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84-01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文考略卷一
             嘉兴李光映
夏禹物嵝铭
 此无虑数十刻唯杨用脩所得之石为最先凡此等
 皆一石所摹也勿论古篆奇逸即题后廿馀字亦非
 千年内物以为出自夏后或未必然然当非隋唐以
 来人所能办也(墨林快事/)
卷一 第 1b 页 WYG0684-0171b.png
 禹碑七十七字在衡岳密云峰杨用脩得之张佥宪
 云宋嘉定中何致子一游南岳脱其文刻于岳麓书
 院用脩又刻于滇中安宁州近世杨时乔又刻于栖
 霞山天开岩余所收二本其一稍泐跋数十字尤不
 可辨隐隐有何致字当是子一旧本其一则杨时乔
 刻也用脩谓韩愈刘禹锡朱熹张栻诸人求之不得
 而已得之以为奇幸而王元美复疑之谓铭辞未谐
 圣经类汲冢穆天子语何也用脩金石古文并杨时
卷一 第 2a 页 WYG0684-0171c.png
 乔皆注𨽻释互有不同元美亦有二本释亦不同时
 乔本出在元美后元美所得岂即何子一杨用脩二
 刻耶何其牴牾同也但其文所谓龙画螺书鸾飘凤
 泊虽经摩刻犹可想见古人惜不得衡岳石上迹耳
 (石墨镌华/)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
 刘禹锡寄吕衡州诗云传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
 石琅玕姿秘文龙虎形崔融云于铄大禹显允天德
卷一 第 2b 页 WYG0684-0171d.png
 龙画傍分螺书匾刻韩退之诗𡵺嵝山尖神禹碑字
 青石赤形模奇又云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
 猱悲古今文士称述禹碑者不一然刘禹锡盖徒闻
 其名矣未至其地也韩退之至其地矣未见其碑也
 崔融所云则似见之盖所谓螺书匾刻非目睹之不
 能道也宋朱晦翁张南轩游南岳寻访不获其后晦
 翁作韩文考异遂谓退之诗为传闻之误盖以耳目
 所限为断也王象之舆地纪胜云禹碑在𡵺嵝峰又
卷一 第 3a 页 WYG0684-0172a.png
 传在衡山县密云峰昔樵人曾见之自后无有见者
 宋嘉定中蜀士因樵夫引至其所以纸打其碑七十
 二字刻于夔门观中后俱亡近张季文佥宪自长沙
 得之云是宋嘉定中何致子一模刻于岳麓书院者
 斯文显晦信有神物护持哉韩公及朱张求一见而
 不可得余生又后三公乃得见三公所未见一奇矣
 禹碑凡七十七字舆地纪胜云七十二字误也其文
 云承帝曰嗟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
卷一 第 3b 页 WYG0684-0172b.png
 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
 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馀伸禋郁塞
 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舆地
 志江西庐山紫霄峰下有石室室中有禹刻篆文有
 好事者缒入摸之凡七十馀字止有鸿荒漾余乃撵
 六字可辨馀叵识后复追寻之已迷其处矣福建莆
 田县陈嵓山有自然仙篆以纸摸之形类禹碑何翥
 诗鸟书虫文不可识如读𡵺嵝神禹碑禹之遗迹灵
卷一 第 4a 页 WYG0684-0172c.png
 閟如此号曰神禹抑有由矣余既得禹碑刻作禹碑
 歌
 郦道元水经注云禹治洪水血马祭衡山于是得金
 简玉字之书按省玉字通水理也或曰此即金简玉
 字之文云宋嘉定中蜀士有好奇者不惮高峻始陟
 其所乃濡纸脱其文七十二字刻于夔门观后亦磨
 灭张季文得之云是岳麓书院者余流辟裔土乃获
 坐玩之亦奇且幸矣遂拓刻之安宁州法华山之晚
卷一 第 4b 页 WYG0684-0172d.png
