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674-07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  宋 陈振孙 撰
  神仙类
列仙传二卷
 汉刘向撰凡七十二人每传有赞似非向本书西汉
 人文章不尔也馆阁书目三卷六十二人崇文总目
 作二卷七十二人与此合
周易参同契三卷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674-0735b.png
 后汉上虞魏伯阳撰其书因易以言养生后世言修
 鍊者祖之
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明镜图诀一卷
 真一子彭晓秀川撰蜀永康人也序称广政丁未以
 参同契分十九章而为之注且为图八环谓之明镜
 图曩在麻姑山传录其末有秀川传汪纲会稽所刻
 本其前题祠部员外郎彭晓盖据秘阁本云尔麻姑
 本附传亦言仕蜀为此官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674-0736a.png
参同契考异一卷
 朱熹撰以其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妄辄更
 改比他书尤多舛误合诸本更相雠正其诸同异皆
 并存之
金碧古文龙虎上经一卷
 不著名氏麻姑所录本无金碧字
黄庭内景经一卷外景经一卷(案文献通/考作三卷)
 务成子注是南岳魏夫人所受者魏舒之女也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674-0736b.png
真诰十卷
 梁华阳隐居陶宏景撰述杨羲许迈许玉斧遇仙真
 传受经文等事
参同契解一卷
 题紫阳先生不知何人
内景中黄经一卷(案文献通/考作二卷)
 题九仙君撰中黄真人注亦名胎藏论
灵枢金镜神景内经十卷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674-0736c.png
 称扁鹊注
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
 唐司马子微撰
中诫经一卷
 称黄帝赤松子问答盖假托也
幽传福善论一卷
 唐孙思邈撰
元纲论一卷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674-0736d.png
 唐中岳道士吴筠撰
续仙传三卷
 唐溧水令沈汾撰或作玢
道教灵验记二十卷
 蜀道士杜光庭撰
王氏神仙传一卷(案文献通/考作四卷)
 杜光庭撰当王氏有国时为此书以媚之谓光庭有
 道吾不信也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674-0737a.png
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
 九江施肩吾希圣撰唐有施肩吾能诗元和中进士
 也而曾慥集仙传称吕岩之后有施肩吾者撰会真
 记盖别是一人也
钟吕传道记三卷
 施肩吾撰叙钟离权云房吕岩洞宾传授论议
养生真诀一卷
 虞部员外郎耿肱撰大中祥符时人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674-0737b.png
云笈七签一百二十四卷(案文献通考作/一百二十卷)
 集贤校理张君房撰凡经法符箓修养服食以及传
 记无不毕录祥符中君房贬官会推崇圣祖朝廷以
 秘阁道书付杭州俾戚纶等校正王钦若荐君房专
 其事铨次为此书顷于莆中传录才二册盖略本也
 后于平江天庆道藏得其全录之
灵枢道言发微二卷
 朝议大夫致仕傅燮撰进专言火候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674-0737c.png
金液还丹图论一卷
 不著名氏自称元真盖宣和中道流也
悟真篇集注五卷
 天台张伯端平叔撰一名用成熙宁中遇异人于成
 都所著五七言诗及西江月百篇末卷为禅宗歌颂
 以谓学道之人不通性理独修金丹则性命之道未
 全有叶士表袁公辅者各为之注
还丹复命篇一卷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674-0737d.png
 毗陵僧道光撰亦拟悟真诗篇靖康丙午序
道枢二十卷
 曾慥端伯撰慥自号至游子采诸家金丹大药修鍊
 般运之术为百二十二篇初无所发明独黜采御之
 法以为残生害道云
集仙传十二卷
 曾慥撰自岑道愿而下一百六十二人
肘后三成篇一卷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674-0738a.png
