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017-027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童溪易传卷二十四   宋 王宗传 撰
(兑下/震上)归妹征凶无攸利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
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
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夫易之道贵于不穷而恶于或穷故圣人之于易也
 于其所贵者则每每援引天地大义而以告夫人于
 其所恶者则又重为之戒而以明示夫人是何也所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017-0275d.png
 不可灭者天理也所不可不戒者人欲也人欲之纵
 而天理之害也夫惟天理之不可灭也故于家人则
 曰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圣人又引天地大义为归
 妹言者亦非他也人之终始又在于所重故也此之
 谓天理之不可灭者也吾故曰易之道贵于不穷乃
 若人欲之纵而能为天理之害者则尤在于所戒焉
 尔故于姤则曰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圣人于姤既
 曰勿用又曰不可云者此非恶夫柔也恶夫柔之能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017-0276a.png
 为刚害也柔能害刚则归妹之位不当柔乘刚所以
 有征凶无攸利之戒也此之谓人欲之纵而天理之
 害不可不戒也吾故曰易之道又恶于或穷夫归妹
 之义所以得为天地之大义云者盖归妹合震兑二
 体而成卦震东方也兑西方也此天地生成之义然
 也其在人也则震长男也兑少女也古者制嫁娶之
 礼男以三十而娶女以二十而嫁故其所归妹也妹
 少女之称也天地之大义而震与兑见之故曰归妹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017-0276b.png
 天地之大义也此即震兑相合以明归妹之义也大
 抵天地不相交感则万物之既衰者无自而复兴女
 不归男则生生之理废矣又安能前者有终而后有
 始如是之不穷矣乎故又继之曰天地不交而万物
 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此又即天地之大义以明人
 之终始然也由是观之岂非易之道贵于不穷矣乎
 说以动所归妹也此合震兑二体之用以示归妹之
 戒也夫说者小人之情也其所归者妹也故说以动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017-0276c.png
 然说无纪极而动无止息鲜有不失其正者故继之
 以征凶以言惟说是动则纵其所往莫之知止而凶
 随之矣何者失正故也以六爻之位观之九二六三
 九四六五位皆失正初与上虽当阴阳之位然阳在
 下阴在上亦不当位也阴阳所处俱不当位如此何
 动而不凶乎故曰征凶位不当也此又言六爻俱不
 当位以明归妹之所以征凶也虽然不特位不当也
 又有乘刚之过焉以兑之六三而乘初九九二之刚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017-0276d.png
 以震之上六六五而乘九四之刚夫以柔乘刚则下
 制乎刚刚为柔所乘则受制乎柔刚柔易位尊卑贸
 乱而家政替矣又何往而利乎故又继之曰无攸利
 柔乘刚也此又指三阴乘刚以明归妹之所以无攸
 利也程河南曰夫阴阳配合男女交搆理之常也然
 纵欲而流放不由义理则淫邪无所不至伤身败德
 岂义理哉此归妹之所以凶也又曰男女有尊卑之
 义夫妇有倡随之礼此正道也苟不由正道徇情肆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017-0277a.png
 欲惟说是动则夫妇渎乱男牵欲而丧其刚妇狃说
 而忘其顺如归妹之乘刚是也此所以无往而利也
 由是观之岂非易之道又恶于或穷矣乎夫由前之
 言以观则易之道贵于不穷由后之言以观则易之
 道又恶于或穷圣人惧天理之或灭也此易之所以
 有归妹圣人又惧人欲之或纵而天理之或害也此
 归妹之卦辞所以又重为之戒云噫微吾圣人则天
 理之盟主伊谁尸欤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017-0277b.png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夫泽之为物也钟莫说之性必有所说也而后泽水
 为之动摇今也泽上有雷阳之气既以奋震则泽水
 从而感动于其下此女从男之象也故为归妹程河
 南曰雷震于上泽随而动阳动于上阴说而从是也
 然阴阳之相感也虽至于动说而动说之不已则又
 失永终之道焉何谓永终之道曰男女有尊卑之序
 夫妇有倡随之礼是也此道或失而动说不已则徇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017-0277c.png
