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81-00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古录卷一
            宋 欧阳修 撰
  古敦铭(毛伯敦/) (龚伯彝/) (伯庶父敦/)
右毛伯敦铭嘉祐中原父以翰林侍读学士出为永
兴军路安抚使其治在长安原父博学好古多藏古奇
器物能读古文(一作/之)铭识考知其人事迹而长安秦汉
故都时时发掘所得原父悉购而藏之以予方集录古
卷一 第 1b 页 WYG0681-0006b.png
文故每有所得必模其铭文以见遗此敦原父得其盖
于扶风而有此铭原父为予考按其事云史记武王克
商尚父牵牲毛叔郑奉明水则此铭谓郑者毛叔郑也
铭称伯者爵也史称叔者字也敦乃武王时器也盖余
集录最后得此铭当作录目序时但有伯囧铭吉日癸
巳字最远故叙言自周穆王以来叙已刻石始得斯(一/作)
(此/)铭乃武王时器也其后二铭一得盩厔曰龚伯尊彝
其一亦得扶风曰伯庶父作舟姜尊敦皆不知为何人
卷一 第 2a 页 WYG0681-0006c.png
也三器铭文皆完可识具列如左(右真迹/)
  毛伯敦铭
 
 
 
 
 
 
卷一 第 2b 页 WYG0681-0006d.png
 
 
 
 
 
  释文
 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昭宫丁亥王格于宣射毛
 伯入门位中庭右祝郑王呼内史册命郑王曰郑昔
卷一 第 3a 页 WYG0681-0007a.png
 先王既命女作邑(一字/未详)五邑祝今余佳乱商乃命锡
 女赤芾同冕齐黄䜌旗用事郑拜稽首敢对扬天子
 休命郑用作朕皇考龚伯尊敦郑其鬻寿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薛尚功释云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召宫丁亥王格于宣榭)
 (毛伯内门立中庭佑祝𨚕王呼内史册命𨚕王曰𨚕/昔先王既命女作邑继五邑祝今余惟疃京乃命锡)
 (女赤芾彤冕齐黄銮旂用事𨚕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𨚕用作朕皇考龚伯尊敦𨚕其眉寿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龚伯彝铭
卷一 第 3b 页 WYG0681-0007b.png
 
 
 
 
   释文
 □作皇祖懿公文公武伯皇考龚伯尊彝□其熙万
 年无疆霝终霝命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于宗室(薛/尚)
 (功释云□作皇祖益公文公武伯皇考龚伯□彝□/其熙万年无疆令终令命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于)
卷一 第 4a 页 WYG0681-0007c.png
 (宗/室)
   伯庶父敦铭
 
 
   释文
 惟二月戊寅伯庶父作王姑舟姜尊敦其永宝用(薛/尚)
 (功释舟为/周馀同上)
   韩城鼎铭
卷一 第 5a 页 WYG0681-0008a.png
 
 
 
