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412-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
  汉贾谊集题词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入议国事出对诸侯深见
   亲任贾生年二十馀吴廷尉言于汉文帝一岁
   中超迁至大中大夫此两人者始何常不遇哉
   谗积忌行欲生无所比古之怀才老死终身不
   得见人主者悲伤更甚即汉大臣若绛灌东阳
卷一 第 1b 页 WYG1412-0003b.png
   数短贾生亦武夫天性不便文学未必谗人罔
   极如上官子兰也太史公传而同之悼彼短命
   无异沉江汉廷公卿莫能材贾生而用也蔽于
   不知犹楚谮人耳贾生治安策其大者无过减
   封爵重本业教太子礼大臣数者于天子甚忠
   敬于功臣宿将无不利也怒之深而远之疾何
   为乎史记不载疏策班固始条列之世谓于贾
   生有功然身既疏退哭泣而死焉用文为太史
卷一 第 2a 页 WYG1412-0003c.png
   公阙而不录其哀生者深也时政诸疏杂见新
   书顾伦理博通不如本疏揣摹家庭登献华屋
   草创润色意者亦有殊途乎骚赋辞清而理哀
   其宋玉景差之徒欤西汉文章莫大乎是非贾
   生其谁
 目录
  赋
   吊屈原赋
卷一 第 2b 页 WYG1412-0003d.png
   旱云赋
   虡赋
   同前
   服赋
  骚
   惜誓
  疏
   论时政疏
卷一 第 3a 页 WYG1412-0004a.png
   论积贮疏
   上都输疏
   谏铸钱疏
   请封建子弟疏
   谏立淮南诸子疏
  论
   过秦论(上/)
   过秦论(中/)
卷一 第 3b 页 WYG1412-0004b.png
   过秦论(下/)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目录
卷一 第 4a 页 WYG1412-000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
             明 张溥 辑
 汉贾谊集
  赋
   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仄闻屈原兮自湛汨罗造托湘
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乌虖哀哉兮逢
卷一 第 4b 页 WYG1412-0004d.png
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蹠蹻廉莫邪为
钝兮铅刀为铦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
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父荐
屦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谇曰巳矣国其
莫吾知兮子独壹郁其谁语凤缥缥其高逝兮夫固自
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渊潜以自珍偭蟂獭以
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之神德兮远浊世而
卷一 第 5a 页 WYG1412-0005a.png
自臧使麒麟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
此邮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
都也凤皇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微
兮遥增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横
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旱云赋
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遥望白云之蓬勃兮
滃滃澹澹而妄止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嵬
卷一 第 5b 页 WYG1412-0005b.png
隆崇以崔巍兮时彷佛而有似屈卷轮而中天兮象虎
惊与龙骇相搏据而俱兴兮妄俪倚而时有遂积聚而
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若飞翔之从横兮扬波怒而澎
濞正云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或窕电而四塞兮
诚若雨而不坠阴阳分而不相得兮更惟贪婪而狼戾
终风解而雾散兮遂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争
离剌而并逝廓荡荡其若条兮日昭昭而芜秽隆盛暑
而无聊兮煎砂石而烂煟阳风吸习而熇熇群生闷懑
卷一 第 6a 页 WYG1412-0005c.png
而愁愦垄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农夫垂
拱而无事兮释其耰锄而下涕悲疆畔之遭祸痛皇天
之靡惠惜稚稼之早夭兮离天灾而不遂怀怨心而不
能已兮窃托咎于在位独不闻唐虞之积烈兮与三代
之风气时俗殊而不还兮恐功久而坏败何操行之不
得兮政治失中而违节阴气辟而留滞兮厌暴戾而沈
没嗟乎作孽大剧何辜于天恩泽弗宣啬夫寡德群生
不福来何暴也去何躁也孳孳望之其可悼也憭兮剽
卷一 第 6b 页 WYG1412-0005d.png
兮以郁怫兮念思白云肠如结兮终怨不雨甚不仁兮
布而不下甚不信兮白云何怼奈何人兮
   虡赋
考太平以深志象巨兽之屈奇妙彫文以刻镂舒循尾
之采垂举其锯牙以左右相指负大钟而欲飞
   同前
妙彫文以刻镂兮象巨兽之屈奇兮戴高角之峨峨负
大钟而顾飞美哉烂兮亦天地之大式
卷一 第 7a 页 WYG1412-0006a.png
   服赋
单阏之岁四月孟夏庚子日斜服集余舍止于坐隅猊
甚閒暇异物来崒私怪其故发书占之谶言其度曰野
鸟入室主人将去问于子服余何去之吉虖告我凶言
其灾淹速之度语余其期服乃太息举首奋翼口不能
言请对以意万物变化固亡休息斡流而迁或推而还
形气转续变化而嬗沕穆亡间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吉凶同域彼吴彊大夫差以败
卷一 第 7b 页 WYG1412-0006b.png
越栖会稽句践伯世斯游遂成卒被五刑傅说胥靡乃
相武丁夫祸之与福何异纠纆命不可测孰知其极水
激则旱矢激则远万物回薄震荡相转云蒸雨降纠错
相纷大钧播物坱圠无垠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迟
速有命乌识其时且夫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
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安有常则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
然为人何足控揣化为异物又何足患小智自私贱彼
贵我达人大观物亡不可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
卷一 第 8a 页 WYG1412-0006c.png
权品庶每生怵迫之徒或趋西东大人不曲亿变齐同
愚士系俗僒若囚拘至人遗物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好
恶积意真人恬漠独与道息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
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
已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虖若深渊之靓泛虖若
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养空而游德人无累知命不
忧细故芥蒂何足以疑
  骚
卷一 第 8b 页 WYG1412-0006d.png
   惜誓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登苍天而高举兮
历众山而日远观江河之纡曲兮临四海之沾濡攀北
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
之象舆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建日月
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后车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
昆崙之墟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乎神明涉丹水而
驼骋兮右大夏之遗风鸿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卷一 第 9a 页 WYG1412-0007a.png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临中国之众人兮托回飙乎尚
羊乃至少原之壄兮赤松王乔皆在旁二子拥瑟而调
均兮余因称乎清商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念
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黄鹄后时而寄处
兮鸱枭群而制之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寿冉冉而
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
直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若称量之不审兮
卷一 第 9b 页 WYG1412-0007b.png
同权槩而就衡或推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谔伤诚
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
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梅伯数谏
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
人之所贼比干忠諌而剖心箕子被发而佯狂水背流
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
无功巳矣哉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太皇之壄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后下彼圣人之神德兮远
卷一 第 10a 页 WYG1412-0007c.png
浊世而自藏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乎犬羊
  疏
   论时政疏
臣窃惟事埶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
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
曰天下巳安巳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
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
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埶何以异此
卷一 第 10b 页 WYG1412-0007d.png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
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
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
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乐与今同而加之诸侯轨道
兵革不动民保首领匈奴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
讼衰息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生为
明帝没为明神名誉之美垂于无穷礼祖有功而宗有
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与汉亡极建久
卷一 第 11a 页 WYG1412-0008a.png
安之埶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以幸
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
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
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
也其具可素陈于前愿幸无忽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
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熟也虽使舜禹复生为
陛下计亡以易此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埶下数被其殃
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
卷一 第 11b 页 WYG1412-0008b.png
