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1273-02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甫田集卷二十八
            明 文徵明 撰
  传二首
   太傅王文恪公传
公名鏊字济之世称守溪先生吴洞庭山人也其先有
百八者自汴京扈宋南渡遂居山中至是族属衍大号
其地为王巷其初未有仕者正统间有司选生徒𨽻学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1273-0218d.png
官里中子弟咸走匿公父朝用独请入学为弟子员后
仕为光化知县光化未仕时公已有名年十八随光化
在太学声称益藉时叶文庄在礼部召与相见公体干
纤弱而内蕴精明举止静重文庄大奇之挑试所学益
以为非近时经生所能时王忠肃公翱新逝文庄以公
嫌名相近戏曰失一王某复一王某安知非后来忠肃
乎越日亲具仪帛遣从陈音先生学时陈官翰林有声
从游者众独许公善学无几尽得其肯綮成化戊子将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1273-0219a.png
归试应天文庄欲留卒业不果意甚惜之曰科目不足
以浼子也既归补郡学生一再试不利而文名日益起
甲午遂以第一人荐明年试礼部复第一廷试以第一
甲第三人及第时制策以教养为问公举周书无逸易
之自强不息以对大要言保治在勤勤在教养备教养
备而王道成矣反复数千言皆当时利害人所难言者
时承平久朝廷颇怠于政故公以是为言言激而直当
国者恶之假以冗长不可读欲抑置次甲尹恭简为冢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1273-0219b.png
宰不可曰朝廷策士取其能言言而抑之岂临轩之意
乎因力争得赐及第遂入翰林为编修时文庄已逝陈
先生者方为编修遂与同列一时以为盛事九年升侍
讲弘治初充经筵展书官寻充讲官每进讲必分天理
人欲君子小人至治乱用舍之际必反复开导务裨时
政时中官李广用事公隐然有所指陈上退谓左右曰
若知今日讲官之意乎大抵谓广也方春上出游后苑
公讲文王盘于游田词严意畅上为悚听自是绝不复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1273-0219c.png
出修宪庙实录成进右春坊右谕德寻进侍讲学士充
经筵日讲官武宗出阁进兼左春坊左谕德再升詹事
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弘治甲子升吏部左侍郎初李
广得幸于上朝士或附丽取宠广败赃贿狼籍大臣多
被点污惟公绝无一迹寿宁侯贫贱时与公有连比贵
方凭藉用事势倾中外公绝不与通岁时问遗亦辄麾
去或者以为过公曰昔万循吉攀附昭德吾窃耻之乃
今自蹈之耶盖公入朝至是三十年砥节履方不少骫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1273-0219d.png
骳一时士论翕然向之孝考末年励精为治遂用为吏
部且有援立之渐会公以忧去而仙驭亦遂宾天矣武
宗登极复起为吏部侍郎修孝庙实录充副总裁时上
冲年颇事逸游中官马永成等八人实从中导诱给事
中陶谐刘𦶜首上疏论之已而诸谏官相次论列中外
汹汹而大臣未有言者公言于户部尚书韩文此国家
大事治乱所关大臣百僚师率独无一言救正乎于是
六部相率会疏以请凡会疏必推一人官尊者属草时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1273-0220a.png
焦芳在吏部曰吾闻大臣格君心之非不闻议其用人
行政之失其意盖不欲居首也公以语韩韩遂夺笔具
疏言上践阼之始不宜狎妮群小游燕无度因罪状八
人请逐去之疏入上大怒召诸大臣至左顺门中官宣
旨诘责因言八人事上久不忍遽逐之意时圣怒叵测
众相视莫敢言公独进曰今日之举正为八人八人者
实蛊圣心不去将乱天下韩公亦从而言之上知众意
不回将有处分会内阁大臣欲寘八人于理八人者环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1273-0220b.png
