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273-01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甫田集卷十六
            明 文徵明 撰
  叙十三首
   送周君还吉水叙
故工部尚书周文襄公抚循江南大有功德于民去之
五十年为弘治己未有诏以公与故户部尚书夏忠靖
公并祠于吴从有司之请以慰荅吴民之愿思也明年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273-0103b.png
庙成庙有像设而公去吴久蔑所儗似于是公之孙廷
器自吉水以公画像来讫事乃去吴之老长先生以吴
人幸于奉公颜色而喜廷器君之来也谓其归不可无
言猥以属某某之生在公去吴二十年之后然习闻遗
德宛犹瞻承有不容已于言者方宣德之初当朝家多
事之后公私弊极公以干运之材操富民之术以拓赋
财之源博收众议首勤民隐劭农振业岁亦比登民乐
于所入而不知苦其出上享其用下茹其泽者二十有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273-0104a.png
二年徵公之绩法得祀久矣顾方相安于无事而事之
成固亦有俟于论之定也是故公在而乐既去而思思
久而不能忘越五十年而卒用食其报于吴此固无伤
于缓而益有以见公之德泽深长非苟焉图塞目前之
为也窃惟东南赋财之会百需出焉不培其根而日竭
其出出倍而末亦益瘁矣方公未至之先有司诛求不
少弛而积逋至八百万公既损民常出而官复羡赢此
虽公之才局去人远甚而其理亦岂不有可推者哉今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273-0104b.png
圣天子不违民思以昭厥勋诚不能无所望于后之人
也惟公恩泽系民心功业在史官而血食之详当有记
庙之成者余特叙其槩以荣君之行亦聊以寄吴人之
思云尔
   佥宪伊先生感事诗序
佥宪伊先生侍其家君承德公之居吴门也某以里中
契家子获从容侍杖屦先生为言先朝拔擢之恩与先
夫人子育之德辄慷慨流涕如不能已他日示某三诗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273-0104c.png
则感事之作也先生成化末自蜀臬入贺万寿节属龙
驭升遐弗获成礼为二韵诗二章先是以刑曹郎推恩
褒录其亲而母氏遗荣久龙章贲于藏丘为四韵诗一
章还吴来十又四年而遗弓之痛罔极之情不少置至
是出其诗属交游诸公和之而命序于某某小子何用
知此受简累年未有所复顾其意不可虚辱也则为之
序曰忠孝天下之大闲也然非有出于寻常日用之外
顾其事有本末而人道之所为尽与否存焉是故厄穷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273-0104d.png
颠顿不能自见于世者常患不获申其志而一豢于富
贵狎于恩私则或犯名废义而并其所学焉负之至于
事变恩移不能无悲摧感蹙之情其事足慨也而君子
乃有取于先生以为得忠孝之理焉夫岂以其悲摧感
蹙以为难哉先生以进士高科践扬中外为明执法为
良监司道究当时誉闻敷于上下而宠被于君私又得
以显光其亲虽其所学所养有以迓承之而遭罹昌会
独非君亲之赐乎顾吾所以复之者方永而遽绝欲用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273-0105a.png
其情而无所于施其悲摧感蹙当有甚于不幸而不得
志者其何能已于言邪此先生之诗之所为作也读其
诗知其不忘于远而极其情为能不负于所事夫仕而
不负于所事而又不忘于远虽古圣贤之事无出此者
而余顾谓无难焉何哉夫其始也不出于厄穷颠顿而
卒又能不辱其身以及其亲是其见于行事者既已卓
然名世使无是诗固不得少其忠孝之名也而是诗之
发实又至诚恻怛而出于不能自已之中然则何难哉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273-0105b.png
夫惟其不难也而后知其本于寻常日用为能得忠孝
之实焉悲摧感蹙果足以尽先生哉先生名乘字德载
其先有尚宝卿恒工科给事中侃皆名臣先生其世济
忠贤者欤
   送侍御王君左迁上杭丞叙