 情肆欲弃礼乱伦女无鸡鸣之诲士无昧旦之警而
 家政日废丑德日彰矣欲永终得乎君子知此弊之
 所由生也常生于动说之不已故于女也惧其狃于
 说而忘其顺也则帅之必以礼于男也惧其牵于欲
 而丧其刚也则其动必以正以此而始以此而终又
 何弊之有哉不独夫妇之道为然也天下之事莫不
 有弊知其弊之所由生也而致其谨焉则终无弊矣
 讼之象曰君子以作事谋始亦是意也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017-0277d.png
初六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
能履吉相承也
 初下位也九阳德也当归妹之时以阳德居下位乃
 诸娣之贤明者诸侯娶妻诸娣从之韩侯之诗曰韩
 侯迎止于蹶之里诸娣从之祁祁如云是也故初有
 归妹以娣之象夫娣不正而合者也故称跛焉然而
 能执谦之志以说承上故曰跛能履夫有贤明之才
 执谦卑之志安恒处分以助承其君而不失厥职以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017-0278a.png
 是为得故曰征吉而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
 吉相承也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孔氏释义曰九二不言归妹者既在归妹之卦归妹
 可知故略不言也苏东坡曰九二亦娣也其不言归
 妹何也因初九之辞也而龚氏耿氏又皆指二为嫡
 而曰初以娣承二二以嫡承五今以文义考之俱未
 然也夫九二正得下体中位不应取娣象而六五位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017-0278b.png
 上体之中以贵为行既称其君矣则所谓嫡者五也
 二亦不应复为嫡也然不言归妹何也曰二处下体
 中位居阴守常未适乎外所谓女子之贤明而妹之
 未归者故爻辞但以女子守常为正而以幽人象之
 而曰𦕈能视利幽人之正而已盖以九二贤明之才
 位下体之中当斯时也何所用其明哉但当居阴守
 中而自托于幽眇之地夫然后不失其常矣故曰眇
 能视利幽人之贞而象曰未变常也盖谓眇能视者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017-0278c.png
 以二有贤明之才未始自鬻自衒而其视不过寄诸
 幽眇之地以是为能而已矣此九二所以不言归妹
 不取娣象亦无嫡义而独取幽人以为象欤幽人犹
 诗人所谓窈窕淑女有幽閒正静之象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苏东坡曰古者谓贱妾为须故天文有须女朱子发
 亦引天官书云须女四星贱妾之称夫三下体之高
 位也不应有贱须之名然以六居三居不当位德不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017-0278d.png
 正也柔而尚刚行不顺也为说之主以说求归动非
 礼也夫女子之可贵者为其正也顺也动以礼也今
 也六三犯此三不韪其目之曰须也固宜此象所谓
 未当也夫归以须六三也归以娣则初九也若以六
 三而比初九诚相反也何也初有贤明之才执谦卑
 之志处常安分用𫉬其吉三有是乎夫三与初既如
 是之相反也则虽欲为娣不可得也宜其惟须之为
 也故曰反归以娣谓三之归以须与初之归以娣相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017-0279a.png
 反也夫是之谓未当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九二妹之未归也故不以归妹言九四妹之可归而
 未归者故曰归妹愆期何也九四贤明之才虽与二
 同而所处之位则与二异故也夫二与四皆居阴也
 何谓其所处异也曰卦爻有六巳居其四以九居四
 已离兑体此所谓愆期之归妹也夫女子于归妹而
 或愆者何也曰礼以女子二十而嫁或有大故则以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017-0279b.png
 二十有三为节九居四位既离兑体此所以有愆其
 期而迟其归之象也何也有时而然而非悖于礼经
 故也夫生而愿为之有家者女子之志孰无是也然
 或有待而行而至于愆其期焉者亦各言其志也而
 已矣故曰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而象曰愆期之志有
 待而行也四虽上体然亦居阴故有迟滞而不遽前
 之象若阳货谓孔子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而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017-0279c.png
 夫子从而诺之曰吾将仕矣夫时之失而日月之逝
 在夫子岂不知此然夫子之志盖亦有待云尔故尝
 以椟玉自况而曰我待价者也又尝以匏瓜况其不
 然而曰吾岂匏瓜也哉则圣人之志非固为是愆期
 之事以取诮于人也亦曰迟迟吾行者此非我也时
