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674-054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   宋 陈振孙 撰
  书类
尚书十二卷尚书注十三卷
 汉諌议大夫鲁国孔安国传初伏生以书教授财二
 十九篇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
 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实三十四篇及安国
 考论鲁壁所藏始出舜典诸篇又定其可知者增多
卷二 第 1b 页 WYG0674-0543d.png
 二十五篇引序以冠诸篇之首定为五十八篇虽作
 传既成会巫蛊事作不复以闻故未尝列于学官世
 亦莫之见也考之儒林传安国以古文授都尉朝弟
 子相承以及涂恽桑钦至东都则贾逵作训马融郑
 康成作传注解而逵父徽实受书于涂恽逵传父业
 虽曰远有源流然而两汉名儒皆未尝实见孔氏古
 文也岂惟两汉魏晋犹然凡杜征南以前所注经传
 有援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诸篇皆云逸书其援泰
卷二 第 2a 页 WYG0674-0544a.png
 誓者则云今泰誓无此文盖伏生书亡泰誓泰誓后
 出或云武帝末民有献者或云宣帝时河南女子得
 之所载白鱼火乌之祥实伪书也然则马郑所解岂
 真古文哉故孔颖达谓贾马辈惟传孔学三十三篇
 即伏生书也亦未得为孔学矣颖达又云王肃注书
 始似窃见孔传故于乱其纪纲以为太康时皇甫谧
 得古文尚书于外弟梁柳作帝王世纪往往载之盖
 自太保郑冲授苏愉愉授梁柳柳授臧曹曹授梅
卷二 第 2b 页 WYG0674-0544b.png
 赜赜为豫章内史奏上其书时已亡舜典一篇至齐
 明帝时有姚方兴者得于大航头而献之隋开皇中
 搜索遗典始得其篇夫以孔注历汉末无传晋初犹
 得存者虽不列学官而散在民间故耶然终有可疑
 者余尝辨之
书古经四卷序一卷
 侍讲朱熹晦庵所录分经与序仍为五十九篇以存
 古也
卷二 第 3a 页 WYG0674-0544c.png
尚书正义二十卷
 唐孔颖达与博士王德韶等共为之其序云欧阳夏
 侯二家之所说蔡邕碑石刻之古文安国所注寝而
 不用及魏晋稍兴故马郑诸儒莫睹其学江左学
 者咸悉祖焉隋初始流河朔为正义者蔡大宝巢猗
 费甝顾彪文义皆浅略惟刘焯刘炫最为详雅然焯
 穿凿烦杂炫就而删焉虽稍省要义更太略词又过华
 未为得也(案此序本系节录而自为正义者以/下又脱十馀字今据文献通考校补)
卷二 第 3b 页 WYG0674-0544d.png
尚书释文一卷
 唐陆德明撰其言伏生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是也
 可證马郑非见古文又言梅赜所上亡舜典一篇以
 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慎徽五典以下为舜
 典以续孔传又言若稽古至重华协于帝十二字是
 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无或此下更有浚哲文明止
 乃命以位总二十八字
尚书大传四卷(案唐宋艺文志文/献通考俱作三卷)
卷二 第 4a 页 WYG0674-0545a.png
 汉济南伏胜撰大司农北海郑康成注凡八十有三
 篇当是其徒欧阳张生之徒杂记所闻然亦未必当
 时本书也印板刓缺合更求完善本
汲冢周书十卷
 晋五经博士孔晁注太康中汲郡发魏安釐王冢所
 得竹简书此其一也凡七十篇序一篇在其末今京
 口刋本以序散在诸篇盖以仿孔安国尚书相传以
 为孔子删书所馀者未必然也文体与古书不类似
卷二 第 4b 页 WYG0674-0545b.png
