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1412-03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十七目录
荀悦集题词
西豪荀氏楚兰陵令后裔也季和八龙名称极
盛诸孙若仲豫文若并为时所知然文若娶妇
中官依身逆贼寿春饮药进退触藩虽何颙目
以王佐曹操诩为子房徒虚声耳岂及仲豫周
旋故君志存献替哉文若佐操举事擒吕布破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十七目录
荀悦集题词
西豪荀氏楚兰陵令后裔也季和八龙名称极
盛诸孙若仲豫文若并为时所知然文若娶妇
中官依身逆贼寿春饮药进退触藩虽何颙目
以王佐曹操诩为子房徒虚声耳岂及仲豫周
旋故君志存献替哉文若佐操举事擒吕布破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1412-0382b.png
袁绍奉迎车驾徙都许昌咸出其谋以彼英才
说诗书论礼乐言论满堂宁逊北海而掌握从
横疲精军旅鸿毛一死铜雀先驱万世而下竟
无一卷足传者仲豫性沈静好著述隐居托疾
不入阉官网罗及事献帝谈论近省愤曹氏之
执政哀天子之恭已既作申鉴复撰汉纪余观
立典五志知其永怀西京悁悁不寐也诸论上
仿过秦下儗骠骑较班马挹讳其辞直矣高阳
说诗书论礼乐言论满堂宁逊北海而掌握从
横疲精军旅鸿毛一死铜雀先驱万世而下竟
无一卷足传者仲豫性沈静好著述隐居托疾
不入阉官网罗及事献帝谈论近省愤曹氏之
执政哀天子之恭已既作申鉴复撰汉纪余观
立典五志知其永怀西京悁悁不寐也诸论上
仿过秦下儗骠骑较班马挹讳其辞直矣高阳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1412-0383a.png
才子德业世济能立言者慈明仲豫耳余于此
益悲敬侯之无年也
目录
序
汉纪序
又
后序
论赞
益悲敬侯之无年也
目录
序
汉纪序
又
后序
论赞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1412-0383b.png
郦食其谋立六国论
家令说太公论
贯高张敖论
高祖赞
立张氏为惠帝后论
列侯论
禄制论
灾异论
家令说太公论
贯高张敖论
高祖赞
立张氏为惠帝后论
列侯论
禄制论
灾异论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1412-0383c.png
高后赞
时务论
立制度论
除田租
冯唐论
文帝遗诏短丧论
文帝赞
景帝赐江都王非天子旌旗论
时务论
立制度论
除田租
冯唐论
文帝遗诏短丧论
文帝赞
景帝赐江都王非天子旌旗论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1412-0383d.png
高帝封王侯约论
封匈奴徐卢等论
三游论
丞相封侯论
神怪论
斩任安论
昌邑王论
王吉请改正尚主之礼论
封匈奴徐卢等论
三游论
丞相封侯论
神怪论
斩任安论
昌邑王论
王吉请改正尚主之礼论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1412-0384a.png
单于朝位论
石显论
赦论
矫制立功论
汉治迹论
经籍论
王商论
立定陶王昕为太子论
石显论
赦论
矫制立功论
汉治迹论
经籍论
王商论
立定陶王昕为太子论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1412-0384b.png
成帝赞
罢司空官论
州牧论
阿保乳母论
原涉论
郑崇论
哀帝赞
著述
罢司空官论
州牧论
阿保乳母论
原涉论
郑崇论
哀帝赞
著述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1412-0384c.png
申鉴大略
又
又
又
又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1412-0384d.png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十七目录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1412-03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十七
明 张溥 辑
荀悦集
序
汉纪序
凡汉纪十二世十一帝通王莽二百二十九年一祖三
宗高祖定天下孝惠高后值国家无事百姓安集太宗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十七
明 张溥 辑
荀悦集
序
汉纪序
凡汉纪十二世十一帝通王莽二百二十九年一祖三
宗高祖定天下孝惠高后值国家无事百姓安集太宗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1412-0385b.png
升平世宗建功中宗治平昭景称治元成哀平历世陵
迟莽遂篡国也凡祥瑞黄龙见凤凰集麒麟臻神马出
神鸟翔神雀集白虎仁兽获宝鼎升宝磬神光见山称
万岁甘露降芝草生嘉禾茂玄稷降醴泉涌木连理凡
灾异大者日蚀五十六地震十六天开地裂五星集于
东井各一太白再经天星孛二十四山崩三十四陨石
十一星陨如雨二星昼见三火灾二十四河汉水大汎
溢为人害十河汎一冬雷五夏雪三冬无冰二天雨血
迟莽遂篡国也凡祥瑞黄龙见凤凰集麒麟臻神马出
神鸟翔神雀集白虎仁兽获宝鼎升宝磬神光见山称
万岁甘露降芝草生嘉禾茂玄稷降醴泉涌木连理凡
灾异大者日蚀五十六地震十六天开地裂五星集于
东井各一太白再经天星孛二十四山崩三十四陨石
十一星陨如雨二星昼见三火灾二十四河汉水大汎
溢为人害十河汎一冬雷五夏雪三冬无冰二天雨血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1412-0385c.png
雨草雨鱼死人复生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子枯
木更生大石自立建安元年上巡省幸许昌以镇万国
外命元辅征讨不庭内齐七政允亮圣业综练典籍博
览传记其三年诏给事中秘书监荀悦抄撰汉书略举
其要假以不直尚书给纸笔虎贲给书吏悦于是约集
旧书撮序表志总为帝纪通比其事例系年月其祖宗
功勋先帝事业国家纲纪天地灾异功臣名贤奇策善
言殊德异行法式之典凡在汉书者本末体殊大略粗
木更生大石自立建安元年上巡省幸许昌以镇万国
外命元辅征讨不庭内齐七政允亮圣业综练典籍博
览传记其三年诏给事中秘书监荀悦抄撰汉书略举
其要假以不直尚书给纸笔虎贲给书吏悦于是约集
旧书撮序表志总为帝纪通比其事例系年月其祖宗
功勋先帝事业国家纲纪天地灾异功臣名贤奇策善
言殊德异行法式之典凡在汉书者本末体殊大略粗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1412-0385d.png
举其纪传所遗阙者差少而表志势有所不能尽繁重
之语凡所行之事出入省要删略其文凡为三十卷数
十馀万言作为帝纪省约易习无妨本书有便于用其
旨云尔会悦迁为侍中其五年书成乃奏记云四百有
一十六载谓书奏之岁岁在庚辰昔晋之乘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虞夏商周之书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
则成其法弃之则坠于地瞻之则存忽焉则废故君子
重之汉书纪其义同矣凡汉纪有法式焉有监戒焉有
之语凡所行之事出入省要删略其文凡为三十卷数
十馀万言作为帝纪省约易习无妨本书有便于用其
旨云尔会悦迁为侍中其五年书成乃奏记云四百有
一十六载谓书奏之岁岁在庚辰昔晋之乘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虞夏商周之书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
则成其法弃之则坠于地瞻之则存忽焉则废故君子
重之汉书纪其义同矣凡汉纪有法式焉有监戒焉有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1412-0386a.png
废乱焉有持平焉有兵略焉有政化焉有休祥焉有灾
异焉有华夏之事焉有四夷之事焉有常道焉有权变
焉有策谋焉有诡说焉有术艺焉有文章焉斯皆明主
贤臣命世立业群后之盛勋髦俊之遗事是故质之事
实而不诬通之万方而不泥可以兴可以治可以动可
以静可以言可以行惩恶而劝善奖成而惧败兹亦有
国之常训典籍之渊林虽云撰之者陋浅而本末存焉
尔故君子可观之矣
异焉有华夏之事焉有四夷之事焉有常道焉有权变
焉有策谋焉有诡说焉有术艺焉有文章焉斯皆明主
贤臣命世立业群后之盛勋髦俊之遗事是故质之事
实而不诬通之万方而不泥可以兴可以治可以动可
以静可以言可以行惩恶而劝善奖成而惧败兹亦有
国之常训典籍之渊林虽云撰之者陋浅而本末存焉
尔故君子可观之矣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1412-0386b.png
又序
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观象立法乃作书契以
通宇宙扬于王庭厥用大焉先王以光演大业肆于时
夏亦惟翼翼以监厥后永世作典夫立典有五志焉一
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
表贤能于是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粲然显著罔不能备
矣世济其轨不殒其业损益盈虚与时消息虽臧否不
同其揆一也是以圣上穆然惟文之恤瞻前顾后是绍
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观象立法乃作书契以
通宇宙扬于王庭厥用大焉先王以光演大业肆于时
夏亦惟翼翼以监厥后永世作典夫立典有五志焉一
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
表贤能于是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粲然显著罔不能备
矣世济其轨不殒其业损益盈虚与时消息虽臧否不
同其揆一也是以圣上穆然惟文之恤瞻前顾后是绍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1412-0386c.png
是维臣悦职监秘书摄官承乏秖奉明诏窃惟其宜谨
约撰旧书通而叙之总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
要举凡存其大体旨少所缺务从省约以副本书以为
要纪未克厥中亦各其志如其得失以俟君子焉
后序
凡汉纪其称年本纪表志传者书家本语也其称论者
臣悦所论粗表其大事以参得失以广视听也惟汉四
百一十有六载皇帝拨乱反正统武兴文永惟祖宗之
约撰旧书通而叙之总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
要举凡存其大体旨少所缺务从省约以副本书以为
要纪未克厥中亦各其志如其得失以俟君子焉
后序
凡汉纪其称年本纪表志传者书家本语也其称论者
臣悦所论粗表其大事以参得失以广视听也惟汉四
百一十有六载皇帝拨乱反正统武兴文永惟祖宗之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1412-0386d.png
洪业思光启于万嗣阐综大猷命立国典以及群籍于
是乃作考旧通连体要以述汉纪易称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诗云古训是式中兴以前一时之事明主贤
臣规模法则得失之轨亦足以监矣撰汉书百篇以综
往事庶几来者亦有监乎此其辞曰
茫茫上古结绳而治书契爰作典谟云备明德惟馨光
于万祀其在中叶实有陶唐丕显伊则配天惟明荡荡
厥猷有焕其章至于有周对日重光于赫大汉统辟元
是乃作考旧通连体要以述汉纪易称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诗云古训是式中兴以前一时之事明主贤
臣规模法则得失之轨亦足以监矣撰汉书百篇以综
往事庶几来者亦有监乎此其辞曰
茫茫上古结绳而治书契爰作典谟云备明德惟馨光
于万祀其在中叶实有陶唐丕显伊则配天惟明荡荡
厥猷有焕其章至于有周对日重光于赫大汉统辟元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1412-0387a.png
