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681-009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古录卷七
            宋 欧阳修 撰
  唐开元金箓斋颂(天宝九年/卫包书撰)
右开元金箓斋颂虽不著书人姓氏而字为古文实为
包书也唐世华山碑刻为古文者皆包所书包以古文
见称当时甚盛盖古文世俗罕通徒见其字画多奇而
不知其笔法非工也余以集录所见三代以来古字尤
卷七 第 1b 页 WYG0681-0095b.png
多遂识之尔(右集夲/)
  唐龙兴七祖堂颂(天宝十年/)
右龙兴寺七祖堂颂陈章甫撰胡霈然书霈然笔法虽
未至而媚熟可喜今上党佛寺画壁有霈然所书多为
流俗取去匣而藏之以为奇玩余数数于人家见之其
墨迹尤工非石刻比也(右真迹/)
  唐明禅师碑(天宝十年徐浩书/郑灵之撰)
秋暑困甚览之醒然治平丙午孟飨致斋东阁书(右真/迹)
卷七 第 2a 页 WYG0681-0096a.png
  唐徐浩玄隐塔铭(天宝十一年/)
右玄隐塔铭徐浩撰并书呜呼物有幸不幸者视其所
托与其所遭如何尔诗书遭秦不免煨烬而浮图老子
以托于字画之善遂见珍藏余于集录屡志此言盖虑
后世以余为惑于邪说者(八字集本/作之疑余)也比见当世知名
士方少壮时力排异说及老病畏死则归心释老反恨
得之晚者往往如此也可胜叹哉(右真迹/)
  唐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天宝十三年/)
卷七 第 2b 页 WYG0681-0096b.png
右东方朔画赞晋夏侯湛撰唐颜真卿书赞在文选中
今较选本二字不同而义无异也选本曰弃俗登仙而
此云弃世选本曰神交造化而此云神友(右集本/)
  唐颜鲁公题名(岁月见本文/)
右靖居寺题名唐颜真卿题按唐书纪传真卿当代宗
时为检校刑部尚书为宰相元载所恶坐论祭器不修
为诽谤贬硖州员外别驾抚州湖州刺史载诛复为刑
部尚书而此题名云永泰二年真卿以罪佐吉州与史
卷七 第 3a 页 WYG0681-0096c.png
不同据真卿湖州放生池碑阴所序云贬硖州旬馀再
贬吉州盖真卿未尝至硖遂贬吉而史氏但据初贬书
于纪传耳真卿大历三年始移抚州当游靖居时犹在
吉也(右集本/)
  同前
右鲁公题名言(五字集本作颜鲁公华岳靖居寺东西/二林题名靖居寺在吉州据鲁公言)
永泰二年真卿以罪贬佐吉州据旧(一字集/本作按)唐书列传
云真卿代宗时为刑部尚书为宰相元载所恶贬硖州
卷七 第 3b 页 WYG0681-0096d.png
员外别驾抚州湖州刺史载诛复为刑部尚书不书其
贬吉州也按真卿湖州放生池碑阴自叙云贬硖州旬
馀再贬吉州盖真卿未尝至硖遂贬吉州(集本无/此四字)而史
官阙漏但书其初贬尔嘉祐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书(右/真)
(迹/)
  唐颜真卿麻姑坛记(大历六年/)
右麻姑坛记颜真卿撰并书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
其为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而不免惑于神仙之说释
卷七 第 4a 页 WYG0681-0097a.png
老之为斯民患也深矣(右集本/)
  唐颜真卿小字麻姑坛记(岁月阙/)
右小字麻姑坛记颜真卿撰并书或疑非鲁公书鲁公
喜书大字余家所藏颜氏碑最多未尝有小字者惟干
禄字书注最为小字而其体法与此记不同盖干禄之
注持重舒和而不局蹙此记遒峻𦂳结尤为(集本无/此字)
悍此所以或者疑之也余初亦颇以为惑及把玩久之
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
