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674-06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直斋书录解题卷六   宋 陈振孙 撰
  职官类
汉官仪一卷续补一卷
 后汉军谋校尉汝南应劭仲远撰按唐志有汉官五
 卷汉官仪十卷今惟存此一卷载三公官名及名姓
 州里而已其全书亡矣李埴季允尝续补一卷
汉官典仪一卷续补一卷
卷六 第 1b 页 WYG0674-0636b.png
 汉卫尉蔡质撰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礼式隋志有
 汉官典职仪式二卷今存一卷李埴亦补一卷其续
 者皆出于史中采拾
汉官旧仪三卷(案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俱作四卷)
 汉议郎东海卫宏敬仲撰或云胡广按宏本传作汉
 旧仪四篇以载西京杂事不名汉官今此惟三卷而
 又有汉官之目未知果当时本书否唐志亦无官字
 旧在仪注类以其载官制为多故著于此(案陈氏因/是书有汉)
卷六 第 2a 页 WYG0674-0637a.png
 (官之名疑非卫宏作又疑以为胡广作考汉书注中/颇有称胡广曰者与汉旧仪互引其文亦绝不相合)
 (惟广传载广诗赋铭颂及解诂二十二篇而史注所/引别有汉书解诂之名盖即广所作而旧仪之出卫)
 (宏手当无疑也其称汉官旧仪者或/后人因其所载官制而妄加之耳)
唐六典三十卷
 题御撰李林甫等奉敕注按韦述集贤记注开元十
 年起居舍人陆坚被旨修六典上手写白麻纸凡六
 条曰理教礼政刑事典令以类相从撰录以进张说
 以其事委徐坚思之历年未知所适又委毋煚余钦
卷六 第 2b 页 WYG0674-0637b.png
 韦述始以令式入六司象周礼六官之制其沿革并
 入注然用功艰难其后张九龄又以委苑咸二十六
 年奏草上至今在书院亦不行(案唐书艺文志张说/以其事委徐坚经岁)
 (无规制乃命毋煚余钦咸廙业孙季良韦述参撰及/萧嵩知院加刘郑兰萧晟卢若虚张九龄知院加陆)
 (善经李林甫代九龄加苑咸委苑咸者乃李林甫也/至云二十六年奏草上考新旧唐书九龄以二十四)
 (年罢知政事寻谪荆州程大昌谓书成于九龄为相/之日当在二十四年林甫注成奏进当在二十七年)
 (故是书卷首止列李/林甫而不及九龄也)今案新书百官志皆取此书即
 太宗贞观六年所定官令也周官六职视周礼六典
卷六 第 3a 页 WYG0674-0637c.png
 已有邦土邦事之殊不可考證唐志内外官与周制
 迥然不同而强名六典可乎善乎范太史祖禹之言
 曰既有太尉司徒司空而又有尚书省是政出于二
 也既有尚书省而又有九寺是政出于三也本朝裕
 陵好观六典元丰官制尽用之中书造命门下审覆
 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颇以为悔云
元和百司举要二卷
 唐宰相赵郡李吉甫宏宪撰首称文班八十四司四
卷六 第 3b 页 WYG0674-0637d.png
 百六十员武班二十六司一百八十员都计六百四
 十员末称在京文武官及府县总三千七百九十九
 员意者当时实数也
具员故事十卷
 唐凤阁舍人梁载言撰以唐官具员附之历代事迹
 盖后人职林职官分纪之类所从始也或称职总联
 珠崇文总目又作具员事迹中兴书目惟有七卷三
