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684-03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文考略卷十四
             嘉兴李光映撰
复唯识廨院记
 唯识廨院者蓝田故龙泉寺也有洪集者与姚氏共
 复之而为之碑碑文寥落耳书或正或行或草兼一
 二笔小篆分隶其草又时作渴笔极奇怪遒伟似鲁
 公诚悬而时复出入但记者为豫章黄(阙/)缺其名书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684-0399b.png
 者为琅琊(原阙/)元缺其姓名二字题额者为郑(原阙/)
 缺其名立石者为(阙/)大雅缺其姓诸人名姓无一全
 者独刻者张遵姓名无恙人固有幸不幸哉(石墨镌/华)
 复唯识廨院记豫章黄庶撰庶字亚夫宋时人其文
 载其伐檀集中(光映识/)
汝州香山寺大悲菩萨碑
 右碑蒋之奇撰蔡京书京字元长莆田人也早有时
 誉尤嗜书有临池之风初类沈传师久之深得羲之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684-0400a.png
 笔意自名一家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
 如冠剑大臣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介公子意气
 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节录宣和/书谱)
正献杜公衍书
 正献杜公以元老之重退居睢阳皇祐中宗翰出宰
 乡邑公赐诗以宠其行迈又赠言以勉之治效深恐
 真迹后漫灭勒于坚珉传示子孙奉遵训戒(孔宗翰/识)
 正献公晚乃学草书遂为一代之绝公书政使不工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684-0400b.png
 犹当传世宝之况其清闲妙丽得昔人风气如此耶
 (东坡/)
 高适五十始为诗而与李杜抗行正献公莫年乃学
 草书笔势翩翩遂逼晋魏孰谓秉烛不迨昼游哉(东/)
 (观馀论/)
 正献公尝和孙圭秘丞诗曰老来楷法不如初试向
 闲斋习草书落笔何曾见飞动雕章果已过吹嘘公
 楷法端劲如其为人暮年始学草书而欧蔡苏黄诸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684-0400c.png
 公皆盛许之岂非大本先立则纵横造次无往不合
 耶(停云馆帖跋/)
蔡卞曹娥碑
 北海曹娥真碑传世甚少皆摹刻也此蔡卞于元祐
 间书颇得其神而精采胜之以其宋人勿贵也且石
 在越迄今尚完善此拓更早字更全尤觉奕奕射人
 岂孝女之神常在山川间有志为书者则精神即附
 助之耶抑其地石佳而刻手工自昔已然耶由此观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684-0400d.png
 之则卞胜于京京又胜于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
 蔡名之有幸不幸如此若具目当家则一字便有定
 评宁复向人言下转(墨林快事/)
 蔡开府手腕极有力故行法多遒逸惜一二俗笔未
 尽去尔此碑尤可玩也(弇州山人稿/)
于真庵记
 此徽宗为道士于元隐羽化作都转运使任谅撰记
 而集唐欧虞褚薛颜柳李阳冰诸书者也亡国之君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684-0401a.png
 尚虚无而忘政治无足言者其书欧虞褚居十之七
 颜柳薛才间出或以颜柳字大不伦薛书少故尔李
 则独以篆额集刻俱善但书而百衲殊不足观存之
 以备一种(石墨镌华/)
 于道士元隐殁宣和帝赐之道号乃集唐诸名家书
 而为记集字绝无凑泊痕风神潇洒高手也(销夏记/)
韩魏公墓志铭
 熙宁八年 陈荐撰 文彦博篆额(原阙/)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684-0401b.png
灵岩寺疏
 建中靖国元年 蔡卞书
 帖末题胡(阙/)宗高奎观又有题云嘉靖元年三月六
 日棠陵方豪观呜呼君子可以人废书乎
 米南宫谓卞得笔此书圆健遒美有兼人之力而时
 以己意参之盖有书笔无书学者要之不可以人废
 也(弇州山人稿/)
善感院新井记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684-0401c.png
 熙宁七年 侯笴纂 文辩大师慧观书 李元直
 篆额
题介子庙碑
 介子庙碑张商英书
 商英法颜而自运为多(都穆帝京编/)
 张丞相好草书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
 字也丞相熟视久之曰何不早问致余忘之(冷斋夜/话)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684-0401d.png
永兴军香城善感禅院主海公寿塔记
 元丰改元 文辩大师慧观记 王颐书 李元直
 篆额
韶州宝林禅院记
 郑霖记 赵汝郛书 曾用虎篆额
汾州平遥县清虚观记
 元祐七年 谢悰记 朱处厚书 裴述之篆额
赐寿圣禅院敕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684-0402a.png
 熙宁二年
修感圣竹林寺罗汉洞记
 竹林寺罗汉洞记崇宁间僧有挺撰奉议郎知永安
 县事王道书(嵩阳石刻记/)
泰宁军升元观牒
 右碑在泰山东南麓升元观其大字草书甚遒劲不
 知何人笔录之以见当日牒文之式考宋史晏寅亮
 传但云政和二年进士为上虞丞不言历官兖州亦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684-0402b.png
 可以此碑补史之缺其曰太师国公则蔡京也(金石/)
