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682-00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兰亭考卷五      宋 桑世昌 撰
  临摹
唐太宗于右军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诏求询殆尽兰
亭乐毅尤所宝重令汤普彻等拓赐梁公房玄龄已下
八人普彻窃出在外传之及晏驾入元宫兰亭拓本人
间往往有之多非好迹天禧中相国僧元霭曾进唐勒
石本一卷卷尾文皇署敕字傍勒僧权二字体法既臻
卷五 第 1b 页 WYG0682-0099b.png
镌刻尤工(元霭工写貌善状人情态至于煎调染写亦/出天性时莫有继者今太祖太宗御容即其)
(笔/也)
参政苏易简家摹本兰亭墨彩鲜浓纸色微紫盖名手
传拓也隋智永亦临写刻石间以章草虽功用不伦粗
彷佛其势本亦稀绝
唐陆柬之临写兰亭五诗后有二行云吾所啖日去不
复解此意想足下月必顾之迟迟羲之顿首
 司议兰亭此帖尤丽结裹圆转趣媚不穷复题司议
卷五 第 2a 页 WYG0682-0099c.png
 兰亭帖一行后有跋云天复二年九月三日卢家阿
 姑遗其月二十九日夜记(年十/五)
唐陆元方传伯父柬之善书官太子司议郎太宗时人
所谓欧虞褚陆者昨日观兰亭诗固知是柬之书已尝
言之矣后题司议益不疑也此世无有请宝之敏求上
文玉家藏此帖云陆柬之书次道能笔法仆信然如帖
尾羲之字恐是一手临书耳(仲冬九日雪中过/文玉陈绎和叔题)郇国公
(元丰七年二月初/七日尚书省题)观兰亭五言江右风流萧然在目
卷五 第 2b 页 WYG0682-0099d.png
笔迹古雅亦在二王然少杂奇崄岂陆君所摹耶博陵
用吉得之卢家阿姑非大姓故家莫能有此也(元丰八/年二月)
(十二日眉阳苏轼书是年十/一月十八日辙过泗州尝观)
陆柬之时工临写今校理钱延年有柬之书兰亭用绿
麻纸押尾署陆司议书虽外露毛骨而雅有风气(东之/吴郡)
(人官至太子司议郎虞世南之甥张怀瓘云少师世南/临写所合亦犹张翼换羲之之表奏蔡邕为平子之后)
(身/)
魏正始中务谈玄胜及晋渡江尤宗佛理故郭纯始合
卷五 第 3a 页 WYG0682-0100a.png
道家之言而韵之孙兴公许元度转相祖尚又加以三
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今山阴脩禊诸贤诗体正尔
然皆寄尚萧远轶迹尘外使人怀者可存见晋人一帖
云三月诗文既佳兴趣高览之增诸怀年少作各有心
正谓此诗也是时与集者四十有一人今存者二十有
六而已此卷虽唐人书故自不凡亦可珍录政和元年
十一月戊寅观于右军樾馆(黄伯思跋唐人/书兰亭诗后)
刘秦妺善临兰亭及西安帖夺真亦唐翰林书人(并法/书苑)
卷五 第 3b 页 WYG0682-0100b.png
兰亭乐毅东方先生三帖皆妙绝虽摹写屡传犹有昔
人用笔意比之遗教经则有间矣(东坡跋官/本法帖)
蜡本双钩之法世皆不传惟唐翰林院所摹帖中用之
此兰亭盖当时拓赐侍臣者卷首尾三印曰赐书翰林
院文字延资库之印又有一时官吏署衔名其详审如
此决不失真矣嘉祐元年正月望莆田蔡襄题(唐拓/赐本)
曲水序世谓之兰亭尝观拓本秘阁一本苏才翁周越
一本此外无继者晚于王公和处得石本绝有意思先
卷五 第 4a 页 WYG0682-0100c.png
临一本为冯当世持去吾眼目益昏不可多得也嘉祐
癸卯五月二十八日临本与谏奴(题拓/本)
按此本前有书缝人名三(异句章令/满骞僧)后有批云乾符元
年三月延资库使内侍省都知臣裴绾承诏出晋王羲
之兰亭宣示仍模蜡本以赐在宴人各一纸翰林待诏
(孝宗/讳)言点检入内内侍省茶药待诏臣邓元批上局
官检校金紫光禄大夫兼右散骑常侍兼管勾文字臣
爰源宣行翰林待诏臣元钦等上(自乾符至各一纸行/草与都待诏各衔字)
卷五 第 4b 页 WYG0682-0100d.png
(画大小一同当是其笔也但此本虽有一骨力而殊失/体制岂一时亟于分赐然亦不应如许疏也昔周越谓)
(拓本人间往往有之/多非好迹盖此类也)
右军自言见秦篆及汉石经正书书乃大进故知局促
辕下者不知轮扁斲轮有不传之妙王氏以来惟颜鲁
公杨少师得兰亭用笔意(山谷题范/氏摹本)
王右军禊事诗序为古今行正之祖当时逸少自珍此
书故作或肥或瘦不同要其书法异尔今之书或喜肥
疾瘦殆不知而作也予近于今之李翘叟家得硬黄临
卷五 第 5a 页 WYG0682-0101a.png
文赋一卷笔意清润是欧虞褚陆辈临右军书使善工
者入石可与兰亭并行但世人未深知尔建中靖国元
年四月庚申荆江亭书是日江水涨数尺(山谷跋周/绍邃本)
