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WYG0573-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卷首御制热河考
考水源而不亲履其地晰其支派脉络分合之由虽博
综载籍稽诸故老之流傅不能参互而订其舛曩或以
热河为濡水之源余固心疑之而未暇深考夫濡水即
滦河自多伦诺尔之北而来其源甚远又折而东南数
百里乃历喀喇河屯又东南流数十里至凤凰岭热河
卷首 第 1b 页 WYG0573-0001b.png
乃南注会之不应其源反出于此盖濡自有源而热河
又别有源是不容紊今秋驻山庄遣喀喇沁郡王拉特
纳锡第内大臣努三往寻热河之源则得之于察罕陀罗海(蒙古语察罕谓白陀罗/海谓首盖以山阜得名)其地距热河二百里而赢
流经固都尔呼达巴罕麓(蒙古语固都尔呼者/伏行达巴罕者岭也)遂名固
都尔呼河西南至于中关东茅沟河水自玳瑁沟出西
南流注之又合而南流赛音郭勒河水(蒙古谓好为赛/音河为郭勒)
自霍尔霍克(蒙古语/谓熟食)达巴罕之三道沟出南流折而西
卷首 第 2a 页 WYG0573-0002a.png
南与汤泉(泉出山庄/东北汤山)合又西注之三源既汇又西南流
沿山庄东北历锤峰下山庄行宫内亦有温泉流出汇
之于是始有热河之名南流折而东复折而南入于滦
是则热河乃会濡水而非濡源审矣郦道元水经注云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曰西
藏水西南流东藏水注之东藏水出东溪西南流与中
藏水合又南右入西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又东南
流径列溪谓之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层峦之上孤石
卷首 第 2b 页 WYG0573-0002b.png
云举高可百馀仞其水合流入濡按道元所言石挺即
今锤峰其曰三藏水即今固都尔呼茅沟赛音郭勒三
源则热河之为武列水无疑第古今异称今人但知热
河而不知武列耳然所云三川合流之叙则不足据今
考固都尔呼为西源茅沟为中源赛音郭勒为东源西源自北而来先合中源又南始与东源合道元所谓西
藏水又岂能越中藏而先与东藏合哉此其叙述错综
已足滋惑而以中藏为先合东藏则又其显然大谬者
卷首 第 3a 页 WYG0573-0002c.png
也又如以濡水为经白檀北夫白檀乃今密云实非濡
水所经则误以汉书地理志之洫水(亦名鲍丘水/即今潮河)为濡
又从而傅会之矣盖徒尚耳食而未亲履其地晰其支
派脉络分合之由毋怪乎其舛也或以为热河既会濡
而东入于海则谓之濡源亦无不可何须置辨是大不
然夫江淮河济何一不入于海而皆谓之海可乎昔禹贡载导河自积石或以为亦若江之岷山淮之桐柏矣
及平定回部乃知河源自葱岭以东之和阗叶尔羌诸
卷首 第 3b 页 WYG0573-0002d.png
水潴为蒲昌海(即盐泽蒙古语/谓之罗布诺尔)伏流地中复出为星宿
(蒙古语谓之鄂敦诺尔即元史误译为火敦脑儿者/其水在枯尔坤之东昔 皇祖遣使穷河源得之)
(于此入版御制文以记其时回/部未 图故止及星宿海也)至积石始名黄河则大
禹所记亦第就目所经见者而言道元又安能以所未
经见者而一一详订其曲折也耶苟非命使亲履其地
乌知此之为是而彼之为非乎近敕儒臣辑热河志故
考其源俾知所从事若夫濡水之源则更俟他日详考
卷首 第 4a 页 WYG0573-0003a.png
御制滦河濡水源考證
濡水见史传者凡五(说文故东安入漆涑者涿郡之濡/也广舆记出易州穷独山一名圣)
(女水者易州之濡也并音儒左传出高阳者河间之濡/也音而三水皆由天津入海此独石口外之濡读如难)
(音与滦近其水自由永平府之乐亭县入海与几内三/濡迥不相涉又水经注苍梧之濡水出永丰县濡山字)
(亦音儒名亦/适相同耳)而惟滦河之濡水源远流长雄于其四郦
道元水经注所云出禦夷镇者也昨岁命方观承考濡
源委亦既绘其梗概条分缕析而为之说矣然以汉文
训蒙古语未如同文韵统得字音之正而鄂博之类穿
卷首 第 4b 页 WYG0573-0003b.png
凿更甚(蒙古语谓堆砌石以表祭处为鄂博方观承乃/书作峨軷且引郑氏及诗大雅之言證为軷祭)
(行路神之义凿而谬矣曾为鄂博说以正其误他如们/绰克之为们催达巴罕之为大坝类此者不可枚举难)
(以一一为/之辨订也)因命向道大臣努三挈方观承所遣同知黄
立隆者重循其源以至其委于是二千馀里之滦河曲
折分合尽得其实因详注其地名及诸水之汇流而郦
道元欧阳修等并元史河渠志所载相舛误者都为四
条考證如左夫江淮河济中国之四渎也其理大物博
较之滦河濡水不啻倍蓰而禹贡以数语尽之兹注濡
卷首 第 5a 页 WYG0573-0003c.png
水数千言犹有未尽焉古今相去不可及者如此盖得其简则足以提要而欲其详反不免致繁抑以塞外中