 称纯阳子谓吕洞宾也其言小成七中成六大成五
 皆导引吐纳修鍊之事
日月元枢篇一卷
 称刘知古唐明皇时绵州昌明县令
太白还丹篇一卷
 称清虚子太白山人唐贞元时人
太清养生上下篇二卷
 称赤松子宁先生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674-0738b.png
上清金碧篇一卷
 称烟萝子
金虎铅汞篇一卷
 称元君
铅汞五行篇一卷
 称探元子已上七种共为一集
玉芝书三卷
 朝元子陈举撰上卷论五篇中为诗八十一首下为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674-0738c.png
 赋九道
纯阳真人金丹诀一卷
 即前所谓三成篇微不同
华阳真人秘诀一卷
 称施肩吾
吕真人血脉论一卷
 称傅娄景先生
远山崔公入药镜三卷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674-0738d.png
 不知何人
四象论一卷
 称老子
真仙传道集三卷(案此条疑/脱解题)
参同契三卷
 即魏伯阳书题九华子编
巨胜歌一卷
 道士柳冲用撰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674-0739a.png
逍遥子通元书三卷
 不知姓名但曰逍遥子
百章集一卷
 称魏伯阳(案此条原本脱去今据文献通考补入/与后条所云已上十八种其数乃符)
许先生十二时歌一卷
 不知其名
黄帝丹诀玉函秘文一卷
 文林郎蒲庚进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674-0739b.png
吕公窑头坯歌一卷
 以陶器为喻也
太上金碧经一卷
 题魏伯阳注
金镜九真玉书一卷
 无名氏
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一卷
 称罗浮山苏真人撰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674-0739c.png
金碧上经古文龙虎传
 长白山人元阳子注皆莫知何人已上十八种共为
 一集其中有龙牙颂及天隐子各已见释氏道家类
群仙珠玉集一卷
 其序曰西华真人以金丹刀圭之诀传张平叔作悟
 真篇以传石得之薛道光陈泥丸至白玉蟾玉蟾者
 葛其姓福之闽清人尝得罪亡命盖奸妄流也余宰
 南城有寓公称其人云近尝过此识之否余言不识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674-0739d.png
 也此辈何可使及吾门李士宁张怀素之徒皆殷监
 也是以君子恶异端
  释氏类
金刚般若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石本金刚经一卷
 南唐保大五年寿春所刻乾道中刘岑季高再刻于
 建昌军不分三十二分相传以为最善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674-0740a.png
六译金刚经一卷
 此经前后六译各有异同有弘农杨䫧者集为此本
 太和中中贵人杨永和集右军书(案文献通/考作承和)刻之兴
 唐寺
圆觉了义经十卷
 唐罽宾佛陀多罗译
华严经八十一卷
 唐于阗实叉难陀译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674-0740b.png
万行首楞严经十卷
 唐天竺般刺密谛乌长国弥迦释迦译语宰相房融
 笔受所谓译经润文者也
维摩诘所说经一卷(案文献通/考作十卷)
 鸠摩罗什译
维摩经一卷
 苏辙所书
楞伽经四卷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674-0740c.png
 有宋魏唐三译宋译四卷唐译七卷正平张戒集注
 盖以三译参校研究得旧注本莫知谁氏颇有伦理
 亦多可取句读遂明白其八卷者分上下也
四十二章经一卷
 后汉竺法兰译佛书到中国此其首也所谓经来白
 马寺者其后千经万论一大藏教乘要不出于此中
 国之士往往取老庄之遗说以附益之者多矣
遗教经一卷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674-0740d.png
 佛涅槃时所说唐碑本以下三种同
阿弥陁经一卷
 唐陈仁棱所书刻于襄阳
金刚经一卷
 唐武敏之所书在长安
金刚经一卷
 唐邬彤所书在吴兴墨妙亭
罗汉因果识见颂一卷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674-0741a.png
 天竺阇那多迦译首有范仲淹序言宣抚河东得于
