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353-02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一
           明 冯 𤦺 原编
             陈邦瞻 增辑
  孟后废复
哲宗元祐七年夏四月己未立皇后孟氏后洛州人马
军都虞候元之孙帝年益壮太皇太后历选世家女百
馀人入宫后年十六太皇太后皇太后皆爱之教以女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353-0292b.png
仪至是太皇太后谕执政曰孟氏女能执妇道宜正位
中宫命学士草制又以近世礼仪简略诏翰林台諌给
舍与礼官议册后六礼仪制以进遂命吕大防兼六礼
使韩忠彦充奉迎使苏颂王岩叟充发册使苏辙皇叔
祖宗景充告期使皇伯祖宗晟范百禄充纳徵使王存
刘奉世充纳吉使梁焘郑雍充纳采问名使帝御文德
殿册为皇后太皇太后语帝曰得贤内助非细事也既
而叹曰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353-0293a.png

绍圣三年八月窜范祖禹于贺州刘安世于英州时刘
媫妤专宠内庭前祖禹元祐中闻禁中觅乳媪以帝年
十四非近女色之时与安世上疏劝进德爱身又乞太
皇太后保护圣躬言甚切至太后谓曰乳媪之说外间虚
传也祖禹对曰外议虽虚亦足为先事之戒太后深嘉
之至是章惇蔡卞摭諌乳媪事乃指媫妤也于是坐二
人搆造诬谤之罪 九月乙卯废皇后孟氏初刘媫妤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353-0293b.png
尝同后朝景灵宫讫事就坐嫔御皆立侍媫妤独背立
帘下后阁中陈迎儿诃之媫妤不顾阁中皆忿会冬至
朝太后于隆祐宫后座朱髹金饰媫妤亦欲得之从者
知其意易座与后等众弗能平因传唱曰皇太后出后
起立媫妤亦起寻复坐或已撤媫妤座遂仆于地怼不
复朝泣诉于帝内侍郝随谓媫妤曰毋以此戚戚愿为
大家早生子此座正当媫妤有也会后女福庆公主疾
后有姊颇知医尝已后危疾以故出入宫掖公主药弗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353-0293c.png
效持道家治病符水入治后惊曰姊宁知宫中禁严与
外间异耶令左右藏之俟帝至具言其故帝曰此人之
常情耳后即爇符于帝前宫中相传厌魅之端作矣未
几后养母听宣夫人燕氏尼法端为后祷祠事闻诏入
内押班梁从政等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者宫妾三十
人榜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狱成命御史董敦
逸覆录罪人过庭下气息仅属无一人能出声者敦逸
秉笔疑未下郝随等以言胁之敦逸畏祸乃以奏牍上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353-0293d.png
诏废后为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出居瑶
华宫时章惇欲诬宣仁后有废立计以后逮事宣仁又
阴附刘媫妤欲请建为后遂与郝随搆成是狱天下冤
之踰两旬敦逸奏中宫之废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臣常
阅录其狱恐得罪天下帝欲贬之曾布曰陛下以狱出
于近习推治故命敦逸录问今乃贬之何以取信中外
乃止
元符二年九月丁未立贤妃刘氏为皇后后多材艺被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353-0294a.png
专宠既搆孟后章惇与内侍郝随刘友端相结请妃正
位中宫时帝未有储嗣会妃生子茂帝大喜遂立焉时
邹浩方劾章惇不忠慢上之罪未报而刘后立浩上疏
言立后以配天子安得不审今为天下择母而所立乃
贤妃一时公议莫不疑惑诚以国家自有仁祖故事不
可不遵用之耳盖郭后与尚美人争宠仁祖既废后并
斥美人所以示公也及立后则不选于妃嫔而卜其贵
族所以远嫌所以为天下万世法也陛下之废孟氏与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353-0294b.png
郭后无以异果与贤妃争宠而致罪乎抑或不然也二
者必居一于此矣孟氏罪废之初天下孰不疑立贤妃
为后及读诏书有别选贤族之语又陛下临朝既叹以
为国家不幸至于宗景立妾怒而罪之于是天下始释
然不疑今竟立之岂不上累圣德臣观白麻所言不过
称其有子及引永平祥符事以为證臣请论其所以然
若曰有子可以为后则永平贵人未尝有子所以立者
以德冠后宫故也祥符德妃亦未尝有子所以立者以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353-0294c.png
钟英甲族故也又况贵人实马援之女德妃无废后之
嫌迥与今日事体不同顷年冬妃从享景灵宫是日雷
变甚异今宣制之后霖雨飞雹自奏告天地宗庙以来
阴霳不止上天之意岂不昭然考之人事既如彼求之
天意又如此望不以一时改命为难而以万世公议为
可畏追停册礼如初诏行之帝谓浩曰此亦祖宗故事
岂独朕耶盖指真宗立刘德妃也对曰祖宗大德可法
者多矣陛下不之取而效其小疵臣恐后世之责人无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353-0294d.png
已者纷纷也帝变色犹不怒持其章踌躇四顾凝然若
有所思因付于外明日章惇诋浩狂妄除名勒停羁管
新州尚书右丞黄履进曰浩以亲被拔擢之故敢犯颜
纳忠陛下遽出之死地人臣将视以为戒谁复为陛下
论得失乎幸与善地不听初阳翟田画议论慷慨与浩
以气节相激厉刘后立画谓人曰志完不言可以绝交
矣浩既得罪画迎诸途浩出涕画正色责之曰使志完
隐默京师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岂独岭海之外能死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353-0295a.png
人哉愿君毋以此举自满士所当为者未止此浩茫然
自失谢曰君赠我厚矣浩之将论事也以告其友宗正
寺簿王回回曰事有大于此者乎子虽有亲然移孝为
忠亦太夫人素志也及浩南迁人莫敢顾回敛交游钱
与浩治装往来经理且慰安其母逻者以闻逮诣诏狱
众为之惧回居之晏如御史诘之回曰实尝预谋不敢
欺也因诵浩所上章凡二千言狱上除名停废回即徒
步出都门行数十里其子追及问以家事不答又有曾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353-0295b.png
诞者尝三以书劝浩论孟后事浩不报及浩废诞作玉
山主人对客问以讥浩不能力諌孟后之废而俟朝廷
过举乃言为不知几云 闰月子茂卒
三年春正月己卯帝崩无子弟端王佶即位 辛巳尊
皇后刘氏为元符皇后 五月丙子诏复哲宗废后孟
氏为元祐皇后初哲宗尝悔废后事叹曰章惇坏我名
节至是太后将复后位会布衣何文正上书言之遂降
是诏自瑶华宫还居禁中 陈邦瞻曰按陈瓘论废后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353-0295c.png
事有曰当时致此之因盖生于元祐之说也以继神考
为说以雠毁宣仁为心者其于元祐譬如刈草欲除其
根瑶华乃宣仁所厚万一有预政之时则元祐未必不
复是以任事之臣怀刈草之虑则瑶华恶得而不废乎
知经术者独谋于心宰政柄者独断于手方其造意自
谓密矣而已难逃于见微之士呜呼小人之愚其君一
至是哉其可畏也人情莫亲于父子莫昵于夫妇李林
甫用而明皇不能有其子蔡卞章惇之计行而哲宗不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353-0295d.png
能有其妻哀哉
徽宗崇宁元年冬十月甲戌复废元祐皇后孟氏时元
符皇后阁宦者郝随讽蔡京再废元祐皇后京未得间
既而昌州判官冯澥上书论复后为非于是御史中丞
钱遹殿中侍御史石豫左肤连章论韩忠彦等乘一布
衣何文正狂言复瑶华之废后掠流俗之虚美当时物
议固已汹汹乃至疏逖小臣诣阙上书忠义激切则天
下公议从可知矣望询考大臣断以大义无牵于流俗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353-0296a.png
非正之论以累圣朝京与许将温益赵挺之张商英皆
主台臣之说请如绍圣三年九月诏书帝不得已从之
诏罢元祐皇后之号复出后于瑶华宫且治元符末议
复后号者降宰臣韩忠彦曾布官追贬李清臣雷州司
户参军黄履祁州团练副使安置翰林学士曾肇御史
中丞丰稷谏臣陈瓘龚夬等十七人于远州 十二月
追谥哲宗子茂为献悯太子初邹浩召自新州入对帝
首及谏立后事奖叹再三询谏草安在对曰已焚之矣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353-0296b.png
退告陈瓘瓘曰祸其在此乎异时奸人妄出一缄则不
可辨矣蔡京用事乃使其党伪为浩疏有刘后杀卓氏
而夺其子以为已出欺人可也讵可以欺天乎之语帝
诏暴其事遂追册茂为太子而窜浩于昭州
二年二月尊元符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宫名崇恩
政和三年二月太后刘氏自杀帝以哲宗故曲加恩礼
于后而后颇干预外事且以不谨闻帝与辅臣议将废
之而后为左右所逼即帘钩自缢死谥曰昭怀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353-0296c.png
高宗建炎元年春正月尊废后孟氏为元祐太后 七
月元祐太后避金兵如扬州 八月更号元祐太后曰
隆祐太后尚书省言元字犯后祖讳易以所居宫名从
之 十月隆祐太后如杭州
三年秋七月隆祐太后如洪州复如虔州
四年三月遣使迎隆祐太后于虔州帝谓辅臣曰朕初
不识太后自迎至南京爱朕不啻已出今在数千里外
兵马惊扰当亟奉迎以惬朕朝夕慕念之意遂遣卢益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353-0296d.png
辛企宗等奉迎于虔州八月太后至越州
绍圣元年夏四月隆祐太后孟氏崩谥曰昭慈献烈诏
权攒于会稽县之上皇村俟事宁归葬哲宗山陵
  建中初政
哲宗元符三年春正月帝崩皇太后向氏哭谓宰臣曰
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事须早定章惇抗声曰在礼
