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684-029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文考略卷八
             嘉兴李光映撰
集王右军书圣教序记
 此碑为百代书法模楷今时尤重拓者无虚日风骨
 铓铩俱无存者形似耳然其笔法隐然可寻余曾见
 旧拓十数本独长安一田生本为善今已为按察佥
 事刘公馀泽索去馀皆不及也余所收本乃二十年
卷八 第 1b 页 WYG0684-0299d.png
 前物较之今拓犹胜真可宝惜(石墨镌华/)
 书苑云唐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诿弘福寺怀
 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迹咸萃其中
 今观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者纤微克肖书苑之
 说信然然近世翰林侍书辈多学此碑学弗能至了
 无高韵因是目其书为院体由唐吴通微昆弟已有
 斯目故今士大夫玩此者绝少然学弗至者自俗耳
 碑中字未尝俗也非深于书者不足以语此政和四
卷八 第 2a 页 WYG0684-0300a.png
 年四月长睿书(东观馀论/)
 圣教序虽沙门怀仁所集书然从高宗内府借右军
 行笔摹出备极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龙象兰亭之羽
 翼也余平生所见凡数十百本无踰于此者其波拂
 钩磔处与真迹无两当是唐时拓本耳去岁嘉平腊
 得此本今年伏中复得定武兰亭为自快自赏者久
 之穷措大馀生一何多幸耶
 圣教序未裂本予往往得之多为人乞去而留其颇
卷八 第 2b 页 WYG0684-0300b.png
 佳者此亦其一也怀仁既善书又从文皇借得真迹
 摹出以故虽不无偏旁辏合而不失意他集右军书
 者未尽尔也(二条古今法书苑载王世贞说/)
 世之所以重藏序非重怀仁也以右军之精神在也
 右军之精神一寄于石而怀仁即可以为世宝则夫
 古拓之全者一笔一画右军之遗意与怀仁寤寐追
 维之极思一举而收之岂非千古之尤物学此道者
 所当以顶踵奉之者哉(墨林快事/)
卷八 第 3a 页 WYG0684-0300c.png
 怀仁真迹在余家一纪馀未尝展观今乃临石本政
 如汉元杀毛延寿
 每以怀仁圣教序书有蹊径不甚临仿欲用虞永兴
 法为之方于碑刻习气有异此册亦其一也苦不能
 竟耳
 古人摹书用硬黄自运用绢素此卷首有宋徽宗金
 书缥字与内景经同一黄素知为怀仁一笔自书无
 疑书苑所云杂取碑字右军剧迹咸萃其中非也黄
卷八 第 3b 页 WYG0684-0300d.png
 长睿书家董狐亦以书苑为据恨其不见真迹辄随
 人言下转耳
 此书视陜碑特为姿媚唐时称为小王书若非怀仁
 自运即不当命之小王也吾家有宋舍利塔碑云习
 右军书集之为习正合余因此自信有会(四条容台/集)
 集右军书圣教序心经予前后阅数十本独此旧拓
 本不失笔意最佳耳此序为唐文皇记为高宗作今
 以冠藏经盖叙记僧玄奘求法事也始奘于武德末
卷八 第 4a 页 WYG0684-0301a.png
 乞往西佛地取经不许乃私从一贾胡阑出边亡何
 胡弃之去几死独身越五烽谒高昌王传致西突厥
 可汗历十馀国而抵鸠摩从胡僧戒贤习大乘论译
 经语又之中天天竺戒日王所说法积十八年而以
 二象驮夹经像还至凉州上闻手诏飞骑迎之令安
 夏阿兰若译经行世而父子相率为序记侈大之噫
 彼高宗者固耳岂文皇之雄略豪气而遂衰沮不振