卷七 第 4b 页 WYG0681-0097b.png
故聊志之以释疑者治平元年二月六日书(右真迹/)
  唐中兴颂(大历六年/)
右大唐中兴颂元结撰颜真卿书书字尤奇伟而文辞
古雅世多模以黄绢为图障碑在永州磨崖石而刻之
模打既多石亦残缺今世人所传字画完好者多是传
模补足非其真者此本得自故西京留台御史李建中
家盖四十年前崖石真本也尤为难得尔(右集夲/)
  又
卷七 第 5a 页 WYG0681-0097c.png
右中兴颂世传颜氏书中兴颂多矣然其崖石岁久剥
裂故字多讹缺近时人家所有往往为好事者嫌其剥
缺以墨增补之多失其真余此本得自故西台李建中
家盖四十年前旧本最为真尔(右真迹/)
  唐干禄字样(大历元年/)
右干禄字样别有模本文注完全可备检用此本刻石
残缺处多直以鲁公所书真本而录之尔鲁公书刻石
者多而绝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笔力精劲可法尤宜
卷七 第 5b 页 WYG0681-0097d.png
爱惜而世俗多传模本此以残缺不传独余家藏之治
平丙午九月二十九日书(右集本/)
  唐干禄字样模本(岁月见本文/)
右干禄字样模本颜真卿书杨汉公模真卿所书乃大
历九年刻石至开成中遽已讹缺汉公以谓一二工人
用为衣食之业故摹多而速损者非也盖公笔法为世
楷模而字书辨正讹缪尤为学者所资故当时盛传于
世所以模多尔岂止工人为衣食业邪今世人所传乃
卷七 第 6a 页 WYG0681-0098a.png
汉公模本而大历真本以不完遂不复传若颜公真迹
今世在者得其零落之馀藏之足以为宝岂问其完不
完也故余并录二本并藏之亦欲俾览者知模本之多
失真也(右集本/)
  又
右颜鲁公干禄字书乃大历元年刻石至开成中遽已
讹缺盖由公笔法为世楷模而字书辨正讹缪尤为学
者所资而当时盛传于世尔汉公谓一二工人用为衣
卷七 第 6b 页 WYG0681-0098b.png
食之业者惜其传模多而早损然岂止为工人为衣食
业也今世人多传汉公模本而大历真本以不完遂不
复传若颜公真迹今世在者得其零落之馀藏之尤足
为宝岂问其完不完也故余并录二本并藏之亦欲俾
览者知模本之多失真也治平元年正月五日锡庆院
赐寿圣节宴归书(右真迹/)
  唐欧阳琟碑(大历十年/)
右欧阳琟碑颜真卿撰并书余自皇祐至和以来颇求
卷七 第 7a 页 WYG0681-0098c.png
欧阳氏之遗文以续家谱之阙既得颜鲁公欧阳琟碑
又得郑真义欧阳谌墓志以与家所传旧谱及陈书元
和姓纂诸书参较又问于吕学士夏卿夏卿世称博学
精于史传因为余考正讹舛而家谱遂为定本然独琟
碑所失者四颜公书穆公封山阳郡公吕学士云陈无
山阳郡山阳今楚州是也当梁陈时自为南兖州而以
连州为阳山郡然则陈书及旧谱皆云穆公封阳山公
为是而颜公所失者一也旧谱皆云坚石子质南奔长
卷七 第 7b 页 WYG0681-0098d.png
沙颜公云自景达始南迁其所失者二也欧阳生自前
汉以来诸史皆云字和伯而颜公独云字伯和二字义
虽不异然当从众又颜氏独异初无所据盖其缪尔其
所失者三也元和姓纂及谌铭皆云胤约之子而颜公
独以为纥子其所失者四也琟之世次不应舛乱如此
盖谌之卒葬在咸亨上元之间去率更未远真义所志
宜得其实琟卒大历中唐之士族遭天宝之乱失其谱
系者多颜公之失当时所传如此不足怪也治平元年
卷七 第 8a 页 WYG0681-0099a.png
夏至日书铭阙其末数句不补(右真迹/)
  唐杜济神道碑(大历十二年/)
右杜济神道碑颜真卿撰并书艺之至者如庖丁之刀
轮扁之斲无不中也颜鲁公之书刻于石者多矣而有
精有粗虽他人皆莫可及然在其一家自有优劣余意
传模镌刻之有工拙也而此碑字画遒劲岂传刻不失
其真者皆若是欤碑已残缺铨次不能成(集本有/其字)文第
录其字法尔嘉祐八年中元假日书(右真迹/)
卷七 第 8b 页 WYG0681-0099b.png