兰亭叙草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
笔不可人意抚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
心会其妙处尔(并山/谷)
苏耆家兰亭三本一是参政苏易简题赞(赞见/后同)第二本
在苏舜元房上有易简子耆天圣岁跋范文正王尧臣
卷五 第 5b 页 WYG0682-0101b.png
参政跋云才翁东斋书尝尽鉴焉余与苏泊才翁子友
善以王维雾景六幅李王翎毛一轴徐熙梨花大折枝
易得毫发备尽此定是冯承素汤普彻韩道政赵模诸
葛正之流拓赐王公者碾花真玉轴紫锦装背在苏氏
舜元房题为褚遂良摹余跋曰乐毅论正书第一此乃
行书第一也观其改误字多率意为之咸有褚体馀皆
尽妙此书下真迹一等非知书者未易到也(赞见/后)第三
本唐粉蜡纸摹在舜钦房第二本所论数字精妙处此
卷五 第 6a 页 WYG0682-0101c.png
本咸不及然固在第一本上也其族人所摹是第二毫
发不差世当有十馀本一绢本在蒋长源处一纸本在
其子之文处是舜钦本一本在滕中处是归余家本本
朝参知政事苏太简所藏丙寅岁得于集贤国老孙
秘阁子美子志东志东好事与予家通书画上著邳公
之后苏氏字印太简被太宗遇使第诸国簿收书画为
三等赐予甚多公卿之家无出其右此其尤著名者绍
圣中重装翰林蔡元长既跋印以今翰林印副车王晋
卷五 第 6b 页 WYG0682-0101d.png
卿剪下元长所跋著他书轴乃见还其上故印存焉元
符之元涟漪瑞墨堂题
泗州南山杜氏父为尚书郎家世杜陵人收唐刻板本
兰亭与吾家所收不差有锋势笔活余得之以其本刻
板面视定本及近世妄刻之本异也此书不亡于后世
者赖此本遇好事者求即与一本再不可得也世谓之
三米兰亭
盱眙南山杜宝臣字器之父为令祖皆为郎家世传此
卷五 第 7a 页 WYG0682-0102a.png
唐刻本兰亭余与二子五日模视善工十日刻世谓三
米兰亭出于世也杜欲百夲而以此见归乃好事欲广
其真耳壬午五月西山宝晋斋手装是岁既得上皇山
洞天一品食甘露降林木竹石岁也
汪氏所藏三米夲有跋云泗南山杜器之祖收唐刻本
兰亭叙以家藏苏太简中令所收贞观模赐王公本一
同建中靖国元年淮山楼以杜本刻以贻有识米芾乐
毅论正书第一此固行书第一定本怀仁模思差拙此
卷五 第 7b 页 WYG0682-0102b.png
本转摺精彩殆王承规模也米尹仁书
 此书在世八百年定本传世四百年而亡后世之传
 实在此本米尹知记(二尹后/改作友)
程师孟语余四十千置得古摹兰亭一本白玉轴欲出
示竟不曾取今在子宏处王安上曾见之
王文惠孙居高邮收遂良黄绢上临兰亭许以五十千
质之余方襄大事为沈存中借去拊髀惊曰书不复归
矣遂过沈问焉沈曰且勿惊得之当易公王维雪图因
卷五 第 8a 页 WYG0682-0102c.png
不复言数日王君携褚书见过大欢曰沈使其婿以二
十星资其行亦不复取
泗南山杜宝臣字器之祖两世为郎父为令家传唐模
印本与购于苏太简家贞观名手双钩本微有出入吾
行年六十阅书一世未之见也父子三人逐字抚于第
一轩命工十日刻成世谓三米兰亭此其祖也丹阳郡
甘露降吾家西山书院梧桐之岁崇宁壬午五月十七
日宝晋斋致爽手制襄阳米芾元章秘玩(御府/帖)
卷五 第 8b 页 WYG0682-0102d.png
唐中书令河南公褚遂良字登善临晋右将军王羲之
兰亭宴集序黄素两幅至欣字合缝用证摹本僧字果
徐僧权书缝也虽临王书全是褚法其状若岧岧奇峰
之俊英英秾秀之华翩翩自得如飞举之仙爽爽孤骞
类逸群之鹤蕙芳振和风之丽(一作/靡)雾露擢秋干之鲜
萧萧庆云之映霄矫矫龙章之动彩九奏万舞鹓鹭充
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宜其拜章帝所留赏群玉也至
于永和字全呈其雅韵九觞字备著于真标浪字无异
卷五 第 9a 页 WYG0682-0103a.png
于书名由字盖彰其楷则若夫临仿莫推于魏薛赏别
不闻于欧虞信百代之秀规一时之清鉴也本朝丞相
王文惠公故物辛未岁见于晁美叔斋舫云借自公孙
辛巳岁购于公孙瓛四月二十二日宝晋斋舫手装(详/见)
(审定/门)
遂良摹本逸少神寓之迹也唐文皇帝甘心学之赞曰
烟飞雾结状欲断而还连凤翥龙盘势如邪而反直颇
为能状之此永和九年书也十二年为山阴道士写黄
卷五 第 9b 页 WYG0682-0103b.png
庭经又作意移入楷法故于点曳裁成之妙亦为正书
之冠唐之学者心慕手追辅成已能流而为欧虞褚薛
故后人但见定武石刻为工今遇此本方真元乃褚河
南亲摹以传顿觉定本尚类唐临去此绝远何则柔闲
萧散而神韵独高华巧天就如运斤成风而中桑林之
舞乃知妙绝千古者不在点画畦畛间而风流天韵非
力学所可到舍此本畴能见之绍圣丙子李公麟伯时