 至此耶彼其志得而无所事事意惓而感慨系之不
卷八 第 4b 页 WYG0684-0301b.png
 之于长生则之于因果无足怪也奘既托之文皇怀
 仁又托之右军以不朽其业即令达磨师见之不满
 一笑耳右军真迹固多第自禊帖外不应行法大小
 匀整乃尔且梵字多所不备其小小展缩偏傍辏合
 所不免也
 圣教序书法为百代模楷病之者第谓其结体无别
 搆偏傍多假借盖集书不得不尔仲蔚谓出文皇手
 又经于志宁等润色不无失真是不知咸亨中沙门
卷八 第 5a 页 WYG0684-0301c.png
 怀仁模集勒石而心经末有志宁等润色题字盖玄
 奘方于洛中总译西域所赍经藏以志宁等领其事
 故云尔唐世宰相有兼译经润文使者即其职也凡
 唐藏经卷尾皆有诸公名姓此何与于书而仲蔚乃
 以是病之陋一至此乎展册为之失笑(二条弇州山/人稿)
 王弘撰曰序中如金容掩色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中
 无色诸色字于草法合至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无色声香味触法诸色字乃包字集书者误以
卷八 第 5b 页 WYG0684-0301d.png
 此作色耳观天地苞乎阴阳苞字下体文抱风云之
 润抱字右边自见而昔无言及之者(金石文字记/)
 怀仁圣教序乃集右军书宋人极薄之呼为院体院
 中人习以书诰敕士大夫不学也赵子固云其中逸
 笔不知怀仁从何处取入使人未学他书先学此殊
 为可恶子固深于书学者故其言如此至近时乃大
 不然视此帖不断本如怀宝收藏家学与不学俱购
 求一本以侈人而秦中士夫为甚有著金石史者谓
卷八 第 6a 页 WYG0684-0302a.png
 圣教序较定武兰亭相绝千里可为喷饭真所谓夜
 郎王不知汉大彼或未见真定武耳兰亭是右军第
 一妙迹定武是兰亭第一妙本不特此也即宋所临
 诸本无不各具一风格陆子渊所谓原本既高得其
 一枝半节无不善者人能学一分即得一分之力无
 不卓然大雅惟一学圣教序则浑身板俗即唐人吴
 通微号能书者亦受此累况其他乎黄长睿云学勿
 能至自俗碑字未尝俗夫碑字不俗何以学之辄俗
卷八 第 6b 页 WYG0684-0302b.png
 使学兰亭者有是乎长睿深于书学者失言矣余初
 得一不断本继于故内复得此本更完好字法纤毫
 毕具盖唐拓也秦人王文含见之叹不释手(销夏记/)
 按董文敏容台别集云云圣教序是怀仁书矣怀仁
 既奉敕书宜云僧怀仁奉敕书何驾名右军若奉敕
 集右军书又不得自书文敏言怀仁真迹在其家恐
 未必是真迹即使是真迹当是怀仁集书之后另书
 岂可据此疑集书原本耶沈文恪跋所临兰亭后序
卷八 第 7a 页 WYG0684-0302c.png
 云古人集字之工如出一手他帖不多见唯圣教序
 及此序耳董宗伯谓怀仁乃右军后裔习其祖之笔
 法流传既久遂以习为集不知何所考据则文敏所
 言怀仁真迹文恪亦不以此为据也(光映识/)
慈恩寺雁塔褚河南书圣教序记
 褚河南书本学逸少而能自成家法然疏瘦劲鍊又
 似西汉往往不减铜筒等书故非后世所能及也昔
 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
卷八 第 7b 页 WYG0684-0302d.png
 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河南岂所谓瘦
 硬通神者耶(广川书跋/)
 此以序与记分刻二碑于慈恩寺塔下分东西两龛
 置之风雨与童牧俱不能及是以能久而不毁书法
 遒健然用笔轻细后署永徽四年书似不及同州本
 (石墨镌华/)