功穆穆惟秪二祖六宗明明皇帝纂承洪绪遭国闵凶
困于荼蓼实天生德应运建主矫矫俊臣惟国作辅绥
我思成有德思祜拨乱反正大建惟序武功既列乃替
斯文礼惟前轨命我小臣爰著典籍以立旧勋综往昭
来永监后昆侍中悦上
论赞
郦食其谋立六国论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
困于荼蓼实天生德应运建主矫矫俊臣惟国作辅绥
我思成有德思祜拨乱反正大建惟序武功既列乃替
斯文礼惟前轨命我小臣爰著典籍以立旧勋综往昭
来永监后昆侍中悦上
论赞
郦食其谋立六国论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1412-0387b.png
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也进退
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意也故策同事等而功
殊者何三术不同也初张耳陈馀说陈涉以复六国自
为树党郦生亦说汉王所以说者同而得失异者陈涉
之起也天下皆欲亡秦而楚汉之分未有所定时天下
未必欲亡项也且项羽率从六国攻灭强秦之时势则
不能矣故立六国于陈涉所谓多巳之党而益秦之敌
也且陈涉未能专天下之地也所谓取非其有以与人
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意也故策同事等而功
殊者何三术不同也初张耳陈馀说陈涉以复六国自
为树党郦生亦说汉王所以说者同而得失异者陈涉
之起也天下皆欲亡秦而楚汉之分未有所定时天下
未必欲亡项也且项羽率从六国攻灭强秦之时势则
不能矣故立六国于陈涉所谓多巳之党而益秦之敌
也且陈涉未能专天下之地也所谓取非其有以与人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1412-0387c.png
行虚惠而获实福也立六国于汉王所谓割已之有以
资敌设虚名而受实祸也此同事而异形也及宋义待
秦赵之毙与昔卞庄刺虎同说者也施之战国之时邻
国相攻无临时之急则可也战国之立其日久矣一战
胜败未必以存亡也其势非能急于亡敌国也进乘利
退自保故累力待时乘敌之毙其势然也今楚赵所起
其与秦势不并立安危之机呼吸成变进则成功退则
受祸此同事而异势者也伐赵之役韩信军于泜水之
资敌设虚名而受实祸也此同事而异形也及宋义待
秦赵之毙与昔卞庄刺虎同说者也施之战国之时邻
国相攻无临时之急则可也战国之立其日久矣一战
胜败未必以存亡也其势非能急于亡敌国也进乘利
退自保故累力待时乘敌之毙其势然也今楚赵所起
其与秦势不并立安危之机呼吸成变进则成功退则
受祸此同事而异势者也伐赵之役韩信军于泜水之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1412-0387d.png
上而赵不能败彭城之难汉王战于濉水之上士卒皆
赴入濉水而楚兵大胜何则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
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韩信军孤于水上
士卒必死无有二心此信之所以胜也汉王深入敌国
饮酒高会士卒逸豫战心不固楚以强大之威而丧其
国都项羽自外而入士卒皆有愤激之气救败赴亡之
急以决一旦之命此汉之所以败也且韩信选精兵以
守而赵以内顾之士攻之项羽选精兵以攻而汉以怠
赴入濉水而楚兵大胜何则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
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韩信军孤于水上
士卒必死无有二心此信之所以胜也汉王深入敌国
饮酒高会士卒逸豫战心不固楚以强大之威而丧其
国都项羽自外而入士卒皆有愤激之气救败赴亡之
急以决一旦之命此汉之所以败也且韩信选精兵以
守而赵以内顾之士攻之项羽选精兵以攻而汉以怠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1412-0388a.png
惰之卒应之此同事而异情者也故曰权不可预设变
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
家令说太公论
孝经云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王者必父事三
老以示天下所以明有孝也无父犹设三老之礼况其
存者乎孝莫大于严父故后稷配天尊之至也禹不先
鲧汤不先契文王不先不窋古之道子尊不加于父母
家令之言于是过矣
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
家令说太公论
孝经云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王者必父事三
老以示天下所以明有孝也无父犹设三老之礼况其
存者乎孝莫大于严父故后稷配天尊之至也禹不先
鲧汤不先契文王不先不窋古之道子尊不加于父母
家令之言于是过矣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1412-0388b.png
贯高张敖论
贯高首为乱谋杀主之贼虽能證明其王小亮不塞大
逆私行不赎公罪春秋之义大居正罪无赦赵王掩高
之逆心失将而必诛之义使高得行其谋不亦殆乎无
藩国之义减死可也侯之过欤
高祖赞
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繇唐虞之禅不
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
贯高首为乱谋杀主之贼虽能證明其王小亮不塞大
逆私行不赎公罪春秋之义大居正罪无赦赵王掩高
之逆心失将而必诛之义使高得行其谋不亦殆乎无
藩国之义减死可也侯之过欤
高祖赞
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繇唐虞之禅不
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1412-0388c.png
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
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
神祗所相安能致功如此夫帝王之作必有神人之助
非德无以建业非命无以定众或以文昭或以武兴或
以圣立或以人崇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
哉书曰天工人其代之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
人其斯之谓乎故观秦项之所亡察大汉之所兴得失
之验可见于兹矣太史公曰夏政忠政忠之弊野故殷
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
神祗所相安能致功如此夫帝王之作必有神人之助
非德无以建业非命无以定众或以文昭或以武兴或
以圣立或以人崇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
哉书曰天工人其代之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
人其斯之谓乎故观秦项之所亡察大汉之所兴得失
之验可见于兹矣太史公曰夏政忠政忠之弊野故殷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1412-0388d.png
承之以敬以敬之弊鬼故周承之以文以文之弊薄救
薄莫若忠三王之道周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弊秦
不改文酷刑汉承秦弊得天统矣
立张氏为惠帝后论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诗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
御于家邦易称正家道家道正而天下大定矣姊子而
为后昏于礼而黩于人情非所以示天下作民则也群
臣莫敢谏过哉
薄莫若忠三王之道周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弊秦
不改文酷刑汉承秦弊得天统矣
立张氏为惠帝后论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诗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
御于家邦易称正家道家道正而天下大定矣姊子而
为后昏于礼而黩于人情非所以示天下作民则也群
臣莫敢谏过哉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1412-0389a.png
列侯论
诸侯之制所繇来尚矣易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孔子
作春秋为后世法讥世卿不改世侯昔者圣王之有天
下非所以自为所以为民也不得专其权利与天下同
之唯义而已无所私焉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
如子爱国如家于是为置贤卿大夫考绩黜陟使有分
土而无分民而王者总其一统以御其政故有暴礼于
其国者则民叛于下王诛加于上是以计利虑害劝赏
诸侯之制所繇来尚矣易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孔子
作春秋为后世法讥世卿不改世侯昔者圣王之有天
下非所以自为所以为民也不得专其权利与天下同
之唯义而已无所私焉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
如子爱国如家于是为置贤卿大夫考绩黜陟使有分
土而无分民而王者总其一统以御其政故有暴礼于
其国者则民叛于下王诛加于上是以计利虑害劝赏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1412-0389b.png
畏威各兢其力而无乱心及至天子失道诸侯正之王
室微弱则大国辅之虽无道不得虐于天下贤人君子
有所周流上下左右皆相夹辅凡此所以辅相天地之
宜以左右民者也故民主两利上下俱便是则先王之
所以能永有其世也然古之建国或小或大监前之弊
变而通之夏殷之时盖不过百里故诸侯微而天子强
桀纣得肆其虐纣脯鄂侯而醢九侯以文王之上德不
免于羑里周承其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
室微弱则大国辅之虽无道不得虐于天下贤人君子
有所周流上下左右皆相夹辅凡此所以辅相天地之
宜以左右民者也故民主两利上下俱便是则先王之
所以能永有其世也然古之建国或小或大监前之弊
变而通之夏殷之时盖不过百里故诸侯微而天子强
桀纣得肆其虐纣脯鄂侯而醢九侯以文王之上德不
免于羑里周承其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1412-0389c.png
而自抑损也至其末流诸侯强大更相侵伐周室卑微
祸乱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废诸
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以
为民深浅之虑德量之殊岂不远哉故秦得擅其海内
之弊无所拘忌肆行奢淫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灭亡
故人主失道则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
莫之匡救贤人君子复无息肩众庶无所迁徙此民主
俱害上下两危汉兴承周秦之弊故兼而用之六王七
祸乱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废诸
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以
为民深浅之虑德量之殊岂不远哉故秦得擅其海内
之弊无所拘忌肆行奢淫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灭亡
故人主失道则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