卷五 第 10a 页 WYG0682-0103c.png
贞观中得兰亭上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
诸葛贞等各拓数本分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而一时能
书如欧虞褚陆辈人皆临拓相尚故兰亭刻石最多尝
有类今所传者参订独定州本为佳似是镌以当时所
临本模勒其位置近类欧阳询疑询笔也此石已为薛
向取去见在向家而定州石刻又从而传模者然亦不
能辨真伪若谛观锱铢则较然远矣此乃向家本也(姑/溪)
(李之仪跋/薛氏本)
卷五 第 10b 页 WYG0682-0103d.png
唐粉蜡纸双钩抚兰亭燕集叙本在苏辙处精神笔力
毫发毕备下真迹一等此几冯承素辈拓赐大臣者舜
钦父集贤校理耆购于蜀僧元霭芾与辙友善每过从
必一出遂亲为背饰又兰亭模本正议大夫张(犯光/宗讳)
苏辙云此与吾家所收同(宝章待/访集)
唐太宗得兰亭命冯承素诸葛贞之流双钩模赐左右
大臣昨见一本于苏国老家后有褚遂良检校字世传
石刻诸好事家极多悉以定本为冠此盖是也友仁书
卷五 第 11a 页 WYG0682-0104a.png
一本墨迹后题赐元嘉(异僧权开皇十八/年三月二十日)
右跋有四一云太宗所赐韩王拓本兰亭褉序当时诏
拓书人赵模韩道政等各拓数本皆有少异至有笔法
全不类者惟其间一本无异真迹乃敕侍臣所临择诸
王之贤者赐之其珍秘如此观此笔力遒劲非拓书人
可到以韩王之文艺超绝出一时名流之右图书珍玩
甲于天下若非褚魏陶虞所书亦必不锡予之也真迹
人间不复见此为最善本谨当什袭藏之耳开元丁巳
卷五 第 11b 页 WYG0682-0104b.png
朝议郎守秘书监兼校定四部图书臣崔液恭题其二
云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
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
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僒拘颜真卿得其筋
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
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
于狂独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此历代
宝之为训所以夐高千古柔兆执徐暮春之初清辉西
卷五 第 12a 页 WYG0682-0104c.png
阁因观脩禊叙为张洎评此其三云江南后主书故吏
铉识其四云右唐文皇赐本兰亭先光禄秘藏于今逾
百岁矣本得之于薛氏书府绍兴庚申七夕重加装褫
颖川史应物纯夫题(已上系四明李元泊少/裴所藏墨迹兰亭众跋)唐文皇赐
韩王有崔润甫之题为可考若李重拨證书断然无能
效之者为真笔何疑朱徐开皇之记则已见少裴之辨
开元贞观未远润甫又职校定四部图书以为最善本
辩才之本既殉昭陵今世以定武本为第一又出欧阳
卷五 第 12b 页 WYG0682-0104d.png
率更所临石本自应在墨迹之下则知此本信为冠绝
盖希代之宝也然考之新旧唐史崔湜弟液涤及从兄
涖并有文翰居清要液至殿中侍御史液弟涤明皇用
为秘书监出入禁中后赐名澄如此则液为湜之亲弟
而为秘书监者涤也又宰相世系表博陵安平崔氏仁