 此长安本也笔法老干简劲有不可屈之色而形态
 朴野似以贫贱骄人者可敬而不可狎造其妙可以
卷八 第 8a 页 WYG0684-0303a.png
 高揖贵人而学之未至觉粗直可憎盖喜甘恶苦所
 从来矣(墨林快事/)
 三藏圣教序世传二本予尝评之以为王书如千狐
 聚裘痕迹俱无褚书如孤蚕吐丝文章具在然今藏
 书之家右军之刻多有而中书之拓仅见简翁此帙
 纸墨两精原溥可以保矣(苍润轩帖跋/)
 赵崡曰据张茂中游城南记云寺废毁殆尽惟一塔
 俨然则今寺亦非唐刱而塔自宋熙宁火后不可登
卷八 第 8b 页 WYG0684-0303b.png
 万历甲辰重加脩饰施梯始得至其颠求记所谓唐
 人墨迹孟郊舒元舆之类皆不可得塔下四门以石
 为桄桄上唐画佛像精绝为游人刻名侵蚀可恨东
 西两龛褚遂良书圣教序记尚完好而唐人题名碑
 刻无一存者问之僧云塔前元有碑亭乙卯地震塔
 顶坠压为数段今亡矣(金石文字记/)
 长安慈恩寺有河南所书圣教序记分为二碑嵌雁
 塔门东西两傍最完好序云永徽四年十月十五日
卷八 第 9a 页 WYG0684-0303c.png
 建中书令臣褚遂良书记云永徽四年癸丑十二月
 十日建尚书右仆射上柱国河南郡开国公臣褚遂
 良书此是同州召还后笔称臣者以御制文非奉敕
 书也(销夏记/)
同州褚河南书圣教序记
 余旧藏褚登善圣教序记婉媚遒逸波拂处虬健如
 铁线盖善本也后陜省致一纸轻弱不足言或以为
 翻刻或以为有二本第俱有可疑者旧藏本称龙朔
卷八 第 9b 页 WYG0684-0303d.png
 三年建按遂良以永徽六年贬潭州显庆二年徙桂
 州未几贬爱州岁馀卒盖未尝生及龙朔也岂遂良
 尝书之至是始摹拓上石耶陜省本则云永徽四年
 中书令臣褚遂良书考之本传宰相表遂良贞观末
 为中书令后罢永徽三年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三品四年进尚书左仆射疑皆后人附益之耳(弇州/)
 (山人稿/)
 此以序记并书一碑在同州遒逸婉媚波拂处虬健
卷八 第 10a 页 WYG0684-0304a.png
 如铁线后署龙朔三年书似胜慈恩本
 圣教二碑王元美考年代官品以为不合署名处疑
 皆后人附益良是但元美未尝至关中遂不知二碑
 所在耳余又按玉海太宗制圣教序高宗为太子又
 述记并勒置慈恩寺浮图永徽四年十月褚遂良书
 则大塔本似是真迹而同州本反胜何也(二条石墨/镌华)
 按旧唐书褚遂良传永徽元年出为同州刺史三年
 徵拜吏部尚书显庆三年卒于爱州至龙朔三年则
卷八 第 10b 页 WYG0684-0304b.png
 遂良之亡已五年矣恐是后人追刻也王弘撰曰碑
 后有大唐褚遂良书在同州倅厅十字当是后人补
 书其书法亦微不类(金石文字记/)
 同州河南所书圣教序记与慈恩寺大小略同而同
 州饶骨慈恩饶韵如出两手而同州尤有坠石惊雷
 之势后云龙朔三年癸亥六月廿三日建大唐褚遂
 良书在同州倅厅按公永徽元年庚戌出为同州刺
 史三年还朝六年贬潭州显庆二年贬爱州三年戊
卷八 第 11a 页 WYG0684-0304c.png
 午卒于贬所至龙朔癸亥卒巳六年盖非手书上石
 者公殁同人不胜桐乡之思复摹刻官所寔记所建
 岁月初不计其存亡其两地字迹不同者摹手异耳
 (销夏记/)
 此碑书龙朔三年是时褚公亡已五年矣似属可疑
 按雁塔二碑皆称臣某此碑直书姓名而不称臣王
 弇州所云褚公尝书之其后模勒上石者容或有之
 销夏记金石文字记皆拟为追刻诚是余于雁塔同
卷八 第 11b 页 WYG0684-0304d.png
 州二刻之外又得一本年月同雁塔本而字法不同
 碑已有断蚀处不知此碑在何所诸评论者皆不之