  唐杜济墓志铭(大历十二年/)
右杜济墓志铭但云颜真卿撰而不云书然其笔法非
鲁公不能为也盖世颇以为非颜氏书更俟识者辨之
(右真迹/)
  唐颜真卿射堂记(大历十二年/)
右射堂记颜真卿书鲁公在湖州所书刻于石者余家
集录多得之惟放生池碑字画完好如干禄字书之类
今已残阙每为之叹惜若射堂记者最后得之今仆射
卷七 第 9a 页 WYG0681-0099c.png
相公笔法精妙为余称颜氏书射堂记最佳遂以此本
遗余以余家素所藏诸书较之惟张敬因碑与斯记为
尤精劲惜其皆残阙也(右集本/)
  唐张敬因碑(大历十四年/)
右张敬因碑颜真卿撰并书碑在许州临颍县民田中
庆历初有知此碑者稍稍往模之民家患其践田稼遂
击碎之余在滁阳闻而遣人往求之得其残阙者为七
段矣其文不可次第独其名氏存焉曰君讳敬因南阳
卷七 第 9b 页 WYG0681-0099d.png
人也乃祖乃父曰澄曰运其字画尤奇甚可惜也(右集/本)
  又
右鲁公之碑世所奇重此尤可珍赏也庐陵欧阳修书
(右续添/)
  唐颜勤礼神道碑(大历十四年/)
右颜勤礼神道碑颜真卿撰并书序颜温二家之盛云
思鲁大雅在隋俱仕东宫悯楚彦博同直内史省游秦
彦将皆典秘阁按唐书云温大雅字彦弘弟彦博字大
卷七 第 10a 页 WYG0681-0100a.png
临弟大有字彦将兄弟义当一体而名大者字彦名彦
者字大不应如此盖唐世诸贤名字可疑者多封德彝
云名伦房玄龄云名乔高士廉云名俭颜师古云名籀
而皆云以字行伦乔俭籀在唐无所讳不知何避而行
字余于中书见颜氏裔孙有献其家世所藏告身三卷
以求官者其一思鲁除仪同制其一勤礼除詹事府主
簿制其一师古加正议大夫制思鲁制云内史令臣瑀
宣者萧瑀也侍郎臣封德彝奉舍人臣彦将行不应内
卷七 第 10b 页 WYG0681-0100b.png
史令书名而侍郎舍人书字又必不称臣而书字则德
彝彦将皆当为名师古制有尚书左仆射梁国公玄龄
右仆射申国公士廉又有吏部尚书君集者侯君集也
侍郎纂者杨纂也四人并列于后不应二人书名二人
书字也则玄龄士廉亦皆当为名矣又师古与令狐德
棻同制不应德棻书名而师古书字则师古亦当为名
也然余家集录有申文献公茔兆记是高宗时许敬宗
撰云公讳俭字士廉敬宗与士廉同时人而为其家作
卷七 第 11a 页 WYG0681-0100c.png
记必不缪误则士廉又当为字也然告身书字在理岂
安今新唐书虽云房玄龄字乔颜师古字籀以高俭茔
兆记为名则乔籀果为字乎又按元和姓纂封氏蓨人
隋通州刺史绣生四子曰德润德舆德如德彝又云德
彝更名伦亦不知果是否唐去今未远事载文字者未
甚讹舛残缺尚可考求而纷乱如此故余尝谓君子之
学有所不知虽圣人犹阙其疑以待来者盖慎之至也
(右集本/)
卷七 第 11b 页 WYG0681-0100d.png
  唐颜氏家庙碑(建中元年/)
右颜氏家庙碑颜真卿撰并书真卿父名惟真仕至薛
王友真卿其第七子也述其祖祢群从官爵甚详(右集/本)
  唐颜鲁公书残碑(岁月阙/)
右颜氏残碑以家庙碑考之是颜允南碑也家庙碑云
允南历殿中膳部司封郎中司业金乡男此碑云肃宗
入中京迁司封寻封金乡县男又云迁国子司业此碑
云二子颍颎颎好为五言诗授校书郎早卒家庙碑亦
卷七 第 12a 页 WYG0681-0101a.png
云颎好五言校书而此碑又云与弟允臧同时台省则
为允南可知不疑惟书颍事家庙碑云侍郎蒋冽赏其
判此碑云为崔器所赏小不同尔治平元年寒食日书
(右真迹/)
  又
余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
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
然虽多而不厌也故虽其残缺不忍弃之(右集本/)
卷七 第 12b 页 WYG0681-0101b.png
  唐湖州石记(岁月阙/)
右湖州石记文字残缺其存者仅可识读考其所记不