师相太宗高宗次子擢之子液吏部员外郎第四子挹
之子湜相中宗湜之弟涤秘书监如此则液为湜之从
弟又不为秘书监传之与表已自不同而液之亲笔乃
卷五 第 13a 页 WYG0682-0105a.png
尔以是知作史与考古之难也因并述之仍赋长句以
副少裴好古之意(楼钥跋李氏/所藏墨迹)署名其上又有开皇之
号以为梁隋以来历代所宝藏在秘府以赐元嘉三字
为文皇亲笔崔秘监别用白绫小幅书其所跋后主与
张泊评书于清辉阁观脩禊叙用拨證法徐铉被命得
以故吏识名于其后且引金坡遗事谓翰苑所藏江南
图画五十轴至景德中正存雨村牧牛图等三轴此轴
当于是时散落人间故史应物谓其家藏已百馀岁初
卷五 第 13b 页 WYG0682-0105b.png
盖得于薛氏自是一传而归奉使高公直阁家六十馀
载再传而归一权贵之室三传而归少裴凡此皆所当
纪若崔秘监出处史氏失于考䆒则已见攻愧楼公之
跋世昌书
临川寓居勾幼安之父酷好石刻尝抚一本云宝应寺
乃颜鲁公故宅殿后有谢灵运翻经台台颓毁于基土
中得兰亭石刻一段勾公得而宝藏之鲁公临摹盖有
自矣(樵隐/夜话)
卷五 第 14a 页 WYG0682-0105c.png
司业汪氏所藏唐人临本有四其一绢素本苏太简璠
字韵诗真迹系衔其后云翰林学士承旨中书舍人苏
某于玉堂北轩题继而跋者皆一时闻人京兆章(犯光/宗讳)
观洛阳富弼观嘉祐丁酉仲夏晦日正甫过访东斋因
得请观丹阳邵亢兴宗题范纯礼彝叟观持国玉汝至
和元年七月十一日赐书閤下同观近有以唐人临写
一轴相高下如鲁卫也公择书(李尚/书也)
苏易简题兰亭轴诗以其官考之当在淳化二三年或
卷五 第 14b 页 WYG0682-0105d.png
四年中距今淳熙五年十月殆一百九十年翰林学士
周必大题于行在玉堂之东轩唐文皇既得脩禊叙命
赵模诸葛贞辈临写当时在廷之臣竞相传模故流传
于世者皆可宝苏太令自言家有五本今不知此是第
几本也梁溪(尤/袤)苏富韩范诸钜公题跋所谓群贤毕至
者政岂能望此帖后人物万一耶淳熙壬寅正月(第一/本叙)
(第一行下有墨妙笔精印又叙/后苏题字前合缝有国老印)
司业汪逵家藏褉叙至多内一轴首跋乃康伯可是转
卷五 第 15a 页 WYG0682-0106a.png
模失真耳此本良是定武古本但定武世以断损带流
右天四字为真而此独完好然精彩乃与唐人钩摹本
不异殆是定武以前未断损者耶乾道壬辰中秋日锡
山尤袤跋
右兰亭从毛雍玉堂人所临本上双钩摹写亡兄无悔
昔与雍玉相遇于汝州教授陈和夫官舍大热挥汗自
旦至暮极其精思较他本为胜敦儒后三十年见雍玉
之婿黄君再见此本跋尾皆是而兰亭旧物非矣览之
卷五 第 15b 页 WYG0682-0106b.png
慨然壬戌八月会稽绍兴丙寅十月晦日会稽宪司见
张季章所得李文定家二本冯达道所得东都晁美叔
家四本并余家所收石本摹本共十本较之亦各有长
短要是皆失真远矣遐想昭陵埋没至宝使人慨叹世
间幻那得不变灭耶(第二本系朱无/悔摹唐人本)
余旧所得兰亭数本皆不及定刻然犹意定刻崭削无
优游之意此本以为过定本远甚因病欲写之未能也
元丰五年七月十三日无咎记坐中师道希孝无斁
卷五 第 16a 页 WYG0682-0106c.png
徽之时过甘陵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番阳刘定观予
家收兰亭石本天下奇物有模本一纸亦类此京题癸
亥六月旦(冯宣/徽也)子渊熙宁初提举京东常平时欧公守
青尝出兰亭石刻四本相示惟定刻最佳模者始见此
本于北京元丰六年六月十九日王子渊题
