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五
卷七十五 第 1a 页 WYG1414-02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七十五
  齐王俭集题词
   王仲宝年六岁拜受茅土未三十即位令仆身
   尚公主爵享元侯佩刀淮水徵祥巳极然早痛
   死父中厄天年福造不完非人力也宋齐议礼
   家各为说吉凶参会咸禀仲宝即史书所传可
   谓非七志之膏腴乎齐台佐命褚王并推彦回
卷七十五 第 1b 页 WYG1414-0276b.png
   风则同朝钦赏若援论古今宣明朝典必仲宝
   居前彼虽风流自命欲比安石时论未许抑观
   自古宰相议礼通达汉韦玄成匡衡以后不多
   见也褚公贵而善艺徒以别鹤琴曲银柱琵琶
   称说名士其能则乐官伎弄耳宁望王仆射乎
   且二子皆齐贵戚逢迎兴运不臣迹同而世尤
   恶褚者岂非以罗𧟌负约石头偷生直犬豕目
   之于仲宝则犹怜其父死非命或有伍胥乞食
卷七十五 第 2a 页 WYG1414-0277a.png
   之志而不难以国贩也
 目录
  赋
   灵丘竹赋
   和竟陵王高松赋
  表
   谏坏宋明帝紫极殿以材柱起宣阳门表
   请解仆射表
卷七十五 第 2b 页 WYG1414-0277b.png
   又
   求解尚书表
  议
   郊殷议
   二郊明堂议
   日蚀不废社祠议
   南郡王昭业冠议
   公府长史朝服议
卷七十五 第 3a 页 WYG1414-0277c.png
   又议
   帝后讳议
   冕旒议
   皇后迁祔祭奠议
   奠祭设虞议
   皇太子妃服议
   太子妃建铭旌议
   太子迎车驾议
卷七十五 第 3b 页 WYG1414-0277d.png
   太子妃旒翣议
   穆妃朔望设祭议
   穆妃详议
   答褚渊难
   答王逡问
   君母服议
   入学释奠议
   褚渊拜录议
卷七十五 第 4a 页 WYG1414-0278a.png
   司空椽属为褚渊服议
   司徒府史为褚渊服议
   史条例议
  奏
   谅闇亲奉蒸尝奏
  启
   先郊后春启
   请江敩还本启
卷七十五 第 4b 页 WYG1414-0278b.png
  章
   拜仪同三司章
  笺
   与豫章王嶷笺
  书
   答陆澄
  经义问答
   曲礼问答
卷七十五 第 5a 页 WYG1414-0278c.png
   周易问答
   孝经问答
  赞
   竟陵王山居赞
  碑文
   太宰文简褚彦回碑文
  连珠
   畼连珠
卷七十五 第 5b 页 WYG1414-0278d.png
  哀策
   高帝哀策文
   皇太子妃哀策文
  诗
   侍皇太子释奠宴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
   赠徐孝嗣
   春日家园
卷七十五 第 6a 页 WYG1414-0279a.png
   春诗
   其二
   春夕
   后园饯从兄豫章
   失题
   南郊乐歌
    高德宣烈乐
   太庙乐歌
卷七十五 第 6b 页 WYG1414-0279b.png
    高德宣烈乐
    穆德凯容乐
    明德凯容乐
   齐白纻辞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七十五目录
卷七十五 第 7a 页 WYG1414-027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七十五
             明 张溥 辑
 齐王俭集
  赋
   灵丘竹赋
灵丘深沈蔓竹凝阴神根合拱桢干百寻振芳条乎昆
岳敷绿采于高岑沿淮海而蔚映带沮漳而萧森至东
卷七十五 第 7b 页 WYG1414-0279d.png
南而擅美在淇卫而流音方灵寿而均茂仪菌桂而成
林若乃青春受谢九野舒荣绿蘋齐叶白芷抽萌干葱
葱而特秀筱擢影而垂英霜皦镜于原隰木衰疏于郊
阡翠叶与飞雪争采贞柯与曾冰竞鲜
   和竟陵王高松赋
山有乔松峻极青葱既抽荣于岱岳亦擢颖于荆峰若
乃朔穷于纪岁亦莫止隆冰峨峨飞雪千里嗟万有之
必衰独贞华之无巳积皓霰而争光延微飙而响起
卷七十五 第 8a 页 WYG1414-0280a.png
  表
   谏坏宋明帝紫极殿以材柱起宣阳门表
臣闻德者身之基俭者德之舆春台将立晋卿秉议北
宫肇搆汉臣尽规彼二君者或列国常侯或守文中主
尚使諌诤在义即悦况陛下圣哲应期臣等职司隆重
敢藉前诰窃乃有心陛下登庸宰物节省之教既昭龙
衮璇极简约之训弥远乾华外构采椽不斲紫极故材
为宣阳门臣等未譬也夫移心疾于股肱非良医之美
卷七十五 第 8b 页 WYG1414-0280b.png
畏影迹而驰骛岂静处之方且又三农在日千畛咸事
辍望岁之勤兴土木之役非所以宣昭大猷光示遐迩
若以门居宫南重阳所属年月稍久渐就沦胥自可随
宜修理而合度改作之烦于是乎息所启谬合请付外
施行
   请解仆射表
臣远寻终古近察身事邀恩幸藉未见其伦何者子房
之遇汉后公达之逢魏君史籍以为美谈君子称其高
卷七十五 第 9a 页 WYG1414-0280c.png
义二臣才堪王佐理非曲私两主专㐲威武有伤宽裕
岂与庸流之人凭含宏之泽者同年而语哉预在有心
胡宁无感如使倾宗殒元有益尘露犹当毕志驱驰仰
詶万一岂容稍在形饰以徇常事九流任要风猷所先
玉石朱紫由斯而定臣亦不谓文案之间都无微解至
于品裁臧否特所未闲虽存自勖识不副意兼窃而任
彼此俱壅专情本官庶几髣髴且前代掌选未必俱在
代来何为于今非臣不可倾心奉国匪复退让之与预
卷七十五 第 9b 页 WYG1414-0280d.png
同休戚宁俟位任为亲陛下若不以此理赐期岂仰望
于殊眷频冒严威分甘尤戾
   又
待臣于常均之外眄臣于代僚之右亲乖其章乘非其
器霸府方隆超居元佐国朝草昧参赞百揆
   求解尚书表
臣比年辞选具简天朝款言彰于侍接丹诚布于朝野
物议不以为非圣心未垂矜纳臣闻智慧不如明时求
卷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1414-0281a.png
之微躬实允斯义妄庸之人沈浮无取命偶休泰遂践
康衢秋叶辞条不假风飙之力太阳跻景无俟萤爝之
晖晦往明来五德递运圣不独治八元亮采臣逢其时