 卷阙(案唐书艺文志梁载言具员故事/十卷又具员事迹十卷乃二书也)
卷六 第 4a 页 WYG0674-0638a.png
官品纂要十卷
 唐乐安任戬撰以官品令为主而阶职勋爵随品具
 列历代沿革颇著其要戬举进士不第为此书当太
 和丁未
御史台记十二卷
 唐殿中侍御史南阳韩琬茂贞撰自唐初迄开元五
 年御史姓名行事及官制沿革皆详著之第八卷为
 琬著传九卷以后为右台右台创于武后废于中宗
卷六 第 4b 页 WYG0674-0638b.png
 岁月盖不久也末有杂说五十七条
御史台故事三卷
 唐朝集使洺州录事参军李结撰
 结本名构避光尧御讳(随斋/批注)
御史台记五卷
 不知何人作记本朝御史台事至崇观间
集贤注记三卷
 唐集贤院学士京兆韦述撰叙置院始末学士名氏
卷六 第 5a 页 WYG0674-0638c.png
 及院中故事
史馆故事录三卷
 不著名氏凡为六门曰叙事史例编修直笔曲笔而
 终之以杂录末称皇朝广顺则是周朝史官也
翰林志一卷
 唐学士李肇撰
承旨学士院记一卷
 唐承旨河南元稹微之撰专载承旨姓名自贞元二
卷六 第 5b 页 WYG0674-0638d.png
 十一年郑絪至元和十五年杜元颖并稹为十二人
 末又有李德裕李绅韦处厚三人盖后人所益也
翰林学士记一卷
 唐侍讲学士万年韦处厚德载撰
翰林院故事一卷
 唐学士京兆韦执谊撰
翰林学士院旧规一卷
 唐学士冯翊杨钜文硕撰杂记院中事例及文书格
卷六 第 6a 页 WYG0674-0639a.png
 式其祠祭祝版社稷宗庙上至天地用伏惟尚飨岳
 渎而降只曰尚飨此例今人皆莫之知则施之尊卑
 无别矣钜宰相收之子其为学士在昭宗时
重修翰林壁记一卷
 唐学士丁居晦撰开元二年也所记姓名迄于咸通
 而独无天宝大历学士为不可晓
金坡遗事三卷
 学士吴越钱惟演希圣撰题名自建隆至天圣四年
卷六 第 6b 页 WYG0674-0639b.png
 凡四十七人自开元而下合三百一十五人其他典
 故视前记详矣
别书金坡遗事一卷
 学士澶渊晁迥昭远撰因钱惟演寄示遗事别书真
 宗待遇恩礼三则于后(案别书以下原本阙/今据文献通考补入)
翰苑杂记一卷
 学士饶阳李宗谔昌武撰
续翰林志一卷次续志一卷
卷六 第 7a 页 WYG0674-0639c.png
 学士承旨梓潼苏易简太简撰以续唐李肇之书其
 子耆又以其父遭遇恩礼之盛续于其后
翰苑群书三卷
 学士承旨鄱阳洪遵景严撰自李肇而下十一家及
 年表中兴后题名共为一书而以其所录遗事附其
 末总为三卷遵后至签枢父皓兄适弟迈四人入翰
 苑可谓盛矣
翰林遗事一卷
卷六 第 7b 页 WYG0674-0639d.png
 洪遵撰已见上录诸书所未及者
掖垣丛志三卷
 丞相安陆宋庠公序撰时为正字
职林二十卷
 集贤院学士钱唐杨侃撰咸平二年所序有胡昉者
 明道二年作后序增益事实七百四十五条而以新
 续标之侃端拱进士晚为知制诰避真宗旧讳更名
 大雅欧阳公其婿也集中有墓志
卷六 第 8a 页 WYG0674-0640a.png
职官分纪五十卷
 富春孙逄吉彦同撰大抵本职林而增广之其条例
 精密事实详备矣秦少游序之元祐七年也
官制学制各一卷
 司马光撰
唐职林三十卷
 石埭尉维扬马永锡明叟撰以唐六典为主而附以
 新史所载事实颇采传记歌诗之属政和乙未天台
卷六 第 8b 页 WYG0674-0640b.png
 左誉序
朝集院须知一卷
 无名氏录承平时京朝官得替回朝见礼式
皇宋馆阁录五卷
 不著名氏所记止于元祐中兴馆阁书目云秘阁校