 传舍藏经所未录者十六罗汉为比丘摩挐罗等说
六祖坛经一卷(案文献通/考作三卷)
 僧法海集
宗门统要十卷
 建溪僧宗永集
法藏碎金十卷
 太子少傅晁迥撰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674-0741b.png
景祐天竺字源七卷
 僧惟净等集进(案文献通考/惟净作相净)以华梵对翻有十二转
 声三十四字母各有齿牙舌喉唇五音仁宗御制序
 镂板颁行吴郡虎丘寺有赐本如新己亥借录
金园集三卷
 钱塘天竺僧遵式撰
天竺别集三卷
 遵式撰世所谓式忏主者也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674-0741c.png
华严合论法相撮要一卷
 青谷真际禅师(案真际原本作真除/今据文献通考改正)以唐李长者通
 元合论撮其要义手藁为图
僧宝传三十卷(案文献通考/作三十二卷)
 僧惠洪撰
道院集要三卷
 户部尚书三槐王右敏仲撰以晁迥法藏碎金耄智
 馀书删重集粹别为此编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674-0741d.png
禅宗颂古联珠集一卷
 僧法应编
嘉泰普灯录三十卷
 僧正受编三录大抵与传灯相出入接续机缘语句
 前后一律先儒所谓遁辞也然本初自谓直指人心
 不立文字今四灯总一百二十卷数千万言乃正不
 离文字耳
雪峰广录二卷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674-0742a.png
 唐真觉大师义存语丞相王随序之随及杨大年皆
 号参禅有得者也
大慧语录四卷
 僧宗杲语其徒道谦所录张魏公序之
  兵书类
六韬六卷
 武王太公问答其辞鄙俚世俗依托也
司马法一卷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674-0742b.png
 齐司马穰苴撰
孙子三卷
 吴孙武撰汉志八十一篇魏武帝削其繁冗定为十
 三篇世之言兵者祖孙氏然孙武事吴阖庐而不见
 于左氏传未知其果何时人也
吴子三卷
 魏吴起撰
尉缭子五卷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674-0742c.png
 六国时人案汉志杂家有二十九篇兵形势家又有
 三十一篇今书二十三篇未知果当时本书否
黄石公三略三卷
 世传张子房受书圯上老人曰济北谷城山下得黄
 石即我也故遂以黄石为圯上老人然皆傅会依托
 也
黄石公素书一卷
 亦依托也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674-0742d.png
李卫公问对三卷
 唐李靖对太宗亦假托也文辞浅鄙尤甚今武举以
 七书试士谓之武经其间孙吴司马法或是古书三
 略尉缭子亦有可疑六韬问对伪妄明白而立之学
 官置师弟子伏而读之未有言其非者何也何薳春
 渚纪闻言其父去非为武学博士受诏校七书以六
 韬问对为疑白司业朱服服言此书行之已久未易
 遽废遂止后为徐州教授与陈师道为代师道言闻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674-0743a.png
 之东坡世所传王通元经关子明易传及李靖问对
 皆阮逸伪撰逸尝以草示奉常公云奉常公者老苏
 也
注孙子二卷
 唐中书舍人杜牧之撰
阃外春秋十卷
 唐少室山布衣李筌撰起周武王胜殷止唐太宗擒
 窦建德明君良将战争攻取之事天宝二年上之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674-0743b.png
风后握奇经一卷
 永嘉薛士龙季宣校定自晋马隆三百八十四字续
 图三百十五字合标题七百字又有马隆赞述多所
 发明并写阵图于后马隆本奇作机
三略素书解一卷
 吕惠卿吉甫撰
三朝经武圣略十五卷
 天章阁侍讲王洙撰(案文献通考载晁氏说称曾公/亮丁度撰下文又有是时洙奉)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674-0743c.png
 (诏云云未/知何据)宝元中上进凡十七门后五卷为奏议中
 兴书目云十卷李淑书目十五卷今本与邯郸卷数
 同
武经总要四十卷
 天章阁待制曾公亮等撰制度故事各十五卷边防
 占候各五卷昭陵御制序庆历四年也
百将传十卷
 清河张预集进凡百人每传必以孙子兵法断之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674-0743d.png
熙宁收复熙河阵法三卷
 观文殿学士九江王韶子纯撰
武经龟鉴二十卷
 保平军节度使王彦撰隆兴御制序其书以孙子十
 三篇为主而用历代事證之
渭南秘诀一卷