莫之匡救贤人君子复无息肩众庶无所迁徙此民主
俱害上下两危汉兴承周秦之弊故兼而用之六王七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1412-0389d.png
国之难作者诚失之于强大非诸侯治国之咎其后遂
皆郡县治民而绝诸侯之权矣当时之制未必百王之
法也
禄制论
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充祀故食禄之家
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公义塞其私心其或犯逾之
者则绳以政法是以君子劝慕小人无怨若位苟禄薄
外而不充忧匮是恤所求不赡则私利之智萌矣放而
皆郡县治民而绝诸侯之权矣当时之制未必百王之
法也
禄制论
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充祀故食禄之家
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公义塞其私心其或犯逾之
者则绳以政法是以君子劝慕小人无怨若位苟禄薄
外而不充忧匮是恤所求不赡则私利之智萌矣放而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1412-0390a.png
听之则贪利之心滥矣以法绳之则下情怨矣故位必
称德禄必称爵故一物而不称则乱之本也今汉之赋
禄薄而吏非员者众在位者贪于财产规夺官民之利
则殖货无厌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
损缺富者比公室贫者匮朝夕非所为济俗也然古今
异制爵赋不同禄亦如之虽不及古度时有可嘉也
灾异论
凡三光精气变异此皆阴阳之精也其本在地而上发
称德禄必称爵故一物而不称则乱之本也今汉之赋
禄薄而吏非员者众在位者贪于财产规夺官民之利
则殖货无厌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
损缺富者比公室贫者匮朝夕非所为济俗也然古今
异制爵赋不同禄亦如之虽不及古度时有可嘉也
灾异论
凡三光精气变异此皆阴阳之精也其本在地而上发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1412-0390b.png
于天也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影之象形响之应声
是以明王见之而悟敕身正已省其咎谢其过则祸除
而福生自然之应也诗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详难
得而闻矣岂不然乎灾祥之报或应或否故称洪范咎
徵则有尧汤水旱之灾称消灾复异则有周宣云汉宁
莫我听称易积善有庆则有颜冉夭疾之凶善恶之效
事物之类变化万端不可齐一是以视听者惑焉若乃
禀其自然之数揆性命之理稽之经典挍之古今乘其
是以明王见之而悟敕身正已省其咎谢其过则祸除
而福生自然之应也诗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详难
得而闻矣岂不然乎灾祥之报或应或否故称洪范咎
徵则有尧汤水旱之灾称消灾复异则有周宣云汉宁
莫我听称易积善有庆则有颜冉夭疾之凶善恶之效
事物之类变化万端不可齐一是以视听者惑焉若乃
禀其自然之数揆性命之理稽之经典挍之古今乘其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1412-0390c.png
三势以通其精撮其两端以御其中参伍以变错综其
纪则可以髣髴其略矣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
待人事而成者有失人事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身不
可成者是谓三势凡此三势物无不然以小知大近取
诸身譬之疾病不治而以瘳者有治之则瘳者有不治
则不瘳者有虽治而终身不可愈者岂非类乎昔虢太
子死扁鹊治而生之鹊曰我非能治死为生也能使可
生者生耳然太子不遇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疾虽
纪则可以髣髴其略矣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
待人事而成者有失人事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身不
可成者是谓三势凡此三势物无不然以小知大近取
诸身譬之疾病不治而以瘳者有治之则瘳者有不治
则不瘳者有虽治而终身不可愈者岂非类乎昔虢太
子死扁鹊治而生之鹊曰我非能治死为生也能使可
生者生耳然太子不遇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疾虽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1412-0390d.png
医和亦不能治矣故孔子曰死生有节又曰不得其死
然又曰幸而免死生有节其正理也不得其死未可以
死而死幸而免者可以死而不死凡此皆性命三势之
理推此以及教化则亦如之何哉人有不教而自成者
待教而成者无教化则不成者有加教化而终身不可
成者故上智下愚不移至于中人可上下者也是以推
此以及天道则亦如之灾祥之应无所谬矣故尧汤水
旱者天数也洪范咎徵人事也鲁僖澍雨乃可救之应
然又曰幸而免死生有节其正理也不得其死未可以
死而死幸而免者可以死而不死凡此皆性命三势之
理推此以及教化则亦如之何哉人有不教而自成者
待教而成者无教化则不成者有加教化而终身不可
成者故上智下愚不移至于中人可上下者也是以推
此以及天道则亦如之灾祥之应无所谬矣故尧汤水
旱者天数也洪范咎徵人事也鲁僖澍雨乃可救之应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1412-0391a.png
也周宣旱应难变之势也颜冉之凶性命之本也犹天
回日转大运推移虽日遇祸福亦在其中矣今人见有
不移者因曰人事无所能移见有可移者因曰无天命
见天人之殊远者因曰人事不相干知神气流通者因
曰天人共事而同业此皆守其一端而不究终始易曰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言其异也兼三才而两
之言其同也故天人之道有同有异据其所以异而责
其所以同则成矣守其所以同而求其所以异则弊矣
回日转大运推移虽日遇祸福亦在其中矣今人见有
不移者因曰人事无所能移见有可移者因曰无天命
见天人之殊远者因曰人事不相干知神气流通者因
曰天人共事而同业此皆守其一端而不究终始易曰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言其异也兼三才而两
之言其同也故天人之道有同有异据其所以异而责
其所以同则成矣守其所以同而求其所以异则弊矣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1412-0391b.png
孔子曰好智不好学其弊也荡末俗见其纷乱事变乖
错则异心横出而失其所守于是放荡反道之论生而
诬神非圣之义作夫上智下愚虽不移而教之所以移
者多矣大数之极虽不变然人事之变者亦众矣且夫
疾病有治而未瘳瘳而未平平而未复教化之道有教
而未行行而未成成而有败故气类有动而未应应而
未终终而有变迟速深浅变化错于其中矣是故参差
难得而均矣天地人物之理莫不同之凡三势之数深
错则异心横出而失其所守于是放荡反道之论生而
诬神非圣之义作夫上智下愚虽不移而教之所以移
者多矣大数之极虽不变然人事之变者亦众矣且夫
疾病有治而未瘳瘳而未平平而未复教化之道有教
而未行行而未成成而有败故气类有动而未应应而
未终终而有变迟速深浅变化错于其中矣是故参差
难得而均矣天地人物之理莫不同之凡三势之数深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1412-0391c.png
不可识故君子尽心力焉以任天命易曰穷理尽性以
至于命其此之谓乎
高后赞
本纪称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争之苦君臣俱无
为故惠帝拱已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宴然
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及福祚诸吕大过渐至
纵横杀戮鸩毒生于豪强赖朱虚周陈惟社稷之重顾
山河之誓歼讨篡逆匡救汉祚岂非忠哉王陵之徒精
至于命其此之谓乎
高后赞
本纪称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争之苦君臣俱无
为故惠帝拱已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宴然
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及福祚诸吕大过渐至
纵横杀戮鸩毒生于豪强赖朱虚周陈惟社稷之重顾
山河之誓歼讨篡逆匡救汉祚岂非忠哉王陵之徒精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1412-0391d.png
洁心过于丹青矣
时务论
论曰圣王之制务在纲纪明其道义而已矣若夫一切
之计必推其公义度其时宜不得已而用之非有大故
则不由之
立制度论
先王立政以制为本三正五行服色历数承天之制经
国序民列官布职疆理品类辨方定物人伦之度自上
时务论
论曰圣王之制务在纲纪明其道义而已矣若夫一切
之计必推其公义度其时宜不得已而用之非有大故
则不由之
立制度论
先王立政以制为本三正五行服色历数承天之制经
国序民列官布职疆理品类辨方定物人伦之度自上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1412-0392a.png
已下降杀有序上有常制则政不颇下有常制则民不
二官无淫度则事不悖民无淫制则业不废贵不专宠
富不独奢民虽积财无所用之故世俗易足而情不滥
奸究不兴祸乱不作此先王所以纲纪天下统成大业
立德兴功为政之德也故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
方之政行矣本传曰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已
下至于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别
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有序而民志悉
二官无淫度则事不悖民无淫制则业不废贵不专宠
富不独奢民虽积财无所用之故世俗易足而情不滥
奸究不兴祸乱不作此先王所以纲纪天下统成大业
立德兴功为政之德也故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
方之政行矣本传曰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已
下至于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别
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有序而民志悉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1412-0392b.png
定于是裂土地之宜教之种殖畜养以时而用之有节
草木未落斤斧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罗网不布于野
泽鹰隼未击罾弋不施于蹊隧既顺时而取物然而山
不槎孽田不伐夭䐁鱼麛卵咸有常禁所以顺时宣气
蕃阜庶物畜足功用如此之备然后从四民因其土宜
任其智力安其居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
节财足而不争及至周室道衰礼法隳坏诸侯刻桷丹
楹大夫山节藻棁其流至于士庶莫不离制度稼穑之
草木未落斤斧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罗网不布于野
泽鹰隼未击罾弋不施于蹊隧既顺时而取物然而山
不槎孽田不伐夭䐁鱼麛卵咸有常禁所以顺时宣气
蕃阜庶物畜足功用如此之备然后从四民因其土宜
