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674-06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直斋书录解题卷五   宋 陈振孙 撰
  诏令类
西汉诏令十二卷
 吴郡林虙德祖编采括志传参之本纪以示信安程
 俱致道俱以世次先后各为一卷差比岁月纂而成
 书且为之序虙尝试中词学为开封府掾尹以佞幸
 进有所不乐引疾纳禄去遂终于家
卷五 第 1b 页 WYG0674-0612b.png
东汉诏令十一卷
 宗正寺主簿鄞楼昉旸叔编大抵用林氏旧体自为
 之序帝王之制具在百篇后世不可及矣两汉犹为
 近古愚未冠时无书可观虽二史亦从人借尝于班
 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既仕于越
 乃得见林氏书而楼氏书近出其为好古博雅斯以
 勤矣惟平献二朝莽操用事如锡莽及废伏后之类
 皆当削去莽时尤多也
卷五 第 2a 页 WYG0674-0613a.png
本朝大诏令二百四十卷
 宝谟阁直学士(案原本误作实录阁/今据文献通考改正)豫章李大异伯
 珍刻于建宁云绍兴间宋宣献家子孙所编纂也而
 不著其名始自国初迄于宣政分门别类凡目至为
 详也
玉堂制草十卷
 参政钜野李邴汉老编承平以前制诰
中兴玉堂制草六十四卷
卷五 第 2b 页 WYG0674-0613b.png
 同知枢密鄱阳洪遵景严编起建炎迄绍兴末
中兴续玉堂制草三十卷
 丞相益文忠公东里周必大子充为学士院时编进
 始尝进言加上德寿尊号不以表而以议且称嗣皇
 帝为非是遂革之今书以尊号表为卷首而增附馆
 职策问于后起隆兴迄淳熙改元自后未有续者
纶言集三十一卷
 宇文粹中虚中兄弟所编集
卷五 第 3a 页 WYG0674-0613c.png
中兴纶言集二十八卷
 左司郎中莆田郑寅子敬编寅知枢密院侨之子端
 重博洽藏书数万卷于本朝典故尤熟
  伪史类
淝上英雄小录二卷
 信都镐撰(案郑樵通志作/伪吴信都镐撰)所录杨行密将吏有勋名
 者四十人其二十四人皆淝上馀诸道人又有僧道
 渔樵之属十人录其小事故名小录
卷五 第 3b 页 WYG0674-0613d.png
江淮异人录二卷
 吴淑撰所纪道流侠客术士之类凡二十五人
南唐烈祖开基志十卷
 南唐滁州刺史王颜撰起天祐乙丑止升元癸卯合
 三十九年
南唐烈祖实录十三卷
 南唐史馆修撰高远撰阙第八第十二卷远又尝为
 吴录二十卷而徐铉郑文宝皆云开宝中远始缉升
卷五 第 4a 页 WYG0674-0614a.png
 元以来事书未成而疾悉焚其草故事多遗落
江南录十卷
 给事中广陵徐铉鼎臣光禄卿池阳汤悦德川撰二
 人皆唐旧臣故太宗命之撰次悦即殷崇义避宣祖
 讳及太宗旧名并姓改焉
南唐近事二卷
 工部郎江南郑文宝撰序云三世四十年起天福己
 酉终开宝乙亥(案宋太祖在位十七年首庚申尽丙/子乙亥乃开宝八年原本作己亥误)
卷五 第 4b 页 WYG0674-0614b.png
 (今改/正)然泛记杂事实小说传记之类耳
江表志三卷
 郑文宝撰序言徐铉汤悦所录事多遗落无年可编
 然前录固为简略而犹以年月纪事今此书亦止杂
 记如事实之类尔近事称太平兴国二年丁丑今称
 庚戌者大中祥符三年也
南唐书三十卷
 阳羡马令撰序言其祖太博元康世家金陵多知南
卷五 第 5a 页 WYG0674-0614c.png
 唐故事未及撰次今纂先志而成之实崇宁乙酉其
 书略备纪传体而亦言徐铉汤悦之疏略云
江南馀载二卷
 不著姓名序言徐铉始奉诏为江南录其后王举路
 振陈彭年杨亿皆有书大概六家皆不足以史称而
 龙衮为尤甚熙宁八年得郑君所述于楚州其事迹
 有六家所遗或小异者删落是正取百九十五段以
 类相从郑君者莫知何人岂即文宝也耶
卷五 第 5b 页 WYG0674-0614d.png
新修南唐书十五卷
 宝谟阁待制山阴陆游务观撰采获诸书颇有史法
前蜀纪事二卷
 后蜀学士毛文锡平圭撰起广明庚子尽天福甲子
 凡二十五年文锡唐太仆卿龟范之子十四登进士
 第入蜀仕建至判枢密院随衍入洛而卒
后蜀纪事二卷
 直史馆太常博士董淳撰惟记孟昶事
卷五 第 6a 页 WYG0674-0615a.png
蜀梼杌十卷
 殿中侍御史里行新建张唐英次功撰唐英自号黄
 松子商英天觉之兄也
吴越备史九卷
 吴越掌书记范坰巡官林禹撰按中兴书目其初十
 二卷尽开宝三年后又增三卷至雍熙四年今书止