律当立母弟简王似太后曰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
子莫难如此分别惇复曰以长则申王佖当立太后曰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353-0297a.png
申王有目疾不可于次则端王佶立惇曰端王轻佻不
可以君天下言未毕曾布叱之曰章惇未尝与臣商议
如皇太后圣谕极当蔡卞许将相继曰合依圣旨太后
又曰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于是惇默然乃召
端王入即位于柩前群臣请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后
以长君辞帝拜泣移时乃许之端王神宗第十一子也
三月辛卯以四月朔日当食诏求直言筠州推官崔鶠
上书曰臣闻谏争之道不激切不足以起人主意激切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353-0297b.png
则近讪谤夫为人臣而有讪谤之名此谗邪之论所以
易乘而世主所以不悟天下所以卷舌吞声而以言为
戒也臣尝读史见汉刘陶曹鸾唐李少良之事未尝不
掩卷兴嗟矫然山林不返之意比闻国家以日食之异
询求直言伏读诏书至所谓言之失中朕不加罪盖陛
下披至情廓圣度以来天下之言如此而私秘所闻不
敢一吐是臣子负陛下也方今政令烦苛民不堪扰风
俗险薄法不能胜未暇一二陈之而特以判左右之忠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353-0297c.png
邪为本臣生于草莱不识朝廷之士特怪左右之人有
指元祐之臣为奸党者必邪人也使汉之党锢唐之牛
李之祸将复见于今日甚可骇也夫毁誉者朝廷之公
议故责授朱崖军司户司马光左右以为奸而天下皆
曰忠今宰相章惇左右以为忠而天下皆曰奸此何理
也臣请略言奸人之迹夫乘时抵巇以盗富贵探微揣
端以固权宠谓之奸可也苞苴满门私谒踵路阴交不
逞密结禁廷谓之奸可也以奇使淫巧荡上心以倡优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353-0297d.png
女色败君德独操赏罚自报恩怨谓之奸可也蔽遮主
听排斥正人微言者坐以刺讥直谏者陷以指斥以杜
天下之言掩滔天之罪谓之奸可也凡此数者光之有
乎惇之有乎夫有实者名随之无其实而有其名谁肯
信之传曰谓狐为狸非特不知狐又不知狸是故以佞
为忠必以忠为佞于是乎有谬赏滥罚赏谬罚滥佞人
徜徉如此而国不乱未之有也光忠信直谅闻于华夷
虽古名臣未能过而谓之奸是欺天下也至如惇狙诈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353-0298a.png
凶险天下士大夫呼曰惇贼贵极宰相人所具瞻以名
呼之又指为贼岂非以其孤负主恩玩窃国柄忠臣痛
愤义士不服故贼而名之指其实而号之以贼邪京师
语曰大惇小惇殃及子孙谓惇与其御史中丞安惇也
小人譬之蝮蝎其凶忍害人根乎天性随遇必发天下
无事不过贼陷忠良破碎善类至缓急危疑之际必自
反覆畜跋扈不臣之心比年以来谏官不论得失御史
不劾奸邪门下不驳诏令共持喑默以为得计昔李林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353-0298b.png
甫窃相位十有九年海内怨痛而人主不知顷邹浩以
言事得罪大臣拱而观之同列无一语者又从而挤之
夫以股肱耳目治乱安危所系而一切若此陛下虽有
尧舜之聪明将谁使言之谁使行之夫日阳也食之者
阴也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而阴干阳故
其变为大惟陛下畏天威听明命大运乾刚大明邪正
毋违经义毋郁民心则天意解矣若夫伐鼓用币素服
彻乐而无修德善政之实非所以应天也帝览而善之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353-0298c.png
以为相州教授 召龚夬为殿中侍御史陈瓘邹浩为
左右正言韩忠彦等荐之也御史中丞安惇言邹浩复
用虑彰先帝之失帝曰立后大事也中丞不言而浩独
敢言何为不可复用惇惧而退陈瓘言陛下欲开正路
取浩既往之善惇乃狂惑主听规骋其私若明示好恶
当自惇始遂出惇知潭州 夏四月丁巳复范纯仁等
官时纯仁在永州帝遣中使赐以茶药谕之曰皇帝在
藩邸太皇太后在宫中知公先朝言事忠直今虚相位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353-0298d.png
以待不知目疾如何用何人医之纯仁顿首谢徙居邓
州在道拜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乙宫使制词有曰岂惟
尊德尚齿昭示宠优庶几鲠论嘉谋日闻忠告纯仁闻
制泣曰上果用我矣死有馀责既又遣中使趣纯仁入
纯仁乞归养疾帝不得已许之每见辅臣问安否且曰
范纯仁得一识面足矣时苏轼亦自昌化移廉徙永更
三赦复提举成都玉局观 乙酉蔡卞罢卞专托绍述
之说上欺天子下胁同列凡中伤善类皆密疏建白然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353-0299a.png
后请帝亲札付外行之章惇虽巨奸然犹在其术中惇
轻率不思而卞深阻寡言议论之际惇毅然主持卞或
噤无一语一时论者以为惇迹易明卞心难见至是龚
夬论惇卞之恶大略以为昔日丁谓当国号为恣睢然
不过陷一寇准而已及惇则故老元辅侍从台省之臣
凡天下之所贤者一日之间布满岭海自有宋以来未
之闻也当是时惇之威势震于海内此陛下所亲见盖
其立造不根之语文致悖逆之罪是以人人危惧莫能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353-0299b.png
自保俾忠臣义士朽骨衔冤于地下子孙禁锢于炎荒
海内之人愤闷而不敢言皆以归怨先帝其罪如此尚
何俟而不正典刑哉卞事上不忠怀奸深阻凡惇所为
皆卞发之为力居多望采公论昭示显黜未报台諌陈
师锡陈次升陈瓘任伯雨张庭坚等极论卞罪浮于惇
乞正典刑以谢天下乃出知江宁台谏论之不已遂以
秘书少监分司池州 己丑追复文彦博王圭司马光
吕公著吕大防刘摰等三十三人官韩忠彦言之遂有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353-0299c.png
是诏 六月陈瓘论邢恕矫诬定策之罪安置均州
九月辛未章惇罢惇为相专国复怨引蔡卞林希黄履
来之邵张商英等居要地任言责由是正人无一得免
死者祸及其孥屡兴大狱以陷忠良天下嫉之及兼山
陵使灵舆陷淖中踰宿而行台谏丰稷等劾其不恭罢
知越州 冬十月丙申安惇蹇序辰除名放章惇于潭
州惇既罢陈瓘等以为责轻复论惇在绍圣中置看详
元祐诉理局凡于先朝言语不顺者加以钉足剥皮斩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353-0299d.png
颈拔舌之刑其惨刻如此看详之官如安惇蹇序辰等
受大臣讽谕迎合绍述之意传致语言指为谤讪遂使
朝廷纷纷不已考之公论宜正典刑于是二人并除名
放归田里而贬惇武昌节度副使居潭州 蔡京林希罢
时侍御史陈师锡上疏言京卞同恶迷国误朝而京好
大喜功日夜结交内侍戚里以觊大用若果用之天下
治乱自是而分祖宗基业自是而隳矣龚夬亦言蔡京
治文及甫狱本以偿报私仇始则上诬宣仁终则归咎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353-0300a.png
先帝必将族灭无辜以逞其欲臣料当时必有案牍章
疏可以见其煅炼附会愿考證其实以正奸臣之罪皆
未报会中丞丰稷召自河南初入对与京遇京谓之曰
天子自外服召公中执法今日必有高论稷正色曰行
自知之是日论京奸状帝犹未纳台谏陈瓘江公望等
相继言之帝亦不听稷曰京在朝吾属何面目居此复
力论之始出知永兴军言者不已乃夺职居杭州右司
谏陈祐复论林希绍圣初党附权要词命丑诋之罪乃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353-0300b.png
削端明殿学士徙知扬州 丁酉以韩忠彦曾布为尚
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布初附章惇凡惇所为
多布所建白及不得同省始与乖异元符中惇以士心
不附欲荐引名士且乞正所夺司马光吕公著等赠谥
布以为无益沮之且奏人主操柄不可倒持今自丞弼
以至言者知畏宰相不知畏陛下其意盖欲倾惇会哲
宗崩而止及帝即位锐意图治延进忠鲠布因力排绍
圣之人而去之既拜相其弟翰林学士肇引嫌出知陈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353-0300c.png
州言于布曰兄方得君当引用善人翊正道以杜惇卞
复起之萌而数月以来所谓端人吉士继迹去朝所进
以为辅佐侍从台諌往往皆前日事惇卞者一旦势异
今日必首引之以为固位计思之可为恸哭比来主意
已移小人道长进则必论元祐人于帝前退则尽排元
祐人于要路异时惇卞纵未至一蔡京足以兼二人可
不深虑乎布不能从布之拜相也御史中丞丰稷欲率
台属论之遂迁稷工部尚书稷力乞补外不允谢表有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353-0300d.png
内侍已成于怨府佞人方剡于奏章之语上问佞人为
谁曰曾布陛下斥布则天下事定矣 己未诏禁曲学
偏见妄意改作以害国事者 十一月庚午诏改明年
元年议以元祐绍圣均有所失欲以大公至正消释朋
党遂改元为建中靖国诏下御史中丞王觌言建中之
名虽取皇极然重袭前代纪号非是宜以德宗为戒时
任事者多乖异不同觌言尧舜禹相授一道尧不去四
凶而舜去之尧不举元凯而舜举之事未必尽同文王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353-0301a.png
作邑于丰而武王治镐文王关市不征泽梁无禁周公
征而禁之不害其为善继善述神宗作法于前子孙当
守于后至于时异事殊须损益者损益之于理固未为
有失也当国者忿其言遂改为翰林学士由是邪正杂
进矣初曾布密陈绍述之说帝不能决以问给事中徐
绩绩对曰圣意得非欲两存乎天下之事有是与非朝
廷之人有忠与佞若不考其实姑务两存臣未见其可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353-0301b.png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春正月壬戌朔有流星光烛地自