任其智力安其居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
节财足而不争及至周室道衰礼法隳坏诸侯刻桷丹
楹大夫山节藻棁其流至于士庶莫不离制度稼穑之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1412-0392c.png
人少商贾之人多榖不足而货有馀陵迟至于桓文之
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奢靡不制僭差
无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无用之器士设反道之
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倍实而要名奸夫犯难而
求利篡杀取国者为王公劫夺成家者为侯伯礼义不
足以制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富者木土被文绣犬
马喂菽粟贫者短褐不完食疏饮水俱为编户齐民而
以财力相窘虽为仆虏犹无愠色故夫饰变诈为奸轨
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奢靡不制僭差
无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无用之器士设反道之
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倍实而要名奸夫犯难而
求利篡杀取国者为王公劫夺成家者为侯伯礼义不
足以制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富者木土被文绣犬
马喂菽粟贫者短褐不完食疏饮水俱为编户齐民而
以财力相窘虽为仆虏犹无愠色故夫饰变诈为奸轨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1412-0392d.png
自足乎一世之间守道随理不免乎饥寒之患其化自
上兴繇法度之无限也故易曰君以财成辅相天地之
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立制度
之谓也
除田租
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也今汉氏或百一而
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太半官收
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
上兴繇法度之无限也故易曰君以财成辅相天地之
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立制度
之谓也
除田租
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也今汉氏或百一而
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太半官收
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1412-0393a.png
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今不正其
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富强夫土地者天下之本也
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占田
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买卖繇巳是自
专地也孝武时董仲舒尝言宜限民占田至哀帝时乃
限民占田不得过三十顷虽有其制卒不得施行然三
十顷有不平矣且夫井田之制宜于民众之时地广民
稀勿为可也然欲废之于寡立之于众土地既富列在
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富强夫土地者天下之本也
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占田
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买卖繇巳是自
专地也孝武时董仲舒尝言宜限民占田至哀帝时乃
限民占田不得过三十顷虽有其制卒不得施行然三
十顷有不平矣且夫井田之制宜于民众之时地广民
稀勿为可也然欲废之于寡立之于众土地既富列在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1412-0393b.png
豪强卒而规之并有怨心则生纷乱制度难行繇是观
之若高帝初定天下及光武中兴之后民人稀少立之
易矣就未悉备井田之法宜以口数占田为立科限民
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民弱以防兼并且为制度张本
不亦宜乎虽古今异制损益随时然纪纲大略其致一
也
冯唐论
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
之若高帝初定天下及光武中兴之后民人稀少立之
易矣就未悉备井田之法宜以口数占田为立科限民
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民弱以防兼并且为制度张本
不亦宜乎虽古今异制损益随时然纪纲大略其致一
也
冯唐论
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1412-0393c.png
之十年不见省用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岂不惜哉夫以
绛侯之忠功存社稷而犹见疑不亦痛乎夫知贤之难
用人不易忠臣自古之难也虽在明世且犹若兹而况
乱君闇主者乎然则屈原赴湘水子胥鸱夷于江安足
恨哉周勃质朴忠诚高祖以为安刘氏者必勃也既定
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狼狈失据块然囚
执俛首抚襟屈于狱吏岂不悯哉夫忠臣之于其主犹
孝子之于其亲尽心焉尽力焉进而喜非贪位退而忧
绛侯之忠功存社稷而犹见疑不亦痛乎夫知贤之难
用人不易忠臣自古之难也虽在明世且犹若兹而况
乱君闇主者乎然则屈原赴湘水子胥鸱夷于江安足
恨哉周勃质朴忠诚高祖以为安刘氏者必勃也既定
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狼狈失据块然囚
执俛首抚襟屈于狱吏岂不悯哉夫忠臣之于其主犹
孝子之于其亲尽心焉尽力焉进而喜非贪位退而忧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1412-0393d.png
非怀宠结志于心慕恋不已进得及时乐行其道故仲
尼去鲁曰迟迟而行孟轲去齐三宿而后出境彼诚仁
圣之心夫贾谊过湘水吊屈原恻怆恸怀岂徒忿怨而
已哉与夫苟患失之者异类殊意矣及其傅梁王梁王
薨哭泣而从死岂可谓不忠乎然人主不察岂不哀哉
及释之屈而思归冯唐困而后达有可悼也此忠臣所
以泣血贤俊所以伤心也
文帝遗诏短丧论
尼去鲁曰迟迟而行孟轲去齐三宿而后出境彼诚仁
圣之心夫贾谊过湘水吊屈原恻怆恸怀岂徒忿怨而
已哉与夫苟患失之者异类殊意矣及其傅梁王梁王
薨哭泣而从死岂可谓不忠乎然人主不察岂不哀哉
及释之屈而思归冯唐困而后达有可悼也此忠臣所
以泣血贤俊所以伤心也
文帝遗诏短丧论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1412-0394a.png
论曰书云高宗谅闇三年不言孔子曰古之人皆然三
年之丧天下之通丧繇来者尚矣今而废之以亏大化
非礼也虽然以国家之重慎其权柄虽不谅闇存其大
体可也
文帝赞
赞曰本纪称孝文皇帝宫室苑囿车马御服无所增益
有不便辄弛以利民身衣弋绨慎夫人虽幸衣不曳地
帏帐无文绣以示敦朴爱费百金不为露台及治霸陵
年之丧天下之通丧繇来者尚矣今而废之以亏大化
非礼也虽然以国家之重慎其权柄虽不谅闇存其大
体可也
文帝赞
赞曰本纪称孝文皇帝宫室苑囿车马御服无所增益
有不便辄弛以利民身衣弋绨慎夫人虽幸衣不曳地
帏帐无文绣以示敦朴爱费百金不为露台及治霸陵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1412-0394b.png
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南越王
尉佗自立为帝以德怀之匈奴背约令守边备不发兵
深入无动劳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
等諌说虽切常假借之张武等受赂金钱重加赏赐以
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
数百几致刑措登显洪业为汉太宗甚盛矣哉扬雄有
言文帝亲屈帝尊以申亚夫之军令曷为不能用颇牧
彼将有所感激云尔
尉佗自立为帝以德怀之匈奴背约令守边备不发兵
深入无动劳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
等諌说虽切常假借之张武等受赂金钱重加赏赐以
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
数百几致刑措登显洪业为汉太宗甚盛矣哉扬雄有
言文帝亲屈帝尊以申亚夫之军令曷为不能用颇牧
彼将有所感激云尔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1412-0394c.png
景帝赐江都王非天子旌旗论
江都王赐天子旌旗过矣夫唯盛德元功有天子之勋
乃受异物则周公其人也凡功者有赏而巳孔子曰必
也正名乎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人君之所司也夫名
设于外实应于内事制于始志成于终故王者慎之
高帝封王侯约论
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不如
约者当天下共击之是教下犯上而兴兵乱之阶也若
江都王赐天子旌旗过矣夫唯盛德元功有天子之勋
乃受异物则周公其人也凡功者有赏而巳孔子曰必
也正名乎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人君之所司也夫名
设于外实应于内事制于始志成于终故王者慎之
高帝封王侯约论
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不如
约者当天下共击之是教下犯上而兴兵乱之阶也若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1412-0394d.png
后人不修是盟约不行也书曰法惟上行不惟下行若
以为典未可通也
封匈奴徐卢等论
论曰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若以利害繇之
则以功封其逋逃之臣赏有等差可无列土矣
三游论
世有三游德之贼也一曰游侠二曰游说三曰游行立
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饰辨辞
以为典未可通也
封匈奴徐卢等论
论曰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若以利害繇之
则以功封其逋逃之臣赏有等差可无列土矣
三游论
世有三游德之贼也一曰游侠二曰游说三曰游行立
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饰辨辞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1412-0395a.png
设诈谋驰逐于天下以要时势者谓之游说色取仁以
合时好连党类立虚誉以为权利者谓之游行此三游
者乱之所繇生也伤道害德败法惑世失先王之所慎
也国有四民各修其业不繇四民之业者谓之奸民奸
民不生王道乃成凡此三游之作生于季世周秦之末
尤甚焉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以毁誉为
荣辱不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
