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四
卷六十四 第 1a 页 WYG0609-03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六十四
            宋 徐天麟 撰
 方域一
  都邑
高帝五年西都洛阳斋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曰陛下都
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
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累善十有馀世至于
卷六十四 第 1b 页 WYG0609-0393b.png
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
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为此天下之中也诸
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
亡故周之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效其贡
职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惟其德薄也形
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
成皋之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
卷六十四 第 2a 页 WYG0609-0393c.png
而欲比隆于康成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
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
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
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
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
亦扼天下之吭而附其背也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
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位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
黾倍河乡雒其固亦足恃也上问张良良曰雒阳虽有
卷六十四 第 2b 页 WYG0609-0393d.png
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
之地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
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
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
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是也上即
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
(娄敬张/良传)
元帝时翼奉上疏曰臣闻昔盘庚改邑以兴殷道圣人
卷六十四 第 3a 页 WYG0609-0394a.png
美之臣愿陛下徙都于成周左据成皋右阻黾池前乡
崧高后介大河建荥阳扶河东南北千里以为关而入
敖仓地方百里者八九足以自娱东厌诸侯之权西远
羌胡之难陛下共已亡为按成周之君兼盘庚之德万
岁之后长为高宗汉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不应古
臣奉诚难亶居而改作故愿陛下迁都正本众制皆定
臣愿陛下因天变而徙都所谓与天下更始者也书奏
天子异其意答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
卷六十四 第 3b 页 WYG0609-0394b.png
对曰昔成王徙洛盘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
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唯陛下裁赦(翼奉/传)
  郡国沿革
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郡太
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
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
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邑有蛮/夷曰道)
国二百四十一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
卷六十四 第 4a 页 WYG0609-0394c.png
百六十八里(地理/志)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纪/)
京兆尹(故秦内史汉元年项羽立司马欣为塞王为塞/国三年欣降汉为渭南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
(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为京兆尹)左冯翊(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名河)
(上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左冯翊)右扶风(故秦内/史汉元)
(年项羽立章邯为雍王为雍国二年汉王并三秦以雍/置中地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
(史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已上为三辅)弘农郡(右函谷关秦人恃之以为/险固武帝元鼎四年徙函)
(谷关于新安而以/故关置弘农郡)河东郡(汉初属魏高帝二年韩信等/虏魏王豹定魏地置河东郡)
卷六十四 第 4b 页 WYG0609-0394d.png
河内郡(高帝元年立司马邛为殷王为/殷国二年邛降汉为河内郡)河南郡(本周王/城秦为)
(三川郡项羽立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高帝取之置河南郡)
 右司𨽻校尉领郡七
颍川郡(秦置高帝封韩王信为韩国六/年徙国人于太原复为颍川郡)汝南郡(高帝/置)
(故秦泗水郡/高帝更名)梁国(故秦砀郡高祖五年封彭越为梁/国十一年反诛立子恢为梁王罢)