右兰亭洛阳杨景范所藏杨君多法书米元章最爱之
与其子微之相继死其妻李西台孙子丘㛐也故得此
书冯当世晁无咎诸公有跋尾妙处颇胜石本朱希真
卷五 第 16b 页 WYG0682-0106d.png
记绍兴十六年十一月七日乙夜展阅时借得石本六
并予家摹二石参较各有所长要之失真远矣昭陵埋
没可胜叹耶时雨雪寒甚书于官舍和乐堂希真六十
六已为请宫祠计欲归老浙西(第三/本)第四本无跋语前
有苏氏朱印第一行下有墨妙笔精印中间合缝有许
国后裔(谓苏/许公)又苏氏印又内殿秘书之印末有向子固
印又绍兴二字御宝
兰亭为王晋卿家物背有涯字小印是唐王涯多蓄古
卷五 第 17a 页 WYG0682-0107a.png
图书遭难散失所见殆是耶(戴/溪)
范文度摹本石刻有诸名人跋云右军兰亭最者今世
上有拓本秘阁一本苏才翁一本周越一本犹有气象
存焉今观抚仿盖得之矣嘉祐壬寅五月二十六日莆
阳蔡襄 旃蒙单阏厉陬壬戌晦涑水司马光公实观
熙宁丙辰七月六日公著观治平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太原王圭史院题范君隐德不耀以艺文称于西州旧
矣楹中得兰亭摹本虽岁久而笔画如新体法秀整诚
卷五 第 17b 页 WYG0682-0107b.png
世学之家子孙宝之不坠也熙宁初元正月四日观临
洺宋敏求清源吕夏卿襄国陈荐河南陈绎熙宁辛亥
九月一日宽夫题 世传兰亭诸本惟定州石刻最善
近闻此石已取入禁中不可复得则此本尤当贵重也
苏轼题辙同观
右按此石刻本前有云上巳日兰亭曲水叙晋右将军
王羲之文并书古本注崇山二字国者乎三字正文三
百二十四字元无题目名衔今加之代郡范文度书欧
卷五 第 18a 页 WYG0682-0107c.png
公为范作三跋其二见前若云书虽列于六艺也蔡君
谟以书名当世其称范君者如此不为误矣滁山醉翁
(此刻/旡之)温公尝字公实乃见于此云(此帖见藏新安汪/书家帖后隋所录)
(附见下方尤裒邱崇王蔺章良/能黄畴若娄机并有曾观题字)
熙宁丙辰七月六日吕公著观绛览范文度书真本体
法劲秀想见其人钦叹爱玩不能自止元丰壬戌岁仲
冬二十日颖川韩绛子华题兰亭品佳而后题小字劲
秀可爱信古今之不乏人也维持国后三日题非知书
卷五 第 18b 页 WYG0682-0107d.png
者一观(阙二/字)(阙一/字)之书惟叹服自失耳元丰乙丑岁
颖昌许公堂题
右得之余襄亦为范文度临本著语者其六跋已见前
列此段则无之所谓宽夫者文潞公也用剑南西川节
度使之印绛者韩康公也永者孙曼叔也世昌书
秘阁三本唐人所临其一题云唐人钩摹兰亭前后有
五老小篆印三建昌李公择记篆印一平原开国大方
印四真定府印一山房所藏兰亭三于临拓之间互有
卷五 第 19a 页 WYG0682-0108a.png
得失政和二年十月三日仪真鉴远题
夷旷家藏三本皆唐人所临今世所未有然自有优劣
此本当为第一大观元年二月初九日同钱逊叔观于
晁进道厅事虔化孙仲和父题
评书者以右军字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孙志康谓山
房所藏自有优劣此本其三友之管宁最怒之伟节欤
逊叔唐人书世字必讳此独否何耶岂隋末唐初善书
者所临邪何其神妙也后三百四十日借观于无为酒
卷五 第 19b 页 WYG0682-0108b.png
局直舍之方丈赵不佞张纮晏谌政和丙申六月二十
五日同观
一题云钟离景伯本钟离公序翰墨为时所称亦前辈
中潜心不倦未易跋及临学兰亭脩禊序古劲有体今
已难得好奇博识当知珍藏之也襄阳米友仁元晖获