 战国后人依仿为之者
古三坟书一卷
 元丰中毛渐正仲奉使京西得之唐州民舍其辞诡
 诞不经盖伪书也三坟之名惟见于左氏右尹子革
 之言盖自孔子定书断自唐虞以下前乎唐虞无徵
 不信不复采取于时固己影响不存去之二千载而
 其书忽出何可信也况皇谓之坟帝谓之典皆古史
 也不当如毛所录其伪明甚人之好奇有如此其僻
卷二 第 5a 页 WYG0674-0545c.png
 者晁公武云张商英伪撰以比李筌阴符经
书义十三卷
 侍讲临川王雱元泽撰其父安石序之曰熙宁三年
 臣安石以尚书入侍遂与政(案王安石与政在熙宁/三年原本作二年误今)
 (改/正)而子雱实嗣讲事有旨为之说以进八年下其说
 太学颁焉雱盖述其父之学王氏三经义此其一也
 初熙宁六年命知制诰吕惠卿充修撰经义以安石
 提举修定又以安石子雱惠卿弟升卿为修撰官八
卷二 第 5b 页 WYG0674-0545d.png
 年安石复入相新传乃成雱盖主是经者也王氏学
 独行于世者六十年科举之士熟于此乃合程度前
 辈谓如脱墼然案其形模而出之尔士习胶固更丧
 乱乃已
东坡书传十三卷
 苏轼撰其于胤征以为羲和贰于羿而忠于夏于康
 王之诰以释衰服冕为非礼曰予于书见圣人之所
 不取而犹存者有二可谓卓然独见于千载之后者
卷二 第 6a 页 WYG0674-0546a.png
 又言昭王南征不复穆王初无愤耻之意哀痛恻怛
 之语平王当倾覆祸败之极其书与平康之世无异
 有以知周德之衰而东周之不复兴也呜呼其论伟
 矣
二典义一卷
 尚书在丞山阴陆佃农师撰为王氏学长于考订
 待制游其孙也
石林书传十卷
卷二 第 6b 页 WYG0674-0546b.png
 尚书左丞吴郡叶梦得少蕴撰博极群书彊记绝
 人书与春秋之学视诸儒最为精详
书裨传十三卷(案宋史艺文/志作十二卷)
 太常丞建安吴棫才老撰首卷举要曰总说曰书序
 曰君辨曰臣辨曰考异曰诂训曰差牙曰孔传凡八
 篇考据详博
书辨讹七卷
 枢密院编修官莆田郑樵渔仲撰其目曰纠谬四
卷二 第 7a 页 WYG0674-0546c.png
 阙疑一复古二樵以遗逸召用博物洽闻然颇迂僻
 居莆之夹漈
陈博士书解三十卷
 礼部郎中永嘉陈鹏飞少南撰秦桧子熺尝从之
 游在礼部时熺为侍郎文书不应令鹏飞辄批还之
 熺浸不平鹏飞说书崇政殿因论春秋母以子贵言
 公羊说非是桧怒谪惠州以没今观其书绍兴十三
 年所序于文侯之命其言骊山之祸申侯启之平王
卷二 第 7b 页 WYG0674-0546d.png
 感申侯之立已而不知其德之不足以偿怨郑桓公
 友死于难而武公复娶于申君臣如此而望其振国耻
 难矣呜呼其得罪于桧者岂一端而已哉
无垢尚书详说五十卷
 礼部侍郎钱塘张九成子韶撰无垢诸经解大抵援
 引详博文义澜翻似乎少简严而务欲开广后学
 之见闻使不堕于浅狭故读之者亦往往有得焉
书谱二十卷
卷二 第 8a 页 WYG0674-0547a.png
 程大昌撰本以解经而不尽解有所发明则篇为一
 论
禹贡论二卷图二卷(案宋史艺文志作禹贡论五/卷禹贡论图五卷后论一卷)
 程大昌撰凡论五十三篇后论八篇图三十一其于
 江河淮汉济黑弱水七大川以为旧传失实皆辨
 證之淳熙四年上进宇宙广矣远矣上下数千载幅
 员数万里身不亲历耳目不亲闻见而欲决于一心定
 于一说乌保其皆无牴牾然要为卓然不诡随传注
卷二 第 8b 页 WYG0674-0547b.png
 者也
东莱书说十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三十五卷)
 吕祖谦撰其始为之也虑不克终篇故自秦誓以上
 逆为之说然亦仅能至洛诰而止世有别本全书者
 其门人续成之非东莱本书也
晦庵书说七卷
 朱熹门人黄士毅集其师说之遗以为此书晦庵
 于书一经独无训传每以为错简脱文处多不可彊
卷二 第 9a 页 WYG0674-0547c.png
 通吕伯恭书解不可彊通者彊欲通之尝以言伯恭
 而未能改也又尝疑孔安国传恐是假书小序决非孔