 及焉苍润轩帖跋论褚公真书圣教之后又一条云
 褚公行书圣教序碑立于怀仁集右军书时盖是咸
 亨三年然则褚公圣教序实有四本又金石录载有
 王行满正书圣教序并记在显庆二年余亦收得一
 本(光映识/)
王居士砖塔铭
卷八 第 12a 页 WYG0684-0305a.png
 上官灵芝撰 敬容正书 显庆三年十月 近出
 南山楩梓谷土中(金石文字记/)
骑都尉李文墓志
 碑曰公讳文而不言其姓盖石断而亡其半尔文休
 承题其㡨曰李将军碑考唐书及集古录金石录碑
 目皆无李姓名文者人无可纪史不悉载天下碑阙
 至多欧赵不能兼收理或有之第碑又曰夫人李氏
 礼不娶同姓则文似非李也唐初功臣率多赐姓而
卷八 第 12b 页 WYG0684-0305b.png
 碑叙官阀有曰开国承祉得非先娶李而后亦赐姓
 者与休承素称博洽且不轻妄余是以疑之(金石评/考)
 同里曹生仲经嗜金石文手拓同州李君碑示余纸
 墨精善对之眼明碑未详书者姓氏观其峻利秀逸
 非王知敬殷仲容不能造诣及此李君讳文字纬东
 汉以后字必以两字称一字者罕矣载于唐书房玄
 龄字乔颜师古字籀李众字师李琇字琇张巡字巡
 郭曜字曜宇文审字审李恢字祚李条字坚窦思仁
卷八 第 13a 页 WYG0684-0305c.png
 字恕张义方字仪此外不多见也(曝书亭集/)
太宗文皇哀册
 正书 褚遂良撰并书
 哀册褚固宜有书乃字法太稚而冶虽河南降格而
 为之亦不至是后人临仿不可知要不可据以为登
 善之正果也(墨林快事/)
 褚河南书哀册刻于吴江史氏余疑为米南宫所临
 以其时出米老脚手故也又常获观褚书枯树赋儿
卷八 第 13b 页 WYG0684-0305d.png
 宽赞真迹与此体不类且小米跋尾盖其晚年语意
 实有未尽必求售者剪弃后语以冒褚名而希厚价
 尔观陈子微跋惟南宫知之以下数语可见(金石评/考)
 天台詹君国器嗜古如嗜利近于汴梁市中购得褚
 登善所纂唐太宗哀册文一卷旧尝藏相台岳珂倦
 翁家后有北燕乔篑成所题定为唐人书詹君既自
 识其左复请濂一言之濂闻唐故事哀册国之大典
 也非职载笔至司钧衡者不敢为之登善自贞观二
卷八 第 14a 页 WYG0684-0306a.png
 十二年九月己亥为中书令二十三年三月丁卯太
 宗不豫四月己亥幸翠微宫五月己巳崩于含风殿
 庚午奉大行御马还京师当是时登善秉政中书缉
 熙帝载者已九月哀册必属之盖无疑也此卷当为
 命稿之第二故于二十三年下阙岁次己酉五月甲
 辰八字嗣皇帝下不书治字家传缙云下无高祖配
 天一人有庆八字溯悲风于长下阙术字然特其阙
 文耳徵之大诏令萝图琬琰集文粹文苑诸书其改
卷八 第 14b 页 WYG0684-0306b.png
 又各有同异殆不能悉数也濂窃按正史杂史咸谓
 太宗以八月庚寅日葬与大诏令等书并同庚寅则
 八月之十八也今独云庚子则是月之二十八日不
 知何以有一旬之差将史误耶或稿本之笔讹也嗣
 皇帝之名不书惧僣也其理固当太宗之崩既书二
 十六日己巳矣年月甲子初何足隐讳而悬空之耶
 尤有不可得而晓者相去七百馀载其事不可臆度
 未可以遽言也若论字画当为登善所书登善初师
卷八 第 15a 页 WYG0684-0306c.png
 虞世南晚入右军之室故唐之能正书者仅二十八
 人而登善居三四之间此卷温润似虞其结体则多
 法右军世之人徒见登善所书或与薛稷类者遂疑
 之殊不知先哲有兼人之才而其作字初不拘一体
 张颠善草书至其小楷极端谨有法传其学者惟颜
 真卿得之尔观登善者宜以是求之篑成虽号能览
 古其言似不足徵也国器尚永宝之翰林学士金华
 宋濂题(潜溪集/)
卷八 第 15b 页 WYG0684-0306d.png
 褚河南书太宗哀册文旧得之先友登州教授郭敬