 (文字记/)
韩昌黎五箴
 嘉祐八年 李寂篆书
太学葬士子义冢记
 嘉定元年 王介记 陈一新书
开元寺圆照塔记
 大观四年 陈振撰 晁咏之书 吴晙篆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684-0402c.png
三圣堂铭
 元符三年 竹璟记并书
三十六峰赋
 四明楼异令嵩高赋少室赋不足道而书者为武林
 僧参寥极得坡公卧笔法遒劲古雅即坡公见之亦
 当首肯(石墨镌华/)
 武林僧参寥从坡公游其所书楼四明三十六峰赋
 笔法全仿坡公闻彼时徐州有营妓习坡公书人每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684-0402d.png
 不能辨盖公为一代伟人即异流妇女咸知企慕效
 法如此而朝士顾欲杀之而甘心者何欤(销夏记/)
范致冲圣庙题名
 孔子祠墓古今贤哲莫不过而拜焉拜必有题刻石
 杂沓皆不足录偶见宋宣和间范致冲所留少快人
 意字法朗豁辞复莹畅洵千百不一二见者尚恨其
 于此时作元长手脚不无迎合之意然蔡其人可轻
 耳书固未恶也后评者以端明易之未见远绝览古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684-0403a.png
 者当平其心庶可张其目(墨林快事/)
泰山建长脚竿记
 元丰三年 胡元资撰 裴耸书 (阙/)守德篆额
龙图梅公瘴说
 绍熙改元 朱晞颜跋 石俛八分书
重修泰岳庙记
 宣和六年 宇文粹忠奉敕撰 张漴奉敕书篆
游师雄墓志铭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684-0403b.png
 绍圣四年 张舜民撰 邵篪书 章栥篆盖京兆
 安民安敏姚文安延年摸刻
 游公表章古迹自周秦以及唐无不有题识至今尚
 存焉志亦云然志多与史合盖修史时采志语入也
 志张舜民撰颇尽阐扬之致书者邵篪清圆秀劲大
 足名家所可恨者伤佻耳其书只尺作只赤赤与尺
 通杨用脩以尺牍为赤牍本之禽经雉上有文鴳上
 有赤王元美又引华山石阙云高二丈二志平等寺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684-0403c.png
 碑云高二丈八赤(石墨镌华/)
 仲恭从学于蔡鲁公京京教仲恭学沈传师遂自名
 家(铁围山丛语/)
 仲恭书秀有馀而老不足(姑溪集/)
封丰泽庙神敕
 政和八年 黄翰记并书
昭祖庵记
 政和改元 武陵王齐叟记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684-0403d.png
祀岳神颂
 宣和庚子
泰山题名
 一大观元年范致冲题一宣和己亥钱伯言题一徐世
 隆书一泰定元祀段辅等题名一至正乙酉贾鲁题
 诗
陆放翁帖
 所书或行或草陆书不多见有此足珍(光映识/)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684-0404a.png
吴说书
 宣和元年 书临川先生诸葛武侯诗广陵先生于
 忽操
唵字赞
 一宋太宗读正书宋熙宁二年刻一唐玄宗赞八分
 书金正大元年刻
刘次庄书仁寿县君墓志
 正德中祈泽寺脩佛堂此志背嵌墙角僧欲碎以为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684-0404b.png
 路东桥顾公见而止之遂传于世余向见此石在露
 地讽寺僧移向屋下然比久不至山中今不知果移
 否也又龙池边有宋时移文摹刻极精印冈公当不
 应反遗之也余既借观此帙而并以是告原博原博
 有别业在湖西他日转拓之归亦奇事也嘉靖甲寅
 三月十八日净信居士盛时泰仲交记(苍润轩帖跋/)
启母殿题名
 政和戊戌 王郅陈虎王渊同诣崇福参启母殿虎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684-0404c.png
 题
拜谒孔林题名
 宋熙宁八年钱协 大观丁亥黄辅国蔡渊石采圣
 裔端友尹天民王济朱平董延赏蘧汝贤杜立诚李
 寿 政和丙申夏鳍 宣和元年范致冲 宣和四
 年王云狄玣安宇吕希莘 宣和五年王衣同弟光
 宾 金大定甲辰赫兟
嵩山崇福宫题名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684-0404d.png
 大观庚寅 张杲题
紫虚谷题名
 熙宁辛亥李禹卿 熙宁辛亥刘凡田述古 元符
 己卯李公弼 宣和七年卢汉杰李百和李刚中
菩萨戒
 张循王之孙镃舍宅为寺有发愿文集米元章书为之
 (容台续集/)
 甚矣人之好名也好异也以米老之高资远襟何患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684-0405a.png
 不名于书圃而作意为奇尽取古人之法而废之能
 免于深呵以为幸而嗜之者奉之为正宗至于未能
 似者亦勉而学之其慕古崇师之雅几为识见不真
 所掩今平心品之张镃此字大有可取乃不在似米
 也若一一似米久矣夫人不之存矣怀仁一误于唐
 令后人皆迷至今更有可笑者集欧褚李颜人人挦
 扯臃肿瘠削备极苦楚而本色更无可取一夕而与
 瓦石俱尽悲夫(墨林快事/)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684-0405b.png
洪内相高州石屏记
 庆元改元 洪迈书 朱希颜跋
代州牛头山顺应侯庙记
 元丰元年 王崇拯记
重修三藏鸠摩罗什塔亭记
 元符三年 宁祖武撰 释宗议八分书
登封县卢店刱修东岳庙记
 建中靖国元年 刘(原阙/)撰 李伸书 冯益篆额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684-0405c.png
乾明寺建塔记
 政和五年 赵复圭撰 田伸渊书并题额
灵岩寺五颂
 大观四年 住灵岩释仁钦述 侍者道岩书
重脩北岳庙记
 崇宁五年 韩容记
双林大士十劝
 绍圣元年 净土院深明阁书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684-0405d.png