 石晋开运比初本尚阙三卷
吴越备史遗事五卷
卷五 第 6b 页 WYG0674-0615b.png
 全州观察使钱俨撰俶之弟也其序言备史亦其所
 作托名林范而遗名坠迹殊闻异见阙漏未尽者复
 为是编时皇宋平南海之二年吴兴西斋序盖开宝
 五年也俨以三年代其兄偡刺湖州
闽中实录十卷
 周显德中扬州永贞县令蒋文恽记王审知父子及
 将吏儒士僧道事迹未亦略及山川土物
闽王列传一卷
卷五 第 7a 页 WYG0674-0615c.png
 秘书监晋江陈致雍撰二世七主通六十年
闽王事迹一卷
 不知何人作卷末称光启二年至天圣九年一百三
 十八年其所记颇详(案闽亡于五代之末其世纪/不得至天圣九年疑有误)
三楚新录三卷
 知桂州修仁县周羽冲撰上卷为湖南马殷中卷为
 武陵周行逢下卷为荆南高季兴
湖南故事十卷
卷五 第 7b 页 WYG0674-0615d.png
 不知作者记马氏至周行逢事馆阁书目作十三卷
 盖为列传十三篇其实十卷也文辞鄙甚
五国故事二卷
 不知作者记吴蜀闽汉诸国事
九国志五十一卷
 右正言知制诰祁阳路振子发撰九国者谓吴唐二
 蜀东南二汉闽楚吴越各为世家列传凡四十九卷
 末二卷为北楚书高季兴事张唐英所补撰也
卷五 第 8a 页 WYG0674-0616a.png
十国纪年四十卷
 刘恕撰十国者即前九国之外益以荆南张唐英所
 谓北楚也
天下大定录一卷
 殿中丞通判桂州王举撰景祐间人始高季兴终刘
 继元其所记疏略独江南稍详书本十卷今但为一
 卷恐非全书也
阴山杂录十六卷
卷五 第 8b 页 WYG0674-0616b.png
 不著名氏莆田郑氏书目云赵志忠撰志忠者辽中
 书舍人得罪于宗真挺身来归欧公归田录云志忠
 本华人自幼陷敌为人明敏在敌中举进士至显官
 归国能述敌中君臣世次山川风物甚详今观此书
 可概见矣
燕北杂录五卷西征寨地图附
 思卿武圭记嘉祐六年宫苑使知雄州赵(案此处原/本阙一字)
 进于朝圭自契丹逃归事见国史传
卷五 第 9a 页 WYG0674-0616c.png
契丹录一卷
 即阴山杂录之首卷也
匈奴须知一卷
 归明人田纬编次录契丹地理官制
辨鴂录一卷
 不著名氏契丹译语也凡八篇
边廷须知一卷
 左藏库副使知安肃军陈昉撰熙宁元年集贤校理
卷五 第 9b 页 WYG0674-0616d.png
 郑穆为之序凡二十一条目(案文献通考作/胡穆为之序)
西夏须知一卷
 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撰凡十五条目
金人亡辽录二卷
 燕山史愿撰或称辽国遗事
松漠记闻二卷
 徽猷阁直学士鄱阳洪皓光弼撰皓奉使留敌中录
 所闻杂事
卷五 第 10a 页 WYG0674-0617a.png
征蒙记一卷
 金人明威将军登州刺史李大谅撰建炎钜寇之子
 随其父成降金者也所记家人跳梁自其全盛时已
 不能制矣
金国志二卷
 承奉郎张棣撰淳熙中归明人记金国事颇详
金国志一卷
 不著名氏似节略张棣书其末又杂录金国事宜及
卷五 第 10b 页 WYG0674-0617b.png
 海陵以后事
金国节要三卷
 右从事郎兖人张汇东卿撰宣和中随父官保州陷
 金十五年至绍兴十年归朝
伪楚录二卷
 不著名氏
伪齐录二卷
 不著名氏
卷五 第 11a 页 WYG0674-0617c.png
金人南迁录一卷
 称伪著作郎张师颜撰顷初见此书疑非北人语其
 间有晓然傅会者或曰华岳所为也近扣之汴人张
 总管翼则云岁月皆牴牾不合益證其妄
  杂史类
越绝书十六卷
 无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子贡者非也其书杂记吴越
 事下及秦汉直至建武二十八年盖战国后人所为
卷五 第 11b 页 WYG0674-0617d.png
 而汉人又附益之耳越绝之义曰圣人发一隅辩士
 宣其辞圣文越于彼辩士绝于此故题曰越绝虽则
 云然而终未可晓也
 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勾践时也绝者绝也绝
 恶反之于善越专其功故曰越绝并见本书 文简
 批编尾云越绝书讹不可读如乐架之有哑钟渔父
 辞剑事见于此(随斋/批注)
战国策三十卷
卷五 第 12a 页 WYG0674-0618a.png
 司马迁史记所本刘向所校者也但无撰人名氏后
 汉高诱注自东周至中山十二国凡三十三篇
鲍氏校定战国策十卷