西南入尾抵距星是夕有赤气起东北亘西南中函白
气将散复有黑祲在旁右正言任伯雨言正岁之始建
寅之月其卦为泰年当改元时方孟春而赤气起于暮
夜之幽以一日言之日为阳夜为阴以四方言之东南
为阳西北为阴以五色推之赤为阳黑与白为阴以从
事推之朝廷为阳宫禁为阴中国为阳外国为阴君子
为阳小人为阴此宫禁阴谋下干上之證也渐冲正而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353-0301c.png
西散为白而白主兵此外域窃发之證也天心仁爱以
灾异为警戒陛下进忠良绌邪佞正名分击奸恶使小
人无得生犯上之心则灾异可变为休祥矣又言比日
内降寖多或恐矫传制命汉之鸿都卖爵唐之墨敇斜
封此近监也 范纯仁卒遗表言宣仁之诬谤未明致
保佑之忧勤不显又劝帝清心寡欲约己便民绝朋党
之论察邪正之归凡八事谥忠宣 二月丁巳贬章惇
为雷州司户参军初任伯雨论章惇久窃朝柄迷国罔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353-0301d.png
上毒流缙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志睥睨万乘不
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寘陛下与皇后于何
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
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善者再
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
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
为可杀也章八上未报会台谏陈瓘陈次升等复极论
之乃贬惇为雷州司户参军初苏辙谪雷州不许占官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353-0302a.png
舍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民究治以僦
劵甚明乃止至是惇问舍于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丞
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后徙睦州死 三月罢权给事
中任伯雨伯雨初为右正言半岁之间凡上一百八疏
大臣畏其多言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
不听抗论愈力时曾布欲和调元祐绍圣之人伯雨言
人才固不当分党与然自古未有君子小人杂然并进
可以致治者盖君子易退小人难退二者并用终于君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353-0302b.png
子尽去小人独留唐德宗坐此致播迁之祸建中乃其
纪号不可以不戒既而欲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
郎 六月戊午尚书范纯礼罢时韩忠彦虽首相而曾
布专政渐进绍述之说讽中丞赵挺之排击元祐诸臣
纯礼从容言于帝曰迩者朝廷命令莫不是元丰而非
元祐以臣观之神宗立法之意固善吏推行之或有失
当以致病民宣仁听断一时小有润色盖大臣识见异
同非必尽怀邪为私也今议论之臣有不得志故挟此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353-0302c.png
以藉口以元丰为是则欲贤元丰之人以元祐为非则
欲斥元祐之士其心岂恤国事直欲快私忿以售其奸
不可不深察也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谓驸马都尉
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
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遂罢知颖昌府 帝初政
虚心纳諌海内想望庶几庆历之治曾布入相遂右绍
述谏官陈祐六疏劾之不从赐罢降敇以观望推引责
之右司谏江公望闻而求对面请其故上曰祐意在逐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353-0302d.png
布引李清臣为相耳公望言臣不知其他但近者易言
官者三逐諌官者七非朝廷美事因袖疏力言丰祐政
事得失且曰陛下若自分彼此必且起祸乱之源上意
感格业从之矣会前太学博士范致虚上书言太学取
士法不当变且言臣读御制泰陵挽章曰同绍裕陵此
陛下孝弟之本心也臣愿守此而已江公望又上疏言
自先帝有绍述之意辅政非其人以媚于己为同忠于
君为异借威柄以快私隙使天下骚然泰陵不得尽继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353-0303a.png
述之美元祐人才皆出于熙丰培养之馀遭绍圣窜逐
之后存者无几矣神考与元祐之臣其先非有射钩斩
袪之隙也先帝信仇人而黜之陛下若立元祐为名必
有元丰绍圣为之对有对则争兴争兴则党复立矣陛
下改元诏旨亦称思建皇极端好恶以示人本中和而
立政皇天后土实闻斯言今若渝之奈皇天后土何帝
尝以示范纯礼纯礼赞之乞褒迁公望以劝来者会蔡
王府相告有不逊语及于王公望乞勿以无根之言加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353-0303b.png
诸至亲遂坐罢 秋七月丙戌安焘罢时焘密奏绍圣
元符以来用事者假绍述之虚名以诳惑君父上则欲
固位而挟私仇下则欲希进而肆朋附并为一谈牢不
可破彼自为谋则善矣未尝有毫发为朝廷计也当熙
宁元丰间内外府库无不充衍自绍圣元符以来倾府
库竭仓廪以供开边之费愿陛下罢无益之人厚公私
之积早计而预图之则天下幸甚又言东京党祸已萌
愿戒履霜之渐语尤激切上不悦遂自枢密院出知河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353-0303c.png
阳府 八月陈瓘上疏言臣尝乞别修神宗实录以成
一代之典而不闻施行盖绍圣史臣今为宰相故也不
报瓘议论持平务存大体不以细故藉口未尝及人晻
昧之过时兼权给事中曾布专主绍述取王安石熙宁
间所记日录以为依据欲引瓘附己使人语瓘谓将去
权即真瓘语子正汇曰吾与宰相议事多不合今若此
是欲以官爵相饵也明日遂投书于布论其尊私史而
压宗庙缘边费而坏先政违神考之志坏神考之事即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353-0303d.png
此二者天下所共知而圣主不得闻其说蒙蔽之患孰
大于此布得书大怒瓘复录所上布书及所尝著日录
辨国用须知以上三省且乞敷奏早行窜黜遂黜瓘知
泰州瓘始著合浦尊尧集为十论尽辨其所纪载犹未
證言王安石之非及北归又著四明尊尧集为八门曰
圣训曰论道曰献替曰理财曰边机曰论兵曰处已曰
寓言始条分而件析之无婉词矣 冬十月召陆佃为
礼部侍郎佃上疏曰近时士大夫相倾竞进以善求事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353-0304a.png
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以忠厚为重迟以静退为卑
弱相师成风莫之或止正而救之实在今日夫善续前
人者不必因所为否者赓之善者扬焉元祐纷更是知
赓之而不知扬之之罪也绍圣称颂是知扬之而不知
赓之之过也愿咨谋仁贤询考政事惟其当之为贵大
中之期亦在今日也遂命修哲宗实录迁吏部尚书拜
尚书右丞 十一月庚辰诏改明年为崇宁
  蔡京擅国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353-0304b.png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复诏蔡京为翰林学士承
旨初供奉官童贯性巧媚善测人主微旨先事顺承以
故得幸及诣三吴访书画奇巧留杭累月蔡京与之游
不舍昼夜凡所画屏障扇带之属贯日以达禁中且附
语言论奏于帝所由是帝属意用京左阶道录徐知常
以符水出入元符皇后所太学博士范致虚与之厚因
荐京才可相知常入宫言之由是宫妾宦官众口一词
誉京遂起京知定州改大名会韩忠彦与曾布交恶布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353-0304c.png
谋引京自助乃有是召京首论二事其一言神宗一代
之史非绍圣无以察正元祐之诋谤今复诏参修是纷
更也愿令史官条具绍圣之所以掩蔽者示天下其二
言元祐置诉理所以雪先朝得罪之人绍圣命安惇蹇
序辰驳正固当然耳二人乃坐除名如此则诉理为是
矣夫二臣之罪不除则两朝之谤终在疏奏上益向之
 初邓绾之子洵武为起居郎恐不为清议所容常图
所以求知于上因入对言陛下乃神宗子今相忠彦乃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353-0304d.png
琦之子神宗行新法以利民琦常论其非今忠彦更神
宗之法是忠彦为人臣尚能绍述其父之志陛下为天
子反不能绍述先帝也必欲继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
又曰陛下方绍述先志群臣无助者乃作爱莫助之图
以献其图如史记年表例旁行七重别为左右左曰元
丰右曰元祐自宰相执政侍从台谏郎官馆阁学校各
为一重以能助绍述者序于左执政中惟温益蔡京一
二人馀不过三四若赵挺之范致虚王能甫钱遹之属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353-0305a.png
而已其序于右者则举朝辅相公卿百执事咸在皆指
为害政不欲绍述者帝出以示曾布而揭去左方一姓
名布请之帝曰蔡京也洵武谓非相此人不可以与卿
不同故去之布曰洵武既与臣见异臣安敢与议明日
改付温益益欣然奉行请相蔡京而籍异论者于是善
人皆不见容而帝决意相京矣乃进洵武中书舍人给
事中兼侍讲 罢礼部尚书丰稷稷初为谏官即论罢
蔡京又陈曾布之奸至是以积忤贵倖罢 十二月邢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353-0305b.png