 守先生书家论古名贤遗迹河南传世之佳者三龛
 碑儿宽赞及此帖耳三龛碑未得见尝见会稽邓宗
 经有儿宽赞墨迹真妙绝此帖亦今世所罕见者余
 家诸帖此当为冠(东里续集/)
 晋宋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潇洒酝
 藉折旋俯仰容止姿态自觉有出尘意陵夷至于中
 唐法度森然大备而怒张挺勃之气亦已露矣唐初
卷八 第 16a 页 WYG0684-0307a.png
 诸贤去古未远故犹有晋宋遗风观褚公所书哀册
 岂后人所可髣髴哉古人所为常使意胜于法而后世
 常法胜于意意难识而法易知颜柳之书余一见即
 知其美此书八九年中凡三见矣今始识其用意之
 妙正犹有道君子泊然内运非久与之居不足知其
 所蕴也(逊志斋集/)
儿宽赞
 褚书本和易妍美圣教记序可见已缘中有纷披老
卷八 第 16b 页 WYG0684-0307b.png
 笔人遂目以枯涩而讹传之深可惋叹此赞用意细
 贴运笔轻活而一种老成尤自不可及盖褚书中之
 最合作者(墨林快事/)
枯树赋
 晋贤之后字之琤琤成名者褚枯树其一也屡经翻
 摹精神如在况以元美先生付之良工固已足满海
 内之志矣吴兴益之以图早安蛇足况继之以临能
 无虎皮集为一卷弥添河南之妍此不必容赞惟深
卷八 第 17a 页 WYG0684-0307c.png
 感于此赋之遇也(墨林快事/)
 枯树赋故龙图阁寿春魏公家传云褚河南书其卷
 末题识止云贞观四年为燕国公书而无书人姓名
 按徐浩书品云中宗时中书令宗楚客恩倖用事尝
 赐二王真迹二十轴因制为十二屏以褚遂良枯树
 赋为脚大会群贤张以示之薛稷崔湜辈见之皆废
 食叹息验此赋河南书明矣然既用作屏而今本乃
 横卷岂非后之好事者重装褙以便缄藏耶抑河南
卷八 第 17b 页 WYG0684-0307d.png
 书此赋自有别本耶不可复知也观其笔力遒媚颇
 逼二王非河南不能为也而学者多云燕公于志宁
 也按志宁曾祖谨仕周开国封燕志宁贞观末始袭
 祖封而此赋乃在未封前岂当时公卿自有封燕者
 而史失其传耶或志宁嗣封当在前而书传记之误
 耶又不可得而详也余爱玩其书因究其本末于后
 (苏魏公集/)
 右枯树赋世皆以寿春魏氏为真丹阳苏丞相辨识
卷八 第 18a 页 WYG0684-0308a.png
 之墨帖既藏魏氏今所传苏丞相跋尾者亦模勒也
 至或以雍直所临仿为魏本而系苏跋其后余此本
 得之婿汶阳梁正寿正寿雅好笔墨且自精赏魏郑
 公尝云褚河南下笔遒劲甚得逸少体资此本皆兰
 亭笔法识者寡云开封丁禹锡毗陵胡承之以勒石
 大野晁无咎记(鸡肋集/)
景龙观钟铭
 景龙观者中宗所作景云二年睿宗为之铸钟也正
卷八 第 18b 页 WYG0684-0308b.png
 书而稍兼篆𨽻奇伟可观钟今在西安府城钟楼(墨/林)
 (快事/)
 睿宗景龙观钟铭楷书带有𨽻篆然文弱如书生知
 其靡靡不振也且书各有体不得混如大小𨽻即楷
 也写楷者亦惟用其法而不用其象故佳况楷岂可
 兼篆乎阅李仲璇孔庙碑忽楷忽分忽篆令人喷饭
 睿宗殆袭其迹耳(销夏记/)
 景云观在脩业坊见宋次道长安志钟铭睿宗景云
卷八 第 19a 页 WYG0684-0308c.png
 二年所撰并书字体与顺陵碑文略似犹有八分遗
 意间杂篆法姿态横出妙品也由唐以来历年既久
 当时古迹高台已倾曲池已平残碑断碣仅存千百
 之一而睿宗之书独留至今无恙钟虡不移亦事之
 希有者也(曝书亭集/)
 初唐人作字尚有八分遗意正书之中往往杂出篆
 体无论欧虞诸子即睿宗书亦如此犹之初唐律诗
 稍似古风平仄不尽稳顺开元以后书法日盛而古
卷八 第 19b 页 WYG0684-0308d.png
 意遂亡遂以篆楷为必不相通分为两部然而蚩之