 
右原甫既得鼎韩城遗余以其铭而太常博士杨南仲
能读古文篆籀为余以今文写之而阙其疑者原甫在
长安所得古奇器物数十种亦自为先秦古器记原甫
博学无所不通为余释其铭以今文而与南仲时有不
卷一 第 5b 页 WYG0681-0008b.png
同故并著二家所解以俟博识君子具之如左(右真迹/)
 惟王九月乙亥晋姜曰余惟司朕先姑君晋邦余不
 (缺/)安宁巠雍明德宣(缺/)我猷用(缺/)所辞辟(缺/)
 剿虔不(缺/)   以宠我万民嘉遗我锡卤赉千两
 鬒法文侯(缺/)     征绥(缺/) 坚久吉金用作
 宝尊鼎用康□妥怀远邦君子晋姜用蕲(缺/) 麋寿
 作惠(缺/)亟万年无疆用德畯保其孙子三寿是利
   右原父所写如此
卷一 第 6a 页 WYG0681-0008c.png
 隹(惟/)王九月乙亥晋姜曰余佳(惟/)(嗣嗣/同)朕先姑君
 晋邦余不叟(□今作敢/者㨨文省)妄宁巠(经/)(雍/)明德宣祁
 (省隶/作恤)我□用□□辞辟□(疑即/母字)□久光□虔不□(疑/遂)
 (字读/为坠)(诸/)□覃□(享/)𠂤(帅/)□我万民□□我□(疑易/字)
 □(□或胸/字省)□千两勿法文侯頵令毕(疑卑/字)(疑毌字/读为贯)
 □(通/)□征□(疑□/字)汤□□(受/)久吉金用□(伦/)宝□(/)
 鼎用康□(疑西/夏字)(妥读/为谁)襄□□君子晋姜用□(疑所/字读)
 (为/旂)□□□(疑衅字/读为眉)□□□□(为/)(极/)万年无彊(疆/)
卷一 第 6b 页 WYG0681-0008d.png
 享(享/)用德㽙(疑允/字)保□(其/)孙子三□是□
 右嘉祐己亥岁冯掖有得鼎韩城者摹其款识于石
 乐安公以南仲职典书学命释其字谨按其铭盖多
 古文奇字古文自汉世知者已稀字之传者贾逵许
 慎辈多无其说盖古之事物有不与后世同者故不
 能尽通其作字之本意也其不传者今或得于古器
 无所依据难以臆断大抵古字多省偏旁而趣简易
 故隹司巠𠂤□等字皆假借也郑司农说周礼云古
卷一 第 7a 页 WYG0681-0009a.png
 者书仪但为义又云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
 即位为公即立者是也 □者进取也从𠬪故□疑
 为□□(母/)从女而象乳子形故□疑为母而□读
 为繁 雍用邕声邕从川古文作今此□从水从
 吕故疑为雍 鲁字古作(即旅/字)古人旅作□□(者/)
 字用□为声盖古文鲁旅者三字通用故□疑为诸
  易者篆文象蜥易形故㣗疑为易而读为锡为赐
 皆以声假借也卤从𠧧(古西/字)中象盐形胃(胃/)上象胃
卷一 第 7b 页 WYG0681-0009b.png
 中谷形故□胃二字 卑者从𠂇在甲下(𠂇今但用/左古者尚)
 (右故𠂇在/甲下为卑)故□疑为卑(亦恐借/为俾读)(音/冠)象穿宝货形贯
 字从之□或即毌字今毛诗有串夷字俗用为串穿
 之串而说文不载岂非□字之省也故疑□读为贯
  通从辶凡从辶彳之字多通用故□疑为通 古
 语二字相属者多为一字书之若秦钟铭有□(小/字)二二方
 (四/方)之字是也卤古西字故□疑为西夏字(秦钟铭亦/有此字)
  妥字说文无之盖古绥字省糸尔其后相承读如
卷一 第 8a 页 WYG0681-0009c.png
 媠故□疑读为绥 㫃(音/偃)石鼓文皆作㣿古之旌旂
 悉载于车故疑□即旂字而从车借读为祈近尝有
 得敦蓝田者二铭皆有用□万□之文故知然也
 衅今幡为许刃而衅芑之衅(音/门)用之为声诗凫鹥(音/医)
 在衅又省为衅易系辞衅又读如尾衅(门/)尾眉声相
 近又古者字音多与今异(徐铉所谓如□亦音□衅/亦音门乃音亦仍它皆仿)
 (此是/也)岂衅眉古亦同音欤秦钟铭亦有衅□字故衅
 疑为眉 为者母猴也从瓜而象其形故□疑为㽙
卷一 第 8b 页 WYG0681-0009d.png
 㽙字字书所无而于文埶宜为允盖用圳省声也它
 字不可识者犹十一二与其偏旁之异者若□□□
 刃□之类皆今所不传以小篆参求之不能仿佛以
 今揆之其间或当时书者□器者不必无谬误矣姑
 尽浅学以塞公命云尔
  嘉祐壬寅冬十月太常博士知国子监书学豫章
  杨南仲识
 尝观石鼓文爱其古质物象形埶有遗思焉及得原
卷一 第 9a 页 WYG0681-0010a.png
 甫鼎器铭又知古之篆字或多或省或移之左右上
 下惟其意之所欲然亦有工拙秦汉以来裁归一体
 故古文所见者止此惜哉治平甲辰正月莆阳蔡襄
  商雒鼎铭
右商雒鼎铭者原甫在长安时得之上雒其铭云惟十
有四月既死霸王在下都雍公□作鼎用追享丁于
皇且考用气麋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雍公不
知为何人原甫谓古丁宁通用盖古字简略以意求之
卷一 第 9b 页 WYG0681-0010b.png
则得尔而蔡君谟谓十有四月者何原甫亦不能言也
治平元年中伏曰书
  右器铭(钟铭二/甗铭二) (缶器铭一/宝敦铭一) (字疑非缶/)
右古器铭六余尝见其二曰甗也宝和钟也太宗皇帝
时长安民有耕地得此甗初无识者其状下为鼎三足
上为方甑中设铜箄可以开阖制作甚精有铭在其侧
学士句中正工于篆籀能识其文曰甗也遂藏于秘阁
余为校勘时常阅于秘阁下景祐中修大乐冶工给铜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81-0010c.png
更铸编钟得古钟有铭于腹因存而不毁即宝和钟也
余知太常礼院时常于太常寺按乐命工扣之与王朴
夷则清声合初王朴作编钟皆不圆至李照等奉诏修
乐皆以朴钟为非及得宝和其状正与朴钟同乃知朴
为有法也嘉祐八年六月十八日书(右真迹/)
  同前(绥和钟/) (宝盉/) (宝敦/)
右古器铭四尚书屯田员外郎杨南仲为余读之其一