 门之旧安国序决非西汉文章至谓与孔丛子文中
 子相似则岂以其书出于东晋之世故耶非有绝识
 独见不能及此至言今文多艰涩古文多平易伏生
 背文暗诵乃偏得其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
 错乱磨灭之馀反专得其所易此诚有不可晓者今
 惟二典禹谟召诰洛诰金縢有解及九江彭蠡皇极
卷二 第 9b 页 WYG0674-0547d.png
 有辨其他皆文集语录中摘出
尚书讲义三十卷
 参政金坛张纲彦正撰政和四年上舍及第释褐授
 承事郎以三中首选除太学官其仕三朝历蔡京王
 黼秦桧三权臣皆不为之屈绍兴末乃预政年八十
 四而终此书为学官时作
拙斋书集解五十八卷
 校书郎三山林之奇少颖撰从吕紫微本中居仁学
卷二 第 10a 页 WYG0674-0548a.png
 而太史祖谦则其门人也初第以枢密陈诚之荐径
 入馆以末疾去而终
书说七卷
 礼部尚书会稽黄度文叔撰度笃学穷经老而不倦
 晚年制阃江淮著述不辍时得新意往往晨夜叩书
 塾为友朋道之
洁斋家塾书钞十卷
 礼部侍郎鄞袁燮和叔洁斋先生其子乔崇谦录
卷二 第 10b 页 WYG0674-0548b.png
 其家庭所闻至君奭而止
袁氏家塾读书记二十三卷
 题四明袁觉集未详何人大略仿吕氏读诗记集诸
 说或述已意于后当亦是洁斋之族耶
尚书精义六十卷
 三山黄伦彝卿编次或书坊所托
梅教授书集解三册
 不分卷不著名未详何人
卷二 第 11a 页 WYG0674-0548c.png
柯山书解十六卷
 柯山夏僎元肃撰集二孔王苏陈林程颐张九成及
 诸儒之说便于举子
书小传十八卷
 新安王炎晦叔撰
南塘书说三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二卷)
 赵汝谈撰疑古文非真者五条朱文公尝疑之而未
 若此之决也然于伏生所传诸篇亦多所掊击抵排
卷二 第 11b 页 WYG0674-0548d.png
 则似过甚
  诗类
毛诗二十卷毛诗故训传二十卷
 汉河间王博士赵人毛公撰后汉大司农郑康成笺
 汉初齐鲁韩三家并行而毛氏后出独河间献王好
 之未得立其后三家皆废而毛独传故曰毛诗毛公
 者有大毛公小毛公案后汉儒林传称毛苌传诗而
 孔氏正义据郑谱云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
卷二 第 12a 页 WYG0674-0549a.png
 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则未知苌者
 大毛公欤小毛公欤郑氏曰笺者案正义云郑于诸
 经皆谓之注独此言笺者字林云笺表也识也郑遵
 毛学表明毛言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又案后汉传注
 引张华博物志郑注毛诗曰笺不解此意或云毛公
 曾为北海相郑是郡人故以为敬虽未必由此然汉
 魏间达上之辞皆谓之笺则其为敬明矣其间与毛
 异义者甚多王肃盖尝述毛非郑云
卷二 第 12b 页 WYG0674-0549b.png
诗风雅颂四卷序一卷
 朱熹所录以为序出后世不当引冠篇首故别录为
 一卷
毛诗正义四十卷
 唐孔颖达与王德韶等撰专述毛郑之学且备郑谱
 于卷首盖亦增损刘焯刘炫之疏而为之也晁氏读
 书志云自晋东迁学有南北之异南学简约得其英
 华北学深博穷其枝叶至颖达义疏始混南北以为
卷二 第 13a 页 WYG0674-0549c.png
 一虽未必尽得圣人之意而其形名度数亦已详矣
 自兹以后郊社宗庙冠婚丧祭其仪法莫不本此元
 丰以来废而不行甚亡谓也
毛诗释文二卷
 唐陆德明撰
韩诗外传十卷
 汉常山太傅燕韩婴撰案艺文志有韩故三十六卷
 内传四卷外传六卷韩说四十一卷今皆亡所存惟
卷二 第 13b 页 WYG0674-0549d.png