龙兴寺题名
 宋人金人观褚河南书圣教序题名
金刚经
 篆额曰府藏坡金经
中书劄子
 景祐二年
越州显宁庙昭祐公牒
 绍兴元年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684-0406a.png
星岩石室题名
 绍兴辛亥 张达明题
岳忠武大字
 绍兴五年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
绍兴十八年进士题名录
 此刻于环滁山中者是科第一甲十人第二甲十九
 人第三甲三十七人第四甲百廿二人第五甲百三
 十九人紫阳夫子在第五甲第九十最为下第而是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684-0406b.png
 刻则专为文公一人姓名下注云字元晦小名沈郎
 小字季延年十九九月十五日生外氏祝偏侍下第
 五二兄弟无人一举娶刘氏曾祖徇故不仕祖森故
 赠承事郎父松故任左承议郎福建建阳县群玉乡
 三桂里自为户注之如此其详馀但注某州县而已
 其得因文公以传其姓名犹为幸也榜首王佐山阴
 人宋状元录载会稽志云王佐廷对第一与朱某同
 榜志中言佐立朝风节亦自卓卓可观而必以与文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684-0406c.png
 公同榜加重如此又苍润轩帖跋嘉靖戊午年书云
 句容柳汧江君言远祖江宾王与朱文公同年家有
 当时试录(云云/)因得摩挲墨本按此试录盖江宾王
 手书而其子孙藏于家自宋绍兴以至明嘉靖间垂
 四百年不失出以示人以为荣则凡同榜三百廿馀
 人与三百廿馀人之子孙莫不藉此为荣可知也已
 (光映识/)
祖庙祭文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684-0406d.png
 景祐二年 四十五代孙道辅纂 张宗益奉命书
友石台记
 友石台记朱文公淳熙巳酉年书记后书云此屏山
 先生绍兴甲午年间之所撰按宋史儒林传刘子翚
 字彦冲学者称屏山先生以大儒之文得朱夫子书
 之而益彰矣朱夫子书似不一格他所见者不具论
 惟旧得家传诗礼四大字笔法端严此书则极流动
 然端严者自逸流动者不放要是中正和平之气流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684-0407a.png
 溢于笔墨间者也是碑在福建建宁府载天下金石
 志中(光映识/)
宜州学记
 淳熙六年 张栻记
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
 苏文忠书早师颜鲁公尝大书醉翁亭记刻石不改
 鲁公家法晚喜李北海书稍去其圭角变为圆熟旧
 时刚方笔仗不能尽脱此复书亭记真行草相间别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684-0407b.png
 有一种奇逸余学公书多年故考其渊源特为赞叹
 予书得其仿佛实隶公之下不胜惭惶云吴宽(碑跋/)
 右苏文忠公草书醉翁亭记后有赵文敏宋昌裔及
 吴文定沈石田诸公题识其为真迹无疑然笔画奇
 逸全不类其平日所书旧尝见东坡杂帖中有云驶
 月运舟行岸移八字公自题云此书真似杨风子也
 盖杨少师书宋初极重而传世甚少岂公尝爱而学
 之耶而此记笔法大与八字相类亦足为一验也昔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684-0407c.png
 子由题怀素自叙云余兄和仲特美行草惜不令其
 一见然则公盖尝留心于草圣者特世少见耳大抵
 人品既高下笔自然不同昔杜祁公楷书方严而晚
 乃以草圣见称盖高人韵士胸中无所不有不可以
 一律论也中立师相命彭抚勒上石以见东坡草圣
 之妙敬题其后(碑跋/)
 新郑公家藏苏书醉翁亭记今刻之石结法遒美气
 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第不类长公余见苏行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684-0407d.png
 草不少唯渴笔一二得似之耳正书遂无毫发且公
 此书既不登石不应复用前跋岂公没后有王逸老
 者居恒欲出怀素上乃其笔耶或南渡诸公如陆务
 观张温甫辈睹琅琊石刻戏书之耶又念三君不办
 此妙境令人恍恍跋尾赵吴兴小愞慢而疏不应称
 宋及赵子固并沈启南吴原博跋恐亦未为真耳区
 区不能随人悲笑因记于此以俟夫识者(弇州山人稿/)
 此新郑公得之徽废邸者公命摹刻摹者文寿承故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684-0408a.png
 能纵横自如字字不失真态其真迹一入江陵再入
 大内今世所传乃摹本耳王元美再三致疑初以为
 不似公书公没后有王逸老者自欲出怀素上或是
 其笔或是陆务观张温甫辈戏为之后又云渴笔纵
 笔拂策磔掠有折钗股屋漏痕法以为公兴到书则
 又不类又云赵吴兴宋昌裔沈启南吴博原跋是入
 石时寿承作此伎俩无一真者当尽割去之以备一
 家余蓄有此帖亦时展玩其中无一笔类长公者但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684-0408b.png
 此君笔法虽不能尽脱宋习却胜长公何不自显姓
 名而署长公耶殆不可晓然谓或为长公兴到书则
 断无是理也诸跋非真亦似有据第无从证之(石墨/镌华)
 成弘间有士人白麟专以伉壮之笔恣为苏黄米三
 家伪迹人以其自纵自由无规拟之态遂信以为真
 此所谓居之不疑而售欺者苏公醉翁亭草书是其
 手笔至刻之石矣米公书说亦此公所为也(六砚斋/)
苏文忠归去来辞旧本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684-0408c.png
 此帖似李北海流便纵逸而小乏遒气当是三钱鸡
 毛笔所书耳僧契顺大奇人然亦名使之在彼法中