曰绥和林钟其文磨灭不完而字有南仲不能识者其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81-0010d.png
二曰宝盉其文完可读曰伯玉般子作宝盉其万斯年
子子孙孙其永宝用其三其四皆曰宝敦其铭文亦同
曰惟王四年八月丁亥散季肇作朕王母弟姜宝敦散
季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盖一敦而二铭余家集录所
藏古器铭多如此也治平元年七月十三日以服药假
家居书(右真迹/)
自余集录古文所得三代器铭必问于杨南仲章友直
暨集录成书而南仲友直相继以死古文奇字世罕识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81-0011a.png
者而三代器铭亦不复得矣治平三年七月二十(一有/八字)
(一有/以字)孟飨摄事大庙斋宫书(右真迹/)
  终南古敦铭
右终南古敦铭大理评事苏轼为凤翔府判官得古器
于终南山下其形制与今三礼图所画及人家所藏古
敦皆不同初莫知为敦也盖其铭有宝尊敦之文遂以
为敦尔(右集本/)
  叔高父煮簋铭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81-0011b.png
右煮簋铭曰叔高父作煮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原父在长安得此簋于扶风原甫曰簋容四升其形外
方内圆而小堶之似龟有首有尾有足有甲有腹今礼
家作簋亦外方内圆而其形如桶但于其盖刻为龟形
(一有/尔字)与原甫所得真古簋不同(一有/也字)君谟以谓礼家传
其说不见其形制故名存实亡原甫所见可以正其谬
也故并录之以见君子之于学贵乎多见而博闻也治
平元年六月二十日书(右真迹/)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81-0011c.png
  周穆王刻石
右周穆王刻石曰吉日癸巳在今赞皇坛山上坛山在
县南十三里穆天子传云穆天子登赞皇(一有/山字)以望临
城置坛此山遂以为名癸巳志其日也图经所载如此
而又别有四望山者云是穆王所登者(一作/山)据穆天子
传但云登山不言刻石然字画亦奇怪土人谓坛山为
马蹬山以其□字形类也庆历中宋尚书祁在镇阳遣
人于坛山模此字而赵州守将武臣也遽命工凿山取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81-0011d.png
其字龛于州廨之壁闻者为之嗟惜也治平甲辰秋分
日书(右真迹/)
  敦□铭(周姜宝敦/) (张伯煮□/)
右伯囧敦铭曰伯囧父作周姜宝敦用夙夕享用蕲万
寿尚书囧命序曰穆王命伯囧为周大仆正则此敦周
穆王时器也按史记年表自厉王以上有世次而无年
数共和以后接乎春秋年数乃详盖自穆王传共孝懿
夷厉五王而至于共和自共和至今盖千有九百馀年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81-0012a.png
斯敦之作在共和前五世而远也古之人之欲存乎久
远者必托于金石而后传其堙沉埋没显晦出入不可
知其可知者久而不朽也然岐阳石鼓今皆在而文字
剥缺者十三四惟古器铭在者皆完则石之坚又不足
恃是以古之君子器必用铜取其不为燥湿寒暑所变
为可贵者以此也古之贤臣名见诗书者常为后世想
望矧得其器读其文器古而文奇自可宝而藏之邪其
后张伯□铭曰张伯作煮□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张伯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81-0012b.png
不知何人也三铭皆得之原父也(古集本/)
  敦𠤱铭(伯囧敦/) (张仲𠤱/)
嘉祐六年原父以翰林侍读学士出为永兴军路安抚
使其治在长安原父博学好古多藏古奇器物而咸镐
周秦故都其荒基破冢耕夫牧儿往往有得必购而藏
之以余方集古录文乃模其铭刻以为遗故余家集古
录自周武王以来皆有者多得于原父也归自长安所
载盈车而以其二器遗余其一曰伯囧之敦其一曰张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81-0012c.png
仲之𠤱其形制与今不同而极精巧敦𠤱皆有铭而云
𠤱获其二皆有盖而上下皆铭铭文皆同甚矣古之人
虑远也知夫物必有弊而百世之后埋没零落幸其一
在尚冀或传尔不然何丁宁重复若此之烦也其于一
用器为虑犹如此则其操修施设所以垂后世者必不
苟二子名见诗书伯囧周穆王时人张仲宣王时人太
史公表次三代以来自共和以后年世乃详盖自共和
元年逮今千有九百馀年而穆王又共和前五世可谓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81-0012d.png
远矣而斯器也始获于吾二人其中间晦显出入不可
知以其无文字以志之也盖其出或非其时而遇或非
其人者物有幸不幸也今出而遭吾二人者可谓幸矣
不可以不传故为之书且以为赠我之报欧阳修记(右/)
(集本/)
   张仲器铭(集本/)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81-0013a.png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81-0013b.png
  (医铭虽四而文则一今类转注偏傍之/或异者分注释文四十一字于其下)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81-0013c.png
 