泣上前抱足乞命事遂中变于是大学士刘健谢迁相
继去国而文亦以罪去八人遂分布要路瑾居中用事
而天下事权悉属之矣公时被命与焦芳入阁办事初
瑾用事芳实首附之刘谢既去芳欲得其位顾公誉望
出已上而一时舆论又皆属公遂与芳并命然公仅以
本官兼翰林学士仍班尚书后上顾见问得其故遂进
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国史总裁同知经筵事寻
加少傅进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时瑾日益骄横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1273-0220c.png
疾视文臣如雠所尤恶者大学士谢迁兵部尚书刘大
夏户部尚书韩文韩既去瑾必欲杀之百方诇伺既无
所得而意犹恨之公众中大言韩文清忠粹德朝野所
知万一死非其罪天下后世谓何后竟释不问虽瑾自
畏公议亦公昌言有以詟之也刘在广西尝变置土官
岑氏至是致仕家居自华容逮去至坐以激变当死公
曰所谓激变激之变叛或缘是致地方失守也今地方
无虞岑氏守职如故何名激变刘得减死先是有司奉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1273-0220d.png
诏举经明行修之士及是举至适皆馀姚人事在谢当
国时瑾谓谢私其乡人摭以为罪亦以公言得释郎中
张玮等咸以微罪荷百斤重校㬥烈日中濒死不贷公
亟言于朝谓士可杀不可辱今既辱之又杀之极矣吾
亦何颜复立于此遂与大学士李东阳上疏极言得贷
死戍边他如免逋戍连坐之法正废后吴氏及景皇妃
汪氏丧葬之礼虽与李协议而公从史赞决为多时内
阁旧臣惟李一人又多卧病不出芳既与瑾合一意迎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1273-0221a.png
附又阴贼喜中伤善类惟公时时正言折其奸谋一时
中外咸恃赖之然用是积忤瑾意瑾虽无意斥公而公
不可留矣会所言不合遂坚疏乞去疏三上得请诏有
司给馀禄终身仍赐玺书驰传以归归二年而瑾败时
公年齿方壮海内咸冀公复起而公优游林泉方以文
学自适不复有意当世中外臣僚数有论荐亦皆报罢
于是公闲居十有六年年七十有五矣嘉靖三年甲申
三月十一日以疾卒于家讣闻上为辍视朝一日追赠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1273-0221b.png
太傅谥文恪赙米若干石布若干匹诏工部遣官营葬
自始卒至葬赐谕祭者九公历官自编修十有二迁至
少傅兼太子太傅阶自文林郎至光禄大夫勋柱国赠
其曾祖伯英祖惟道父朝用皆光禄大夫柱国太傅兼
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曾祖妣祖妣妣俱
一品夫人配吴氏继张氏俱累赠一品夫人子男四人延
哲大理寺寺副延素南京中军都督府经历延陵中书
舍人延昭郡学生女五人适吏部侍郎徐缙贵州都司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1273-0221c.png
都事朱希召宜兴县学生邵銮中书舍人靳懋仁郡学
生严濡公为人敦悃靖谧于世寡与而能以道自胜初
性恇怯一日读程子明理可以治惧之言恍然有得曰
在我者有理在天者有命吾何畏乎哉自是刚果自信
遇事直前无少系𢗞虽势利在前不为屈折植志高明
下视流俗莫有当其意者与人处不为翕翕热而默然
之间意已独至平生未尝干人以私人亦不敢以私意
干之立朝四十年权门利路不一错足班资下上未尝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1273-0221d.png
出口每进官辄逊避不敢当晚益韬敛以踰越为戒今
上入正大统首赐玺书遣行人存问同时大臣被赐者
遣子弟入谢即授中书舍人公不可曰吾在阁日浅忝
窃已多岂可更此徼冒遂自递中入疏有旨特官一子
中书舍人力辞不允公卒后乃卒授之好学专精不为
事夺少工举子文既连捷魁选文名一日传天下程文
四出士争传录以为式公叹曰是足为吾学耶及官翰
林遂肆力群经下逮子史百家之言莫不贯总尝言伏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1273-0222a.png