可详也惟其笔画奇伟非颜鲁公不能书也公忠义之
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不待
其书然后不朽然公所至必有遗迹故今处处有之唐
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视其钜书深刻或托于
山崖其用意未尝不为无穷计也盖亦有趣好所乐尔
其在湖州所书为世所传者惟干禄字放生池碑尚多
卷七 第 13a 页 WYG0681-0101c.png
见于人家而干禄字书乃杨汉公摹本其真本以讹缺
遂不复传独余集录有之惟好古之士知前人用意之
深则其堙沉磨灭之馀尤为可惜者也(右集本/)
  唐颜鲁公帖(岁月阙/)
右蔡明远帖寒食帖附皆颜鲁公书鲁公后帖流俗多
传谓之寒食帖(集本无此/十三字)(集本有/后字)印文曰忠孝之家
者钱文僖公自号也希圣钱公字也又曰化鹤之系者
丁崖相印也润州观察使者钱惟济也(右真迹/)
卷七 第 13b 页 WYG0681-0101d.png
  唐颜鲁公二十二字帖(岁月阙/)
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
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右真迹/)
  唐颜鲁公法帖(虞世南帖附/岁月阙)
右颜真卿书二帖并虞世南一帖合为一卷颜帖为刑
部尚书时乞米于李大夫云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
数月今又罄乏实用忧煎盖其贫如此此本墨迹在予
亡友王子野家子野出于相家而清苦甚于寒士尝模
卷七 第 14a 页 WYG0681-0102a.png
帖刻石以遗朋友故人云鲁公为尚书其贫如此吾徒
安得不思守约世南书七十八字尤可爱在智永干字
文后今附于此(右集本/)
  唐元次山铭(岁月阙/)
右元次山铭颜真卿撰并书唐自太宗致治之盛几乎
三代之隆而惟文章独不能革五国(二字集本/作陈隋)之弊既
久而(集本有/其字)后韩柳之徒出盖习俗难变而文章变体
(集本/作之)又难也次山当开元天宝时独作古文其笔力雄
卷七 第 14b 页 WYG0681-0102b.png
健意气超拔不减韩之徒也(十二字集本作虽少/雄健而意气不俗亦)可谓
特立之士哉(右真迹/)
  唐吕諲表(上元二年/)
右吕諲表元结撰顾诫奢八分书景祐三年余谪夷陵
过荆南谒吕公祠堂见此碑立庑下碑无趺石埋地中
势若将踣惜其文翰遂得斯本而入于地处字多缺灭
今世传元子文编亦有此文以碑考之集本首尾不完
中间时时小异当以石本为是然石本亦自多亡缺可
卷七 第 15a 页 WYG0681-0102c.png
不惜哉(右集本/)
  又
景祐三年余谪夷陵过荆南谒吕公祠堂见此碑立庑
下碑无趺石埋地中势若将踣惜其文翰遂得斯本而
入于地处字多缺灭今世传元子文编所载首尾不完
中间时时小异当以石本为是集录实不为无益矣然
石本亦自多亡缺可不惜哉书者顾诫奢也余得此碑
三十年矣暇日因偶题之嘉祐八年五月中旬休日书
卷七 第 15b 页 WYG0681-0102d.png
(右真迹/)
  唐元结洼鐏铭(永泰二年/)
右洼鐏铭元结撰瞿令问书次山喜名之士也其所有
为惟恐不异于人所以自传于后世者亦惟恐不奇而
无以动人之耳目也视其辞翰可以知矣古之君子诚
耻于无闻然不如是(集本有/人字)之汲汲也(右真迹/)
  唐元结阳华岩铭(永泰二年/)
右阳华岩铭元结撰瞿令问书元结好奇之士也其所
卷七 第 16a 页 WYG0681-0103a.png
居山水必自名之惟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气
力不足故少遗韵(集本无/此九字)君子之欲著于不朽者有诸
其内而见于外者必得于自然颜子萧然卧于陋巷人