一题云唐模本太宗嗜右军帖逮亡寝食此帖传流本
末世详之甚详彦远云当时敕虞世南辈各临十馀本
卷五 第 20a 页 WYG0682-0108c.png
分赐近属后来诸公亦各临书唐世为多今所传者悉
此也观之大校皆得之一二而体终不变各自成家有
足验者其遗法馀美已足可惊后世区区有所不及者
又况昭陵玉匣之迹哉不然以太宗之明尚附耳求之
耶昔年侍先子官江东见吴瑛家褚遂良一本近定武
石上柳公权一本宪守李球旧石一本此书皇祐中张
侍中耆宅得之旧不著所书姓氏云亦康定间赐帖其
运笔精审圆润老熟略有虞法云白马冯惟寅评后有
卷五 第 20b 页 WYG0682-0108d.png
空同子纪方篆印余家藏旧唐贤墨迹甚多自经兵火
散失殆尽此诚予家之旧物也绍圣改元十月晦日邓
襄题
尝见唐人模兰亭本于苏才翁家体若淳重而清丽似
不及也元祐丁卯四月冯瑊题
张彦远谓太宗问高宗求兰亭记其后高宗果以玉匣
纳诸昭陵若然死者其真有知哉熙宁乙卯南邠张舜

卷五 第 21a 页 WYG0682-0109a.png
兰亭体类此者宜近真考之于当时集书者乃可见薛
绍彭题
洧尝观石本兰亭爱晋贤之笔今又于思中处得见唐
人所临使予无恨矣熙宁八年十一月曝背大河之滨
因书乃二十七日也
孙鳌抃才父元祐丁卯四月十二日观于上党驲舍后
有刘氏书画楚孙秀印二方印
洙获观汝南延隽尝观梁国虞王廷老伯敡曾览号国
卷五 第 21b 页 WYG0682-0109b.png
杨康仲祥尝阅守文安郡事冯文宪因阅此书于中和
堂之北轩时嘉祐癸卯初伏日题后有文显一篆印
逸少兰亭书临仿之者颇多此本最佳李唐卿题
刘师弘子明阅(自逸至阅/作篆书)
太原文叔观
华阳李大临才元题
秦玠阅过丹阳邵亢尝观壬辰二月七日兰亭无复真
本独虞世南辈所临散在天下然奇者盖鲜独苏才翁
卷五 第 22a 页 WYG0682-0109c.png
家所收为第一而葛蕴仲谌所藏一本次之与此本共
为三本无与比者仲谌之本今归予矣时熙宁二年春
二月四夕谢恍题
蒲津员蜕介山郭维基同观
狄道李戭河东薛昌朝题
崔复元曾看上下有思中篆印二又有楚孙秀印一方