羲画卦文王系辞周公爻辞共为二篇谓之正经孔子
翼以上下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共为十篇谓之
十翼其后商瞿梁丘贺分上下二翼于各卦之下郑康
成移文言于乾坤二卦之后王弼又移彖传于各卦之
后经此三变而经与翼辞非复易之旧矣诗之小序序
所以作者之义朱子一切刮去自讽其诗而为之说固
为卓见但古人作诗必自有题借使亡焉国史取之亦
必著其所自不然千古之下安知其微意所在毛郑泥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1273-0222b.png
于小序宛转附合多取言外之意不为无失而朱子不
泥序说独味诗之本旨恐亦未为得也又言朱子以郑
声淫之一言遂致疑于郑卫多指为淫奔之诗然季子
观周乐为之歌卫曰美哉渊乎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
夫郑卫既皆淫诗何季子皆曰美哉于郑虽讥其细而
亦未尝及其淫也又言诸经惟礼最为繁乱朱子尝欲
以仪礼为经以礼记为传经传相从庶成全书然而未
暇也其后吴草庐遂各以其类相附如以冠义附士冠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1273-0222c.png
礼昏义附士婚礼之类是矣然其中不可附者固无如
之何也朱子晚年著仪礼经传始家礼次乡次学次邦
国次王朝秩然有序可举而行然其间杂引大戴礼春
秋内外传及新叙孔丛子之流杂合成之乃自为一书
非所以释经也至于周礼虽皆经世大典而其间亦有
可疑者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其职也何宫禁妇寺之属
兽人䱷人之类皆在而天府及大小内外史乃属之春
官司徒掌邦教而分掌郊里征敛财赋纪纲管钥何以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1273-0222d.png
谓之教职方氏形方氏山师之属岂得归之司马大小
行人之职岂得归之秋官又甚若夷隶掌鸟言貉𨽻掌
兽言庶氏以嘉草攻毒蛊硩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之类
是何琐屑之甚亦岂必尽可用耶其论春秋王正获麟
尤极精详他书论说尤多每言六经渊微不可妄议汉
儒传注虽未尽圣经微旨而专门名家各有授受自宋
儒性理之学行而汉儒之说尽废然其中要有不可废
者盖公潜心质义必深竟颠末务其要不肯苟同于俗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1273-0223a.png
如此为文渊宏博赡而意必已出时翰林以文名者吴
文定公宽李文正公东阳皆杰然妙一世公稍后出而
实相曹耦议者谓公于经术为深故粹然一出于正晚
益精诣铸词发藻必先秦两汉为法在唐亦惟二三名
家耳宋以下若所不屑其见诸论撰莫不典则雅驯丽
质兼备至所得意不知于古人何如也惟公之学本欲
见之行事属以记载为职周旋于文词翰墨之间者三
十年未尝有兵民钱谷之寄时或因事一见而其高才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1273-0223b.png
卓识亦自有不可得而掩者弘治末火蒒寇边上备边
八议正德初论时政四事会去国不果上今上登极复
进讲学亲政二篇其他所著如国猷如食货如儗罪言
如教太子皆卓然经世远图惜乎不究厥用晚虽邂逅
一奋而适丁时艰正言危行几以身殉盖方救过之不
暇又奚能有为哉及今圣天子图治方切求贤如不及
而公则既老而逝矣呜呼岂天不欲斯道之行邪抑人
事之罪耶方正德之初故老相继去国天下事未有所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1273-0223c.png
付而公又以正去于已则得矣其如天下何故有隐忍
以就功名者君子与之然自今日观之果孰多少哉呜
呼人臣之义要当出于正也
   周康僖公传
周公名伦字伯明苏之昆山人也举进士知保定之新
安新安鄙小邑而科谪为烦更前政隳弛胥徒并缘为