 
 
 
  (薛尚功编鼎彝款识有此/释文五十一字附见于此)
右张仲器铭四其文皆同而转注偏傍左右或异盖古
人用字如此尔嘉祐中原父在长安获二古器于蓝田
形制皆同有盖而上下有铭甚矣古人之为虑远也知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81-0013d.png
夫物必有弊而百世之后埋没零落幸其一在尚冀或
传尔不然何丁宁重复(一作/复)若此之烦也诗六月之卒
章曰侯谁在矣张仲孝友盖周宣王时人也距今实千
九百馀年而二器始复出原甫藏其器予录其文盖仲
与吾二人者相期于二千年之间可谓远矣方仲之作
斯器也岂必期吾二人者哉盖久而必有相得者物之
常理尔是以君子之于道不汲汲而志常在于远大也
原甫在长安得古器数十作先秦古器记而张仲之器
卷一 第 17a 页 WYG0681-0014a.png
其铭文五十有一其可识者四十一具之如左其馀以
俟博学君子
  石鼓文
右石鼓文岐阳石鼓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
之而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一有/至字)宣王刻诗(一有/尔字)
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
时散弃于野郑馀庆置于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传
师求于民间得之(一有十/鼓二字)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
卷一 第 17b 页 WYG0681-0014b.png
(一有磨/灭二字)不可识者过半余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
此然其可疑者三四今世所有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
其距今未及千岁大书深刻而磨灭者十犹八九此鼓
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共和元年至今嘉祐八年实千
有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理岂得存此其可疑
者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颂同文而诗书所传
之外三代文章真迹在者惟此而已然自汉以来博古
好奇之士皆略而不道此其可疑者二也隋氏藏书最
卷一 第 18a 页 WYG0681-0014c.png
多其志所录秦始皇刻石婆罗门外国书皆有而独无
石鼓遗近录远不宜如此此其可疑者三也前世传记
所载古远奇怪之事类多虚诞而难信况传记不载不
知韦韩二君何据而知为文宣之鼓也隋唐古今书籍
粗备岂当时犹有所见而今不见之耶然退之好古不
妄者余姑取以为信尔至于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也
庐陵欧阳某记嘉祐八年六月十日书(右真迹/)
  秦度量铭
卷一 第 18b 页 WYG0681-0014d.png
右秦度量铭二按颜氏家训隋开皇二年之推与李德
林见长安官库中所藏秦铁称权傍有鑴铭二其文正
与此二铭同之推因言司马迁秦始皇帝本纪书丞相
隗林当依此铭作隗状遂录二铭载之家训余之得此
二铭也乃在秘阁校理文同家同蜀人自言尝游长安
买得(一有/此字)二物其上刻二铭出以示余其一乃铜锾不
知为何器其上有铭循环刻之乃前一铭也其一乃铜
方版可三四寸许所刻乃后一铭也考其文与家训所
卷一 第 19a 页 WYG0681-0015a.png
载正同然之推所见是铁称权而同所得乃二铜器余
意秦时兹二铭刻于器物者非一也及后又于集贤校
理陆经家得一铜板所刻与前一铭亦同益知其然也
故并录之云嘉祐八年七月十日书(右真迹/)
  秦昭和钟铭
右秦昭和钟铭曰秦公曰不显朕皇祖受天命奄有下
国十有二公按史记秦本纪自非子邑秦而秦仲始为
大夫卒庄公立卒襄公文公宁公出公武公德公宣公
卷一 第 19b 页 WYG0681-0015b.png
成公穆公康公共公桓公景公相次立太史公于本纪
云襄公始列为诸侯于诸侯年表则以秦仲为始今据
年表始秦仲则至康公为十二公此钟为共公时作也
据本纪自襄公始则至桓公为十二公而铭钟者当为
景公也故并列之以俟博识君子治平元年二月社前