 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017-0279d.png

 五君位也归妹之处此位也所谓嫡夫人小君位也
 莫尊且贵焉虽然尊且贵也以六居五体谦从礼而
 无亢满之失故曰帝乙归妹子夏传曰天乙汤也汤
 嫁妹之辞有所谓往事尔夫必以礼义之言则欲其
 无亢满之失可知故泰之六五去骄去泰与此爻同
 象夫惟虽尊且贵而能体谦从礼也故尚礼而不尚
 饰衣袂所以为容饰也而曰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017-0280a.png
 袂良者其良在德不在袂也良美好也若娣则以容
 饰为事者也袂之良则其德未必如袂也何也其君
 其娣各有所尚故也葛覃之称后妃也不过曰刈濩
 是中谷之葛以为絺绤而服之云尔及其薄污也而
 又薄浣之以为后妃恭俭节用之德则其良在德不
 在袂可知也夫阴阳之义配日月也日君也月则小
 君也小君体谦从礼而无亢满之失以况则月几望
 也夫五君位也当归妹之时而以小君位焉可谓尊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017-0280b.png
 且盛矣然以六居之则虽盛未盛也则月之几望是
 也此非六五之所谓吉乎若夫月望则与日并阴盛
 则与阳敌此女娲吕武所以乱天下也其祸可胜言
 哉然其所以至此者无他不知亢满之是戒云尔乃
 若归妹之六五以帝乙之贵行谦逊之德而不失乎
 处中之道宁有是过乎故象又曰其位在中以贵行
 也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象曰上六无实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017-0280c.png
承虚筐也
 夫妇女之职所以辅相夫子承先祖供祭祀者也故
 诗之采蘋述其采彼蘋藻盛之筐筥湘之锜釜奠之
 室牖尸之者有齐季女也礼亦称祭祀之礼主人亲
 割牲取血以祭而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是
 烝是享而信南山之诗亦以此责幽王之不能则夫
 先祖之是承而祭祀之是供也孰大于是今也上六
 处归妹之终势已穷也居震之极动不静也柔弱无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017-0280d.png
 能才不堪也阴虚不实诚不存也愚闇处上好自用
 也有是数者以女言之则承筐无实矣以士言之则
 刲羊无血矣其如承先祖供祭祀何未见其有所利
 也故曰无攸利而象则特取虚筐无实以为言者盖
 归妹上六女子也女子不才重责之也
(离下/震上)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彖曰丰大也明以动
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
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017-0281a.png
神乎
 丰者时之极盛者也何谓极盛曰在万物则为众多
 在生齿则为繁庶在幅员则为广远在庶事则为详
 备在人材则为茂盛在国家则为殷富在天下则为
 平治而在功业则为光明而盛大也故卦之德曰丰
 亨而彖曰丰大也夫卦之所以为丰者合离震而成
 也离明而震动明则足以有照动则足以有行明
 相资此致丰之道也故曰明以动故丰此合离震二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017-0281b.png
 体之用以言丰也夫数榱之室非甚大也功力不至
 则积日累岁而不能成丰大之世其所谓大也固若
 是其盛也为人君者苟无其道以致是大则是大也
 其能如是其盛乎故夫致丰之道惟王者为能至之
 何则所尚者大也何谓所尚之大曰明以动是也非
 明则无以照非动则无以行故夫所以致是丰者此
 道也语其能尽此道者非王者则不可故曰王假之
 尚大也假至也此又即明以动之义以言惟王者为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017-0281c.png
 能尽致丰之道也夫所谓致丰之王者非六五乎六
 五以阴柔居尊位而属震体有震惧惊忧之象当此
 之时圣人则戒之以勿忧离明在下日未中之象也
 日而未中则照有所不周当此之时圣人又勉之以
 宜日中盖以惊忧自沮则动有所不足也照有所不
 周则明有所不足也此非尚大之谓也圣人于此又
 不得不有所戒又有所勉也故曰勿忧宜日中宜照
 天下也此又即六五与震离之象以为王者之戒与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017-0281d.png
 勉也虽然致丰易保丰难人知今日之丰生于前日
 之不丰也又乌知后日之不丰生于今日之丰邪故
 圣人于此又因勿忧宜日中之一辞而别演其义曰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
 乎况于鬼神乎所以示万世人主处丰之大戒夫日
 既中矣则当倾昃月既盈矣则当缺食此丰不常丰
 之譬也何则天地之理时息则盈时消则虚今日之
 盈乃后日之虚息而不已之所致也后日之虚又今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017-0282a.png