恕吕嘉问路昌衡安惇蹇序辰蔡卞并复宫观寻与郡
召张商英赴阙
崇宁元年五月庚申韩忠彦罢左司諌吴材等论忠彦
变神考之法度逐神考之人材遂罢知大名府 己卯
陆佃罢佃每欲参用元祐人才尤恶奔竞尝曰人才无
大相远当以资历叙进少缓之则士知自重矣又曰今
天下势如人大病向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苟
为轻事改作是使之骑射也会御史请更惩元祐馀党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353-0305c.png
佃言于帝曰不宜穷治乃下诏云元祐诸臣各已削秩
自今无所复问言者亦勿辄言揭之朝堂言者用是论
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遂罢知亳州 庚
辰以许将温益为门下中书侍郎蔡京赵挺之为尚书
左右丞京素与屯田员外郎孙鼛善鼛尝曰蔡子贵人
也然才不胜德恐贻天下忧及是京谓之曰我若用于
天子愿助我鼛曰公诚能谨守祖宗之法以正论辅人
主示节俭以先百吏而绝口不言兵天下幸甚京默然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353-0305d.png
 闰月壬戌曾布罢布初用王安石荐在神宗时凡上
前所言皆安石所欲建明也又上书欲神宗专任安石
以刑罚胁制天下使无敢言哲宗亲政宰相章惇托绍
述以快私忿布赞之甚力惇兴大狱无能救解或阴挤
之惇逐而布总右揆欲以元祐兼绍圣而行故逐蔡京
至崇宁初知上意所向又力排韩忠彦而专其政引京
以自助京怀旧恨与布大异会布拟陈祐甫为户部侍
郎祐甫之子迪布之爱婿也京言布以爵禄私其所亲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353-0306a.png
布忿辨久之声色俱厉温益叱之曰曾布上前安得失
礼帝不悦殿中侍御史钱遹论之布请罢遂出知润州
 秋七月戊子以蔡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制
下之日赐坐延和殿命之曰神宗创法立制中道未究
先帝继之两遭帘帷变更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
志今特相卿卿可以教之京顿首谢曰敢不尽死 己
丑禁元祐法 甲午诏置讲议司于都省蔡京起于逐
臣一旦得志天下拭目所为而京阴托绍述之柄钳制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353-0306b.png
天子用熙宁条例司故事即都省置讲议司自为提举
讲议熙丰已行法度及神宗欲为而未暇者以其党吴
居厚王汉之等十馀人为僚属取政事之大者讲议之
凡所设施皆由是出而法度屡变无常矣 八月己卯
以赵挺之张商英为尚书左右丞商英为中书舍人谢
表历诋元祐诸贤及任翰林学士草蔡京拜相制极其
褒美故京引之 复绍圣役法 九月己亥立党人碑
于端礼门籍元符末上书人分邪正等黜陟之时元祐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353-0306c.png
元符末群贤贬窜死徙者略尽蔡京犹未惬意乃与其
客强浚明叶梦得籍宰执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公
亮吕大防刘摰范纯仁韩忠彦王圭梁焘王岩叟王存
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
辙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曾任待制以上官苏轼范
祖禹王钦臣姚勔顾临赵君锡马默王鼢孔文仲孔武
仲朱光庭孙觉吴安持钱协李之纯赵彦若赵卨孙升
李周刘安世韩川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王畏吕陶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353-0306d.png
王古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鲜于侁贾易邹浩张舜民馀
官程颐谢良佐吕希哲吕希绩晁补之黄庭坚毕仲游
常安民孔平仲司马康吴安诗张耒欧阳棐陈瓘郑侠
秦观徐常汤馘杜纯宋保国刘唐老黄隐王巩张保源
汪衍余爽常立唐义问余卞李格非商倚张庭坚李祉
陈佑任伯雨朱光裔陈郛苏嘉龚夬欧阳中立吴俦吕
仲甫刘当时马琮陈彦刘昱鲁君贶韩跋内臣张士良
鲁焘赵约谭裔王称陈询张琳裴彦臣武臣王献可张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353-0307a.png
巽李备胡凡百二十人等其罪状谓之奸党请御书刻
石于端礼门京等复请下诏籍元符末日食求言章疏
及熙宁绍圣之政者付中书定为正上正中正下三等
邪上邪中邪下三等于是钟世美以下四十一人为正
等悉加旌擢范柔中以下五百馀人为邪等降责有差
又诏降责人不得同州居住 冬十月戊寅蔡卞知枢
密院事 十二月丁丑诏邪说诐行非先圣贤之书及
元祐学术政事并勿施用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353-0307b.png
二年春正月乙酉安置任伯雨等十二人于远州蔡京
蔡卞怨元符末台谏之论已悉陷以党事同日贬窜任
伯雨昌化军陈瓘廉州龚夬化州陈次升循州陈师锡
柳州陈佑澧州李深复州江公望南安军常安民温州
张舜民商州马涓吉州丰稷台州初蔡京帅蜀张庭坚
在其幕府及入相欲引以自助庭坚不从京恨之至是
亦编管于象州 丁未以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
侍郎 三月乙酉诏党人子弟毋得至阙下寻又诏元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353-0307c.png
符末上书进士充三舍生者罢归以元祐学术聚徒教
授者监司觉察必罚无赦元符上书邪等人亦无得至
京师 丁亥策进士于集英殿时李阶举礼部第一阶
深之子陈瓘之甥也安忱对策言使党人之子阶魁南
宫多士无以示天下遂夺阶出身而赐忱第又黄定等
十八人皆上书邪等上临轩谓之曰若等攻朕短可也
神宗哲宗何负于若亦并黜之 夏四月丁卯诏毁司
马光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刘摰范百禄梁焘郑雍赵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353-0307d.png
瞻王岩叟十人景灵宫绘像乙亥诏毁范祖禹唐鉴及
三苏黄庭坚秦观文集 戊寅以赵挺之为中书侍郎
张商英吴居厚为尚书左右丞安惇同知枢密院事
除故直秘阁程颐名言者希蔡京意论颐学术颇僻素
行谲怪专以诡异聋瞽愚俗近以入山著书妄及朝政
诏毁颐出身以来文字其所著书令监司严加觉察范
致虚又言颐以邪说诐行惑乱众听而尹焞张绎为之
羽翼乞下河南尽逐学徒颐于是迁居龙门之南止四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353-0308a.png
方学者曰尊所闻行所知可矣不必及吾门也 八月
戊申张商英罢商英在绍圣时巧媚取容共倡绍述至
是与蔡京议论不合执法石豫御史朱绂余深奉京风
旨将劾奏之而无以为说乃取商英在元祐中尝著嘉
禾颂拟司马光于周公且酹祭光文有褒颂功德语因
请正其罚诏以商英论议反覆贪冒希求元祐之初诋
訾先烈台宪交章岂容在列落职知亳州名入元祐党
籍 时蔡京又自书奸党为大碑颁于郡县令监司长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353-0308b.png
吏厅皆刻石有长安石工安民当镌字辞曰民愚人固
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马相公者海内称其正直今谓
之奸邪民不忍刻也府官怒欲加之罪民泣曰被役不
敢辞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恐得罪后世闻者愧之
三年春正月铸当十大钱自太祖以来诸路置监铸钱
有折二折三当五随时立制未尝铸当十钱至是蔡京
将以利惑上始请铸于诸路与小平钱通行于时 时
四方承平府库盈溢京倡为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如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353-0308c.png
粪土屡朝所储大都扫地矣 以蔡攸为秘书郎攸京
长子也有宠于上至是赐以进士出身遂有是拜 夏
四月罢讲议司诏诸州见行新法文移许直达尚书省
其讲议司官属依制置三司条例司例推恩自张康国
以下迁官者几四十人尚书省复言追复先朝法度以
来无虑千百数尚惧讲求未尽乞令诸路官司有未兴
复者各具以闻从之 蔡京请置京西北路专切管干
通行交子所仿川峡路立伪造法通情转用并邻人不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353-0308d.png
告者皆罪之私造交子纸者罪以徒配已而令诸路更
用钱引准新样印制四川如旧法惟闽浙湖广不行钱
引赵挺之以为闽乃京乡里故得免焉 六月壬寅朔
图熙宁元丰功臣于显谟阁 癸酉辟雍初成诏荆国
公王安石孟轲以来一人而已其以配享孔子位次孟
轲吏部尚书何执中请开学殿使都人纵观 戊午诏
重定元祐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者合为一籍通三百
九人刻石于朝堂馀并出籍自今毋复弹奏户部尚书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353-0309a.png
刘极言汉唐失政皆自朋党始今日指前日之人为党
焉知后日不以今日为党乎大扺人之过恶自有公论
何必悉拘于籍而禁锢之哉蔡京大不怿风台臣劾之
出知蕲州 秋七月辛卯复行方田法 八月许将罢
将居政府十年不能有所建明中丞朱谔收将旧谢章
表析文句以为谤且谓将在元祐则尽更元丰之所守
在绍圣则阴匿元祐之所为遂罢知河南府谔蔡京之
党也 九月乙亥以赵挺之吴居厚为门下中书侍郎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353-0309b.png
张康国邓洵武为尚书左右丞绍圣中蔡京治役法荐
康国为属及京当国定党籍绍述康国皆预密谋故京