(东郡颇益梁高后七年恢徙王赵/以梁封吕产文帝二年封怀王楫)鲁国(故秦薛郡高后/元年封张敖子)
(偃为鲁国孝景/二年封共王馀)
 右豫州刺史领郡国五
卷六十四 第 5a 页 WYG0609-0395a.png
魏郡(高帝/置)钜鹿郡(战国赵地秦始皇二十五/年灭赵置钜鹿郡汉因之)常山郡(汉/元)
(年项羽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四年耳/为赵王更属赵八年国除置常山郡)清河郡(高帝置/景帝中)
(三年立子乘为清河国武/帝建元五年国除复为郡)广平国(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为广平国武帝)
(征和二年为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国废复为广平国)真定国(武帝元鼎/四年置)中山国
(高帝置中山郡景帝封/中山靖王胜更为国)信都国(景帝二年立子彭祖为/广川国五年国除为信)
(都郡中二年封惠王越复为广/川国宣帝甘露三年为信都国)河间国(故赵文帝二年/封河间王辟疆)
(始置国十五年国除为郡景/帝二年封献王德复为国)赵国(高帝四年封张耳为/赵王八年国除九年)
(封子如意又封幽王灰高后封共王恢文帝元年封幽/王子遂景帝三年国除为邯郸郡五年封赵敬肃王彭)
卷六十四 第 5b 页 WYG0609-0395b.png
(祖复/为国)
 右冀州刺史领郡国十
东郡(秦置汉十一年罢东/郡颇益梁后复为郡)陈留郡(汉初属河南郡/武帝置陈留郡)山阳
(汉初属梁国景帝中六年分梁为五国别为山阳国/以封梁孝王子定武帝建元五年国除为郡天汉四)
(年更为昌邑国昭帝元/平元年复为山阳郡)济阴郡(汉初属梁国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武帝建)
(元三年国除为郡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帝陶国明年复/为郡成帝河平四年复为定陶国哀帝建平二年复为)
(济阴/郡)泰山郡(高帝/置)城阳国(高祖封子肥为齐王属齐国/惠帝二年悼惠王献城阳郡)
(以益鲁元公主邑更属鲁文帝二/年封朱虚侯章为城阳王别为国)淮阳国(高帝十一年/封子友始置)
卷六十四 第 6a 页 WYG0609-0395c.png
(国孝惠元年国除为淮阳郡高后元年封惠帝子强五年/立子武孝文元年国除四年复为国十一年复为郡孝景)
(二年复为国四年复为郡/宣帝元康二年复为国)东平国(汉初属梁国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彭)
(离别为济东国武帝元景元年国除/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
 右兖州刺史领郡国八
琅邪郡(秦置汉初属齐吕后七年封刘泽为/琅邪王别为国文帝元年更为郡)东海郡(高/帝)
(置/)临淮郡(武帝元狩/六年置)泗水国(汉初属东海郡武帝元鼎/四年封泗水勤上综别为)
(国/)楚国(高帝五年封韩王信六年封元王交宣帝地节/元年国除为彭城郡黄龙元年仍复为楚国)
 右徐州刺史领郡国五
卷六十四 第 6b 页 WYG0609-0395d.png
平原郡(高祖六/年置)千乘郡(高帝/置)济南郡(汉初为齐郡孝文/十六年别为济南)
(国景帝三年/国除为郡)齐郡(秦置齐郡汉元年项羽分齐为三国/田都为齐王田市为济北王田安为)
(胶东王三年并属汉为郡六年封子肥为齐国孝文时/分置城阳菑川胶西济南济北国而齐地浸狭武帝元)
(朔中齐王次昌/亡后国除为郡)北海郡(景帝中/二年置)东莱郡(高帝/置)胶东国(故/齐)
(地汉元年项羽立田市为胶东王五月并属/齐文帝十六年封胶东王雄渠别为国)高密国(汉/初)
(属齐文帝十六年别为胶西国/宣帝本始元年更为高密国)甾川国(汉初属齐文帝/十六年封甾川)
(王贤别为国地理/志云十八年误也)
 右青州刺史领郡国九
卷六十四 第 7a 页 WYG0609-0396a.png
南阳郡(秦/置)南郡(秦置高祖元年更为临江郡五年复故/景帝二年封子荣为临江国中二年国)
(除复为/南郡)江夏郡(高帝/置)桂阳郡(高帝/置)武陵郡(高帝/置)零陵郡
(武帝元鼎/六年置)广陵国(高帝六年封荆王贾属吴景帝四年/封子非为江都国武帝元狩二年国)
(除为广陵郡六年/封子胥为广陵国)长沙国(本秦长沙郡高帝五/年立吴芮为长沙国)
 右荆州刺史领郡国八
庐江郡(汉初属淮南国文帝十六年/别为国景帝四年国除为郡)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为淮)
(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国除复为郎)会稽郡(秦置高帝六年封刘贾为荆/国十二年封刘濞为吴国景)
(帝三年国除/为会稽郡)丹阳郡(秦为鄣郡汉初属荆国后属吴国/景帝四年置江都国更属江都武)
卷六十四 第 7b 页 WYG0609-0396b.png
(帝元狩二年国除为广陵/郡元封二年别为丹阳郡)豫章郡(高帝/置)六安国(高帝元/年分楚)
(置衡山国五年国废属淮南国文帝十六年/复为衡山国武帝元狩六年别为六安国)
 右扬州刺史领郡国六
汉中郡(秦/置)广汉郡(高帝/置)巴郡(秦/置)蜀郡(秦/置)犍为郡(武帝建/元六年)
(开西南/夷置)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置)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通夜郎置)
州郡(武帝元封二年滇/举国降置以为郡)
 右益州刺史领郡八
安定郡(武帝元鼎/三年置)北地郡(秦/置)陇西郡(秦置汉元年属雍/国二年并三秦复)
卷六十四 第 8a 页 WYG0609-0396c.png
(置陇/西郡)武威郡(武帝纪云元狩二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来降以其地为武威郡地理志云)
(太初四年开/与纪不同)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武都
(武帝元鼎/六年置)张掖郡(本匈奴昆邪王地地理志云武帝/太初元年开本纪云元狩二年置)
(与志/不同)酒泉郡(武帝纪云元狩二年置地理/志云太初元年开与纪不同)燉煌郡(志云/武帝)
(后元元年分酒泉置/本纪云元鼎六年置)
 右凉州刺史领郡十
太原郡(秦置汉二年魏豹反尽有太原上党之地九月/虏豹定魏地置上党太原等郡五年立韩王信)
(为韩国六年复为郡十一年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遂废太原郡文帝即位复分代为太原国三年复为郡)
卷六十四 第 8b 页 WYG0609-0396d.png
党郡(秦置汉二年魏豹有其/地九月虏魏豹复置郡)上郡(秦置高帝元年封董/翳为翟国七月复故)
西河郡(武帝元朔/四年置)朔方郡(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秦九原郡/武帝元朔)
(二年/更名)云中郡(秦置高帝六年并属代国十一年诏以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以为代之屏蔽)
定襄郡(高帝/置)雁门郡(秦置高帝六年并/属代国后复为郡)
 右并州刺史领郡九
涿郡(高帝六年分/燕置涿郡)勃海郡(高帝/置)代郡(春秋为代国秦置/代郡高祖元年徙)
