见指挥军事将帅不得专进退三者每军
各有宦者为监使悉选军中骁勇数百为牙队其在阵
战斗者皆怯弱之士每战监使自有信旗乘高立马以
牙队自卫视军势小却辄引旗先走阵从而溃德裕乃
与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议约监军不得与军政每兵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685-0614c.png
千人听监使取十人自卫有功随例沾赏二枢密皆以
为然白帝行之自禦回鹘至泽潞罢兵皆守此制自非
中书进诏意更无他诏自中出者号令既简将帅得以
施其方略故所向有功元和后数用兵宰相不休沐或
继火乃得罢德裕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
漏下还第休沐辄如令沛然若无事之时
 臣祖禹曰治天下之繁者必至简制天下之动者必
 至静夫用兵于千里之外而君相扰于内则本先摇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685-0614d.png
 矣何以制其末乎是故号令简则民听不惑心虑静
 则事变不挠此所以能成功也
河北三镇每遣使者至京师德裕尝面谕之曰河朔兵
力虽彊不能自立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语汝
使与其使大将邀敇使以求官爵何如自奋忠义立功
名事结知明主乎且李载义为国家平沧景及为军中
所逐不失作节度使杨志诚遣大将遮敇使马求官及
为军中所逐朝廷竟不赦其罪此二者祸福足以观矣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685-0615a.png
由是三镇不敢有异志
 臣祖禹曰古之明王天下有不顺者必谆谆而告教
 之再三不可然后征之则其民知罪而用兵有辞矣
 自唐之失河朔或讨伐之或姑息之不闻有文告之
 命戒敇之辞也是以加兵而不服恩厚而愈骄李德
 裕以一相而制御三镇如运之掌使武宗享国长久
 天下岂有不平者乎
右武宗在位六年崩年三十三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685-0615b.png
 
 
 
 
 
 
 
 唐鉴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