 外传而卷多于旧盖多记杂说不专解诗果当时本
 书否也
 故者通其指义也作诰非(随斋/批注)
诗谱三卷
 汉郑康成撰欧阳修补亡其序云庆历四年至绛州
 得之有注而不见名氏谱序自周公致太平已上皆
 亡之取孔氏正义所载补足之因为之注自此以下
 即用旧注考春秋史记合以毛郑之说补谱之亡者
卷二 第 14a 页 WYG0674-0550a.png
 于是其书复完(案宋两朝国史志欧阳修于绛州得/注本卷首残阙因补成进之而不知)
 (注者乃太/叔求也)
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二卷
 题吴郡庶子陆玑撰案馆阁书目称吴中庶子乌程
 令字元恪吴郡人据陆氏释文也其名从玉固非晋
 之士衡而其书引郭璞注尔雅则当在郭之后亦未
 必为吴时人也孔疏吕记多引之
诗折衷二十卷
卷二 第 14b 页 WYG0674-0550b.png
 皇祐中莆田刘宇撰凡毛郑异义折衷从一盖仿唐
 陈岳三传折衷论之例凡一百六十八篇
诗本义十六卷图谱附
 欧阳修撰先为论以辨毛郑之失然后断以己见末
 二卷为一义解取舍义时世本末二论豳鲁序三问
 而补亡郑谱及诗图总序附于卷末大意以为毛郑
 之已善者皆不改不得已乃易之非乐求异于先儒
 也
卷二 第 15a 页 WYG0674-0550c.png
新经诗义三十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卷)
 王安石撰亦三经义之一也皆雱训其辞而安石释
 其义
诗解集传二十卷
 门下侍郎眉山苏辙子由撰于序止存其首一言馀
 皆删去
诗学名物解二十卷
 知枢密院莆田蔡卞元度撰卞王介甫婿故多用
卷二 第 15b 页 WYG0674-0550d.png
 字说其目自释天至杂释凡十类大略如尔雅而琐
 碎穿凿于经无补也
诗物性门类八卷
 不著名氏多取说文今考之盖陆农师所作埤雅藁
 也详见埤雅
广川诗故四十卷
 董逌撰其说兼取三家不传毛郑谓鲁诗但见取
 于诸书其言莫究齐诗尚存可据韩诗虽亡缺犹可
卷二 第 16a 页 WYG0674-0551a.png
 参考案逌藏书志有齐诗六卷今馆阁无之逌自言
 隋唐亦已亡久矣不知今所传何所从来或疑后世
 依托为之然则安得便以为齐诗尚存也然其所援
 引诸家文义与毛氏异者亦足以广见闻续微绝云
 耳
毛诗补音十卷
 吴棫撰其说以为诗韵无不叶者如来之为釐庆之
 为羌马之为姥之类诗音旧有九家唐陆德明始定
卷二 第 16b 页 WYG0674-0551b.png
 为释文燕燕以南韵心沈重读南作尼心切德明则
 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扬之水以沃韵乐徐邈读沃
 郁缚切德明亦所不载颜氏糺谬正俗以傅毅郊祀
 赋穰作而成切张衡东京赋激作吉跃切今之所作
 大略仿此其援据精博信而有證朱晦翁注楚辞亦
 用棫例皆叶其韵棫又有韵补一书不专为诗作也
 要之古人韵缓之说最为确论不必一一改字详见
 韵补
卷二 第 17a 页 WYG0674-0551c.png
夹漈诗传二十卷辨妄六卷
 郑樵撰辨妄者专指毛郑之妄谓小序非子夏所作
 可也尽削去之而以已意为之序可乎樵之学虽自
 成一家而其师心自是殆孔子所谓不知而作者也
毛诗详解三十六卷(案宋史艺文志/作四十六卷)
 长乐李樗迂仲撰博取诸家说训释名物文意末用
 己意为论以断之樗闽之名儒于林少颖为外兄林
 李出也
卷二 第 17b 页 WYG0674-0551d.png
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
 朱熹撰以大小序自为一编而辨其是非其序吕氏
 读诗记自谓少年浅陋之说久而知其有所未安或
 不免有所更定今江西所刻晚年本得于南康胡泳
 伯量校之建安本更定者几什一云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吕祖谦撰博采诸家存其名氏先列训詀后陈文义