 理宋匪躬撰又云共八门元十五卷存十一卷今本
 止五卷不见门类前三卷又混而为一意未必全书
 也
卷六 第 9a 页 WYG0674-0640c.png
蓬山志五卷
 秘书少监剑川罗畸畴老撰凡十五门崇宁四年序
麟台故事五卷
 中书舍人信安程俱致道撰中兴之初复置馆职俱
 为少蓬采摭旧闻参考裁定条上既略施行而为书
 十有二篇以进俱在承平时凡三入省故其见闻为
 详
中兴馆阁录十卷续十卷
卷六 第 9b 页 WYG0674-0640d.png
 秘书监天台陈骙叔进撰淳熙中骙长蓬山与同僚
 录建炎以来事为此书李焘仁父为之序续录者后
 人因旧文增附之(案续录乃嘉定三年馆阁重行编/次后人次第补录迄于咸淳者)
续史馆故事一卷
 著作佐郎曲阿洪兴祖庆善撰记国朝史馆事迹以
 续旧编
祖宗官制旧典三卷
 直龙图阁东莱蔡惇元道撰(案元道原本作元通今/据宋史艺文志校改)
卷六 第 10a 页 WYG0674-0641a.png
 大略以为元丰用官阶寄禄虽号正名而流品混淆
 爵位轻滥故以祖宗旧典与新制参稽并考而论其
 得失元道文忠公参政齐之侄孙而翰林学士延庆
 之子渡江卒于涪陵尹和靖焞尝题其墓
官制旧典正误一卷
 无名氏
国朝官制沿革一卷
 黄琮元礼撰
卷六 第 10b 页 WYG0674-0641b.png
职官记一卷
 大理少卿张演季长撰专载新旧迁转之异亦以寄
 禄为未然也以上三家皆附蔡氏书后演蜀人陆务
 观与之厚善
官制新典十卷
 熊克撰其书以元丰新制为主而元祐之略加通变
 崇政之恣为纷更皆具列焉
圣朝职略二十卷
卷六 第 11a 页 WYG0674-0641c.png
 熊克撰仿马永锡唐职林考其废置因革亦颇采故
 事摘旧制诰中语附焉其书犹草创未成盖应用之
 具也
宰辅拜罢录二十四卷
 史馆修撰范冲元长等撰起建隆元年止绍兴六年
 宰相自范质至张浚执政自赵普至折彦质各记除
 授年月训词亦略叙在位本末于后
国朝相辅年表一卷续一卷
卷六 第 11b 页 WYG0674-0641d.png
 同知太常礼院开封陈绎和叔撰自建隆庚申迄治
 平丙午续自丁未迄绍兴十四年称臣易记而不著
 姓当是李易也时方自给事中奉祠其曰私题臣易
 之次者其书盖未必上而私续之云尔自后接于嘉
 定则后人所益也
职源五十卷
 大理司直金华王益之行甫撰亦简牍应用之书而
 专以今日见行官制为主盖中兴以后于旧制多所
卷六 第 12a 页 WYG0674-0642a.png
 并省故也
元辅表一卷
 龚颐正撰专录宰相不及执政
汉官考六卷
 知金州清江徐筠孟坚撰以百官表官制为主而纪
 传及注家所载皆辑而录之
汉官总录十卷
 王益之撰大较亦如前书
卷六 第 12b 页 WYG0674-0642b.png
县法一卷
 北京留守温陵吕惠卿吉甫撰曰法令词讼刑狱簿
 历催科给纳灾伤盗贼劝课教化凡十门为县之法
 备于此矣虽今古事殊而大体不能越也惠卿小人
 之雄于材术固优然法令居首而教化乃居其末不
 曰俗吏而谓之何哉
县务纲目二十卷
 赣阳刘鹏撰凡四十四门四百七十馀事其说不止
卷六 第 13a 页 WYG0674-0642c.png
 于作县而事关县务者为多焉元符庚辰叙
作邑自箴十卷
 李元弼持国撰政和丁酉序
中兴百官题名五十卷
 监察御史临川何异同叔撰首卷为宰辅拜罢录馀
 以次列之刻板浙漕其后以时增附渡江之初庶务
 草创诸司间有不可考者多阙之
齐斋台谏论二卷
卷六 第 13b 页 WYG0674-0642d.png