而叨其位尝总端右承管铨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盛
年巳老孙孺巾冠人物徂迁逝者将半三考无闻九流
寂寞能官之咏缀响于当时大车之刺方兴以来日若
夫珥貂衣衮之贵四辅六教之华诚知非服职务差简
端揆虽重犹可勉励至于品藻之任尤惧其阻夙宵罄
卷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1414-0281b.png
竭屡试无庸岁月之久近世罕比非惟悔吝在身故乃
惟尘及国方今多士盈朝群才竞爽选众而授古亦何
人冒陈微翰必希天照至敬无文不敢烦黩
  议
   郊殷议
    (南齐高帝建元元年七月有司奏郊殷之礼/未详郊在何年复以何祖配郊殷复在何时)
    (未郊得先殷与不明堂亦应与郊同年而祭/不若应祭者复冇配与无配不祀者堂殿职)
    (僚毁置云何八座丞郎通关博士仪曹郎中/裴昭明仪曹郎中孔逖议今年七月宜殷祀)
卷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1414-0281c.png
    (来年正月宜南郊明堂并祭而无配殿中郎/司马宪议南郊无配飨祠如旧明堂无配宜)
    (应废祀其殷祀同用今年十月右仆射王俭/议诏可明堂可更详有司又奏明堂寻礼无)
    (明文唯以孝经为正窃寻设祀之意盖谓文/王有配则祭无配则止愚谓既配上帝则以)
    (帝为主今虽无配不应阙祀除邈近代硕儒/每所折衷其云郊为天坛则堂非文庙此实)
    (明据内外百司立议已定如更询访终无异/说傍儒依史竭其管见既圣旨惟疑群下未)
    (敢详废置之宜仰/由天鉴诏依旧)
案礼记王制天子先袷后时祭诸侯先时祭后祫春秋
鲁僖二年祫明年春禘自此以后五年再殷礼纬稽命
卷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1414-0281d.png
徵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经记所论禘祫与时祭其言
详矣初不以先殷后郊为嫌至于郊配之重事由王迹
是故杜林议云汉业特起不因缘尧宜以高帝配天魏
高堂隆议以舜配天蒋济云汉时奏议谓尧巳禅舜不
得为汉祖舜亦巳禅禹不得为魏之祖今宜以武皇帝
配天晋宋因循即为前式又案礼及孝经援神契并云
明堂有五室天子每月于其室听朔布教祭五帝之神
配以有功德之君大戴礼记曰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
卷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1414-0282a.png
卑也许慎五经异义曰布政之宫故称明堂明堂盛貌
也周官匠人职称明堂有五室郑玄云周人明堂五室
帝一室也初不闻有文王之寝郑志赵商问云说者谓
天子庙制如明堂是为明堂即文庙耶郑答曰明堂主
祭上帝以文王配耳犹如郊天以后稷配也袁孝尼云
明堂法天之宫本祭天帝而以文王配配其父于天位
则可牵天帝而就人鬼则非义也泰元十三年孙耆之
议称郊以祀天故配之以后稷明堂以祀帝故配之以
卷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1414-0282b.png
文王由斯言之郊为皇天之位明堂即上帝之庙徐邈
谓配之为言必有神主郊为天坛则堂非文庙史记云
赵绾王臧欲立明堂于时亦未有郊配汉又祀汾阴五
畤即是五帝之祭亦未有郊配议者或谓南郊之日巳
旅上帝若又以无配而特祀明堂则一日再祭于义为
黩案古者郊本不共日蔡邕独断曰祠南郊祀毕次北
郊又次明堂高庙世祖庙谓之五供马融云郊天之祀
咸以夏正五气用事有休有王各以其时兆以方郊四
卷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1414-0282c.png
时合岁功作相成亦以此月总旅明堂是则南郊明堂
各日之證也近代从省故与郊同日犹无烦黩之疑何
者其为祭虽同所以致祭则异孔晁云言五帝佐天化
育故有从祀之礼旅上帝是也至于四郊明堂则是本
祀之所譬有功臣从飨岂复废其私庙且明堂有配之
时南郊亦旅上帝此则不疑于共日今何故致嫌于同
辰又礼记天子祭天地四方山川五祀岁遍尚书尧典
咸秩无文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据此诸义四方山
卷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1414-0282d.png
川犹必享祀五帝大神义不可略魏文帝黄初二年正
月郊天地明帝太和元年正月以武皇帝配天文皇帝
配上帝然则黄初中南郊明堂皆无配也又郊日及牲
色异议纷然郊特牲云郊之用辛周之始郊也卢植云
辛之为言自新絜也郑玄云用辛日者为人当斋戒自
新絜也汉魏以来或丁或巳而用辛常多考之典据辛
日为允郊特牲又云郊牲币宜以正色缪袭据祭法云
天地骍犊周家所尚魏以建丑为正牲宜尚白白虎通
卷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1414-0283a.png
云三王祭一用夏正所以然者夏正得天之数也魏用
异朔故牲色不同今大齐受命建寅创历郊庙用牲一
依晋宋谓宜以今年十月殷祀宗庙自此以后五年再
殷来年正月上辛有事南郊宜以共日还祭明堂又用
次辛飨祀北郊而并无配牺牲之色率有旧章
   二郊明堂议
    (四年世祖即位其秋有司奏寻前代嗣位或/仍前郊年或别始晋宋以来未有画一今年)
    (正月已郊未审明年应南北二郊祀明堂与/不依旧通关八座丞郎博士议尚书令王俭)
卷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1414-0283b.png
    (议尚书领国子祭酒张绪/等十七人并同俭议诏可)
案秦为诸侯杂祀诸畤始皇并天下未有定祠汉高受
命因杂四畤而起北畤始祠五帝未定郊丘文帝六年
新垣平议初起渭阳五帝庙武帝初至雍郊见五畤后
常三岁一郊祠雍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于汾阴明年
立太一祠于甘泉自是以后二岁一郊与雍更祠成帝
初即位丞相匡衡于长安定南北郊哀平之际又复甘
泉汾阴祠平帝元始五年王莽奏依匡衡议还复长安
卷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1414-0283c.png