 固无取也瘴海孤臣借暖牢落不尔无以送日为之
 一叹(弇州山人稿/)
 东坡谪岭南故旧少通问者在蜀惟巢元脩在吴则
 僧契顺皆徒步万里访之于荒陬绝徼之外元脩以
 是登名青史号称卓行契顺亦托此以传真可敬哉
 契顺之言曰惟无所求故来惠州盖有求则有欲有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684-0408d.png
 欲则失其本心是非颠倒有不自知者世之小人疾
 视君子至欲挤之死者岂皆其本心正生有欲故尔
 赵公珍藏此帖间出以示人所补多矣(西山集/)
 此石本在浔阳长公此书用笔员锋锷都不露后有
 跋差大字更疏爽余少藏是本每暇则临数百字常
 慨想惠顺自言惠州不在天上之语而壮之谓其间
 关万里只求长公一书为诞及今观之公此书真足
 以博惠公一死然公不书他文而独书靖节此辞岂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684-0409a.png
 非所谓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者深有感于中耶
 (苍润轩帖跋/)
 陶千古真人苏千古真士其重之不相借而光长相
 映发一也此书又居寂寥无人之地思传其精神面
 貌于北方与名士大夫相见宜其佳也况书之以遗
 契顺代裍载事甚清谊最古此之为遇合当自笔墨
 以来无两(墨林快事/)
 文忠书归去来兮辞与僧契顺者在淦谢绳正家后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684-0409b.png
 题彭镛拜观又邹文场金固同观又王汝玉跋刻石
 于浔阳王弇州称其流便纵逸洵有之其谓小乏遒
 气窃以为未当也此书极佳摹入晚香堂帖似未及
 此(光□识/)
苏东坡海市诗
 坡僲常谓韩退之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解宪宗之惑
 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已当时之谤观海市诗若出
 一辙世称二公命宫舍磨蝎故文而多讪信哉(苍润/)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684-0409c.png
 (轩帖□/)
 此本逍遥自在似不欲著画又似非笔版所成宛如
 星纬在天洲岛出海疏疏密密圆长全破不一其形
 亦不一其变自有书法以来无此凭虚规巧者也(墨/)
 (林快事/)
 右苏长公书自作登州海市七言古体诗一章凡十
 二韵集有小序而此不著登州岸东大海每春夏之
 交于波涛晻霭间见城郭邑屋楼台观阙参差隐见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684-0409d.png
 而人物车舆骑从裨贩之类往来杂遝不啻通都要
 区之突出乎前里俗夸言海市以为异馀时莫之睹
 也长公以元丰八年八月自阳羡起知登州十月十
 五日至登二十日召为礼部员外郎念奇观之非时
 而兹游之莫再乃沥诚致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
 日见所谓海市如春夏焉因作诗纪异视昌黎公之
 谒于衡山不亦异体而同符哉儒者语常不语怪海
 市之云涉于奇诡佛言幻境岂近是耶然则盈天地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684-0410a.png
 间一气耳其屈伸消息固有忽然而成形亦有窅然
 而莫知其终始者矣海为归墟鱼龙物怪何所不有则
 夫翕是百物之精而使光景变化随感随应为城邑楼
 观为人物车骑尚皆神之所为而造化之迹也黄太
 史云东坡乞得海市不时见神物亦爱魁礧之士乎
 此足以明长公之心矣夫奚疑哉(柳道传集/)
苏东坡黄州雪堂词
 坡书此黄州二词行模大小绝似表忠观碑遂无一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684-0410b.png
 笔失度恐好事者若圣教序之勒石也内百年强半
 来日苦无多语人或忧之而公敡历禁从节帅又十
 六年而后殁四百年后乃为唐伯虎作谶无情之能
 感有情也如此(王世贞/)
苏文忠广济大师行录小楷书
 唐广济大师行录碑玉沨撰沨与禅师并时苏文忠
 书并跋其字圆劲不必言妙在运笔天然若不知作
 小楷者故为小楷中所难也(光□识/)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684-0410c.png
苏东坡表忠观
 长公书法得自颜鲁公鲁公自蝇头小楷至径七八
 寸未有能穷以大者也盖其胸中之气不恒得大展
 局促细幅不既其质莛之撞乌足发洪钟之向哉此
 长公表忠观碑为公字之极大者而其气概尚有未
 展之色倘有长廊巨崖挥斗大奇踪不知又当何如
 佳也蔡万安桥便痴重可知方丈之难也每风檐披
 对手足亦为之舞蹈(墨林快事/)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684-0410d.png
 大字有骨力学长公书者自此入可得其势(苍润轩/帖跋)
 表忠观碑苏轼书文多磨灭旧在清波门外今重刻
 府学(天下金石志/)
 表忠观碑苏文忠公撰并书结法不能如罗池老笔
 亦自婉润可爱铭词是苏诗之佳者余常怪钱氏起
 群盗非有大功德于民而能制一方传数世穹爵崇
 奉迨于大明爝火自若纳叛之后圭组映带者又百
 馀年久而人思之何也武肃王初有国将筑宫望气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684-0411a.png
 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
 武肃笑曰世有千年而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
 民为遂弗改此其智有足多者五代史故欧阳氏怼
 笔未尽徵也(弇州山人稿/)
 缑山集载有文忠行书表忠观碑字仅拇指大者余
 未得见为恨(光映识/)