奸公总核钩校赋役维均民视常出率损十五又其民
素苦马牧故事受牧视地地有更易而赋马不殊公为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1273-0223d.png
审画调停俾彼此相资而两利之常牧之外复有寄牧
岁歉民疏马无所付为疏于朝竟已之在邑数更旱潦
为修古常平之政民饥谷翔则损值分粜岁登有赢则
平值收籴自是廪庾常充而饥岁有所恃矣邑有长沟
诸堤已坏为小民病赈饥令民实土受粟粟多寡视土
赈甫毕而堤成矣因行视陂渠湮废者浚而通之乃道
民灌溉教之树艺邑故有粟无稻至是稻连阡陌民知
稻食而地无不辟矣于是兴修学舍集生徒肄业其中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1273-0224a.png
亲为讲授文教聿兴邑以大治部使者上其治状徵入
为监察御史时孝皇宾天内朝日设斋醮僧徒杂集上
下纠纷公上言新政之初不宜崇尚异教宫掖禁地不
宜异类阑入又以北敌充斥边关多警奏免各处守臣
进香因条陈备边六事大要言多事之馀帑藏空虚不
可不究边储方急不可不足居庸紫荆等关白羊潮河
诸徼密迩京邑不可不为之备至于人材用舍漕运虚
实皆当今所急不可不谨太监李兴提督山陵言者论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1273-0224b.png
其侵刻悖谩有旨下公勘问公尽法探竟得其侵渔偾
事诸不法按劾抵罪时武宗初政喜公不畏权势特赐
宝钞羊酒以旌其直寻被旨阅实边关闻父病疡乃移
疾归省抵家而父亡遂解官持服时逆瑾用事京朝官
在告不得逾年逾者罢叙公业已与告不得言守制竟
坐逾期致仕五年瑾诛再起为监察御史会朝廷更化
上新政五事首言大学士谢迁尚书刘大夏及一时放
废诸臣皆国家旧人去不以罪所宜录用南京江防国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1273-0224c.png
家险塞守非其人事多废弛所宜绪正南北直隶山东
河南荐经盗毁民庶疮夷所宜赈恤田野荒弃所宜经
理所在刑狱赃襁狼籍所宜程省江南郡县赋税多为
主守乾没宜令番休督之所言皆深切事情多见施行
明年出按山西属北敌入寇越十八隘口径渡滹沱河
公劾奏总兵官都督神周备禦无素疏捕不时都指挥
周凤职卑负重不堪任事浅谋寡识不能有为是致强
敌横溃多所失亡乞别遣有名重臣假之事权庶以备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1273-0224d.png
控扼时各镇兵官多拥兵自保不相救援虏至不能独
禦故多失事公言宣大延绥雁门等处虽各有分地而
势实联络今诸兵官各拥重兵杜门观望坐失事机乞
调遣各处游骑官军各驻近边互相掎角庶缓急有赖
不至涂败从之在山西逾年扶微兴坏随事贯理擿伏
发蔽不容遗慝以其地岁有虏患尤致意边防兴修代
州城及各关垛口月城修复省城南关筑宁武关土堡
疏捕剧贼绒玉等四十九人而抚散其众境用敉宁雅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1273-0225a.png
重名教所至兴学校表章先贤荐扬孝节凡礼文之事
所得为者举行无遗尝行县至高平梦两山对峙麓有
丛祠询之曰帝王庙也明按泽州道谒成汤祠颓毁荒
落宛然梦中所见因命有司兴修复其侵地又于平阳
修复尧祠祠左右祀玉皇霸王淫渎不经因令撤去易
以舜禹二祀留意人才所荐达若布政使孟凤知府刘
文庄通判韩邦奇诸人后皆有闻于时是岁境内黄河
清公因具奏言本境水旱频仍黎民阻饥去冬雨雪虽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1273-0225b.png
时未见收穫寇盗未平未尽绥辑北敌虽退未忘南牧
今兹黄河澄清乃地道泰宁之象殆两宫康宁中宫和
顺所致宫壸崇严臣下莫测陛下以事验之果休徵协
应自宜遣祀更乞鉴天心眷顾之隆体地道效灵之实
益加修省以答神贶且言春秋不书祥瑞书有年者纪
异也不以为祥也非不书祥恐因祥自懈耳此孔子教
万世之道也时武庙在御久颇怠于政故因以讽之九
年还朝奉旨拣阅京营官兵摭钩宿蠹得其循习之敝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1273-0225c.png