一日书(右真迹/)
  秦祀巫咸神文(一作秦誓文/)
右秦祀巫咸神文今流俗谓之诅楚文其言首述秦穆
卷一 第 20a 页 WYG0681-0015c.png
公与楚成王事遂及楚王熊相之罪按司马迁史记世
家自成王以后王名有熊良夫熊适熊怀熊元而无熊
相据文言穆公与成王盟好而后云倍十八世之诅盟
今以世家考之自成王十八世为顷襄王而顷襄王名
横不名熊相又以秦本纪与世家参较自楚平王娶妇
于秦昭王时吴伐楚而秦救之其后历楚惠简声悼肃
五王皆寂不与秦相接而宣王熊良夫时秦始侵楚至
怀王熊槐顷襄王熊横当秦惠文王及昭襄王时秦楚
卷一 第 20b 页 WYG0681-0015d.png
屡相攻伐则此文所载非怀王则顷襄王也而名皆不
同又以十八世数之则当是顷襄然则相之名理不宜
谬但史记或失之尔疑相传写为横也(右集本/)
  之罘山秦篆遗文(集本/)
右秦篆遗文才二十一字曰于久远也如后嗣焉成功
盛德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其文与峄山碑泰山刻石
二世诏语同而字画皆异惟泰山为真李斯篆尔此遗
者或云麻温故学士于登州海上得片木有此文岂杜
卷一 第 21a 页 WYG0681-0016a.png
甫所谓枣木传刻肥失真者邪
  秦泰山刻石(一作书李斯篆后/) (集本/)
右秦二世诏李斯篆天下之事固有出于不幸者矣苟
有可以用于世者不必皆贤圣之作也蚩尤作五兵纣
作漆器不以一人之恶而废万世之利也篆字(二字一/作小篆)
之法出于秦李斯斯之相秦焚弃典籍遂欲灭先王之
法而独以已之所作刻石而示万世何哉(十四字一作/至已之所作)
(则为万世不可朽/之计何其愚哉)按史记秦始皇帝行幸天下凡六刻
卷一 第 21b 页 WYG0681-0016b.png
石及二世立乂刻诏书于(一作/于)其旁今皆亡矣独泰山
顶上二世(一有/此字)诏仅在所(一无/二字)存数十字尔今俗传峄
山碑者史记不载又其字体差大(六字一作/其字特大)不类泰山
存者其本出于徐铉(一无此/六字)又有别本云(一无/此字)出于夏
竦家者以今市人所鬻校之无异(一无此/十一字)自唐封演已
言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木传刻尔皆不足贵也
(一无此/五字)余友江邻几(一作/休复)谪官于奉符尝自至泰山顶
上视秦所刻石处云石顽不可镌凿不知当时何以刻
卷一 第 22a 页 WYG0681-0016c.png
也然而(二字一/作其)四面皆(一有/石字)无草木而野火不及故能
若此之久(一有/也字)然风雨所剥其存者才此数十字(一无/此三)
(字/)而已本邻几遗余也比今俗传峄山碑本特为真者
(一无此十九字只/作休复字邻几)
  秦峄山刻石
右秦峄山碑者始皇帝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
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峄山实无此碑而人家多有传
者各有所自来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
卷一 第 22b 页 WYG0681-0016d.png
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此本文宝云是铉
所模文宝又言尝亲至峄山访秦碑莫获遂以铉所模
刻石于长安世多传之余家集录别藏泰山李斯所书
数十字尚存以较模本则见真伪之相远也治平元年
六月立秋日(右真迹/)
  同前(一作秦二世诏/)
右邹峄山秦二世刻石以泰山所刻较之字之存者颇
多而磨灭尤甚其赵婴杨樛姓名以史记考之乃微可
卷一 第 23a 页 WYG0681-0017a.png
辨其文曰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皇帝曰金石刻尽始
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凡二十九字多于泰山
存者而泰山之石又灭盛德二字其馀则同而峄山字
差小又不类泰山存者刻画完好而附录于(一作/于)此者
古物难得兼资博览尔盖集录成书后八年得此于(一/作)
(于/)青州而附之熙宁元年秋九月六日书(右真迹/)
   前汉二器铭(林华宫行镫一/莲勺宫博山炉) 岁月见本文
  刘原父帖
卷一 第 23b 页 WYG0681-0017b.png
 近又获一铜器刻其侧云林华宫行镫重一斤十四