罚不察其理上下相冒万事乖错是以言论者计薄厚
合时好连党类立虚誉以为权利者谓之游行此三游
者乱之所繇生也伤道害德败法惑世失先王之所慎
也国有四民各修其业不繇四民之业者谓之奸民奸
民不生王道乃成凡此三游之作生于季世周秦之末
尤甚焉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以毁誉为
荣辱不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
罚不察其理上下相冒万事乖错是以言论者计薄厚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1412-0395b.png
而吐辞选举者度亲疏而举笔善恶谬于众声功罪乱
于王法然则利不可以义求害不可以道避也是以君
子犯礼小人犯法奔走驰骋越职潜度饰华废实竞趋
时利简父兄之尊而崇宾客之礼薄骨肉之恩而笃朋
友之爱忘修身之道而求众人之誉割衣食之业以供
飨宴之好苞苴盈于门庭聘问交于道路书记繁于公
文私务众于官事于是流俗成矣而正道坏矣游侠之
本生于武毅不挠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见危授命以救
于王法然则利不可以义求害不可以道避也是以君
子犯礼小人犯法奔走驰骋越职潜度饰华废实竞趋
时利简父兄之尊而崇宾客之礼薄骨肉之恩而笃朋
友之爱忘修身之道而求众人之誉割衣食之业以供
飨宴之好苞苴盈于门庭聘问交于道路书记繁于公
文私务众于官事于是流俗成矣而正道坏矣游侠之
本生于武毅不挠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见危授命以救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1412-0395c.png
时难而济同类以正行之者谓之武毅其失之甚者至
于为盗贼也游说之本生于使乎四方不辱君命出境
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则专对解结辞之绎矣民之莫
矣以正行之者谓之辨智其失之甚者至于为诈绐徒
众矣游行之本生于道德仁义汎爱容众以文会友和
而不同进德及时乐行其道以立功业于世以正行之
者谓之君子其失之甚者至于因事害私为奸轨矣其
相去殊远岂不哀哉故大道之行则三游废矣是以圣
于为盗贼也游说之本生于使乎四方不辱君命出境
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则专对解结辞之绎矣民之莫
矣以正行之者谓之辨智其失之甚者至于为诈绐徒
众矣游行之本生于道德仁义汎爱容众以文会友和
而不同进德及时乐行其道以立功业于世以正行之
者谓之君子其失之甚者至于因事害私为奸轨矣其
相去殊远岂不哀哉故大道之行则三游废矣是以圣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1412-0395d.png
王在上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善恶要于公罪而不淫于
毁誉听其言而责其事举其名而指其实故实不应其
声者谓之虚情不覆其貌者谓之伪毁誉失其真者谓
之诬言事失其类者谓之罔虚伪之行不得设诬罔之
辞不得行有罪恶者无侥倖无罪过者不忧惧请谒无
所行货赂无所用民志定矣民志既定于是先之以德
义示之以好恶奉业劝功以用本务不求无益之物不
畜难得之货绝靡丽之饰遏利欲之巧则淫流之民定
毁誉听其言而责其事举其名而指其实故实不应其
声者谓之虚情不覆其貌者谓之伪毁誉失其真者谓
之诬言事失其类者谓之罔虚伪之行不得设诬罔之
辞不得行有罪恶者无侥倖无罪过者不忧惧请谒无
所行货赂无所用民志定矣民志既定于是先之以德
义示之以好恶奉业劝功以用本务不求无益之物不
畜难得之货绝靡丽之饰遏利欲之巧则淫流之民定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1412-0396a.png
矣而贪秽之俗清矣息华文去浮辞禁伪辨绝淫智放
百家之纷乱一圣人之至道则虚诞之术绝而道德有
所定矣尊天地而不渎敬鬼神而远之除小忌去淫祀
绝奇怪正人事则妖伪之言塞而性命之理得矣然后
百姓上下皆反其本人人亲其亲尊其尊修其身守其
业于是养之以仁惠文之以礼乐则风俗定而大化成
矣
丞相封侯论
百家之纷乱一圣人之至道则虚诞之术绝而道德有
所定矣尊天地而不渎敬鬼神而远之除小忌去淫祀
绝奇怪正人事则妖伪之言塞而性命之理得矣然后
百姓上下皆反其本人人亲其亲尊其尊修其身守其
业于是养之以仁惠文之以礼乐则风俗定而大化成
矣
丞相封侯论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1412-0396b.png
丞相始拜而封非典也夫封必以功不闻以位孔子曰
如有可誉必有所试矣誉必待试况于赏乎易曰鼎折
足覆公餗其刑渥凶若不胜任覆乱鼎实刑将加之况
于封乎
神怪论
易称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各当其理而不相
乱也过则有故气变而然也若夫大石自立僵柳复起
此形神之异也男子化为女死人复生此含气之异也
如有可誉必有所试矣誉必待试况于赏乎易曰鼎折
足覆公餗其刑渥凶若不胜任覆乱鼎实刑将加之况
于封乎
神怪论
易称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各当其理而不相
乱也过则有故气变而然也若夫大石自立僵柳复起
此形神之异也男子化为女死人复生此含气之异也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1412-0396c.png
鬼神髣髴在于人间言语音声此精神之异也夫岂形
神之怪异哉各以类感因应而然善则为瑞恶则为异
瑞则生吉恶则生祸精气之际自然之符也故逆天之
理则神失其节而妖神妄兴逆地之理则形失其节而
妖形妄生逆中和之理则含血失其节而妖物妄生此
其大旨也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非求请所能致也
又非可以求福而禳灾矣且其人不自知其所然而然
况其能为神乎凡物之怪亦皆如之春秋传曰作事不
神之怪异哉各以类感因应而然善则为瑞恶则为异
瑞则生吉恶则生祸精气之际自然之符也故逆天之
理则神失其节而妖神妄兴逆地之理则形失其节而
妖形妄生逆中和之理则含血失其节而妖物妄生此
其大旨也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非求请所能致也
又非可以求福而禳灾矣且其人不自知其所然而然
况其能为神乎凡物之怪亦皆如之春秋传曰作事不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1412-0396d.png
时怨讟起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者当武帝之世赋
役烦众民力凋弊加以好神仙之术迂诞妖怪之人四
方并集皆虚而无实故无形而言者至矣于洪范言僭
则生时妖此盖怨讟所生时妖之类也故通于道正身
以应万物则精神形气各返其本矣
斩任安论
论曰任安之斩也是开后人遂恶而无变计也易曰不
远复无祇悔元吉
役烦众民力凋弊加以好神仙之术迂诞妖怪之人四
方并集皆虚而无实故无形而言者至矣于洪范言僭
则生时妖此盖怨讟所生时妖之类也故通于道正身
以应万物则精神形气各返其本矣
斩任安论
论曰任安之斩也是开后人遂恶而无变计也易曰不
远复无祇悔元吉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1412-0397a.png
昌邑王论
昌邑之废岂不哀哉书曰殷王纣自绝于天易曰斯其
所取灾言自取之也故曰有六主焉有王主有治主有
存主有衰主有危主有亡主体正性仁心明志固动以
为人不以为已是谓王主尅已恕躬好问力行动以从
义不以纵情是谓治主勤事守业不敢怠荒动以先公
不以先私是谓存主悖逆交争公私并行一得一失不
纯道度是谓衰主情过于义私多于公制度殊限政令
昌邑之废岂不哀哉书曰殷王纣自绝于天易曰斯其
所取灾言自取之也故曰有六主焉有王主有治主有
存主有衰主有危主有亡主体正性仁心明志固动以
为人不以为已是谓王主尅已恕躬好问力行动以从
义不以纵情是谓治主勤事守业不敢怠荒动以先公
不以先私是谓存主悖逆交争公私并行一得一失不
纯道度是谓衰主情过于义私多于公制度殊限政令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1412-0397b.png
失常是谓危主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情遂欲不顾礼
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赏赐行私以越公用忿怒施罚
以逾法制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忠信拥塞直谏诛戮是
谓亡主故王主能兴平治主能行其政存主能保其国
衰主遭无难则庶几得全有难则殆危主遇无难则幸
而免有难则亡亡主必亡而已矣夫亡主为人而后已
利焉治主从义而后情得焉存主先公而后私立焉故
遵亡主之行而求存主之福行危主之政而求治主之
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赏赐行私以越公用忿怒施罚
以逾法制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忠信拥塞直谏诛戮是
谓亡主故王主能兴平治主能行其政存主能保其国
衰主遭无难则庶几得全有难则殆危主遇无难则幸
而免有难则亡亡主必亡而已矣夫亡主为人而后已
利焉治主从义而后情得焉存主先公而后私立焉故
遵亡主之行而求存主之福行危主之政而求治主之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1412-0397c.png
业蹈衰主之迹而求王主之功不可得也夫为善之至
易莫易于人主立业之至难莫难于人主至福之所隆
莫大于人主至祸之所加莫深于人主夫行至易以立
至难便计也兴至福而隆至祸厚实也其要不远在乎
所存而已矣虽在下才可以庶几然迹观前后中人左
右多不免于乱亡何则沈于宴安诱于谄导放于情欲
不思之咎也仁远乎哉存之则至是以昔者明王战战
兢兢如履虎尾劳谦日昃夙夜不怠诚达于此理也故
易莫易于人主立业之至难莫难于人主至福之所隆
莫大于人主至祸之所加莫深于人主夫行至易以立
至难便计也兴至福而隆至祸厚实也其要不远在乎
所存而已矣虽在下才可以庶几然迹观前后中人左
右多不免于乱亡何则沈于宴安诱于谄导放于情欲
不思之咎也仁远乎哉存之则至是以昔者明王战战
兢兢如履虎尾劳谦日昃夙夜不怠诚达于此理也故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1412-0397d.png
有六主亦有六臣有王臣有良臣有直臣有具臣有嬖
臣有佞臣以道事君匪躬之故达节通方立功兴化是
谓王臣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
良臣犯颜逆意抵失不挠直谏遏非不避犯罪是谓直
臣奉法守职无能往来是谓具臣便辟苟容顺意从䛕
是谓嬖臣倾险谗害诬下惑上专权擅宠唯利是务是
谓佞臣或有君而无臣或有臣而无君同善则治同恶
则乱杂则交争故明主慎所用也六主之有轻重六臣
臣有佞臣以道事君匪躬之故达节通方立功兴化是
谓王臣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
良臣犯颜逆意抵失不挠直谏遏非不避犯罪是谓直
臣奉法守职无能往来是谓具臣便辟苟容顺意从䛕
是谓嬖臣倾险谗害诬下惑上专权擅宠唯利是务是
谓佞臣或有君而无臣或有臣而无君同善则治同恶
则乱杂则交争故明主慎所用也六主之有轻重六臣
卷十七 第 32a 页 WYG1412-0398a.png
之有简易其存亡成败之机在于是矣可不尽而深览
乎
王吉请改正尚主之礼论
尚公主之制人道之大伦也昔尧降釐二女于妫汭嫔
于虞易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春秋称王姬归于齐古
之达礼也男替女凌则淫暴之变生矣礼自上降则昏
乱于下者众矣三纲之首可不慎乎夫成大化者必稽
古立中务以正其本也凡吉所言古之道也
乎
王吉请改正尚主之礼论
尚公主之制人道之大伦也昔尧降釐二女于妫汭嫔
于虞易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春秋称王姬归于齐古
之达礼也男替女凌则淫暴之变生矣礼自上降则昏