 剪截贯穿如出一手己意有所发明则别出之诗学
卷二 第 18a 页 WYG0674-0552a.png
 之详正未有逾于此书者也然自公刘以后编纂已
 备而条例未竟学者惜之
岷隐续读诗纪三卷
 戴溪撰其书出于吕氏之后谓吕氏于字训章已悉
 而篇意未贯(案谓吕氏以下/原本脱今校补)故以续记为名其实自
 述己意亦多不用小序
黄氏诗说三十卷
 黄度撰叶适正则为之序
卷二 第 18b 页 WYG0674-0552b.png
毛诗前说一卷
 项安世撰考定风雅篇次而为之说其曰前说者末
 年之论有少不同故也
诗解二十卷
 陈鹏飞撰不解商鲁二颂以为商颂当阙而鲁颂可
 废
王氏诗总闻三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卷)
 不知名氏及时代其自序言丁丑入吴见谢君士燮
卷二 第 19a 页 WYG0674-0552c.png
 丙戌入蜀见陈君彦深庚寅再入蜀见杨君左车所
 称甲子不著年号而谢陈杨三君亦竟莫详为何人
 也当俟知者问之其书有闻音闻训闻章闻句闻字
 闻物闻用闻迹闻事闻人凡十闻每篇为总闻又有
 闻风闻雅闻颂等其说多出新意不循旧传(案朱彝/尊王氏)
 (诗总闻序王氏名质字景文汶阳人绍兴庚辰进士/召试馆职不就历枢密院编修官出通判荆南府不)
 (行奉祠山居有集四十/卷此书亦作二十卷)
白石诗传二十卷
卷二 第 19b 页 WYG0674-0552d.png
 宗正少卿乐清钱文子文季撰所居白石岩以为号
 (案宋史艺文志白石诗传二十卷又诗训诂三卷/魏了翁作钱氏集传序曰别为诂释如尔雅类例)
诗古音辨一卷
 从政郎信安郑庠撰
  礼类
古礼经十七卷古礼注十七卷
 汉大司农北海郑康成撰相传以为高堂生所传者
 也
卷二 第 20a 页 WYG0674-0553a.png
古礼释文一卷
 唐陆德明撰
古礼疏五十卷
 唐弘文馆学士临洛贾公彦等撰初有齐黄庆隋李
 孟悊二家行于世公彦据以为本而增损之
古礼十七卷释文一卷识误三卷
 永嘉张淳忠甫所校乾道中太守章贡曾逮仲躬刻
 之首有目录一卷载大小戴刘向篇第异同以古监
卷二 第 20b 页 WYG0674-0553b.png
 本巾箱本杭细本严本校定识其误而为之序谓高
 堂生所传士礼尔今此书兼有天子诸侯卿大夫礼
 决非高堂所传其篇数偶同自陆德明贾公彦皆云
 然不知何所据也(案朱子曰张淳所云不深考于刘/向所订之误又不察其所谓士礼)
 (者特略举首篇以名之其云推而致于天子者盖专/指冠昏丧祭而言若燕射朝聘则士岂有是礼而可)
 (推/耶)
古礼经传通解二十三卷集传集注十四卷
 朱熹撰以古十七篇为主而取大小戴礼及他书传
卷二 第 21a 页 WYG0674-0553c.png
 所载系于礼者附入之二十三卷已成书缺书数一
 篇其十四卷草定未删改曰集传集注者盖此书初
 名也其子在刻之南康一切仍其旧云
古礼经传续通解二十九卷
 外府丞长乐黄干直卿撰干朱侍讲之高弟以其子
 妻之自号勉斋因妇翁荫入仕为吏亦以材称始晦
 庵著礼书丧祭二礼未及论次以属干续成之然亦
 有未备者
卷二 第 21b 页 WYG0674-0553d.png
集释古礼十七卷释宫一卷纲目一卷
 庐陵李如圭宝之撰淳熙癸丑进士(案文献通考作/绍兴癸丑进士)
 尝为福建抚干释宫者经所载堂室门庭今人所不
 晓者一一释之
周礼十二卷周礼注十二卷
 汉郑康成撰案艺文志周官经六篇本注云王莽时
 刘歆置博士颜师古曰即今之周礼也亡其冬官以
 考工记足之愚尝疑周礼六典与书周官不同司徒
卷二 第 22a 页 WYG0674-0554a.png
 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二官各有攸司盖自唐虞九官禹契所职则已然矣
 今地官于教事殊略而田野井牧乡遂稼穑之事殆
 皆司空职耳周官初无邦事之名今所谓事典者未