 从㞢岊之从巴黎之从勿薛之从虚之从丘鼎之
 从析□益之从横□此见行于今代者而不察其为
 篆也诗篇书法日以圆熟而俗笔生焉亦世道升降
 之一端矣(金石文字记/)
菩萨戒本碑
 高坚正书 大历十三年
太宗庙碑
卷八 第 20a 页 WYG0684-0309a.png
 孙九鼎撰 天宝元年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行书 李邕撰并书 在蒲城
 李北海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如蒋
 子文侥健好酒骨青竟为神也吴兴习之加媚似犹
 未得其遒此云麾将军碑尤著者将军名思训画品
 在神妙间碑辞绝不之及岂古人以艺为讳耶(弇州/)
 (山人稿/)
卷八 第 20b 页 WYG0684-0309b.png
 北海书逸而遒米元章谓其屈强生疏似为未当此
 碑是其得意者虽剥蚀过半而存者其铓铩凛然碑
 在蒲城杨用修谓已断正德中刘远夫御史以铁束
 之又谓已亡朱秉器又谓良乡亦有此碑蒲城者赵
 文敏临书今蒲城碑尚在未断无有铁束事且蒲城
 李思训葬处北海真迹的非文敏所能良乡本肥媚
 文敏书无疑杨朱二公未尝至蒲城而朱公尤为瞽
 断(石墨镌华/)
卷八 第 21a 页 WYG0684-0309c.png
 李北海书法独步当时李阳冰评之为书中仙手赵
 子昂精心恳习遂亦独步于元故模榻日广以至碑
 磷字削后为俗工惧其灭没重加修治谓之洗碑典
 则由是荡然矣(金石评考/)
 此碑久坏不但字之完者日少而画亦日阔殆与李
 他碑经重拓者相类全非公瘦硬古真本色矣(墨林/快事)
 李思训碑为北海最妙之迹今残剥已甚余所收者
 止缺一二字宋以前拓本为赵文敏故物其题签乃
卷八 第 21b 页 WYG0684-0309d.png
 手书也北海有两云麾碑一李思训一李秀官同姓
 又同思训碑在陜西李秀碑在良乡石墨镌华以为
 一碑且以北碑为赵文敏所临误矣良乡碑不知何
 时入都城宛平令掘地得六础洗视之乃秀碑也建
 古墨斋贮之不知又何时移至少京兆署中止存二
 础矣(销夏记/)
云麾将军李秀碑 在良乡
 右唐李秀碑李邕撰并书碑在幽州按明皇以天宝
卷八 第 22a 页 WYG0684-0310a.png
 三年改年为载今此碑元年正月立而称元载何哉
 (金石录/)
 李秀碑仅存二伯许字漫漶不可读曾于海上顾氏
 得全本雄秀异常用其意书此论(董思白书乐志论/跋)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曰李秀字玄秀范阳人以功拜
 云麾将军左豹韬卫翊府中郎将封辽西郡开国公
 开元四年卒葬范阳之福禄乡此碑为灵昌郡太守
 李邕文并书逸人太原郭卓然模勒并题额李北海
卷八 第 22b 页 WYG0684-0310b.png
 有两云麾碑一为李思训碑在蒲城一为此碑其官
 同其姓同也赵子函秦人未见此碑其著石墨镌华
 乃以为一碑又以此碑为赵子昂所临误矣碑不知
 何时入都城万历初宛平令李荫署中掘地得六础
 洗视乃此碑存者百八十馀字碑首存唐故云三字
 因筑室砌之壁间名曰古墨斋后移少京兆署中止
 二础其四础相传万历末王京兆惟俭携之大梁(金/石)
 (文字记/)
卷八 第 23a 页 WYG0684-0310c.png
 黎民表古墨斋记云良乡县有云麾将军碑旧置官
 廨不知何时为校官裂为柱础墨本遂不见于世近
 复修学舍更以新砥置而不用推之瓦砾中过者不
 睨也邵生正魁董生凤元往经其地踪迹之则古础
 存焉规如铁鉴字尚未泐也以语宛平李侯于美侯
 喟然兴叹寓书县令辇致都下云云得此记乃知是
 碑入都之由在少京兆署中止二础匪庵吴公(涵/)