引援之甚力自福建转运判官不三岁入翰林为承旨
遂拜左丞 以胡师文为户部侍郎初东南六路粮斛
自江浙起纲至于淮甸以及真扬楚泗为仓七以聚蓄
军储复自楚泗置汴纲搬运上京以江淮发运使董之
故常有六百万石以供京师而诸仓常有数年之积州
郡告歉则折收上价谓之额斛计本州岁额以仓储代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353-0309c.png
输京师谓之代发复于丰熟以中价收籴榖贱则官籴
不至伤农饥歉则令民纳钱民以为便本钱岁增兵食
有馀其法良善及蔡京当国始求羡财以供侈费于是
以其姻家胡师文为发运使以籴本数百万缗充贡入
为户部侍郎自是继者效尤时有进献而本钱竭矣本
竭则不能增籴储积空而输搬之法坏矣
四年春正月蔡卞罢卞立心倾邪一意妇翁王安石所
行为至当以兄京晚达而位在上致已不得相故二府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353-0309d.png
政事时有不合至是京请以童贯为制置使卞言不宜
用宦者必误边计京于帝前诋卞卞求去遂出知河南
府 三月以赵挺之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窜知
庆州曾孝序于岭南初孝序察访湖北过阙蔡京畏孝
序见帝言舒亶事密遣客以美官啖之孝序不从又与
京论讲议司事曰天下之财贵于通流取民膏血以聚
京师恐非太平法京衔之遂出知庆州至是京行结籴
俵籴之法尽括民财充数孝序上疏曰民力殚矣一有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353-0310a.png
逃移谁与守邦京益怒遣御史宋圣宠劾其私事追逮
其家人锻鍊无所得但言约日出师几误军期除名窜
岭表 六月戊子赵挺之罢初帝以蔡京独相谋置右
辅京力荐挺之遂拜尚书右仆射既相与京争权屡陈
京奸恶且请去位以避之遂罢
五年春正月戊戌彗出西方其长竟天甲辰以吴居厚
为门下侍郎刘逵为中书侍郎乙巳以星变避殿损膳
诏求直言刘逵请碎元祐党人碑宽上书邪籍之禁帝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353-0310b.png
从之夜半遣黄门至朝堂毁石刻明日蔡京见之厉声
曰石可毁名不可灭也 丁未太白昼见赦除党人一
切之禁权罢方田之法及诸州岁贡供奉物诏崇宁以
来左降者无间存没稍复其官尽还诸徙者 二月丙
寅蔡京罢京怀奸植党威福在其手托绍述之名纷更
法制贬斥群贤增修财利之政务以侈靡惑人主动以
周官惟王不会为说每及前朝惜财省费者必以为陋
至于土木营造率欲度前规而侈后观时天下久平吏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353-0310c.png
员冗滥节度使至八十馀员留后观察下及遥郡刺史
多至数千员学士待制中外百五十员置应奉司御前
生活所营缮所苏杭造作局其名杂出大率争以奇巧
为功而花石纲之害为尤甚至是因彗星见帝悟其奸
凡所建置一切罢之而免京为中太乙宫使留京师言
者论不已中丞吴执中言于帝曰进退大臣当全体貌
帝为京下诏戒饬言者乃已 以赵挺之为尚书右仆
射兼中书侍郎蔡京既罢帝召见挺之曰京所为一如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353-0310d.png
卿言复拜右相挺之与刘逵同心辅政凡京所行悖理
虐民之事稍稍釐正之然挺之知虑后患每建白务开
其端而使逵毕其说逵亦欲自以为功直情不顾初蔡
京兴边事用兵累年至是帝临朝语大臣曰朝廷不可
与四方生隙衅端一开兵连祸结生民肝脑涂地岂人
主爱民之意哉挺之退谓同列曰上志在息兵吾曹所
宜将顺时执政皆京党但微笑而已 三月丙申诏星
变已消罢求直言寻复方田诸法及诸州岁贡供奉物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353-0311a.png
 己未赐礼部进士及第出身六百七十人时蔡嶷揣
蔡京且复用其所对策曰熙丰之德业足以配天不幸
继之以元祐绍圣之缵述足以永赖不幸继之以靖国
陛下两下求言之诏冀以闻至言收实用也而见于元
符之末者方且幸时变而肆奸言乘间隙而投异意诋
诬先烈不以为疑动摇国是不以为惮愿逆处其未至
而绝其原于是擢为第一以所对策颁天下 己未刘
逵罢时蔡京令其党进言于帝曰京之改法度皆禀上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353-0311b.png
旨非私为之今一切皆罢恐非绍述之意帝惑其说复
有用京之意然群臣未有觉者郑居中往来郑妃父绅
所知之即入见言陛下所建立皆学校礼乐居养安济
等法乃厚下裕民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乃更张耶帝悦
居中退语礼部侍郎刘正夫正夫因请对语与居中合
帝遂疑逵擅政于是京党御史余深石公弼论逵专恣
反覆陵蔑同列引用邪党出逵知亳州
大观元年春正月甲午以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353-0311c.png
侍郎壬寅吴居厚罢壬子以何执中为中书侍郎邓洵
武梁子美为尚书左右丞子美初为河北转运使倾漕
计以奉上至损缗钱三百万市北珠以进由是诸路漕
臣效尤争进羡馀矣北珠出于女真子美市于辽辽嗜
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女真深怨之而子美用是
显 二月己卯复行方田 三月丁酉赵挺之罢以何
执中邓洵武为门下中书侍郎梁子美朱谔为尚书左
右丞 以郑居中同知枢密院事蔡京之再相也居中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353-0311d.png
有力焉京荐之初居中直学士院自言为郑贵妃从兄
弟妃家世微亦倚以为重及居中入枢府妃时已贵重
于居中无所赖乃用宦者黄经臣计以亲嫌为请改授
中太乙宫使居中不怿蔡京为言枢府本兵之地非三
省执政用亲无嫌经臣沮之于是居中疑京援已不力
怨之 以蔡攸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 以叶梦得为起
居郎时蔡京再相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梦得上言
周官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所谓废置赏罚者王之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353-0312a.png
事也太宰得以诏王而不得自专夫事不过可不可二
者而已以为可而出于陛下则今不可复今徒以大臣
进退为可否无乃陛下有未了然于中者乎上喜曰迩
来士多朋比媒进卿言独无观望遂除起居郎时用事
者喜小有才梦得言自古用人必先辨贤能贤者有德
之称能者有才之称故先王常使德胜才不使才胜德
崇宁以来在内惟取议论与朝廷同者为纯正在外惟
取推行法令速成者为干敏未闻器业任重识度经远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353-0312b.png
者特有表异恐用才太胜愿继今用人以有德为先上
然之 九月贬侍御史沈畸监信州酒税窜御史萧服
于处州时蔡京怨刘逵会苏州盗铸钱狱起京欲陷逵
妇兄章綖兄弟遣开封尹李孝寿鞫之株连者千馀人
彊抑使承死者甚众京犹以为缓遣侍御史沈畸御史
萧服往代畸至苏即日决释无左證者七百人叹曰为
天子耳目司而可傅会权要杀人以苟富贵乎遂阅实
平反以闻京大怒贬畸监信州酒税服羁管处州而綖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353-0312c.png
竟窜海岛 闰十月复以郑居中同知枢密院事居中
既怨蔡京遂阴与张康国比而间京都水使者赵霆得
两首龟于黄河献以为瑞京曰此齐小白所谓象罔见
之而霸者也居中言首岂有二人皆骇异而京独主之
殆不可测帝命弃龟金明池谓居中爱已故申前命
流太庙斋郎方轸于岭南时轸上书言蔡京睥睨社稷
内怀不道专以绍述熙丰之说为自媒之计内而执政
侍从外而帅臣监司无非其门人亲戚京每有奏请尽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353-0312d.png
作御笔行出语人曰此上意也明日不行又语人曰京
实启之也善则称已过则称君必欲陛下敛天下之怨
而后已自元符末陛下嗣服忠义之士投匦者无日无
之京分为邪等黥配编置不齿仕籍则谁肯为陛下言
哉京又使子攸日以花石禽鸟为献欲愚陛下使不知
天下治乱臣以为京必反也请诛京诏宣示京京请下
轸狱竟流岭南 十一月壬子朔日食蔡京以不及所
当食分率群臣称贺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353-0313a.png
二年春正月戊寅加蔡京太师
三年三月壬申张康国暴卒康国始因附蔡京而进及
在枢府寖为崖异时帝恶京专愎阴令康国阻其奸且
许以相京忌康国遂引吴执中为中丞执中将论康国
康国先知之旦奏事留白帝曰执中今日入对必为京
论臣臣愿避位既而执中对果陈其事帝怒黜执中至
是康国早朝退趋殿庐得疾仰天吐舌舁至待漏院卒
或疑中毒云 六月丁丑蔡京罢京专国日久中丞石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353-0313b.png
公弼殿中侍御史张克公劾京罪恶章数十上上亦厌
京遂罢为太乙宫使初上为端王时大使局有郭天信
者言王当有天下及即位言验得宠每奏天文必指陈
以撼京密白日中有黑子帝为之恐后屡白不已上始
疑京故罢 辛巳以何执中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
郎执中一意谨事蔡京遂代为首相太学生陈朝老诣
阙上书曰陛下即位以来五命相矣若韩忠彦之庸懦
曾布之赃污赵挺之之蠢愚蔡京之跋扈皆天下所不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353-0313c.png
堪者今陛下知蔡京之奸解其相印天下之人鼓舞有
若更生及相执中中外黯然失望执中虽不敢若京之
蠹国害民然碌碌常质初无过人天下败坏至此如人
一身脏腑受沴已深岂庸庸之医所能起乎执中夤缘
攀附致位二府亦已大幸遽俾之经体赞元是犹以蚊
负山多见其不胜任也疏奏不省 十一月己巳蔡京
进楚国公致仕仍提举修哲宗实录朝朔望石公弼言