 知定为何事书缺亡而以考工记足之天下之事止
 于百工而已耶先儒固有疑于是书者若林孝存以
 为武帝知周官末世渎乱不经之书作十论七难以
 排弃之何休亦以为六国阴谋之书甚者或谓刘歆
卷二 第 22b 页 WYG0674-0554b.png
 附益以佐王莽者也惟郑康成博览以为周公致太
 平之迹故其学遂行于世愚案此书多古文奇字名
 物度数可考不诬其为先秦古书似无可疑愚所疑
 者邦土邦事灼然不同其他繁碎驳杂与夫刘歆王
 安石一再用之而乱天下犹未论也康成之学出于
 扶风马融而参取杜子春郑大夫郑司农之说子春
 河南缑氏人生汉末至永平初尚在年九十馀郑众
 贾逵皆受业焉大夫者河南郑兴少赣也司农者郑
卷二 第 23a 页 WYG0674-0554c.png
 众仲师兴之子也融字季长
周礼释文二卷
 唐陆德明撰
周礼疏五十卷
 唐贾公彦撰其序周礼废兴起于成帝刘歆而成于
 郑康成又言郑众以为书周官即此周官也失之矣
 书止一篇周礼乃六篇文异数万非书类是则然矣
 但周礼六官实本于周官周官举其凡周礼详其目
卷二 第 23b 页 WYG0674-0554d.png
 郑众之说未得为失而其大可疑者则邦土邦事之
 不同也馆阁书目案艺文志谓之周官经此礼器所
 谓经礼者是也志有周官经六篇传四篇但曰经传
 云尔乃便以为经礼尤为可笑广川藏书志云公彦
 此疏据陈邵异同评及沈重义疏为之二书并见唐
 艺文志今不复存
周礼新义二十二卷
 王安石撰其序言自周衰至今历载千数而太平之
卷二 第 24a 页 WYG0674-0555a.png
 遗迹扫荡殆尽学者所见无复全经于是时乃欲训
 而发之臣诚不自揆知其难也(案自周襄以下七句/原本脱漏今据文献)
 (通考/补入)以训而发之之为难又知夫立政造事追而复
 之之为尤难也新法误国于此可推其原矣熙宁八
 年诏颁之国子监且置之义解之首其解止于秋官
 不及考工记
周礼中义八卷
 祠部员外郎长乐刘彝执中撰彝诸经皆有中义
卷二 第 24b 页 WYG0674-0555b.png
周礼详解四十卷
 王昭禹撰未详何人近世为举子业者多用之其学
 皆宗王氏新说
周礼讲义四十九卷
 林之奇撰
周礼说三卷
 中书舍人永嘉陈傅良君举撰曰格君心正朝纲均
 国势各四篇
卷二 第 25a 页 WYG0674-0555c.png
周礼井田谱二十卷
 进士会稽夏休撰绍兴时表上之淳熙中楼钥刻之
 永嘉陈止斋为之序休有破礼记二十卷未见
周礼丘乘图说一卷
 项安世撰
周礼说五卷
 黄度撰不解考工记叶水心序之
周礼纲目八卷摭说一卷
卷二 第 25b 页 WYG0674-0555d.png
 绍兴府教授括苍林椅奇卿撰嘉定初上之朝
鹤山周礼折衷二卷
 枢密临邛魏了翁华父之门人税与权所录条列经
 文附以传注鹤山或时有所发明止于天官馀皆未
 及也
大戴礼十三卷
 汉信都王太傅梁戴德延君九江太守圣次君皆
 受礼于后苍所谓大小戴礼者也汉初以来迄于刘向
卷二 第 26a 页 WYG0674-0556a.png
 校定中书诸家所记殆数百篇戴德删其烦重为八
 十五篇圣又删为四十九篇相传如此今小戴四十
 九篇行于世而大戴之书所存止此自隋唐志所载
 卷数皆与今同而篇第乃自三十九而下止于八十
 一其前缺三十八篇末缺四篇所存当四十三而于
 中又缺四篇第七十二复出一篇实存四十篇意其
 缺者即圣所删耶然哀公问投壶二篇与今礼记文
 不异他亦间有同者保傅传世言贾谊书所从出
卷二 第 26b 页 WYG0674-0556b.png
 也今考礼察篇汤武秦定取舍一则尽出谊疏中反
 若取谊语剿入其中者公符篇全录汉昭帝冠辞则
 此书殆后人好事者采获诸书为之故驳杂不经决
 非戴德本书也题九江太守乃戴圣所历官尤非是
礼记二十卷
 即所谓小戴礼也凡四十九篇汉儒辑录前记固非
 一家之言大抵驳而不纯独大学中庸为孔氏之正
 传然初非专为礼作也唐魏徵尝以小戴礼综汇不
卷二 第 27a 页 WYG0674-0556c.png