 尚书霅川倪思正父撰嘉定初更化矫韩氏用事之
 弊于是为论三篇言为之鹰犬者罪在台谏已而其
 弊自若也则又为续论六篇言其情状益精详凡为
 台谏之所以得所以失者至矣尽矣
  礼注类
独断二卷
 汉议郎陈留蔡邕伯喈撰记汉世制度礼文车服及
 诸帝世次而兼及前代礼乐舒台二郡皆有刻本向
卷六 第 14a 页 WYG0674-0643a.png
 在莆田尝录李氏本大略与二本同而上下卷前后
 错互因并存之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
 唐集贤院学士萧嵩王仲丘等撰唐初有贞观显庆
 礼仪注不同而显庆又出于许敬宗希旨傅会不足
 施用开元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岩请删礼记旧文而
 益以今事张说以为礼记不可改易宜折衷贞观显
 庆以为唐礼乃诏徐坚李锐施敬本撰述萧嵩王仲
卷六 第 14b 页 WYG0674-0643b.png
 丘继之书成唐之五礼之文始备于是遂以设科取
 士新史礼乐志大略采摭著于篇然唐初已降凶礼
 于五礼之末至显庆遂削去国恤一篇则敬宗谄谀
 讳恶鄙陋亡稽卒不能正也(案唐书艺文志开元礼/乃贾登张烜施敬本李)
 (锐王仲丘陆善经洪孝昌撰/辑萧嵩总之不著徐坚姓氏)
开元礼百问二卷
 不著名氏(案唐志亦/称萧嵩撰)以古今异制设为问答凡百条
大唐郊祀录十卷
卷六 第 15a 页 WYG0674-0643c.png
 唐太常礼院修撰王泾撰考次历代郊庙沿革之制
 及其工歌祝号而图其坛屋陟降之序贞元中上之
礼阁新仪三十卷
 唐太常修撰京兆韦公肃撰录开元以后礼文损益
 至元和十年其一卷为目录按馆阁书目云卷数虽
 存而书不全又复差互重出今本不尔但目录稍误
续曲台礼三十卷
 唐太常博士太原王彦威撰(案宋史艺文志注/云一本作崔灵恩)元和
卷六 第 15b 页 WYG0674-0643d.png
 十三年尝献曲台新礼三十卷至长庆中又自元和
 之末次第编录下及公卿士庶昏姻丧祭之礼并目
 录为三十卷通前为六十一卷案此惟续书而亦无
 目录全书则未之见也馆阁书目亦无之文宗朝彦
 威仕为尚书节度使
开宝通礼二百卷
 御史中丞洛阳刘温叟永龄等撰开宝四年五月命
 温叟及李昉卢多逊扈蒙杨昭俭贾黄中和岘陈谔
卷六 第 16a 页 WYG0674-0644a.png
 以开元礼重加损益以成此书
太常新礼四十卷
 提举编修贾昌朝子明等上景祐四年同知太常礼
 院浦城吴育春卿言本院所藏礼文故事未经刋修
 请择官参定至庆历四年始成凡通礼所存悉仍其
 旧裒其异者列之为一百二十篇编修官孙祖德李
 宥张方平吕公绰曾公亮王洙孙瑜余靖刁约
天圣卤簿图记十卷
卷六 第 16b 页 WYG0674-0644b.png
 翰林学士常山宋绶公垂撰始太祖朝卤簿以绣易
 画号绣衣卤簿真宗时王钦若为记二卷阙于绘事
 弗可详识绶与冯元孙奭受诏质正古义傅以新制
 车骑人物器服之品皆绘其首者名同饰异亦别出
 焉天圣六年十一月上之其考订援證详洽可稽
大飨明堂记二十卷纪要二卷
 宰相河汾文彦博宽夫等撰国朝开刱以来三岁亲
 郊未尝躬行大飨之礼皇祐二年二月诏以季秋择
卷六 第 17a 页 WYG0674-0644c.png
 日有事于明堂而罢冬至郊祀直龙图阁王洙言国
 家每岁大飨止于南郊寓祭不合典礼古者明堂宗
 庙路寝同制今大庆殿即路寝也九月亲祀当于大