南北二郊光武建武二年定郊祀兆于洛阳魏晋因循
率由汉典虽时或参差而类多间岁至于嗣位之君参
差不一宜有定制检晋明帝太宁五年南郊其年九月
崩成帝即位明年改元即郊简文咸安二年南郊其年
七月崩孝武即位明年改元亦郊宋元嘉三十年正月
南郊其年二月崩孝武嗣位明年改元亦郊此则二代
明例差可依放谓明年正月宜飨祀二郊虔祭明堂自
兹厥后依旧间岁
卷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1414-0283d.png
   日蚀不废社祠议
    (永明元年十二月有司奏今月三日腊祠太/社稷一日合朔日蚀既在致斋内未审于社)
    (祠无疑不曹检未有前/准尚书令王俭议诏可)
礼记曾子问天子尝禘郊社五礼之祭簠簋既陈唯大
丧乃废至于当祭之日火日蚀则停寻伐鼓用牲由来
尚矣而簠簋初陈问所不及据此而言致斋初日仍值
薄蚀则不应废祭又初平四年士孙瑞议以日蚀废社
而不废郊朝议从之王者父天亲地郊社不殊此则前
卷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1414-0284a.png
准谓不宜废
   南郡王昭业冠议
    (永明五年十月有司奏南郡王昭业冠求仪/注未有前准尚书令王俭议仆射王奂等十)
    (四人议并同并撰立/赞冠醮酒二辞诏可)
皇孙冠事历代所无礼虽有嫡子嫡孙然而地居正体
下及五世今南郡王体自储晖实惟国裔元服之典宜
异列蕃案士冠礼主人元冠朝服宾加其冠赞者结缨
郑玄云主人冠者之父兄也寻其言父及兄则明祖在
卷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1414-0284b.png
父不为主也大戴礼记公冠篇云公冠自为主四加玄
冕以卿为宾此则继体之君及帝之庶子不得称子者
也小戴礼记冠义云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
弥尊加有成也注称嫡子冠于阼庶子冠于房记又云
古者重冠故行之于庙所以自畀而尊先祖也据此而
言弥与郑注仪礼相会是故中朝以来太子冠则皇帝
临轩司徒加冠光禄赞冠诸王则郎中加冠中尉赞冠
今同于储皇则重依于诸王则轻又春秋之义不以父
卷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1414-0284c.png
命辞王父命礼父在斯为子君在斯为臣皇太子居臣
子之节无专用之道南郡虽处蕃国非支庶之列宜禀
天朝之命微申冠阼之礼晋武帝诏称汉魏遣使冠诸
王非古正典此盖谓庶子封王合依公冠自主之义至
于国之长孙遣使惟允宜使太常持节加冠大鸿胪为
赞醮酒之仪亦归二卿祝醮之辞附准经记别更撰立
不依蕃国常体国官陪位拜贺自依旧章其日内外二
品清官以上诣止车集贺并诣东宫南门通笺别日上
卷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1414-0284d.png
礼宫臣亦诣门称贺如上台之仪既冠之后尅日谒庙
以宏尊祖之义此既大典宜通关八座丞郎并下二学
详议
   公府长史朝服议
    (后宋废帝元徽四年上/议为沈俣之所驳遂寝)
春秋国语云貌者情之华服者心之文岩廊盛礼衣冠
为大是故军国异容内外殊序而自顷承用每有乖违
府职掌人教四方是则臣居毗佐志在当官永言先典
卷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1414-0285a.png
载怀夕惕案晋令公府长史官品第六铜印墨绶朝服
进贤两梁冠掾属官品第七朝服进贤一梁冠晋官表
注亦与令同而今长史掾属但著朱服而已此则公违
明文积习成谬谓宜依旧制长史两梁冠掾属一梁冠
并同备朝服中单韦舄率由旧章若所上蒙允并请班
司徒二府及诸仪同三府通为永准又寻旧事司徒公
府领步兵者职僚悉同降朝不领兵者主簿祭酒中单
韦舄并备令史以下唯著玄衣今府既开公谨遵此制
卷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1414-0285b.png
其或有署台位者玄服为宜按令称谨有兼官皆从重
官之例寻内官为重其署台位者悉宜著位之服不在
玄服之例若署诸卿寺位兼府职者虽三品而卿寺为
卑则宜依公府元衣之制服章事重礼仪所先请台详

   又议
自顷服章多阙有违前准近议依今文被报不宜改革
又称左丞刘议按今文凡有朝服今多阙亡然则文存
卷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1414-0285c.png
服损非唯铉佐用舍既久即为旧章如下旨㐲寻皇宋
受终每因晋旧制律令条章同规在昔若事有宜必合
惩改则当上关诏书下由朝议县诸日月垂则后昆岂
得因外府之乖谬以为盛宋之兴典用晋氏之律令而
谓其仪为颓法哉顺违从失非所望于高议申明旧典
何改革之可论又左丞引令史之阙服以为铉佐之明
比夫名位不同礼数异等令史从损或有权宜达官简
略为失弥重又主簿祭酒备服于王庭长史掾属朱衣
卷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1414-0285d.png
以就列于是伦比自成矛盾此而可忍孰不可安将引
令以遵旧台据失以为例研详符旨良所未譬当官而
行何强之有制令昭然守以无贰
   帝后讳议
    (建元元年太常上朝/堂讳训仆射王俭议)
后讳依旧不立训礼天子诸侯讳群祖臣𨽻既有从敬
之义宜为太常府君讳至于朝堂榜题本施至极既迨
尊所不及礼降于在三晋之京兆宋之东安不列榜题
卷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1414-0286a.png
孙毓议称京兆列在正庙臣下应讳而不上榜宋初博
士司马道敬议东安府君讳宜上榜何承天执不同即
为明据其有人名地名犯太常府君及帝后讳者皆改
宣帝讳同二名不偏讳所以改承明门为北掖以榜有
之字与承并东宫承华门亦改为宣华云
   冕旒议
依汉三公服山龙九章卿华螽七章
   皇后迁祔祭奠议
卷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1414-0286b.png
    (建元四年高帝山陵昭皇后应迁祔祠部疑/有祖祭及遣启诸奠九饭之仪不左仆射王)
    (俭议/从之)
奠如大敛贺循云从墓之墓皆设奠如将葬庙朝之礼