 是官时求之不得后忽得于蔓草间珍重异常甃之
卷八 第 23b 页 WYG0684-0310d.png
 文信国祠壁盖以存官署中已经一失再失而遇好
 古若王某又或取之而去不若存是祠之得以无虞
 也吴公有记刻石(光映识/)
李北海千字文
 首题云行书千字文末云开元十九年三月廿八日
 陇西李邕书
 北海此书固与岳麓云麾相似而较不露筋骨法密
 而神暇姿态殊胜赵松雪千字文似从此脱胎要之
卷八 第 24a 页 WYG0684-0311a.png
 松雪自行其本色不必合亦不能合也此碑不知置
 于何所存不存不可考顾余所见记载碑刻诸书无
 一及此碑则此碑久不存可以意断矣(光映识/)
少林寺戒坛铭
 李北海行楷书
 此书初于秀餐轩帖中见之似未尽北海笔法之妙
 既而得原碑本一帙有倦圃曹先生鉴赏印观其笔
 法之妙无所不具难于形容许灵长先生跋云余见
卷八 第 24b 页 WYG0684-0311b.png
 北海书数十种用笔各异唯岳麓云麾相似此帙世
 不概见出奇无穷抑先生晚年之笔与每作志传皆
 手自勒石伏灵芝黄仙鹤皆寓言也许故书家善鉴
 别以此碑笔妙并信其手勒其推重此碑如此按金
 薤琳琅记戒坛碑其云三藏法师义净制开元三年
 正月十五日立皆同碑本独于书人则云南馆学生
 张杰又注缺字凡九不似碑本之无一缺字明是李
 张各有一碑矣独不应立碑之同月日也是不可解
卷八 第 25a 页 WYG0684-0311c.png
 也弇州续稿云少林戒坛铭开元三年为学生张杰
 书当是时杰应尚少且不以书名而笔法老成乃尔
 又时未尽习帝书故犹有瘦劲意此条与金薤琳琅
 俱是作张碑跋不及李碑诚无足怪而嵩山志云张
 杰书天下金石志云张杰八分书俱言张而不及李
 岂于李碑皆未之见耶(光映识/)
岳麓寺碑
 余友俞仲蔚为余言李北海岳麓寺碑胜云麾余亟
卷八 第 25b 页 WYG0684-0311d.png
 购得之仅可读耳其钩磔波撇虽不能复寻览其神
 情流放天真烂漫隐隐残楮断墨间犹足倾倒眉山
 吴兴也题名称前陈州刺史按邕谒上太山还献词
 赋上悦会有仇人发其赃者张说忌之下狱论死许
 昌男子孔璋救之得免谪尉遵化此其赴谪时道书
 也碑文颇庸陋又于杜拾遗集见其一诗稚语殆不
 可晓何以负干将莫邪称于世耶米元章评其书如
 乍富小民屈强生疏此语殊未当书故佳小佻耳邕
卷八 第 26a 页 WYG0684-0312a.png
 以纤文获名以虚名获死以佳书获訾皆所不虞者
 因附识之(弇州山人稿/)
 是碑笔势雄健在云麾之上刻字亦出公手(苍润轩/)
 (帖跋/)
 此碑俞仲蔚谓胜云麾王元美谓残楮断墨犹足倾
 倒眉山吴兴余初未之见一日游长安有书贾持一
 碑来售余知其为北海书亟伸之则岳麓寺碑也虽
 漫漶然笔意犹存亦不能胜云麾差伯仲耳云麾下
卷八 第 26b 页 WYG0684-0312b.png
 半已无字上半存者乃如新此碑虽首尾皆可读而
 钩磔波撇不复可寻当是石理有坚脆也(石墨镌华/)
 岳麓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
 奇人故所书尔尔昔俞仲蔚谓此碑胜云麾必有所
 见也北海书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苏米而稍袭其法
 又至赵文敏每作大字一意拟之北海诸碑皆手自
 镌所云黄仙鹤伏灵芝无其人而托名也欧阳公云
 李邕书余始甚不好好之最晚譬犹结交其始也难
卷八 第 27a 页 WYG0684-0312c.png
 则其合也必久全(销夏记/)
娑罗树碑
 娑罗树碑是北海笔遒逸丰美而不伤佻卞当是合
 作书也(弇州山人稿/)