(赵歇为代王是时云中雁门之地皆属代国二年代王/歇还王赵而以陈馀为代王三年十月斩陈馀以其地)
(封兄喜为代王七年匈奴攻伐喜弃国自归立子如意/为代王以陈豨为相九年如意徙王赵代地皆入赵十)
卷六十四 第 9a 页 WYG0609-0397a.png
(年陈豨反代地十一年汉破击之周勃入定代地上乃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立子常为代王赵晋阳或云都中)
(都文帝即位分代为二国立子武为代王参为大原王/三年武徙王淮阳更立参为代王而大原遂为郡参传)
(至孙义徙清河而国除代/亦复为郡盖元鼎三年也)上谷郡(秦/置)渔阳郡(秦/置)右北平
(秦/置)辽西郡(秦/置)辽东郡(秦/置)广阳国(高帝元年为燕国武/帝元朔元年国除为)
(郡元狩元年复置燕国昭帝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宣帝本始元年为广阳国)乐浪郡(武帝元/封二年)
(灭朝/鲜置)
 右幽州刺史领郡国十
南海郡(秦置秦败尉佗王此地武帝/元鼎六年灭南粤后置郡)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
卷六十四 第 9b 页 WYG0609-0397b.png
(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苍梧郡(武帝元鼎/元年开)交趾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合浦
(武帝元鼎/六年开)九真郡(武帝元鼎/六年开)日南郡(故秦东郡武帝/元鼎六年开更)
(名/)
 右交州刺史领郡七
  废郡
苍海郡(武帝元朔元年东夷岁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降置以为苍海郡三年罢)
沈黎郡(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以莋都为沈黎郡后罢)
文山郡(同上宣帝地节/三年省并蜀郡)
卷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0609-0397c.png
儋耳郡(武帝元鼎六年灭南粤/置昭帝始元五年罢)
珠厓郡(武帝元鼎六年灭南粤/置元帝初元三年罢)
真番郡(武帝元封三年定朝鲜置昭帝/始元五年罢真番并入玄莬)
临屯郡(置同昭帝始元/五年罢并乐浪)
象郡(昭帝元凤五年罢/分属郁林牂柯)
初武帝灭南越开置珠厓儋耳郡在海中洲上吏卒皆
中国人多侵陵之其民亦暴恶自以阻绝数犯吏禁率
数年壹反杀吏汉辄发兵击定之二十馀年间凡六反
卷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0609-0397d.png
至宣帝时又再反元帝即位之明年珠厓山南县反发
兵击之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博谋于郡臣欲大发军
待诏贾捐之曰臣闻尧舜禹之圣德地方不过数千里
西被流沙东渐于海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言欲与声
教则治之不欲与者不强治也故君臣歌德含气之物
各得其宜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
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
视听之类咸乐其生越裳氏重九译而献此非兵革之
卷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0609-0398a.png
所能致以至乎秦兴兵远攻贪外虚内而天下溃畔孝
文皇帝偃武行文当此时而断狱数百赋役轻简孝武
皇帝厉兵马以攘四夷天下断狱数万赋烦役重寇贼
并起军旅数发父既战死于前子斗死于后女子乘亭
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是皆辟地泰大征
伐不休之故也今关东民众久困流离道路人情莫亲
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
稷之忧也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挤之大海
卷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0609-0398b.png
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诗
云蠢尔蛮荆大邦为雠言圣人起则后服中国衰则先
畔自古而患之何况乃复其南方万里之蛮乎骆越之
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
县置也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
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又非独珠厓有珠犀玳瑁
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其民譬犹鱼鳖何足贪也
臣窃以往者羌军言之暴师曾未一年兵出不踰千里
卷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0609-0398c.png
费四十馀万万大司农钱尽乃以少府禁钱续之夫一
隅为不善费尚如此况于劳使远攻亡士毋功乎求之
往古则不合施之当今又不便臣愚以为非冠带之国
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愿遂弃珠厓专用
恤关东为忧上以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
当击丞相于定国以为前日兴兵击之连年护军都尉
校尉及丞凡十一人还者二人卒士及转输死者万人
以上费用三万万馀尚未能尽降今关东困乏民难摇
卷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0609-0398d.png
动捐之议是上从之初元三年春诏曰珠厓虏杀吏民皆
畔为逆今廷议者或言可击或言可守或欲弃之其指各
殊朕日夜惟思议者之言羞威不行则欲诛之狐疑辟难
则守屯田通于时变则忧万民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
不讨危孰大焉且宗庙之祭凶年不备况乎辟不嫌之辱
哉今关东大困仓库空虚无以相赡又以动兵非特劳
民凶年随之其罢珠厓郡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之
不欲勿疆珠厓由是罢(贾捐/之传)
卷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0609-0399a.png
平帝元始四年置西海郡徙天下犯禁者处之分京师
置前辉光后丞烈二郡更十二州名分界郡国所属(本/纪)
 
 
 
 
 
 
卷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0609-0399b.png
 
 
 
 
 
 
 
 西汉会要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