 日之盈消而不已之所致也是理也此天地之所不
 能违也故夫天地之盈虚在阴阳则为进退在万物
 则为盛衰而其章章在目可以日夜验之者则日之
 中昃与月之盈食也由是观之则时消时息而盈虚
 继之此虽天地之大犹不能违而况人与鬼神乎盖
 天地之间聚而为人散而为鬼神者此即天地盈虚
 之理然也经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
 情状是也夫观日月之昃食而知天地之盈虚观天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017-0282b.png
 地之盈虚而知人鬼之聚散天地万物之理不可常
 盖如此也不因此之理而知丰之不常丰也而尽其
 所以保丰之道可乎何谓保丰之道曰持其盈守其
 成如成周之成王是矣夫成周之世以万物则盛多
 矣以四方民则和会矣以土宇则昄章而孔厚矣以
 礼与乐则庶事大备矣以人才则荡荡乎其多矣以
 曾孙之稼之庾则如茨如梁如京如坁矣以当时之
 治则既醉太平矣以功业之盛则又有酌以告成矣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017-0282c.png
 此所谓丰大之世而极盛之时也使其不能持其盈
 守其成安能保是丰邪然成王所以持其盈守其成
 者何如曰吾尝以诗考之嬛嬛在疚见于朝庙之言
 成王不敢康见于郊祀之什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
 荓蜂又见于求助之作此其故也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雷既至电亦至焉两者相会而震耀于天地之间使
 人掩耳闭目之不暇何其盛哉此雷电皆至所以为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017-0282d.png
 丰之象也夫震雷离电施之人事则刑狱也故传曰
 为刑罚威狱以𩔖天之震曜然刑狱之事岂君子之
 得已也不过将以耸惧夫人而使之皆知警畏云尔
 故夫法离明以折狱象震动以致刑明以折狱则足
 以照其幽枉之情动以致刑则足以施其刚威之用
 震曜并行下皆警畏此所以法雷电皆至之象也河
 南曰噬嗑以明在上而丽于威震王者之事故为制
 刑立法丰以明在下而丽于威震君子之用故为折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017-0283a.png
 狱致刑旅明在上而云君子者旅所以慎用刑与不
 留狱君子皆当然也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象曰虽旬无咎过旬
灾也
 初九明之初也九四动之初也在他卦则阳与阳为
 非应在丰卦则雷电皆至明动相资以成其功盖明
 而非动则明无所用动而非明则动无所之两者可
 以相有而不可以相无故初遇四则谓四为配主四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017-0283b.png
 遇初则谓初为夷主也配如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
 时以言其均敌也夷等夷也犹之曰莫适为尊卑也
 故两者相遇皆曰主云夫人之情势均则不相下不
 相下则怨隙生矣惟丰之初与四明动相资故虽势
 均而力敌不为过咎故曰虽旬无咎旬十日也十日
 之数天地相函奇耦错居而无或赢或踦之处何者
 适均故也初与四其势虽均而非其应往与之遇明
 动相资以成其功故曰往有尚有尚云者谓有功也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017-0283c.png
 故坎曰行有尚往有功也是也虽然明动相资以成
 其功则不以势均力敌为过咎也或有求胜之心而
 无相济之意则相先以相失嫌怨搆而灾害生矣此
 灾害不生于相资而生于相胜也故象复戒之曰虽
 旬无咎过旬灾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象曰有
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六二明之主也无应而不动有明而无用者也故体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017-0283d.png
 柔居阴以自蔽晦而有丰其蔀之象蔀草芥阴蔽之
 地也当明之时而居阴蔽之地不丰其明而丰其蔀
 者也日中明盛之时也当明盛之时而所应者六五
 昏暗之君故曰日中见斗斗昏见也居中而主运平
 六五之象也夫二与五居相应之地然以阴应阴未
 能必其见用乃所以自取嫌疑忌嫉也何者嫌疑忌
 嫉之心闇主之所不免也明而复昏故易得此故曰
 往得疑疾虽然当此之时居此之位以其见疑见嫉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017-0284a.png
 也而遂已乎曰未也程河南曰君子之事上也不得
 其心则居其至诚以感发其志意而已苟诚意能动
 则虽昏蒙可开也虽柔弱可辅也虽不正可正也古