范宁云将窆而奠虽不称为祖而不得无祭
   奠墓设虞议
    (有司又奏昭皇后神主在庙今迁祔葬葬有/虞以安神神既巳处庙改葬出灵岂应虞祭)
    (郑注改葬云从庙之庙礼宜同从墓之墓事/何容异前代谓应无虞左仆射王俭议从之)
范宁云葬必有魂车若不为其归神将安舍世中改葬
卷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1414-0286c.png
即墓所施灵设祭何得不祭而毁也贺循云既窆设奠
于墓以终其事虽非正虞亦粗相似晋氏修复五陵宋
朝敬后改葬皆有虞今设虞非疑
   皇大子妃服议
    (建元二年皇太子妃薨前宫臣/疑所服左仆射王俭议从之)
礼记文王世子父在斯为子君在斯为臣且汉魏以来
宫僚充备臣𨽻之节具体在三昔庾翼妻丧王允滕宏
谓府吏宜有小君之服况臣节之重耶宜依礼为旧君
卷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1414-0286d.png
妻齐衰三月居官之身并合属假朝晡临哭悉系东宫
今臣之未从官在远者于居官之所属宁二日半仍行
丧成服遗笺表不得赴
   太子妃建铭旌议
    (太子妃斩草乘黄议/建铭旌仆射王俭议)
礼既涂棺祝取铭置于殡东大敛毕便应建于西阶之

   太子迎车驾议
卷七十五 第 22a 页 WYG1414-0287a.png
    (穆妃薨成服日车驾出临丧朝议/疑太子应出门迎左仆射王俭议)
寻礼记服问君所主夫人妻太子嫡妇言国君为此三
人为主丧也今銮舆临降自以主丧而至虽因事抚慰
义不在吊南郡以下不应出门奉迎但尊极所临礼有
变草权去杖经移立户外足表情敬无烦止哭皇太子
既一宫之主自应以车驾幸宫依常奉候既当成服之
日吉凶不相干宜以衰帻行事望拜止哭率繇旧章尊
驾不以临吊奉迎则惟常体求之情礼如为可安
卷七十五 第 22b 页 WYG1414-0287b.png
   太子妃旒翣议
    (宋大明二年太子妃薨建九旒有司又议斩/草日建旒与不若建旒应几旒及画龙升降)
    (云何又用几翣仆/射王俭议从之)
旒本是命服无关于凶事今公卿以下平存不能备礼
故在凶乃建耳东宫秩同上公九命之仪妃与储君一
体义不容异无缘未同常例别立凶旒大明旧事是不
经详议率尔便行耳今宜考以礼典不得效尤从失吉
部伍自有桁辂凶部别有铭旌若复立旒复置何处翣
卷七十五 第 23a 页 WYG1414-0287c.png
自用八
   穆妃朔望设祭议
    (有司奏穆妃卒哭后灵还在道遇朔/望当须设祭否王俭议时议从之)
既虞卒哭祭之于庙本是祭序昭穆耳未全同卒吉四
时之祭也所以有朔望殷事蕃国不行权制宋江夏王
妃卒哭以后朔望设祭帝室既以卒哭除丧无缘方有
朔望之祭灵筵虽未升庙堂而舫中即成行庙犹如桓
玄及宋高祖长沙临川二国并有移庙之礼岂复谓灵
卷七十五 第 23b 页 WYG1414-0287d.png
筵在途便设殷事耶推此而言朔望不复俟祭宋懿后
时旧事不及此益可知
   穆妃详议
    (建元三年有司奏皇太子穆妃以去年七月/薨其年闰九月数闰为应以闰附正月若用)
    (月数数闰者南郡王兄弟便应以此四月晦/祥至于祥月不为有疑不左仆射王俭议)
三百六旬尚书明义文公纳币春秋致讥榖梁云积分
而成月公羊云天无是月虽然左氏谓告朔为得礼是
故先儒咸谓三年期丧岁数没闰大功以下月数数闰
卷七十五 第 24a 页 WYG1414-0288a.png
夫闰者盖是年之馀日而月之异朔所以吴商云舍闰
以正期允协情理今杖期之丧虽以十月而小祥至于
祥缟必须周岁凡厌屈之礼要取象正服祥缟相去二
月厌降小祥亦以则之又且求之名义则小祥本以年
限考之伦例则相去必应二朔今以厌屈而先祥不得
谓此事之非期事既同条情无异贯没闰之理固在言
先设令祥在此晦则去缟三月依附准例益复为碍谓
应须五月晦乃祥此国之大典宜共精详并通关八座
卷七十五 第 24b 页 WYG1414-0288b.png
丞郎研尽异同
   答褚渊难
    (尚书令褚渊难俭议曰厌屈之典由所尊夺/情故祥缟备制而年月不申今以十一月而)
    (祥从期可知既计以月数则应数闰以成典/若犹含之何以异于缟制疑者正以祥之当)
    (闰月数相县积分馀闰㦄象所宏计月者数/闰故有馀月计年者苞含故致盈积称理从)
    (制有何不可俭荅渊难随事解释祠部郎中/王圭之议谓丧以闰施功衰以下小祥值闰)
    (则略而不言今虽厌祥名犹存异于馀服计/月为数屈追慕之心以远为通日既馀分月)
    (非正朔含而全制于情唯允仆射俭议理据/详博谨所附同今司徒渊始虽疑难再经往)
卷七十五 第 25a 页 WYG1414-0288c.png
    (反未同俭议依旧八座丞郎通共博议为允以/来年五月晦小祥其祥禫自依常限奏御班下)
    (内外/诏可)
含闰之议通儒所难但祥本应期屈而不遂语事则名
体俱存论哀则情无异迹虽数月义实计年闰是年之
归馀故宜总而苞之期而两祥缘尊故屈祥则没闰象
年所申屈甲兼著二途具举经纪之旨其左兹乎如使
五月小祥六月乃闰则祥之去缟事成二月是为十一
月以象前期二朔以放后岁名有区域不得相参鲁襄
卷七十五 第 25b 页 WYG1414-0288d.png
二十八年十二月乙未楚子卒唯书上月初不言闰此
又附上之明义也郑射王贺唯云期则没闰初不复区
别杖期之中祥将谓不俟言矣成休甫云大祥后禫有
闰别数之明杖期之祥不得方于綅缟之末即恩如彼
就例如此
   答王逡问
    (皇太子穆妃服尚书右丞兼著作郎王逡问/左仆射王俭中军南郡王小祥应待闻喜否)
    (穆妃七月二十四日薨闻喜公八月发哀讣/十一月之限应在六月南郡王为当同取六)
卷七十五 第 26a 页 WYG1414-0289a.png
    (月则大祥复申一月应用八月非复正月在/存亲之义若各自为祥庐垩相间玄素相糅)
    (未审当有此疑不司徒褚渊等二十/人并同俭议为允请以为永制诏可)
送往有巳复生有节罔极非服制所申祥缟明示终之
断相待之义经记无闻世人多以庐室衰麻不宜有异
故相去一二月者或曰以俱除此所谓任情径行未达礼
旨昔撰丧记巳尝言之远还之人自有为而未祭在家
之子立何辞以不变礼有除丧而归者此则经记之遗
文不待之明据假使应待则相去弥年亦宜必待乃为
卷七十五 第 26b 页 WYG1414-0289b.png
衰绖永服以穷生吉蠲长绝于宗庙斯不可矣苟曰非
宜则旬月之间亦不容申何者礼有伦序义无徒设今
远则不待近不相须礼例既乖即心无取若疑兄弟同
居吉凶乖杂则古有异宫之义设无异宫则远还之子