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
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
且十此者乎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
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
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
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
虽尧舜不治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
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巳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
卷一 第 12a 页 WYG1412-0008c.png
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
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
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设
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
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
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
起非有仄室之埶以豫席之也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
卷一 第 12b 页 WYG1412-0008d.png
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
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
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
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
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然尚有
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
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
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
卷一 第 13a 页 WYG1412-0009a.png
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
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
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
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
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
启其口七首已陷其匈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
必危亲者必乱巳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巳
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徵
卷一 第 13b 页 WYG1412-0009b.png
矣其埶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
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
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
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埶法制人主之斤
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
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埶不可也臣
窃迹前事大抵彊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彊则最先反韩
信倚胡则乂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
卷一 第 14a 页 WYG1412-0009c.png
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
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埶疏而最忠
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埶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
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
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巳欲诸王之皆忠
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勿𦵔醢则莫若令如樊
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
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埶如身之使臂臂
卷一 第 14b 页 WYG1412-0009d.png
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
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
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他国
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
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
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
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
卷一 第 15a 页 WYG1412-0010a.png
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
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
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
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
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一
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天下之埶方病大
尰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
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
卷一 第 15b 页 WYG1412-0010b.png
不能为已病非徒尰也又苦𨂂盩元王之子帝之从弟
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
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
偪天子臣故曰非徒病尰也又苦𨂂盩可为痛哭者此
病是也天下之埶方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
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今匈奴嫚娒侵掠至不
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
夷狄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
卷一 第 16a 页 WYG1412-0010c.png
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
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
方痛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
不轻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臣故
曰一方病矣医能治之而上不使可为流涕者此也陛
下何忍以帝王之号而为戎人诸侯埶既卑辱而祸不
息长此安穷进谋者率以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
臣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一
卷一 第 16b 页 WYG1412-0010d.png
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
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
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今不猎猛敌
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兔玩细娱而不图大患非
所以为安也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
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
诸缘内之闲中是古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宴者也而
庶人得以衣婢妾白縠之表薄纨之里緁以偏诸美者
卷一 第 17a 页 WYG1412-0011a.png
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
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
优下贱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且帝之
身自衣皂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天子之后以缘其领
庶人㜸妾以缘其履此臣所谓舛也夫百人作之不能
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
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
为奸邪不可得也国巳屈矣盗贼直须时耳然而献计
卷一 第 17b 页 WYG1412-0011b.png
者曰毋动为大耳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
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商君遗礼谊
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
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
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
反唇而相稽其慈子嗜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
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
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
卷一 第 18a 页 WYG1412-0011c.png
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
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然
其遗风馀俗犹尚未改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
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逐利不耳
虑非顾行也今其甚者杀父兄矣盗者剟寝户之帘搴
两庙之器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矫伪者出几
十万石粟赋六百馀万钱乘传而行郡国此其亡行义
之尤至者也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
卷一 第 18b 页 WYG1412-0011d.png
故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