 两五凤二年造第一今附墨本上呈
右林华宫行镫铭一莲勺宫铜博山炉下盘铭一皆汉
五凤中造林华宫汉书不载宣帝本纪云困于莲勺卤
中注云县也亦不云有宫盖秦汉离宫别馆不可胜数
非因事见之则史家不能备载也余所集录古文自周
穆王以来莫不有之而独无前汉时字求之久而不获
每以为恨嘉祐中友人刘原甫出为永兴守长安秦汉
卷一 第 24a 页 WYG0681-0017c.png
古都多古物奇器埋没于荒基败冢往往为耕夫牧竖
得之遂复传于人间而原甫又雅喜藏古器由此所获
颇多而以余方集古文故每以其铭刻为遗既获此二
铭其后又得谷口铜甬铭乃甘露中造由是始有前汉
时字以足余之所阙而大偿其素愿焉余所集录既博
而为日滋久求之亦劳得于人者颇多而最后成余志
者原甫也故特志之嘉祐八年岁在癸卯七月二十日
(右真迹/)
卷一 第 24b 页 WYG0681-0017d.png
  前汉谷口铜甬铭(岁月见本文/)
右汉谷口铜甬原父在长安时得之其前铭云谷口铜
甬容十其下灭两字始元四年左冯翊造其后铭云谷
口铜甬容十斗重四十斤甘露元年十月计掾章平左
冯翊府下灭一字原父以今权量校之容三斗重十五
斤始元甘露皆宣帝年号(一有/也字)余所集录千卷前汉时
文字惟此与林华行镫莲勺博山炉盘铭尔治平元年
六月九日书(右真迹/)
卷一 第 25a 页 WYG0681-0018a.png
   前汉雁足镫铭(此跋本与汉二器铭/铜甬铭共为一卷)
  裴如晦帖
 煜顷尝谓周秦东汉往往有铭传于世间独西汉无
 有王原叔言华州片瓦有元光字急使人购得之乃
 好事者所为非汉字也侍坐语及公亦谓家集所阙
 西汉字耳煜守丹杨日苏氏者出古物有铜雁足镫
 制作精巧因辨其刻则黄龙元年所造其言荣宫二
 史间未始概见遂摹之欲寄左右以为集古录之一
卷一 第 25b 页 WYG0681-0018b.png
 事会悲苦不果昨偶开箧见之谨以上献亦闻原甫
 于秦中得西汉数器不知文字与此类不煜再拜(治/平)
 (元年十二/月十四日)
后三年余出守亳社而裴如晦以疾卒于京师明年原
甫卒于南都二人皆年壮气盛相次以殁而余独岿然
而存也熙宁壬子四月(右真迹/)
  后汉西岳华山庙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西岳华山庙碑文字尚完可读其述自汉以来云
卷一 第 26a 页 WYG0681-0018c.png
高祖初兴改秦淫祀太宗承循各诏有司其山川在诸
侯者以时祠之孝武皇帝修封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
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中宗之世
使者持节岁一祷而三祀后不承前至于亡新寖用丘
虚建武之元事举其中礼从其省但使二千石岁时往
祠自是以来百有馀年所立碑石文字磨灭延熹四年
弘农太守袁逢修废起顿易碑饰阙会迁京兆尹孙府
君到钦若嘉业遵而成之孙府君讳璆其大略如此所
卷一 第 26b 页 WYG0681-0018d.png
谓集灵宫者他书皆不见惟见此碑(一有/尔字)则余之集录
不为无益矣(一无此/十字)治平元年闰五月十六日书(右真/迹)
  后汉樊毅华岳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樊毅华岳碑云泰华之山削成四方其高五千仞
广十里周礼识方氏华谓之西岳祭视三公者以能兴
云雨产万物通精气有益于人则祀之故帝舜受尧亲
自巡省暨夏殷周未之有改秦违其典璧遗鄗池二世
以亡汉祖应运礼遵陶唐祭则获福奕世克昌亡新滔
卷一 第 27a 页 WYG0681-0019a.png
逆鬼神不享建武之初彗扫顽凶光和二年有汉元舅
五侯之胄谢阳之孙曰樊府君讳毅字仲德命守斯邦
孟冬十月斋祠西岳以传窄狭不足处尊卑庙舍旧久
墙屋倾亚特部行事荀班县令先谠以渐补治此其事
也又云功曹郭敏等遂刋玄石铭勒鸿勋其字画颇完
其文彬彬可喜惟以周礼职方氏为识方氏其字画分
明非讹缺疑当时周礼之学自如此盖识志其义皆通
也治平元年五月十日书(右真迹/)
卷一 第 27b 页 WYG0681-0019b.png
  同前
右汉樊毅修华岳庙碑云惟光和元年岁在戊午名曰
咸池季冬己巳弘农太守河南樊君讳毅字仲德下车
之初恭肃神祀西岳至尊诏书奉祀躬亲自往斋室逼
窄法斋无所于是与令巴郡朐忍先谠图议缮故二年
正月己卯兴就刻兹碑号吏卒挟路据此碑乃即时所
立而太守生称讳者何哉治平元年末伏日书(右真迹/)
  后汉修西岳庙复民赋碑(岁月见本文/)
卷一 第 28a 页 WYG0681-0019c.png
