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609-012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二十一
            宋 徐天麟 撰
 乐上
  乐舞
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但能纪
其铿鎗鼓舞而不能言其义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
制宗庙乐太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神之乐也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609-0124d.png
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荠肆夏也
乾豆上奏登歌独上歌不以筦弦乱人声欲在位者遍
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登歌再终下奏休成之乐美神
明既飨也皇帝就酒东厢坐定奏永安之乐美礼已成
也又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周有房中乐
至秦名曰寿人凡乐乐其所生礼不忘本高祖乐楚声
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
筦更名曰安世乐高祖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文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609-0125a.png
庙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孝武庙奏盛德文始四
时五行之舞武德舞者高祖四年作以象天下乐已行
武以除乱也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
文始以示不相袭也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
六年更名曰五行也四时舞者孝文所作以明示天下
之安和也盖乐已所自作明有制也乐先王之乐明有
法也孝景采武德舞以为昭德以尊大宗庙至孝宣采
昭德舞为盛德以尊世宗庙诸帝庙皆常奏文始四时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609-0125b.png
五行舞云高祖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
之昭夏也主出武德舞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舞入
无乐者将至至尊之前不敢以乐也出用乐者言舞不
失节能以乐终也大氐皆因秦旧事焉初高祖既定天
下过沛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欢哀作风起之诗令沛
中僮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
皆令歌儿习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为员文景之间
礼官肄业而已至武帝定郊祀之礼祠泰一于甘泉就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609-0125c.png
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
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
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
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
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
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
焉其馀巡狩福应之事不序郊庙故弗论是时河间献
王有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天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609-0125d.png
子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常御及
郊庙皆非雅声然诗乐施于后嗣犹得有所祖述昔殷
周之雅颂乃上本有娀姜原卨稷始生玄王公刘古公
太伯王季姜女大任大姒之德乃及成汤文武受命武
丁成康宣王中兴下及辅佐阿衡周召太公申伯召虎
仲山甫之属君臣男女有功德者靡不褒扬功德既信
美矣褒扬之声盈乎天地之间是以光明著于当世遗
誉垂于无穷也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609-0126a.png
均又不恊于钟律而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
以郑声施于朝廷至成帝时谒者常山王禹世受河间
乐能说其义其弟子宋晔等上书言之下大夫博士平
当等考试当以为汉承秦灭道之后赖先帝圣德博受
兼听修废官立太学河间献王聘求幽隐修兴雅乐以
助化时大儒公孙弘董仲舒等以为音中正雅立之大
乐春秋乡射作于学官希阔不讲故自公卿大夫观听
者但闻铿鎗不晓其意而欲以风谕众庶其道无由是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609-0126b.png
以行之百有馀年德化至今未成今晔等守习孤学大
指归于兴助教化衰微之学兴废在人宜领属雅乐以
继绝表微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河间区区小国
藩臣以好学修古能有所存民到于今称之况于圣主
广被之资修起旧文放郑近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于
以风示海内扬名后世诚非小功小美也事下公卿以
为久远难分明当议复寝是时郑声尤甚黄门名倡丙
彊景武之属富显于世贵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609-0126c.png
淫侈过度至与人主争女乐哀帝自为定陶王时疾之
又性不好音及即位下诏曰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
之声兴夫奢泰则下不孙而国贫文巧则趋末背本者
众郑卫之声兴则淫僻之化流而欲黎庶淳朴家给犹
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孔子不云乎放郑声郑
声淫其罢乐府官郊祭乐及古兵法武乐在经非郑卫
之乐者条奏别属他官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郊祭
乐人员六十二人给祠南北郊大乐鼓员六人嘉至鼓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609-0126d.png
员十人邯郸鼓员二人骑吹鼓员三人江南鼓员二人
淮南鼓员四人巴俞鼓员三十六人歌鼓员二十四人
楚严鼓员一人梁皇鼓员四人临淮鼓员三十五人兹
邡鼓员三人凡鼓十二员百二十八人朝贺置酒陈殿
下应古兵法外郊祭员十三人诸族乐人兼云招给祠
南郊用六十七人兼给事雅乐用四人夜诵员五人刚
别柎员二人给盛德主调篪员二人听工以律知日冬
夏至一人钟工磬工箫工员各一人仆射二人主领诸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609-0127a.png
乐人皆不可罢竽工员三人一人可罢琴工员五人三
人可罢柱工员二人一人可罢绳弦工员六人四人可
罢郑四会员六十二人一人给事雅乐六十一人可罢
张瑟员八人七人可罢安世乐鼓员二十人十九人可
罢沛吹鼓员十二人族歌鼓员二十七人陈吹鼓员十
三人商乐鼓员十四人东海鼓员十六人长乐鼓员十
三人缦乐鼓员十三人凡鼓八员百二十八人朝贺置
酒陈前殿房中不应经法治竽员五人楚鼓员六人常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609-0127b.png
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诏随常从倡十六人秦倡
员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员三人诏随秦倡一人雅大人
员九人朝贺置酒为乐楚四会员十七人巴四会员十
二人铫四会员十二人齐四会员十九人蔡讴员三人
齐讴员六人竽瑟钟磬员五人皆郑声可罢师学百四
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其七十人可罢大
凡八百二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罢可领属大
乐其四百四十一人不应经法或郑卫之声皆可罢奏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609-0127c.png
可然百姓渐渍日久又不制雅乐有以相变豪富吏民
湛沔自若大汉继周久旷大仪未有立礼成乐此贾谊
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所为发愤而增叹也(礼乐/志)
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
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于乐府习常
𨽻旧而已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
其声拜为恊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
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609-0127d.png
文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泰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
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女七十人俱歌春
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
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
安匹兮龙为友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
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
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609-0128a.png
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
协于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雅上默然不说丞相
公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乐/书)
  杂录
太常属官有大乐令丞(百官/表)
宫商角徵羽职在大乐(律历/志)
武帝策董仲舒曰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
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609-0128b.png
王已没钟鼓筦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云云仲舒对
曰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王者
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
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
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
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藏于骨髓
故王道虽微缺而钟鼓筦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不为
政久矣然而雅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609-0128c.png
韶也(董仲/舒传)
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有
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
有乐而神祗可得而礼或曰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祷祠
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瑟
自此起(郊祀/志)
宣帝本始四年诏乐府减乐人(本/纪)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609-0128d.png
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
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瑟者渤海赵定
梁国龚德皆召见待诏(王褒/传)
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
刌节度穷极幼𦕈(本/纪)
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
临轩槛上铜圜以擿鼓(擿将/益反)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
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史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609-0129a.png
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
可相国也(陈惠李微皆/黄门鼓吹)于是上嘿然而笑(史丹/传)
平帝元始元年放郑声五年召天下通知钟律者(本/纪)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609-0129b.png
 
 
 
 
 
 
 
 西汉会要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