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685-058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鉴卷十七      宋 范祖禹 撰
              吕祖谦 注
   顺宗
永贞元年二月丙戌加杜佑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
戊子以王叔文为副使先是叔文与其党谋得国赋在
手则可以结诸用事人取军士心以固其权又惧骤使
重职人心不能服藉杜佑雅有会计之名位重而务自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685-0588b.png
全易可制故先令佑主其名而自除为副以专之
 臣祖禹曰易曰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
 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易咸卦/九三云)春秋传曰凡师
 能左右曰以皆言制于人而无所能为也(见前/卷注)杜佑
 以旧相不耻与小人共事而为之用其可贱也夫
贾耽以王叔文党用事心恶之称疾不出屡乞骸骨丁
酉诸宰相会食中书故事丞相方食百僚无敢谒见者
叔文至中书欲与韦执谊计事令直省通之直省以旧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685-0588c.png
事告叔文怒叱直省直省惧入白执谊逡巡惭赧竟起
迎叔文就其閤语良久杜佑高郢郑珣瑜皆停箸以待
有报者云叔文索饭韦相公已与之同食閤中矣佑郢
心知不可畏叔文执谊莫敢出言珣瑜独叹曰吾岂可
复居此位顾左右取马径归遂不起二相皆天下重望
相次归卧叔文执谊等益无所顾忌远近大惧
 臣祖禹曰孔子曰行已有耻可谓士矣(语十二子曰/行已有耻使)
 (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685-0588d.png
 矣(孟尽心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云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贾耽
 郑珣瑜当小人用事而为相碌碌无补知其不可引
 疾而去能知耻矣方之杜佑高郢岂不有间哉
右顺宗自正月即位至八月传位于宪宗明年崩年四
十六
   宪宗
元和元年正月帝与杜黄裳论及藩镇黄裳曰德宗自
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685-0589a.png
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
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陛下必欲振举纪纲宜稍
以法度裁制藩镇然后天下可得而理也帝深以为然
于是始用兵讨蜀以至威行两河皆黄裳启之也
 臣祖禹曰藩镇之乱异于诸侯诸侯自上古以来有
 之皆圣贤之后王者不得而灭绝也王畿不过千里
 其外皆以封国(周礼大司马掌邦国之法制畿封国/以正邦国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
 (政方千里/曰国畿)故王者不勤于德则诸侯强大其理势然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685-0589b.png
 也唐之藩镇本起于盗贼(顺宗/宪宗)其始也天子封殖之
 又从而姑息之(并见/上注)至于不可制人主自取之也宪
 宗一裁以法而莫不畏威犹反掌之易天下治乱岂
 有不由君相者哉
二月帝与宰相论自古帝王或勤劳庶政或端拱无为
互有得失何为而可杜黄裳对曰王者上承天地宗庙
下抚百姓四夷夙夜忧勤固不可自暇自逸然上下有
分纪纲有叙苟慎选天下贤才而委任之有功则赏有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685-0589c.png
罪则刑选用以公赏刑以信则谁不尽力何求不获哉
故明主劳于求人而逸于任人至于簿书狱市烦细之
事各有司存非人主所宜亲也昔秦始皇以衡石程书
魏明帝自按行尚书事隋文帝卫士传飧皆无补于当
时取讥于后来其耳目形神非不劳也所务非其道也
夫人主患不推诚人臣患不竭忠苟上疑其下下欺其
上将以求理不亦难哉帝深然其言
 臣祖禹曰晁错有言曰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685-0589d.png
 亲事(前本传对策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错之学本
 刑名之言也(同上错学申商/刑名于张恢)岂足以知帝王之道哉
 然而后世或稽其说以䛕人主至使为上者行有司
 之事宰相失职天下不治由其臣不学之过也夫人
 主任一相一相举贤才贤者各引其类(前刘向传对/贤人在上则)
 (引其/类)岂不易而有成功乎是故上不可代其下下不
 可勤其上若为上而行有司之事岂独治天下不可
 为也一县亦不可为也奚独一县也一家亦不可为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685-0590a.png
 也黄裳之相宪宗其知所先务哉
二年帝尝问李绛曰諌官多谤讪朝政皆无事实朕欲
责其尤者一二人以儆其馀何如对曰此殆非陛下之
意必有邪臣欲壅蔽陛下之聪明也人臣死生系人主
喜怒敢发口以谏者有几就有諌者皆昼夜度思朝删
暮减比得上达(比毗/志切)什无二三故人主孜孜求諌犹惧
不至况罪之乎如此杜天下之口非社稷之福也帝善