 尚书郎括苍鲍彪注以西周正统所在易为卷首其
 注凡四易藁乃定
九州春秋九卷
 晋司马彪绍统撰汉末州部之乱司冀徐兖青荆扬
 梁幽凡盗贼僭叛皆纪之
卷五 第 12b 页 WYG0674-0618b.png
华阳国志二十卷(案唐书艺文志华/阳国志作十三卷)
 晋散骑常侍蜀郡常璩道将撰志巴蜀地理风俗人
 物及公孙述刘焉刘璋先后主以及李特等事迹末
 卷为序志云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原注刘璋/乃焉之子)
后魏国典三十卷
 唐太常少卿元行冲撰行冲以系出拓跋乃撰魏典
 三十篇文约事详学者尚之此本从莆田刘氏借录
 卷帙多寡不同岁月首尾不具殆类钞节似非全书
卷五 第 13a 页 WYG0674-0618c.png
大业杂记十卷
 唐著作郎杜宝撰纪炀帝一代事序言贞观修史未
 尽实录故为此书以弥缝阙漏
建康实录二十卷
 唐许嵩撰载吴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建康者编年附
 传大略用实录体
行在河洛记十卷
 唐宰相尉氏刘仁轨正则撰记李密王世充事末二
卷五 第 13b 页 WYG0674-0618d.png
 卷记隋都城宫殿池苑按唐志作行年记二十卷
河洛春秋二卷
 唐扬州司功包谞撰记安史之乱
明皇杂录一卷
 唐校书郎郑处诲撰杂记明皇时事大中九年序处
 诲太和八年进士也
开天传信记一卷
 唐吏部员外郎郑棨撰杂记开元天宝时事
卷五 第 14a 页 WYG0674-0619a.png
安禄山事迹三卷
 唐华阴尉姚汝龙撰(案唐书艺文/志作姚汝能)
开元升平源一卷
 唐史官吴兢撰叙姚崇十事
庐陵王传一卷
 唐彭王傅会稽徐浩季海撰叙狄仁杰五王事
奉天录四卷
 唐赵元一撰起建中四年泾原叛命终兴元元年克
卷五 第 14b 页 WYG0674-0619b.png
 复神都
燕南记三卷
 唐恒州司户魏郡谷况撰专记成德一镇事自建中
 二年至太和七年起张孝忠(案唐书建中二年九月/李纳陷宋州李惟岳将)
 (张孝忠以易定二州降原/本作张志忠误今改正)终王承元古语有燕南垂
 赵北际今以其在燕之南故名然河北诸镇连叛事
 迹大略具矣
建中河朔记六卷
卷五 第 15a 页 WYG0674-0619c.png
 唐李公佐撰序言与从弟正封读国史至建中贞元
 之际序述河朔故事未甚详备以旧闻于老僧智融
 及谷况燕南记所说略同参错会要以补史阙
邠志三卷(案唐书艺文/志作二卷)
 唐殿中侍御史凌准宗一撰邠军即朔方军也此本
 从旴江晁氏借录其末题曰文忠修唐史求此书不
 获今得于忠宪范公之孙伯高其中尚多误当访求
 正之绍兴乙丑晁公酂
卷五 第 15b 页 WYG0674-0619d.png
凉国公平蔡录一卷
 唐山南东道掌书记郑澥蕴士撰凉国公者李愬也
国史补三卷
 唐学士李肇撰
大唐新语十三卷
 唐江都县主簿刘肃撰自武德迄大历分类编纂凡
 三十类元和丁亥岁序
太和野史三卷
卷五 第 16a 页 WYG0674-0620a.png
 不著名氏但称大中戊辰陈郡袁涛序自郑注而下
 十七人本共为一轴涛分之为三卷
太和摧凶记一卷
 文与上同而不分卷岂其初本耶
野史甘露记二卷
 不著名氏上卷记甘露之祸下卷叙诸臣本末
乙卯记一卷
 唐布衣李潜用撰末又有吴郡李寔者述训注本谋
卷五 第 16b 页 WYG0674-0620b.png
 附益之乙卯者太和九年也
两朝献替记三卷
 唐宰相李德裕文饶撰叙文武两朝相位奏对事迹
会昌伐叛记一卷
 李德裕撰记平泽潞事
次柳氏旧闻一卷
 李德裕撰记柳芳所闻于高力士者凡十七条上元
 中芳谪黔中力士徙巫州芳从力士问禁中事德裕
卷五 第 17a 页 WYG0674-0620c.png
 父吉甫从芳子冕闻之
四夷朝贡录十卷
 唐给事中渤海高少逸撰会昌中宰相李德裕以黠
 戛斯朝贡莫知其国本原诏为此书凡二百一十国
 本二十卷合之为十卷
东观奏记三卷
 唐右补阙裴延裕(案文献通考/作裴廷裕)膺馀撰记宣宗朝事
 凡八十九条
卷五 第 17b 页 WYG0674-0620d.png
贞陵遗事二卷续一卷
 唐中书舍人令狐澄撰吏部侍郎柳玭续之澄所记
 十七事玭所续十四事
咸通庚寅解围录一卷
 唐成都少尹张云景之撰言南诏围城捍禦事
金銮密记三卷
 唐翰林学士承旨京兆韩偓致尧撰具述在翰苑时
 事危疑艰险甚矣昭宗屡欲相之卒不果而贬竟终
卷五 第 18a 页 WYG0674-0621a.png