以为是适然耳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
俗吏之所能为也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
大体陛下又不自忧窃为陛下惜之夫立君臣等上下
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夫
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植则僵不修则坏筦子曰礼义
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使筦子愚人也则
可筦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可不为寒心哉秦灭四维
卷一 第 19a 页 WYG1412-0012a.png
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
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几幸而
众心疑惑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
六亲各得其宜奸人亡所几幸而群臣众信上不疑惑
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
是犹渡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可为长
太息者此也夏为天子十有馀世而殷受之殷为天子
二十馀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馀世而秦受之秦
卷一 第 19b 页 WYG1412-0012b.png
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
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
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
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
教固己行矣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
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
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
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
卷一 第 20a 页 WYG1412-0012c.png
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
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
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
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
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
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
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
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
卷一 第 20b 页 WYG1412-0012d.png
于学学者所学之官也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
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
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
位而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
下不隃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
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而治道得矣此五学
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及太子既冠成
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
卷一 第 21a 页 WYG1412-0013a.png
诽谤之木敢諌之鼓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
传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
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
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
忍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
仁也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
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
卷一 第 21b 页 WYG1412-0013b.png
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使赵高传胡亥而教之狱所
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而
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
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
非其理故也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己成事又曰前车覆
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
能从者是不法圣智也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
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夫存亡之变安危之
卷一 第 22a 页 WYG1412-0013c.png
机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
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开于
道术智谊之指则教之力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
已夫胡粤之人生而同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
数译而不能相通行者有虽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
也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
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此时务也凡人之智能见巳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
卷一 第 22b 页 WYG1412-0013d.png
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巳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
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
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
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
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𦕈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
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
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
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
卷一 第 23a 页 WYG1412-0014a.png
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于取舍以礼义治之
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
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
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
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
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
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载而弗失秦王治天
下十馀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
卷一 第 23b 页 WYG1412-0014b.png
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
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
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
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
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
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
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
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谊之不如法
卷一 第 24a 页 WYG1412-0014c.png
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
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
陵理埶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
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
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谚曰欲投鼠而忌
器此善谕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
之近主乎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是
卷一 第 24b 页 WYG1412-0014d.png
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礼不敢齿
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见君之几杖则起遭君之乘
车则下入正门则趋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
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
以体猊大臣而厉其节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
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而令
与众庶同黥劓髡刖笞傌弃市之法然则堂不亡陛乎
被戮辱者不泰迫虖廉耻不行大臣无乃握重权大官
卷一 第 25a 页 WYG1412-0015a.png
而有徒𨽻亡耻之心虖夫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
者投鼠而不忌器之习也臣闻之履虽鲜不加于枕冠
虽敝不以苴履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体貌
之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
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若夫束缚之系緤
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搒笞之殆非
所以令众庶见也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