 昭武谢渊得之于泸州盖武侯八阵图法也为之注
 释而传于世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674-0744a.png
补汉兵制一卷
 钱文子撰
阴符元机一卷
 即阴符经也监察御史新安朱安国注此书本出于
 李筌云得于骊山老姥旧志皆列于道家安国以为
 兵书之祖要之非古书也
两汉兵制一卷
 建安王珨器之撰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674-0744b.png
制胜方略三十卷
 修武郎杨肃德钦撰自左氏传而下迄于陈隋用兵
 事迹庆元丁巳序
汉兵编二卷辨疑一卷
 姑苏潘梦旂天锡撰
  历象类
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
 题赵君卿注甄鸾重述李淳风等注释周髀者盖天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674-0744c.png
 之书也称周公受之商高而以句股为术故曰周髀
 唐志有赵婴甄鸾注各一卷李淳风释二卷今曰君
 卿者岂婴之字耶中兴书目又云君卿名爽盖本崇
 文总目然皆莫详时代甄鸾者后周司隶也音义者
 假承务郎李籍撰
星簿赞历一卷
 唐志称石氏星经簿赞馆阁书目以其有徐颍婺台
 等州名疑后人附益今此书明言依甘石巫咸氏则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674-0744d.png
 非专申石书也
乙巳占十卷
 唐太史令岐阳李淳风撰起算上元乙巳故以名焉
玉历通政经三卷
 李淳风撰亦天文占也唐志无之
乾坤变异录一卷
 不著名氏杂占变异凡十七篇
古今通占三十卷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674-0745a.png
 唐嵩高潜夫沛国武密撰纂集黄帝巫咸而下诸家
 及隋以前诸史天文志为此书景祐乾象新书间取
 其说中兴馆阁书目作古今通占镜本唐志云尔
景祐乾象新书三十卷
 司天春官正杨惟德等撰(按文献通/考惟作雄)以历代占书及
 春秋至五代诸史采摭撰集元年七月书成赐名仍
 御制序
大宋天文书十五卷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674-0745b.png
 不著名氏馆阁书目亦无之意其为太史局见今施
 用之书盖供报占验大抵出此
天经十九卷
 同州进士王及甫撰进(案文献通考撰/字下无进字)不知何人其
 书定是非协同异由博而约儒者之善言天者也
天象法要二卷(原注天象/当作仪象)
 丞相温陵苏颂子容撰元祐三年新造浑天成记其
 法要而图其形象进之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674-0745c.png
历代星史一卷
 不著名氏钞集诸史天文志
天文考异二十五卷
 昭武布衣邹淮撰大抵袭景祐新书之旧淮后入太
 史局
二十四气中星日月宿度一卷
 此书传之程文简家云得于荆判局荆名大声太史
 局官也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674-0745d.png
天象义府九卷
 宜黄布衣应垕撰其书考究精详论议新奇而多穿
 凿傅会象垂于天其曰某星主某事者人实名之也
 开辟之初神圣在御地天之通未绝其必有得于仰
 观俯察之妙者故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夫天岂谆谆
 然命之乎如必一切巧为之说而以为天意实然则
 几于矫诬矣
官历刻漏图一卷莲花漏图一卷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674-0746a.png
 太常博士王普伯照撰
唐大衍历议十卷
 唐僧一行作新历草成而卒诏张说与官历陈元景
 等次为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新史志略见
 之十议者一历本二日度三中气四合朔五卦候六
 九道七日晷八分野九五星十日食大抵皆以考正
 古今得失也历志略取其要著于篇者十有二曰历
 本曰中气曰合朔曰卦候曰卦议曰日度曰九道曰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674-0746b.png
 日食曰五星盖历议之八篇而分卦候为二故共为
 九条其没灭盈缩晷漏中星三条则皆取之略例馀
 历议日晷分野二篇则具之天文志嘉定辛未辞科
 用为序题有刘澹如者尝得其书自诡必在选中而
 考官但据史文初不知此书尚存于世也以其篇次
 与史文不合黜之要之史官因此书以述志考官因
 史志以命题当以此书为本而参考志之所载乃为