 于闽非不幸也不然与崔垂休辈骈肩就戮于朱温
 之手矣
广陵妖乱志三卷
 唐晋阳郑延晦撰(案唐书艺文志/作郭廷诲撰)言高骈吕用之毕
 师铎等事
汴水滔天录一卷
 唐左拾遗王振撰言朱温篡逆事
朱梁兴创遗编二十卷
卷五 第 18b 页 WYG0674-0621b.png
 梁宰相冯翊敬翔子振撰自广明巢贼之乱朱温事
 迹迄于天祐弑逆大书特书不以为愧也其辞亦鄙
 俚
庄宗召祸记一卷
 后唐中书舍人黄彬撰
三朝见闻录八卷
 不知作者起乾符戊戌至天祐末年及庄宗中兴后
 唐河东事迹三朝者僖昭庄也其文直述多鄙俚
卷五 第 19a 页 WYG0674-0621c.png
大唐补记三卷
 南唐程匡柔撰(案马令南唐书作程匡柔/原本作臣柔误今改正)序言懿宗
 朝有焦璐者撰年代纪述神尧止宣宗匡柔袭摭三百
 年历补足十九朝起咸通戊子止癸巳附璐书中乾
 符以后备存补记末有后论一篇文辞虽拙论议亦
 正
贾氏备史六卷
 汉谏议大夫贾纬撰叙石晋祸乱每一事为一诗系
卷五 第 19b 页 WYG0674-0621d.png
 之
晋太康平吴记二卷
 周兵部尚书张昭撰世宗将讨江南昭采晋武平孙
 皓事迹为书上之
晋朝陷蕃记四卷
 宰相大名范质文素撰据莆田郑氏书目云尔本传
 不载故馆阁书目云不知作者未悉郑氏何所据也
五代补录五卷
卷五 第 20a 页 WYG0674-0622a.png
 浔阳陶岳撰每代为一卷凡一百七条岳雍熙二年
 进士
五代史阙文一卷
 翰林学士钜野王禹偁元之撰
建隆遗事一卷
 王禹偁撰其记陈桥驿前戒誓诸将事元出熙陵而
 序文云近取实录入禁中亲自笔削然则此书之作
 诚有谓也邵氏闻见录亦尝表而出之而或者亦辨
卷五 第 20b 页 WYG0674-0622b.png
 此书之伪是见于王明清挥麈录者尤有据当考(原/注)
 (又名箧中记诬案挥麈录建隆遗事世称王元之所/述其间率多 谤之词如称赵普卢多逊受遗诏昌)
 (陵尤为舛谬韩王以开宝六年八月免相至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始再秉衡钧当太祖升遐时普政在外)
 (何缘前一日与卢丞相同见于寝又称太祖长子德/昭为南阳王初未尝有此事且载秦王传中云云安)
 (有淳化三年而见三朝国史耶李焘亦讥此书鄙悖/不类禹偁平日之文则此书之非禹偁作益足信也)
甘陵伐叛记一卷
 题文升撰不知何人末有论称甘陵人苏朔为余言
 其大父庆历中陷贼亲见则初叛时事(原注则盖/王则也)
卷五 第 21a 页 WYG0674-0622c.png
 中兴书目有甘陵诛叛录称殿中丞王起撰起时为
 文彦博幕客然则别自一书也
涑水记闻十卷
 司马光撰此书行于世久矣其间记吕文靖数事吕
 氏子孙颇以为讳盖尝辨之以为非温公全书而公
 之曾孙侍郎伋季思遂从而实之上章乞毁板识者
 以为议
书壬戌事一卷
卷五 第 21b 页 WYG0674-0622d.png
 不知何人作其记永乐之事甚详
逸史二十卷
 丞相阳羡蒋芾子礼撰其曾祖魏公之奇颍叔所记
 逸史殆数百册兵火散失捃摭遗藁得六百六十事
 为十九门淳熙改元书成为之序
林氏野史八卷
 同知枢密院长乐林希子中撰希不得志于元祐起
 从章惇甘心下迁西掖草诸贤谪词者也而此书记
卷五 第 22a 页 WYG0674-0623a.png
 熙宁元丰以来事颇平直不类其所为或言此书作
 于元祐之前其后时事既变希亦随之书藏不毁久
 而时事复变其孙懋于绍兴中始序而行之耳
元和录三卷
 池州石埭县尉维扬马永锡明叟撰自元和三年牛
 李对策以至大中十三年令狐绹罢相唐朋党本末
 具矣永锡尝著唐职林实宾录等书崇观政和间人
 也又有马永卿大年者从刘元城游大观三年进士
卷五 第 22b 页 WYG0674-0623b.png
 当是其群从馆阁书目以永锡为唐人大误也
邵氏辨诬三卷
 右奉直大夫河南邵伯温子文撰专辨绍圣群小诬
 谤宣仁事本末绍兴中其子待制溥上之
邵氏闻见录二十卷
 邵伯温撰多记国朝事又有后录三十卷其子溥所
 作不专纪事在子录小说类
 康节两孙溥博尝见川本邵氏闻见后录名博今作
卷五 第 23a 页 WYG0674-0623c.png
 溥未知直斋何所据恐博是盖刊本不应误也(随斋/批注)
国史后补五卷
 蔡绦撰绦京之爱子京末年事皆出绦绦兄攸既叛
 父亦与绦不咸此书大略为其父自解而滔天之恶
 终有不能隐盖者其间所载宫闱禁密非臣庶所得
 知亦非臣庶所宜言既出绦笔事遂传世殆非人力