其言而止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685-0590b.png
 臣祖禹曰李绛言人主不可不求諌人臣多莫敢谏
 其曲尽上下之情矣舜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
 后言(书益稷禹曰云云帝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安国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
 (从我违而退有/后言我不可弼)以舜之圣而求其臣下如此恐其不
 谏也况于后世之君乎
十二月帝谓宰相曰太宗以神圣之资群臣进谏者犹
往覆数四况朕寡昧自今事有违宜卿当十论母但一
二而已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685-0590c.png
 臣祖禹曰宪宗以太宗纳谏励其群臣其有意于贞
 观之治乎夫能自防如此庶可以寡过矣诗曰无念
 尔祖聿修厥德(文王诗王之荩臣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毛氏云聿远也)宪宗有
 焉
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惮帝英威为子季友求尚主帝
以皇女普宁公主妻之李绛諌曰頔虏族季友庶孽不
足以辱帝女帝曰此非卿所知公主适季友恩礼甚盛
頔出望外大喜顷之帝使人讽之入朝谢恩頔遂奉诏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685-0590d.png
 臣祖禹曰天子之于天下其为政必可继也宪宗不
 爱一女以悦于頔天下藩镇焉得人人而悦之(孟子/云)
 古之王者所与为婚姻而嫁以女者必先圣之后不
 然则甥舅之国也頔方命不朝而天子以女妻其子
 不亦替乎
三年九月以户部侍郎裴垍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初德宗不任宰相天下细务皆自决之由是裴
延龄辈用事帝在藩邸心固非之及即位选擢宰相推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685-0591a.png
心委之尝谓垍等曰以太宗玄宗之明犹藉辅佐以成
其理况如朕不及先圣万倍者乎垍亦竭诚辅佐先是
执政多恶諌官言时政得失垍独赏之
 臣祖禹曰古之贤相不惟以谏争为己任又引天下
 之贤者使之谏其君此爱君之至者也佞相不惟䛕
 謟其主又恶人之谏恐其为己不利此贼君之大者
 也人君欲知相之贤佞曷不以此观之乎若裴垍者
 可谓忠于事君而不负相之职任矣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685-0591b.png
四年正月给事中李藩在门下制敇有不可者即于黄
纸后批之吏请更连素纸藩曰如此乃状也何名批敇
裴垍荐藩有宰相器帝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絪循
默取容二月罢絪为太子宾客擢藩为门下侍郎同平
章事藩知无不言帝甚重之
 臣祖禹曰宪宗以循默罢郑絪以忠直相李藩责任
 如此可谓正矣其中兴唐室不亦宜乎
帝以久旱欲降德音李绛白居易上言欲令实惠及人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685-0591c.png
无如减其租税又请出宫人禁诸道横敛以进奉及岭
南黔中福建掠卖人为奴婢闰月己酉制降天下系囚
馀皆如二臣之请己未雨绛表贺曰乃知忧先于事故
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臣祖禹曰古之救灾必施舍已责逮鳏寡赈乏绝至
 汉之时恤民者犹赐之田租(前文纪二年九月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十二年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十三年诏除田之/租税食货志文帝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除民)
 (田之租税孝景二年令民/无出田税二十而税一)后世人君惟赦有罪及有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685-0591d.png
 爵而已德泽不加于百姓也绛居易以为欲令实惠
 及民无如减其租税使宪宗诏令不为空文贤人之
 谋岂不信哉
四月帝欲革河北诸镇世袭之弊乘王士真死欲朝廷
自除人不从则兴师讨之裴垍李绛以为未可左军中
尉吐突承璀欲希帝意夺裴垍权自请将兵讨之帝疑
未决宗正少卿李拭奏称承宗不可不讨承璀亲近信
臣宜委之以禁兵使统诸军谁敢不服帝以拭状示诸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685-0592a.png
学士曰此奸臣也知朕欲将承璀故上此奏卿曹记之
自今勿令得进用
 臣祖禹曰宪宗以李拭逢迎其意谓之奸臣可谓明
 矣知拭之不可用岂不知承璀之不可将哉(将去声/下同)
 而必将承璀是不能以公灭私(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以义
 胜欲也夫不知其非而为之其过小知其非而为之
 其过大已为不正则邪之招也君人之道可不慎其
 在已哉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685-0592b.png
七月帝密问诸学士今刘济田季安皆有疾若其物故