 照峰仍建亭曰𡵺嵝亭(二条升庵外集/)
 古今杂体书势韦续述之凡五十六种祗云夏禹作
 钟鼎书不言有𡵺嵝铭然见于吴越春秋南岳记湘
 中记南岳总胜集刘梦得寄吕衡州诗有云尝闻祝
 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昌黎韩
 子谒南岳庙兼赋𡵺嵝山诗上言𡵺嵝山尖神禹碑
 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龙
 螭下言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千搜万
卷一 第 5a 页 WYG0684-0173a.png
 索何所有森森绿树猿猱悲是韩子仅得之道人之
 口而铭文仍未之见也地志称宋嘉定中有何贤良
 致于祝融峰下樵子导之至碑所手摸其文以归奉
 曹转运彦约时人未信致遂刋之岳麓书院鄱阳张
 世南作记事或有之是铭考古家率以为伪祗因笺
 释者太支离故疑信相半蒙著于录下配坛山之石
 不亦可乎(曝书亭集/)
 𡵺嵝铭碑余所藏二本一乃嘉定壬申何致游南
卷一 第 5b 页 WYG0684-0173b.png
 岳至祝融峰下遇樵者访禹碑樵者言石壁有数十
 字俾之导前过隐真屏复渡一二小涧攀萝扪葛至
 碑所得古篆七十馀字乃取随行市历碎而摹之归
 献长沙转运曹彦约刻之岳麓书院一乃湛甘泉先
 生重刻新泉精舍者其碑韩昌黎刘梦得俱有诗称
 不得见而欧阳集古录赵氏金石录郑渔仲金石略
 俱未载其为真伪不可知然字画奇古非近代人所
 能为自可宝也(销夏记/)
卷一 第 6a 页 WYG0684-0173c.png
 禹碑在祝融峰重刻者二本而𨽻释亦微不同大抵
 多以意会耳非必尽能识之也按昌黎歌科斗拳身
 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虬螭是书形势亦诚有之及读
 盛弘之荆州记刘禹锡寄吕衡州诗此碑流迹已久
 不当参之蜉蝣之足但铭辞虽古未谐圣经极类汲
 冢周书穆天子传中语岂三代之季好事者托大禹
 而刻之石耶然宣王石鼓文亦类是似更有不可晓
 者余直以为秦以前文犹胜作西京后人语而用脩
卷一 第 6b 页 WYG0684-0173d.png
 所谓龙画傍分螺书匾刻不啻倍蓰峄山琅琊也留
 以冠诸刻(弇州山人稿/)
周武王铜盘铭
 此文元延祐间摩汝帖刻于石者辞旨简远虽非原
 物亦可重也(石墨镌华/)
 今在汲县北十里比干墓上卫辉府志曰周武王封
 比干墓铜盘铭碑石残断字画失真万历十五年知
 府周思宸重摹汝帖立石于墓前薛尚功钟鼎款识
卷一 第 7a 页 WYG0684-0174a.png
 言唐开元中偃师县土人耕地得此盘篆文甚奇古
 其释文云左林右泉后冈前道万世之藏兹焉是宝
 一作前冈后道藏一作灵一作宁兹一作于宝一作
 保今考张邦基墨庄漫录曰政和间朝廷求三代鼎
 彝器程唐为陜西提点茶马李朝孺为陜西转运遣
 人于凤翔府破商比干墓得铜盘径二尺馀中有款
 识一十六字又得玉片四十三枚其长三寸许上圆
 而锐下阔而方厚半指玉色明莹以盘献之于朝玉
卷一 第 7b 页 WYG0684-0174b.png
 留秦州军资库道君皇帝曰前代忠贤之墓安得发
 掘乃罢朝孺退出其盘其玉久在秦库近年王庶知
 秦州日取之而去祁宽居之尝见之为余言之然则
 此碑之得自凤翔不自偃师即其为何代之物不可
 知而比干毁人必无葬凤翔之理也疑以传疑姑存
 之以俟(金石文字记/)
 唐开元中偃师农人得之地中文甚奇古计十六字
 (天下金石志/)
卷一 第 8a 页 WYG0684-0174c.png
 周在篆𨽻之先而此前后口道世之是宝等字皆带
 有篆𨽻之笔其为后人妄作也无疑况云封墓之盘
 则四语更无谓然其传甚远必汉以来人所谓比干
 之仁甚伟封比干之事甚懿宜其生后世之仰钦而
 为之点饰也以为三代之典则大不类以为汉晋之
 遗则亦不啻古矣况是两河故寔尤当先表章者(墨/)
 (林快事/)
周宣王石鼓文
卷一 第 8b 页 WYG0684-0174d.png