土语言不同人迹罕至斯固难易所由殊然则就同文
韵统会中外而传濡水之实讵不在此时乎哉
滦河源出独石口外东北一百馀里巴延屯图古尔山
(山为兴安正干自张家口向东至独石口外为大山折/而西北过上都城入于围场之海喇堪与兴安大岭相)
(连属出泉处较兴安山梁尤为特出山阳山阴树木茂/密与他山异信为名山山阳为民人居址山阴皆察哈)
(尔蒙古/游牧地)四泉涌出名都尔本诺尔涓流曲折伏而复现
卷首 第 5b 页 WYG0573-0003d.png
西北经讷克里和洛有小水自东注之又北经哈丹和
硕之西噶尔都思台之水自东注之又曲折西北流至茂罕和硕(自都尔本诺尔至/此计七十馀里)三道河自东来汇之(其水/一出)
(摩霍尔达巴罕一出伊克达巴罕一出楚/库尔苏达巴罕各相距十馀里汇为一河)河流始畅又
西北流复有二小水一自布尔噶苏台一自克尔哈达
先后来注之八十里经察罕格尔(俗名西/凉亭)乌兰河屯至
上都店(入多伦/诺尔界)又北流十馀里经淖海和硕折而东北
二百五十馀里经博洛河屯至库尔图巴尔噶逊河屯
卷首 第 6a 页 WYG0573-0004a.png
喀喇乌苏自东注之又三十馀里至上都河屯(上都即/元开平)
(府滦水经其城/南故名上都河)察罕诺尔自北注之又六十馀里经都
什巴延珠尔克山至察罕鄂博东克(伊/)绷河自东北来汇之(河出兴安山梁之阳南流伊克霍尔昆巴罕霍尔/昆伊札尔三水自东注之西与海留台河合而为)
(一入于/上都河)河水倍畅折而东南流十八里至磴口额尔德
尼布拉克自西注之(其水经多伦/诺尔之北)又十二里至大河口
图尔根伊札尔河自东北来汇之(其水亦出兴安山梁/之阳逶迤西南流锡)
(喇札拜自北入之又西南流摩霍/尔伊札尔自东南入之汇注于此)又南流七里沙岱布
卷首 第 6b 页 WYG0573-0004b.png
拉克自西注之又折而西南流二里霍洛图布拉克自
东注之又九里海拉苏台河自西注之又一里蒐集布
拉克自东注之又南流一里浑齐布拉克亦自东注之
又十里察罕郭勒自西注之又十一里什巴尔台河自东北注之(其水出伊克空鄂洛鄂/博西为木兰围场西界)又折而西复折而南
八里克筹布拉克自西注之又十七里经雁北滩(入四/旗厅)
(界/)布尔噶苏台哈丹和硕河自西注之又十七里经半
壁山又南经大庙湾折而东复折而西南五十八里头
卷首 第 7a 页 WYG0573-0004c.png
道河自西注之又二里罗密塔子亦自西注之转而东
南流三十二里至木厂又折而东流二十四里经韭菜
梁又九十五里经小辽东至瓜地摩霍尔阿尔善所出
之汤泉自南注之又二十七里经西屯库尔奇勒河(俗/名)
(小滦/河)自北来汇之(其水出兴安山梁之阳三支分引过/托霍隆和洛合为一西南流会玛尼)(图卡伦哈朗圭达巴罕珠尔噶台海拉苏台诸水折而/东南会霍来郭勒哈尔浑诸水又噶拜卓索阿鲁布拉)
(克昂阿诸水复先后会/之合为一河注于此)自此遂名滦河又二十七里至
郭家屯折而南流四十六里至大对山又折而东复折
卷首 第 7b 页 WYG0573-0004d.png
而南屈曲行八十馀里至兴隆庄(入喀喇/河屯界)南流五十九
里经五道河折而西南流四十九里至张博湾兴州河
自西北来汇之(其源出沙尔呼山西经土/城子东南流曲注于此)折而东流七
十馀里经喀喇河屯绕行宫东流伊逊河自北来汇之
(其水发源围场内西流经博洛河屯/与伊玛图河合西南流屈折注此)东南流三十四里
至石门(入热河/厅界)又四十七里经凤凰岭固都尔呼河自东北来汇之(其源出固都尔呼达巴罕西南流与茅沟/河合又与赛音郭勒河合三源既汇沿避)
(暑山庄东北其水会茅沟后即与汤泉合至/是行宫内亦有温泉流出汇之遂名热河)水至此益
卷首 第 8a 页 WYG0573-0005a.png
大折而南流四十三里白河自西注之(此与发源玛尼/图达巴罕经密)
(云县会潮河/之白河异)又三十三里老牛河自东北注之又三十
三里至滴水崖南二河自东注之又十里柳河自西注
之又六里车河自西注之又三十馀里至门子哨(入迁/安县)
(界/)黄花川自西注之又三十二里清河自东注之又九
里豹河自东北注之折而西流二十里经滦河滩又南
流折而东复折而西经杨枝峪又东南流二十一里入潘家口折而东又折而西十里经走马哨又二十四里
卷首 第 8b 页 WYG0573-0005b.png
至潵河桥潵河自西注之又曲折东南流七十馀里至
白布店恒河自西北注之又折而东流十馀里至煤峪
口长河自东北注之又七十三里过平崖子清河自东
北注之(此与黄花川/南之清河异)折而南流二十馀里至峡口蛤螺
河自东注之又二十九里过迁安县西经黄台山又二
十三里折而东三里河自东注之(其河与二/道泉合)又南流二
十馀里经孤竹城(入卢龙/县界)又三十五里至合河口青龙
河自东北来汇之(其源出特布克入桃林口复有一水/自冷口来会之经永平府城西过虎)
卷首 第 9a 页 WYG0573-0005c.png
(头石入/于滦)河流至此势益宽大又十一里绕雪峰寺又二