国朝以仁厚立业更累朝列圣纲维综核之馀诞章丕
绪深密完固殆无可施力而士之用世亦惟持重博大
为宜或稍出廉隅有所建画往往得喜事徇名之谤及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273-0105c.png
今百馀年所以消沮浮薄崇长忠厚诚不为无益也而
其间固亦有幸于无事以自盖其瘝旷之愆者矣盖遄
耍蓄朒谓惟因循自恕足取持重博大之名呜呼古之
所谓持重博大固如是哉往岁先君以书问士于检讨
南屏潘公公报曰有王君敬止者奇士也是故吴人他
日还吴某以潘公之故获缔好焉及君以行人迁监察
御史先君谓某曰王君有志用世其不能免乎乃弘治
庚戌君以事下诏狱镌两阶左除福建上杭丞始君按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273-0105d.png
辽阳明法守轨多所绪正用事者不便为飞语中君而
其徒有气力者又从中酝酿之而君遂得罪去议者谓
君不自省约以敛怨时人迄抵祸败或又谓君感槩激
昂不能俯仰其得罪固宜而亦其所乐受凡此皆非所
以论君也君以圣天子耳目之臣奉使边檄其任不为
不重而辽阳国家要害不得不慎苟为避喜事之名因
循自恕以侥倖塞责则循习之弊将久而益滋而一旦
事出非料则其祸之所遗岂独一身一家而已哉故操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273-0106a.png
切屏捍惟法之循至于得罪以去固非所乐而实亦所
不暇计其心诚不欲以一身之故而遗天下之忧若君
者今之所谓喜事徇名而古之所谓持重博大者欤此
潘公之所谓奇士而先君之所为叹其不免也君将赴
上杭取道还吴吴摓掖之士聚诗为赠而推叙于某因
叙君之所以得罪之故而复推本其所存如此虽然天
下之事尚有大于此者君当无以是自惩
   靖海颂言叙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273-0106b.png
正德改元之祀侍御曾公以简命按苏苏属邑崇明治
东海中其民素犷健梗治先是豪民施天泰争鱼苇之
利噪于海滨有诏徙其家远州其党钮东山者溃归逸
于海复啸其徒为乱出没卤掠民不胜扰于是濒海诸
邑复大震有司以闻诏发诸路兵讨之而公与今中丞
艾公实领其事夏四月首事徂秋八月竟扼贼而歼之
降其胁从俘其老弱而四民用宁方贼之猖獗也郡郭
亦警及是解严士民欢曰凡所以惠安我民以保生聚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273-0106c.png
得不及于难者皆侍御公之力侍御公实生我民其曷
以报乃相率为诗咏歌其事而属序于余窃惟天下之
事不可常而人之才贵乎养之有其素今夫衔一命寄
一方孰不幸其无事也而事变之来或出于意料之外
彼龌龊遄耎往往避事而害成而好为不靖者又或挟
之以侥倖于一掷以为功名之会此其人皆以身为计
者卒之亦不能办其身而民用受其辜焉侍御公之来
当夫承平百年之馀而苏又在畿辅之内岂常有意于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273-0106d.png
变哉而卒然遇之有不易于为计者而公处之无难焉
方师之兴饷给浩瀼文檄旁午凡审势相方部分调发
莫不于公之出人皆讶其不素而克而不知其所已试
于为邑者既尝验矣盖公初以进士宰定远适妖贼搆
乱势张甚公设奇禦之用全其城今悉数郡之众以当
区区窃发之徒固已优为之矣是岂侥倖于一掷者哉
公之出按也以志计销顽梗以德惠抚疲癃仁威并著
吏畏民怀庶政之举不可殚述兹特著其平寇之一事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273-0107a.png
云尔
   送刘君元瑞守西安叙
正德戊辰金陵刘君元瑞以刑部属出守绍兴寻以先
事忤权倖罢自被命至去郡为日仅五十有六然而绍
兴之人惜其去如失慈母父老子弟奔走追饯争致馈
遗君悉麾去无所取乃相率饰祠庙肖君像事之于是
刘君之名一日闻天下庚午更化悉起前时被斥之人
首擢君知西安府君初罢官贫不能归迤逦至吴兴吾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273-0107b.png
友吴君汝琇客之至是汝琇与郡摓掖士聚诗为君赠