乱于下者众矣三纲之首可不慎乎夫成大化者必稽
古立中务以正其本也凡吉所言古之道也
卷十七 第 32b 页 WYG1412-0398b.png
单于朝位论
春秋之义王者无外欲一于天下也书曰西戎即序言
皆顺从其序也道里辽远人物介绝人事所不至血气
所不沾不告谕以文辞故正朔不及礼义不加非导之
也其势然也王者必则天地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故盛
德之主则亦如之九州之外谓之藩国蛮夷之君列于
五服诗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故要荒之地必奉王
贡若不供职则有辞让号令加焉非敌国之谓也故远
春秋之义王者无外欲一于天下也书曰西戎即序言
皆顺从其序也道里辽远人物介绝人事所不至血气
所不沾不告谕以文辞故正朔不及礼义不加非导之
也其势然也王者必则天地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故盛
德之主则亦如之九州之外谓之藩国蛮夷之君列于
五服诗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故要荒之地必奉王
贡若不供职则有辞让号令加焉非敌国之谓也故远
卷十七 第 33a 页 WYG1412-0398c.png
不间亲狄不乱华轻重有序赏罚有章此先王之大礼
故舞四夷之乐于四门之外不备其礼故不见于先祖
献其志意音声而已望之欲待以不臣之礼加之以王
公之上僭度失序以乱天常非礼也若以权时之宜则
异论矣(时萧望之/议故云)
石显论
夫佞臣之惑君主也甚矣故孔子曰远佞人非但不用
而巳乃远而绝之隔塞其源戒之极也察观其言行未
故舞四夷之乐于四门之外不备其礼故不见于先祖
献其志意音声而已望之欲待以不臣之礼加之以王
公之上僭度失序以乱天常非礼也若以权时之宜则
异论矣(时萧望之/议故云)
石显论
夫佞臣之惑君主也甚矣故孔子曰远佞人非但不用
而巳乃远而绝之隔塞其源戒之极也察观其言行未
卷十七 第 33b 页 WYG1412-0398d.png
必合于道者必此人也此亦察人情之一端也伪生于
多巧邪生于多欲是以君子不尚也礼与其奢也宁俭
事与其烦也宁略言与其华也宁质行与其䌽也宁朴
孔子曰政者正也夫要道之本正已而巳矣平直真实
者正之主也故德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位能必核其真
然后授其事功必核其真然后授其赏罪必核其真然
后授其刑行必核其真然后贵之言必核其真然后信
之物必核其真然后用之事必核其真然后修之一物
多巧邪生于多欲是以君子不尚也礼与其奢也宁俭
事与其烦也宁略言与其华也宁质行与其䌽也宁朴
孔子曰政者正也夫要道之本正已而巳矣平直真实
者正之主也故德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位能必核其真
然后授其事功必核其真然后授其赏罪必核其真然
后授其刑行必核其真然后贵之言必核其真然后信
之物必核其真然后用之事必核其真然后修之一物
卷十七 第 34a 页 WYG1412-0399a.png
不称则荣辱赏罚从而绳之故众正积于上万事实于
下先王之道如斯而巳矣
赦论
夫赦者权时之宜非常典也汉兴承秦兵革之后大愚
之世比屋可刑故设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
民更始时势然也后世承业袭而不革失时宜矣若惠
文之世无所赦之若孝景之时七国皆乱异心并起奸
邪非一及武帝末赋役繁兴群贼并起加太子之事巫
下先王之道如斯而巳矣
赦论
夫赦者权时之宜非常典也汉兴承秦兵革之后大愚
之世比屋可刑故设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
民更始时势然也后世承业袭而不革失时宜矣若惠
文之世无所赦之若孝景之时七国皆乱异心并起奸
邪非一及武帝末赋役繁兴群贼并起加太子之事巫
卷十七 第 34b 页 WYG1412-0399b.png
蛊之祸天下纷然百姓无聊人不自安及光武之际拨
乱之后如此之比宜无赦矣君臣失礼政教陵迟犯法
者众亡命流窜而不擒获前后相积布满山野势穷刑
蹙将为群盗或刑政失中猛暴横作怨枉繁多天下忧
惨群役奸昏难得而治承此之后宜为赦也或赦大逆
或赦轻罪或赦一方或赦天下期于应变济时也
矫制立功论
成其功义足封追录前可也春秋之义毁泉台则恶之
乱之后如此之比宜无赦矣君臣失礼政教陵迟犯法
者众亡命流窜而不擒获前后相积布满山野势穷刑
蹙将为群盗或刑政失中猛暴横作怨枉繁多天下忧
惨群役奸昏难得而治承此之后宜为赦也或赦大逆
或赦轻罪或赦一方或赦天下期于应变济时也
矫制立功论
成其功义足封追录前可也春秋之义毁泉台则恶之
卷十七 第 35a 页 WYG1412-0399c.png
舍中军则善之各繇其宜也夫矫制之事先王之所慎
也不得已而行之若矫大而功小者罪之可也矫小而
功大者赏之可也功过相敌如斯而已可也权其轻重
而为之制宜焉
汉治迹论
自汉兴以来至于兹祖宗之治迹可得而观也高祖开
建大业统辟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也时天下初定庶
事草创故韶夏之音未有闻焉孝文皇帝克已复礼躬
也不得已而行之若矫大而功小者罪之可也矫小而
功大者赏之可也功过相敌如斯而已可也权其轻重
而为之制宜焉
汉治迹论
自汉兴以来至于兹祖宗之治迹可得而观也高祖开
建大业统辟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也时天下初定庶
事草创故韶夏之音未有闻焉孝文皇帝克已复礼躬
卷十七 第 35b 页 WYG1412-0399d.png
行玄默遂至升平而刑罚几措时称古典未能悉备制
度玄雅礼乐之风阙焉故太平之功不兴孝武皇帝规
恢万世之业安固后嗣之基内修文学外耀武威延天
下之士济济盈朝兴事创制无所不施先王之风灿然
复存矣然犹好其文不尽其实发其始不要其终奢侈
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当此之时天下骚
动海内无聊而孝文之业衰矣孝宣皇帝任法审刑综
核名实听断精明事业修理下无隐情是以功光前世
度玄雅礼乐之风阙焉故太平之功不兴孝武皇帝规
恢万世之业安固后嗣之基内修文学外耀武威延天
下之士济济盈朝兴事创制无所不施先王之风灿然
复存矣然犹好其文不尽其实发其始不要其终奢侈
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当此之时天下骚
动海内无聊而孝文之业衰矣孝宣皇帝任法审刑综
核名实听断精明事业修理下无隐情是以功光前世
卷十七 第 36a 页 WYG1412-0400a.png
号为中宗然不甚用儒术孝元皇帝从諌如流下善斋
肃宾礼旧老优容宽直其仁心文德足以为贤主矣而
佞臣石显用事隳其大业明不照奸决不断恶岂不惜
哉昔齐桓公任管仲以霸任竖刁以乱一人之身唯所
措之夫万事之情常立于得失之原治乱荣辱之机可
不惜哉杨朱哭多岐墨翟悲素丝伤其本同而末殊孔
子曰远佞人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疾之深也若夫
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岂不疾之哉初宣帝任刑法元
肃宾礼旧老优容宽直其仁心文德足以为贤主矣而
佞臣石显用事隳其大业明不照奸决不断恶岂不惜
哉昔齐桓公任管仲以霸任竖刁以乱一人之身唯所
措之夫万事之情常立于得失之原治乱荣辱之机可
不惜哉杨朱哭多岐墨翟悲素丝伤其本同而末殊孔
子曰远佞人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疾之深也若夫
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岂不疾之哉初宣帝任刑法元
卷十七 第 36b 页 WYG1412-0400b.png
帝谏之劝以用儒术宣帝不听乃叹曰乱我家者必太
子也故凡世之论政治者或称教化或称刑法或言先
教而后刑或言先刑而后教或言教化宜详或曰教化
宜简或曰刑法宜略或曰刑法宜重(此处有衍/文已删去)皆引为
政之一方未究治体之终始圣人之大德也圣人之道
必则天地制之以五行以通其变是以博而不泥夫德
刑并行天地常道也先王之道上教化而下刑法右文
德而左武功此其义也或先教化或先刑法所遇然也
子也故凡世之论政治者或称教化或称刑法或言先
教而后刑或言先刑而后教或言教化宜详或曰教化
宜简或曰刑法宜略或曰刑法宜重(此处有衍/文已删去)皆引为
政之一方未究治体之终始圣人之大德也圣人之道
必则天地制之以五行以通其变是以博而不泥夫德
刑并行天地常道也先王之道上教化而下刑法右文
德而左武功此其义也或先教化或先刑法所遇然也
卷十七 第 37a 页 WYG1412-0400c.png
拨乱抑强则先刑法扶弱绥新则先教化安平之世则
刑教并用大乱无教大治无刑乱之无教势不行也治
之无刑时不用也教初必简刑始必略则其渐也教化
之隆莫不兴行然后责备刑法之定莫不避罪然后求
密未可以备谓之虐教未可以密谓之峻刑虐教伤化
峻刑害民君子弗繇也设必违之教不量民力之未能
是陷民于恶也故谓之伤化设必犯之法不度民情之
不堪是陷民于罪也故谓之害民莫不兴行则豪毛之
刑教并用大乱无教大治无刑乱之无教势不行也治
之无刑时不用也教初必简刑始必略则其渐也教化
之隆莫不兴行然后责备刑法之定莫不避罪然后求
密未可以备谓之虐教未可以密谓之峻刑虐教伤化
峻刑害民君子弗繇也设必违之教不量民力之未能
是陷民于恶也故谓之伤化设必犯之法不度民情之
不堪是陷民于罪也故谓之害民莫不兴行则豪毛之
卷十七 第 37b 页 WYG1412-0400d.png
善可得而劝也然后教备莫不避罪则纤芥之恶可得
而禁也然后刑密故孔子曰不严以莅之则民不敬也
严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是言礼刑之并施也吾
末如之何言教之不行也可以胜残去杀矣言刑之不
用也周礼曰治新国用轻典略其初也春秋之义贬纤
芥之恶备至密也孔子曰行有馀力则可以学文简于
始也绘事后素成有终也夫通于天人之理达于变化
之数故能达于道故圣人则天贤者法地考之天道参
而禁也然后刑密故孔子曰不严以莅之则民不敬也
严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是言礼刑之并施也吾
末如之何言教之不行也可以胜残去杀矣言刑之不
用也周礼曰治新国用轻典略其初也春秋之义贬纤
芥之恶备至密也孔子曰行有馀力则可以学文简于
始也绘事后素成有终也夫通于天人之理达于变化
之数故能达于道故圣人则天贤者法地考之天道参
卷十七 第 38a 页 WYG1412-0401a.png
之典经然后用于正矣
经籍论
经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
道曰仁与义阴阳之节在于四时五行仁义之大体在
于三纲六纪上下咸序五品有章淫则荒越民失其性
于是在上者则天之经因地之义立度宣教以制其中
施之当时则为道德垂之后世则为典经皆所以总统
纲纪崇立王业及至末俗异端并生诸子造谊以乱大
经籍论
经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
道曰仁与义阴阳之节在于四时五行仁义之大体在
于三纲六纪上下咸序五品有章淫则荒越民失其性
于是在上者则天之经因地之义立度宣教以制其中
施之当时则为道德垂之后世则为典经皆所以总统
纲纪崇立王业及至末俗异端并生诸子造谊以乱大
卷十七 第 38b 页 WYG1412-0401b.png
伦于是微言绝群议缪焉故仲尼畏而忧之咏叹斯文
是圣人笃文之至也若乃季路之言何必读书然后为
学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巳矣何以文为夫潜地窟者而
不睹天明守冬株者而不识夏荣非通照之术也然博
览之家不知其秽兼而善之是大田之莠与苗并兴则
良农之所悼也质朴之士不择其美兼而弃之是昆山
之玉与石俱捐则卞和之所痛也故孔子曰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孝武皇帝时董仲舒推崇
是圣人笃文之至也若乃季路之言何必读书然后为
学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巳矣何以文为夫潜地窟者而
不睹天明守冬株者而不识夏荣非通照之术也然博
览之家不知其秽兼而善之是大田之莠与苗并兴则
良农之所悼也质朴之士不择其美兼而弃之是昆山
之玉与石俱捐则卞和之所痛也故孔子曰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孝武皇帝时董仲舒推崇