蔡京盘旋京师无去志馀威震于群臣愿持必断之决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353-0313d.png
以消后悔殿中侍御史洪彦升言蔡京再居元宰假绍
述之名一切更张败坏先朝法度朋奸误国公私困弊
既已上印而偃蹇都城上凭眷顾之恩中怀跋扈之志
愿早赐英断遣之出京殿中侍御史毛注言京擅持威
福动摇中外以翰林学士叶梦得为腹心交植党与帝
为逐梦得提举洞霄宫而迁注侍御史注复极论京受
孟翊妖奸之书与逆人张怀素游处引凶朋林摅置政
府用所亲宋乔年尹京其门人播传咸谓陛下恩眷不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353-0314a.png
衰行且复用太学生陈朝老亦疏京恶十四事乞投畀
远方以禦魑魅皆不报
四年二月己丑以余深为门下侍郎张商英为中书侍
郎侯蒙同知枢密院事蔡京既免商英自峡州起知杭
州过阙赐对因奏曰神宗修建法度务以去大害兴大
利今诚一一举行则尽绍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变
但不失其意足矣遂留居政府帝尝从容问蒙曰蔡京
何如人也蒙对曰使京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353-0314b.png
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五月丙辰以彗星见诏
侍从官直言指陈阙失石公弼等遂极论蔡京罪张克
公亦论蔡京辅政八年权震海内轻赐予以蠹国用托
爵禄以市私恩役将作以葺居第用漕船以运花石名
为祝圣而脩塔以壮临平之山托言灌田而决水以符
兴化之谶法名退送门号朝京方田扰安业之民圜土
聚徙郡之恶及不轨不忠之罪凡数十事毛注又论京
罪积恶大天人交谴虽罢相致政犹怙恩恃宠偃居赐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353-0314c.png
第以致上天威怒推原其咎实在于京考京之罪盖不
可以缕数陛下去党碑以开自新之路京疾其异已而别
为禁防陛下颁明诏以来天下之言京恶其议已而重
寘于法声焰所震中外愤疾宜早令去国消弥天变
甲子贬蔡京出居杭州 六月乙亥以张商英为尚书
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初蔡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
英能立异同更称为贤帝因人望而相之时久旱彗星
中天商英受命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帝喜因大书商霖二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353-0314d.png
字赐之 十二月张商英请编熙宁元丰事号皇宋政
典诏就尚书省置局商英谓蔡京以绍述为名但劫制
人主禁锢士大夫耳故作政典以黜其妄
政和元年八月乙未复以蔡京为太子太师 丁巳张
商英罢商英为政持平改蔡京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
以平泉货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盐钞法以通商旅蠲
横敛以宽民力劝帝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倖帝严惮之
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时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353-0315a.png
称商英忠直然意广才疏凡所当为先于公座诵言故
不便者得预为计初何执中与蔡京同相凡营立皆预
议至是恶商英出已上与郑居中日夜酝织其短先使
言者论其门下客唐庚窜知惠州时方技郭天信有宠
于上商英因与往来事觉居中因讽中丞张克公并论
之遂罢政出知河南府 冬十月羁管陈瓘于台州瓘
以忤蔡京窜郴州瓘子正汇在杭讼京有动摇东宫迹
杭守蔡嶷执正汇送京师阴告京俾为计事下开封府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353-0315b.png
并逮治瓘尹李孝寿逼使證其妄瓘曰正汇闻京将不
利社稷传于道路瓘岂得预知以所不知忘父子之恩
而指其为妄则情有所不忍挟私情以符合其说又义
所不为京之奸邪必为国祸瓘固尝论之于谏省亦不
待今日语言间也内侍黄经臣莅鞫闻其辞失声叹息
谓曰主上正欲得实但如言以对可也狱具正汇犹以
所告失实流海上瓘安置通州帝命取瓘所著尊尧集
张商英先已取其集将上而商英罢相瓘遂表奏乞进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353-0315c.png
尊尧集于御前开拆仍于奏牍寓意言王安石不宜配
享宣圣庙帝谓其语言无绪并系诋诬羁管台州初安
石尝著日录八十卷瓘谓安石此书诋讪宗庙及瓘贬
廉州乃著合浦尊尧集以日录诋诬之罪归于蔡卞后
又著四明尊尧集痛绝王氏以发扬熙宁用舍宰臣本
末之绪而自明改过之心至是贬台州何执中奉行蔡
京意旨起迁人石悈知台州欲寘瓘以必死悈至执瓘
至庭大陈狱具将胁以死瓘揣知其意大呼曰今日之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353-0315d.png
事岂被制旨耶悈失措始告之曰朝廷令取尊尧集耳
瓘曰然则何用如许使君知尊尧所以立名乎盖以神
考为尧主上为舜尊尧何得为罪时相学术短浅为人
所愚君所得几何乃亦不畏公议干犯名分乎况尊尧
集已上进矣悈惭揖瓘使退所以窘辱之者百端终不
能害执中怒罢悈瓘生平论京兄弟皆披摘其处心发
露其情慝最所忌恨故得祸最酷
二年二月戊子诏蔡京复以太师致仕赐第京师京自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353-0316a.png
杭州召还帝宴之于内苑太清楼 夏四月复行方田
 五月乙巳诏蔡京三日一至都堂议事京患言者议
己乃作御笔密进而丐帝亲书以降谓之御笔手诏违
者以违制坐之事无巨细必托以行至有不类帝书者
群下亦莫敢言由是贵戚近臣争相请求至使中人杨
球代书号曰书杨 吕中曰自奸臣创御笔之令凡私
意所欲为者皆谓御笔行之违者有刑于是给舍不得
缴台諌不得言而纪纲坏矣昔有劝仁宗揽权者上曰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353-0316b.png
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从中出此言真为万世法 八月
焚元祐制词 九月更定官名蔡京率意自用欲更置
官名以继元丰之政乃首更开封守臣为尹牧由是府
分六曹县分六案内侍省职悉仿机庭之号脩六尚局
建三卫郎遂诏太师太傅太保古三公之官今为三师
古无此称合依三代为三公为真相之任司徒司空周
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官皆非三公并宜罢仍立三
孤为次相之任更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尚书左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353-0316c.png
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罢
尚书令及文武勋官而以太尉冠武阶然是时员既冗
滥名且混杂甚者走马承受升拥使华黄冠道流亦滥
朝品元丰之制至此大坏
三年春正月癸酉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子雱为临川伯
从祀孔子庙廷
五年秋七月诏建明堂于寝庙之南以蔡京为明堂使
开局兴工日役万人 八月安置太子詹事陈邦光于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353-0316d.png
池州初蔡京献太子以大食国琉璃酒器罗列宫庭太
子怒曰天子大臣不闻以道义相训乃持玩好之具荡
吾志耶命左右碎之京闻邦光实激太子讽言者击逐

六年夏四月庚寅诏蔡京三日一朝正公相位总治三
省事 五月庚子以郑居中为少保太宰刘正夫为少
宰邓洵武知枢密院事时蔡京大兴工役民不聊生变
乱法度吏无所师郑居中每为帝言帝亦恶京专乃拜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353-0317a.png
居中太宰使伺察之又以正夫议论数与京异拜为少

七年六月戊午朔以明堂成进封蔡京为鲁国公京辞
两国不拜诏官其亲属二人 八月癸亥郑居中罢居
中与蔡京不相能至是以母丧去位京惧其起复以居
中王圭婿也乃使蔡确子懋重理定策事以沮遂追封
确清源郡王御制文立石墓前欲借撼居中然卒不能
害 十二月窜侍御史黄葆光于昭州初葆光为左司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353-0317b.png
谏始莅职即言三省吏猥多乞非元丰旧制者一切革
去帝命釐正之一时士论翕然蔡京怒其异已密白帝
降内批云当丰亨豫大之时为衰乱减省之计徙为符
宝郎明年复拜侍御史至是大旱帝以为念葆光上疏
言蔡京彊悍自专侈大过制无君臣之分郑居中余深
依违畏避不能任天下之责故致灾异疏上不报京权
势震赫举朝结舌葆光独出力攻之京惧中以他事遂
有是窜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353-0317c.png
宣和元年九月道德院生金芝帝幸观之遂幸蔡京第
时京子倏攸翛及攸子行皆为大学士鞗尚帝女茂德
帝姬家人厮养亦居大官媵妾封夫人每侍上恒以君
臣相悦为言帝时乘轻车小辇频幸其第命坐传觞略
用家人礼京谢表有云主妇上寿请酬而肯从稚子牵
衣挽留而不却盖实事也 加蔡攸开封仪同三司攸
有宠于帝进退无时与王黼得预宫中秘戏或侍曲宴
则攸黼著短衫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中多道市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353-0317d.png
井淫媟谑浪语以献笑取悦攸妻宋氏出入禁掖攸子
行领殿中监宠信倾其父攸尝言于帝曰所谓人主当