 全善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674-0746c.png
 郭雍撰集古历通议论诸家历云一行作历上自刘
 洪之斗分下及淳风之总法前后五百馀年诸家所
 得历术精微之法集其大成以作开元历此其所以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尽善尽美矣是以自宝应
 之后以迄于今几五百年皆宗之而不能易语以上
 古圣人之术则又有间矣(随斋/批注)
崇天历一卷
 司天夏官正权判监宋行古等撰天圣二年上学士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674-0746d.png
 晏殊序国初有建隆应天历次有乾元历仪天历详
 见三朝史志 太祖建隆应天太宗太平兴国乾元
 真宗咸平仪天仁宗天圣崇天
纪元历三卷立成一卷(案原本脱去立成一卷/今据文献通考补入)
 姚舜辅撰崇宁五年成自崇天之后有明天历熙宁
 奉元历元祐观天历至崇宁三年舜辅造新历曰占
 天未几蔡京又令舜辅更造用帝受命之年即位之
 日元起庚辰日命己卯上亲制序颁之天下赐名纪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674-0747a.png
 元本朝承平诸历略具正史志不见全书此二历近
 得之蜀人秦九韶道古故存之 英宗治平明天熙
 宁元年复崇天熙宁七年奉元哲宗元祐观天徽宗
 崇宁纪元
统元历一卷
 常州布衣陈得一更造秘书少监朱震监视绍兴五
 年上历家不以为工 高宗绍兴统元二十二年以
 后用纪元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674-0747b.png
会元历一卷
 夏官正刘孝荣造礼部尚书李瓛序(案文献通/考瓛作巘)绍熙
 元年也孝荣判太史局凡造三历此其最后者胜前
 远矣 孝宗乾道历淳熙历光宗绍熙会元历
统天历一卷(案统天历卷数原本阙/今据文献通考补入)
 冬官正杨忠辅撰丞相京镗表进其历议甚详至于
 星度明言不曾测验无候簿可以立术最为不欺绍
 熙五年也其末有神杀一篇流于阴阳拘忌则为俚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674-0747c.png
 俗 宁宗庆元统天
开禧历三卷立成一卷
 大理评事鲍浣之撰进时开禧三年诏附统天历推
 算至今颁历用统天之名而实用此历当时缘金人
 闰月与本朝不同故于此历加五刻天道有常而造
 术以就之非也大抵中兴以来虽屡改历而日官浅
 鄙不知历象之本但模袭前历而于气朔皆一时迁
 就尔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674-0747d.png
金大明历一卷
 金大定十三年所为也其术疏浅无足取积年三亿
 以上其拙可知然统天开禧改历皆缘朝论以北历
 得天为疑贵耳贱目由来久矣实不然也
数术大略九卷
 鲁郡秦九韶道古撰前世算术自汉志皆属历谱家
 要之数居六艺之一故今解题列之杂艺类惟周髀
 经为盖天遗书以为历象之冠此书本名数术而前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674-0748a.png
 二卷大衍天时二类于治历测天为详故亦置之于
 此秦博学多能尤邃历法凡近世诸历皆传于秦所
 言得失亦悉著其语云
  阴阳家类
   自司马氏论九流其后刘歆七略班固艺文志
   皆著阴阳家而天文历谱五行卜筮形法之属
   别为数术略其论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
   官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拘者为之则牵于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674-0748b.png
   禁忌泥于小数至其论数术则又以为羲和卜
   史之流而所谓司星子韦三篇不列于天文而
   著之阴阳家之首然则阴阳之与数术亦未有
   以大异也不知当时何以别之岂此论其理彼
   具其术耶今志所载二十一家之书皆不存无
   所考究而隋唐以来子部遂阙阴阳一家至董
   逌藏书志始以星占五行书为阴阳类今稍增
   损之以时日禄命遁甲等备阴阳一家之阙而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674-0748c.png
   其他数术各自为类
景祐遁甲玉函符应经二卷
 司天春官正杨惟德撰御制序
景祐太一福应集要十卷
 杨惟德撰御制序末题绍兴元年嵩阳潜士魏郡刘
 箕其积算自建炎三年己酉推之者其所附益也九