不远百里走吴中乞余叙其事余惟刘君奇才隽望遭
罹盛会当有名公硕儒道誉扬㩁而何以余言为哉汝
琇曰此刘君之意也虽然古之人赠人以言得其善则
称知其过则规余于刘君何居曰刘君不走求王公贵
人而必子焉是徵其意非直以誉而已呜呼此刘君之
所为异于人而一郡有不足言也夫君以两月之政而
能归乎数十万户之人以耸动乎天下虽天下之人莫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273-0107c.png
不以刘君为不可几及也而君顾不以自足若有望焉
诚以事变之来靡有穷既而隆誉之下谗毁攸基方其
去绍兴也天下之人想闻其风采莫不欲以为郡以为
犹绍兴也然而风土有遐迩事绪有顺逆而人心有从
违君自视于此果能皆副其意乎一有不获则举向之
所有而尽废之加疵焉是故以黄次公之良天下习其
名人主钦其节而卒之不能周旋于末路夫岂其后之
所为真有忝乎哉良以望之者厚也望之也厚则其责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273-0107d.png
之也深顾兹藐焉而人之望之若此其责之若彼则亦
岂易为酬哉君不以人所不可及者自多而以所不易
为者自力则其所至独可以收誉于一郡而止邪始君
之罢也间关羁逆人将不堪其忧而君萧然自得方益
进于学图史笔砚若将终其身一旦起自閒废宠以壮
郡莫不为君喜也而君方有惧焉此其中岂无所见哉
往余尝从人闻君绍兴之政而吾友陈君鲁南王君钦
佩顾君华玉君乡人也又为余道君文学制行之详窃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273-0108a.png
慕之其居吴兴距吴门数舍而近虽不及接话言而相
闻为稔故于君之行也不嫌于规
   送提学副使莆田陈公叙
正德壬申之秋诏嘉兴守莆阳陈公为山东按察副使
领提学事先是弘治中公以监察御史视学南畿振德
警愚轩轾惟允数年之中士修名行而文以丕显朝野
翕然称之谓公之道化流行得古人表帅之义未几逆
竖盗权谋乱庶政天子惑之公上疏极谏遂以得罪镌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273-0108b.png
两阶左迁潮之揭阳丞朝野又翕然称之谓公之风采
磊落有古人正谏之风及朝廷更化同事者往往内补
而公稍起倅嘉兴寻以为守于是朝野之人莫不惜之
以为公之贤明宏达宜在师资之地守振肃之职而顾
浮沉常调不亦负乎此固天下之公言而某则以为世
俗之见耳非所以论公也比公虽官御史而奉使于外
非在得言之地可以不言而言之冀有以行之耳得罪
去国岂其志乎夫既已得罪则投窜摧辱有所不辞又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273-0108c.png
奚班资之计耶苟计于是则患失之心惟日不足充位
固恩龊龊自守又甚而败名弃节以猎华要高爵厚禄
垂手可得舍是弗图而区区于外内升沉之间虽愚人
不为也而公岂为是哉惟其无心于是是能效忠输诚
慨慷激发得以行其志而成其名视彼侥倖恩私以徼
荣一时者涕涶之不若也又足以辱公乎哉而天定理
还事不终敝所谓高爵厚禄卒以畀之此虽理所必至
而事有不尽然者则幸不幸存焉幸而得之于公为无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273-0108d.png
负不幸失之则其所为高一世而望天下者固在也公
又何愧乎夫公不图世之无负于我而求有以无愧于
世充是心也盖有无入而不自得者虽宰天下可也一
方视学之寄果足为公重轻哉虽然自公为丞而倅而
守天下之人想闻其风采盖莫不愿为之奔走也而鲁
独得之经天下者殆有意乎何者鲁为圣人首化之地
比岁盗贼残毁疮痍特甚非仁明恺悌以斯道为任者
固不能抚摩而振起之也公行矣济溺起衰将为天下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273-0109a.png
先也某以诸生辱公国士之知十年于此潦倒无成方
惧为门墙之羞而公眷存不已今兹由浙而鲁得再见
于吴门因献是言而必以天下望之者固天下之论也
   送开封守顾君左迁全州叙
余友顾君华玉少负才隽以文学闻于时筮仕宰广平
又以吏能闻升朝为郎以清强闻及守开封绥怀得情
剸裁靡窒而其声闻益闳以达余交其人久窃尝考其