 石鼓有说成王时又有说宣王时然其辞有似车攻
 甫田诗辞恐是宣王时未可知(朱子诗传遗说/)
 左传云周成王蒐于岐阳而韩退之石鼓歌则曰宣
 王所谓宣王愤起挥天戈蒐于岐阳骋雄俊是也韦
 应物石鼓歌则曰文王所谓周文大猎岐之阳刻石
 表功何炜煌是也唐苏氏载纪云石鼓文谓周宣王
 猎碣共十鼓东坡石鼓诗亦云忆昔周宣歌鸿雁方
 召联翩赐圭卣不知韦诗云周文安所据乎欧阳永
卷一 第 9a 页 WYG0684-0175a.png
 叔云前世所传古远奇怪之事类多虚谈而难信况
 传记不载不知韦韩二君何据而有此说也(韵语阳/)
 (秋/)
 金马定国传石鼓自唐以来无定论定国以字画考
 之云是宇文周所造作辩万馀言明杨用脩最称好
 古亦以为非今在京中国学戟门(金石文字记/)
 鼓文出入雅颂书法淳质出周宣王时史籀笔亡疑
 都玄敬杨用脩王元美诸人辩之已详余借得一本
卷一 第 9b 页 WYG0684-0175b.png
 虽磨泐特甚真三代物也古人有以为秦物者已非
 又有以为宇文周物者尤可笑欧阳公最号博古乃
 亦疑之遂令后人讥驳无地自容矣今石鼓犹在太
 学门内余从李典籍又觅得此本漫灭视余借本尤
 甚而护持无人惜哉(石墨镌华/)
 陈仓石鼓从来便以为周宣物退之大儒亦无复剖
 决宜后人之不复置猜也考其文详其字必非姬氏
 之鼓无疑古人尚质简秦以前未多见以石为久计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84-0175c.png
 也况一猎较肯纷纷为此数十石散于田野之中乎
 经孔子大圣录车攻吉日于诗此斐斐数百千言何
 无一言及此汉武好古右文不啻饥渴此物切近辇
 下乃无一人录而献之何也唐太宗以书自圣不惜
 官赏以收遗迹亦不入御而待馀庆乎此必宇文周
 之物于时事事仿姬至于皇帝亦抑而天王之此必
 遥闻车攻之响依而撰此以为继周一班其云公谓
 天字似宇公护摄政气岸唐初尚明了所以不取后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84-0175d.png
 渐妄目之耳中多篆籀古文总一好异未必即思伪
 为宣王也然其制亦可取字复雅驯此退之辈所以
 爱而为之价与(墨林快事/)
 三代之文字存于今者唯穆王吉日癸巳史籀石鼓
 文及商周鼎彝款识夫吉日癸巳数字而已商周款
 识又不多得然严正婉润端姿旁逸铦利钩杀则唯
 石鼓文耳惜其岁久剥落至唐始显遂至纷纷疑议
 欧阳文忠谓其书非史籀不能作但疑其自宣王至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84-0176a.png
 宋千有九百馀年理难得存是不然也夫石刻之易
 漫者以其摹拓者多故也今石鼓委置草莱泥土之
 中兀然不动至唐始出以故完美如初况其石之质
 顽性坚若为碓硙者哉此不足疑一也郑渔仲谓是
 秦篆因其以殹为也见于秦斤以丞为丞见于秦权
 其文有曰嗣王有曰天子天子可为帝亦可谓王秦
 自惠文称王始皇称帝以为惠文之后始皇之前所
 作也余按易书经文无也字则知古转用殹丞字正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84-0176b.png
 当从山取奉丞高意六月宣王之诗也曰王于出征
 以佐天子吉日宣王田猎之诗也曰天子之所曰以
 燕天子祈父刺宣王之诗也曰予王之爪牙此不足
 疑二也温彦威使三京以为后周文帝猎于岐阳所
 作盖因史大统十一年西狩岐阳之语而云也尤为
 谬妄夫自秦汉晋宋隋唐以来苟能书者如斯冰瑗
 邕诸人皆名后世岂后周时有能书若此而不名乎
 况其诗词严古尤非当时之人所能及且苏勖韦韩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84-0176c.png
 诸公去后周未远不应谬称如是此不足疑三也故
 余断然以为周宣王田狩之诗而史籀之书也(赵古/)
 (则石鼓文跋/)
 石鼓文宋代拓本洪武中藏于馀姚儒者赵古则后
 归余家石鼓昔人论之详矣赵氏跋谓温彦威使三
 秦以石鼓为后周文帝猎于岐阳所作而断其缪妄