 也
北征纪实二卷
卷五 第 23b 页 WYG0674-0623d.png
 蔡绦撰叙伐燕本末归罪童贯蔡攸亦欲为京文饰
 然京之罪不可掩也
靖康要录五卷
 不著撰人名氏自钦庙潜邸迄靖康元年十二月事
朝野佥言二卷
 不著名氏有序建炎元年八月系年录称夏少曾未
 详何人
靖康传信录一卷
卷五 第 24a 页 WYG0674-0624a.png
 丞相李纲伯纪撰丁未二月
靖康奉使录一卷
 郑望之撰
靖康拾遗录一卷
 何烈撰又名草史
孤臣泣血录三卷拾遗一卷
 丁特起撰
裔夷谋夏录七卷
卷五 第 24b 页 WYG0674-0624b.png
 翰林学士新安汪藻彦章撰
陷燕记一卷
 贾子庄撰记燕山初陷事子庄不知其名蔡靖客也
南归录一卷
 直秘阁沈琯撰亦记燕山事
靖康录一卷
 太学生朱邦基撰
金人犯阙记一卷
卷五 第 25a 页 WYG0674-0624c.png
 草茅方冠撰
汴都记一卷
 无名氏
靖康遗录一卷
 太学生沈良撰
靖康野录一卷
 无名氏
避兵夜话一卷
卷五 第 25b 页 WYG0674-0624d.png
 吴兴石茂良太初撰
靖康小史一卷
 不著名氏其末称名曰烈即何烈草史也
痛定录一卷
 不著名氏
悲喜记一卷
 围城中人作书与所亲曰中美知府者具述丧乱本
 末自称名曰旸皆不知何人也
卷五 第 26a 页 WYG0674-0625a.png
 尝见一书名皇旋陷边记中间载秘书少监赵𤾉与
 姚太守书云云虽无中美之称恐即此书也(随斋/批注)
建炎中兴记一卷
 耿延禧撰
建炎中兴日历五卷
 宰相新安汪伯彦廷俊撰叙元帅开府至南都践极
吕忠穆答客问一卷
 宰相济南吕颐浩元直撰
卷五 第 26b 页 WYG0674-0625b.png
吕忠穆勤王记一卷
 左宣教郎臧梓撰记建炎复辟事
渡江遭变录一卷
 丞相上蔡朱胜非藏一撰记苗刘作难至复辟事
建炎复辟记一卷
 无名氏
建炎通问录一卷
 宣教郎傅雱撰建炎初李丞相纲所进
卷五 第 27a 页 WYG0674-0625c.png
北狩闻见录一卷
 干当龙德宫曹勋功显撰勋扈从北狩以徽庙御札
 间道走行在所以建炎二年七月至南京
北狩行录一卷
 蔡鞗王若冲撰
戊申维扬录一卷
 无名氏
维扬过江录一卷
卷五 第 27b 页 WYG0674-0625d.png
 尚书左丞叶梦得少蕴撰
己酉航海记一卷
 中书舍人李正民撰又名建炎居邠记
建炎假道高丽录一卷
 杨应诚撰取道辽东奉使金国不达而还
绍兴讲和录二卷
 无名氏
乱华编三十三卷
卷五 第 28a 页 WYG0674-0626a.png
 知盱眙军东平刘荀子卿编其前有小序数语云方
 敬塘割幽燕遗契丹之日孰知为本朝造祸之原哉
 逮王安石创新法为辟国之谋又孰知绍述者召祸
 之酷哉所集杂史传记近三十种荀忠肃丞相诸孙
 也
元祐党籍列传谱述一百卷
 龚颐正撰以诸臣本传及志状家传遗事之类集成
 之其事迹微晦史不可见者则采拾诸书为之补传
卷五 第 28b 页 WYG0674-0626b.png
 凡三百九人其阙者四人而已淳熙中史院取其书
 以修四朝国史洪迈奏乞甄录补和州文学后赐出
 身详见编年类颐正给事中原之曾孙也
绍兴正论二卷
 序称潇湘野夫不著名氏录文武官不附和议及忤
 秦桧得罪者
绍兴正论小传二十卷
 宗正寺主簿鄞楼昉旸叔撰以正论中姓名仿元祐
卷五 第 29a 页 WYG0674-0626c.png
 党传为之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
 直秘阁清江徐梦莘商老撰辑诸书二百馀家分上
 中下上为政宣二十五卷中为靖康七十五卷下为
 炎兴百五十卷
北盟集补五十卷
 梦莘以前书诠载不尽者五家续编次于中下二帙
 以补其阙靖康炎兴各为二十五卷
卷五 第 29b 页 WYG0674-0626d.png
中兴十三处战功录一卷
 参政眉山李璧季章撰中兴以来禦寇立功惟此十
 三处编为一书所谓司勋藏其贰者也开禧乙丑北
 事将作其书成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乙集共四十卷
 李心传撰上自帝系帝德朝政国典下及见闻琐碎
 皆录之盖南渡以后野史之最详者
西陲泰定录九十卷
卷五 第 30a 页 WYG0674-0627a.png
 李心传撰记吴曦叛逆以及削平本末起嘉泰辛酉
 迄嘉定辛未为三十七卷其后蜀事益多又增修至
 辛巳之冬通为九十卷仍颇用太史公年表例并记
