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190-02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滹南集卷二      金 王若虚 撰
  五经辨惑
孔子言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曾子信之有若疑之子游
 证之更相辨明而其理乃定有若之贤似过于曾子
 要皆以孔子为准而非其所自见也使孟子处之当
 不如此盖君子之道人情而已丧而遂欲速贫死而
 遂欲速朽非人情也不近人情便非君子之道
卷二 第 1b 页 WYG1190-0283b.png
檀弓云穆伯之丧敬姜昼哭文伯之丧昼夜哭孔子曰
 知礼矣郑氏曰丧夫不夜哭嫌思情性也坊记亦有
 寡妇不夜哭之文注又曰嫌思人道也予谓哀戚之
 至无暇避嫌先王制礼亦必不委曲至此特出于汉
 儒之私意耳又云文伯之丧敬姜据其林而不哭曰
 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将为贤人也今及其死也朋
 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斯子也必
 多旷于礼矣夫予谓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是或文
卷二 第 2a 页 WYG1190-0283c.png
 伯之无取至于妻妾行哭此则人情之常义所当然
 者岂所以卜其贤否哉母子天属也一有所恨而遂
 忘其哀亦太忍而不慈矣又何足为贤而录之且前
 既言文伯之丧敬姜昼夜哭而又此说非自相反覆
 邪
郑氏释三老五更之义曰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老更
 事致仕者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
 照明天下其说甚陋以更为更事既已不安而三五
卷二 第 2b 页 WYG1190-0283d.png
 之称又不知何从而知为星辰也古人命名定不如
 此及注乐记则曰三老五更玄言之皆老人更知三
 德五事者孔颖达见其矛盾则从而为之说曰其义
 相包夫以一经一事一人解之而自立二义可乎宋
 均注孝经援神契曰三老知天地之事者五更知五
 行之更代者刘原父云天地之事当作天地人事此
 又以三才五行当之也臆说呶呶孰知真是蔡邕谓
 更当为叟盖长老之称字与更相似书者遂误为更
卷二 第 3a 页 WYG1190-0284a.png
 耳嫂字女傍叟今亦为更以是知应为叟又以三为
 三人五为五人此最近于人情故裴松之称其有四
 而颖达以非郑义不取何独信郑氏之专邪汉官仪
 曰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无谓之甚尤
 为可笑抑此皆不足辨也盖经旨迂诞自非先王之
 礼耳天子之尊贤至于师之尽矣优其礼貌厚其禄
 赐有谋则就而不敢召唐虞三代不过如是而已何
 至躬亲侍膳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着冕持
卷二 第 3b 页 WYG1190-0284b.png
 干而舞乎稷契皋陶伊尹傅说太公周召之徒不闻
 有当此礼者馀复何人而可以当之哉虽委巷之谈
 不至是矣说者又谓以父兄养之所以示天下孝悌
 呜呼亲其亲长其长孝悌者旌之不然者惩之可以
 教天下矣耆老纵贤要亦臣子而以父兄事之不亦
 悖乎盖汉儒集礼杂取异说以乱圣人之经时君世
 主好名而轻信则或勉强而一行然见于史者才三
 数人岂非为下者惭怍而不能安为上者矫拂而不
卷二 第 4a 页 WYG1190-0284c.png
 可久邪胡致堂徒怪其行之者寡伤古道难复而不
 知此等实非可行之事也三樵林东独鄙其说以为
 汉儒撰出而不之取正与愚意暗同然千载之间而
 能知其非者唯一见此人则特达不惑之士岂易得
 哉
或问礼记三宥制刑之说何如曰先王之法亦求其实
 而已哀矜审慎则有之至于当罪无疑而必有三宥
 焉以为有司当执法而人主贵收恩此后世之虚文
卷二 第 4b 页 WYG1190-0284d.png
 而非先王之正道也成王命君陈曰予曰辟尔惟勿 辟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斯则得其正道矣
文王世子篇既言文王为世子朝王季之法继言武王
 梦帝与九龄周公挞伯禽之事而终之曰文王之为
 世子也既言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之法继以释奠
 养老之事而终之曰教世子既言三王教世子之法
 继以周公践阼之事而终之曰周公践阼此三语者
 其于文势为赘恐亦如子贡问乐之类而郑氏皆云
卷二 第 5a 页 WYG1190-0285a.png
 题上事吾所不晓也文王世子云武王梦帝与九龄文王曰我百尔九十吾