莫见其所为而名高万世所谓得之自然(集本有/者字)也结
之汲汲于后世之名亦已劳矣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
六日书(右真迹/)
  唐元结峿台铭(大历二年/)
右斯人之作非好古者不知为可爱也然来者安知无
卷七 第 16b 页 WYG0681-0103b.png
同好也邪(右真迹/)
  唐张中丞传(岁月阙/)
右张中丞传李翰撰呜呼(集本无/此二字)张巡许远之事壮矣
秉笔之士皆喜为之称述也然以翰所记考唐书列传
及韩退之所书皆互有得失而列传最为疏略虽云史
家当记大节然其大小数百战屡败贼兵其智谋材力
亦有过人可以示后者史家皆灭而不著甚可惜也翰
之所书诚为太繁然广记备言所以备史官之采也(右/)
卷七 第 17a 页 WYG0681-0103c.png
(真迹/)
  唐李阳冰城隍神记(乾元二年/)
右城隍神记唐李阳冰撰并书阳冰为缙云令遭旱祷
雨约以七日不雨将焚其祠既而雨遂徙庙于西山阳
冰所记云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尔然今非止吴越
天下皆有而县则少也(右集本/)
  唐李阳冰忘归台铭(乾元二年/)
右忘归台铭唐李阳冰撰并书铭及孔子庙城隍神记
卷七 第 17b 页 WYG0681-0103d.png
三碑并在缙云其篆刻比阳冰平生所篆最细瘦世言
此三石皆活岁久渐生刻处几合故细尔然时有数字
笔画特伟劲者乃真迹也(右集本/)
  唐缙云孔子庙记(上元二年/)
右缙云孔子庙记李阳冰撰并书孔子庙像之制前史
不载开元八年国子司业郭瓘奏云先圣孔宣父以先
师颜子配其像为立侍配享宜坐弟子十哲虽得列像
而不在祀享之位按祠令何休范宁等二十二贤犹蒙
卷七 第 18a 页 WYG0681-0104a.png
从祀十哲请列享在何休等上于是诏十哲皆为坐像
据阳冰记云换夫子之容猊增侍立者九人盖独颜回
配坐而闵损等九人为立像矣阳冰修庙在肃宗上元
二年其不用开元之诏何也(右集本/)
  唐裴虬怡亭铭(永泰元年/)
右怡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谓其地为吴王
散花滩亭裴鶠造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铭李莒八分
书刻于岛石(四十六字集本作怡亭铭李阳冰篆裴虬/撰李莒书铭在武昌江水中有小岛亭在)
卷七 第 18b 页 WYG0681-0104b.png
(其上人谓其地为吴王/散花滩铭刻于岛石)常为江水所没故世亦罕传鶠
(集本以鶠字/作亭裴公作)不知何人虬代宗时(集本有/为字)道州刺史韩
(集本作/退之)为其子复墓志云虬为諌议大夫有宠代宗
朝屡諌诤数命以官多辞不拜然唐史不见其事李莒
华弟也治平二年正月十日孟春荐飨摄事致斋中书
东阁书(右真迹/)
  唐李阳冰庶子泉铭(大历六年/)
右庶子泉铭李阳冰撰并书庆历五年余自河北都转
卷七 第 19a 页 WYG0681-0104c.png
运使贬滁阳屡至阳冰刻石处未尝不裴回其下庶子
泉昔为流溪今为山僧填为平地起屋于其上问其泉
则指一大井示余(集本无/此二字)曰此庶子泉也可不惜哉(右/)
(真迹/)
  唐李阳冰阮客旧居诗(岁月阙/)
右唐李阳冰阮客旧居诗云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
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阮客者不见其名氏盖缙云
之隐者也彼以遁俗为高而终以无名于后世可谓获
卷七 第 19b 页 WYG0681-0104d.png
其志矣然圣人有所不取也阳冰欲称其人而不显其
名字何哉岂阮客见称于当时而阳冰不虑于后世邪