 国家大政令边防大节目首尾二十年
  典故类
贞观政要十卷
 唐吴兢撰前题卫尉少卿兼修国史按新旧书列传
 兢未尝为此官而书亦不记岁月但其首称良相侍
卷五 第 30b 页 WYG0674-0627b.png
 中安阳公中书令河东公亦未详为何人馆阁书目
 云神龙中所进当考
魏郑公谏录五卷
 唐尚书吏部郎中琅邪王綝撰綝字方庆以字行相
 武后其为吏部当在高宗时馆阁书目作王琳误也
 所录魏公进谏奏对之语又名魏文贞公故事
翰林盛事一卷
 唐剡尉常山张著处晦撰纪儒臣盛事自武德中迄
卷五 第 31a 页 WYG0674-0627c.png
 于天宝首载张文成七登科者即著之祖也
衣冠盛事一卷
 唐武功苏特撰
李司空论事一卷
 唐大中史官蒋偕录司空者李绛深之元和宰相也
太和辨谤略三卷
 唐宰相李德裕撰初宪宗命令狐楚等为元和辨谤
 略十卷录周秦汉魏迄隋忠贤罹谗谤事迹德裕等
卷五 第 31b 页 WYG0674-0627d.png
 删其繁芜益以唐事裁成三卷太和中上之集贤学
 士裴潾为之序元和书今不存邯郸书目亦止有前
 五卷
秦传玉玺谱一卷
 题博陵崔逢修协律郎严士元重修河中少尹魏德
 谟润色(案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俱作/魏德谟原本作德誉误今改正)
国玺传一卷传国玺记一卷
 传无名氏所记止唐肃宗记称严士元与前大同小
卷五 第 32a 页 WYG0674-0628a.png
 异
玉玺杂记一卷
 徐景撰乾元元年七月记唐志有徐景玉玺正录即
 此书也
楚宝传一卷
 杜确撰肃宗乾元二年楚州尼真如献宝事
八宝记一卷
 无名氏大观二年
卷五 第 32b 页 WYG0674-0628b.png
唐文宗朝备问一卷
 不著名氏杂录唐朝典故
通典二百卷
 唐宰相京兆杜佑君卿撰采五经群史历代沿革废
 置群士论议迄于天宝凡为八门曰食货选举职官
 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贞元中表上之李翰为之序
 初刘秩为政典三十五篇佑以为未尽广而成之
续通典二百卷
卷五 第 33a 页 WYG0674-0628c.png
 翰林学士承旨大名宋白太素等撰咸平三年奉诏
 四年九月书成起唐至德初迄周显德末王钦若言
 杜佑通典上下数千载为二百卷而其中四十卷为
 开元礼今之所载二百馀年亦如前书卷数时论非
 其重复
国朝通典二百卷
 不著名氏或言魏鹤山所为似方草创未成书也凡
 通典会要前志及馆阁书目皆列之类书按通典载
卷五 第 33b 页 WYG0674-0628d.png
 古今制度沿革会要专述典故非类书也
唐会要一百卷
 司空平章事晋阳王溥齐物撰初唐德宗时苏冕撰
 四十卷武宗朝崔铉续四十卷至是溥又采宣宗以
 降故事共成百卷建隆二年正月上之按唐志苏冕
 会要四十卷续会要四十卷杨绍复等撰崔铉监修
 而会要称杭州刺史苏弁与兄冕纂国朝故事为是
 书弁聚书至二万卷次于集贤芸阁弁字元容武功
卷五 第 34a 页 WYG0674-0629a.png
 人武后宰相良嗣之从孙冕仕为京兆士曹弁判度
 支以腐粟给边坐贬冕亦废
五代会要三十卷
 王溥撰
六朝国朝会要三百卷
 监修国史华阳王圭禹玉撰始仁宗命纂修自建隆
 至庆历四年成八十五卷熙宁三年圭为学士承旨
 乞续修至熙宁十年总二十一类八百五十五门(案/文)
卷五 第 34b 页 WYG0674-0629b.png
 (献通考作总一十一/类八百五十八门)旧书亦略增损为三百卷
政和重修国朝会要百十卷
 先是王禹玉监修自建隆至熙宁凡三百卷崇宁中
 重修仅成吉礼百十卷政和进呈馀四类编治垂成
 宣和庚子罢局遂成散漫绍兴间少蓬程俱申请就
 知桂州许中家借抄之许中尝与崇宁修书故存此
 本得以备中禁之采录今重修本题淮康军节度使
 充礼制局详议官蔡攸等奉敕重修
卷五 第 35a 页 WYG0674-0629c.png
续会要三百卷
 监修仙井虞允文并甫等上自绍兴十年编修起元
 丰元年迄靖康之末乾道六年书成
中兴会要二百卷
 监修晋江梁克家叔子等上乾道六年既进续会要
 有旨自建炎元年续修止绍兴三十二年九月成书
国朝会要总类五百八十八卷
 李心传所编合三书为一刻于蜀中其板今在国子
卷五 第 35b 页 WYG0674-0629d.png
 监
三朝宝训三十卷
 翰林学士李淑等撰天圣五年监修国史青社王曾
 孝先奏乞用唐吴兢贞观政要故事取三朝圣语政