十一里过武山西横河自西注之又三里至偏凉汀(入/滦)
(州/界)又东南流五十六里过定流河(入乐亭/县界)又三十六里
至老河口(滦河故/道今涸)又西南流二十里至小河崖清河自
西北注之(此与黄花川南及平/崖子之清河俱异)又七里至石家坨滦自
此分支(名高密河常涸大/雨时仍分流达海)折而西南流五十馀里至新
桥口入于海自河源至此约二千馀里
郦道元水经注云濡水出禦夷镇东南按禦夷镇为北
卷首 第 9b 页 WYG0573-0005d.png
魏六镇之一其建镇之所虽不可考而魏太祖纪云筑长城于长川之西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里又魏
世祖破蠕蠕列置降人于漠南东至濡源西槩五原阴
山分六镇是禦夷居六镇之东自独石口外至开平皆
其故地以今所考上都河源方向核之道元所言非尽
无稽惟云二源双引夹山西北流则未能实辨都尔本
诺尔为濡水正源而以夹山来会之三道河误为濡源
双引其云出山合成一川则即今之茂罕和硕耳至云
卷首 第 10a 页 WYG0573-0006a.png
又西北径禦夷故城东其遗迹无可据惟以镇北百四
十里计之当在今乌兰河屯之地其馀诸山水虽与今图不能悉合然所云又北径箕安山东屈而东北流似
即今之多伦鄂博图其云径沙野西又径沙野北则似
指伊克们绰克至喀喇乌苏一带沙碛言之其云三泉
雁次合为一水注吕泉水则似今之克(伊/)绷河合伊克
霍尔昆等三源也云逆流水则似今之伊札尔也云木
林山水则似今之海留台水也云又东盘泉水自西北
卷首 第 10b 页 WYG0573-0006b.png
东南流注濡河则似今额尔德尼布拉克也又所云东
南水流回曲谓之曲河以今图屈折形势观之盖即今
大河口自此以下道元即阑入白檀要阳按其地距所云会武列水之热河境尚七百馀里汉时郡县安得至
此其舛尚何待深辨乎至云濡水又东南径卢龙塞则
为今之潘家口无疑其云塞道自无终东出渡濡水向
林兰陉东至清陉无终为今玉田林兰陉盖今喜峰口
清陉即今冷口即此以證不特塞垣疆界了然即田畴
卷首 第 11a 页 WYG0573-0006c.png
引曹操回军卢龙塞之处亦可得其大概矣其自潘家
口以内至入海处郦注所记州邑山水虽名称今昔不
同而以志乘订之皆约略可数而未至大舛盖道元于
诸水源委询考綦详故所言时有相合者惟未尝亲履其地且以汉言志蒙古山水名目往往传讹傅会更不
免谬以千里则泥古而不知覈实之过也
欧阳修云滦水出炭山东北胡三省通鉴注因之其后
陈组绶职方图考顾祖禹方舆纪要皆从其说今考独
卷首 第 11b 页 WYG0573-0006d.png
石口外无所谓炭山者惟巴延屯图古尔山据努三云
土人名其山为黑老山按昔人有谓濡水出黑龙山者
龙老音转承讹黑龙山之言似不为妄今巴延屯图古
尔山其阳石色黝黑所谓炭山或即指此而明一统志乃
以万全县南之炭山当之其地距独石三百馀里则更风马牛不相及矣
元史河渠志滦水出金莲川中今独石口外濡源相近
处无所谓金莲川者按金史地理志云桓州曷里浒东
卷首 第 12a 页 WYG0573-0007a.png
川更名曰金莲川又元史地理志云世祖命刘秉忠相
宅于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中统元年为开平府五年
加号上都即今之上都河屯正在滦水之北桓州尚在
其西考元周伯琦扈从北行记云至失八儿秃地多泥
淖驿路至此相合地多异花有名金莲花者似荷而黄
至察罕脑儿犹汉言白海也历数驿始至桓州又王恽中堂事记云滦野盖金人驻夏金莲云云考其地皆与
上都河屯相近失八儿秃当为什巴尔台蒙古语泥泞
卷首 第 12b 页 WYG0573-0007b.png
处也在上都西少北察罕脑儿当为察罕诺尔蒙古语
白湖也在上都南少西金莲川当在什巴尔台察罕诺
尔之间元陈孚金莲川诗云茫茫金莲川日映山色赭
昔人建离宫今但存古瓦盖金时于此建景明宫为避
暑之所许安仁疏有金莲千里之外语以距京师道里
计之亦相合又今什巴尔台少西北有和洛和山盖即
金史所谓曷里浒者川在其东去独石口几五百里其非濡源明甚周伯琦赋得滦河送苏伯修诗云清滦悠
卷首 第 13a 页 WYG0573-0007c.png
悠北斗北千折萦环护邦国直疑银汉天上来金莲满
川净如拭盖滦河先径金莲后至上都伯琦咏滦河而
兼及金莲殆指河流所经言之修元史者直以为滦出
金莲川中误矣
卷首 第 14a 页 WYG0573-00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水经注目录      地理类四(河渠之/)
  卷一
   河水
  卷二
   河水
  卷三
   河水
卷首 第 14b 页 WYG0573-0008b.png
  卷四
   河水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过水