 与尔三焉郑注谓文王以勤忧损寿武王以逸乐延
 年纰缪之甚固不必辨孔氏既知天定之数不可增
 减而云文王言与女三者示其传基业于武王欲使
 武王承其所传之业乃教戒之义训非自然之理审
 如此言则帝与之数复何以说盖不知经文诡诞自
 不足信也
卷二 第 5b 页 WYG1190-0285b.png
礼器云礼之近于人情者非其至者也此最害礼夫圣 人制礼未尝不出于人情而曰近之者非其至是岂
 君子之言邪
内则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夫次室而下皆妾也非专
 指奔者而言使奔而为嫡遂不谓之妻乎彼所谓天
 子诸侯之妾亦皆出于奔者乎郑氏曰妾之言接也
 闻彼有礼走而往焉以得接见于君子予谓女之奔
 人直淫佚耳亦钻穴踰墙之类岂因有礼而往亦岂
卷二 第 6a 页 WYG1190-0285c.png
 君子之所当接者哉乐记末章子贡与师乙问答声歌之义而终之曰子贡
 问乐此必重出或有阙文而郑氏曰上下同美之也
 大是谬说无足信焉
三代损益不同制度名物容有差殊然汉儒所记遂事
 事分别虽道德义理万世不可易者亦或以为异尚
 而偏胜不亦过乎如忠敬质文之说前人既有辨其
 非者矣至表记云夏道先赏而后罚殷人先罚而后
卷二 第 6b 页 WYG1190-0285d.png
 赏周之赏罚用爵列读之令人失笑夫赏罚之用视 乎功罪而已先后轻重皆以类相从而谓夏必先赏
 而后罚殷必先罚而后赏周之赏罚惟以官爵尊卑
 为差虽三尺之童亦知其甚缪而学者信之以为先
 王之法圣人之经悲夫至于尊而不亲亲而不尊等
 说皆不足取也
丧服之制亲疏轻重固有差等至其哭主于哀则一而
 已而记礼者曰斩衰之哭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
卷二 第 7a 页 WYG1190-0286a.png
 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注云 三曲者一举声而三折也偯声馀从容也哭母而降
 父一等已为可笑至大功而下又有曲折从容之度
 是与教歌讴无异岂复有哀耶甚矣汉儒之怪也
礼小功不税而曾子讥之吾以为是孔氏皆丧出母而
 子思变之吾以为非礼者人情而已矣
东莱云周礼者古帝王之旧典礼经也始于上古而成
 于周故曰周礼予谓此书迂阔烦渎不可施之于世
卷二 第 7b 页 WYG1190-0286b.png
 谓之周礼已自不可信又可谓古帝王之典乎孝经称君子事君将顺其美夫人主有善因而诱引成
 就之所谓将顺也北齐常山王演数谏文宣王晞止
 之曰一旦祸出理外将柰殿下家业何乞且将顺日
 慎一日太宗常责宇文士及之佞对曰南衙诸臣面
 折廷诤陛下不得举手臣若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
 子亦何聊此乃为阿䛕而已岂孝经之义哉
孔子诛少正卯事谁所传乎其始见于荀卿之书而吕
卷二 第 8a 页 WYG1190-0286c.png
 氏春秋刘向说苑家语史记皆取而载之作王制者 亦依仿其意著为必杀之令后世遂信以为圣人之
 大莭而不复疑以予观之殆妄焉耳刑者君子之所
 慎不得已而后用者罪不至于当死其敢以意杀之
 乎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杀一不辜虽得天下
 而不为此圣贤相传以为忠厚之至者若乃诬其疑
 似发其隐伏逆诈以为明径行以为果按之无迹加
 之无名而曰吾以惩奸雄而防祸乱是则申商曹马
卷二 第 8b 页 WYG1190-0286d.png
 阴贼残忍之术而君子不贵也昔者四凶天下之所 同患而帝尧亦固知之矣然卒不诛逮舜之世而后
 有流窜放殛之事犹不尽置之死盖古人之重杀如
 此少正卯鲁之闻人自子贡不知其罪就如孔子之
 说亦何遽至于当死而乃一朝无故而尸诸朝天下
 其能无议而孔子之心亦岂得安乎夫卯兼五者之
 恶借或可除而曰有一于人皆所不免然则世之被
 戮者不胜其众矣尹谐潘正之属不见于经传姑置
卷二 第 9a 页 WYG1190-0287a.png
 无论如管蔡王室之亲敢为叛逆罪孰大于是者而 卯与之同罚无乃不伦乎至于华士尤非其比韩非
 曰华士自言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而食掘而饮无
 求于人不仕而事力太公闻之曰不臣天子是望不
 得而臣也不友诸侯是望不得而使也无求于人不
 仕而事力是望不得以赏罚劝禁也遂执而杀之信
 斯言也则华士特介洁之流虽非中行讵可杀之王
 肃惟知韩子之不足凭而不知荀卿所传亦自无稽
卷二 第 9b 页 WYG1190-0287b.png
 也东坡苏氏曰此叟自知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及 其未去发之苟少迟疑已为卯所图矣夫君子循理
 而行不可则止宁人负我母我负人使卯诚当死自
 有常刑岂必如仇敌相轧以先举为得计哉苏氏常
 以晋武不杀刘元海明皇不杀安禄山为盛德事其