 事及臣僚奏对不入正史者别为一书与国史实录
 并行至十年书成诏以宝训为名其后进读于迩英
 延义今馆阁书目以为二十卷富弼所上者非也乃
 政要尔
卷五 第 36a 页 WYG0674-0630a.png
三朝训鉴图十卷
 学士李淑杨伟等修纂庆历八年伟初奉旨检讨三
 朝事迹乞与淑共编且乞制序皇祐元年书成顷在
 莆田有售此书者亟求观之则已为好事者所得盖
 当时御府刻本也卷为一册凡十事事为一图饰以
 青赤亟命工传录凡字大小行广狭设色规模一切
 从其旧敛衽铺观如生庆历皇祐间目睹圣作明述
 之盛也按馆阁书目载此书云绘采皆阙至续书目
卷五 第 36b 页 WYG0674-0630b.png
 乃云得其全未知果当时刻本乎抑亦摹传也
三朝政要二十卷
 宰相河南富弼彦国撰庆历三年弼为枢副上言选
 官置局以三朝典故分门类聚编成一书以为模范
 命王洙余靖孙甫欧阳修同共编纂四年书成名太
 平故事凡九十六门每事之后各释其意至绍兴八
 年右朝议大夫吕源得旧印本刊正增广名政要释
 明策备上之于朝馆阁书目指政要为宝训非也
卷五 第 37a 页 WYG0674-0630c.png
两朝宝训二十卷
 礼部郎中长乐林希子中编进用天圣故事也元丰
 六年表上
仁皇训典六卷
 翰林侍讲范祖禹撰元祐八年经筵所上凡三百十
 七条大略亦用宝训体
历代年号并宫殿等名一卷
 丞相饶阳李昉明叔在翰苑时所纂
卷五 第 37b 页 WYG0674-0630d.png
朝制要览五十卷
 屯田郎中宋咸撰此书传于陆放翁氏放翁书其后
 曰先君会稽公晚岁喜观间为子弟讲论因革率至
 夜分会稽公者其父宰元钧也其书作于嘉祐中皆
 国初故实观之使人有感焉
景德会计录六卷
 丞相吴郡丁谓谓之撰时为三司使序言岁收两京
 十七路帐籍四万四百有七日入疾徐事一千五百
卷五 第 38a 页 WYG0674-0631a.png
 文移倍之仿李吉甫国计簿贾耽国要图总其目得
 四十列为六卷一户赋二郡县三课入四岁用五禄
 食六杂记大抵取景德中一年为准
皇祐会计录六卷
 枢密信都田况元均权三司使时所撰仿景德之旧
 取一岁最中者为准又为储运一篇以补其阙
春明退朝录三卷
 龙图阁直学士常山宋敏求次道撰所记多故实其
卷五 第 38b 页 WYG0674-0631b.png
 父宣献公绶居第在春明坊如晁氏称昭德也
先朝政范一卷
 直集贤院徂徕石介守道编进自任将至悔过凡十
 二篇
尊号录一卷
 丞相安陆宋庠公序撰大意以为徽号夸诩非古而
 我祖宗往往谦逊不居犹愿超然远览尽屏前号其
 爱君以德者欤至神宗遂却不受至于今行之
卷五 第 39a 页 WYG0674-0631c.png
辅弼名对四十卷
 天禧中前进士刘颜编自汉迄五代为四十门
青社赈济录一卷
 丞相富文忠公弼青州救荒施行文牍也
元丰问事录二卷
 光禄寺丞李德刍撰德刍邯郸李淑之子元丰中为
 详定官制捡讨文字诏旨所问奏藁录为此书
官制局纪事一卷
卷五 第 39b 页 WYG0674-0631d.png
 李德刍奉旨编录置局以来命官等事
中书备对十卷
 太常丞捡正户房公事管城毕仲衍夷仲撰凡一百
 二十五门附五十八事
吕申公掌记一卷
 丞相申国吕公著晦叔撰在相位所记人材已用未
 用名姓及事当行已行条目
元祐荣观集五卷
卷五 第 40a 页 WYG0674-0632a.png
 左朝奉大夫权太学正汪浃撰记元祐六年视学本
 末并群臣所上诗赋颂表之类张舜民芸叟为之序
泰陵故事二十卷
 不著名氏皆叙宣仁临朝九年中制诰表章奏议之
 属
四明尊尧集一卷
 司谏延平陈瓘莹中撰专辨王安石日录之诬僭不
 孙与配食坐像之为不恭瓘初在谏省未以安石为
卷五 第 40b 页 WYG0674-0632b.png
 非合浦所著尊尧集犹回隐不直未乃悔之复为此
 书以谓蔡卞专用日录以修神宗实录薄神考而厚
 安石尊私史而压宗庙以是编类其语得六十五条
 总而论之坐此羁管台州
尊尧录八卷
 延平罗从彦仲素撰从彦师事杨时而李侗又师从
 彦所谓南剑三先生者也从彦当靖康初以为本朝
 之祸起于熙丰不遵祖宗故事故采四朝事为此录
卷五 第 41a 页 WYG0674-0632c.png
 及李沆寇准王旦王曾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司马
 光程颢名辅巨儒十人言行附于其后末有别录一
 卷专载司马光论王安石陈瓘论蔡京奏疏欲上之
 朝不果嘉定中太守刘允济得其书奏之且为版行
本朝事实三十卷