所为而得其所存盖天下士也或从毁之数其隐过不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273-0109b.png
遗馀力余始骇叹考其所为与察其所存无或异也正
德癸酉君得罪中官逮赴诏狱一时人莫不危君而余
窃为君喜已而君竟被罪镌三阶左除广西之全州余
乃益信余之所见不妄而君之事诚有人所不可及者
盖人之所为诱于外者不能坚其中而顺于道者未始
计其外使君而能周于外以猎誉于时人则誉日益至
毁亦从之身跻膴仕而道斯诎矣君子求信于道而不
必崇其身宁失时名而不受识者之毁言考君之所为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273-0109c.png
得罪果以其道欤抑不以其道欤必有识之真而辨之
得其实者毁若誉于是乎在而向之毁之者安知其不
愧而为誉乎夫始之毁之不遗馀力将以败其行也卒
之无益于败而反以誉焉至其得罪而去人方危之而
余窃以为喜若是则誉毁荣辱皆不足以论君而所谓
文学吏治足以尽君乎哉然余卒以天下士韪之亦求
其所存而已君故吴人而家金陵及是便道过家上冢
以行余得合诸友赋古律诗八首为饯叙其首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273-0109d.png
   送崇明尹吴君赴召叙
崇明为苏属邑治大海中仅若一岛故虽称内服而不
得与列邑比其官府制度赋出章程视列邑率损十九
然其民犷健易动又其地有鱼盐之利易争以扰而与
戍兵杂处一失抚宁辄枭獍以逆故其令长必循良重
厚为宜而仕者往往不愿得之或得焉忧畏忿怼同于
投窜一日代去辄喜如释所负盖其心鄙夷其民不屑
与理而恒传舍视之噫亦过矣临川吴君之为是邑也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273-0110a.png
值邑豪施氏俶扰之后痏痍溃竭公私颓敝而遗孽方
潜祸未巳君爬疏剔抉随事经理而诚心抚循之邑用
大治逋荡消弭无衅以发久而民益附以信未几有游
寇之警君益料简民兵缮治干橹甫集而寇至以有备
得弗扰及是被徵且行为余道邑中事历历谓苟嗣得
其人可以永理无患不然更两年敝矣盖苛条烦狱与
夫锐事徼名之为皆足以尸之而其忧方深也若是岂
独崇明之人不能释君而君之心殆不欲遽遗其民而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273-0110b.png
去之也君为崇明四年而厌难折冲恒居六七此人情
所不屑所谓忧畏忿怼同于投窜者而君安焉既释而
去孰不幸喜顾独置忧不已此其心岂以崇庳近远为
念而区区官爵乌足以易其爱民之心哉以爱民为心
则政必出于实而不以崇庳为念则所职为易修操履
实之政而供易修之职焉往而不得治哉易外而内去
州县而即省台固不足为君喜而亦不足为君虑也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叙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273-0110c.png
国家之制特重台臣而其任也往往选于有司之良惟
其职与民亲而所理钱榖狱讼与夫簿书期会皆官常
所急既久而习可以推衍宏致故其授不得不重而于
其中尤重进士之科然其位下且远视京朝官尊重不
啻什伯进士入官或厌弃不屑而得之者庸庸循守以
基岁月甫三期而已束装俟徵矣视其民曾传舍之不
若而民之视之亦若过客去来漠然无所与者呜呼国
家之所为重台臣之选而必有待于有司者其意固如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273-0110d.png
是哉四明王君以戊辰进士出知苏之嘉定历岁甲戌
始以御史徵而嘉定之民重惜其去顾其势不可留则
谋所以系君之思而耆民刘璹氏从余乞言余于君有
雅故固尝重其为人而于其去嘉定而就徵也加重焉
盖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阅岁苟能规随趋辨以钓
声名以承上官之意则君内徙久矣万一前此徙而去
也不知嘉定之民所为恋惜君者视今日何如也古之