 北海得意之碑今有数种惟云麾存其半其东林法
 华叶有道皆经再刻此亦淮上重翻者法华有其骨
 而此有其色皆足称尊艺苑大抵李法专以力胜一
 笔一画如纯刚贞玉壮士不能屈利刃不能入一切
卷八 第 27b 页 WYG0684-0312d.png
 奇怪斜倾一二游戏在公原不自以为佳后世之子
 云自有其目宁有为其所欺而景仰之者况以为法
 乎(墨林快事/)
 今重刻在淮安府张弨曰其末曰一归可门可门者
 何门也考说文谁何之何本单作可其从人者则为
 儋何之何易何校灭耳诗何蓑何笠尔雅何鼓谓之
 牵牛是也后借为谁何之何更以担荷为儋何字字
 日繁而忘其本此文以可为何可见开元时文字尚
卷八 第 28a 页 WYG0684-0313a.png
 存古法(金石文字记/)
北岳府君碑
 行书 韦虚心撰 陈怀志书 开元九年 今在
 开阳县北岳庙中(金石文字记/)
 陈怀志此碑在李北海云麾之下法华之上盖以其
 筋骨有馀而丰度微涩尔(苍润轩帖跋/)
伯夷叔齐二公碑
 八分书 梁升卿撰并书 开元十三年 今在蒲
卷八 第 28b 页 WYG0684-0313b.png
 州首阳山二贞庙中其文书于碑之两面其侧有后
 唐同光元年护国军节度押衙丁约建立庙宇题字
 (金石文字记/)
道安禅师碑
 行书 宋儋撰并书 开元十五年 今在嵩山会
 善寺废戒坛前中断
 宋儋字藏诸广平人高尚不仕户部侍郎宇文融荐
 为秘书省校书郎字作钟体而侧戾放纵迹不副名
卷八 第 29a 页 WYG0684-0313c.png
 开元中举场中后辈多师之(述书赋志/)
 宋儋笔墨精劲子瞻尝云其人不解此狡狯书便不
 足观如儋书画不可弃也(黄山谷集/)
 右道安禅师碑宋儋撰并书在戒坛寺西南按志载
 傅梅云道安禅师碑广平宋儋撰并书文尚可读字
 遒劲多骨而风致超逸出李北海上末云建塔僧破
 灶下损一字袁中郎谓为神僧破灶堕余细辨损处
 下从木不似堕字岂嵩山有两称破灶者乎可疑也
卷八 第 29b 页 WYG0684-0313d.png
 余谓此书虽有风致然用笔倾侧殊逊北海书史评
 儋书如寒鸦栖木平沙走兔是为似之耳至淳化阁
 帖误列儋书于秦程邈之后绝胜于此而黄山谷亦
 称儋书笔墨精劲又称儋书姿媚尤宜于简扎惜不
 多见则固当时名笔也今碑已于万历时雷轰为两
 截为土所瘗踰二尺许掘地得之文甚模糊不可读
 (叶井叔嵩山石刻记/)
敬节法师塔铭
卷八 第 30a 页 WYG0684-0314a.png
 正书 开元十七年 今在西安杜永村(金石文字/记)
李承嗣造佛像赞
 正书 长安三年(金石文字记/)
中岳潘尊师碑
 八分书 王适纂 司马承祯书 圣历二年 今
 在嵩山老君洞南题云弟子中岩道士㺇马□□书
 按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字子微事潘师正传辟榖
 导引术无不通师正异之曰我得陶隐居正一法逮
卷八 第 30b 页 WYG0684-0314b.png
 而四世矣则此碑称弟子者司马承祯也广韵㺇亦
 司字老君洞即唐之逍遥谷潘师正传云居逍遥谷
 高宗诏即其庐作崇唐观及营奉天宫又敕直逍遥
 谷作门曰仙游曰寻真(金石文字记/)
高延贵造佛像赞
 正书 长安三年(金石文字记/)
王徵君口授铭碑
 正书 弟绍宗甄录并书 垂拱二年 今在嵩山
卷八 第 31a 页 WYG0684-0314c.png
 老君洞南徵君即王玄宗也(金石文字记/)
 
 
 
 
 
 
 
卷八 第 31b 页 WYG0684-0314d.png
 
 
 
 
 
 
 
 金石文考略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