 庆殿行礼诏用其言礼成命彦博及次相宋庠参预
 高若讷编修为记(案宋史作高若讷原/本作君纳误今改正)上亲制序文
 已而彦博以简牍繁多别为纪要首载圣训欲以大
 庆为明堂礼官之议适与圣意合云
元丰郊庙奉祀礼文三十卷
卷六 第 17b 页 WYG0674-0644d.png
 崇文院校书杨完撰初元丰元年诏以郊庙奉祀礼
 文讹舛就太常寺置局命陈襄李清臣王存黄履等
 详定完及何洵直孙谔检讨其后本局乞令原检讨
 官杨完编类上进至五年四月书成奏御
閤门仪制十二卷
 学士李淑等修定皆朝廷礼式也
政和五礼新仪二百四十卷目录五卷
 议礼局官知枢密院郑居中尚书白时中慕容彦逄
卷六 第 18a 页 WYG0674-0645a.png
 学士强渊明等撰首卷祐陵御制序文次九卷御笔
 指挥次十卷御制冠礼馀二百二十卷局官所修也
政和五礼撮要十五卷
 绍兴中有范其姓者为湖北漕取品官士庶冠昏丧
 祭为一编刻板学宫不著名以武昌志考之为漕者
 有范正国范寅秩不知其为谁也
政和冠昏丧祭礼十五卷
 绍熙中南康黄灏商伯为礼官请于政和五礼内掇
卷六 第 18b 页 WYG0674-0645b.png
 取品官庶人礼摹印颁之郡县从之其实即前十五
 卷书也
训俗书一卷
 许洞洞夫撰述庙祭冠笄之礼而拜扫附于末谢绛
 希深王举正皆有序跋洞淳化三年进士希深之舅
 也
孟氏家祭礼一卷
 唐侍御史平昌孟铣撰曰正祭节祠荐新义例凡四
卷六 第 19a 页 WYG0674-0645c.png
 篇
徐氏家祭礼一卷
 唐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徐润撰
郑氏祠享礼一卷
 唐侍御史郑正则撰
范氏寝堂时飨礼一卷
 唐泾县尉南阳范传式殿中侍御史传正修定
贾氏家祭礼一卷
卷六 第 19b 页 WYG0674-0645d.png
 唐武功县尉贾顼撰
新定寝祀礼一卷
 不知作者中兴馆阁书目有此书云前后有序题太
 常博士陈致雍撰集今此本亦前后有序意其是也
 致雍晋江人及仕本朝
孙氏仲享仪一卷(案文献通考/作祭享礼)
 检校左散骑常侍孙日用撰周显德中博士后仕本
 朝开宝时作此书
卷六 第 20a 页 WYG0674-0646a.png
杜氏四时祭享礼一卷
 丞相山阴杜衍世昌撰
韩氏古今家祭式一卷
 司徒兼侍中相台韩琦稚圭撰
横渠张氏祭礼一卷
 张载子厚撰末有吕大钧和叔说数条附焉
伊川程氏祭礼一卷
 程颐正叔撰首载作主式
卷六 第 20b 页 WYG0674-0646b.png
吕氏家祭礼一卷
 丞相京兆吕大防微仲正字大临与叔撰
范氏家祭礼一卷
 范祖禹淳甫撰
温公书仪一卷
 司马光撰前一卷为表章书启式馀则冠昏丧祭之
 礼详焉
居家杂礼一卷
卷六 第 21a 页 WYG0674-0646c.png
 司马光撰
吕氏乡约一卷乡仪一卷
 吕大钧和叔撰
高氏送终礼一卷
 礼部侍郎高闶抑崇撰
四家礼范五卷
 张栻朱熹所集司马程张吕氏诸家而建安刘珙刻
 于金陵
卷六 第 21b 页 WYG0674-0646d.png
古今家祭礼二十卷
 朱熹集通典会要所载以及唐本朝诸家祭礼皆在
 焉
朱氏家礼一卷
 朱熹撰
十书类编三卷
 不知何人所集十书者管子弟子职曹昭女诫韩氏
 家祭式司马温公居家杂礼吕氏乡礼范氏义庄规
卷六 第 22a 页 WYG0674-0647a.png
 高氏送终礼高登修学门庭朱氏重定乡约社仓约
 束也虽不专为礼而礼居多故附之于此
庙议一卷