仕者重久任而下声名盖任不久则泽不流而声名盛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273-0111a.png
则诚或不至而民受其敝故余不惜其徙官之独后而
独幸其得民之久且深也于此有以知君之所存能以
民事为急以久远为计而非苟焉图塞目前之为也若
夫钱榖狱讼簿书期会与夫官常所急乃所深习而练
焉而朝廷所为重台臣之选必有待于良有司者君庶
几其无负哉
   送提学黄公叙
国家取士之制学校特重自学校升之有司苟谐其试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273-0111b.png
则谓之举人自有司升之礼部苟谐其试则谓之进士
凡世之大官膴仕悉阶进士以升进士之升有司礼部
实操之枢焉然而士习之隆污儒风之显晦不与也惟
督学宪臣为能轩而轾之宪臣之所趋士亦趋之宪臣
之所格士亦格之有不待文法教令而自无不及者盖
其职专而其地又近故其于士也亲而为之化之也易
学校之所养有司礼部之所举皆是人也是故有司礼
部能举之督学宪臣能化之宪臣之所任不既重哉比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273-0111c.png
岁督学南畿者操其所谓主意以律士而峻法临之谓
必合于是而后可学者至于摘抉经书牵率词义以习
其说而士习为之一变有识者嗤之于是莆田陈公至
特矫其弊而变焉陈公去而黄公嗣之黄公盖尝出陈
公之门者凡其所为悉出陈公而辅以高朗之识优以
雍容之度破厓岸略章程而一出于正其所取士往往
向时摘抉穿凿者之所不齿而向所称合格之士率废
不录于是士皆崇硕大而黜异说上博综而下训诂数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273-0111d.png
年以来士习为之一变而善焉士习而善则有司之所
选礼部之所举与夫朝廷之所登用有不善焉者不可
得也呜呼若公者岂非所谓能充其任者耶正德九年
公以年劳擢拜按察司副使视学广西属学诸生咸惜
其去而某特叙次其所为变士习者如此某在诸生中
最为凡下然不能摘裂牵缀在曩时为甚而其见废也
视诸生亦甚故今之惜公之去也视诸生为独深
   送侍御吴公还朝诗叙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273-0112a.png
正德八年监察御史吴公持节按太平诸郡轨道绪正
无所规随抉微兴坏所部振肃属傍省盗起流劫新安
公疏捕追北境以宁敉一时称才焉然公重迟自将不
事搏击而能达一方之急以宣明天子之恩其展采错
事有出于寻常按职之上者列郡誉之而新安之民怀
其保釐之庸加誉焉及是代去相率歌其功能不远千
里以序属余余不及识公而独喜公得下人之誉有不
易易者夫国家建置百司各有专职惟御史随事任授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273-0112b.png
不恒厥居而其任特重是故在内御史能言之而群僚
九列听之在外御史能行之而藩镇诸司承之昔之论
者谓其居中得与宰相相可否以为重而不知今之在
外者之重也而其中尤重巡按之任盖今之制凡仓储
学校军政茶马盐铁之属并御史关决然皆不相侵越
而巡按御史独得综理而所部百官听其轩轾事竣例
以数语标刺其名上诸天官卿天官卿按以黜陟恒十
九焉盖天下之大天官卿不尽见闻而天子之耳目惟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1273-0112c.png
御史是寄御史实代天子行事故所至藩镇大臣郊迎
惟谨郡刺史而下谒见拜俯惴惧惕息若不胜任而御
史坐而诏之一有号令自藩镇以下莫不奔走趋赴而
是非得失往往窃议于下不以白间有以谊争执者然
亦鲜矣夫御史以一身临百司之上以隆重之势下视
俯首趋事之人以当其傍睨窃笑而不之知若是得不
败以完足矣而或誉焉非其才足以济物明足以烛理
而重迟周慎有以任其事固不可得也余于新安之人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1273-0112d.png
颂公之言而有以知公之不易也公名钺字宿威抚之
崇仁人
   寿大中丞见素林公叙
成化弘治间中外之臣以气节行能高天下者三数人
而已一时朝廷之所倚注台谏之所抡拟与夫大夫士