 宫八门与遁甲相表里字多讹未有他本可校
阴阳二遁图局一卷并杂诀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674-0748d.png
三元立成图局二卷
遁甲八门机要一卷
太一淘金歌一卷
 以上四种皆无名氏得之旴江吴炎
遁甲选时图二卷
 绍兴府所刻本亦无名氏
广济阴阳百忌历二卷
 称唐吕才撰有序案才序阴阳书其三篇见于本传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674-0749a.png
 曰禄命曰卜宅曰葬(案吕才传其叙阴阳书见于本/传者三篇曰卜宅曰禄命曰葬)
 (此云一篇/误今改正)尽扫世俗拘滞之论安得复有此历本初
 固已假托后人附益尤不经
三历会同十卷
 不知作者集百忌总圣集正三书
万历会同三卷(案文献通考/作三十卷)
 陈从古撰以前书推广之书坊售利之具也
弹冠必用一卷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674-0749b.png
 周渭撰(案文献通/考渭作谓)专为宦游择日设
三历撮要一卷
 无名氏又一本名择日撮要历大略皆同建安徐清
 叟宜翁云(案文献通/考宜作真)其尊人尚书公应龙所辑不欲
 著名
阴阳备用十二卷
 通判舒州新安胡舜申汝嘉撰此书本为地理形法
 而诸家选时日法要皆在焉故附于此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674-0749c.png
珞琭子一卷
 此书禄命家以为本经其言鄙俚闾巷卖卜之所为
 也
壶中赋一卷
 称紫云溪壶中子莫知何人
源髓歌六卷后集三卷
 唐沈芝撰后集妄也
太一命诀一卷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674-0749d.png
 称袁天纲妄人假托
五星命书一卷
 不著名氏歌诀颇详然未必验也
五星三命指南十四卷
 亦不知名氏大抵书坊售利求俗师为之
聿斯歌一卷(案文献通考有聿斯歌一/卷原本作聿欺误今改正)
 青罗山布衣王希明撰不知何人
灵台三十六歌一卷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674-0750a.png
 称武平先生亦不知何人
五星六曜约法一卷
洞微歌一卷
紫宙经一卷
 以上三种皆无名氏
四门经一卷
 唐待诏陈周辅撰
青罗立成历一卷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674-0750b.png
 司天监朱奉奏据其历起贞元十年甲戌入历至今
 乾宁四年丁巳则是唐末人
罗计二隐曜立成历一卷
 称大中大夫曹士蔿亦莫知何人但云起元和元年
 入历
诸家五星书一卷
 杂录五星禄命之说前数家亦多在焉
遁甲八门命诀一卷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674-0750c.png
 不知名氏
信斋百中经一卷
 不著名氏安庆府本术士言最善
怡斋百中经一卷
 东阳术士曹东野自言今世言五星者皆用唐显庆
 历历法更本朝前后无虑十馀变而百中经犹守旧
 历安得不差于是用见行历法推算其说如此未之
 能质也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674-0750d.png
五行精纪三十四卷
 清江乡贡进士廖中撰周益公为之序集诸家三命
 说
三辰通载三十四卷
 嘉禾钱如璧编集五星命术
  卜筮类
易林十六卷
 汉小黄令梁焦延寿赣撰又名大易通变唐会昌丙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674-0751a.png
 寅越五云溪王俞序凡四千九十六卦其辞假出于
 经史其意雅通于神祇盖一卦可以变六十四也旧
 见沙随程迥所记南渡诸人以易林筮国事多奇验
 求之累年宝庆丁亥始得之莆田皆韵语古雅颇类
 左氏所载繇辞或时援引古事间尝筮之亦验颇恨
 多脱误嘉熙庚子从湖守王寺丞侑借本两相校十
 得八九其中亦多重复或诸卦数爻共一繇莫可考
 也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674-0751b.png
易传积算法杂占条例一卷
 汉京房撰详已见易类世所传京氏遗学不过如此
 而已今世卜者世应飞伏纳甲之类皆出京氏
周易版词一卷
 不知名氏当是汉魏以前人所为其间官名皆东京
 制也
周易元悟一卷
 题李淳风撰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674-0751c.png
火珠林一卷
 无名氏今卖卜者掷钱占卦尽用此书
揲蓍古法一卷