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
卷一 第 25b 页 WYG1412-0015b.png
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
得如此而顿辱之哉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伐而灭之
移事智伯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吞炭必报襄子五起
而不中人问豫子豫子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
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故此一豫让也反君
事雠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
也故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
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顽顿亡耻□诟亡节廉耻不立
卷一 第 26a 页 WYG1412-0015c.png
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主上有败
则因而挻之矣主上有患则吾苟免而已立而观之耳
有便吾身者则欺卖而利之耳人主将何便于此群下
至众而主上至少也所托财器职业者粹于群下也俱
亡耻俱苟妄则主上最病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
大夫所以厉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
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坐污秽淫乱男女无别者不曰
污秽曰帷薄不修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
卷一 第 26b 页 WYG1412-0015d.png
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謼之也尚
迁就而为之讳也故其在大谴大诃之域者闻谴诃则
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
而行也其有中罪者闻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颈盭而加
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捽
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遇之
有礼故群臣自憙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上设廉耻礼
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故
卷一 第 27a 页 WYG1412-0016a.png
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
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
圄捍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此物
此志也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
吾得与之俱存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顾行而
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
孤此厉廉耻行礼义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此之不为
卷一 第 27b 页 WYG1412-0016b.png
而顾彼之久行故曰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论积贮疏
筦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
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
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
下至纤至悉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之者甚
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月以长是天下之大
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
卷一 第 28a 页 WYG1412-0016c.png
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
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
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
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
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
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
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
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
卷一 第 28b 页 WYG1412-0016d.png
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
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
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上都输疏
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道为奉地镪道数千不轻致
输郡或乃越诸侯而远调均发徵至无状也古者天子
卷一 第 29a 页 WYG1412-0017a.png
之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其远者不在五百
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远者不在
五十里而至输者不苦其繇繇者不伤其费故远方人
安及秦不能分人寸地欲自有之输将起海上而来一
钱之赋数十钱之费不轻而致也上之所得甚少而人
之苦甚多也
   谏铸钱疏(孝文五年为钱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
   (铸谊谏/不听)
卷一 第 29b 页 WYG1412-0017b.png
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
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殽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殽
之甚微为利甚厚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
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
黥罪日报其埶不止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及
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众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
孰积于此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为
法若此上何赖焉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
卷一 第 30a 页 WYG1412-0017c.png
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
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
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
蕃释其耒耨冶镕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善人怵
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
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令
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
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
卷一 第 30b 页 WYG1412-0017d.png
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今博祸可除而七福可致
也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
矣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
矣铜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
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
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
则官富实而末民困六矣制吾器财以与匈奴逐争其
民则敌必怀七矣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
卷一 第 31a 页 WYG1412-0018a.png
为功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祸臣诚伤之
   请封建子弟疏
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埶不过一传再传诸侯犹且人
恣而不制豪植而太强汉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为蕃
捍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阳代二国耳代北边匈奴
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廑如
黑子之著面适足以饵大国耳不足以有所禁禦方今
制在陛下制国而令子适足以为饵岂可谓工哉人主
卷一 第 31b 页 WYG1412-0018b.png
之行异布衣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托于乡党人
主唯天下安社稷固不耳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
反者如猬毛而起以为不可故蔪去不义诸侯而虚其
国择良日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毕以为王而天下
安故大人者不牵小行以成大功今淮南地远者或数
千里越两诸侯而县属于汉其吏民繇役往来长安者
自悉而补中道衣敝钱用诸费称此其苦属汉而欲得
王至甚逋逃而归诸侯者巳不少矣其埶不可久臣之
卷一 第 32a 页 WYG1412-0018c.png
愚计愿举淮南地以益淮阳而为梁王立后割淮阳北
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
阳梁起于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揵之江则
夫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梁足以捍齐赵淮
阳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亡山东之忧矣此二世之
利也当今恬然适遇诸侯之皆少数岁之后陛下且见
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劳力以除六国之祸今陛下力制
天下颐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国之祸难以言智苟身亡
卷一 第 32b 页 WYG1412-0018d.png
事畜乱宿祸熟视而不定万年之后传之老母弱子将
使不宁不可谓仁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
使人臣得毕其愚忠唯陛下裁幸
   谏立淮南诸子疏
窃恐陛下接王淮南诸子曾不与如臣者熟计之也淮
南王之悖逆亡道天下孰不知其罪陛下幸而赦迁之
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今奉尊罪人之子适
足以负谤于天下耳此人少壮岂能忘其父哉白公胜
卷一 第 33a 页 WYG1412-0019a.png
所为父报仇者大父与伯父叔父也白公为乱非欲取
国代主也发忿快志剡手以冲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