卷首 第 15a 页 WYG0573-0008c.png
   晋水       湛水
  卷七
   济水
  卷八
   济水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卷首 第 15b 页 WYG0573-0008d.png
   洹水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       滱水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卷十三
卷首 第 16a 页 WYG0573-0009a.png
   㶟水
  卷十四
   湿馀水      沽河
   鲍丘水      濡水
   大辽水      小辽水
   浿水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卷首 第 16b 页 WYG0573-0009b.png
   瀍水       涧水
  卷十六
   谷水       甘水
   漆水       浐水
   沮水
  卷十七
   渭水
  卷十八
卷首 第 17a 页 WYG0573-0009c.png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卷首 第 17b 页 WYG0573-0009d.png
   颍水       洧水
   潩水       溱水
   渠
  卷二十三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卷二十四
   睢水       瓠子河
卷首 第 18a 页 WYG0573-0010a.png
   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卷首 第 18b 页 WYG0573-0010b.png
  卷二十七
   沔水
  卷二十八
   沔水
  卷二十九
   沔水       潜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卷首 第 19a 页 WYG0573-0010c.png
   比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潕水
   涢水
卷首 第 19b 页 WYG0573-0010d.png
  卷三十二
   漻水       蕲水
   决水       沘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卷首 第 20a 页 WYG0573-0011a.png
  卷三十三
   江水
  卷三十四
   江水
  卷三十五
   江水
  卷三十六
   青衣水      桓水
卷首 第 20b 页 WYG0573-0011b.png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卷首 第 21a 页 WYG0573-0011c.png
  卷三十八
   资水       涟水
   湘水       漓水
   溱水
  卷三十九
   洭水       深水
   钟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卷首 第 21b 页 WYG0573-0011d.png
   浏水       㵋水
   赣水       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臣/)等谨案水经注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撰道
    元字善长范阳人官至御史中尉自晋以来
卷首 第 22a 页 WYG0573-0012a.png
    注水经者凡二家郭璞注三卷杜佑作通典
    时犹见之今惟道元所注存崇文总目称其
    中已佚五卷故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所
    引滹沱水泾水洛水皆不见于今书然今书
    仍作四十卷疑后人分析以足原数也是书
    自明以来绝无善本惟朱谋㙔所校盛行于
    世而舛谬亦复相仍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
    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叠见