右汉修西岳庙复民赋碑云光和二年十二月庚午朔
十三日壬午弘农太守臣毅顿首死罪上尚书臣毅顿
首顿首死罪死罪谨按文书臣以去元年十一月到官
其十二月奉祀西岳华山省视庙舍及斋衣祭器率皆
久远有垢臣以神岳至尊宜加恭肃辄遣行事荀班与
华阴令先谠以渐缮治成就之又曰谠言县当孔道加
奉尊岳一岁四祠养牲百日用谷藁三千馀斛或有请
雨斋祷役费兼倍小民不堪有饥寒之窘违宗神之敬
卷一 第 28b 页 WYG0681-0019d.png
乞差诸赋复华下十里以内民租田口算臣辄听尽力奉
宣诏书思惟惠利增异复上臣毅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上尚书汉家制度今不复见惟余家集录汉
碑颇多故于磨灭之馀时见一二而此碑粗完故录其
首尾以传臣毅者樊毅也(右集本/)
  后汉北岳碑(岁月见本文/) (集本/)
右汉北岳碑文字残灭尤甚莫详其所载何事第其隐
隐可见者曰光和四年以此知为汉碑尔其文断续不
卷一 第 29a 页 WYG0681-0020a.png
可次序盖多言圭币牲酒黍稷丰穰等事似是祷赛之
文其后有二人姓名偶可见云南阳冠军冯巡字季祖
甘陵夏方字伯阳其馀则莫可考矣
  后汉无极山神庙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无极山神庙碑文字磨灭断续然寻绎次序其可
见者尚可成文云太常臣耽丞敏顿首上尚书谨按文
书男子常山盖高上党范迁为元氏三公神山去年五
月常山相巡诣山请雨山神即使高传言白国县即与
卷一 第 29b 页 WYG0681-0020b.png
封龙灵山无极山共兴云雨常山相巡元氏令王翊各
以一白羊赛复使高与迁俱诣太常为无极山神索法
食臣疑高迁言不实辄移本国今常山相巡书言郡督
邮言无极山体可三里所立石为体长二丈五尺所山
周匝二十馀里其三公封龙灵山皆得法食乞令无极
山比三山祠牲出王家以圭璧为信愚臣如巡言请少
府给圭璧故事须报臣耽愚戆顿首顿首上尚书制曰
可尚书令忠奏雒阳宫太常承书从事光和四年八月
卷一 第 30a 页 WYG0681-0020c.png
十七日丁酉尚书令忠下太常耽丞敏下常山相其奏
章如此其后遂言造庙事而有铭其文多不载按汉奏
章首尾皆言臣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上尚书而此碑
所载太常(一有/奏字)章首尾不称死罪而丞敏又不称臣莫
晓其制碑后又列常山官属云常山相南阳冯巡字季
祖元氏令王翊字元辅云治平元年四月二日书(右真/迹)
  后汉桐柏庙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桐柏庙碑磨灭虽不甚而文字断续粗可考次盖
卷一 第 30b 页 WYG0681-0020d.png
南阳太守修庙碑也其辞云延熹六年正月乙酉南阳
太守中山卢奴君奴下正阙一字当是其姓又云尊神
敬祀立庙桐柏春秋宗禜灾异告变水旱请求位比诸
侯圣汉所尊(一作/宗)太守奉祀二十馀年不复身至遣丞
行事简略不敬明神弗歆灾害以生五岳四渎与天合
德仲尼慎祭常若神在君准则大圣亲之桐柏来见庙
祠崎岖逼狭开拓神门立阙四望增广坛场又云执玉
以沈为民祈福灵祗报祐天地清和其大意止于如此
卷一 第 31a 页 WYG0681-0021a.png
其后有颂亦可读第不见太守姓名尔然不著他事惟
修庙祀神尔桐柏淮渎庙也治平元年六月十三日书
(右真迹/)
  后汉殽坑君神祠碑(光和四年/)
右汉殽坑君神祠碑在郑县庆历中枢密直学士施君
为陜西都转运使为余模此本云碑文已磨灭初不可
辨以面填其刻稍寻其点画命工鑴治之乃可读汉碑
今在者类多磨灭不完故斯碑历历可见也惟裴晔姓
卷一 第 31b 页 WYG0681-0021b.png
名为乡人镵去矣殽坑所以畜泄水患据碑文云自亡
新以来废之则前汉时已有之矣光和中晔为郑县令
始修复之事见水经及华州图经殽坑君祠今谓之五
部神庙其像有石堤西戍树谷五楼先生东台御史王
剪将军皆莫晓其义施君名昌言今为泾原路安抚使
(右集本/)
古敦铭(录目元第九/百四十一)敦乃武王(下二字一/作文武)
韩城鼎铭(元第七百/六十一)亦自(一作/尝)
卷一 第 32a 页 WYG0681-0021c.png
商雒鼎铭(元附九百/四十一)
古器铭(元第三百/七十一)存而(一无/而字)
同前(元第五百/九十一)般子(款识法帖/无子字)斯年(款识法帖/无斯字)八月(款/识)
(法帖此下/有初吉字)暨集录(一作/古)
终南古敦铭(元第二百/四十一)初莫知为敦也(一无此/六字)
煮簋铭(元第四/十一)(款识法/帖作旅)
 