自应开立别门以终丧事灵筵祭奠同在家之人再期
而毁所以然者奔丧礼云为位不奠郑玄云以其精神
不存乎此也闻哀不时实缘在远为位不奠益有可安
此自有为而然不关嫡庶庶子在家亦不待嫡矣而况
卷七十五 第 27a 页 WYG1414-0289c.png
储妃正体王室中军长嫡之重天朝又行权制进退弥
复非疑谓不应相待中军祥缟之日闻喜致哀而巳不
受吊慰及至忌辰变除昆弟亦宜相就写情而不对客
此国之大典宜通关八座丞郎共尽同议然后奏御
   君母服议
    (建元三年太子穆妃薨南郡王闻/喜公国臣疑制君母服俭又议)
礼庶人为国君齐衰先儒云庶人在官若府史之属是
也又诸侯之大夫妻为夫人服繐衰七月以此轻微疏远
卷七十五 第 27b 页 WYG1414-0289d.png
故不得尽礼今皇孙自是蕃国之王公太子穆妃是天
朝之嫡妇宫臣得申小君之礼国官岂敢为夫人之敬
当单衣白帢素带哭于中门外每临辄入与宫官同
   入学释奠议
    (齐武帝永明三年春诏立学创立堂宇召公/卿子弟下及员外郎之胤凡学生二百人其)
    (年秋中悉集有司奏宋元嘉旧事学生到先/释奠先圣先师礼又有释菜未详今当行何)
    (礼用何乐及礼器尚书令王俭上议其/冬皇太子讲孝经亲临释奠车驾幸听)
周礼春入学释菜合舞记云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卷七十五 第 28a 页 WYG1414-0290a.png
又云始入学必祭先圣先师中朝以来释菜礼废今之
所行释奠而巳金石俎豆皆无明文方之七庙则轻比
之五礼则重陆纳车胤谓宣尼庙宜依亭侯之爵范宁
欲依周公之庙用王者仪范宣谓当其为师则不臣之
释奠日备帝王礼乐此则车陆失于过轻二范伤于太
重喻希云若至王者自设礼乐则肆赏于至敬之所若
欲嘉美先师则所况非备寻其此说守附情理皇朝屈
尊宏教待以师资引同上公即事惟允元嘉立学裴松
卷七十五 第 28b 页 WYG1414-0290b.png
之议应舞六佾以郊乐未备故权奏登歌今金石巳备
宜设轩悬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
   褚渊拜录议
    (高帝崩遗诏以渊为录尚书事江左以来无/单拜录者有司疑立优策尚书令王俭议从)
    (之/)
见居本官别拜录应有策书而旧事不载中朝以来三
公王侯则优策并设官品第二策而不优优者褒羡策者兼
明尚书职居天官委寄政化之本故尚书令品虽第三
卷七十五 第 29a 页 WYG1414-0290c.png
拜必有策录尚书品秩不见而总任弥重前代多与本
官同拜故不别有策即事缘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策
书用申隆寄既异王侯不假优文
   司空掾属为褚渊服议
    (渊改授司空薨掾属以渊未/拜疑应为吏敬不王俭议)
依礼妇在涂闻夫家丧改服而入今掾属虽未服勤而
吏节禀于天朝宜申礼敬
   司徒府史为褚渊服议
卷七十五 第 29b 页 WYG1414-0290d.png
    (司徒府史又以渊既解职而未恭/后授府犹应上服与不俭又议)
依中朝士孙德祖从乐陵迁为陈留未入境乐陵郡吏
依见君之服陈留迎吏依娶女有吉日齐衰吊司徒府
宜依官制服
   史条例议
    (建元二年初置史官檀超与骠骑记室江淹/掌史职上表立条例开元纪号不取宋年封)
    (爵各详本传无假年表立十志律㦄礼乐天/文五行郊祀刑法艺文依班固朝会舆服蔡)
    (邕司马彪州郡依徐爰百官依范晔合州郡/班固五星载天文日蚀载五行改日蚀入天)
卷七十五 第 30a 页 WYG1414-0291a.png
    (文志以建元为始帝女体自皇宗立传以备/甥舅之重又立处士列女传诏内外详议仆)
    (射王俭议诏日月灾/𨽻天文馀如俭议)
金粟之重八政所先食货通则国富民实宜加编录以
崇务本朝会志前史不书蔡邕称先师胡广说汉旧仪
此乃伯喈一家之曲碎小仪无烦录宜立食货省朝会
洪范九畴一曰五行五行之本先乎水火之精是为日
月五行之宗也今宜宪章前轨无所改革又立帝女传
亦非浅识所安若有高德异行自当载在列女若止于
卷七十五 第 30b 页 WYG1414-0291b.png
常美则仍旧不书
  奏
   谅闇亲奉蒸尝奏
    (南齐高帝建元四年尚书令王/俭采晋中朝谅闇议奏从之)
权典既行丧礼斯夺事兴汉世而源由甚远殷宗谅闇
非有服之称周王即吉唯宴乐为讥春秋之义嗣君踰
年即位卿出并聘践修旧好又云诸侯即位小国聘焉
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至于谅闇之内而图
卷七十五 第 31a 页 WYG1414-0291c.png
婚三年未终而吉禘齐归之丧不废蒐杞公之卒不彻
乐皆致讥贬以明鉴戒自斯而谈朝聘蒸尝之典卒哭
而备行婚禘蒐乐之事三载而后举通塞兴废各有自
然又案大戴礼记及孔子家语并称武王崩成王嗣位
明年六月既葬周公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命祝
雍作颂襄十五年十一月晋侯周卒十六年正月葬晋
悼公平公既即位改服修官烝于曲沃礼记曾子问孔
子曰天子崩国君薨则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乎
卷七十五 第 31b 页 WYG1414-0291d.png
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春秋左氏传凡君卒哭而
祔祔而后特祀于主蒸尝禘于庙先儒云特祀于主者
特以丧礼奉新亡者至于寝则不同于古蒸尝禘于庙
者卒哭成事群庙之主各返其庙则四时之祭皆即吉
也三年丧毕吉禘于庙跻群主以定新主也凡此诸议
悉著在经诰昭乎方册所以晋宋因循同规前典卒哭
公除亲奉蒸尝率礼无违因心允协爰至泰豫元年礼
官立议不宜亲奉乃引三年之制自天子达又据王制
卷七十五 第 32a 页 WYG1414-0292a.png
称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曾不知自
天子达本在至情既葬释除事以权夺委衰袭衮孝享
宜申越绋之旨事施未葬卒哭之后何绋可越复依范
宣之难杜预谯周之论士祭并非明据晋武在丧每欲
存宁戚之怀不全依谅闇之典至于四时蒸尝盖以哀
疾未堪非便顿改旧式江左以来通儒硕学所㦄多矣
守而弗革义岂徒然又宜即心而言公卿大夫则负扆
亲临三元告始则朝会万国虽金石辍响而簨簴充庭