 人之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已之诚上达而君
 见信之笃尔管仲之相桓公孔明之事后主是也故
 曰有孚发若吉而象曰信以发志也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象曰丰其沛不
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017-0284b.png
 按陆氏释文云沛古本或作旆谓幡幔也王辅嗣胡
 安定程河南朱子发苏东坡皆因之又曰沬字林作
 昧斗杓后星也郑氏亦读作昧子夏传云昧星之小
 者胡安定程河南亦云昧微星也朱子发依字林所
 释曰昧斗后小星微昧之光夫幡幔悬于上而蔽于
 下障蔽光明之物也此上六之象也五有斗象上居
 五后则沬居斗后也则沬亦上六之象也九三以阳
 居阳有能为之才者也然当此之时为丰之主者六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017-0284c.png
 五也五既柔暗而三之所应者又上六也则上者既
 有以蔽乎下而九三虽有能为之才亦无所施也故
 曰丰其沛以言其有所障蔽而然也又曰日中见沬
 以言其所见者微而昧也肱之在人也所以辅佐上
 体者也所谓右肱尤其有力者此九三以能为之才
 而应乎上之象也然三固有是才矣而其所应者昏
 闇之人也则无以施其用矣此所谓折其右肱也然
 则当此之时有能为之才而无所用也又何所归咎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017-0284d.png
 乎故曰折其右肱无咎以言君子之心初无所怨无
 所尤也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者夫丰大之世明
 动相资乃能成丰三有是才而上之人既旡足赖如
 此则丰大之功何自而可成邪故曰不可大事也人
 之所恃者右肱也所谓可以大事者此其具也今也
 右肱既折所以胜大事也者无其具矣故又曰折其
 右肱终不可用也此盖重叹九三有是才而其用不
 𫉬施也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017-0285a.png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象曰丰其蔀位不
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九四动之主也当明盛之时处近君之位然其所居
 者阴也而又位重阴之下故与六二同其象而曰丰
 其蔀日中见斗而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
 幽不明也盖二之丰其蔀日中见斗体柔而居阴而
 所应者又阴也四之丰其蔀日中见斗者居阴而位
 重阴之下而所承者亦阴也虽然当明以动之时而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017-0285b.png
 四也实为动之主岂以位不当也与幽不明也而可
 以己乎曰未也初与四居相应之地同德而相济所
 谓夷主也四若下而与初遇则当此之时其为辅助
 岂小也未可以势均力敌而不下应之也故曰遇其
 夷主吉行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程河南曰六五阴柔居尊而正体旡虚中巽顺下贤
 之象圣人设来章之爻以为教耳愚窃谓未可以此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017-0285c.png
 罪五也何也盖以六二九四见斗之象观之则五也
 诚闇主也然当丰大之时所谓以柔闇居尊而正体
 旡虚中巽顺下贤之象者则上六之丰其屋蔀其家
 是矣六五则未然也何也其所处者中也所处者中
 则无自丰自亢之失矣夫古之人君固有闇而明者
 矣何也闇者我也明者人也以人之明而为我之明
 则我虽闇何嫌焉固有弱而强者矣何也弱者我也
 强者人也以人之强而为我之强则我之弱何嫌焉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017-0285d.png
 夫惟六五之所处者中也故虽阴柔也而无不断之
 失虽体震也而无过动之愆此爻辞所以有来章之
 吉也夫章云者刚柔之杂而成体者也经曰分阴分
 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六五以闇而资明以
 弱而资强则自初至四所谓明以动之才者皆入吾
 彀中矣何者盖吾有以来之故也君臣之相得曰庆
 有是实而名随之曰誉当丰大之时而五也有来章
 之吉焉故曰有庆誉吉盖谓有庆有誉此六五之所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017-0286a.png
 以吉也而象特曰有庆云者举庆以见誉焉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象
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上六丰之极也丰之极必亢以六居上所谓愚自用
 贱自专也其谁与之夫在上曰屋取其能覆而巳矣