苏文忠乳母铭
 此刻在黄州近有人于土中得之盖子瞻亲书于石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684-0411b.png
 者以故比之他书尤淳古遒劲其用墨过丰则平原
 之遗轨也(弇州续稿/)
苏东坡罗池铭碑
 东坡公书柳子厚罗池铭辞遒劲古雅是其书中第
 一碑内步有新船秋鹤与飞昔人證之已明无足论
 者子厚英秀郁郁未吐没为明神亦是常理独怪嫚
 客死当是附伾文态未洗尽耳(弇州山人稿/)
苏长公半月泉诗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684-0411c.png
 前书苏轼刘季曹辅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坚同游元
 祐六年三月十一日
灵岩慈受和尚披云台颂
 凡十咏孙观跋宣和元年比丘冲正上石
苏东坡安平泉诗
 律诗一首旧碑失去沈一先集苏字重刻
苏东坡金刚经
 坡书金刚经刻石者二本其一后有甘升提举跋为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684-0411d.png
 甘刻其一前有篆书十馀字凡坡书瞥法多拂起是
 右军临宣示笔意甘本失之今此旧本也第石理粗
 漫锋铩多中断耳(弇州山人稿/)
 弇州谓此书刻石有二本余所得者前无篆书后亦
 无甘跋继得一本有倦圃先生印记亦与前所得本
 同(光映识/)
苏书司马温公碑
 温公碑在夏邑苏文忠奉旨撰书文既宏肆琳琅其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684-0412a.png
 音书法端谨大存晋唐遗法文忠第一妙迹也此碑
 仆后皇统八年夏邑令王廷直重刻之因斲旧石为
 四前有额后有跋事载元人程钜夫老杏图诗叙及
 王廷直修复温公墓碑记中(销夏记/)
 宋之政事推司马文章首长公以长公而述司马宜
 为一代巨观(墨林快事/)
 司马温公绍圣初有旨令毁隧碑豫章先生自黔安
 至荆南作诗云司马丞相骤登庸擢用元老超群公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684-0412b.png
 杨绾登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盖谓此也孙舍
 人君孚云方毁拆时大风走石群吏莫敢近独有一
 匠氏挥斤而击未尽碎忽仆碑下死其碑元赐精忠
 粹德(事文类叙/)
 帖内有书跋云司马文正公以元祐元年之九月卒
 于位其葬也以二年正月辛酉既葬之明年敕翰林
 学士苏轼撰碑上亲为篆字以表其首诚盛典也绍
 圣间惑于群憸之口仆碑而磨其文至金皇统间始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684-0412c.png
 访得旧本而摹立之斲碑为四额一跋一共六石余
 初得此碑凡四纸纵长丈馀横半之与斲碑为四之
 说符合而额与跋皆不可考矣呜呼是碑也仆于宋
 复于金其间岂无鬼神护持而余乃幸而得之又岂
 易哉又岂易哉按王廷直修复公墓在金皇统八年
 乃宋高宗绍兴之十八年距绍圣扑碑时计五
 十有五年矣又有一行云天启丙寅秋七月既望程嘉燧
 拜观于津逮轩(光映识/)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684-0412d.png
苏书湖郡刺史旧叙
苏书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
苏书上清词
苏书蒲涧寺诗
苏书大字忆子由诗
苏书大字醉翁亭记
 欧公此文苏公此书真不负此滁州山水但不知李
 阳冰篆庶子泉与韦苏州作诗时如何(苍润轩帖跋/)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684-0413a.png
 北宋学士东坡苏公之笔赵子固家藏旧物也今为
 伯田冯先生所得余在京时尝见此卷于高仁卿家
 前后有子固印识今悉亡之想为俗工裁去讵谓神
 物而灾亦见侵如是然字画未损犹幸甚耳或者议
 公书太肥而公却自云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
 谁敢憎又云余书如绵裹铁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
 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裹铁也夫有
 志于法书者心力已竭而不能进见古名书则长一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684-0413b.png
 倍余见此岂止一倍而已不识伯田之所自得又几
 何元贞二年四月一日持来求跋聊为草草(松雪集/)
苏书丰乐亭记
 坡公所书醉翁丰乐二亭记擘窠书法出颜尚书徐
 吏侍结体虽小散缓而遒伟俊迈自是当家醉翁一
 记偶创新矱翩翩动人无取大雅介甫沿之作志更
 成捧心若能于压字处用古韵差可耳(弇州山人稿/)
苏子瞻王郎碑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684-0413c.png
苏长公诗寄径山和尚
苏黄马劵帖
 右马劵帖刻在嘉兴陆宣公祠中乃子瞻为李方叔
 所书后有子由诗并鲁直跋方叔即子瞻主试落第
 者余尝谓子瞻以玉鼻骍赠方叔不足奇而子瞻以
 玉鼻骍赠方叔则甚足悲然方叔不遇于子瞻乃命
 也而后竟龌龊以死使坡公有爱才之累则士之自
 立可不慎欤嘉靖己未二月八日因友人所贻漫为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684-0413d.png
 志此
 马劵帖是苏黄二公为方叔区处其穷者读其劵真
 有令人愧死处今时风土偷薄岂徒朋友道沦落如
 兄弟骨肉以财势欺凌者何限况两姓人耶
 大字甚佳方叔遇子瞻不偶而落第即此刻观之不
 徒见当时友谊之笃亦足以知李公人品矣(三条苍/)