卷十七 第 39a 页 WYG1412-0401c.png
孔氏抑绌百家至刘向父子典校经籍而新义分方九
流区别典籍益彰矣自非至圣之崇孰能定天下之疑
是以后贤异心各有损益中兴之后大司农郑众侍中
贾逵各为春秋左氏传作解注孝桓帝时故南郡太守
马融著易解颇生异说及臣悦叔父故司徒爽著易传
据爻象承应阴阳变化之义以十篇之文解说经意繇
是兖豫之言易者咸传荀氏学而马氏亦颇行于世爽
又著诗传皆附正义无他说又去圣久远道义难明而
流区别典籍益彰矣自非至圣之崇孰能定天下之疑
是以后贤异心各有损益中兴之后大司农郑众侍中
贾逵各为春秋左氏传作解注孝桓帝时故南郡太守
马融著易解颇生异说及臣悦叔父故司徒爽著易传
据爻象承应阴阳变化之义以十篇之文解说经意繇
是兖豫之言易者咸传荀氏学而马氏亦颇行于世爽
又著诗传皆附正义无他说又去圣久远道义难明而
卷十七 第 39b 页 WYG1412-0401d.png
古之尚书毛诗左氏春秋周官通人学者多尚好之然
希各得立于学官也
王商论
王商言水不至非以见智也非以伤凤也将欲忠主安
民事不得已而凤以为慨恨冯婕妤之当熊非欲见勇
也非欲求媚也非以高左右也恻怛于心将以救上而
传昭仪以为隙皆至于死真可痛乎夫独智不容于世
独行不畜于时是以昔人所以自退也虽退犹不得自
希各得立于学官也
王商论
王商言水不至非以见智也非以伤凤也将欲忠主安
民事不得已而凤以为慨恨冯婕妤之当熊非欲见勇
也非欲求媚也非以高左右也恻怛于心将以救上而
传昭仪以为隙皆至于死真可痛乎夫独智不容于世
独行不畜于时是以昔人所以自退也虽退犹不得自
卷十七 第 40a 页 WYG1412-0402a.png
免是以离世深藏以天之高而不敢举首以地之厚而
不敢投足诗云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
蹐哀今之人胡为虺蜴本不敢立于人间况敢立于朝
乎自守犹不免患况敢守于时乎无过犹见诬枉而况
敢有罪乎闭口而获诽谤况敢直言乎虽隐身深藏犹
不得免是以宁武子佯愚接舆为狂困之至也人无狂
愚之虑者则不得自安于世是以屈原怨而自沈鲍焦
愤而矫死悲之甚也虽死犹惧形骸之不深魂神之不
不敢投足诗云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
蹐哀今之人胡为虺蜴本不敢立于人间况敢立于朝
乎自守犹不免患况敢守于时乎无过犹见诬枉而况
敢有罪乎闭口而获诽谤况敢直言乎虽隐身深藏犹
不得免是以宁武子佯愚接舆为狂困之至也人无狂
愚之虑者则不得自安于世是以屈原怨而自沈鲍焦
愤而矫死悲之甚也虽死犹惧形骸之不深魂神之不
卷十七 第 40b 页 WYG1412-0402b.png
远故徐衍负石入海申屠狄蹈瓮之河痛之极也悲夫
以六合之大匹夫之微而一身无所容焉岂不哀哉是
以古人畏患苟免以计安身挠直为曲斲方为圆秽素
丝之洁摧亮直之心是以羊舌职受盗于王室蘧伯玉
可卷而怀之以死易生以存易亡难乎哉
立定陶王昕为太子论
圣人立制必有所定所以防忿争一统序也春秋之义
立嫡以长立子以贵是以言嫡无二也贵有常也以弟
以六合之大匹夫之微而一身无所容焉岂不哀哉是
以古人畏患苟免以计安身挠直为曲斲方为圆秽素
丝之洁摧亮直之心是以羊舌职受盗于王室蘧伯玉
可卷而怀之以死易生以存易亡难乎哉
立定陶王昕为太子论
圣人立制必有所定所以防忿争一统序也春秋之义
立嫡以长立子以贵是以言嫡无二也贵有常也以弟
卷十七 第 41a 页 WYG1412-0402c.png
及兄则贵有常矣兄弟之子非一也不可以为典虽立
其长犹非正也且兄弟近而亲所以继父也兄弟子疏
而卑所以承亡也俱非正统舍亲取疏废父立子非顺
也以弟继父近于义矣春秋传曰太子亡则立母弟无
则立长立均以顺义均则卜之道也
成帝赞
赞曰本纪称孝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
言不亲指临朝渊默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貌
其长犹非正也且兄弟近而亲所以继父也兄弟子疏
而卑所以承亡也俱非正统舍亲取疏废父立子非顺
也以弟继父近于义矣春秋传曰太子亡则立母弟无
则立长立均以顺义均则卜之道也
成帝赞
赞曰本纪称孝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
言不亲指临朝渊默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貌
卷十七 第 41b 页 WYG1412-0402d.png
也博览古今容受直言公卿称职威仪可述遭世承平
上下和睦然沈于酒色赵氏内乱外家擅朝言之可为
于邑建始已后王氏始执国命迄于哀平莽遂篡位盖
其威福所繇来渐矣刘向朱云之忠信明矣若得而用
之福祚未已张禹不吐直言佞于垂死亦可痛哉
罢司空官论
论曰丞相三公之官而数变易非典也初丞相秦之制
本次国命卿故置左右丞相无三公之官诗云夙夜匪
上下和睦然沈于酒色赵氏内乱外家擅朝言之可为
于邑建始已后王氏始执国命迄于哀平莽遂篡位盖
其威福所繇来渐矣刘向朱云之忠信明矣若得而用
之福祚未已张禹不吐直言佞于垂死亦可痛哉
罢司空官论
论曰丞相三公之官而数变易非典也初丞相秦之制
本次国命卿故置左右丞相无三公之官诗云夙夜匪
卷十七 第 42a 页 WYG1412-0403a.png
懈以事一人一人者谓天子也自上已下必参而成位
易曰鼎足以喻三公所以参事统职立官定制三公盖
其宜也
州牧论
州牧数变易非典也古者诸侯之国百里而已故易曰
震惊百里以象诸侯之国也夫国小人众易统也古诸
侯皆久其位视民如子爱国如家于是建诸侯之贤者
以为牧故以考绩黜陟不统其政不御其民惠无所绩
易曰鼎足以喻三公所以参事统职立官定制三公盖
其宜也
州牧论
州牧数变易非典也古者诸侯之国百里而已故易曰
震惊百里以象诸侯之国也夫国小人众易统也古诸
侯皆久其位视民如子爱国如家于是建诸侯之贤者
以为牧故以考绩黜陟不统其政不御其民惠无所绩
卷十七 第 42b 页 WYG1412-0403b.png
权无所并故牧伯之位宜合古也惟周制为不然大国
不过五百里而公侯伯子男以次小焉今汉废诸侯之
制以郡县治民者本以强干弱枝一统于上使权柄不
分于下也今之州牧号为万里总郡国威尊势重与古
之牧伯同号异势当周之末天下战国十有馀而周室
寥矣今牧伯之制是近于战国之迹而无治民之实刺
史令为监御史出督州郡而还奏事可矣
阿保乳母论
不过五百里而公侯伯子男以次小焉今汉废诸侯之
制以郡县治民者本以强干弱枝一统于上使权柄不
分于下也今之州牧号为万里总郡国威尊势重与古
之牧伯同号异势当周之末天下战国十有馀而周室
寥矣今牧伯之制是近于战国之迹而无治民之实刺
史令为监御史出督州郡而还奏事可矣
阿保乳母论
卷十七 第 43a 页 WYG1412-0403c.png
夫内宠嬖近阿保御竖之为乱自古所患故寻及之(李/寻)
(上言/也)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性不安于道智不
周于物其所以事上也唯欲是从唯利是务饰便假之
容供耳目之好以姑息为忠以苟容为智以伎巧为材
以佞谀为美而亲近于左右玩习于朝夕先意承旨因
间随隙以惑人主之心求赡其私欲虑不远图不恤大
事人情不能无懈怠或忽然不察其非而从之或知其
非不忍割之或以为小事而听之或心迷而笃信之或
(上言/也)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性不安于道智不
周于物其所以事上也唯欲是从唯利是务饰便假之
容供耳目之好以姑息为忠以苟容为智以伎巧为材
以佞谀为美而亲近于左右玩习于朝夕先意承旨因
间随隙以惑人主之心求赡其私欲虑不远图不恤大
事人情不能无懈怠或忽然不察其非而从之或知其
非不忍割之或以为小事而听之或心迷而笃信之或
卷十七 第 43b 页 WYG1412-0403d.png
眩曜而不疑之其事皆始于纤微终于显著反乱弘大
其为害深矣其伤德甚矣是以明主唯大臣是任惟正
直是用内宠便辟请求之事无所听焉事有损之而益
益之而损物有善而不居恶而不可避甘醴有鸩毒药
酒有治病是以君子以道折中不肆心焉不纵体焉惟
义而后已
原涉论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已下至于士庶人为有
其为害深矣其伤德甚矣是以明主唯大臣是任惟正
直是用内宠便辟请求之事无所听焉事有损之而益
益之而损物有善而不居恶而不可避甘醴有鸩毒药
酒有治病是以君子以道折中不肆心焉不纵体焉惟
义而后已
原涉论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已下至于士庶人为有
卷十七 第 44a 页 WYG1412-0404a.png
等差是以民服其上而下无觊觎孔子曰天下有道政
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治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
有罪夫然故上下相顺庶事治焉周室既衰礼乐征伐
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陪臣执国命陵迟以至
于战国合从连衡易政争强繇此列国公子魏有信陵
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齐有孟尝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
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
交拔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杀将专师以赴平
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治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
有罪夫然故上下相顺庶事治焉周室既衰礼乐征伐
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陪臣执国命陵迟以至
于战国合从连衡易政争强繇此列国公子魏有信陵
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齐有孟尝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
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
交拔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杀将专师以赴平
卷十七 第 44b 页 WYG1412-0404b.png
原之急皆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腕游谈者以四豪为
称首于是背亲死党之义成守职奉上之道废矣及汉
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是以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
濞淮南皆有宾客以千数外戚魏其武安之徒皆竞逐
于京师布交游于天下剧孟郭解之徒皆驰骛于闾阎
权行州郡力折公卿众庶觊其名迹荣而慕之虽陷刑
辟自为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故曾子曰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非明王在上示之以好恶齐之以
称首于是背亲死党之义成守职奉上之道废矣及汉
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是以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
濞淮南皆有宾客以千数外戚魏其武安之徒皆竞逐
于京师布交游于天下剧孟郭解之徒皆驰骛于闾阎
权行州郡力折公卿众庶觊其名迹荣而慕之虽陷刑
辟自为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故曾子曰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非明王在上示之以好恶齐之以
卷十七 第 45a 页 WYG1412-0404c.png
礼法民何繇知禁而反正乎古之正法五伯三王之罪
人也六国五伯之罪人也夫四豪六国之罪人也况郭
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罪已不容于诛矣然
观其温良汎爱赒急谦退不伐亦有绝异之资惜乎不