卷七十五 第 32b 页 WYG1414-0292b.png
情深于恒哀而迹降于凡制岂曰能安国家故也宗庙
蒸尝孝敬所先宁容吉事备行斯典独废就令必宜废
祭则应三年永阙乃复同之他故有司摄礼进退二年
弥乖典衷谓宜依旧亲奉
  启
   先郊后春启
    (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当南郊而立春在/郊后世祖欲迁郊尚书令王俭启从之)
案礼记郊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
卷七十五 第 33a 页 WYG1414-0292c.png
主日也易说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卢植云夏正在冬至
后传曰启蛰而郊此之谓也然则圜丘与郊各自行不
相害也郑元云建寅之月昼夜分而日长矣王肃曰周
以冬祭天于圜丘以正月又祭天以祈榖祭法称燔柴
太坛则圜丘也春秋传曰启蛰而郊则祈谷也谨寻礼
传二文各有其义卢王两说有若合符中朝省二丘以
并二郊即今之郊礼义在报天事兼祈榖既不全以祈
农何必俟夫启蛰史官唯见传义未达礼旨又寻景平
卷七十五 第 33b 页 WYG1414-0292d.png
元年正月三日辛丑南郊其月十一日立春元嘉十六
年正月六日辛未南郊其月八日立春此复是近世明
例不以先郊后春为嫌若或以元日合朔为碍者则晋
成帝咸康元年正月一日加元服二日亲祠南郊元服
之重百僚备列虽在致斋行之不疑今斋内合朔此即
前准若圣心过恭宁在严洁合朔之日散官备防非预
斋之限者于止车门外别立幔省若日色有异则列于
省前望实为允谓无烦迁日
卷七十五 第 34a 页 WYG1414-0293a.png
   请江敩还本启
    (初宋明帝敕敩出继从叔逊为从祖渟后于/是仆射王俭启尚书参议谓问世立后礼无)
    (其文荀顗无子立孙坠礼之始何期/又立此论义无所据于是敩还本家)
礼无后小宗之文近世缘情皆繇父祖之命未有既孤
之后出继宗族也虽复臣子一揆而义非天属江忠简
胤嗣所寄唯敩一人傍无眷属敩宜还本若不欲江逊
绝后可以敩小儿继逊为孙
  章
卷七十五 第 34b 页 WYG1414-0293b.png
   拜仪同三司章
臣闻日中则昃盈虚之定分器满必倾往事之恒理遂
乃班同衮章燮和台曜外参论道内总百司物议惟尘
自识非据
  笺
   与豫章王嶷笺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南史作政/荒人散)寔须缉理公
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荒慕义(八荒一/作八州)自庾
卷七十五 第 35a 页 WYG1414-0293c.png
亮以来荆州(一作/楚)无复此美(南史无/美字)政古人云期月有
成而公旬日成化(一作/致治)岂不休哉
  书
   答陆澄
易体微远实贯群籍施孟异闻周韩殊旨岂可专据小
王便为该备(一作/辅)依旧存郑高同来说元凯传注超迈
前儒若不列学官其可废矣贾氏注经世所罕习榖梁
小书无俟两注存糜略范率由旧式凡此诸义并同雅
卷七十五 第 35b 页 WYG1414-0293d.png
论疑孝经非郑所注仆以此书明百行之首实人伦所
先七略艺文并陈之六艺不与苍颉凡将之流也郑注
虚实前代不嫌意谓可安仍旧立置
  经义问答
   曲礼问答
永明五年冬太子临国学亲临策试诸生于坐问少傅
王俭曰曲礼云无不敬寻下之奉上可以尽礼上之接
下慈而非敬今总同敬名将不为昧俭曰郑玄云礼主
卷七十五 第 36a 页 WYG1414-0294a.png
于敬便当是尊卑所同太子曰若如来通则忠惠可以
一名孝慈不须别称俭曰尊卑号称不可悉同爱敬之
名有时相次忠惠之异诚以圣旨孝慈互举窃有微据
礼云不胜丧比于不慈不孝此则其义太子曰资敬事
君资爱事亲兼此二涂唯在一极今乃移敬接下岂复
在三之义俭曰资敬奉君必同至极移敬逮下不慢而已太
子曰敬名虽同深浅既异而文无差别弥复增疑俭曰
繁文不可备设略言深浅巳见传云不忘恭敬民之主
卷七十五 第 36b 页 WYG1414-0294b.png
也书云奉先思孝接下思恭此又经典明文互相起发
   周易问答
太子问王俭曰周易乾卦本施天位而说卦云帝出乎
震震本非天义岂相当俭曰乾健震动天以运动为德
故言帝出震太子曰天以运动为德君自体天居位震
雷为象岂体天所出俭曰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
震万物出乎震故亦帝所与焉
   孝经问答
卷七十五 第 37a 页 WYG1414-0294c.png
俭又咨太子曰孝经仲尼居曾子侍夫孝理宏深大贤方
尽其致何故不授颜子而寄曾生太子曰曾生虽德惭
体二而色养尽礼去物尚近接引非隔宏宣规教义在
于此俭曰接引非隔宏宣虽易去圣转远其事弥轻既
云人能宏道将恐人轻道废太子曰理既有位不容以
人废言而况中贤之才宏上圣之教宁有壅塞之嫌
  赞
   竟陵王山居赞
卷七十五 第 37b 页 WYG1414-0294d.png
升堂践室金晖玉朗亹亹大韶遥遥閒赏道以德宏声
由业广义重实归情深虚往濠梁在兹安事遐想
  碑文
   太宰文简褚彦回碑文
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所以子产云
亡宣尼泣其遗爱随武既没赵文怀其馀风于文简公
见之矣公讳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微子以至仁开
基宋段以功高命氏爰逮两汉儒雅继及魏晋以降奕
卷七十五 第 38a 页 WYG1414-0295a.png
世重晖乃祖太傅元穆公德合当时行比州壤深识臧
否不以毁誉形言亮采王室每怀冲虚之道可谓婉而
成章志而晦者矣自兹厥后无替前规建官惟贤轩冕
相袭公禀川岳之灵晖含圭璋而挺曜和顺内凝英华
外发神茂初学业隆弱冠是以仁经义纬敦穆于闺庭
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宇孝敬淳深率由斯至尽欢朝夕
人无间言逍遥乎文囿之圃翱翔乎礼乐之场风仪与
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韵宇宏深喜愠莫见其际
卷七十五 第 38b 页 WYG1414-0295b.png
心明通亮用人必犹于巳汪汪焉洋洋焉可谓澄之不