之瞻属依归必在三数人者今大中丞见素先生莆田
林公实一人焉孝考当宁三数人者以次奖擢亦既效
用于时至于今三十年或老或死沦落殆尽而公岿然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1273-0113a.png
犹系天下之望呜呼伟哉公于是年六十馀聪明强健
不减壮时而居閒既久无复当世之念会蜀寇告急中
外恇扰乃复有意事功朝召夕起束甲西驰敷融妙略
卒用戡夷大难保蜀馀命功甫告成而公之身已在闽
山之南矣夫闻难而出功成而去之岂独今之人所少
哉而公履之已素有不待今日而见者公初以司寇属
上书言天下事指斥佞倖几蹈不测既而收自放弃起
历要途若可惩矣而轨法纠捡又多忤物旋起旋废曾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1273-0113b.png
不能三年留也而天下之人方共高之公之心固不可
诬哉推公之心求公之事其有无益于当世必有能辨
之者今四方多事用材如渴朝廷每申求旧之典而公
方坚保晚之节或者谓公用不尽材于海内有遗望焉
呜呼此又奚足病公哉太史公有言人有所贵亦有所
不如天不尚全故世作室不成三瓦而陈之使公都位
食禄而享上寿造物者且将忌之矣于此或有损焉岂
朝廷天下之利哉吾是以谓究公之用固不若完公之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1273-0113c.png
福之为美也公文章道谊盖于一时声名出处重于朝
著婆娑故里顺登期颐为天下大老以润饰斯世顾岂
不多于彼哉此公所为有乐于是而无用彼为也公于
先温州最故而外舅参政吴公惟谦在郎署时实又联
官相好某以通家之故凡一再接公别去十馀年光仪
教范奕奕在目公之弟寿州守曩教长洲某以诸生获
出门下及是解郡南归道出吴门为余道公动定甚悉
因徵言为寿用敢论次如此而不以公用世为愿者斯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1273-0113d.png
特徵明厚公之私言也若夫君相之情朝野之论与夫
小人望治之心固将挽公而出之莫释也呜呼三朝旧
臣所馀无几天下之事将有属焉公其自爱
   赠长洲尹高侯叙
长洲为苏辅县𨽻于郡下郡当东南要剧赋发章程率
倍他郡而饩馆劳猍靡有休间郡既壮大而郡官尊安
往往委劳于县而长洲率先任之其繁视他支邑不特
相百而已又其地介于东南卑瘠多涝民众而贫稍急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1273-0114a.png
则敛怨缓则僇辱随之繁词丛狱又每困塞故为之者
钩摭审画矻矻簿书间救过不暇矧能润饰以儒优游
文翰而称治辨乎若夫才优剸割而誉以文敷雍容燕
笑而课奏罔后数十年来吾得高侯焉侯以进士高科
试邑于此始至而吏詟其严既而民安其业上官与其
能期年之间邑以大治誉闻隆赫旌褒加焉然求其所
以为理每出于簿书期会之外而读书为文无废业焉
间引邑中贤士与相倡酬所历山溪辄形纪述风流篇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1273-0114b.png
翰照映一时论者往往以文学誉侯而不知侯之心未
尝不以民也昔宋王禹偁以大理评事知长洲日事赋
咏竟以文学知名徵入馆阁在当时未尝以吏最称也
然其言曰一邑之政田有暴赋丁有常佣春役而夏不
休朝令而夕必具小则惩之以殿最大则惧之以刑法
盖极叙为县之劳而不以宓子弹琴为是是岂专事赋
咏以文章自好者哉盖以政事行其所学而以文章盖
其所长其志固有在也岂若区区健吏收誉于一邑徼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1273-0114c.png
荣于当世哉去今五百年为邑而课最者不知几何人
今皆不能举其姓字而禹偁风流奕然可想然则侯之
志固有在此而不在彼者侯今以政事被旌固侯乃心
斯民之效而非侯之所荣也以为文学而誉之又岂足
以尽侯哉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1273-0114d.png
 
 
 
 
 
 
 
 甫田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