 余按姚氏残语云彦威使三秦此得之伪刘词臣马
 定国然亦非也金元好问编中州诗定国小传云仕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84-0176d.png
 金翰林学士考石鼓字画定为宇文周时所造作文
 辩之万有馀言元天台刘仁本为石鼓论本之定国
 而断其非史籀之书二子谬妄固不俟言跋复谓苏
 勖韦韩诸公去后周未远不应谬称如是而以其言
 为可信余观应物退之其去后周似为辽阔勖贞观
 时仕吏部侍郎视后周则诚未远又按李嗣真书后
 品张怀瓘书断亦皆以石鼓为史籀书嗣真高宗时
 人怀瓘老于开元则称石鼓为籀书者始于苏氏继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84-0177a.png
 于李张而退之直据之耳
 郑夹漈谓石鼓至唐始出于岐阳郑馀庆取置凤翔
 孔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传师求于民间得之十
 鼓遂足王顺伯谓五代之乱鼓复散失司马池复辇
 致府学其一鼓已亡向传师搜访足之二说皆同余
 近见传师跋谓数内第十鼓较之文亦不类访于闾
 里果获一鼓字虽半缺验之书体真得其迹遂易而
 置之其数方备乃知第十鼓其先盖尝有伪为者至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84-0177b.png
 传师而真鼓始复此皆王郑之所未及岂其未尝见
 向跋耶郑复谓大观中鼓置之辟雍复取入保和殿
 经靖康之变未知其迁徙与否王则谓大观中鼓归
 京师诏以金填其文靖康之末保和珍异北去或传
 济河遇风弃之中流而存亡未知后王子充题此谓
 金人入汴剔取其金而弃去之至元乃辇至京师置
 于国学庙门之下余按胡世将资古录云崇宁中蔡
 京作辟雍取十鼓置讲堂后辟雍废徙置禁中则置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84-0177c.png
 之辟雍者蔡氏而所谓禁中即保和殿也若王郑之
 未知其迁徙存亡盖当是时北方非中国所有而二
 公又皆南人故云然也及观之虞伯生云金人得汴
 梁鼓亦北徙留王宣抚宅宅后为大兴府学伯生助
 教成均言于时宰得置之国学大成门内则沦入济
 河与夫金人弃之之说皆不足信不知二公何从而
 得此也鼓今在北京国子监即元之旧地余官礼部
 时尝命工拓之字多漫灭较之宋本仅十之二三而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84-0177d.png
 已(二条金薤琳琅/)
 石鼓文在太学潘迪有音训凡四百九十四字余得
 唐人拓本于李文正先生凡七百二字盖全文也尝
 刻之木以传矣然都元敬金薤篇刘梅国广文选所
 收仍是残缺四百九十四字本盖亦未见此也
 石鼓文韦应物以为周宣王臣史籀作韩退之苏子
 瞻皆以为然而后人或以为后周宇文时所刻则疑
 之卑之甚矣余按宣王之世去古未远所用皆科斗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84-0178a.png
 籀文今观说文所载籀文与今石鼓文不同石鼓类
 小篆可疑一也观孔子篆比干墓及吴季札墓尚是
 科斗则宣王时岂有小篆乎又按南史襄阳人伐古
 冢得玉镜竹简古书江淹以科斗字推之知为宣王
 时物则宣王时用科斗书可知矣巩丰云岐本周地
 平王东迁以赐秦襄公矣自此岐地属秦秦人好猎
 是诗之作其在献公之前襄公之后乎地秦地也字
 秦字也其为秦物可知此说有理余切信之书以俟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84-0178b.png
 知者(二条升庵外集/)
 石鼓籀文虽与大篆小异然离钟鼎款识未远其为
 三代物信矣而诸家或疑之马守卿至谓宇文周所
 刻诚伧父之言也十鼓向阙其一皇祐间始得之欧
 阳永叔见之最早文存四百六十五字尔薛尚功则
 云岁月深远缺蚀殆尽今款识所载乃得之前人刻