 伦更作类礼二十篇盖有以也
礼记注二十卷
 汉郑康成撰
礼记释文四卷
 唐陆德明撰
礼记正义七十卷
 唐孔颖达等撰旧有义疏行于世者惟皇甫侃熊安
 生二家(案此句原本脱/生字今校补)皇胜于熊故据皇氏为本有
卷二 第 27b 页 WYG0674-0556d.png
 不备则以熊氏补焉
芸阁礼记解十六卷
 秘书省正字京兆吕大临与叔撰案馆阁书目作一
 卷止有表记冠昏乡射燕聘义丧服四制凡八篇今
 又有曲礼上下中庸缁衣大学儒行深衣投壶八篇
 此晦庵朱氏所传本刻之临漳射垛书坊称芸阁吕
 氏解者即其书也续书目始别载之
礼记解二十卷
卷二 第 28a 页 WYG0674-0557a.png
 新安方悫性夫(案此句原本/脱今校补)政和三年表进自为
 之序以王氏父子独无解义乃取其所撰三经义及
 字说申而明之著为此解由是得上舍出身其所解
 文义亦明白
礼记解七十卷
 马希孟彦醇撰未详何人亦宗王氏
中庸大学广义一卷
 司马光撰
卷二 第 28b 页 WYG0674-0557b.png
中庸大学说各一卷少仪解附
 张九成撰曲江本中庸六卷大学二卷
兼山中庸说一卷
 太中大夫河南郭忠孝立之撰
中庸集解二卷
 会稽石子重集录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吕大临
 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凡十家之说晦翁为
 之序
卷二 第 29a 页 WYG0674-0557c.png
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二卷中庸章句一卷或问二卷
 朱熹撰其说大略宗程氏会众说而折其中又记所
 辨论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皆自为之序至
 大学则颇补正其脱简阙文
中庸辑略一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二卷)
 朱熹既为章句复取石子重所集解删其繁乱名以
 辑略其取舍之意则或问详之
曲礼口义二卷
卷二 第 29b 页 WYG0674-0557d.png
 戴溪撰
中庸说一卷
 项安世撰
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
 直秘阁昆山卫湜正叔集诸家说自注疏而下为一
 书各著其姓氏宝庆二年表上之由此寓直中秘魏
 鹤山为作序
孔子閒居讲义一卷
卷二 第 30a 页 WYG0674-0558a.png
 龙图阁学士慈溪杨简敬仲撰
三礼义宗三十卷
 梁国子博士清河崔灵恩撰凡一百四十九条其说
 推本三礼参取诸儒之论博而覈矣案本传四十七
 卷中兴书目一百五十六篇皆与今卷篇数不同书
 目又云庆历中高阳许闻诲为之序家本亦无此序
 也
三礼图二十卷
卷二 第 30b 页 WYG0674-0558b.png
 国子司业太常博士河南聂崇义撰自周显德中受
 诏至建隆二年奏之盖用旧图六本参定故题集注
 诏国学图于宣圣殿后北轩之屋壁至道中改作于
 论堂之上以版代壁判监李至为之记吾乡郡庠安
 定胡先生所创论堂绘三礼图当是依仿京监嘉熙
 戊戌风水堂坏今不存矣
礼象十五卷
 陆佃撰以改旧图之失其尊爵彝舟皆取公卿家及
卷二 第 31a 页 WYG0674-0558c.png
 秘府所藏古遗器与聂图大异岷隐戴先生分教
 吾乡作阁斋馆池上画此图于壁而以礼象名阁
 与论堂礼图相媲云
礼书一百五十卷
 太常博士长乐陈祥道用之撰论辨详博间以绘
 画于唐代诸儒之论近世聂崇义之图或正其失或
 补其阙元祐中表上之
夹漈乡饮礼七卷
卷二 第 31b 页 WYG0674-0558d.png
 郑樵撰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