巳淮南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夫擅仇人足
以危汉之资于策不便虽割而为四四子一心也予之
众积之财此非有子胥白公报于广都之中即疑有剸
诸荆轲起于两柱之间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愿陛
下少留计
  论
卷一 第 33b 页 WYG1412-0019b.png
   过秦论(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
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
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
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
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卷一 第 34a 页 WYG1412-0019c.png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
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
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
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
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常以十倍之地百万
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
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巳困矣
卷一 第 34b 页 WYG1412-0019d.png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馀力而制其敝追亡逐
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
山彊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
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
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
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
卷一 第 35a 页 WYG1412-0020a.png
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黥首堕名城
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
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
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
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
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馀威振
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𨽻之人而迁徙之
徒才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卷一 第 35b 页 WYG1412-0020b.png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
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
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
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
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
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
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
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
卷一 第 36a 页 WYG1412-0020c.png
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
朝同列百有馀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
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中/)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
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
霸既没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劲彊侵弱众暴寡
卷一 第 36b 页 WYG1412-0020d.png
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
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
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始皇怀贪鄙之心
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刑
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
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
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
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始皇
卷一 第 37a 页 WYG1412-0021a.png
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
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
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
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
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
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
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
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
卷一 第 37b 页 WYG1412-0021b.png
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
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脩行各慎其身
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
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
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
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
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
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
卷一 第 38a 页 WYG1412-0021c.png
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
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
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
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
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
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
不免于戮杀者政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卷一 第 38b 页 WYG1412-0021d.png
   过秦论(下/)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
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
戟之兵锄耰白挺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
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彊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
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
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
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
卷一 第 39a 页 WYG1412-0022a.png
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
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自缪公以来至于始皇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
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
之时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
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
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
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阨荷戟而守之诸
卷一 第 39b 页 WYG1412-0022b.png
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
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
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
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
败非也始皇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
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
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
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
卷一 第 40a 页 WYG1412-0022c.png
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
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
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壅蔽之伤
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彊也
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
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
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王序得其道而
千馀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
卷一 第 40b 页 WYG1412-0022d.png
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
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
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