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能几何岂徒自劳苦帝深
纳之 冬十月甲戌以绍述熙丰政事书布告天下
十二月丙申编管正字曹辅于郴州帝自政和以来多
微行始民间犹未知及蔡京谢表有轻车小辇七赐临
幸之语自是邸报传之四方而臣僚阿顺莫敢言曹辅
上疏谏曰陛下厌居法宫时乘小辇出入尘陌郊坰极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353-0318a.png
游乐而后返道路之言始犹有忌今乃谈以为常臣不
意陛下当宗社付托之重玩安忽危一至于此夫君之
与民本以人合合则为腹心离则为楚越畔服之际在
于斯须甚可畏也昔者仁祖视民如子悯然惟恐或伤
一旦宫闱少宽卫士辄踰禁城几触宝瑟谚有之盗憎
主人主人何负于盗哉况今蚩愚之民见差科日增岂
能一一安分万一乘舆不戒之初一夫不逞包藏祸心
虽神灵垂护然亦损威伤重矣又况有臣子不忍言者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353-0318b.png
可不戒哉臣愿陛下深居高拱临之以穹昊至高之势
行之以日月有常之度及其出也太史择日有司除道
三卫百官以前以后若曰省烦约费则临时降旨稍为
裁节比诸微服不犹愈乎帝得疏出示宰臣令付都堂
审问余深曰辅小官何敢论大事辅曰大官不言故小
官言之官有大小爱君之心一也王黼阳顾张邦昌王
安中曰有是事乎皆应以不知辅曰兹事虽里巷小民
无不知相公当国独不知耶曾此不知焉用彼相黼怒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353-0318c.png
令吏从辅受词辅操笔曰区区之心一无所求爱君而
已退待罪于家黼奏不重责辅无以息浮言遂编管郴
州初辅将有言知必𫉬罪召子绅来付以家事乃闭户
草疏夕有恶鸟鸣屋脊声若纺轮心知其有祸弗恤也
及贬怡然就道
二年六月戊寅诏蔡京致仕京专政日久公论益不与
帝亦厌薄之子攸权势既与父相轧浮薄者复间焉由
是父子各立门户遂为仇敌攸别居赐第一日诣京京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353-0318d.png
正与客语使避之攸甫入遽起握父手为诊视状曰大
人脉势舒缓得无有不适乎京曰无之攸曰禁中方有
公事即辞去客窃窥见以问京京曰君固不解此耶儿
欲以为吾疾而罢我耳阅数日果以太师鲁国公致仕
仍朝朔望 十一月以王黼为少保太宰初京致仕黼
阳顺人心悉反其所为四方翕然称为贤相及拜太宰
遂乘高为邪多畜子女玉帛自奉僣拟禁省稍袭京迹
六年十一月王黼罢黼位元宰每陪曲宴亲为俳优鄙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353-0319a.png
贱之役以献笑取悦太子闻而恶之黼以郓王楷有宠
阴为画夺宗之计未成及帝幸其第观芝而黼第与梁
师成连墙穿便门往来帝始悟其与师成交结状还宫
眷待顿衰李邦彦素与黼不协阴结蔡攸共毁之会中
丞何㮚论黼奸邪专横十五事遂诏黼致仕其党胡松
年等皆罢 十二月诏蔡京复领三省事王黼既致仕
朱勔力劝用京帝从之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治
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至代京入奏事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353-0319b.png
绦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
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
户部侍郎媒蘖密谋斥逐朝士创宣和库式贡司四方
之金帛与府藏之所储尽拘括以实之为天子私财白
时中李邦彦等惟奉行文书而已
七年夏四月勒蔡京致仕蔡绦钟爱于京擅权用事其
兄攸嫉之数言于帝请杀绦帝不许白时中李邦彦亦
恶绦乃与攸发绦奸私事帝怒欲窜之京力丐免乃止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353-0319c.png
勒停侍养因安置韩梠于黄州褫绦侍读毁赐出身敇
欲以撼京而京犹未有去志帝乃命童贯诣京令上章
谢事贯至京泣曰上何不容京数年当有相谗谮者贯
曰不知也京不得已以章授贯帝命词臣代京作三表
求去乃降诏从之 史臣曰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
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
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
与京不合者以柅之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匐伏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353-0319d.png
叩头无复廉耻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诗阳寓不可之意
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
如秦越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童𨽻
以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患得之心无所不至根
株结盘牢不可脱卒致宗社之祸
  花石纲之役
徽宗崇宁元年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造作
器用诸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之工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353-0320a.png
曲尽其巧诸色匠日役数千而材物所须悉科于民民
力重困
三年二月令天下坑冶金银悉输内藏
四年十一月以朱勔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于苏州
初蔡京过苏州欲建僧寺阁会费钜万僧言必欲集此
缘非郡人朱冲不可京即召冲语之居数日冲请京诣
寺度地至则大木数千章积庭下京器其能踰年京还
朝遂挟冲子勔偕来窜其父子姓名于童贯军籍中皆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353-0320b.png
得官帝时垂意花石京讽冲密取浙中珍异以进初致
黄杨三本帝嘉之后岁岁召贡五六品至是渐盛舳舻
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州命勔总其事
勔指取内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于是搜岩
剔薮幽隐不置凡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领
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指为御前之物使护视之
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撤屋抉墙以出人
不幸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惟恐芟夷之不速民预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353-0320c.png
是役者中家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斸山辇石程督
惨刻虽在江湖不测之渊百计取之必得乃止至截诸
道粮饷纲旁罗商船揭所贡暴其上舟人倚势贪横凌
轹州县道路以目而勔势焰薰灼邪人秽夫候门奴事
自直秘阁至殿学士如欲可得不附者旋踵罢去时谓
东南小朝廷
大观四年闰八月以张阁知杭州兼领花石纲
政和四年八月新作延福宫宫在大内北拱宸门外初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353-0320d.png
蔡京欲以宫室媚帝召内侍童贯杨戬贾详何䜣蓝从
熙五人讽以内中逼窄之状五人乃请因延福旧名而
新作之五人分任工役视力所致争以侈丽高广相誇
尚各为制度不务沿袭及成号延福五位东西配大内
南北稍劣其东直景龙门西扺天波门其间殿阁亭台
相望凿池为海疏泉为湖鹤庄鹿砦文禽奇兽孔翠诸
栅蹄尾动以千数嘉花名木类聚区别怪石岩壑幽胜
宛若天成不类尘境既成帝自为文以记之其后又为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0353-0321a.png
村居野店酒肆青帘于其间每岁冬至后即放灯自东
华门以北并不禁夜徙市民行铺夹道以居纵博群饮
至上元后乃罢谓之先赏寻又跨旧城脩筑号延福第
六位复跨城外浚濠作二桥桥下叠石为固引舟相通
而桥上人物外自通行不觉也名曰景龙江夹江皆植
奇花珍木殿宇对峙焉
七年秋七月置提举御前人船所时东南监司郡官二
广市舶率有应奉又有不待旨但送物至都计会宦者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0353-0321b.png
以献大率灵壁太湖慈溪武康诸石二浙奇竹异花海
错福建荔枝橄榄龙眼南海椰实登莱文石湖湘文竹
四川佳果木皆越海渡江毁桥梁凿城郭而至植之皆
生而异味珍苞则以健步捷走虽甚远数日即达色香
未变也至是蔡京又言陛下无声色犬马之奉所尚者
山林间物乃人之所弃但有司奉行之过因以致扰乃
请作提举淮浙人船所命内侍邓文诰领之诏自后有
所需即从御前降下乃如数贡馀不许妄进名为便民
卷十一 第 59a 页 WYG0353-0321c.png
而实扰害如故 十二月作万岁山
宣和三年春正月童贯承诏罢苏杭应奉局花石纲初
帝以东南之事付童贯且曰如有急即以御笔行之贯
至吴见民困花石之扰贯遂命其僚董耘作手诏罪已
罢诸应奉造作局又御前花石纲运并木石彩色等场
务而帝亦黜朱勔父子弟侄之在职者吴民大悦 闰
五月复置应奉司方腊既平王黼言于帝曰士大夫怀