               此盖铭
卷一 第 32b 页 WYG0681-0021d.png
 
               此腹铭
右一器其铭云叔高父作煮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
用其容四升外方内圜而小堶之望之略似龟有首有
尾有足有腹有甲也今礼家作簋内正圜外正方刻盖
正为龟形犹有近也不全与古同耳
此铭刘原甫在永兴得古铜簋模其铭以见寄其后原
甫所书也
卷一 第 33a 页 WYG0681-0022a.png
 礼家作簋传其说不知其形制故名存实亡此器可
 以正其缪也甲辰正月十二日襄
周穆王刻石(元第七百/六十一)天子登(上二字/一作三)此山(一作/北山)癸巳
(至/)如此而(十三字一作图经/云癸巳志其日也)凿山(一无/山字)
敦□铭(元附八百/九十一)(一作□款识/法帖作匜)史记(此下一有/本纪二字)治平
元年正月二日书(一有此/九字)
敦医铭(元无/卷第)
张仲器铭(元第八百/九十一)古人(一作古/之人)嘉祐八年十二月二
卷一 第 33b 页 WYG0681-0022b.png
十八日书(一有此/十二字)
石鼓文(元第二/百一)右石鼓文(此下一/有在字)千有(一无/有字)独无石鼓
(此下一/有文字)犹有(一作/独冇)
秦度量铭(元第六百/六十一)
秦昭和钟铭(元第三百/四十一)
秦祀巫咸神文(元第四/百一)熊适(一作/啇)
 又别本秦祀巫咸神文(祀朝那文附/)
 右秦祀巫咸神文今流俗谓之诅楚文者(一无/此字)以其
卷一 第 34a 页 WYG0681-0022c.png
 言楚王熊相之罪也史记世家楚自成王以后王名
 (一无此/二字)有熊疑熊良夫熊啇熊槐熊元而无熊相诅
 (一作/据)文言穆公与成王盟好而后云(一无此/二字)倍十八
 世之诅盟则秦(一无此/二字)自穆公十八世为惠文王也
 又按秦本纪与楚世家自平王娶妇于秦其后累世
 不以兵交至宣王熊良夫时秦始侵楚及惠文王时
 与楚怀王熊槐屡相攻伐则秦所诅者是怀王也但
 史记以为熊槐者失之尔槐相二字相近盖转写之
卷一 第 34b 页 WYG0681-0022d.png
 误当从诅文石刻以相为正又有祀朝那湫文其文
 (一无此/一字)与此同今附于后熙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书
秦篆遗文(元第三百/六十一)嗣焉(石刻/作为)臣斯(石刻/作德)此遗(一有/文字)
(一作/曰)治平元年六月二十日书(一有此/十字)
泰山刻石(元第一百/二十一)贤圣(一作/圣贤)秦始(一无/秦字)此诏(一作/诏书)
(一有/人字)嘉祐八年五月十日书(一无此/九字)
峄山刻石(元第九百/五十一)而附(一无/而字)
卷一 第 35a 页 WYG0681-0023a.png
汉二器铭(元第八百/一十一)兹久(一作/滋久)得于(一作得/之于)
铜甬铭雁足镫铭(元附八百/二十一)
华山庙碑(元第八百/四十一)如此(此下一有其记汉祠/四岳事见本末十字)
华岳碑(元第七百/二十一)(古碑/作亨)(古碑/作斑)同前(元第三/百一)
复民赋碑(元第二百/一十一)西(一作/华)岳庙(山下一/有请字)荀班(古碑/作斑)
(此下亦有后仍/雨廿有五字)(一有/算字)治平元年六月十四日书(一/有)
(此十/字)
北岳碑(元第七百/三十一)考矣(一作/也)治平元年五月十日书(一/有)
卷一 第 35b 页 WYG0681-0023b.png
(此九/字)
无极山神庙碑(元第四百/九十一)愚臣(古碑/作以)请少府(一作请/以少府)
桐柏庙碑(元第一百/九十一)又云(一无此/二字)灾害(一作/异)
殽坑神祠碑(元第二百/九十一)(一作今在/或作在今)斯碑(二字上一/有独字)
(此下一/有时字)治平元年二月一日书(一有此/九字)
 
 
 集古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