入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自魏其武
安淮南之徒天子切齿至于卫霍改节然郡国豪杰处
处皆有京师亲戚冠盖相望亦古今之常莫足言者唯
王氏五侯宾客为盛而楼护为师诸公之间陈遵为雄
人也六国五伯之罪人也夫四豪六国之罪人也况郭
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罪已不容于诛矣然
观其温良汎爱赒急谦退不伐亦有绝异之资惜乎不
入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自魏其武
安淮南之徒天子切齿至于卫霍改节然郡国豪杰处
处皆有京师亲戚冠盖相望亦古今之常莫足言者唯
王氏五侯宾客为盛而楼护为师诸公之间陈遵为雄
卷十七 第 45b 页 WYG1412-0404d.png
桀闾里之侠独涉为魁首
郑崇论
夫臣之所以难言者何也其故多矣言出于口则咎悔
及身举过扬非则有干忤之祸劝励教诲则有刺上之
讥下言而当则以为胜已不当贱其鄙愚先已而明则
恶其夺已之明后已而明则以为顺从违下从上则以
为谄谀违上从下则以为雷同与众共言则以为专美
言而浅露则简而薄之深妙弘远则不知而非之特见
郑崇论
夫臣之所以难言者何也其故多矣言出于口则咎悔
及身举过扬非则有干忤之祸劝励教诲则有刺上之
讥下言而当则以为胜已不当贱其鄙愚先已而明则
恶其夺已之明后已而明则以为顺从违下从上则以
为谄谀违上从下则以为雷同与众共言则以为专美
言而浅露则简而薄之深妙弘远则不知而非之特见
卷十七 第 46a 页 WYG1412-0405a.png
独知则众以为盖已虽是而不见称与众同之则以为
附随虽得之不以为功据事而尽理则以为专必谦让
不争则以为易穷言不尽则以为怀隐尽说竭情则为
不知量言而不效则受其怨责言而事效则以为固当
或利于上不利于下或便于左不便于右或合于前而
忤于后或应事当理决疑定功超然独见值所欲闻不
害上下无妨左右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
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且犯言致罪下之所难
附随虽得之不以为功据事而尽理则以为专必谦让
不争则以为易穷言不尽则以为怀隐尽说竭情则为
不知量言而不效则受其怨责言而事效则以为固当
或利于上不利于下或便于左不便于右或合于前而
忤于后或应事当理决疑定功超然独见值所欲闻不
害上下无妨左右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
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且犯言致罪下之所难
卷十七 第 46b 页 WYG1412-0405b.png
言也怫旨忤情上之所难闻也以难言之臣干难闻之
主以万不及一之时求百不一遇之知此下情所以不
上通非但君臣而凡言百姓亦如之是乃仲尼所以愤
叹予欲无言也
哀帝赞
赞曰本纪称孝哀自为藩王及太子文辞博敏幼有令
闻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睹孝成之世禄去公
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务揽主威以则武宣然董贤用
主以万不及一之时求百不一遇之知此下情所以不
上通非但君臣而凡言百姓亦如之是乃仲尼所以愤
叹予欲无言也
哀帝赞
赞曰本纪称孝哀自为藩王及太子文辞博敏幼有令
闻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睹孝成之世禄去公
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务揽主威以则武宣然董贤用
卷十七 第 47a 页 WYG1412-0405c.png
事大臣诛伤有覆餗栋挠之凶自初即位有痿痹之疾
末年寖剧享国不永乱臣乘间岂不哀哉世主览此足
以见成败之基收后族之权清俭爱民可垂统也
著述
申鉴大略
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籍以纬之咏之
歌之弦之舞之前监既明后复申之故古之圣王其于
仁义也申重而已致政之术先屏四患乃崇五政一曰
末年寖剧享国不永乱臣乘间岂不哀哉世主览此足
以见成败之基收后族之权清俭爱民可垂统也
著述
申鉴大略
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籍以纬之咏之
歌之弦之舞之前监既明后复申之故古之圣王其于
仁义也申重而已致政之术先屏四患乃崇五政一曰
卷十七 第 47b 页 WYG1412-0405d.png
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
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繇行矣夫俗乱则道荒虽天地不
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轨越
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道矣制败则欲肆虽四表不
得充其求矣是谓四患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
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
其法是谓五政人不畏死不可惧以罪人不乐生不可
劝以善虽使契布五教皋陶作士政不行焉故在上者
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繇行矣夫俗乱则道荒虽天地不
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轨越
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道矣制败则欲肆虽四表不
得充其求矣是谓四患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
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
其法是谓五政人不畏死不可惧以罪人不乐生不可
劝以善虽使契布五教皋陶作士政不行焉故在上者
卷十七 第 48a 页 WYG1412-0406a.png
先丰人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人野
无荒业财不贾用力不妄加以周人事是谓养生君子
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化者必本乎真
定而已故在上者审定好丑焉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效
于准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或诈伪以荡众心故事
无不覈物无不切善无不显恶无不章俗无奸怪民无
淫风百姓上下睹利害之存乎已也故肃恭其心慎脩
其行内不回惑外无异望则民志平矣是谓正俗君子
无荒业财不贾用力不妄加以周人事是谓养生君子
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化者必本乎真
定而已故在上者审定好丑焉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效
于准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或诈伪以荡众心故事
无不覈物无不切善无不显恶无不章俗无奸怪民无
淫风百姓上下睹利害之存乎已也故肃恭其心慎脩
其行内不回惑外无异望则民志平矣是谓正俗君子
卷十七 第 48b 页 WYG1412-0406b.png
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故礼教荣
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扑以加小人治其刑也
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若教化
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
于君子之涂是谓章化小人之情缓则骄骄则恣恣则
怨怨则叛危则谋乱安则思欲非威强无以惩之故在
上者必有武备以戒不虞以遏寇虐安居则寄之内政
有事则用之军旅是谓秉威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
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扑以加小人治其刑也
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若教化
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
于君子之涂是谓章化小人之情缓则骄骄则恣恣则
怨怨则叛危则谋乱安则思欲非威强无以惩之故在
上者必有武备以戒不虞以遏寇虐安居则寄之内政
有事则用之军旅是谓秉威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
卷十七 第 49a 页 WYG1412-0406c.png
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人主不妄赏非徒爱其
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
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
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
四患既蠲五政又立行之以诚守之以固简而不怠疏
而不失无为为之使自施之无事事之使自交之不肃
而成不严而化垂拱揖让而海内平矣是谓为政之方
又
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
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
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
四患既蠲五政又立行之以诚守之以固简而不怠疏
而不失无为为之使自施之无事事之使自交之不肃
而成不严而化垂拱揖让而海内平矣是谓为政之方
又
卷十七 第 49b 页 WYG1412-0406d.png
尚主之制非古釐降二女陶唐之典归妹元吉帝乙之
训王姬归齐宗周之礼以阴乘阳违天以妇陵夫违人
违天不祥违人不义
又
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
史书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君举必记善恶成败无不
存焉下及士庶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或
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善人劝焉淫人惧
训王姬归齐宗周之礼以阴乘阳违天以妇陵夫违人
违天不祥违人不义
又
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
史书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君举必记善恶成败无不
存焉下及士庶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或
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善人劝焉淫人惧
卷十七 第 50a 页 WYG1412-0407a.png
焉宜于今者备置史官掌其典文纪其行事每于岁尽
举之尚书以助赏罚以弘法教
举之尚书以助赏罚以弘法教
卷十七 第 50b 页 WYG1412-0407b.png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