奸弗悛抑损应奉妄为讥谤望特置应奉一司臣专总
卷十一 第 59b 页 WYG0353-0321d.png
领庶杜奸谋从之仍令梁师成总领于内遂复诸应奉
局夺发运漕挽之卒为用户部不敢诘自是四方珍异
之物充归二人之家而入尚方者才十一
四年十二月万岁山成更名曰艮岳山周十馀里其最
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亭曰介分东南二岭直接南山山
之东有萼绿华堂书馆八仙馆紫石岩栖真嶝览秀轩
龙吟堂山之南则寿山两峰并峙有雁池噰噰亭山之
西有药寮西庄巢云亭白龙沜濯龙峡蟠秀练光跨云
卷十一 第 60a 页 WYG0353-0322a.png
亭罗汉岩又西有万松岭半岭有楼曰倚翠上下设两
关关下有平地凿大沼沼中作两洲东为芦渚浮阳西
为梅渚雪浪亭西流为凤池东出为雁池中分二馆东
曰流碧西曰环山有巢凤阁三秀堂东池后有挥雪厅
复由嶝道上至介亭亭左复有极目亭萧森亭右复有
丽云亭半山北俯景龙江引江之上流注山间西行为
漱琼轩又行石间为炼丹凝观圜山亭下视江际见高
阳酒肆及清澌阁北岸有胜筠庵蹑云台萧闲馆飞岑
卷十一 第 60b 页 WYG0353-0322b.png
亭支流别为山庄为回溪又于南山之外为小山横亘
二里曰芙蓉城穷极巧妙而景龙江外则诸馆舍尤精
其北又因瑶华宫火取其地作大池名曰曲江池中有
堂曰蓬壶东尽封丘门而止其西则自天波门桥引水
直西殆半里江乃折南又折北折南者过阊阖门为复
道通茂德帝姬宅折北者四五里属之龙德宫既成帝
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位故也初朱勔于太湖
取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城断桥毁堰拆
卷十一 第 61a 页 WYG0353-0322c.png
闸数月乃至会得燕地因号昭功敷庆神运石立于万
岁山又作绛霄楼势极高峻尽工艺之巧其后群阉兴
筑不已于是山林岩壑日益高深亭台楼观不可称纪
又以金芝产于万寿峰更名寿岳诸巨珰争出新意谓
土木既宏丽矣独念四方所贡珍禽之在圃者不能尽
驯有市人薛翁素以豢扰为优场戏请于童愿役其间
许之乃日集舆卫鸣跸张黄盖以游至则以巨柈盛肉
炙梁米翁效禽鸣以致其类既乃饱饫翔集听其去来
卷十一 第 61b 页 WYG0353-0322d.png
月馀而圃禽四集不假鸣而至益狎玩立鞭扇间不复
畏遂自命局曰来仪所招四方笼畜者置官司以总之
一日上幸是山闻清道声望而群翔者数万翁辄先以
牙牌奏道左曰万岁山瑞禽迎驾上顾罔测大喜命以
官赉予加厚
  道教之崇
徽宗崇宁四年五月赐信州龙虎山道士张继元号虚
靖先生
卷十一 第 62a 页 WYG0353-0323a.png
大观二年三月颁金箓灵宝道场仪范于天下
政和三年夏四月作玉清和阳宫于福宁殿东奉安道
像帝所生之地也 九月赐方士王老志号洞微先生
王仔昔号通妙先生老志濮人初为小吏遇异人授以
丹遂弃妻子结草庐田间为人言休咎多验太仆卿王
亶以名闻时帝方向道术乃召至京师馆于蔡京第尝
缄书一封至帝所启视乃昔岁中秋与乔刘二妃燕好
之语也由是益信之号为洞微先生朝士多从求书初
卷十一 第 62b 页 WYG0353-0323b.png
若不可解者卒应者什八九其门如市京虑太甚渐以
为戒老志亦谨畏乃奏禁绝之踰年而死仔昔洪州人
初隐于嵩山自言遇许逊得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
能道人未来事京荐之帝召见赐号冲隐处士篆符有
验进封通妙先生由是道家之事日兴而仔昔恩宠寖
加朝臣戚里夤缘关通中丞王安中上疏请自今招延
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宣召出入必令察视其
所经由仍申严臣庶往还之禁并言蔡京欺君僣上蠹
卷十一 第 63a 页 WYG0353-0323c.png
国害民数事帝欣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帝曰本欲即
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
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帝为迁安中翰林学
士 十一月癸未祀天于圜丘帝执大圭以道士百人
执仪仗前导蔡攸为执绥官玉辂出南薰门帝忽曰玉
津园东若有楼台重复是何处也攸即奏见云间楼台
殿阁隐隐数重既而审视皆去地数十丈顷之帝又曰
见人物否攸即奏有若道流童子持幡幢节盖相继而
卷十一 第 63b 页 WYG0353-0323d.png
出云间眉目历历可识遂以天神降诏告在位即其地
建道宫名曰迎真作天真降临示现记由是益信神仙
之事矣 十二月癸丑诏求道教仙经于天下
四年春正月戊寅朔置道阶时王老志王仔昔徐知常
等得幸遂赐号先生处士等名秩比中大夫至将仕郎
凡二十六级后又置道官二十六等有诸殿侍宸校籍
授经以拟待制修撰直阁之名
六年春正月赐方士林灵素号通真达灵先生灵素温
卷十一 第 64a 页 WYG0353-0324a.png
州人少从浮屠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善妖幻往来淮
泗间丐食僧寺僧寺苦之及王老志死王仔昔宠衰帝
访方士于左阶道箓徐知常知常以灵素对即召见灵
素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
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称长生大帝君陛下是
也既下降于世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又
有仙官八百馀名今蔡京即左元仙伯王黼即文华使
郑居中童贯等皆有名而已即仙卿褚慧下降佐帝君
卷十一 第 64b 页 WYG0353-0324b.png
之治时刘贵妃方有宠灵素以为九华玉真安妃帝心
独喜其事甚加宠信遂赐号赏赉无算为改温州为应
道军灵素本无所能惟稍习五雷法召呼风霆间祷雨
有小验而已 闰月丁未从林灵素之言立道学自元
士至志士凡十三品岁大比许襕襆就试又用蔡京言
集古今道教事为纪志赐名道史 夏四月会道士于
上清宝箓宫初帝以未得嗣子为念道士刘混康以法
箓符水出入禁中建言京城西北隅地协堪舆形势加
卷十一 第 65a 页 WYG0353-0324c.png
以少高当有多男之祥始命为数仞冈阜已而后宫生
子渐多帝益信道教于是蔡攸谓有珠星璧月跨凤乘
龙天书云篆之符以逢迎之及闻林灵素之言遂作上
清宝箓宫密连禁署宫中山包平地环以佳木清流列
诸馆舍台阁多以美材为楹栋不施五采有自然之胜
上下立亭宇不可胜计帝时登皇城下视之由是开景
龙门城上作复道通宝箓宫以便斋醮之路 九月辛
卯朔帝奉玉册玉宝如玉清和阳宫上玉帝尊号曰太上
卷十一 第 65b 页 WYG0353-0324d.png
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诏天下洞天
福地脩建宫观塑造圣像又上地祗徽号曰承天效法
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上宝册礼仪一如上帝寻改宫
名为玉清神霄宫又铸神霄九鼎安置于上清宝箓宫
之神霄殿
七年春正月甲子会道士二千馀人于上清宝箓宫诏
林灵素谕以帝君降临事乙亥帝幸上清宝箓宫命林
灵素讲道经时道士皆有俸每一观给田亦不下数百
卷十一 第 66a 页 WYG0353-0325a.png
千顷凡设大斋辄费缗钱数万贫下之人多买青布幅
巾以赴日得一饫餐而衬施三百谓之千道会且令士
庶人听灵素讲经帝为设幄其侧灵素据高座使人于
下再拜请问然所言无殊绝者时时杂以滑稽媟语上
下为大閧笑莫有君臣之礼复令吏民诣宫授神霄秘
箓朝士嗜进者亦靡然趋之 夏四月庚申道箓院上
章册帝为教主道君皇帝初帝讽道箓院曰朕乃上帝
元子为神霄帝君悯中华被西方之教遂恳上帝愿为
卷十一 第 66b 页 WYG0353-0325b.png
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卿等可上表章册朕为教主道
君皇帝于是道箓院上表册之然止于道教章疏内用
而不施于政事 十二月方士王仔昔下狱死仔昔倨
傲而戆帝待以客礼故遇宦者若童奴又欲群道士宗
已林灵素忌之乃与宦者冯浩诬以言语怨望下狱死
 戊辰帝言天神降于坤宁殿诏示百官且刻石以纪
之初帝惑于林灵素之言建宫观遍天下又造青华帝
君正昼临坛及火龙神剑夜降内宫之事托天神临降
卷十一 第 67a 页 WYG0353-0325c.png
造帝诰天书云篆务以惑世欺众其说妄诞不可究质
宦者道士有所不快必托为帝诰则莫不如志寻加灵
素号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张虚白通元冲妙先生视中
大夫出入诃引至与诸王争道都人称曰道家西府其
徒美衣玉食者几二万人 立元成节以青华帝君八
月九日生也
重和元年八月辛酉诏颁御注道德经 丙戌诏太学
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二员 冬十月
卷十一 第 67b 页 WYG0353-0325d.png
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
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诏更寺院为宫观林灵素欲尽
废释氏以逞前憾请于帝改佛号大觉金仙馀为仙人
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
为女道尼为女德寻诏德士并许入道学依道士之法
 六月甲申追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禦寇为致
虚观妙真君仍行册命配享混元皇帝
二年春正月甲子罢道学放林灵素归田里灵素初与
卷十一 第 68a 页 WYG0353-0326a.png
道士王允诚共为神怪之事后忌其相轧毒杀允诚专
用事及都城水帝遣灵素厌胜方步虚城上役夫争举
挺将击之走而免帝始厌之然横恣愈不悛道遇皇太
子弗敛避太子入诉于帝帝怒以灵素为太虚大夫斥
还故里命江端本通判温州察之端本廉得其居处过
制罪诏徙置楚州命下而灵素已死遗奏至犹以侍从
礼葬焉
 
卷十一 第 68b 页 WYG0353-0326b.png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一