岂可尽如成德付授其子天下何时当平议者皆言宜
乘此际代之不受则发兵讨之时不可失如何李绛等
对曰群臣见陛下西取蜀东取吴易于反掌故謟躁之
人争献策画劝开河北不为国家深谋远虑陛下亦以
前日成功之易而信其言臣等夙夜思之河北之势与
二方异何则西川浙西皆非反侧之地其四邻皆国家
臂指之臣刘辟李锜独生狂谋其下皆莫之与辟锜徒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685-0592c.png
以货财啖之大军一临则涣然离耳故臣等当时亦劝
陛下诛之以其万全故也成德则不然内则胶固岁深
外则蔓连势广其将士怀其累代养妪之恩(妪于/遇切)不知
君臣逆顺之理谕之不从威之不服将为朝廷羞之又
邻道平居或相猜恨及闻代易必合为一心盖各为子
孙之谋亦虑他日及此故也万一馀道或相表里兵连
祸结财尽力竭西戎北狄乘间窥窬其为忧可胜道哉
济及季安与承宗事体不殊若物故之际有间可乘当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685-0592d.png
临事图之于今用兵则恐未可太平之业非朝夕可致
愿陛下审处之
 臣祖禹曰人君之患在狃于一胜而欲事所难不知
 敌之彊弱坚脆而轻用其武一战不克丧威长寇征
 伐不息或起内患德宗奉天之乱是也夫根深则难
 拔疾固则难除先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车攻诗宣/王能内修)
 (政事外攘夷狄复/文王武王之境土)其为之有本末图之有先后是以
 无欲速轻举之悔也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685-0593a.png
十月制削夺王承宗官爵以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
左右神策河中河阳浙西宣歙等道行营兵马使诸路
招讨处置等使翰林学士白居易上奏以为自古及今
未有徵天下之兵专令中使统领今承璀之任乃制将
都统也陛下忍令后代相传云以中官为制将都统自
陛下始乎时諌官御史论承璀职名太重者相属帝皆
不听戊子帝御延英殿度支使李元素盐铁使李鄘京
兆尹许孟容御史中丞李夷简谏议大夫孟简给事中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685-0593b.png
吕元膺穆质右补阙独孤郁等极言其不可帝不得已
明日削承璀四道兵马使改处置为宣慰而已
 臣祖禹曰宪宗以中官为大将此乱政也然其群臣
 皆以为不可彊谏而力争者相属于朝此则治世之
 事也亦足以见其贤臣之多矣天下之祸莫大于人
 君过举而下莫敢言如皆莫敢言则至于亡而不自
 知也
田季安将出兵邀王师幽州牙将谭忠为刘济使魏知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685-0593c.png
其谋入谓季安曰今王师越魏伐赵不使耆臣宿将而
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秦甲君知为谁之谋
此乃天子自为之谋欲将誇服于臣下也若师未叩赵
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能不耻且怒乎既耻
且怒必任智士画长策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
鉴前之败必先伐魏矣
 臣祖禹曰朝廷伐叛讨逆以一四方此天下之公义
 也必与天下之贤者共为之(南有嘉鱼诗全诚/乐与贤者共之)其克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685-0593d.png
 以天下其不克以天下天子无私焉宪宗欲自有其
 功故任中人而不任宰相是天子与臣下争功也何
 其不广哉夫天子之功在于用人而不自用用伊尹
 者汤之功(伊尹商/汤臣)用傅说者高宗之功(傅说高/宗臣)用十
 乱者武王之功(周武王有乱臣十人谓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散宜生南宫适)
 (太颠闳夭及/文母十人)用周公者成王之功(周公成王叔父/相成王致太宰)
 闻独用家臣而后功由已出也宪宗一将承璀而天
 下之人已见其情知其将以誇服臣下人君之举动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685-0594a.png
 可不慎哉
五年帝尝欲近猎苑中至蓬莱池西谓左右曰李绛必
谏不如且止
 臣祖禹曰书曰自成汤至于帝乙成王畏相(书酒诰/自成汤)
 (至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安国云从成汤至帝乙中间之王犹能保成其王道)
 (畏敬辅相之臣/不敢为非也)其称中宗曰严恭寅畏(书无逸昔在/殷王中宗严)
 (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太王王季曰克自抑畏(同上惟/我周太)
 (王王季克自抑畏安国云太王王季/即祖皆言能以义自抑畏敬天命)诗曰惟此文王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685-0594b.png
 小心翼翼(大明诗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夫为人君动必有所畏此
 盛德也不然以一人肆于民上其何所不至哉宪宗
 畏直臣之諌而不敢盘于游畋(书无/逸)其可谓贤矣
 
 
 
 
 唐鉴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