 开封郑克武子撰
蓍卦辨疑序三卷
 郭雍撰自序略言学者相传谓九为老阳七为少阳
 六为老阴八为少阴及观乾爻称九坤爻称六则九
 六为阴阳盖无疑也而六子皆称九六不言七八则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674-0751d.png
 少阴少阳未有所据及考乾坤之策曰乾之策二百
 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六之一则乾爻得三
 十六坤爻得二十四是则老阴老阳之数也又考二
 篇之策阳爻百九十有二以三十六乘之积六千九
 百十有二阴爻百九十有二以二十四乘之积四千
 六百八合之为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则二篇之策亦
 皆老阴老阳之数也而少阴少阳之数又无所见再
 置阳爻百九十有二以少阳二十八乘之积五千三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674-0752a.png
 百七十六再置阴爻百九十有二以少阴三十二乘
 之积六千一百四十四合之亦为万有一千五百二
 十以是知少阴少阳之数隐于老阴老阳之中如是
 则七九皆为阳六八皆为阴其画为奇为耦皆同圣
 人画卦初未必以阴阳老少为异然卜史之家欲取
 动爻之后卦故分别老少之象与圣人画卦之道已
 不同矣然七九为阳六八为阴盖谓阴阳各有二道
 与说卦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674-0752b.png
 其义皆同是道也以圣人不明载之系辞后世纷纷
 互相矛盾至有大失圣人之意者大率多主卜史之
 论不知所谓策数遂妄为臆说也
六壬翠羽歌一卷
 后唐长兴中僧令岑撰错误极多未有他本可校
京氏参同契律历志一卷
 虞翻注专言占象而不可尽通字亦多误未有别本
 校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674-0752c.png
京氏易式一卷
 晁说之以道撰
六壬洞微赋一卷
 不知名氏瞽卜刘松年所传
  形法类
八五经一卷
 序称大将军记室郭璞后序言余受郭公囊书数篇
 此居一公戒以秘之丞相王公尽索余书余以公言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674-0752d.png
 告之得免末称太兴元年六月盖晋元帝时王公谓
 导也然皆依托尔其书为相墓作八五者其五行八
 卦之谓欤
狐首经一卷
 不著名氏称郭景纯序亦依托也胡汝嘉始序而传
 之其文亦雅驯言颇有理阴阳备用中全载
续葬书一卷
 称郭景纯鄙俗依托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674-0753a.png
地理小(原本/缺)一卷
 称李淳风亦未必然
洞林照胆一卷
 范越凤撰又名洞林别诀相传为缙云人家于将乐
地理口诀一卷
 不知何人所集曰杨筠松曾杨乙黄禅师左仙朱仙
 桃范越凤刘公赖太素张师姑王吉凡十家
杨公遗诀曜金歌并三十六象图一卷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674-0753b.png
 杨即筠松也人号杨救贫
神龙鬼砂一卷
罗星妙论一卷
 皆不知作者
九星赋一卷
 题范公
龙髓经一卷
疑龙经一卷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674-0753c.png
辨龙经一卷
龙髓别旨一卷
九星祖局图一卷
五星龙祖一卷
二十八禽星图一卷
 以上七种皆无名氏并前诸家多吴炎录以见遗江
 西有风水之学往往人能道之
杂相书一卷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674-0753d.png
 凡二十三种(案文献通考/作三十二卷)又有拾遗亦吴晦父所录
成和子观妙经一卷
 不著名氏
希夷先生风鉴一卷(按文献通/考风作龟)
 逸人亳社陈抟图南撰刘康国注馆阁书目作人伦
 风鉴
诸家相书五卷
 知莆田县昭武黄唐毅夫撰集(案文献通考/黄唐作黄庚)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674-0754a.png
玉管神照一卷
 无名氏
集马相书一卷
 光禄少卿孙圭撰
相鹤经一卷
 称浮丘公撰
相贝经一卷
 不知作者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674-0754b.png
师旷禽经一卷
 称张华注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