 今也丰其屋翔于天际亢高之象也在下曰家取其
 可居而已矣今也蔀其家掩蔽其内幽闇之象也夫
 屋虽丰而家则蔀则莫之与居矣故又曰窥其户阒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017-0286b.png
 其无人闇寂也以言居幽处闇亢高自绝而人莫之
 与也故曰自藏也谓之自藏则非人之远己也乃已
 之远人也至于三岁之久而人犹不之觌焉欲无凶
 得乎此九三所以甘心于折肱而无所归其咎也然
 则程河南所谓阴柔居尊而震体无虚己下贤之象
 也者非六五也乃上六也
(艮下/离上)旅小亨旅贞吉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
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017-0286c.png

 入而丽乎内者处家之象也故合巽离而为家人止
 而丽乎外者旅人之象也故合艮离而为旅旅也者
 圣贤失位之时也夫君子之道固无往而不亨然时
 乎得位则其亨在于天下时乎失位则其亨止于身
 故卦之德曰旅小亨而已孟子因周霄之问仕也而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故君子三月无
 君则皇皇如也而公明仪亦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017-0286d.png
 吊曰古之人云者盖指孔子也以其皇皇如也故以
 吊言之夫孔子以皇皇一旅人今日之齐明日适卫
 然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故吾孟子得以
 知其心断然以或者之言为非是而曰若孔子主痈
 疽与侍人瘠环则何以为孔子此卦之德又曰旅贞
 也而彖复释之曰旅小亨柔得中而顺乎刚止而丽
 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此则指六五一爻与艮离
 二体之用以言旅之所以小亨与贞吉也夫用刚非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017-0287a.png
 旅道也故莫尚乎用柔然柔不可过也故莫尚乎得
 中旅人失位而寄乎外夫苟徒以媚说顺从乎人而
 己也此固柔也而不得谓之得中孔子见南子诺阳
 货此所谓顺乎刚也然而无失中之柔焉则亨德在
 孔子矣其在爻也则以六居五得中位而属外体丽
 乎二刚之间故曰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此释旅之
 所以小亨也孟子曰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
 臣以其所主何者君子有所止也不可以不丽乎明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017-0287b.png
 故也故孔子亦曰君子之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
 者友其士之仁者诚如或者之言于卫主痈疽于齐
 主侍人瘠环则旅之正不在孔子矣非所谓丽乎明
 也故曰止而丽乎明此释旅之所以贞吉也夫失位
 者旅之时也亨与贞者旅之义也当旅之时非亨则
 旅道穷矣非正则旅道失矣故旅之卦德曰旅小亨
 又曰旅贞吉旅一也而再言之盖谓其时义之大在
 此两者故也故孔子于此又叹之曰旅之时义大矣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017-0287c.png
 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山高远之地也火明曜之物也山上有火则明寓高
 远足以有照而其势迅疾不能久留旅不处也故其
 象如此夫刑非轻用之物而狱非可久留之地故君
 子观旅之象也而得之明无不照之义则于刑也每
 致其明而谨用之得其迅速而不留之义则于狱也
 亦随而决之而不留焉大抵旅道宜慎而不宜留刑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017-0287d.png
 狱之事适与相𩔖故象取其义云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初六以阴眇之才居卑下之位当羁旅之时非所谓
 行道救世之志也此不过谋小利为小人而已尔故
 曰旅琐琐夫君子之志固有所谓远且大者存也何
 也欲行道以救世故也夫如是故旅道不穷而亨无
 灾而吉若卦德之所云是矣今初六之旅也琐琐然
 也则其志穷矣穷则无动而吉此其所以自取灾害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017-0288a.png
 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

 次旅之居也资旅之用也童仆旅之役走者也旅即
 次则其所舍也有其居怀其资则其所蓄也有其用
 得童仆则其所以奔走而服役也又有其人旅道何
 修而得此哉盖以六居二之为正故也夫旅道患不