 石者方之永叔仅多二字胡世将资古绍志录云所
 见者先世藏本在集古之前仅益九字至潘惬山作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84-0178c.png
 音训时止存三百八十有六字而已杨用脩谓从李
 宾之所得唐人拓本多至七百有二字又言及见东
 坡之本人多惑焉愚考第三鼓潘氏音训有𨖍众既
 简句古文苑脱𨖍字有众字用脩不取易以六师二
 字第四鼓潘本有四马其写六辔口骜句骜上脱一
 字古文苑本骜作重文用修亦不取更以六辔沃若
 第五鼓霝雨上古文苑有二字薛氏施氏本则
 有天字用脩亦不取增我来自东四字夫车攻狩于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84-0178d.png
 东故云驾言徂东东有甫草若岐阳在镐京之西岂
 得云我来自东乎至于第六鼓因民间洼以为臼其
 上漫漶以诸鼓验之每行多者七字少者六字此鼓
 行仅四字上皆缺二三字用脩每行增一字强以成
 文又如第七鼓用脩增益徒御啴啴会同有绎或群
 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咸与小雅同文不知鼓文
 每行字有定数难以增益尤有异者鼓有□文郭氏
 云恐是㚖字古老反大白泽也用脩遂以恶兽白泽
卷一 第 17a 页 WYG0684-0179a.png
 入正文中其亦欺人甚矣考宾之石鼓歌中云家藏
 旧本出梨枣楮墨轻虚不盈握拾残补缺能几何以
 一涓埃裨海岳夫以欧阳薛胡诸家所见止四百馀
 字若宾之本有七百馀字拾残补缺亦已多矣宾之
 不应为是言也子瞻之诗曰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
 况又百年后强寻偏傍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模
 糊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子由和之有云形
 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因风雨字形漫汗随石缺
卷一 第 17b 页 WYG0684-0179b.png
 苍蛇生角龙折股夫用脩之本既得自宾之传自子
 瞻是子瞻克见其全子由亦得纵观子瞻子由又不
 应为是言也杜子美诗曰陈仓石鼓久已讹韦苏州
 诗曰风雨缺讹苔藓𤁧而韩吏部歌曰公从何处得
 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又曰年深岂免有缺画则石
 鼓在唐时已无全文故吏部见张生之纸本以为难
 得也吴立夫诗亦云岐右石鼓天下观骆驼载归石
 尽烂夫以唐宋元人未见其全者用脩独得见之此
卷一 第 18a 页 WYG0684-0179c.png
 陆文裕亦不敢信由石鼓而推之用脩他所考證吾
 亦不能已于疑无惑乎陈晦伯有正杨一编矣(曝书/)
 (亭集/)
 周宣王石鼓文在国子监庙门内其形如鼓其数盈
 十盖周宣王田猎之事史籀之迹也诸家纷纭之说
 不足存旧在陈仓野中韩昌黎为博士时请于祭酒
 欲舆之太学不从郑馀庆迁之凤翔孔庙经五代之
 乱遂至散失宋司马池知凤翔复辇致府学庑已失
卷一 第 18b 页 WYG0684-0179d.png
 其一皇祐四年向传师搜足大观二年归于汴京诏
 以金填其文初致之辟雍后移至保和殿金人破汴
 辇致于燕置王宣抚家复移大兴府学元皇庆移置
 文庙戟门内其文漫灭不可读潘迪音训载三百八
 十六字薛尚功帖载四百五十一字今三百二十五
 字数虽少于薛帖然遒朴而饶逸自是上古风格薛
 刻不逮远矣残玑断璧终当以真者为宝也
 元至元己卯国子司业潘迪音训刻鼓傍其自跋略
卷一 第 19a 页 WYG0684-0180a.png
 云迪自为诸生往来鼓傍每抚玩不忍去今才三十
 馀年昔之所存今已磨灭数字不知后今千百年所
 存又何如也间取郑氏樵施氏宿薛氏尚功王氏厚