夫士固有显闻于一时而泯没于万(集本/作后)世者矣顾其
道何如(集本作/如何)也阳冰篆字世传多矣此磨灭而仅存
尤可惜也治平元年四月二十有六日书(右真迹/)
  唐裴公纪德碣铭(岁月见本文/)
右裴公纪德碣铭唐越州刺史王密撰国子监丞集贤
院学士李阳冰篆裴公儆为明州刺史密代之为作此
卷七 第 20a 页 WYG0681-0105a.png
文其文云皇唐御神器一百四十二年天下大康海隅
小寇结乱瓯越因言明州当出兵之冲民物残弊儆抚
绥有惠爱而人思之尔按唐自戊寅武德元年受命至
己亥乾元二年乃一百四十二年是时肃宗新起灵武
上皇自蜀初还史思明僣号于河北是岁洛阳汝郑等
州皆陷于贼不得云天下大康而海隅小寇也考于史
传又不见其事惟台州贼袁晁攻陷浙东州郡乃宝应
元年当云一百四十五年又据密代儆为明州刺史至
卷七 第 20b 页 WYG0681-0105b.png
大历十四年移湖州则儆密相继为刺史宜在代宗时
然密当时人推次唐年不应有失余友王回深父曰唐
自武德至大历八年实一百五十六年中间除则天称
周十四年则正得一百四十二年是时天下初定文人
著辞以为大康理亦可通是岁广州哥舒晃作乱海隅
小寇岂谓此欤余以谓晃之乱唐命江西路嗣恭讨平
之不当自明州出兵深父曰然兵家出奇明州海道去
广不远亦或然也故并著之(右集本/)
卷七 第 21a 页 WYG0681-0105c.png
  又
右裴公纪德碣王密撰裴公名儆代宗时为明州刺史
密代之碣文云皇唐御神器一百四十二载天下大康
而海隅小寇结乱瓯越按唐自武德元年至乾元二年
实一百四十二年是时肃宗新起灵武上皇自蜀初还
史思明僣号于河北是岁洛阳汝郑等州皆陷于贼不
得云天下大康而海隅小寇考于史传又不见其事然
密当时人推次唐年不宜有失王回曰大历八年广州
卷七 第 21b 页 WYG0681-0105d.png
哥舒晃作乱此所谓海隅小寇者也自武德元年至是
岁实一百五十六年中间则天称周者十四年去之正
得一百四十二年矣岂谓此欤以事考验理宜如此又
不知密意为如何也姑志其语以俟知(集本有/之字)者嘉祐
八年十月三十日书(右真迹/)
  唐玄静先生碑(大历七年/)
右玄静先生碑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唐世工
书之士多故以书知名者难自非有以过人者不能也
卷七 第 22a 页 WYG0681-0106a.png
然而张从申以书得名于当时者何也从申每所书碑
李阳冰多为之篆额时人必称为二绝其为世所重如
此余以集录古文阅书既多故虽不能书而稍识字法
从申所书弃者多矣而时录其一二者以名取之也夫
非众人之所称任独见以自信君子于是慎之故特录
之必待知者(右真迹/)
  唐龙兴寺四绝碑首(大历八年/)
右四绝碑首者李阳冰篆法慎律师碑额也在扬州龙
卷七 第 22b 页 WYG0681-0106b.png
兴寺唐李华文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律师者淮南愚
俗素信重之谓此碑为四绝碑律师非余所知华文与
从申书余亦不甚好故独录此篆尔(右集本/)
  唐滑州新驿记(大历九年/)
右新驿记李阳冰篆碑在今滑州驿中其阴有铭曰斯
去千载冰生唐时冰今叉去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吾
不知之后千年无人当尽于斯呜呼郡人为吾宝之不
知作者为谁然贾耽尝为李腾序说文字源盛称阳冰
卷七 第 23a 页 WYG0681-0106c.png
此记耽为滑州刺史因见斯记而称之耳阳冰所书世
固多有可爱者不独斯记也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六
日书(右真迹/)
  唐王师乾神道碑(大历十三年/)
右王师乾神道碑张从申书余初不甚以为佳但怪唐