 (润轩帖跋/)
黄山谷晦堂开堂疏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684-0414a.png
 文节此书骨肉俱到胜七佛偈百倍(苍润轩帖跋/)
 山谷此书不带一毛单刀直入是真具禅观者(墨林/快事)
黄鲁直七佛偈
 此书遣笔纤刻手不佳失真多学者恐流于媚
 米元章曾讥黄鲁直是描字今以七佛偈观之信然
 如缺月疏桐之横放晚登快阁之清劲大江东去之
 转折则又种种臻妙大抵学书之士只须遍览古今
 墨迹石刻烂熟胸中临书时随纸笔兴趣写出更不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684-0414b.png
 可道古人不好处便落人脚底下尔(二条苍润轩帖跋/)
黄山谷食时五观
 食时五观帖多折笔
 余尝谓涪翁四体诗与五观帖视其言若迂而真有
 益于人今人阅世事不空读梵书不广少侈于衣马
 老溺于晏安失意则奔走竟日得志则饕餮终岁其
 有留意清淡者鲜矣而又况于深谙圣谛耶余借此
 帙于罗氏阅之而深有所感故手临以还之也(二条/)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684-0414c.png
 (苍润轩帖跋/)
 涪翁食时五观乃小乘经觕语耳然不可不时使何
 太宰王侍中读之笔法极轻弱而鲜馀味(弇州山人稿/)
山谷书经伏波祠诗
 山谷晚年书法大成如此帖毫发无遗恨矣心手和
 调笔墨又如人意譬泰豆之御内得于中外合马志
 六辔沃若两骖如舞锡鸾肃雍自应武象既不入驰
 驱之范亦非诡遇者之所知也范成大至能题于此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684-0414d.png
 (铁网珊瑚/)
 右文节公书刘宾客伏波祠诗雄伟绝伦真得折钗
 屋漏之妙公尝自言绍圣甲戍黄龙山中忽得草书
 三昧又云自喜中年字书稍进此诗建中靖国元年
 五月乙亥荆南沙尾书于时公年五十有七正晚年
 得意书且题其后云持到淮南示余故旧何如元祐
 中黄鲁直书也按公自评元祐中书云往时王定国
 尝道余书不工余未尝以服由今观之定国之言诚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684-0415a.png
 为不谬盖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
 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此书岂所
 谓字中有笔者耶公元符三年自贬所放还建中靖
 国元年四月抵荆南崇宁元年始赴太平凡留荆南
 十阅月常有解免恩命状云到荆南即苦痈疽发于
 背胁毒痛二十馀日今方稍㿉而此帖云病疡不可
 多作劳正发奏时也嘉靖十年辛卯冬腊月三日
 徵明书(书画题跋记/)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684-0415b.png
黄山谷书欧阳永叔庐山高歌
 欧阳公庐山高自谓出李杜上不满识者一笑然其
 雄劲豪放亦是公最合作诗也凡李杜长歌所以妙
 者有奇语为之骨有丽语为之姿若十万众长驱而
 中无奇正器甲不精丽何言师也山谷此书姿态犹
 存而锋势都乏岂石顽工拙之故耶(弇州山人稿/)
 欧文忠公庐山高自谓其颉颃蜀道难然得涪翁此
 书愈觉气势轩翥是皆二公平生之极诣也(苍润轩/帖跋)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684-0415c.png
黄山谷禹太伯季子伍员碑
黄鲁直大字
 帖有跋云山谷老人墨快四幅余得之方伯(阙/)公喜
 其奇屈苍健有古意恐传之不永因付(原阙/)令王达
 重刻于邑庠之(阙/)堂以与四方之学书者共之(原阙/)
 壬辰四月吉(原阙/)宪司事莆田杨沤识
山谷夷齐墓碑
 余始谓黄书倾侧尽变唐法又得此碑而不觉失席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684-0415d.png
 也碑乃黄书而无一笔类梁公碑者法全出褚登善
 圣教序瘦劲绝人策拂钩磔几无遗恨但结体疏少
 逊登善耳疑一人手腕岂其悬殊若是且黄他书俱
 与此不类何也今世字学出苏黄者强半遂令唐法
 不传不知黄故自能传唐法者也(石墨镌华/)
 山谷字拖沓跛踦聊以不拘拘绳墨放诞自胜故人
 诮之者谓之苟此书何其不苟也一笔一转从容于
 法度之中而挺直不阿骨鲠无间有斩头截胸不可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684-0416a.png
 屈挠之气虽学褚圣教然亦谓于二子之墓为宜尔
 耶(墨林快事/)
黄山谷墨竹赋
 山谷之字以天趣胜小字拘束不尽所长此墨竹赋
 磊落淋漓与赋中语相发如月影上窗流风入袂一
 种活泼泼恬旷之妙不可名状岂目对墨竹神与俱
 摇不自觉其情志之出诸胸入于手也(墨林快事/)
 石室先生以书法画竹山谷道人以画竹法作书其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684-0416b.png
 风枝雨叶则偃蹇欹斜疏棱劲节则亭亭直上此卷
 为克庄书墨竹赋尤是当家试一展览淇园秀色在
 目睫间矣(弇州山人稿/)
黄鲁直大字颂
黄山谷大江东去辞
 涪翁此书不如缺月挂疏桐后有跋语已模糊(苍润/)
 (轩帖跋/)
 铜将军铁著板唱大江东去固也然其词跌宕感慨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684-0416c.png
 有王处仲挝鼓意气傍若无人鲁直书莽莽亦足相发
 磊块时阅之以当阮公数斗酒(弇州山人稿/)
黄山谷书中兴颂碑后诗
 山谷中兴颂碑后诗是论宗语俯仰感慨不忍再读
 迫急诘屈亦令人易厌书法翩翩有致惜拓摹久遂
 多失真者余谓坡笔以老取妍谷笔以妍取老虽侧
 卧小异其品格固已相当跋尾云惜不得秦少游妙
 墨镵之崖石少游当亦善书尔时谪藤州故谷念之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684-0416d.png