 论甚高可为万世法顾复有此说何邪呜呼士生千
 载之后不获亲见圣人是非真伪无从而质之则亦
 求乎义理之安而合乎人情之常而已自三传而下
卷二 第 10a 页 WYG1190-0287c.png
 托圣贤以驾己说者何可胜数盖不足尽信焉三山
 林少颖近代之名儒也其于孔子兵莱人堕三都等
 皆排之而不取且曰说者徒谓圣人尝用于鲁必当
 有功故欲以是加其美而不知反污辱之可谓切中
 陋学之病矣诛卯之事亦此类也哉荀卿又曰有父
 子讼者孔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孔子舍
 之季孙不说孔子为言教化不至不当遂民之意几
 三百语永嘉叶氏曰少正卯之诛果于察奸非先王
卷二 第 10b 页 WYG1190-0287d.png
 之正刑不治父子讼以待其心之自回所谓正刑也
 窃亦以为不然考诸论语孔子之告子张曰不教而
 杀谓之虐曾子之戒阳肤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
 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荀卿之说推此意而为之耳
 方之诛卯固若近厚至其过正而非人情则一也审
 可罪也当即刑之审可恕也当谕而遣之并执其父
 三月不别至于请止而后赦吾不知彼之请止果其
 心之回耶抑不胜囚絷之苦而求脱也使彼心不回
卷二 第 11a 页 WYG1190-0288a.png
 而终莫之请孔子将何以处之且教化不至非一日
 之故也上未可责其遽行下未可望其遽服而凡有
 罪者皆持此说以贷之则小人得以藉口而益轻犯
 法矣病痛发于身而却药投石委之不治曰是摄养
 之不至也夫摄养不至则信有罪矣而已发之疾亦
 安得不治乎盖论语云不教而杀者谓其先务之不
 知而专事其末耳非以刑为可废也哀矜而勿喜者
 恐其以察慧为能而幸于杀人耳非谓遂不治其罪
卷二 第 11b 页 WYG1190-0288b.png
 也荀卿因此设过正之事以惊世俗以为众疑于无
 罪者而遽诛之疑于必杀者而卒赦之操纵无常开
 阖不测此孔子所以异于凡人者而不知圣人正不
 如是也
家语载孔子之言曰妇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谓不顺父
 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
 者三不去谓有所取无所归也与共更三年之丧也
 先贫贱而后富贵也后世本之以为律令虽犯七出
卷二 第 12a 页 WYG1190-0288c.png
 而有三不去之名者亦不得出斯果孔子意乎曰非 也恶疾无子出于不幸而非其罪自不当出若乃失
 节而淫僻不孝而违父母是则罪之大者虽有不去
 之名亦安得存之至于嫉妒口舌之类量其轻重而
 处之可也又曰女有五不取谓逆家子乱家子世有
 刑人子有恶疾子丧父长子此亦非也君子之娶妇
 固有所择而此五子者固在所疑然不至皆可弃也
 今立言而使之勿取是绝物也圣无绝物之法
卷二 第 12b 页 WYG1190-0288d.png
左传楚子将死属群臣以窀穸之事窀穸二字从穴无 疑其为冢圹之称也而杜氏以为长夜晏子之论陈
 氏曰民人疾痛而燠休之燠休云者亦温煦安息之
 意耳而杜氏以为痛念之声未晓其说也
卫献公复国大夫逆于门者颔之而已颔盖微点首之
 貌而注以为摇头误矣
左传定公五年三月于越入吴注以于为发声窃谓经
 语发声之体此字不安阙疑可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1190-0289a.png
楚子围萧还无社号申叔展叔展曰有麦曲乎曰无有 山曲穷乎曰无河鱼腹疾柰何曰目于眢井而拯之
 若为茅绖哭井则已明日萧溃申叔视其井则茅绖
 存焉号而出之杜氏以茅绖哭井为叔展教无社以
 文势观之殆是无社教叔展也
曲礼云若夫坐如尸立如齐若夫云者止是语辞而注
 云若欲为丈夫行道之人皆弗忍也行道犹言行路
 耳孟子所谓行道之人弗受陈轸所谓行道之人尽
卷二 第 13b 页 WYG1190-0289b.png
 知之是也而注以为行仁义至于君子不尽人之欢 不竭人之忠则曰欢谓饮食忠谓衣服之物吾不知
 欢何以为饮食而忠何以为衣服之物也郑氏之谬
 妄如此
礼记有閒传其义未详郑氏云记丧服之间轻重所宜
 此特以经文意之耳一间字如何包许意
史记吴世家云子胥将死曰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
 越之灭吴此特一时忿词而已而吕氏春秋言夫差
卷二 第 14a 页 WYG1190-0289c.png
 寔抉其目著之门殆未可信扬子论子胥曰谏吴不 式不能去卒眼之注引史记为说予谓眼之绝不成
 语或者字之讹也欤若果用此事则正当引吕氏春
 秋耳
 
 
 
 
卷二 第 14b 页 WYG1190-0289d.png
 
 
 
 
 
 
 
 滹南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