卷首 第 22b 页 WYG0573-0012b.png
    其中脱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馀字者其道
    元自序一篇诸本皆佚亦惟永乐大典仅存
    盖当时所据犹属宋椠善本也谨排比原文
    与近本钩稽校勘凡补其阙漏者二千一百
    二十八字删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
    正其臆改者三千七百一十五字神明焕然
    顿还旧观三四百年之疑窦一旦旷若发蒙
    是皆我
卷首 第 23a 页 WYG0573-0012c.png
  皇上稽古右文经籍道盛嫏嬛宛委之秘响然并
    臻遂使前代遗编幸逢
   昌运发其光于蠹简之中若有神物撝呵以待
  圣朝而出者是亦旷世之一遇矣至于经文注语
    诸本率多混淆今考验旧文得其端绪凡水
    道所经之地经则云过注则云径经则统举
    都会注则兼及繁碎地名凡一水之名经则
    首句标明后不重举注则文多旁涉必重举
卷首 第 23b 页 WYG0573-0012d.png
    其名以更端凡书内郡县经则但举当时之
    名注则兼考故城之迹皆寻其义例一一釐
    定各以案语附于下方至塞外群流江南诸
    派道元足迹皆所未经故于滦河之正源三
    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
    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自我
  皇上命使履视尽得其脉络曲折之详
卷首 第 24a 页 WYG0573-0013a.png
  御制热河考滦源考證诸篇为之抉摘舛谬条分
    缕擘足永订千秋耳食沿讹谨录弁简端永
    昭定论又水经作者唐书题曰桑钦然班固
    尝引钦说与此经文异道元注亦引钦所作
    地理志不曰水经观其涪水条中称广汉已
    为广魏则决非汉时钟水条中称晋宁仍曰
    魏宁则未及晋代推寻文句大抵三国时人
    今既得道元原序知并无桑钦之文则据以
卷首 第 24b 页 WYG0573-0013b.png
    削去旧题亦庶几阙疑之义尔乾隆四十四
    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卷首 第 25a 页 WYG0573-0013c.png
郦道元水经注原序
序曰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
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
万物无所不润及其气流届石精薄肤寸不崇朝而泽
合灵宇者神莫与并矣是以达者不能测其渊冲而尽
其鸿深也昔大禹记著山海周而不备地理志其所录
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
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
卷首 第 25b 页 WYG0573-0013d.png
其宣导者矣今寻图访赜者极聆州域之说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纵髣髴前闻不能不犹深屏营也
余少无寻山之趣长违问津之性识绝深经道沦要博
进无访一知二之机退无观隅三反之慧独学无闻古
人伤其孤陋捐丧辞书达士嗟其面墙默室求深闭舟
问远故亦难矣然毫管窥天历筒时昭饮河酌海从性
斯毕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布广前文大传曰
大川相间小川相属东归于海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
卷首 第 26a 页 WYG0573-0014a.png
沿路之所躔访渎搜渠缉而缀之经有谬误者考以附
正文所不载非经水常源者不在记注之限但绵古芒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目世乃不同
川渠隐显书图自负或乱流而摄诡号或直绝而生通
称枉渚交奇洄湍决澓躔络枝烦条贯系夥十二经通
尚或难言轻流细漾固难辩究正可自献径见之心备
陈舆徒之说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所以撰證本经附其
枝要者庶备忘误之私求其寻省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