兰亭之书逸少之绝笔也得见摹本固可爱重耳会稽
卷五 第 22b 页 WYG0682-0109d.png
钟离公序题熙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后有楚孙秀印
一方篆印
薛昌楼景脩乙卯孟春二十六日观
兰亭唐人所临甚奇会稽钱穆观
介观甲寅六月二十九日
熙宁丙辰岁四月番阳刘定观
熙宁丙辰十月上旬杜陵崔弇观后有楚孙秀印一方

卷五 第 23a 页 WYG0682-0110a.png
右军真本葬昭陵唐末之乱为温韬所发所藏书画皆
取其装轴金玉而弃之于是魏晋以来诸贤墨迹遂流
落于人间此本乃唐诸家所临今亦罕得见也丁丑中
秋荣老堂跋
开封樊伯逵君锡彦和伯充大年永年应之汉辅深道
崇宁元年闰六月四日广慈观
唐代能书者往往得晋人笔法于此可见矣绍兴壬子
夏四月二十九日魏佾记
卷五 第 23b 页 WYG0682-0110b.png
近见唐人模本于曹忠靖家跋云唐模本家藏久矣因
重装背延隽唐模本兰亭世所无有当宝之敏求题
王安上观斯言信然
禊事文所收石本模本至七轴未始有同者然求其意
可见其真尝于王仲仪家见一本亦云出于周氏其点
画微细瘦不若此书有精神也襄题
熙宁戊申吴中复尝览陟观
颍川孙永丹阳卲亢观(熙宁甲寅/三月癸亥)
卷五 第 24a 页 WYG0682-0110c.png
兰亭本最多此本诚佳庚午九月二十六日蒋之奇
兰亭摹本似此者几希矣仲求题
芾薛师雄南谯秦玠观乙酉闰四月望日题
旧见兰亭书锋铓者与所传石本不类世多疑之尝以
唐人集右军书校之则出锋宜为近真盖石本漫灭不
类其初也辛未五月旦日薛绍彭书(曾孙复尝以一本遗/世昌故详及其跋云)
余始得蔡君谟字二纸恨不见所跋唐拓赐兰亭本可
稽始末越数年僚友石德兴见之愕然曰吾家有此二
卷五 第 24b 页 WYG0682-0110d.png
本而无蔡跋乃遗余析而复会其有数耶绍兴辛亥余
守会稽刻之郡斋重阳前二日括苍王信
黄伯思云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
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
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
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谓之响拓焉临之
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笔误云世之摹字者多为笔
势牵制失其旧迹须横摹之茫然不问其点画惟旧迹
卷五 第 25a 页 WYG0682-0111a.png
是循然后尽其妙也
 
 
 
 
 
 
 
卷五 第 25b 页 WYG0682-0111b.png
 
 
 
 
 
 
 
 兰亭考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