清挠之不浊袁阳源才气高奇综覈精裁宋文帝端明
临朝鉴赏无昧袁既延誉于遐迩文亦定昏于皇家选
尚馀姚公主拜驸马都尉汉结叔高晋婚武子方斯蔑
如也释褐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濯缨登朝冠冕当世
升降两宫实惟时宝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出
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赞道槐庭司
文天阁光昭诸侯风流藉甚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
卷七十五 第 39a 页 WYG1414-0295c.png
将毁灭有识留感行路伤情服阕除中书侍郎王言如
丝其出如纶恪居官次智效惟穆于时新安王宠冠列
蕃越敷邦教毗佐之选妙尽国华出为司徒右长史转
尚书吏部郎执铨以平御烦以简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复存于兹太始之初入为侍中曾不移朔迁吏部尚书
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元戎启行衣寇未缉内赞谋
谟外康流品制胜既远泾渭斯明赏不失劳举无失德
绩简帝心声敷物听事宁赠太子右卫率固让不拜寻
卷七十五 第 39b 页 WYG1414-0295d.png
领骁骑将军以帷幄之功膺庸祇之秩封雩都县开国
伯食邑五百户既秉辞梁之介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
邑不盈百井久之重为侍中领右卫将军尽规献替均
山甫之庸缉熙王旅兼方叔之望丹阳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襟带实惟股肱频作二守并加蝉冕政以礼成民
是以息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贻厥之寄允属时望徵为
吏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改授尚书右仆射端流平
衡外宽内直宏二八之高谟宣由庚而垂咏太宗即世
卷七十五 第 40a 页 WYG1414-0296a.png
遗命以公为散骑常侍中书令护军将军送往事居忠
贞永亮秉国之钧四方是维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
而备公之登泰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亦犹孟轲
致欣于乐正羊职说赏于士伯者也丁所生母忧谢职
毁疾之重因心则至朝议以有为为之鲁侯垂式存公
忘私方进明准爰降诏书敦还摄任固请移岁表奏相
望事不我与屈巳宏化属值三季在辰戚藩内侮桂阳
失图窥窬神器鼓棹则沧波振荡建旌则日月蔽亏出
卷七十五 第 40b 页 WYG1414-0296b.png
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鸣控弦于宗稷流锋镞于
象魏虽英宰临戎元渠时殄而馀党实繁宫庙忧逼公
乃总熊罴之士率不贰心之臣戮力尽规克宁祸乱康
国祚于缀旒拯王维于巳坠诚由太祖之威风抑亦仁
公之翼佐可谓德刑详礼信义战之器也以靖难之功
进爵为侯兼授尚书令中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功成
弗有固秉撝挹改授侍中中书监护军如故又以居母
艰去官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颜丁之合礼二连之
卷七十五 第 41a 页 WYG1414-0296c.png
善丧亦曷以踰天厌宋德水运告谢嗣主荒怠于天位
强臣凭陵于荆楚废昏继统之功戡乱宁民之德公实
仰赞宏规参闻神算虽无受脤出车之庸亦有甘寝秉
羽之绩乃作司空山川攸序兼授卫军戎政辑睦既而
齐德龙兴顺皇高禅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弼
谐允正徽猷宏远树之风声著之话言亦犹稷契之臣
虞夏荀裴之奉魏晋自非坦怀至公永监崇替孰能光
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大启南康爰登中铉时膺土宇
卷七十五 第 41b 页 WYG1414-0296d.png
固辞邦教今之尚书令古之冢宰虽秩轻于衮司而任
隆于百辟暂遂冲旨改授朝端迩无异言远无异望帝
嘉茂庸重申前册执五礼以正民简八刑而罕用故能
骋绩康衢延慈哲后义在资敬情同布衣出陪銮躅入
奉帷殿仰南风之高咏餐东抒(一作/野)之秘宝雅议于听
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参以酒德间以琴心暧有馀
晖遥然留想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肃肃焉穆
穆焉于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太祖升遐绸
卷七十五 第 42a 页 WYG1414-0297a.png
缪遗寄以侍中司徒录尚书事禀玉几之顾奉缀衣之
礼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内平外成实昭旧职
增给班剑三十人物有其容徽章斯允位尊而礼卑居
高而思降自夏徂秋以疾陈退朝廷重违谦光之旨用
申超世之尚改授司空领骠骑大将军侍中录尚书如
故景命不永大渐弥留建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薨于
私第春秋四十有八昔柳庄疾棘卫君当祭而辍礼晏
婴既往齐君趋车而行哭公之云亡圣朝震悼于上群
卷七十五 第 42b 页 WYG1414-0297b.png
后恇恸于下岂惟哀缠一国痛深一主而巳哉追赠太
宰侍中录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谥
曰文简礼也夫乘德而处万物不能害其贞虚巳以游
当世不能扰其度均贵贱于条风忘荣辱于彼我然后
可兼善天下聊以卒岁经始图终式免祇悔谁云克备