条上八事皆营伍要务所宜建止者诏所兵议行之武
庙久不视朝事多怠弛公上言今四夷朝贡岁无虚月
辞谢之日不得一望清光侍直官军与朝参官员进止
参错或至搪突失容品官服色各有限列今任意被服
无复等威乞加约束釐正以肃朝仪又言本朝慎重刑
狱每五年则命廷臣审录中外杀囚比缘朝廷多事海
内四方寇攘久格不行经逆瑾乱政之后尤多冤滥频
岁灾沴或由于此乞修故事差官审录以召和气太监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1273-0225d.png
刘允奉旨赍送供往乌思藏公言番教虚无寂灭本无
裨补世所为崇重之者为能袪祸作福有益国家耳今
冬暖河流天时失候令番僧在京师者禳之果能调燮
二气以正节令乎四方颓弊帑藏空虚能神输鬼运以
足国乎虏款不庭警报日至能说法咒咀以靖边疆乎
且乌思藏去京师数万里往复动经数年行李往来不
无供顿之扰使臣远涉必将假道西夷一或失调必启
边衅无益国事有损于民乞收回成命以安人心以靖
卷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1273-0226a.png
中国疏奏不省十一年升南京大理寺丞十六年召为
大理寺右少卿进左少卿嘉靖元年升都察院右佥都
御史管理院事母老乞致仕不允特命驰传送母还乡
未行母卒遂以丧还四年服阕即拜南京都察院右佥
都御史奉敕提督江防兼理院事五年进本院右副都
御史兼职如故在南京二年亲历安庆九江诸处周视
江洋要害地理崄塞及控扼事宜条列上之六年世庙
成奉表入贺适遇灾异自陈求罢不允是岁正月会同
卷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1273-0226b.png
南京吏部考察官僚再疏求罢不允寻升南京工部右
侍郎召为兵部右侍郎协理都察院事七年进左侍郎
提督武学是冬升南京刑部尚书八年召为刑部尚书
逾月再改南京时大学士桂萼以言去国而所比私人
有旨下狱穷竟大学士张孚敬请缓其狱公以法对颇
忤张意张桂方得君用事遂矫制出公云公析律详明
练于时政前后官法比多所规画屡谳大狱平反为多
时法久敝滋吏得舞文为奸利公因推明律例条七事
卷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1273-0226c.png
上之皆诞章硕画切于事情诏下法司议行著为令十
年灾变自陈不职乞罢再疏皆不允十一年年七十因
奏满陛见引年辞免不允十二年再疏于是四疏矣始
得旨致仕二十一年年八十卒是岁七月一日也讣闻
赠太子少保谥康僖再赐祭命有司营葬如制公端靖
修谨不立厓异而临事舒缓出言平实平生未尝以色
待人又能与人为善人所为苟当其意辄为之倾尽居
官持大体不事苛刻然敬慎不苟有所施置必当于理
卷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1273-0226d.png
外宽和而中实介辨初为逆瑾所窘或请贿免不可及
被复家居瑾复钩摭旧事罚米三百石贫不知所出将
毁产以给同年友有为御史者𣙜盐两淮力可以济或
又劝之公曰事有义命毁方以求济如义何吾终不以
颠顿困乏丧吾终守也其正而有执如此为文典雅明
洁必宗于理诗尤新丽所著有贞翁净稿二十卷奏议
二十卷西台纪闻二卷医略四卷子三人凤鸣正德九
年进士今为大理丞凤起凤来俱国子生 文子曰故
卷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1273-0227a.png
大司寇莆田林公俊尝为某言人贵有守然须悃愊酝藉
求之当时其周伯明乎余识周子于举子时今五十年
矣和厚质木未尝见其忤物林公一代伟人平生刻廉
操切讦直自将尤慎许可乃有取于周公必有所以深
当其意者观其在逆瑾之时而不容于瑾处张桂之间
而不有所附离是岂脂韦委琐一于和厚者哉崔元始
有言贞一之士不曲道以妮时不诡行以邀名周公其
贞一之士哉
卷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1273-0227b.png
 
 
 
 
 
 
 
 甫田集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