 耶(弇州山人稿/)
山谷涪州诗
山谷登东林诗
山谷狄梁公碑
 自古正书法无作倾侧笔者晋人法在态中故圆而
 多逸唐人态在法中故方而多遒宋初诸人犹遵唐
 矩四大家出而唐法尽变竞为偏侧矣鲁直其尤甚
 者而昔人乃谓狄公事范公文黄公书为三绝即文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684-0417a.png
 正文篇法靡弱与黄公何绝之有试以视裴公文李
 西平事诚悬书为何如毋言蔡中郎之于郭有道也
 (石墨镌华/)
 王钦佩先生谓此碑如刘阮之徒章甫俎豆盖谓涪
 翁不善真书故不免反拘于规矩中无超然处也(苍/)
 (润轩帖跋/)
 碑为范文正公撰文黄文节书文载梁公事极悉书
 极端谨不类他书以梁公之勋德文正之文章文节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684-0417b.png
 之妙笔可称三绝文节尚有夷齐碑惜未见(销夏记/)
 昔人谓狄梁公事范文正公文之黄文节公书之为
 海内三绝然文篇法既俳书势亦倾侧未足绝也黄
 正书不足存有韵无体故也梁公复英王荐张相所
 称潜授五龙夹日以飞千载而后犹凛凛生色然史
 称王及善王方庆亦与谏复英王者柬之以梁公荐
 自益州拜洛州再迁秋官后以姚崇荐入相世知姚
 著绩开元不知其荐张至二王愈泯泯矣余故附著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684-0417c.png
 之(弇州山人稿/)
黄鲁直题琴师元公此君轩诗
 弘治辛酉长洲薛英按蜀获此碑于南荣立于分司
 覆之以亭自以为起废涪翁九原之英爽亦一苏醒
 昨玉泉公在南荣分司早发时忽见破屋中树一石
 自披荆视之因拓以归噫好事如玉泉公使薛老有
 知其亦苏醒已乎涪翁此书与诗颇奇伟自言咄嗟
 而成文不加点盖亦一时之兴所至尔程婴杵臼二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684-0417d.png
 句煞有江西𣲖之意(苍润轩帖跋/)
 琴之法音一往而无挠曲韵回伏而多俳徊乃为妙
 指写琴手者未必能尽也山谷老人不但以言写之
 而以字写之笔笔各具一趣以自成一物又共逗一
 趣以共成一物读其句而琴之声依依在耳即此君
 之高洁亦依依在耳且刻手精工于厉石崩脆之上
 独传其神而即其一点一画不甚照𬋩而握运挥驰
 之色具在无遗在山谷诸石中此其第一矣(墨林快/事)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684-0418a.png
 此君轩诗为涪翁极得意之作而书亦潇洒如意不
 知刻于何地摹手不工然一段清朗之致如霁色在
 林尚足扑人眉宇也(销夏记/)
 先骑曹子猷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吾家小祇园竹万
 个中有轩三楹不施丹垩纯碧而已零雨微飔朝暾
 夜月峭茜青葱映带眉睫间令人神爽陈子兼方伯
 为题署曰此君轩今年归自楚得山谷老人大书此
 君轩诗一卷怒笔勃掣有箨龙坼石势悬针下垂则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684-0418b.png
 轻梢遏云槎牙外向则须节奋张居然墨池傍兔苑
 因留寘山房中异日乞公瑕双钩入石壁之轩为此
 君传神(弇州山人稿/)
黄鲁直题元上人此君轩诗
 先有一刻最妙颇有瘗鹤铭之致此刻诗即别而字
 乃娟秀柔腻另具风流然开朗雅鬯非山谷老人不
 能也古人遗字如此者多或各有所祖未必伪黄字
 近亦当(阙/)为其不拘束而自合矩度然学之者必至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684-0418c.png
 于沓拖无骨不相称架苟能于谨严绵密中时一涉
 其自得之趣乌见其不可也因并存录以俟后之博
 览而有目力者鉴之要以彼一石为极则(墨林快事/)
 涪翁书此君轩第二诗是初得长沙法而以华阳真
 逸笔运之能于稚中取老作法外具眼观可也(弇州/)
 (山人稿/)
 山谷书此君轩诗有二刻皆行楷大字其一前云奉
 题琴师元公此君轩后云元符二年冬元访余于𤏡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684-0418d.png
 道约来三月余必东归归当复来别我既而如其言
 果来相见但乞此君轩诗而已咄嗟而成文不加点
 其一前云题元上人此君轩后云钟陵黄庭坚鲁直
 奉答周彦诗与前同韵观山谷别集有此君轩诗跋
 云余既追韵作此诗寄周彦周彦抄本送元师元师
 更欲得余手写因为作草书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
 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
 同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684-0419a.png
 人悟此法耳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按跋
 所云追韵作此诗寄周彦即石刻所云奉答周彦者
 也而跋所云更为元师作草书草书本不知有石刻
 否据其自鸣得意方之旭素必有可观也其行楷本
 二刻墨林快事所评论至当皆为足珍(光映识/)
米海岳天马赋
 天之美以清风暖日地之美以青山绿水人之美以
 丰肌端骨而为三才之秀独可疾雷苦雾惊湍险涧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684-0419b.png
 鬼躯兽吻为美乎米老之字洵有怪法乃其弊非佳
 境也惟大字天马赋差为合作无奈好异之辈疑少
 踏厉之态另出面目诸丑毕具大雅之道逝其远矣
 而又有为眩惑者表之惟恐不及老颠何仇于后人
 也至于字有互异亦惟大字者胜余力为洗垢自附
 于老颠知已云(墨林快事/)