 之等数家之说考订其音训刻诸石俾习籀篆者有
 所稽云
 余家有宋拓薛氏石鼓文自跋云右岐阳十鼓周宣
 王太史籀所书岁月深远剥泐殆尽前人尝以其可
 辨者刻之于石以甲乙第其次虽不成文然典型尚
卷一 第 19b 页 WYG0684-0180b.png
 在姑勒于此与好事者共之薛帖余得之故内精工
 之甚恐后人并此不及见矣
 石鼓文据杨升庵慎金石古文载其全文谓得之唐
 人拓本于李文正家余读而惊叹已录于京师古石
 考中然陆文裕深谓石鼓经博洽之儒如王顺伯郑
 渔仲搜访靡遗馀力咸存断缺欧阳公集古录才四
 百六十有五字胡世将资古所录仅多九字孙巨源
 于佛龛中得唐人所录古文乃有四百九十七字近
卷一 第 20a 页 WYG0684-0180c.png
 世吾衍子行自谓以甲秀堂谱图随鼓形补缺字列
 钱为文以求章句又参以薛尚功诸作亦仅得四百
 三十馀字不知近日何缘得此十诗完好如用脩之
 所从来果有的据固是千古一快如以补缀为奇固
 不若缺疑为愈然细读十诗古致翩翩恐非用脩所
 能办然用脩谓得之李文正家而文正怀麓堂稿绝
 不道及何也(四条销夏记/)
 石鼓文辞既深典出入雅颂而书法淳质是籀史迹
卷一 第 20b 页 WYG0684-0180d.png
 其为宣王田猎之语可据欧阳公偶以臆见疑之为
 书家诸学士贬击殆无地可容面若以夫子之所不
 应删则非也诗固有夫子之所未尽见者此石今犹
 在太学而人不知护持岂亦所谓舍周鼎而宝康瓠
 者耶(弇州山人稿/)
 右石鼓文周宣王之猎碣也定为史籀书无疑三代
 石刻存于世者惟坛山吉日癸巳与岐阳此刻耳其
 鼓有十因其石之自然粗有鼓形字刻于其旁石质
卷一 第 21a 页 WYG0684-0181a.png
 坚顽类今人为碓硙者其初散在陈仓野中韩吏部
 为博士时请于祭酒欲舆致太学不从郑馀庆始迁
 之凤翔孔子庙经五代之乱又复散失宋司马池知
 凤翔复辇至府学之门庑下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
 传师搜访而足之大观中归于京师诏以金填其文
 以示贵重且绝摸拓之患初致之辟雍后移入保和
 殿金人入汴携剔取其金而弃去之元朝都燕乃辇
 至京师置于国学庙门之下至今存焉(金石文/)
卷一 第 21b 页 WYG0684-0181b.png
孔子比干墓题字
 此书程邈李斯不为而曰仲尼手书洪氏𨽻释汉𨽻
 字源辩其谬矣然以比干之忠烈尼父是其族孙姑
 妄信之亦足为忠臣吐气也(石墨镌华/)
 水经注云比干冢前有石铭题𨽻云殷大夫比干之
 墓所记惟此今已中折不知谁所志也𨽻续云仅有
 殷比干墓四字比水经阙其三字画清劲乃东都威
 灵时人所书者收碑如欧赵皆未之见石公弼跋云
卷一 第 22a 页 WYG0684-0181c.png
 世传孔子书然𨽻始于秦非孔子书必矣字画劲古
 当是汉人书(顾南原𨽻辩碑考/)
秦李斯峄山碑
 右秦峄山刻石者郑文宝得其摸本于徐铉刻石置
 长安此本是也封潢闻见记载此碑云后魏太武帝
 登山使人排倒此碑然而历代摸拓之以为楷则邑
 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由是残缺不堪
 摹写然犹求者不已有县宰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
卷一 第 22b 页 WYG0684-0181d.png
 置之县廨今人间有峄山碑者皆是新刻之本而杜
 甫诗直以为枣木传刻者岂又有别本与按史记本
 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
 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而其颂诗不载其他始皇登名
 山凡六刻石史记皆具载其词而独遗此文何哉然
 其文词简古非秦人不能为也秦时文字见于今者
 少此虽传摸之馀然亦自可贵也(金石录/)
 金石文考略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