公实有焉是以义结君子惠沾庶类言象所未形述咏
所不尽故吏某甲等感逝川之无舍哀清晖之眇默餐
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于京国思卫鼎之垂文想晋钟之
卷七十五 第 43a 页 WYG1414-0297c.png
遗则方高山而仰止刋玄石以表德其辞曰辰精感运
昴灵发祥元首惟明股肱惟良天鉴璿曜踵武前王钦
若元辅体微知章永言必孝因心则友仁洽兼济爱深
善诱观海齐量登岳均厚五臣兹六八元斯九内谟帷
幄外曜台阶远无不肃迩无不怀如风之偃如乐之谐
光我帝典缉彼民黎率礼蹈谦谅实身干迹屈朱轩志
隆衡馆眇眇元宗萋萋辞翰义既川流文亦雾散嵩构
云颓梁阴载缺德猷靡嗣仪形长递怊怅馀徽锵洋遗
卷七十五 第 43b 页 WYG1414-0297d.png
烈久而弥新用而不竭
  连珠
   畼连珠
盖闻王佐之才虽远岂必见采于当时凌云之气徒盛
无以自致于云间是故魏人指玉于外野和氏泣血于
荆山
  哀策
   高帝哀策文(并序/)
卷七十五 第 44a 页 WYG1414-0298a.png
降阶执礼泣血缠心感客台之罢御哀恭馆之不临仰
神仪而邈绝视区物而凄阴俾兹良史敬修旧则敢图
鸿规式扬至德其辞曰
灵源遥裔肇惟商丘圣功宁夏贤识归周我皇踵武超
冠前猷美风允迪德音孔修月准敷仁日精表孝则地
均和体天合炤外宏三至内隆七教水祀将倾乾维晦
象韦弁长袭鼓磬属响声化巳沦政刑遂往国图靡缉
民规载爽康世以德拨乱资武威以雷霆润以风雨六
卷七十五 第 44b 页 WYG1414-0298b.png
术孔昭四义克举自东徂北遐方即叙功被河济化隆
江汉帝谟仰式王维伫干改步藩屏来登翼赞绸缪总
章因循阳馆昔在保衡君违斯政爰兹博陆亦鉴灵命
效昏以忠登明资敬义焕金石功昭舞咏蠢尔荆汉悖
乱人经谋连枢禁兵接神垌禦奸以德禦宄以刑献捷
宗寝饮至王庭政教云行徽猷天造山鉴紫璇苑茂朱
草玉检腾晖金绳荐宝天镜既穆地维既肃遐迩一体
表里禔福乃眷斯民昩旦抒轴兴文偃武缵禹旧服所
卷七十五 第 45a 页 WYG1414-0298c.png
向惟简所保惟贤居尊弥约无善不延胶章载缉风轨
克宣上动清仪下达玄泉听览閒日应物馀景怡虑以
文栖心以静鸿章晨映徽言夕永迹庇区服情深箕颍
万宇飧和百神受职梁甫欣仪云亭望式辅德伊何奄
捐民极嵩岳长倾宸晖斯昃机炤惟寂达鉴靡伤慎终
敬始知微知章立言垂范玉润金相瞻仰遗式哀结流
霜旋玉[轪]之皦镜动云旗之逶迤振哀笳于八极响清
跸于咸池顾应夜而稍远视机衡而长离风迟迟而怀
卷七十五 第 45b 页 WYG1414-0298d.png
暮日憯憯其若垂感衣冠于乔岳追弓剑之在斯悼丁
年之薄祐诉穷心于两仪
   皇太子妃哀策文
肇惟初职芳猷夙就翩翻礼园徘徊乐囿视秋齐明方
春等茂伊宋之季天衢荐阻咨我储贰缔胥江浒卫女
事齐樊姬赞楚美著嫔嗣徽音踵武数盈则反否极斯
昌肃膺灵命经纬三光往仪衡馆来式椒堂训组咸事
象服有章八演仰则六幽望景悠悠草昧如何不永方
卷七十五 第 46a 页 WYG1414-0299a.png
方委曜先秋落颖世有遗尘庭无馀影呜乎哀哉遵三
兆之嘉日迨九筮之灵期澄金波而映銮旆命飞廉而
拂琼辎扬清笳于汉表动嘶挽于云基
  诗
   侍皇太子释奠宴
礼惟国干义实民端身由业澡世以教安金镕乃器水
术伊澜渐芳则馥履冰固寒瞽宗务时頖宫善诱咨此
含生跻彼仁寿淳移雅阙㦄兹永久游艺莫师独学谁
卷七十五 第 46b 页 WYG1414-0299b.png
友三兆戒晨八鸾警旦风动嵩宫云栖参馆礼迈仁周
乐超英汉神保爰格祝史斯赞郁鬯既终德馨是与降
冕上庠升宴东序槐宰金贞藩维玉誉时彦莘莘国胄
楚楚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
明明储后冲默其量徘徊礼乐优游风尚微言外融几
神内王就日齐晖仪云等望本茂条荣源澄流洁汉称
间平周云鲁卫咨我藩华方轶前轨秋日在房鸿雁来
卷七十五 第 47a 页 WYG1414-0299c.png
翔寥寥清景霭霭微霜草木摇落幽兰独芳眷言淄苑
尚想濠梁既畅旨酒亦饱徽猷有来斯悦无远不柔
   赠徐孝嗣
婉婉游龙载游载东靡靡行云并跃齐踪无类不感有
来斯雍之子云迈嗟我莫从岁云暮止述职戒行崇兰
罢秀孤松独贞悲风宵远乘雁晨征抚初遐想念别书

   春日家园
卷七十五 第 47b 页 WYG1414-0299d.png
徙倚未云暮阳光忽巳收羲和无停晷壮士岂淹留冉
(一作/荏苒)老将至功名竟不修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啇周
抚躬谢先哲解绂归山丘
   春诗二首
兰生巳匝苑萍开欲半池轻风摇杂蘤细雨乱丛枝
   其二
风光承露照雾色点兰晖青荑结翠藻黄鸟弄春飞
   春夕
卷七十五 第 48a 页 WYG1414-0300a.png
露华方照岁云彩复经春虚闺稍叠草幽帐日凝尘
   后园饯从兄豫章
兹夕竟何夕念别开曾轩光风转兰蕙流月泛虚园
   失题
方轨并茂追情彦辅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南郊乐歌
   高德宣烈乐
飨帝严亲则天光大舄奕前古荣镜无外日月宣华卿
卷七十五 第 48b 页 WYG1414-0300b.png
云流霭五汉同休六幽成泰
  太庙乐歌
   高德宣烈乐
悠悠草昧穆穆经纶乃文乃武乃圣乃神动戡危乱静
比斯民诞膺休命奄有八夤握机肇运光启禹服义满
天渊礼昭地轴泽靡不怀威无不肃戎夷竭欢象来致
福偃风裁化暅日敷祥信星含曜秬草流芳七庙观德
六乐宣章惟先惟敬是享是将
卷七十五 第 49a 页 WYG1414-0300c.png
   穆德凯容乐
太姒嫔周涂山俪禹我后嗣徽重规叠矩肃肃閟宫翔
翔云舞有享德馨无绝终古
   明德凯容乐
多难固业殷忧启圣帝宗缵武维时执竞起柳献祥百
堵兴咏义虽祀夏功符受命远无不怀迩无不肃其仪
济济其容穆穆赫矣君临昭哉嗣服允王惟后膺此多
福礼以昭事乐以感灵八簋陈室六舞充庭观德在庙
卷七十五 第 49b 页 WYG1414-0300d.png
象德是形四海来祭万国咸宁
   齐白纻辞
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裳情发金石媚笙簧
罗袿徐转红袖扬清歌流响绕凤梁如惊若思凝且翔
转盼流精艳辉光将流将引雁双行欢来何晚意何长
明君驭世永歌昌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