 正尔正则吾无尤于物而物亦莫吾尤也此其所以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017-0288b.png
 有安而无危有得而无丧也而象特曰得童仆贞云
 者此省文之例也而程河南朱子发皆云得童仆之
 忠贞者亲信之而不疑此于义固无害然九三丧其
 童仆贞厉而象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则又上之所
 以遇下也其失固有在也而非童仆不正之罪也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
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九三以刚居刚刚之过也处下体之上又艮之上自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017-0288c.png
 高也夫自高则不能顺乎上而上不与故曰焚其次
 谓离火在上有焚象也过刚不能柔乎下而下不附
 故曰丧其童仆谓刚止于上无逮下之象也夫易恶
 亢而戒刚大过刚亢平时犹不可用也而况于旅乎
 故九三之焚其次诚异夫二之即次矣丧其童仆又
 异乎二之得童仆矣何也以九居三此虽正也然而
 刚过则于正为厉故也故象又曰旅焚其次亦以伤
 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盖谓既已有焚其次之伤矣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017-0288d.png
 而又丧其童仆焉此暴厉之过也夫旅亲寡之时也
 朝夕之所与者童仆而止尔岂可以旅视之也九三
 以旅视乎下则彼童仆也亦必以旅视乎上矣其能
 久留乎此丧其童仆其人固然也曾子曰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夫上之于下也能来之而不能留之则上
 下相视皆旅人也欲其不丧得乎故书曰民罔常怀
 怀于有仁九三之厉可谓不仁矣而又当旅之时用
 其不仁之术宜其然也或曰九三之与六二固异矣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017-0289a.png
 而不曰亡其资何也曰其次既焚资何有焉举重以
 见轻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象曰旅于处未得位
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九四以阳动之才而居阴静之位得所处也故曰旅
 于处然阴静之位宜若可处也当旅之时旅于外犹
 未为得位也资货用也斧利物也夫君子以行道救
 世为心者也位未得而道未行故虽身旅乎外得其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017-0289b.png
 所处而货利之交至也君子之心盖亦未快于是也
 孟子之在齐在梁在薛也兼金之馈或受或不受其
 受之也或曰馈赆或为兵馈以其有辞其不受之也
 则以无处而馈之也故曰君子而可以货取乎此四
 之虽得资斧而我心未始以是为快也或曰用刚非
 旅道也而四亦刚也何也曰处上体之下而又居阴
 位故无亢刚之失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017-0289c.png
 程河南曰人君无旅旅则失位故五虽君位不取君
 义此一爻孔子之象也夫雉文明之物也六五离之
 主故取雉象矢射雉之器也离为戈兵故取矢义夫
 有文明之才斯有文明之化圣人之志盖在是矣然
 圣人之志虽在于是其如一矢之遗亡何谓其失位
 而旅故也春秋之君盖亦有知孔子之为圣人者矣
 若鲁哀公卫灵公齐景公楚昭王是也其次则孟僖
 子季康子楚子西吴太宰嚭之𩔖盖亦不乏人也然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017-0289d.png
 而不能用也故虽终以誉命而上逮乎巳也徒足以
 致旅之小亨而巳矣而文明之化卒不见于当世可
 不为之重叹矣乎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象曰以
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上九之视九三尤为刚亢者也凡物栖高处亢而寄
 诸危地者鸟之巢是也故旅之上取以为象夫高极
 必危离火有焚象也故曰鸟焚其巢以况则旅之好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017-0290a.png
 尚自取焚害其义固然也先笑谓喜居物上也后号
 咷谓巢焚之故也夫牛顺物也旅道以柔顺谦下为
 本上九丧其至顺之德于其笑乐平易之时今也以
 巢焚之故而号咷也其谁与闻邪盖言刚亢自绝一
 至于此而终莫之与也此上九之所以凶也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017-0290b.png
 
 
 
 
 
 
 
 童溪易传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