人多称之第录此碑以俟识者前岁在亳社因与秦玠
郎中论书玠学书于李西台建中而西台之名重于当
世余因问玠西台学何人书云学张从申也问玠识从
卷七 第 23b 页 WYG0681-0106d.png
申书否云未尝见也因以此碑示之玠大惊曰西台未
能至也以此知世以鉴书为难者诚然也从申所书碑
今绝不行于世惟予集录有之者吴季子碑阴记崔圆
颂德碑并此才三尔熙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书(右真/迹)
开元金箓斋颂(元第七百/二十七)姓氏(一作/名氏)治平元年七月三
十日(一有此/九字)
七祖堂颂(元第三/十三)
明禅师碑(元第五百/二十五)
卷七 第 24a 页 WYG0681-0107a.png
玄隐塔铭(元第五百/九十)
东方朔画赞(元第五/十九)
画赞碑阴(元第/六十)
颜鲁公题(名元第一/ 百二)
麻姑坛记(元第/四十)
小字麻姑坛记(元第/三百)
唐中兴颂(元第四十/八至五十)
干禄字样(元第二百/三十七)
卷七 第 24b 页 WYG0681-0107b.png
干禄字样模(本元第二百/ 三十八)
欧阳琟碑(元第七百七十六/至七百七十七)
杜济神道碑(元第四/百五)碑已(一作/以)
杜济墓志铭(元第三百/七十七)
射堂记(元第五/百三十)为余(二字上一/有数字)诸书(一作/本)治平元年七
月二十二日中书东閤书(一有此/十五字)
 或问余曰何谓六一居士余曰吾家有书一万卷集
 古录一十卷棋一局琴一张常置酒一壶问者曰此
卷七 第 25a 页 WYG0681-0107c.png
 五一也奈何余曰以吾一翁老于五物之间岂非六
 一乎治平丙午秋飨摄事斋于东閤书(跋后一有此/七十五字)
张敬因碑(元第四十二/至四十三)
颜勤礼碑(元第三百四十五/至三百四十六)彦将皆当为名(此下一/有也字)
(一作/否)治平元年二月二十八日书(一有此/十一字)
颜氏家庙碑(元第五十二/至五十三)
颜鲁公书残碑(元第三百/九十七)
又弃之(一作/也)
卷七 第 25b 页 WYG0681-0107d.png
湖州石记(元第二百/七十七)后世(此下亦/有而字)不朽(此下一/有也字)亦有(一/作)
(其/)治平元年正月二十日书(一有此/十字)
颜鲁公帖(元第一/百八十)罄乏(石本作/罄竭)
颜鲁公二十二字帖(元无/卷第)
颜鲁公并虞世南帖(元无/卷第)
元次山铭(元第二百/四十三)
吕諲表(元第一百/五十五)
洼鐏铭(元第三百/一十八)
卷七 第 26a 页 WYG0681-0108a.png
阳华岩铭(元第二/百二)见于(此下一/有其字)
峿台铭(元第一百/七十六)
张中丞传(元第二百八十二/至二百八十三)最为(一无/为字)
城隍神记(元第一/百三)
忘归台记(元附一/百四)
缙云孔子庙记(元第一/百四)郭瓘(一作郭元瓘或作李元/瓘案唐志李元瓘为是)
祐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一有此/十字)
怡亭铭(元第一百/一十二)
卷七 第 26b 页 WYG0681-0108b.png
庶子泉铭(元第/七十)裴回(一作/徘徊)
阮客旧居诗(元第五百/九十五)
裴公纪德碣(元第一百/一十八)
玄静先生碑(元第五百/二十七)之必(二字/作以)
四绝碑首(元第一百七十九/觉寂碑首附)嘉祐八年夏至日书(一有/此八)
(字/)
 觉寂碑首亦阳冰篆也(跋后又有/此九字)
滑州新驿记(元第二/百一十)
卷七 第 27a 页 WYG0681-0108c.png
王师乾碑(元第七/百五)
 
 
 
 
 
 
 
卷七 第 27b 页 WYG0681-0108d.png
 
 
 
 
 
 
 
 集古录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