 吏部侍郎赵粹中撰进专为太祖未正东乡之位乃
 裒董弅王普赵涣首议(案文献通/考作赵汉)与一时讨论本末
 上之时淳熙中也
奉常杂录一卷乐章一卷
 无名氏杂录礼寺牲牢乐舞祝辞其乐章则祠祭见
卷六 第 22b 页 WYG0674-0647b.png
 行用者
服饰变古元录三卷
 唐翰林学士汝南袁郊之仪撰郊宰相滋之子唐志
 作一卷
古今服饰仪一卷
 题蜀人樊建绍兴癸酉序
  时令类
   前史时令之书皆入子部农家类今案诸书上
卷六 第 23a 页 WYG0674-0647c.png
   自国家典礼下及里闾风俗悉载之不专农事
   也故中兴馆阁书目别为一类列之史部是矣
   今从之
夏小正传四卷
 汉戴德传给事中山阴傅崧卿注此书本在大戴礼
 郑康成注礼运夏时曰夏四时之书也其存者有小
 正后人于大戴礼钞出别行崧卿以正文与传相杂
 仿左氏经传列正文其前而附以传且为之注
卷六 第 23b 页 WYG0674-0647d.png
荆楚岁时记六卷(案唐宋艺文/志俱作一卷)
 梁吏部尚书宗懔撰记荆楚风物故事
锦带一卷
 梁元帝撰比事俪语若法帖中章草月仪之类也(案/今)
 (本作锦带书题梁/昭明太子萧统撰)
玉烛宝典十二卷
 隋著作郎博陵杜台卿少山撰以月令为主触类而
 广之博采诸书旁及时俗月为一卷颇号详洽开皇
卷六 第 24a 页 WYG0674-0648a.png
 中所上
金谷园记一卷
 题李邕撰馆阁书目云唐中散大夫按邕字泰和江
 都人至北海太守世号李北海其父善注文选者也
 中散大夫唐文散阶本传不载不知书目别何所据
 唐世不应有两李邕也
秦中岁时记一卷
 唐膳部郎中赵郡李绰撰绰别未见此据中兴书目
卷六 第 24b 页 WYG0674-0648b.png
 云尔其序曰缅思庚子之岁荐周戊辰之年庚子唐
 广明元年戊辰梁开平二年也又曰偶记昔年皇居
 旧事绝笔自叹横襟出涕然则唐之旧臣国亡之后
 伤感畴昔而为此书也按朱藏一绀珠集曾端伯类
 说载此书有杏园探花使端午扇市岁除傩公傩母
 及太和八年无名子诗数事今皆无之岂别一书乎
咸镐故事一卷
 唐韦慎微撰其书与前大同小异竟不知何人作也
卷六 第 25a 页 WYG0674-0648c.png
 卷末却有鬼神大者号傩公母一语案馆阁书目秦
 中岁时记一名咸镐岁时记
千金月令三卷
 唐孙思邈撰
韦氏月录一卷
 唐右领军卫兵曹韦行规撰李翱为之序
岁华纪丽七卷(案唐书艺文志作二卷/宋史艺文志作四卷)
 唐韩鄂撰采经子史传岁时事类聚而以俪语间之
卷六 第 25b 页 WYG0674-0648d.png
国朝时令集解十二卷
 左仆射真定贾昌朝子明撰唐因礼记月令旧文增
 损为礼记首篇天宝中改名时令景祐初始命复礼
 记旧文其唐之时令别为一篇遂命礼院修书官丁
 度李淑宋祁王洙郑戬及昌朝约唐时令撰定为国
 朝时令以便宣读盖自唐以来有明堂读时令之礼
 也及昌朝解相印治郡五臣者皆已沦没乃采经史
 诸书及祖宗诏令典式为之集解而上之
卷六 第 26a 页 WYG0674-0649a.png
岁时杂记二卷
 侍讲东莱吕希哲原明撰希哲正献公公著之子号
 荥阳公在历阳时与子孙讲诵遇节日则休学者杂
 记风俗之旧然后团坐饮酒以为乐久而成编承平
 旧事犹有考焉
 
 
 
卷六 第 26b 页 WYG0674-0649b.png
 
 
 
 
 
 
 
 直斋书录解题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