 右承议郎李攸撰(案文献通/考作李伋)杂录故事不成条贯统
 纪
皇朝治迹统类七十三卷
卷五 第 41b 页 WYG0674-0632d.png
 眉山彭百川叔融撰略用袁枢通鉴本末条例为前
 集四十卷中兴后事为后集三十三卷
皇朝事类枢要二百五十卷
 蜀人张和卿编集为一百五十门盖举子答策之具
 也
东家杂记二卷
 右朝议大夫孔传撰历代追崇先圣故事及孔林古
 迹传盖先圣四十七世孙也
卷五 第 42a 页 WYG0674-0633a.png
长乐财赋志十六卷
 知漳州长乐何万一之撰往在鄞学访同官薛师雍
 子然几案间有书一编大略述三山一郡财计而累
 朝诏令申明沿革甚详其书虽为一郡设于天下实
 相通问所从得薛曰外舅陈止斋修图经欲以为财
 赋一门后缘卷帙多不果入因借录之书无标目以
 意命之曰三山财计本末及来莆田为郑寅子敬道
 之郑曰家有何一之长乐财赋志岂此耶复借观之
卷五 第 42b 页 WYG0674-0633b.png
 良是其间亦微有增损末又有安抚司一卷并钞录
 附益为全书
内治圣鉴二十卷
 起居舍人兼嘉王府赞读清江彭龟年子寿撰取列
 圣修身齐家教子训齐宗室防制外戚宦官𥊍御等
 事以绍熙五年表上之光宗称善且曰祖宗家法最
 善汉唐所不及也
高宗圣政草一卷
卷五 第 43a 页 WYG0674-0633c.png
 陆游在隆兴初奉诏修高宗圣政草创凡例多出其
 手未成而去私箧不敢留藁他日追记得此录之而
 书其后凡二十条
高宗孝宗圣政编要二十卷
 高宗圣政五十卷孝宗圣政五十卷乾道淳熙中所
 修皆有御制序此二帙书坊钞节以便举子应用之
 储者也
孝宗圣政十二卷
卷五 第 43b 页 WYG0674-0633d.png
 亦书坊钞节比前为稍详
会稽和买事宜录七卷
 浙东帅鄱阳洪迈景卢提举常平三山郑湜补之集
 初承平时预买令下守越者无远虑凡一路州县所
 不受之数悉受之故越之额特重以匹计者十四万
 六千九百居浙东之半人户百计规免皆诡为第五
 等户而四等以上户之害日益甚于是有为亩头均
 科之说者帅郑丙少嘉宪邱崇宗卿张诏君卿颇主
卷五 第 44a 页 WYG0674-0634a.png
 之由淳熙十一年以后略施行而议者多以创科五
 等户为不便参政李彦颖秀叔尚书王希吕仲行先
 后帅越皆言之而王画八事尤力会光庙亦以为贻
 贫弱之害户部尚书叶翥叔羽奏乞先减四万四千
 馀匹止以十万为额而后议均敷诏从之仍令侍从
 集议皆乞阙并诡挟(案文献通考/阙字作关误)遂诏迈湜措置既
 毕以施行次第类成此书时绍熙元年也
刘忠肃救荒录五卷
卷五 第 44b 页 WYG0674-0634b.png
 王居仁撰淳熙乙未枢密刘珙共父帅江东救荒本
 末嘉定乙亥真景元刻之漕司以配富郑公青社之
 编而以刘公行状谥议附录于后
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卷
 武学博士清江徐天麟仲祥撰以二史所载汉家制
 度典章散于纪传表志者仿唐以来会要体分门编
 纂其用力勤矣其言范蔚宗志藁为谢俨蜡以覆车
 刘昭因蔚宗遗绪注而补之夫既曰蜡以覆车安得
卷五 第 45a 页 WYG0674-0634c.png
 复有遗绪盖未考昭之所著实司马绍统续汉书志
 也仲祥乙丑进士世有史学其世父梦莘商老著北
 盟会编(案著北盟会编者乃徐梦/莘原本作梦华误今改正)父得之思叔为左
 氏国纪兄筠孟坚作汉官考皆行于世
汉制丛录三十二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卷/文献通考作三十三卷)
 袁梦麟应祥撰以二汉所记典故分门编类凡二十
 五门
平阳会四卷
卷五 第 45b 页 WYG0674-0634d.png
 通直郎知平阳县汪季良子驷撰平阳号难治为浙
 东三阳之冠李良治有声乃以一邑财计自两税而
 下为二十一篇终于岁会旁通沿革本末大略备矣
 又为外篇五条如砧基副本催科检放及书手除科
 敷之类以为此财用所从出也季良端明应辰之孙
 佳士且能吏也得年不永士论惜之
唐昌计二卷(案计字文献/通考作记)
 知昌化县赵希克家撰
卷五 第 46a 页 WYG0674-0635a.png
 
 
 
 
 
 
 
 
卷五 第 46b 页 WYG0674-0635b.png
 
 
 
 
 
 
 
 直斋书录解题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