 米书此赋余见三本学擘窠大字仅有此一本字字
 皆可为榜署米公自言大字如小字以势为主者(容/)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684-0419c.png
 (台续集/)
 庚午春马生致米元章墨刻天马赋笔势雄强超逸
 真有千金蹀躞过都历块之气赋语则不受衔齧膝
 生秃驹耳徐元玉后题一诗颇致代兴意未敢尽许
 也(弇州山人稿/)
米元章章居士墓表
 元章书章吉老墓表笔势纵于志铭大都士人作书
 时有乖有合观者虽不可执此较彼然必求其妙处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684-0419d.png
 则于自已临摩方有资助不则只是闻张颠善草凡
 得其败纸恶札皆谓是以头濡墨时所书岂不是痴
 人前说梦(苍润轩帖跋/)
米海岳章吉老墓志铭
 章吉老传卢扁之术米元章得钟王之法真世间之
 二妙濡郡之一奇也而志乘不录碑植于城南十数
 里荒郊中盖吉老之墓在焉由大观距今百六十馀
 载雨淋日炙渐觉斑驳惧其弥久而磨灭也因刻之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684-0420a.png
 以附于宝晋斋帖末(曹之格跋/)
米南宫菉竹居诗
米南宫乐圃先生墓志
 米元章书沉著痛快直夺晋人之神少壮未能立家
 一一规摹古帖及钱穆父诃其刻画太甚当以势为
 主乃大悟脱尽本家笔自出机轴如禅家悟后拆肉
 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虽苏黄相见不
 无气摄晚年自言无右军一点俗气良有以也此为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684-0420b.png
 乐圃书志遒劲奔逸又是平生得意笔太史公作信
 陵君传蔡中郎为陈仲弓志皆以得意人不轻赞誉
 正似此书耳(容台集/)
泰山封禅遗文碑
 司马相如撰 米芾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熙宁
 元年
米元章颜鲁公碑阴记
 米书素有偏侧之势一遇鲁公便加庄重鲁公之风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684-0420c.png
 至数百年后犹能匡正米老(金石评考/)
 宋世书称蔡黄苏米然南宫虽自晋唐诸名家出而
 其法亦少变焉此帙笔势犹端谨无怒张秾纤之失
 其亦因鲁公而变之者与(苍润轩帖跋/)
 米老为鲁公书碑阴即用鲁公书法奇宕可喜至碑
 中谓杞欲害公之人而不能害公之仙其说亦奇余
 以为杞能害公一时而不能不予公以千古固无论
 公之仙与不仙也(销夏记/)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684-0420d.png
米海岳龙井山方圆庵记
 此米字之最有声合作者乃以庵之僧脩好事者适
 得米老旧拓以补亡而恰遇一颠倒装潢者错其先
 后据之入石虎林游人如织莫有为之是正者余早
 得此本亦以为装家误旋入杭摩挲石下依然误也
 因另拓一纸为之改装则文从理顺不致诮一公为
 伧父颠士为糊目矣欲再正其石而匆匆北归当赊
 此恨因识于此(墨林快事/)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684-0421a.png
米海岳孔林古桧诗
 王佐云古桧在孔林杏坛东南今不存矣惟再生一
 株亭亭独立身文皆左转如草绳缠至梢有叶青青
 可爱非世上所有也佐亲见之梢尾有叶一小丛广
 高一尺许树大仅一尺许(志林考据/)
 右孔圣手植桧赞米芾纂并书碑在孔林余得之于
 圣公彦缙陆伯易为余言宋人书米为优而余家米
 书独此与露筋碑为优云(东里续集/)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684-0421b.png
米南宫王略帖
米元章芜湖县学记
 此碑在米书中最为瑰玮吾乡严子寅酷爱海岳书
 每日临千百字弊则更易一帖此本不知是第几次
 装者(苍润轩帖跋/)
 米老书所贵独鍊自己精神全不依傍门户即其梦
 寐古法头目奉之要不过以薪炭其丹先已在炉中
 不借他分毫也贵亦在此累亦在此奇形怪貌居之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684-0421c.png
 不疑所云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令人乍见而怪再见
 而习三见而渐亲就之以为函盖世间自有此一种
 形貌无足怖悸而已此学记字字有体势亦鲜败笔
 又米书中之可贵者(墨林快事/)
 芜湖学记黄裳纂文米芾书字法遒劲而韶秀余旧
 有未断本兵乱失去今虽稍剥然大胜龙井方圆庵
 诸刻(销夏记/)
米海岳研山铭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684-0421d.png
米友仁苏州孔庙碑
 评者以南宫书怒张有子路未见夫子时气象今以
 小米较之又不但堂庑之羞而已余尝合晋二王唐
 二欧宋二米并观谓其一蟹不如一蟹以兹二刻视
 之良可见其梗槩矣(苍润轩帖跋/)
 米元晖书夫子庙记石刻在吴城中书亦秀颖可爱
 但结法既不古又乏变态耳黄涪翁赠之诗虎儿笔
 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取羲之献之故事书家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684-0422a.png
 不愧箕裘者有大小钟大小卫大小王大小欧阳大
 小米惟小米差弱耳(弇州山人稿/)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684-0422b.png
 
 
 
 
 
 
 
 金石文考略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